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

小学语文课文《神笔马良》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学生能够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培养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口语表达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并欣赏故事中的善良、勤劳和助人为乐的品质。
学生能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分享。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神笔马良》是一篇关于一个善良勤劳的男孩马良的故事。
马良拥有一支神笔,能够画出真的东西。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神笔帮助别人,最终也得到了幸福。
2.2 生词短语:学生需要认读和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神笔”、“马良”、“善良”、“勤劳”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问题或者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你们听说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你们想不想知道神笔马良是怎样的一个人呢?”3.2 阅读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并回答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阅读理解题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3.3 口语表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如“我用神笔画了一只鸟”。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小组讨论等。
4.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
4.3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理解题目,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神笔马良的故事的作文。
5.2 课堂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课文文本:提供《神笔马良》的课文文本,确保文本的准确性和适合学生的阅读水平。
6.2 生词卡片:制作生词卡片,包含课文中的重要生词和短语,方便学生学习和复习。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笔马良》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笔马良》一、教学目标1、同学能够朗读出课文中显现的生字词。
2、培育同学的察看本领和绘画本领,能够描述画面、颜色、物品等等。
3、让同学体验到生活中的魔幻和奇妙,同时了解到努力和坚持的紧要性。
4、培育同学的爱与感恩之心,珍惜所拥有的。
二、教学准备1、神笔马良绘本、幻灯片。
2、颜色、画笔、纸张。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用幻灯片播放《神笔马良》封面,引导孩子们猜想故事大意,让同学对本课后续有些许期望。
2、故事情节初探:老师先口述故事情节,引导同学想象绘本里的场景、人物,然后再放音频让同学跟读故事。
3、神笔马良的特点呈现:a. 神笔马良是一位年龄较大的画家。
引导同学们感受和描述一下老人的样貌特征、穿着和行程等。
b. 神笔马良的画笔有奇妙的气力,魔术师用画笔画东西变成现实。
老师先用黑板上的图画示范一个简单的画面,让同学们感受到潜在的可能性。
进而引导同学们本身想象几个画面,比如:一片空旷的草地、远处是夕阳、近处是一道小溪,有一只小熊在玩耍。
让同学们把他们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激励并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评价,磨练孩子们的绘画本领和自信念。
最后,老师再通过同学们的作品解读神笔马良的奇妙,引导孩子们了解和记住神笔马良的特点。
4、阅读故事全文:老师把绘本发给同学,阅读《神笔马良》并让孩子们跟读。
5、情感体验:a. 生活中的奇妙,培育同学对生活的新奇和感悟;同时,也想要让同学学会对生活中的美好与珍惜。
b. 努力和坚持的紧要性,小马良经过坚持绘画获得了神笔,让同学明白奋斗与坚持的紧要。
c. 爱与感恩之心,珍惜所拥有的,感悟孝敬的情感。
6、作业及反馈:要求孩子们回家和家长一起来画一幅神笔马良那样美妙的画,让同学亲自感受、体验绘画的欢乐;并激励家长和孩子用想象童话故事的方式来发挥孩子们本身的创意。
四、教学总结。
在这堂课中,我们让孩子们通过阅读神笔马良故事,了解到了努力和坚持的紧要性,同时也在艺术方面进行了一些训练,很多孩子们本身想象出来的画面都特别美妙有趣味,可见他们有很强的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笔马良》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笔马良》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绘本《神笔马良》,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能力;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3.通过与小伙伴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1.让幼儿熟悉绘本《神笔马良》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2.通过观察、模仿和自主创作,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向幼儿展示绘本《神笔马良》的封面和背景介绍,让幼儿了解本次课程要学习的内容。
2. 想象绘画(1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想象绘画活动,在幼儿的手上放置一张白纸和一支彩笔,鼓励幼儿画出自己的想象中的东西。
3. 阅读绘本《神笔马良》(20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阅读《神笔马良》,让幼儿了解绘本中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引导幼儿参与故事中的情节。
4. 模仿绘制(20分钟)教师向幼儿演示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让幼儿模仿教师的示范进行绘画。
要求幼儿可以选择绘本中的一些场景、角色等作为绘制对象。
5. 自主创作(20分钟)教师鼓励幼儿自由发挥,利用刚刚学到的绘画技巧和方法,进行自主创作。
要求幼儿能够描述自己的创作,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6. 结束环节(5分钟)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通过评价幼儿的作品或表现来激励他们,同时引导幼儿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评价1.Did I achieve my goals? (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How did the children do? (幼儿表现情况如何?)3.What will I do differently next time? (下次要做哪些改变?)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课程的教学实践和反思,发现幼儿对绘画和创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但在技术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提高。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神笔马良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习生字词,丰富词汇量。
4. 培养倾听习惯,提高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感知神笔马良的品质,学习生字词。
2. 教学难点:能够讲述故事主要情节,运用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2. 神笔马良玩具或图片3. 生字词卡片4. 画笔、画纸等绘画工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神笔马良玩具或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询问学生对神笔马良的了解。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或图片,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学习生字词:在故事中出现的新词,如“善良”、“乐于助人”等,通过卡片或板书,让学生跟读、拼写。
4. 情景体验: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情景体验,锻炼表达能力。
5. 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巩固所学内容。
1. 学生对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否有了清晰的认识?2. 学生能否熟练掌握故事中出现的生字词?3. 学生在情景体验中,表达能力是否有所提高?4.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六、教学策略1. 互动讨论: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增强课堂互动性。
2. 直观展示:利用课件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故事内容和生字词。
3. 情境模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4. 创意绘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绘制神笔马良故事场景,培养艺术创造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神笔马良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故事内容。
2. 分段讲述:将故事分为几个部分,逐段讲述,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3. 学习生字词:在讲述过程中,适时引入新词,让学生跟读和解释其含义。
4. 角色扮演: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5. 绘画活动: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选择一个场景进行绘画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神笔马良的形象特点,体会其善良、机智、勇敢的品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课文中的细节描述,推测人物心理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欣赏民间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3)学会珍惜手中的资源,培养节约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神笔马良的形象特点,体会其善良、机智、勇敢的品质。
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民间故事元素,如神奇的神笔、善良的马良等。
2. 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细节,推测人物心理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神笔马良故事相关图片或插图。
3. 生字词卡片。
4. 课堂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神笔马良的图片或插图,引导学生说出神笔马良的名字。
1.2 简要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a. 神笔马良是谁?他有什么特殊的能力?b. 神笔马良为什么要帮助穷苦百姓?c. 神笔马良是如何用神笔帮助穷苦百姓的?3. 合作探讨3.1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神笔马良的形象特点。
3.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神笔马良的善良、机智、勇敢等品质。
4. 课堂练习4.1 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4.2 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一个关于神笔马良的故事。
5. 总结与拓展5.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神笔马良的善良和正义。
5.2 学生课后阅读其他民间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和文化价值。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收集其他民间故事,了解其特点和文化价值。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神笔马良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传统故事的兴趣,培养幼儿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倾听和表达,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讨论法: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情境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培养情感共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神笔马良故事课件、神笔马良故事图书、画笔、画纸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向幼儿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
3. 讨论交流: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培养情感共鸣。
5. 总结:教师总结神笔马良的善良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引导幼儿学习并践行。
六、教学内容1. 学习故事情节: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讨论交流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掌握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
2. 学习词语:引导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如“神笔马良”、“善良”、“乐于助人”等。
3. 学习句式:通过故事讲述和讨论交流,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句式,如“神笔马良用神笔画画,画什么有什么”等。
七、教学步骤1. 第一步:教师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
2. 第二步: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 第三步: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培养情感共鸣。
《神笔马良》的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神笔马良》的教案及说课稿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 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让学生了解马良的善良、勇敢和聪明才智。
2. 人物形象:分析故事中主要人物马良的形象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其善良、勇敢、聪明的品质。
3. 道德观念: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难点:对人物形象深刻的理解和道德观念的领悟。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
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对人物形象和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分析马良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领悟道德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马良的善良、勇敢和聪明才智。
4. 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对故事中的道德观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6. 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等,评估学生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对故事情节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故事文本:《神笔马良》的文本材料,用于教师讲解和学生阅读。
2. 图片资料:与故事相关的人物、场景的图片,用于辅助学生理解和想象。
3. 视频资源:如有相关的视频资料,可以用于课堂展示,增加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活动目标:1.自主阅读、交流与讲述故事的内容,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
2.积极思考,通过相同人物的比较,体会马良正直、坚强、机智、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3.大胆想象、交流,体验关爱别人、关爱自然的快乐。
活动准备工作:1.壁画故事《神笔马良》。
2.图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1.谈话引入,唤起写作兴趣。
★指导语:这是谁?你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见过他?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自学故事,认知故事内容。
(1)初次阅读,整体感知。
①独立自主写作故事。
★指导语:马良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看懂了哪一页,讲给大家听一听。
②探讨:你就是怎样晓得书中所谈的故事的?你存有什么问题须要大家协助化解?(2)细细阅读,感悟情节。
①介绍写作建议,再次写作,重点介绍马良“盼笔一得笔一用笔”的主要情节。
②交流:马良是怎样学习画画的?他又是怎样得到神笔的?他用神笔做了些什么?③语言与画面相匹配:恳请小朋友找到与以下语句相匹配的画面在第几页?(3)进一步阅读图书,感受马良的形象特征。
①利用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写作故事(教师存有感情地讲诉)。
②讨论: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神笔神在哪里?为什么它到了画师手上就不神了?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马良又是怎样用神笔惩罚坏官的?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人?3.大胆想象,开拓思维。
(1)想象与讲述: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帮助穷人做了许多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2)总结,赞许关心别人、关心自然的美好愿望。
延伸活动:1.恳请幼儿以组与单位,互相合作,用自己讨厌的方式整体表现马良协助穷人与惩处大官的经过。
2.在班上开展“计算机里的‘神笔马良’”活动,鼓励幼儿尝试用“画笔”软件开展绘画活动。
资料链接:神笔马良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很喜欢画画,可是他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画笔。
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在给大官画画。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复述故事《神笔马良》。
(2)理解故事中的主要角色、情节和寓意。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创作类似的寓言故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民间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培养学生善良、正义的品质,懂得关爱他人。
(3)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能够流利地朗读和复述故事《神笔马良》。
(2)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2)培养学生创作类似寓言故事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设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掌握知识。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神笔马良》故事文本。
2. 课件:故事图片、生字词卡片等。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马良的性格特点和事迹。
3. 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特点。
(2)全班交流:每组选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
4. 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故事文本,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学生跟读并巩固。
神笔马良的故事教案幼儿园

神笔马良的故事教案一、故事简介《神笔马良》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则著名故事,被广泛用于幼儿教育中。
本故事以一个小木匠马良为主人公,通过获得了一支神奇的笔,展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心地。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我们旨在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并能够简单复述。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幼儿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通过小组活动促进幼儿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内容:1.导入:问幼儿是否听说过《神笔马良》这个故事,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2.讲述故事:通过口头叙述讲述故事情节,着重突出马良获得神笔后的经历和成绩。
3.问题回答: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讨论,让幼儿回答问题并交流彼此的观点。
4.观察比赛:安排小组活动,要求幼儿观察场景并进行记录,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5.小绘画:引导幼儿绘制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角色,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自我评价。
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问题的方式引起幼儿兴趣,如:“有谁听说过《神笔马良》这个故事呢?请举手。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神笔马良》故事的了解。
2.讲述故事(10分钟):•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讲述故事情节,着重突出马良获得神笔后的经历和成绩。
•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与幼儿互动,提问鼓励他们回答问题。
3.问题回答(15分钟):•提问相关的问题,如:“马良是个木匠,为什么他的木雕能够栩栩如生?”•鼓励幼儿交流彼此的观点,促进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4.观察比赛(2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张纸和一支铅笔。
•指定观察的场景,如“观察教室里的窗户”,要求小组成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记录。
•结束后,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5.小绘画(25分钟):•发放纸张和彩色笔给每个幼儿,引导他们绘制自己喜欢的场景或角色。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中班语言活动:十二生肖设计意图: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每个幼儿都知道自己有一个属相,但他们并不理解十二生肖,另外十二生肖究竞是由哪十二个小动物组成的,自己为什么是这个属相,幼儿一点也不了解。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有必要从小了解中国有悠久历史的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十二生肖,我特别设计了这节课,将钟点数字与生肖顺序匹配,引导幼儿把对钟的认识迁移到12生肖,使抽象、复杂的生肖变的简单有趣。
活动目标:1.通过绘本故事,初步了解十二生肖的排列顺序。
2.知道自己和亲人的属相,感受中国独特的生肖文化。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事先了解自己及家中成员的属相。
3.自制PPT:十二生肖、钟、高山、山洞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我们的属相(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属相,亲人的属相。
(2)鼓励幼儿说一说除了刚刚说到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属相?2.观察了解:知道十二生肖。
(1)请幼儿说出图片上有多少种动物。
我们来数一数,看看是不是12种。
从1老鼠开始数,鸡排第几,猪排第几?(2)小结:原来,12种动物就是人的12种属相。
也叫12生肖。
12生肖是我们中国人很早的时候发明的。
每年都用一种小动物作为标志。
一共有12种生肖。
(5)讲解12生肖的轮回规律。
①今年是什么年?明年是什么年?②小结:12生肖每次轮回要12年。
一次轮回完了再重新开始。
3.分段欣赏故事:了解十二生肖排列的由来(1)欣赏绘本“很久以前……老牛是第二名”。
提问:①玉皇大帝举办了一场什么比赛?为什么要举办这场比赛?②比赛中发生了什么事情?③谁得了第一名,谁得了第二名?(2)欣赏绘本“没多久……仁慈的龙得到第五名”提问:①第四名、第五名、第六名分别是谁?②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渡过河的?(3)欣赏绘本“这时,玉皇大帝听到马蹄声……幼儿看绘本,欣赏故事《十二生肖》。
(3)十二生肖为什么会这么排队,你现在知道了吗?(幼儿自由讲述)(4)四、教师根据故事提问,幼儿熟悉生肖的排列顺序。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教案: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神笔马良的故事,故事内容详细描绘了马良用神笔画画,画什么就有什么的神奇能力。
故事旨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让他们明白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学生能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运用想象力,创造自己的神笔故事。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神笔马良的故事课件。
学具:学生带好笔和本子,用于随堂练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神笔马良的故事课件,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二、故事讲解(10分钟)详细讲解神笔马良的故事,让学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把握故事的主题。
三、故事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讨论神笔马良的故事中,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
四、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神笔马良的故事,自己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板书设计:神笔马良诚实善良作业设计:请学生根据神笔马良的故事,编写一个类似的故事,要求故事情节丰富,能够体现诚实和善良的主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课程的教授,发现学生在理解故事内容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理解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更多的实例,让学生理解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同时,也会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故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重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学生能够通过故事理解诚实和善良的重要性。
这一部分是整个教案的核心,也是教学目标的重中之重。
为什么这一点重要?因为故事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学生,更是为了通过故事这种生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善良和正义的主题。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讲述和讨论,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善良和正义感,让幼儿学会关爱他人,懂得分享和帮助他人。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神笔马良是一部经典的民间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聪明的男孩马良,他用一支神笔帮助穷苦人民,惩罚了贪婪的官府和商人,最终成为了一名伟大的画家。
2.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习到善良和正义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
2.3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和表达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培养幼儿的批判性思维。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神笔马良的故事课件或图书,神笔马良的手工材料。
3.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座位,足够的光线。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向他们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神笔马良。
4.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或图书,生动地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让幼儿注意力集中,跟随故事的发展。
4.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让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4 活动延伸:让幼儿通过手工活动,制作神笔马良的画笔,让幼儿动手能力得到锻炼,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幼儿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讨论时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兴趣。
5.2 幼儿表达能力:通过故事讨论和手工活动,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动手能力。
5.3 幼儿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活动延伸中的情感态度,了解他们对于善良和正义的认知和理解。
第六章:教学步骤6.1 第一步:引入故事主题通过展示神笔马良的插图或者简单介绍,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猜测故事的内容。
6.2 第二步:讲述故事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生动地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确保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道理。
七第七章:活动设计7.1 第一步:故事回顾在活动开始时,简要回顾故事的主要情节,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中的关键事件和角色。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2.学习神笔马良的故事,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3.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的绘画和书写兴趣。
4.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2.教学难点:提高幼儿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故事书《神笔马良》2.绘画纸、彩色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3.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教师出示《神笔马良》故事书,并简要介绍故事背景。
引导幼儿观察故事封面,预测故事内容。
2.讲解故事通过语言、图片的形式,向幼儿讲解《神笔马良》故事的主要内容。
3.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幼儿从故事中找出神笔马良的特点,并让幼儿发表个人观点和体验感受。
4.创造性绘画活动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鼓励幼儿画出自己理想的画作。
教师可引导幼儿使用多种绘画工具,如彩色笔、水彩颜料、蜡笔等。
5.互动交流组织幼儿进行画作展示,并引导幼儿互相赏析,积极评价彼此的作品。
鼓励幼儿用语言准确地描述自己的画作特点和意义。
6.写作活动教师鼓励幼儿将自己的画作和故事内容进行结合,自由书写作品的标题和简短的描述。
幼儿可使用简单的词语组成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7.故事再现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故事再现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利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剧情。
8.绘本分享教师鼓励幼儿携带自己喜欢的绘本参与活动,进行绘本分享,让幼儿有机会用自己的语言介绍和推介绘本。
9.总结活动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学习过程,引导幼儿表达对《神笔马良》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幼儿在观察和想象中培养了自己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
通过绘画和书写活动,激发了幼儿的创造力,并提高了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在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发展了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能。
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但需要注意引导幼儿理解故事的含义和深层次的思考。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精品3篇

《神笔马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按照课后思考题,边读边思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能根据问题回答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会17个生字,理解18个词语的童思。
4.初步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懂得学了本领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边读边思学习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难点:课后第3题,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课时安排:4课时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17个生字。
3.初步理解带生字的词语的童思。
二、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要求。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个人,他的名字叫马良,他有一支神笔。
用神笔画出来的东西都是活的。
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你们想知道马良这支神笔是怎么得到的,马良用神笔做了些什么吗?请看课文。
出示课题:神笔马良。
这篇课文生字较多,同学们一边默读,一边划出带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想想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查字典。
(二)、教学生字,理解新词。
1、先让学生找出生字所在的句于,读一读,再说说带生字词语的意思,教师纠正。
犁(lí),犁地,犁字也可以作动词。
硬(yìng),不读g,反义词为"松"、"软"。
恨(hèn),心里恨,所以是竖心旁,右边是"艮"不是"良"。
监(jiān),"蓝"字去掉草字头。
扇(shàn),翘舌音。
"一扇门","扇子"。
旱(hàn),太阳高挂天空,地上干巴巴。
浇(jiāo),浇水要用水,左旁三点水。
杭(háng),"杭州","杭育杭育"是吃力的叫喊声,一种劳动号子。
链(liàn),第四声,铁链是铁做的,左边金宇旁。
套(tào),"套住"。
幼儿园中班教案《神笔马良》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神笔马良》中班教学计划《神笔马良》适用于以语言为主题的中班的教学活动,让幼儿积极思考。
通过比较不同的人物,感受马良的性格,勇敢,机智和鲜明的个性特征,并独立阅读,交流和讲述故事。
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大胆想象,交流和体验关爱他人和关爱自然的快乐。
过来看看幼儿园计划《神笔马良》。
活动目标:1.自读,交流和讲故事,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
2.积极思考,通过比较不同的性格,感受到马良善良,勇气,机智和爱心的良好品格。
3.大胆地想象,交流和体验关爱他人和关爱自然的快乐。
4.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图片并积累孩子的想象力。
5.可以简单地重复故事。
活动准备:1.壁画故事《神笔马良》。
2.书籍,物理投影仪。
活动程序:1.说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意见:这是谁?你在幼儿园哪里见到他的?您认为他是什么样的人?2.学习故事并理解故事的内容。
(1)一读,总的感觉。
1.独立阅读故事。
指导意见:马良是谁?故事发生了什么?您了解哪一页并告诉所有人听?2讨论:您如何知道书中讲述的故事?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问题吗?(2)仔细阅读并感受剧情。
1理解阅读要求,重新阅读,并专注于马良的“潘笔和笔”的主要情节。
2通讯:马良如何学习绘画?他是怎么得到魔术笔的?他用魔术笔做什么?3语言和屏幕的匹配:请让孩子们在前几页上找到与以下语句匹配的屏幕?(3)进一步阅读本书,感受马良的形象特征。
1使用物理投影仪,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故事(老师在情感上讲)。
2讨论:白胡子爷爷想送笔给马良?众神在哪里?为什么它不在画家的手中?马良如何用魔术笔帮助穷人?马良如何用笔惩罚坏官员?您认为马良是什么样的人?3.大胆地想象并扩大您的思维。
(1)想象力和叙事:马良得到了他梦dream以求的魔法笔,帮助穷人做很多事情。
如果您有这支笔,该怎么办?(2)总结和欣赏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美好愿望。
扩展活动:1.邀请幼儿集体合作,并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表达马良为帮助穷人和惩罚大官员所做的努力。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

中班语言教案《神笔马良》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故事《神笔马良》的基本情节,知道马良用神笔帮助别人的故事。
1.2 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1.3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1.4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懂得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情节,能够复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神笔、画纸、彩笔等。
3.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语言教室,适合幼儿集中注意力。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播放《神笔马良》的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并注意听故事。
4.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的主要情节。
4.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并参与讨论。
4.4 续编故事: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续编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4.5 创作展示:教师提供画纸和彩笔,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师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的发展。
5.2 教师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评价幼儿的表达能力和绘画技巧。
5.3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情况。
第六章:教学延伸活动6.1 角色扮演: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故事情节。
6.2 故事表演:教师指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让幼儿通过动作和语言展示故事情节。
6.3 亲子活动:教师邀请家长参与,进行亲子故事演讲比赛,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7.2 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7.3 教师积极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和心得,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

《神笔马良》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运用想象力进行创意绘画。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培养坚强的意志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喜欢阅读的习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故事中所传递的道德观念,并能够进行实际运用。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4. 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
(2)简介神笔马良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学习。
3.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分析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节发展,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主题。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生字词进行造句。
(2)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意绘画。
5. 课堂讨论:(1)引导学生谈谈对神笔马良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神笔马良的语文教案

神笔马良的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神笔马良》的故事内容,了解马良用神笔帮助人们的故事情节。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乐于助人的品质,感悟诚信、友善、勇敢等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神笔马良》故事文本。
2.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把握。
2.3 教学难点对故事中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神笔马良的谜语,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课堂。
3.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神笔马良》故事文本,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感悟。
3.4 分享展示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3.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学习内容,强调故事中的价值观。
四、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收获和不足。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5.1 故事文本《神笔马良》故事文本。
5.2 教学课件教师准备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5.3 学习用品学生准备的笔记本、笔等学习用品。
六、教学活动设计6.1 活动一:故事接龙学生分组进行故事接龙,每组成员轮流续写《神笔马良》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6.2 活动二:角色扮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深入理解角色性格和故事情节。
七、教学策略7.1 互动式教学教师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7.2 情境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
八、教学实践8.1 写一篇关于神笔马良的作文学生根据对《神笔马良》故事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神笔马良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神笔马良》教案

《神笔马良》教案教案:《神笔马良》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故事和神怪形象。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
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神话故事和神怪形象的理解和运用。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维。
三、教具准备:1.电子白板和投影仪。
2.课件或PPT。
3.学生课本和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利用图片和视频来展示有关中国神话故事和神怪形象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让学生简单讲述自己对中国神话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Step 2: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课文中的插图,简单介绍《神笔马良》这个故事的大致情节。
2.使用电子白板展示关键词和词组,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重要词语。
3.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讨论来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思考。
Step 3:师生互动1.教师通过问答、讲解等方式梳理故事的主线和细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2.提问学生关于故事情节和角色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肯定。
3.引导学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性格和情感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合作能力。
Step 4:阅读理解1.通过分组阅读或个人阅读的方式让学生阅读课文,并且学生自己准备问题。
要求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和思考问题。
2.教师进行集体讨论,解答学生提问,并帮助学生梳理问题和答案。
Step 5:综合运用1.分组或个人完成相关的练习题目,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进行创造性思维。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和交流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分享。
Step 6:巩固和拓展1.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自己创作一个小故事,可以选择角色和情节,以及相关的插图和文字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和演讲自己的小故事,通过口头表达和语言表达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1.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和重点,帮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
中班神笔马良语言教案
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交流与讲述故事的内容,了解《神笔马良》的主要情节。
2.积极思考,通过不同人物的比较,感受马良善良、勇敢、机智、爱憎分明的性格特征。
3.大胆想象、交流,体验关爱别人、关爱自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壁画故事《神笔马良》。
2.图书、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语:这是谁?你在幼儿园什么地方见过他?你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学习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初次阅读,整体感知。
①自主阅读故事。
★指导语:马良是谁?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你看懂了哪一页,讲给大家听一听。
②讨论:你是怎样知道书中所讲的故事的?你有什么问题需要大
家帮助解决?
(2)细细阅读,感悟情节。
①了解阅读要求,再次阅读,重点了解马良“盼笔一得笔一用笔”的主要情节。
②交流:马良是怎样学习画画的?他又是怎样得到神笔的?他用神笔做了些什么?
③语言与画面匹配:请小朋友找出与下列语句相匹配的画面在第几页?
(3)进一步阅读图书,感受马良的形象特征。
①借助实物投影仪,师幼共同阅读故事(教师有感情地讲述)。
②讨论:白胡子爷爷要送神笔给马良?神笔神在哪里?为什么它到了画师手上就不神了?马良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的?马良又是怎样
用神笔惩罚坏官的?你觉得马良是一个怎样的人?
3.大胆想象,拓展思维。
(1)想象与讲述: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帮助穷人做了
许多事情。
如果你得到了这支神笔,你会做些什么?
(2)总结,赞赏关心别人、关心自然的美好愿望。
延伸活动:
1.请幼儿以组为单位,互相合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马良帮助穷人与惩治大官的经过。
2.在班上开展“计算机里的‘神笔马良’”活动,鼓励幼儿尝试用“画笔”软件开展绘画活动。
资料链接:神笔马良
从前,有个叫马良的孩子很喜欢画画,可是他因为家里穷买不起画笔。
有一天,他放牛回来路过学馆,看见里面有个画师在给大官
画画。
马良看得入迷,不知不觉走了进去。
他对画师说:“我很想
学画画,可以借给我一支笔吗?”可画师却瞪了他一眼,骂道:“穷
孩子也想学画画?呸!”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从此,他每天都苦练画画,看见什么就画什么。
到山上打柴时,他就折根树枝,在沙地上学着画鸟。
到河
边割草时,他就用草根蘸蘸河水,在石头上学着画鱼。
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把白天学画的东西再画一遍。
有人问他:“马良,你学
会了画画,也去给大官们画画吗?”马良摇摇头说:“不!我要给穷
人画!”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马良画画进步得很快。
他画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的鱼就差不会游了。
一次,他在村口画了只小母鸡,村口的
上空就有老鹰在打转。
还有一次,他在山后画了只黑毛狼,吓得牛
羊不敢在山后吃草。
但是,马良还没有一枝笔。
他想:自己能有一
枝笔该多好啊!
一天晚上,屋里忽然闪出一道金光,出现了一位白胡子爷爷。
白胡子爷爷送给马良一枝笔,说:“你现在有一枝笔了,记住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吧!”马良立刻拿笔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
奇怪!
公鸡活了,“喔喔”地叫起来。
原来,这是一枝神笔。
马良有了这
枝神笔,天天给村里的穷人画画,要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有什么。
大官听说后就带兵来捉他,要他画金元宝。
马良恨透了大官,说:“我不会画!”大官气极了,就把他关在监牢里。
到了半夜,看守监
牢的兵睡熟了,马良在墙上’画了一扇门,监牢里的穷人都跟着他
跑了出去。
一天,他看到农民们没有水车,只能用木桶背水,很辛苦,于是就给他们画了几架水车。
农民们有了水车,都很高兴。
忽然人堆里
钻出几个官兵,又把马良抓去了。
大官抢走马良的神笔,让画师画
摇钱树。
画师在墙上画了一棵摇钱树,大官急忙跑过去摇,“砰,,的一下,额角上撞起了个大疙瘩。
大官只得把马良放出来,对他说:“好马良,你给我画一张画吧!”马良想夺回神笔,就答应了。
大官
非常高兴,把神笔还给马良,叫他画一座金山。
马良在墙上画了个
大海。
大官生气地说:“谁叫你画海?快画金山。
”马良用笔点了几点,海上出现了一座金山,金光闪闪,满是金子。
大官高兴极了,说:“快画一只大船,我要上金山运金子去!”马良画了一只大船,
大官带了画师和许多官兵跳上船,说:“快开船!快开船!”马良画
了几笔风,桅杆上的帆鼓了起来,船直向海中央驶去。
大官嫌船慢,在船头上大声说:“风大些,风大些!”马良又加上粗粗的几笔风,
大海涌起了滚滚波涛,大船有点倾斜了。
大官害怕地说:“风够了!
风够了!”马良不理他,还是画风。
风更猛了,海水翻腾起来,海浪一排排向大船压去。
大船翻了,大官们沉入海底。
马良又回到穷人那里,给穷人画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