动荷载下钢筋直螺纹连接抗疲劳试验及应用技术总结

合集下载

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

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

新技术、新工艺、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违约责任承诺电渣压力焊与直螺罗纹本工程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了保障本工程最终质量,本工程严格按国际GB/T19002-ISO9002质量标准进行管理和验收,为了保障钢筋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我们在该工程对钢筋工程,结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钢筋机械连接通过技术规程≥(JGJ107-96)进行施工,在本工程中采用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框架梁主筋采用钢筋直螺纹接头的施工工艺。

根据工程特点和质量要求结合我公司钢筋焊接作业指导书,进行对建筑现场框架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施工,此工艺施工快,节省材料便于操作。

能保证工程质量,是近几年来广泛应用工程中。

一、施工要求1、操作人员持有经过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颁发的上岗证上岗操作。

2、电渣压力焊所用焊剂采用E431焊药,必须有合格证,签订认可。

3、焊剂设备预先签订认可。

4、受焊钢筋需有出厂合格证和物理化学复试报告。

二、作业条件1、受焊接钢筋的表面洁净。

油渍、油污、浮皮、铁锈应清除干净2、检查焊接钢筋的甩头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三、操作工艺1、先将上钢筋与下钢筋接触装满焊剂,通过电后将上钢筋提升2-4mm引弧。

2、接着缓缓再提升几毫米使电弧稳定燃烧。

3、随着钢筋熔化,上钢筋逐渐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转入电渣压力焊接。

电流通过点渣而产生大量电阻热使钢筋端部继续熔化。

4、钢筋端熔化到一定程度后在切断电源的同时迅速进行顶压。

5、持续几秒后方可松开操作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触不良。

6、打开焊剂盒,卸下夹具、敲去焊剂。

四、质量标准1、焊接质量应符合建筑工程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和焊接及验收规范。

2、取样进行程度检验,从每批成品切取三个试件进行拉力试验,每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仍作为一批取样。

3、拉力试验结果的三个试件均不得低于该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

如有一个试件低于规定强度值,应取双倍试件进行复试,复试结果仍有一个试件强度达不到强度标准值,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直螺纹连接是一种常见的连接工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中。

本文将介绍直螺纹连接的工艺试验及其重要性。

一、直螺纹连接的定义及特点直螺纹连接是通过螺纹的内外啮合形成连接的一种方式。

它具有以下特点:1. 螺纹连接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2. 螺纹连接方便拆卸和装配;3. 螺纹连接适用于不同材料之间的连接。

二、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目的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旨在验证连接的可靠性和强度,以保证连接件的使用安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剪切试验:通过施加剪切力来测试连接的剪切强度;2. 扭转试验:通过施加扭矩来测试连接的扭转强度;3. 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拉力来测试连接的拉伸强度;4. 疲劳试验:通过反复加载来测试连接的疲劳寿命。

三、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步骤1. 准备试验样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螺纹连接尺寸,制作试验样品;2. 进行剪切试验:将试验样品放入剪切试验机中,施加剪切力,记录剪切强度;3. 进行扭转试验:将试验样品放入扭转试验机中,施加扭矩,记录扭转强度;4. 进行拉伸试验:将试验样品放入拉伸试验机中,施加拉力,记录拉伸强度;5. 进行疲劳试验:将试验样品放入疲劳试验机中,进行循环加载,记录疲劳寿命。

四、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结果分析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评估直螺纹连接的可靠性和强度。

如果连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则可以认为连接是可靠的;如果连接强度不满足要求,则需要优化连接设计或选用其他连接方式。

五、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试验设备和工具,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严格控制试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的可比性;3. 进行试验前,应对试验样品进行充分检查和准备,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4. 在试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问题,遵守相关操作规程。

六、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意义和应用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对于保证连接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机械设备中,如汽车、航空航天、电力等。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

钢筋机械连接试验报告1. 引言1.1 背景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钢筋焊接连接存在施工难度大、焊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而机械连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对于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研究和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1.2 目的本次试验旨在探究钢筋机械连接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及其对连接质量的影响,为钢筋机械连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设计2.1 材料准备本次试验使用直径为12mm的HRB400钢筋进行试验。

连接采用膨胀套筒连接,套筒材料为优质碳钢。

2.2 试件制备试件采用标准试件制备方法,钢筋长度为200mm,连接处留有一定长度用于连接。

3. 试验步骤3.1 第一组试验在第一组试验中,我们将钢筋连接在两个混凝土梁上,然后施加不同的荷载。

每个荷载持续10分钟,并记录连接处的位移和应力。

3.2 第二组试验第二组试验中,我们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进行连接,包括优化设计的连接形式和传统的连接形式。

同样施加不同的荷载,记录连接处的位移和应力。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不同连接方式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位移和应力变化情况,评估其连接质量。

4. 试验结果与讨论4.1 第一组试验结果在第一组试验中,记录了不同荷载条件下的连接位移和应力。

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随着荷载的增加,连接位移逐渐增大,但应力变化不明显。

这表明连接的刚度较低,但连接质量较好。

4.2 第二组试验结果第二组试验中,我们对比了不同的连接方式。

结果显示优化设计的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刚度和连接质量,关于连接位移和应力的数据表明其性能优于传统连接方式。

4.3 结果讨论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钢筋机械连接在不同加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表现较好。

•优化设计的连接方式具有更好的刚度和连接质量。

•钢筋机械连接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对焊接技术要求较高的场景。

5. 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钢筋机械连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连接质量,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钢筋连接需求。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与施工质量控制
2 接 头检 验 5
现场钢筋接头 的质量要逐项检查 , 首先应注意 钢筋 与套筒 的规格 应一致 , 接头外露扣长度不超过 2 , 圈 并在现场随机抽取 3 同等级 、 个 同 型式 、 同规格的接头进行 单项拉 伸试验 , 测全部合 格后 即可进行 下道 检
工序。 3工艺特点及优点 .
科技信惠
直螺纹钢筋连接技术与旋工质量控 制
河 南省 三建 建设 集 团有 限公 司 吕利红
[ 摘 要] 随着建筑业钢 筋砼 结构规模 的蓬勃发展 , 筋用量显著增加 , 钢 钢筋直径和布筋密度也越来越大。粗直钢筋连接 方法成为结
连接套筒 质量控制
构 设 计 和 施 工 过 程 的 关键 技 术 。本 文就 直 螺 纹 钢 筋 连 接技 术 与 施 工 质 量控 制加 以说 明 。
施丁安全性强。
所用 的钢筋要有 出厂合 格证 、 品性能 检测报告 , 产 进场 复验报告 。 连接 套简要选 用4 号优质碳 素结构或 其他形式经 检验确认符 合要求 5 的钢材 , 且材料表 面光 洁 , 不允许有严重 锈蚀 、 油脂等质量 缺陷 。合格 的材料是保证T程质量的前 提条件 。
1 人 员 组 织 培 训 . 3
钢筋 丝头加 T及钢筋连接 等工序操作简单 、 速度快 、 有连续性 。普 通 工人经过短期培训 严格考核后方能上 岗。如钢筋丝头加 工 , 操作人 数 为3 ,人操作设 备 ,人搬运钢材 , 人 1 2 并且要认真熟悉 图纸 , 做好技术 交底 , 严格按规程操作 , 确保加工产 品质量 。 1 钢筋端头切割 . 4 进场 钢筋端头 的切割 质量很粗糙 、 断面翘曲不平 , 能直接使用 , 不 必 须经过切割 , 般使 用砂轮切割机 或其他专用切断设备 , 一 严禁气割 , 以确保 钢筋连 接端面平 头 , 钢筋端 面与母 材轴线方 向垂直 , 并使钢筋连 接端面之 间充分接触 。

钢筋连接试题(附答案)

钢筋连接试题(附答案)

钢筋连接试题(附答案)施⼯现场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质量卡控红线培训考核试题(参考答案)姓名:所在项⽬:职务(岗位):得分:⼀、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是⼀项新型钢筋连接⼯艺,被称为继绑扎、电焊之后的“第三代钢筋接头”,具有接头强度⾼、速度快、⽆污染、节省钢材等优点。

………………(√)2、钢筋的机械连接: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或钢筋端⾯的承压作⽤,将⼀根钢筋中的⼒传递⾄另⼀根钢筋的连接⽅法。

…………………………………………(√)3、接头抗拉强度是专指焊接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拉应⼒值。

…(×)4、机械连接接头长度是指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变化区段的长度(√)5、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和受拉承载⼒的标准值可以⼩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和受拉承载⼒标准值。

……………………………………………………………………(×)6、对直接承受动⼒荷载的结构构件⽆专门要求时,接头的抗疲应⼒幅限值不应⼩于国家标准《混凝⼟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中表4.25-1 普通钢筋疲劳应⼒幅限值的80%。

…………………………………………………………………………………………(√)7、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法避开时,应采⽤Ⅱ级接头或I 级接头,且接头百分率不应⼤于50%。

………………………………(√)8、根据股份公司关于《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施⼯现场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治疗标准卡控红线》的要求,钢筋连接直螺纹套筒可以⾃⾏加⼯或采⽤⾮定型产品……………(×)9、直螺纹接头钢筋端部可以采⽤剪断机剪断或⽓割切割下料…………………………(×)10、钢筋丝头长度应满⾜企业标准中产品设计要求,公差应为0~2.0p(p 为螺距)………………………………………………………………………………………(√)⼆、填空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1、直螺纹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现场检测必须按照验收批进⾏,同⼀施⼯条件下采⽤同⼀A.《钢筋混凝⼟⽤钢第2 部分热压带肋钢筋》B.《钢筋混凝⼟⽤热轧带肋钢筋》C.《钢筋绑扎质量要求及验收标准》D.《钢筋绑扎搭接连接规范》2、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和受拉承载⼒的标准值应不⼩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和受拉承载⼒标准值的(C)倍。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直螺纹连接是一种常用的机械连接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介绍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相关内容,包括试验目的、试验过程、试验结果和结论等。

一、试验目的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该连接方式的可靠性和性能,以便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连接工艺。

通过试验可以了解直螺纹连接的承载能力、疲劳寿命、抗腐蚀性能等。

二、试验过程1. 材料准备:选择适当的直螺纹连接材料,如螺纹钢和螺母。

2. 试验装置搭建:搭建直螺纹连接试验装置,包括螺纹钢和螺母的安装位置、试验载荷的施加方式等。

3. 载荷施加:根据设计要求施加试验载荷,可采用静态或动态载荷。

4. 试验监测:通过应力、应变传感器等装置对螺纹连接进行实时监测,记录试验数据。

5. 试验持续时间:根据试验要求确定试验持续时间,以评估直螺纹连接的耐久性。

6. 试验结束:根据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试验结果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结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承载能力:通过试验载荷和试验持续时间的监测,可以评估直螺纹连接的承载能力,即其能够承受的最大载荷。

2. 疲劳寿命:通过试验过程中的载荷循环次数统计,可以评估直螺纹连接的疲劳寿命,即其在重复载荷作用下的耐久性能。

3. 抗腐蚀性能:通过试验过程中对直螺纹连接的腐蚀情况进行观察和测量,可以评估其抗腐蚀性能,包括耐酸碱、耐腐蚀介质等。

四、结论根据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直螺纹连接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要求,能够满足实际应用中的载荷需求。

2. 直螺纹连接的疲劳寿命较长,能够在长时间的使用中保持连接的稳定性。

3. 直螺纹连接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但在特殊环境中可能需要采取额外的防腐措施。

直螺纹连接工艺试验是评估直螺纹连接性能的重要手段。

通过对承载能力、疲劳寿命和抗腐蚀性能的试验评估,可以选择合适的直螺纹连接工艺,并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螺纹材料和工艺参数,以确保直螺纹连接的性能满足实际需求。

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摘要:目前的工程建设中,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的施工技术应用比较多。

它作为重要施工技术,其水平的高低对施工整体质量有直接的关系。

加强建筑质量控制,扩大新技术和施工工艺的传播,能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基于此,本文先简要分析了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的有点,随后通过进行施工的技术与影响直螺纹套筒连接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出钢筋工程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的效益评价,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施工技术;钢筋;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引言在钢筋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是进行钢筋的连接,这主要是通过钢筋绞合的形式,结合钢筋的截面,根据受力作用,使钢筋的连接在固定端和移动端之间呈现一定的相互作用。

钢筋工程采用专业冷镦设备将直螺纹套筒结构相互连接,并用钢筋穿丝机进行直螺纹加工。

将专业连接套筒简单插入,用扳手连接,使两个钢筋最终实现有效连接。

一、钢筋工程直螺纹连接技术的优点(一)连接强度高在钢筋的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应用中,应考虑到连接技术,但连接技术也可能造成问题,特别是在钢筋的连接密封加工中。

这导致钢表硬化或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受到损坏,连接器更稳定,但强度较小,因此没有断裂,在这种情况下,强度较好,住房建筑质量也更符合标准[1]。

(二)操作简单钢筋的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比较简单,在许多情况下适合不同的强度和各种直径选择,特别是在钢筋、折叠钢筋或非旋转钢筋的连接中,钢筋线性螺纹的应用有助于钢筋的连接,从而使钢筋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加快了工程进度。

(三)受外界影响小在钢筋的连接中,应使用钢条的直螺纹套筒连接技术,该技术可确保钢筋的使用强度,或减少影响钢筋扭曲度,从而可以确定撞击表面的误差。

一般来说,这种技术受到人工或人工测量方法以及工具的影响,而技术是一种物理试验过程,因此钢筋的强度很少受到化学物质的影响。

(四)其他优势钢筋的直螺纹加工技术很少受到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气候或温度的变化,能量损失也很小。

钢筋滚扎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滚扎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要点

钢筋滚扎直螺纹连接质量控制要点钢筋滚扎直螺纹连接属钢筋机械连接的一种类型,是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扎或剥肋后滚扎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在工程中已采用该种接头形式,但目前未见有该种接头形式的专业规程。

为控制好钢筋直螺纹连接的连接质量,《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以下简称JGJ107)等规程及相关资料,编制本要点.一、接头的性能等级和应用1.根据福田站工程的特性,接头的性能等级应定为Ⅰ级;其接头的抗拉强度、变形性能、抗疲劳性能等指标应符合JGJ107中的相关规定;并应按JGJ107中的规定进行接头的型式检验.2。

直螺纹接头适用于砼工程结构中钢筋直径16~40mm间HRB335、HRB400钢筋连接。

3.钢筋连接件的砼保护层厚度宜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受力钢筋砼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或设计规定,且在接头套筒处保护层不得小于15mm,连接件之间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4.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宜相互错开,钢筋机械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以下简称接头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头宜避开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接头率不应大于50%。

(2)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3)受拉区的受力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应大于50%。

(4)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或纵向受压钢筋,接头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5、钢筋弯曲点与接头端头距离大于钢筋直径的10倍,严禁在接头处弯曲。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1)凡参与接头施工的操作工人,技术管理和质量管理人员,均应参加技术培训;操作工人应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做好技术交底。

2。

材料选择(1)材料的品种规格,套筒的规格、型号以及钢筋的品种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
动荷载下钢筋直螺纹连接施工技术总结
高丛军陈淑民张利张志民刘浩程小春霍建利
1. 应用情况简介
北京南站改扩建工程是国家重点的大型交通枢纽公共建筑。

本工程占地面积49.92万m2,站房综合楼22.63万㎡,高架桥4KM,雨篷6.34万㎡,建设总投资为41.16亿元。

主要建设内容有:站房综合楼、(包括地上铁路用房、地下换乘大厅、地下小汽车库)、雨篷工程、高架桥工程、站台工程。

本工程站房轨道层直接承受动荷载,梁板钢筋主要规格为2032,钢筋用量约为4.5万吨,钢筋接头总量约为50万个。

轨道层直接承受动荷载(列车轨道),按照桥梁规范设计,设计要求采用闪光对焊接头及焊接接头,如此大量的接头按照设计接头要求,难以保证在工期、质量,况且作业环境也不具备,为此,指挥部和项目部考虑用直螺纹连接代替闪光对焊连接。

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要求,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接头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疲劳性能。

当无专门要求时,对连接HRB335级钢筋的接头,其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2,最大应力为180 N/㎜2,最小应力为80 N/㎜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

因此开始进行相关的科研试验。

南站工程指挥部组织召开了轨道层接头连接调研会,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一同参加,大家对直螺纹连接接头和闪光对焊接头做
25以上的难以保证。

经过比较分析,大家初步拟定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等级为Ⅰ级。

可是采用钢筋直螺纹连接接头不符合铁路规范和设计要求,又没有相关施工案例,属超规范施工,因此必须进行相关的科研,得到各方认可后方能施工,因此,需要解决许多技术研究课题。

2.轨道层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要针对本工程使用的钢筋,进行专门直螺纹连接套筒的设计:为了满足抗疲劳性能要求,对套筒的外径、长度、牙型角、螺纹规格进行设计;按照《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要求要对不同钢筋直径进行疲劳试验和型式检验;要组织专家论证会;编制针对本工程轨道层直螺纹连接的技术标准;报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3.承受动载结构中直螺纹连接的关键技术
3.1直螺纹连接套筒的设计
普通的连接套筒没有抗疲劳性能的要求,本工程属于超规范要求,为此,选用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保定朗瑞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两家单位,根据本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套筒设计。

经过近一个月的时间,两家单位均完成了产品设计,并分别提供了套筒和丝头具体设计参数。

㈠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的直螺纹连接套筒参数见表1:
20 22 25 28 32
㈡保定朗瑞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连接套筒参数见表2:
20 22 25 28 32
㈢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接丝头的参数见表3:
20 22 25 28 32
㈣保定朗瑞建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连接丝头参数见表4
20 22 25 28 32
两种套筒对比照片
3.2 进行直螺纹连接套筒及接头的型式检验和抗疲劳性能检验
3.2.1套筒设计完成后要先进行接头的型式检验,确定钢筋连接接头的性能等级。

本工程轨道层接头等级选用Ⅰ级,Ⅰ级接头的性能
如下: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反复拉压性能及抗疲劳性能。

针对两个厂家提供的套筒各种型号各做一组型式检验。

检验要求:对每种型式、规格、材料、工艺的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型式检验试件不应少于9个:其中单向拉伸试件不应少于3个,高应力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大变形反复拉压试件不应少于3个。

同时应另取3根钢筋试件做抗拉强度试验。

全部试件应在同一根钢筋上截取。

根据试验结果,使用两个厂家提供的各种型号套筒制作的接头符合Ⅰ级接头的要求。

3.2.2进行接头的疲劳性能检验
根据设计要求,接头的疲劳性能应满足以下要求:接头的疲劳性能应能经受应力幅为100N/㎜2,最大应力为180 N/㎜2,最小应力为80 N/㎜2的200万次循环加载。

检验时两个厂家各种规格的接头分别取一组作抗疲劳试验,共计10组。

分别送到清华大学结构工程检测中心、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进行检验。

试验结果全部符合要求。

4.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在试验检验都合格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其中专家组组长徐有邻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也是《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主
要编制者。

此外专家组成员还有庄军生、何成杰、赵华胜、王洪光等各单位的专家。

专家组根据《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要求,结合各组钢筋接头疲劳试验数据分析,得出如下意见:钢筋的直螺纹连接是目前成熟的钢筋连接方式。

本工程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接头疲劳试验应力和应力幅的要求,对10组20
32的接头进行了疲劳验证性试验,其结果完全符合设计及《钢筋机
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要求。

该接头形式可在本工程轨道层结构钢筋的连接中采用。

5.编制针对本工程轨道层直螺纹连接的技术标准
在施工前根据并参考《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2003的要求,专门编制了针对本工程轨道层直螺纹连接的技术标准。

标准中对直螺纹连接的适用范围、术语符号、接头的等级及性能要求、接头的应用、材料、制造及施工、检验及验收等7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及规定。

以此作为本工程施工的规范。

6.现场施工严格控制质量
6.1套筒进场时严格按技术标准中的内容进行检查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套筒不能使用。

6.⒉严格控制丝头加工质量和钢筋接头的连接质量。

施工前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成绩合格者持证上岗。

从钢筋下料、套丝到接头连接,严格按技术标准执行。

6.⒊严格控制接头的位置
接头应设置在结构构件受拉钢筋应力较小部位。

对于纵横主梁及纵向次梁和板的纵向上筋(梁上部纵筋)接头应布置在1/3~1/2跨的范围内,纵向下筋(梁下部纵筋)接头应布置在1/3~1/4跨的范围内。

接头应避开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

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连接的连接区段长度应按35d计算(d为被连接钢筋中的较大直径)。

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应大于50%。

轨道层梁、板使用直螺纹连接的照片
7.在大量试验结果满足要求,通过了专家论证,编制完成了针对本工程轨道层直螺纹连接的技术标准的情况下,铁路局南站指挥部组织召
开专题会,四方对轨道层采用直螺纹连接接头一致认可,并将全部资料整理报铁道部备案。

8.综合效益分析:通过一系列的考察、设计、试验、论证、方案讨论、技术标准的制定及施工实践,成功的完成了本工程轨道层钢筋连接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满足了工期要求。

如采用闪光对焊,现场条件不具备,钢筋接长的范围有限,且难以绑扎成形,而采用直螺纹连接后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大降低了施工难度,工期至少提前了2个月。

虽然每个套筒的接头费用稍微增加,但工期减少后机械租赁费、人工费等其他费用大幅减少,经济效益显著。

此外通过本工程轨道层直螺纹连接的使用,为其他类似工程提供了经验。

所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