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合集下载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O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6°~7°,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汽车制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对后轮独止: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的载荷变化时,轮距无显著变化。

2)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反向,以减小过多转向效应。

此外,导向机构还应有够强度,并可靠地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上、下臂不等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悬架)和滑柱摆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下面以这两种悬架为例,分别讨论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析导向机构参数对前轮定位参数和轮距的影响。

二、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1.侧倾中心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4所示方式得出。

将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便得到极点P,并同时获得P点的高度。

将P点与车轮接地点N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获得侧倾中心W。

当横臂相互平行时(图6—25),P点位于无穷远处。

作出与其平行的通过N点的平行线,同样可获得侧倾中心W。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的高度hw通过下式计算得出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6所示方式得出。

从悬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点E 作活塞杆运动方向的垂直线并将下横臂线延长。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P点。

滑柱摆臂式悬架的弹簧减振器柱EG布置得越垂直,下横臂GD布置得越接近水平,则侧倾小心W就越接近地面,从而使得在车轮上跳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很不理想。

如加长下横臂,则可改善运动学特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的高度hw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2.侧倾中心在独立悬架中,前后侧倾中心连线称为侧倾轴线。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转向系统的分析与设计一、问题描述及参数范围图1所示为汽车前轮采用的一种双横臂悬架-转向系统机构示意图(简化),导向机构ABCD由上横臂AB、转向主销BC和下横臂CD及车架AD构成。

其中,A、D分别为上、下横臂与车架联接的铰销中心(假定两铰销轴线均平行于车辆纵向),B、C分别为转向主销BC与上、下横臂联接的球铰中心。

在车辆横向垂直平面内,上、下横臂相对水平面的摆角分别用ϕ、ψ表示,转向主销内倾角用β0表示。

转向传动机构采用由齿轮-齿条转向器驱动的断开式转向梯形机构GFE E'F'G'(F'与F,G'与G对称,未画出)。

其中,左轮转向梯形机构EFG由齿轮-齿条转向器输出齿条EE'、左轮转向横拉杆EF、左轮转向节臂FG及车架构成。

E、E'分别为转向器齿条上与左右转向横拉杆铰接的球铰中心,F为左轮转向横拉杆EF与左轮转向节臂FG铰接的球铰中心,G为左轮转向节臂FG与左轮转向主销BC连线的交点,且FG⊥BC。

另外,车轮轴线KH与转向主销BC交于H,与车轮中心面交于J。

图 1 双横臂悬架-转向系统机构示意图描述悬架ABCD导向机构运动学的机构几何参数主要有:上横臂杆长AB=h1,转向主销球铰中心距BC= h2,下横臂杆长CD=h3,上、下横臂的摆角α、ψ(横臂向外下倾时,取负值),转向主销内倾角β0。

为简便计,不考虑主销后倾角的影响,并假设上、下横臂与车架铰接的轴线均平行于车辆纵向,则图示导向机构ABCD的上、下横臂AB、CD和转向主销轴线BC 将始终在过前轮轴线的汽车横向垂直平面内运动。

在水平面俯视图中,描述EFG左轮转向梯形机构运动学的机构几何参数主要有:EE'=L1,EF= L2,FG= L3,车架上齿条移动方向线EE'与前轮轴线的偏移距Y(前轮轴线在前方时,取正值),转向节臂FG相对于汽车纵向的安装角α0。

另外,左右车轮的转向角分别用α、β表示。

某SUV汽车多连杆后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某SUV汽车多连杆后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本科毕业论文

某SUV汽车多连杆后独立悬架设计与分析摘要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对汽车的悬架系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以其综合指标过硬、兼顾操控性和行驶舒适性在内的多种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多年以来,结构复杂、成本高昂、舒适性较好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只用于豪华轿车,或少部分定位较高端的中高级别轿车。

伴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零部件单位生产成本逐步降低,汽车厂商们开始更多的在低端轿车上装备这种结构复杂、性能优异的悬架,以此来提高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并在同级别车型中形成鹤立鸡群的效应。

我这次设计的奔驰GLK300的悬架系统正是符合大众的需求,采用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奔驰GLK300SUV的后悬架系统的设计,后悬架采用目前较为流行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

减振器采用双作用液力减振器,并对其进行参数计算。

对导向机构和横向稳定杆进行结构计算及强度校核。

采用CATIA软件对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零件进行建模并对悬架进行装配。

同时采用CATIA软件对悬架的性能进行分析,论证悬架系统设计参数的合理正确性。

在这次设计中,采用了性能较好的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系统,虽然多连杆式独立悬架还未广泛应用于中低端轿车,但随着成本的降低,此悬架系统将越来越多的得到使用。

通过CATIA软件对悬架系统的建模及对其进行仿真优化,验证了多连杆式独立悬架的优异性能。

因此,这次设计的悬架系统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连杆;独立悬架;仿真优化;CATIAA SUV multi-link independent rear suspension of automobiledesign and analysis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people on the handling stability and riding comfort of the increasingly high demand, so the car's suspension system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with its comprehensive index, 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excellent handling and ride comfort, favored by the vast number of consumers. However, over the years, complex structure, high cost, comfort good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is used only for luxury cars, or a few more high-end positioning in high-grade car. Along with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improve, spare parts production costs per unit decrease gradually, the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began more equipment of this structure in the low-end cars complex,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suspens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of vehicles in the process, and the effect of forming in the same stand head and shoulders above others don't models. Suspension system I the design of the Mercedes-Benz GLK300 i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the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The design of the main content is: the design of rear suspension system of the Mercedes-Benz GLK300SUV, rear suspension uses the popular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Damper adopts double acting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and parameter calculation of its. The guide mechanism and a transverse stable rod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d strength check. The components of CATIA software for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odeling and assembly of suspension. At the same time were analyzed by CATIA software performance of suspension, reasonable design parameter argumentation suspension system.In this design, the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ystem with better performance, although the 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is not widely used in the low-end cars, but with lower costs, this suspension system will be more and more use. Through the CATIA software model of suspension system and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its, verify themulti-link independent suspension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design of the suspension system has a broad development prospects.Keywords:Connecting rod;independent suspension ;Simulation optimization;CATIA目录引言 ....................................................................................................................................... - 7 -第1章概述 ..................................................................................................................... - 11 -悬架系统概述 ...................................................................................................................... - 11 -第2章悬架分类及选择................................................................................................. - 14 -2.1 非独立悬架 ................................................................................................................. - 14 -2.2 独立悬架 ..................................................................................................................... - 14 -2.2.1 横臂式悬挂系统 ........................................................................................... - 14 -2.2.2 多连杆式悬挂系统 ....................................................................................... - 15 -2.2.3 纵臂式悬挂系统 ........................................................................................... - 15 -2.2.4 烛式悬挂系统 ............................................................................................... - 15 -2.2.5 麦弗逊式悬挂系统 ....................................................................................... - 15 -2.2.6 主动悬挂系统 ............................................................................................... - 16 -2.3 辅助元件 ..................................................................................................................... - 16 -2.3.1 横向稳定器 ................................................................................................... - 16 -2.3.2 缓冲块 ........................................................................................................... - 17 -第3章悬架参数计算..................................................................................................... - 18 -3.1 参数选定 ..................................................................................................................... - 18 -3.1.1 自振频率 ....................................................................................................... - 18 -3.1.2 悬架刚度 ....................................................................................................... - 18 -3.1.3 悬架静挠度 ................................................................................................... - 18 -3.1.4 悬架动挠度 ................................................................................................... - 19 -第4章弹性元件的设计计算......................................................................................... - 20 -4.1 弹簧中径、钢丝直径、及结构形式 ......................................................................... - 20 -4.2 弹簧圈数 ..................................................................................................................... - 20 -第5章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 22 -5.1 导向机构设计要求 ..................................................................................................... - 22 -5.2 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麦弗逊悬架设计

麦弗逊悬架设计

轿车前悬架设计姓名:学院:指导老师:学号:目录一、设计任务1.1整车性能参数1.2具体设计任务二、悬架的结构形式分析2.1对悬架提出的设计要求有2.2悬架分类2.1.1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2.1.2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2.1.3独立悬架的分类2.1.4捷达轿车前悬架的选择三、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f3.1悬架的静挠度cf3.2悬架的动挠度d3.3悬架的弹性特性3.4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四、弹性元件的设计4.1弹簧参数的计算选择4.2空载时的刚度4.3满载时计算刚度4.4螺旋弹簧的选择及校核五、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5.1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5.2对后轮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要求5.3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5.3.1侧倾中心5.3.2侧倾轴线5.3.3纵倾中心5.3.4抗制动纵倾性(抗制动前俯角)5.4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5.4.1导向机构受力分析六、减振器6.1分类6.2相对阻尼系数6.3减振器阻尼系数δ的确定6.3.1减振器阻尼系数s cm ψδ2=6.3.2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减振器如图6.3.2.1所示,按照如图安装时,其阻尼系数δ6.3.3阻尼系数δ的确定6.4最大卸荷力o F 的确定6.4.1卸荷速度x ν的确定6.4.2最大卸荷力o F 的确定6.5筒式减振器工作缸直径D 的确定七、悬架结构元件7.1三角形下控制臂长度GB=362mm7.2减振器长度7.3螺旋弹簧的长度,自由高度0H八、悬架结构元件的尺寸8.1三角形下控制臂8.2减振器8.3固定架九、悬架装配图十、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1.1整车性能参数:驱动形式 4×2 前轮最大爬坡度 35%轴距 2471mm 制动距离(初速30km/h)5.6m轮距前/后 1429/1422mm 最小转向直径 11m 整备质量 1060kg 最大功率/转速 74/5800kw/rpm空载时前轴分配负荷 60% 最大转矩/转速 150/4000N·m/rpm最高车速 180km/h 轮胎型号 185/60 R14 T手动挡5挡1.2具体设计任务(1)查阅汽车悬架的相关资料,确定捷达轿车前悬架的结构尺寸参数(2)确定车辆的纵倾中心,计算悬架摆臂的定位角,对导向机构进行受力分析。

悬架设计

悬架设计

悬架设计手册二.扭杆悬架扭杆式双横臂独立悬架,用扭杆作为弹性元件,简称为扭杆悬架。

2.1 扭杆悬架的典型结构2.1.1悬架的导向机构悬架的导向机构是一种四连杆机构,四连杆机构由上摆臂、下摆臂及主销构成。

图2-1为悬架系统结构简图,三角型DEF为悬架上摆臂,DE为上摆臂轴;三角型ABC为悬架下摆臂,AB为下摆臂轴;F为上球头销、C为下球头销FC构成转向桥的主销车轮跳动过程中,上摆臂、下摆臂各自绕它们的摆臂轴进行摆动。

M、N分别为转向梯型上的两点,M为转向梯型断开点,N为转向节臂与转向拉杆的连接点。

图2-1摆臂结构有两种:A形臂和一字臂,呈A字形或三角形的摆臂为A形臂;呈一字形的摆臂为一字臂。

上摆臂一般都是A形臂。

上下摆臂均为A形臂的称为双A形臂结构,四驱的车辆或四驱平台上的两驱车辆一般采用双A形臂,如:长丰猎豹、BJ2027皮卡;一般SUV车因考虑越野性能,其前悬架大多采用双A形臂,如:长城赛弗、五十铃竞技者、海拉克斯、华泰特拉卡等。

采用双A形臂的车辆不带推力杆。

另一种布置结构为:上摆臂是A形臂,下摆臂为一字臂。

两驱车辆一般采用该种结构。

如BJ1027皮卡、长城皮卡、田野皮卡等。

该种结构因下摆臂为一字臂必须设置推力杆。

2.1.2 上置扭杆与下置扭杆扭杆的安装型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上置扭杆,一种为下置扭杆,见图2-2。

扭杆的上置与下置主要与整车及发动机布置有关,主要看它的布置空间。

采用上置扭杆的有:BJ6486轻客、长城赛弗、金杯海狮等;采用下置扭杆的有:BJ1027皮卡、长城皮卡、江铃皮卡、庆铃皮卡等。

图2-22.。

1。

3 双横臂轴的布置为了获得优良的性能,双横臂轴线在纵平面内和水平面内都有可能布置夹角,双横臂轴线在纵平面内形成的夹角为刹车点头角,在水平面内形成的夹角为斜置角。

图2-3列出了BJ1032、BJ0127、BJ6486的双横臂轴线的布置及其特点:图2-3图中M-M为上摆臂轴线,N-N为下摆臂轴线。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

汽车悬架--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第五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O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6°~7°,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汽车制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对后轮独止: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的载荷变化时,轮距无显著变化。

2)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反向,以减小过多转向效应。

此外,导向机构还应有够强度,并可靠地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上、下臂不等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悬架)和滑柱摆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下面以这两种悬架为例,分别讨论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析导向机构参数对前轮定位参数和轮距的影响。

二、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1.侧倾中心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4所示方式得出。

将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便得到极点P,并同时获得P点的高度。

将P点与车轮接地点N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获得侧倾中心W。

当横臂相互平行时(图6—25),P点位于无穷远处。

作出与其平行的通过N点的平行线,同样可获得侧倾中心W。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的高度hw通过下式计算得出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6所示方式得出。

从悬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点E 作活塞杆运动方向的垂直线并将下横臂线延长。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P点。

滑柱摆臂式悬架的弹簧减振器柱EG布置得越垂直,下横臂GD布置得越接近水平,则侧倾小心W就越接近地面,从而使得在车轮上跳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很不理想。

如加长下横臂,则可改善运动学特性。

轻型汽车麦弗逊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设计

轻型汽车麦弗逊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设计
3 —控制臂后连接衬套
l 一 5 )
5 m m
( 图卜3 )
9。
( 图卜4 )
1 . 5 。
在汽车通 过有凹坑的路面 引起 在车轮接地
点产生 纵向力时 ,此 纵向力绕下控 制臂球销和 前 衬套 的轴线 形成纵 向力矩 ,通过 设 定L 形 下 控 制臂后衬套 的刚度来控制 该力矩,缓和路面 带来 的冲击使 车轮产 生纵 向柔性 。可 见L 型 下 控制臂 的设 计,使汽车在侧 向和纵 向的受力分 别通过前 、后衬套进行控 制,使需要 的侧 向刚 度独立 于纵向柔性 ,使侧 向力和纵 向力同时作 用时相 互间不发生耦合 ,避免 了悬架 臂共振 的 发生 ,从而提 高了汽 车行驶 的平 顺性。另外 , L 形控制 臂的前 后连接 衬套 刚度 一般都 设定为 图6麦弗逊 式独立悬架纵向摆臂斜置 前硬 后软 ,这 有助 于在转 向时受到侧 向力 时前 设 从前轮 接地 点到c 点的直线 与水 平轴线 轮 形成负前束 ,增加不足转 向的趋势 ,有利 于 形成 的角为 ( 图5 ) 。在汽 车制动时 ,分配 在前 提高汽车行驶的稳定性 。 = .ຫໍສະໝຸດ . 丽 d一 南



图2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 向机构 受力简图
四个 前轮 定位 参 数 的初 步 选 取 如表 1 所
示。
表 1前轮定位参数值 主销后倾角 主销 内倾角 前轮外倾角 前轮前束 ( 图
( 图1 - 2 )
5 . 5 。
图3纵向 ‘ ‘ 0 偏 移”L 型下控制臂 1 —下控制臂球铰 2 一下控制臂前连接衬套
图 1麦弗逊悬架 的主销偏移距
… … … … … … … 一 … … … … … …

汽车悬架设计方案

汽车悬架设计方案

第二节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四、弹性元件分析 四.弹性元件结构分析
形式 特点
钢板弹簧 多片 变厚少片
螺旋 扭杆 弹簧 弹簧
单位质量贮 能量 质量 簧下质量 悬架弹性特 性 悬架结构 维修与保养 寿命④ 制造要求
最小
大 大 线性
简单 方便③ 短 不高
←—
较小① 较小 ←—
←— ←—③ ←— ←—
较小 ←—
第二节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
五、辅助元件分析
2. 缓冲块
仅用来限制悬架最大行程的缓冲块,用半个椭圆 形橡胶硫化到钢板上制成。 兼有辅助弹性元件作用的缓冲块,用多孔聚氨脂 制作。它的特点是强度高、耐磨。
第三节 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一、悬架第静三节挠悬 度架fc主要参数的确定
1. 定 一、fc
1.fc定义:
2. 三种匹配方式
3)前、后轮独立——橡胶衬套
因橡胶衬套横截面方向上,按对角线方向开有楔形孔。 结果在不同方向衬套的刚度不一样。即:在汽车纵轴 线方向衬套的刚度小;衬套的纵向刚度大;衬套的总 扭转刚度大 b、c两项大的原因是:
转向行驶时,车轮与地面之间作用有侧向力FY1、 FY2 →简化作用到衬套上的力F1、F2和力矩M1、 M2→在F1和F2作用下衬套内、外侧相对移动,同 时处于橡胶衬套内径处的金属隔套突肩压紧橡胶 衬套,使之纵向刚度↑,扭转刚度↑。→减轻轴转 向效应,操纵稳定性好。
单横臂式 单 纵 臂 单 斜 臂 麦弗逊式 扭 转 梁 随 动


臂式
特性 侧轻中心高度①、 车轮相对车身跳 动时,车轮定位 参数的变化②
轮距③
悬架侧倾角刚度

横向刚度⑤ 占用空间尺寸⑥
结构 成本 轴距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计算

双横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计算

┊┊┊┊┊┊┊┊┊┊┊┊┊装┊┊┊┊┊订┊┊┊┊┊线┊┊┊┊┊┊┊┊┊┊┊┊┊目录第一章绪论 (3)1.1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3)1.2 悬架概述 (3)1.3双横臂独立悬架简介 (5)1.4悬架几何参数及其对车辆性能的影响 (8)1.4.1汽车操纵稳定性的重要性 (8)1.4.2悬架系统几何参数对汽车操纵稳定性的影响 (8)1.4.3车轮定位参数的主要研究内容 (9)第二章建立双横臂悬架模型的理论基础 (10)2.1 汽车多体系统分析软件介绍 (10)2.1.1 ADAMS一些模块介绍 (11)2.1.2 ADAMS软件的特点 (12)2.2用ADAMS/CAR建模分析要点 (13)2.2.1 关于悬架测试台 (13)2.2.2. 悬架分析过程 (14)2.2.3 悬架分析的类型 (14)第三章双横臂悬架模型的建立 (16)3.1 双横臂式独立前悬架模型的建模数据 (16)3.1.1已知的参数 (17)3.1.2引用ADAMS/Car自带的标准文件 (18)3.2前双横臂独立悬架模型的建立 (21)3.2.1悬架的建模原理 (22)3.2.2前悬架总成的所有组成部件 (22)3.2.3悬架子系统的建立 (23)3.2.4转向系统模型的建立 (23)3.2.5悬架试验台及轮胎仿真模型 (23)3.2.6悬架总成的建立 (24)┊┊┊┊┊┊┊┊┊┊┊┊┊装┊┊┊┊┊订┊┊┊┊┊线┊┊┊┊┊┊┊┊┊┊┊┊┊3.3本章小结 (28)第四章悬架的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 (30)4.1独立悬架性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总述 (30)4.2仿真实验的方案 (31)4.3独立悬架运动学与弹性运动学特性的仿真 (33)4.3.1前轮外倾角 (34)4.3.2前束角 (35)4.3.3主销后倾角与主销后倾拖距 (36)4.3.4主销内倾角和主销偏移距 (37)4.3.5轮距的变化 (38)4.3.6制动点头量和加速上仰量 (39)4.3.7悬架刚度和侧倾角刚度 (40)4.3.8侧向力引起的各种顺从转向 (41)4.3.9侧倾转向、干涉转向 (42)4.3.10侧倾后倾系数、侧倾转向 (44)结论 (44)4.4本章小结 (45)第五章全文总结 (46)致谢 (47)参考文献 (48)┊┊┊┊┊┊┊┊┊┊┊┊┊装┊┊┊┊┊订┊┊┊┊┊线┊┊┊┊┊┊┊┊┊┊┊┊┊第一章绪论1.1 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自20世纪90年代起,各主要发达国家在汽车产品设计开发领域中广泛采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CAD/CAE/CAM/PDM技术、KBE(Knowledge BasedEngineering)技术等先进手段,使设计水平大为提高,新车型的开发周期大大降低。

轿车悬架系设计指南2.

轿车悬架系设计指南2.

3.悬架系统与整车的匹配1.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1.车轮跳动时,轮距变化不超过±4mm以防止轮胎早期磨损。

2.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角变化特性合理。

3.转弯时,车身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3—4°,并保证车轮与车身倾斜同向,以增加不足转向效应。

4.制动及加速时,车身应有“抗点头”及“抗后坐”效应。

5.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可靠地承受及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

2.侧倾中心与侧倾轴侧倾中心是指在横向垂直平面内,汽车在横向力(例如转弯离心力)作用下,车身在前、后轴处侧倾的瞬时迴转中心。

前后、轴的侧倾中心距地面的高度,被称之为侧倾中心高度hg,如图1所示。

图 1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hg可按图1中各参数计算获得。

在前面计算悬架偏频时已知:m=150δ=5.36°P=2428B=740求hg在△EOW中,OW=PSinδ=2428Sin5.36°=226.8EW=PCosδ=2428Cos5.36°=2417.4OQ=OW+m=226.8+150=376.8QT=EW+m tgβ=2417.4+150 tg11°=2446.56∵OQ/hg=QT/B, P/QT=k/B∴hg=376.8×740/2446.56=114 mmk=PB/QT=2428×740/2446.56=734.7mm而后悬架采用纵置摆臂式非独立悬架,如图2所示。

图2此类纵置摆臂式非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一般都大约在车轴中心处。

如图3示。

图3侧倾轴:将前、后轴侧倾中心连接成一条轴线,此轴线位于汽车横向对称中心面上,并与汽车重心在同一平面内。

如图3所示。

车身在侧向力(侧风、转弯离心力等)作用下围绕侧倾轴线的转角φ称为车身侧倾角。

侧倾角φ直接影响到汽车的稳态转向效应。

侧倾角过大,乘客感到不安全、不舒服;侧倾角过小,则悬架的侧倾角刚度过大,单轮遇到障碍物时,车身会受到强烈冲击,平顺性差。

汽车设计课件--6悬架设计

汽车设计课件--6悬架设计
化 角均有变化
车轮外倾角 与主销内倾 角变化大
主销后倾角 变化大
有变化
变化小,轮 变化大,轮
轮距 胎磨损速度 胎磨损速度


不变
变化不大
悬架侧倾 角
刚度
较小,需用 横向稳定器
较大,可不 装横向稳定 器
较小,需用 横向稳定器
居单横臂式 和单纵臂式 之间
麦弗逊式 扭转梁随动臂式
比较高
比较低
变化小
左、右轮同时跳 动时不变
29
3)、 fd要合适,根据不同的车和不同路面条件选择
➢要求悬架有足够的动挠度,以防止在坏路面上行驶时经常 碰撞缓冲块。 ➢乘用车:fd=7-9cm; 客车:5-8cm; 货车:6-9cm
30
二、悬架的弹性特征
1、定义
悬架受到垂直外力F与由此所引起的车轮中心相对于在车身位 移f(即悬架的变形)的关系曲线 。
5)悬架占用的空间尺寸
占用横向尺寸大的悬架影响发动机的布置和 从车上拆装发动机的困难程度;
占用高度空间小的悬架,则允许行李箱宽敞, 而且底部平整,布置油箱容易。
18
悬架 双横臂式 单横臂式 单纵臂式 单斜臂式
侧倾中心 高
比较低
比较高
比较低
居单横臂和 单纵臂之间
车轮定位 车轮外倾角 参数的变 与主销内倾
36
四、悬架侧倾角刚度及其在前、后轴的分配
侧倾角刚度的大小影响到侧倾角,侧倾角过大过小都不好: 过小会感知不到侧翻的潜在危险; 过大则感觉太不安全,不舒适。
前后悬架的角刚度匹配要考虑汽车的转向特性: 为满足汽车的不足转向特性,一般使前悬架的角刚度为后悬架角刚 度的1.4~2.6倍,使得前轮的侧偏角大于后轮的侧偏角。

汽车独立悬架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汽车独立悬架设计说明书(毕业设计)

独立悬架设计说明书摘要本设计主要讲述了悬架的定义和重要性,描述了悬架的作用和功能主要阐述了独立悬架的类别和构造尤其是详细的介绍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设计过程,本着满足车辆行使平顺性的原则,设计了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各个组成部件,并对其进行了校核。

如螺旋弹簧的设计和计算,横向稳定杆的设计,对导向机构进行了平顺性分析,横摆臂的长度计算和减震器的设计计算等。

轿车悬架是一个较难达到完美要求的汽车总成,这是因为悬架既要满足汽车的舒适性要求,又要满足其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而这两方面又是互相对立的。

比如,为了取得良好的舒适性,需要大大缓冲汽车的震动,这样弹簧就要设计得软些,但弹簧软了却容易使汽车发生刹车“点头”、加速“抬头”以及左右侧倾严重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汽车的转向,容易导致汽车操纵不稳定等。

怎样处理好这些方面的关系就摆在了我们设计人员的面前。

因此要是能够设计出使这些方面都能达到一个和谐的悬架对越来越多的汽车使用人员来说将会带来极大的好处。

他们将会体会到优秀悬架带给他们的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的平顺性。

希望本人的设计能够满足大家的要求。

本设计的图纸主要由计算机绘制完成,计算机编档、排版,打印出图及论文。

还完成了一定量的英文翻译工作。

关键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悬架汽车悬架AbstractThe main design on the suspension of the definition and importance of a suspension described the role and functions primarily on the type of independent suspension and tectonic particularly detailed introduced Maifuxun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esign process, in the spirit of the exercise smoothly vehicles meet the principles of the design of the independent suspension Maifuxun various components, and the degree of their. If screw spring-loade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horizontal designed to guide agencies conducted smoothly and analytical, Wang squatting length calculation and shock absorber design.Training is a perfect car for the car more difficult to achieve fuel, because it is necessary to meet the suspension of vehicle comfort, but als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stability of its manipulation, and these two aspects are mutually antagonistic. For example, in order to achieve good sexual comfort, require a significant buffer car shock, which is designed spring-loaded soft farther, but the spring-loaded soft but easy to vehicle braking occurred "nod" and accelerate the "rise" and so serious adverse trends,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vehicle to easily lead to vehicle instability manipulation. How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areas before our designers have to face the problem .So if these meet the mission to design a harmonious suspension of a growing number of vehicles involved will bring great benefits. They will understand theiroutstanding suspension to the comfort of a good, and safe smoothly. I hope the design can satisfy all requirements.The design drawings completed mainly by computer mapping, computer archiving, typesetting, printing out maps and papers. Also completed a number of English translation work.Keyword:Maifusun type of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uspension Motor Training1概述1.1 悬架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悬架是保证车轮与汽车承载之间具有弹性联系并能传递载荷、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及调节汽车行驶中的车身位置等有关装置的综总称。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设计

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导向机构设计摘要双横臂式独立悬架是一种车轮在汽车横向平面内摆动的独立悬架,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导向杆系的铰接点及导向臂的长度,形成恰当的侧倾中心和纵倾中心,使悬架具有合适的运动特性,保证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都可在限定范围内,从而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汽车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性能。

本文通过对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的参数选择和动力学的分析,为双横臂悬架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性能。

关键词双横臂独立悬架;车轮定位参数;导向机构引言悬架对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它是传递作用在车架与车轮之间的动力和力矩,并且缓解由路面对车身的冲击,衰减振动系统的能量,以保证汽车能够平稳的行驶。

悬架一般由导向机构、减振器和弹性元件等组成。

其中悬架导向机构决定着车轮定位参数及其动态性能。

合理设计导向机构,可以确保车轮与车架或车身之间所有力和力矩的可靠传递,保证车轮跳动时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不会过大,并且能满足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要求。

本文针对导向机构的设计,主要从导向机构布置方案选择,布置参数和几何参数设定,及导向机构的力学性能分析,从而分析导向机构对汽车性能具有指导作用。

1 悬架导向机构的布置形式上、下横臂在横向平面内布置方案有三种布置形式[1],如图所示。

a)、b)图的上横臂与水平线倾斜一个角度,但倾斜方向不同;c)图的上、下横臂则为水平布置。

这三种形式所获得的车身侧倾中心的位置不同。

需要根据对侧倾中心位置的要求选择上、下横臂在横向平面内的布置形式。

2 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2.1 侧倾中心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2所得出。

将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得到极点P,并同时得到P点的高度。

P点与车轮接地点N相连接,便可在汽车轴线上求得侧倾中心W。

当横臂相互平行时,P点位于无穷远处。

做出与其平行的通过N点的平行线,也可获得侧倾中心W。

2.2 纵倾中心⑴抗制动纵倾性抗制动纵倾性使汽车在制动过程中车头的下沉量及车尾的抬高量减小[2]。

汽车设计讲稿-第六章悬架设计

汽车设计讲稿-第六章悬架设计

汽车设计讲稿-第六章悬架设计第六章悬架设计§6-1 概述:一、功用:传力、缓冲、减振:保证平顺性、操纵稳定性二、组成:弹性元件:传递垂直力,评价指标为单位质量储能等导向装置:车轮运动导向,并传递垂直力以外的力和力矩减振器:减振缓冲块:减轻车轴对车架的撞击,防止弹性元件变形过大横向稳定器:减少转弯时车身侧倾太大和横向角振动三、设计要求:1)良好的行驶平顺性:簧上质量 + 弹性元件的固有频率低;前、后悬架固有频率匹配:乘:前悬架固有频率要低于后悬架尽量避免悬架撞击车架;簧上质量变化时,车身高度变化小。

2)减振性好:衰减振动、抑制共振、减小振幅。

3)操纵稳定性好:车轮跳动时,主销定位参数变化不大;前轮不摆振;稍有不足转向(δ1>δ2)4)制动不点头,加速不后仰,转弯时侧倾角合适5)隔声好6)空间尺寸小。

7)传力可靠、质量小、强度和寿命足够。

§6-2 悬架结构形式分析:一、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二、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1、评价指标:1)侧倾中心高度:A、侧倾中心:车身在通过左、右车轮中心的横向垂直平面内发生侧倾时,相对于地面的瞬时转动中心,叫侧倾中心。

B、侧倾中心高度:侧倾中心到地面的距离。

C、侧倾中心位置影响:位置高:侧倾中心到质心的距离缩短,侧向力臂和侧倾力矩↓,车身侧倾角↓;过高:车身倾斜时轮距变化大,加速轮胎车轮外倾角α磨损。

2)车轮定位参数:车轮外倾角α,主销内倾角β,主销后倾角γ,车轮前束等会发生变化。

主销后倾角γ变化大→转向轮摆振车轮外倾角α化大→直线行驶稳定性;轮距变化,轮胎磨损3)悬架侧倾角刚度A、车厢侧倾角:车厢绕侧倾轴线转动的角度B、影响:车厢侧倾角与侧倾力矩和悬架总的侧倾角刚度有关,影响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4)横向刚度:影响操纵稳定性转向轴上悬架横向刚度小,转向轮易摆振,5)空间尺寸:占用横向尺寸→影响发动机布置和拆装;占用高度尺寸→影响行李箱大小和油箱布置。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毕业设计【带图纸】[管理资料]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毕业设计【带图纸】[管理资料]

前言悬架是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虽然并非汽车在行进必不可少的装备,但如果没有悬架,将极大的影响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

悬架对整车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人们对汽车的性能的认识更多的靠更为直接的感观感受,而非他们不太懂得的专业术语。

因此,对汽车操纵稳定性﹑平顺性的提升成为了各大汽车厂商的共识。

与此关系密切的悬架系统也被不断改进,主动半主动悬架等具有反馈的电控系统在高端车辆上的应用日趋广泛。

无论定位高端市场,还是普通家庭的经济型轿车,没有哪个厂家敢忽视悬架系统及其在整车中的作用。

这一切,都是因为悬架系统对乘员的主观感受密切联系。

悬架系统的优劣,乘员在车上可以马上感受到。

“木桶理论”,很多人都知道,整车就好比是个“大木桶”,悬架是它的一片木板。

虽然,没有悬架的汽车还是可以跑动的,但是坐在上面是很不舒服的。

坐过农用车货厢的人,对此应该是颇有些体会的,即便是较好的路况,在上面也是颠来颠去的。

因为它的悬架很简单,对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考虑的很少。

只有当悬架这块木板得到足够重视,才能使整车性能得以提升。

否则,只能是句空话。

正因为悬架在现代汽车上的重要重要作用,应该重视汽车悬架的设计。

只有认真,严谨的设计才能确保其与整车的完美匹配。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查阅大量相关书籍,图册,行业和国家标准。

这些是对我们这些将来要从事汽车设计,制造工作的工科出身的大学毕业生的必须经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训练。

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的洗礼,是不可能具备这种专业精神和素质的。

目录前言 (1)第一章悬架的功用 (3)第二章悬架系统的组成 (6)第三章悬架的类型及特点 (7)§ (8)§ (10)第四章匹配车型的选择 (13)第五章悬架主要参数的确定 (15)§f..........................................................................................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设计悬架系统方案

汽车设计悬架系统方案

目录第一章悬架的结构形式的选择第一节悬架的构成和类型第二节独立悬架结构形式分析第三节前后悬架的选择第二章悬架主要参数的选择第一节悬架性能参数的选择第二节悬架的自振频率第三节侧倾角刚度第四节悬架的静动挠度的选择第三章弹性元件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第一节前悬架弹簧第二节后悬架弹簧第四章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第一节导向机构设计要求第二节麦弗逊独立悬架示意图第三节导向机构受力分析第四节横臂轴线布置方式第五节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第五章减震器的设计分析及计算第一节第一章悬架的结构形式的选择1.1 悬架的构成和类型1.1.1构成(1)弹性元件具有传递垂直力和缓和冲击的作用。

常见的弹性元件有: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空气弹簧、油气弹簧、橡胶弹簧等。

(2)导向装置其作用是传递除弹性元件传递的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常见的导向装置有:斜置单臂式、单横臂式、双横臂式、双纵臂式、麦弗逊式等。

(3)减震器具有衰减振动的作用。

常见的减震器有:简式减震器、充气式减震器、阻力可调式减震器等。

(4)缓冲块其作用是减轻车轴对车架的直接冲撞,防止弹性元件产生过大的变形。

(5)横向稳定器其作用是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

1.1.2类型悬架可分为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

(1)非独立悬架非独立悬架的特点是: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word 格式文档连接。

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工作可靠。

缺点是:①由于整车布置上的限制,钢板弹簧不可能有足够的长度(特别是前悬架),使之刚度较大,所以汽车平顺性较差。

② 簧下质量较大。

③ 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左、右车轮相互影响,并使车轴和车身倾斜。

④ 当两侧车轮不同步跳动,车轮会左、右摇摆,使前轮容易产生摆振。

⑤ 前轮跳动时,悬架易与转向传动机构产生运动干涉。

⑥ 汽车转弯行驶时,离心力也会产生不利的轴转向特性。

⑦ 车轴上方要求有与弹簧行程相适应的空间。

然而由于非独立悬架结构简单、易于维护以及可以使用多种类型的弹性元件等优点,非独立悬架多用于载货汽车和大客车的前、后悬架。

汽车悬架设计

汽车悬架设计
20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8.4 弹性元件的计算
➢8.4.3 螺旋弹簧的计算
螺旋弹簧常用于独立悬架中,它通
常只能承受垂直载荷。螺旋弹簧的主要
尺寸是平均直径D,钢丝直径d 和工作 圈数 n ,如图所示。
设计时先根据行驶平顺性的要求,
确定悬架的静挠度 fc和动挠度 fd,然后
根据导向机构特点选择杆杠比,从而换
根据气囊结构型式不同,空气弹簧可分为囊式、膜式和复合式三 种。囊式又分为单曲式、双曲式和多曲式;与膜式相比,囊式寿命较 长、制造方便,刚度较大,故常用于商用车。
23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8.4 弹性元件的计算
➢8.4.4 空气弹簧和油气弹簧的计算
2. 油气弹簧 油气弹簧是空气弹簧的一种特例,它以气体作为弹性元件,在气 体与活塞之间引入油液作为中间介质。油气弹簧的工作缸由气室和浸 在油液中的阻尼阀组成。 油气弹簧有双气室和两级压力式。
5. 钢板弹簧组装后总成弧高
L2
6.
H0
钢板弹簧强度校核
8R0
1) 汽车紧急制动时
15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8.4 弹性元件的计算
➢8.4.1 钢板弹簧的计算
6. 钢板弹簧强度校核 2) 驱动时
16
《汽车设计》电子教案
8.4 弹性元件的计算
➢8.4.1 钢板弹簧的计算
6. 钢板弹簧强度校核 3) 钢板弹簧卷耳和弹簧销的强度计算 卷耳应力为
8.5 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8.5.3 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设计
1.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 表中列出了几种国外乘用车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一些参数,供设
计时参考。
车牌名称
上臂长A(mm)
下臂长r(mm)

独立悬架设计流程

独立悬架设计流程

前独立悬架设计主讲人:罗训强)一.什么是独立悬架?)二.什么样的车型适合用独立悬架?)三.独立悬架相对于非独立悬架有什么优点?)四.独立悬架的结构型式以及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情况)五.针对某一种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流程的介绍)六. 结束语一、什么是独立悬架?独立悬架(Individual wheel suspension)是车轮通过各自独立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相连。

每个车轮单独通过一套悬挂安装于车身或者车桥上,车桥采用断开式,中间一段固定于车架或者车身上;此种悬挂两边车轮受冲击时互不影响,而且由于非悬挂质量较轻;缓冲与减震能力很强,乘坐舒适。

二、什么样的车型适合用独立悬架采用独立悬架的有下面两大类车辆。

1.轿车、客车及载人车辆。

可明显提高乘坐舒适性,并且在高速行驶时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2.越野车辆、军用车辆和矿山车辆。

在坏路和无路的情况下,可保证全部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附着性。

二、独立悬架相对于非独立悬架有什么优点独立悬架的优点:1)非簧载质量小,有利于行驶平顺性。

同时,车轮接地性良好,有利于操纵稳定性。

2)当用于转向轮时,左、右前轮由于不是连在一根轴上,通过合理的布置,可使悬架和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减小,因此不易发生跳摆(N点的布置)3)可用较软的弹簧,改善汽车平顺性。

4)由于有效弹簧距等于轮距,有利于提高横向角刚度,减少侧倾。

5)在不平路面上行驶时,容易获得较大的动行程,减少悬架“击穿”概率。

6)由于没有连接左右轮的车轴,能够降低发动机和驾驶室的高度,从而降低质心,同时也能扩大车身和行李仓的面积独立悬架的缺点:1)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2)车轮上下跳时,因为车轮外倾角和轮距变化较大,轮胎磨损比较大。

重点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独立悬架三、独立悬架的不同结构型式以及在不同车型中的应用情况1、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主流家轿悬挂z减振器作为引导车轮跳动的滑柱(主销),螺旋弹簧与其装于一体。

5.5 悬架导向杆的设计

5.5 悬架导向杆的设计

5.5 悬架导向杆的设计在进行运动学与弹性运动学分析的情况下,可以确定导向杆长度及形状,下面主要介绍怎样进行断面与结构设计的问题。

双剪切式连接适用于当悬架臂由“开放”式U-型横梁制成,而该横梁可能由一个盘式弹簧支撑的。

然而配合元件,比如说车轮托架,必须包含一个能够用来安装铰链外衬套的孔,(在该例子中)而若它的轴线位于与冲模模具分模线FT相同方向上则是不利的。

如果刚才提到的这条线通过孔的话,对表面进行磨削加工和采用何种方法加工出来的孔一样将被证实是非常必要的。

如果车轮托架为铸造件的话,则当采用模芯铸造时可以省去一些机械加工工序。

若连杆内部的末端制造方式与外部相同,那么这将要求汽车车身或副车架要求安置一个其上包含有一个衬套的托架。

托架上的孔可能也必须要进行必要的机加工,该孔的加工量甚至比车轮托架上的孔相对要少一些。

这种连杆应把一根管子焊接在其内部末端处,以使一个底盘的侧面托架可带两个法兰盘。

有助于我们在当装配件上有反复的额外的花销负担时,也许将其设计得尽可能简单是毫无意义的。

图 5.5.1 开放式侧面结构在转矩下的弯曲变形及结构形式图5.5.1中的悬架臂通常要支撑一个附加载荷;由于悬架在空间上的运动,会使其在任意方向上都有可能产生一个角度偏移。

在铰链的终点处的轴线上则会发生相互扭曲,导致在铰链节点出的锥形偏角。

由此圆锥角引起的转动惯量加于连杆上一个扭矩图5.5.1。

有着“开放型”截面的连接可以抵抗一部分扭矩,并通过横截面的受扭产生抗扭力;铰链内衬套的接触面之间被制成具有一个相互反向的α(')角的偏斜,图5.5.1a。

这个偏斜加重了悬臂连接件与衬套之间的摩擦,这可能会造成微小的滑移以致会带来磨损腐蚀的危险或造成连接处的逐步松动。

因此,象这样的开放式断面的连接最好是用一个带有封闭孔洞的结构,封闭式中空的结构具有较高的扭转刚度——至少应在没有铰链连接配合处安装成中空的。

其它的可能性是为了通过在其中一个铰链的末端合成合适的球窝接头的来减轻杆件的扭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悬架--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第五节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设计一、设计要求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O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

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6°~7°,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汽车制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对后轮独止: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1)悬架上的载荷变化时,轮距无显著变化。

2)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反向,以减小过多转向效应。

此外,导向机构还应有够强度,并可靠地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上、下臂不等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悬架)和滑柱摆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下面以这两种悬架为例,分别讨论独立悬架导向机构参数的选择方法,分析导向机构参数对前轮定位参数和轮距的影响。

二、导向机构的布置参数1.侧倾中心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4所示方式得出。

将横臂内外转动点的连线延长,以便得到极点P,并同时获得P点的高度。

将P点与车轮接地点N连接,即可在汽车轴线上获得侧倾中心W。

当横臂相互平行时(图6—25),P点位于无穷远处。

作出与其平行的通过N点的平行线,同样可获得侧倾中心W。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的高度hw通过下式计算得出滑柱摆臂式独立悬架的侧倾中心由如图6—26所示方式得出。

从悬架与车身的固定连接点E 作活塞杆运动方向的垂直线并将下横臂线延长。

两条线的交点即为P点。

滑柱摆臂式悬架的弹簧减振器柱EG布置得越垂直,下横臂GD布置得越接近水平,则侧倾小心W就越接近地面,从而使得在车轮上跳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很不理想。

如加长下横臂,则可改善运动学特性。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侧倾中心的高度hw可通过下式计算式中2.侧倾中心在独立悬架中,前后侧倾中心连线称为侧倾轴线。

侧倾轴线应大致与地面平行,且尽可能离地面高些。

平行是为了使得在曲线行驶时前、后轴上的轮荷变化接近相等,从而保证中性转向特性;而尽可能高则是为了使车身的侧倾限制在允许范围内。

然而,前悬架侧倾中心高度受到允许轮距变化的限制且几乎不可能超过150mm。

此外,在前轮驱动的车辆中,由于前轿轴荷大,且为驱动桥,故应尽可能使前轮轮荷变化小。

因此,独立悬架(纵臂式悬架除外)的侧倾中心高度为:前悬架0~120mm;后悬架80~150mm。

设计时首先要确定(与轮距变化有关的)前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然后确定后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

当后悬架采用独立悬架时,其侧倾中心高度要稍大些。

如果用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时,后悬架的侧倾中心高度要取得更大些。

3.纵倾中心双横臂式悬架的纵倾中心可用作图法得出,见图6—27。

自铰接点E和G作摆臂转动轴C和D的平行线,两线的交点即为纵倾中心。

滑柱摆臂式悬架的纵倾中心,可由E点作减振器运动方向的垂直线,该垂直线与过G点的摆臂轴平行线的交点即为纵倾中心OV,,如图6—28所示。

4.抗制动纵倾性(抗制动前俯角)抗制动纵倾性使得制动过程中汽车车头的下沉量及车尾的抬高量减小。

只有当前、后悬架的纵倾中心位于两根车桥(轴)之间时,这一性能方可实现,如图6—29所示。

5.抗驱动纵倾性(抗驱动后仰角)抗驱动纵倾性可减小后轮驱动汽车车尾的下沉量或前轮驱动汽车车头的抬高量。

与抗制动纵倾性不同的是,只有当汽车为单桥驱动时,该性能才起作用。

对于独立悬架而言,是纵倾中心位置高于驱动桥车轮中心,这一性能方可实现。

’6.悬架摆臂的定位角独立悬架中的摆臂铰链轴大多为空间倾斜布置。

为了描述方便,将摆臂空间定位角定义为:摆臂的水平斜置角α,悬架抗前俯角β,悬架斜置初始角θ,如图6—30所示。

三、双横臂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1.纵向平面内上、下横臂的布置方案上、下横臂轴抗前俯角的匹配对主销后倾角的变化有较大影响。

图6—31给出了六种可能布置方案的主销后倾角λ值随车轮跳动的曲线。

图中横坐标为λ值,纵坐标为车轮接地中心的垂直位移量。

各匹配方案中β1、β2角度的取值见图注,其正负号按右手定则确定。

为了提高汽车的制动稳定性和舒适性,一般希望主销后倾角的变化规律为:在悬架弹簧压缩时后倾角增大;在弹簧拉伸时后倾角减小,用以造成制动时因主销后倾角变大而在控制臂支架上产生防止制动前俯的力矩。

分析图6—31中λ的变化曲线可知,第4、第5方案的λ变化规律为压缩行程λ减小,拉伸行程λ增大,这与所希望的规律正好相反,因此不宜用在汽车前悬架中;第3方案虽然主销后倾角的变化最小,但其抗前俯的作用也小,所以现代汽车中也很少采用;第1、2、6方案的主销后倾角变化规律是比较好的,所以这三种方案在现代汽车中被广泛采用。

2.横向平面内上、下横臂的布置方案比较图6—32a、b、c三图可以清楚地看到,上、下横臂布置不同,所得侧倾中心位置也不同,这样就可根据对侧倾中心位置的要求来设计上、下横臂在横向平面内的布置方案。

3.水平面内上、下横臂动轴线的布置方案上、下横臂轴线在水平面内的布置方案有三种,如图6—33所示。

下横臂轴M—M和上横臂轴N—N与纵轴线的夹角,分别用α1和α2来表示,称为导向机构上、下横臂轴的水平斜置角。

一般规定,轴线前端远离汽车纵轴线的夹角为正,反之为负,与汽车纵轴线平行者,夹角为零。

为了使轮胎在遇到凸起路障时能够使轮胎一面上跳,一面向后退让,以减少传到车身上的冲击力,还为了便于布置发动机,大多数前置发动机汽车的悬架下横臂轴M—M的斜置角。

,为正,而上横臂轴N—N的斜置角α2则有正值、零值和负值三种布置方案,如图6—33中的a、b、c所示。

上、下横臂斜置角不同的组合方案,对车轮跳动时前轮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影响。

如车轮上跳、下横臂斜置角αl为正、上横臂斜置角α2为负值或零值时,主销后倾角随车轮的上跳而增大。

如组合方案为上、下横臂斜置角α1、α2都为正值,如图6—33a所示,则主销后倾角随车轮的上跳较少增加甚至减少(当α1<α2时)。

至于采取哪种方案为好,要和上、下横臂在纵向平面内的布置一起考虑。

当车轮上跳、主销后倾角变大时.车身卜的悬架支承处会产生反力矩,有抑制制动时前俯的作用。

但主销后倾角变得太大时,会使支承处反力矩过人,同时使转向系统对侧向力十分敏感,易造成车轮摆振或转向盘上力的变化。

因此,希望轿车的主销后倾角原始值为-1°一+2°。

当车轮上跳时,悬架每压缩lOmm,主销后倾角变化范围为10′一40′。

为了综合1上述要求,选择恰当的抗前俯角,国外已根据设计经验制定出一套列线图,如图6—34所示。

该图由三组线图组成:图6—34a为汽车在不同减速度时(以重力加速度g 的百分数表示),前轮上方车身下沉量f1,与抗前俯率ηd的关系;图6—34b,为下横臂摆动轴线与水平线夹角β1不相同时,主销后倾角λ的变化;率dλ/df1,与抗前俯率的关系;图6—34c为不同球销中心距时,主销后倾角λ的变化率dλ/df1与上、下横臂摆动轴线夹角(β2—β1)的关系。

运用此图的步骤如下:先根据设计的允许前俯角(在0.5g时为1°~3°)确定f1,然后找到相应的ηd,并在图6—34b上初选β1,求出主销后倾角变化率(推荐悬架每压缩lOmm时为10′一40′).如超出范围,即重新选β1,,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接着可用图6—34c,先选定球销中心距,从图6—34b所定的dλ/df1值与初选的球销中心距在图上沿虚线所示的路线找到上、下横臂的夹角(β2—β1),如布置上允许即认为初选成功。

此图适用于轴距2.8~3.2m,质心高为0.5 8~0.6m的轿车。

4.上、下横臂长度的确定双横臂式悬架的上、下臂长度对车轮上、下跳动时前轮的定位参数影响很大。

现代轿车所用的双横臂式前悬架,一般设计成上横臂短、下横臂长。

这一方面是考虑到布置发动机方仙。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得到理想的悬架运动特性。

图6—35为下横臂长度l1保持原车值不变,,改变上横臂长度l2,使l2/l1,分别为0. 4,0.6,0.8,1.0,1.2时计算得到的悬架运动特性曲线。

其中Z—By(1/2轮距)为车轮接地点在横向平面内随车轮跳动的特性曲线。

由图可以看出,当上、下横臂的长度之比为0.6时,By曲线变化最平缓;l2/l1增大或减小时,By曲线的曲率都增加。

图中的Z—δ和Z—γ分别为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随车轮跳动的特性曲线。

当l2/l1=1.0时,δ和γ均为直线并与横坐标垂直,这时,δ和γ在悬架运动过程中保持定值。

设计汽车悬架时,希望轮距变化要小,以减少轮胎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因此应选择l2/l1在0.6附近;为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希望前轮定位角度的变化要小,这时应选择l2/l1在1.0附近。

综合以上分析,该悬架的l2/l1应在0.6~1.0范围内。

美国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分司分别认为,上、下摆臂长度之比取0.7和0.66为最佳。

根据我国轿车设计的经验,在初选尺寸时, l2/l1l取0.65为宜。

四、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导向机构设计1.导向机构受力分析分析如图6—36a所示麦弗逊式悬架受力简图可知,作用在导向套上的横向力F3,可根据图上的布置尺寸求得式中,F1为前轮上的静载荷F1′减去前轴簧下质量的1/2。

力F3越大,则作用在导向套上的摩擦力F3f越大(f为摩擦因数),这对汽车子顺性有不良影响。

为了减小摩擦力,在导向套和活塞表面应用了减磨材料和特殊工艺。

由式(6—28)可知,为了减小力F,,要求尺寸c 十b越大越好,或者减小尺寸a。

增大尺寸c+b使悬架占用空间增加,在布置上有困难。

若采用增加减振器轴线倾斜度的方法,可达到减小尺寸。

的目的,但也存在布置困难的问题。

为此,在保持减振器轴线不变的条件下,常将图中的G点外伸至车轮内部,既可以达到缩短尺寸。

的目的,又可获得较小的甚至是负的主销偏移距,提高制动稳定性。

移动G点后的主销轴线不再与减振器轴线重合。

由图6—36b可知,将弹簧和减振器的轴线相互偏移距离s,再考虑到弹簧轴向力F6的影响,则作用到导向套上的力将减小,可用下式计算由式(6—29)可知,增加距离s,有助于减小作用到导向套上的横向力F3。

有时为了发挥弹簧反力减小横向力F3的作用,还将弹簧下端布置得尽量靠近车轮,从而造成弹簧轴线及减振器轴线成一角度。

这就是麦弗逊式悬架中,主销轴线、滑柱轴线和弹簧轴线不共线的主要原因。

2.摆臂轴线布置方式的选择麦弗逊式悬架的摆臂轴线与主销后倾角的匹配影响汽车的纵倾稳定性,图6—37中,C 点为汽车纵向平面内悬架相对于车身跳动的运动瞬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