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中草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亳菊:呈倒圆锥形或圆筒形,有时稍压扁呈扇形,直径1.5~3cm,离散。 总苞碟状;总苞片3~4层,卵形或椭圆形,草质,黄绿色或褐绿色,外面被柔毛, 边缘膜质。花托半球形,无托片或托毛。舌状花数层,雌性,位于外围,类白色, 劲直,上举,纵向折缩,散生金黄色腺点;管状花多数,两性,位于中央,为舌 状花所隐藏,黄色,顶端5齿裂。瘦果不发育,无冠毛。体轻,质柔润,干时松脆。 气清香,味甘、微苦。滁菊: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 尖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 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杭菊:呈碟形或 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 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别名】风尾竻、龙舌、平虑草、老鸦舌、神仙掌,霸王、观音掌、观音刺、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 同属植物绿仙人掌亦同等入药。 【性状】灌木,高1~3米。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
具节;每节卵形至矩圆形,长15~30厘米,光亮,散生多数瘤体,每一小瘤体 上密生黄褐色卷曲的柔毛,并有利刺。叶肉质细小,披针形,先端尖细,紫 红色,基部绿色,生于每个小瘤体的刺束之下,早落。花黄色,径达7~8厘 米,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扁化茎顶部边缘;雄蕊多数,数轮排列,花药2室;雌 蕊1,花柱白色,圆柱形,通常中空,柱头6裂。浆果,肉质,卵圆形,长5~7 厘米,紫红色,被细硬毛;种子多数。以上植物的花(神仙掌花)、果实 (仙掌子),以及肉质茎的浆汁凝结物(玉芙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 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草药简介 中医小知识
1. 草本类 2. 灌木类 3. 乔木类 4. 果木类来自百度文库5. 农作类
返回目录
菊花 野菊花 仙人掌 蒲公英 马鞭草 鸡冠花 凤仙花 鱼腥草 荷叶 莲子
山药 车前草
返回目录
草牡丹 十大功劳 杜仲 木芙蓉 山楂
返回目录
合欢 桑叶
返回目录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
昏花。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野菊、野黄菊、苦薏 【来源】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
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 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 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 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 芳香,味苦。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 眩晕。 【摘录】《中国药典》
龙眼 荔枝 榧子 枇杷叶 石榴皮 白果
返回目录
稻芒
生姜 大蒜 辣椒 冬瓜 南瓜 西瓜 丝瓜 黄瓜
返回目录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 杭菊、
【来源】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 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来源】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 【来源】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形,多弯曲,长3~
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 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 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 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 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 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甘,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 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马鞭梢、铁马鞭、白马鞭、疟马鞭 【来源】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主根近木质,黄白色,有多数须
根。茎多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有刚毛。叶对生;基生叶有柄,茎 生叶无柄;叶片卵圆至长圆形,通常3裂,不规则羽状分裂。夏、球开 淡蓝色小花。朔果包于萼内,成熟时开裂成4个小坚果。 【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1m;表面 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 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 花多数。无臭,味苦。 【性味】苦,凉。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 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 【来源】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
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 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 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 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 柔韧。无臭,味淡。 【性味】甘、涩,凉。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 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风尾竻、龙舌、平虑草、老鸦舌、神仙掌,霸王、观音掌、观音刺、 【来源】为仙人掌科植物仙人掌的根及茎。 同属植物绿仙人掌亦同等入药。 【性状】灌木,高1~3米。茎下部稍木质,近圆柱形,上部肉质,扁平,绿色,
具节;每节卵形至矩圆形,长15~30厘米,光亮,散生多数瘤体,每一小瘤体 上密生黄褐色卷曲的柔毛,并有利刺。叶肉质细小,披针形,先端尖细,紫 红色,基部绿色,生于每个小瘤体的刺束之下,早落。花黄色,径达7~8厘 米,单生或数朵丛生于扁化茎顶部边缘;雄蕊多数,数轮排列,花药2室;雌 蕊1,花柱白色,圆柱形,通常中空,柱头6裂。浆果,肉质,卵圆形,长5~7 厘米,紫红色,被细硬毛;种子多数。以上植物的花(神仙掌花)、果实 (仙掌子),以及肉质茎的浆汁凝结物(玉芙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性味】苦,寒。 【归经】《闽东本草》:入心、肺、胃三经。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治心胃气痛,痞块,痢疾,痔血,咳嗽, 喉痛,肺痈,乳痈,疔疮,汤火伤,蛇伤。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草药简介 中医小知识
1. 草本类 2. 灌木类 3. 乔木类 4. 果木类来自百度文库5. 农作类
返回目录
菊花 野菊花 仙人掌 蒲公英 马鞭草 鸡冠花 凤仙花 鱼腥草 荷叶 莲子
山药 车前草
返回目录
草牡丹 十大功劳 杜仲 木芙蓉 山楂
返回目录
合欢 桑叶
返回目录
【性味】甘、苦,微寒。 【归经】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
昏花。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野菊、野黄菊、苦薏 【来源】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状】本品呈类球形,直径0.3~1cm,棕黄色。总苞由
4~5层苞片组成,外层苞片卵形或条形,外表面中部灰绿 色或淡棕色,通常被有白毛,边缘膜质;内层苞片长椭圆 形,膜质,外表面无毛。总苞基部有的残留总花梗。舌状 花1轮,黄色,皱缩卷曲;管状花多数,深黄色。体轻。气 芳香,味苦。 【性味】苦、辛,微寒。 【归经】归肝、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 眩晕。 【摘录】《中国药典》
龙眼 荔枝 榧子 枇杷叶 石榴皮 白果
返回目录
稻芒
生姜 大蒜 辣椒 冬瓜 南瓜 西瓜 丝瓜 黄瓜
返回目录
【别名】甘菊花、白菊花、黄甘菊、药菊、白茶菊、茶菊、怀菊花、滁菊、毫菊、 杭菊、
【来源】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 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 亳菊 、滁菊、贡菊、杭菊。
【来源】夏季花盛开时采收,鲜用或晒干。 【性味】甘,温。有小毒。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风止痛,外用解毒。用于闭经,跌打损伤,
【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 【来源】春至秋季花初开时采挖,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性状】本品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呈圆锥形,多弯曲,长3~
7cm;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或黄白色的茸毛, 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绿 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 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 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 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性味】苦、甘,寒。 【归经】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用于疔疮肿毒, 乳痈,瘰疠,目赤,咽痛,肺痈,肠痈,湿热黄疸,热淋涩痛。 【摘录】《中国药典》
【别名】马鞭梢、铁马鞭、白马鞭、疟马鞭 【来源】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主根近木质,黄白色,有多数须
根。茎多分枝,四棱形,棱及节上有刚毛。叶对生;基生叶有柄,茎 生叶无柄;叶片卵圆至长圆形,通常3裂,不规则羽状分裂。夏、球开 淡蓝色小花。朔果包于萼内,成熟时开裂成4个小坚果。 【性状】本品茎呈方柱形,多分枝,四面有纵沟,长0.5~1m;表面 绿褐色,粗糙;质硬而脆,断面有髓或中空。叶对生,皱缩,多破碎, 绿褐色,完整者展平后叶片3深裂,边缘有锯齿。穗状花序细长,有小 花多数。无臭,味苦。 【性味】苦,凉。 【归经】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癥瘕积聚,经 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鸡公花、鸡髻花、鸡冠头 【来源】秋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状】本品为穗状花序,多扁平而肥厚,呈鸡冠状,长
8~25cm,宽5~20cm,上缘宽,具皱褶,密生线状鳞片, 下端渐窄,常残留扁平的茎。表面红色、紫红色或黄白色。 中部以下密生多数小花,每花宿存的苞片及花被片均呈膜 质。果实盖裂,种子扁圆肾形,黑色,有光泽。体轻,质 柔韧。无臭,味淡。 【性味】甘、涩,凉。 【归经】归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止带,止痢。用于吐血,崩漏, 便血,痔血,赤白带下,久痢不止。 【摘录】《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