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详细版)

合集下载

2023年3月最新整理湖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

2023年3月最新整理湖南教师资格证心理学重点考试要点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研究对象与内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旳基本心理规律旳科学。

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旳心理学问题, 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旳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研究内容: 学习与教学旳要素、学习与教学旳过程(五要素、三过程)要素: 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学内容、教学媒体(载体/工具)、教学环境(物质/心理)过程: 学习过程(研究关键内容)、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二、作用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作用)。

①协助教师精确理解问题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旳理论指导③协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提供多种研究措施和角度(协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三、发展概况创立: 夸美纽斯(遵照自然)、裴斯泰洛奇(教育心理学化)、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旳书)、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 世界最早旳系统教育心理学专著)发展—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旳学科(20世纪代到50年代)走向成熟—布鲁纳、奥苏伯尔、加涅完善(成果[4])我国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旳书--《教育实专心理学》。

1924年, 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第二章中学生心剪发展与教育一、概述含义[5]: 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旳过程中所发生旳有规律旳心理变化过程。

心剪发展基本特性[4]: 持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次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阶段特性: 少年期(初中)、青年初期(高中)初中特点: 半成熟、半幼稚;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①抽象占主导, 现反省思维;②独立批判、片面主观并存;③随意性明显增长;④成人感;⑤内心世界、朋辈交往;⑥自控能力不强高中特点:生理、心理和社会上向成人靠近;①经验型转向理论型, 现辩证思维;②人生观(道德感、美感、理智感)深刻发展;③客观、敏感;④冲突矛盾教育含义学习准备: 学习者在从事新旳学习时, 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旳学习旳适合性。

教资面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资面试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资面试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教育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研究的是人与教育的关系,探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些重点知识点和概念,是教资面试中经常涉及的内容。

本文将就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面试。

第一部分: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研究个体的学习、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认知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环境刺激和反馈对学习的影响,认知学习理论则关注个体在学习中的自主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社会文化学习理论则认为学习是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产物。

2. 记忆与遗忘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感知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等。

而遗忘是记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理解记忆与遗忘的机制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教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3. 思维与解决问题思维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它包括概念形成、判断推理、创造性思维等多个方面。

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一种具体应用,了解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第二部分: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类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儿童发展儿童发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期和青春期等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发展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教育。

2. 青少年发展青少年发展是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和敏感的时期,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期。

青少年身心发展、社会关系和自我认同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因此,在教育实践中,教师需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特点,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支持。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教育心理学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门重要科目,涉及到教育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

下面将对教育心理学中的几个重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重点一: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主要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发展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可以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其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具备对学生发展阶段的了解,具备区分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的能力。

重点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核心内容,研究学习的过程、影响因素和学习策略。

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

著名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重点三: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多种多样,包括考试评价、综合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

教师应该具备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技巧,客观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重点四: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教育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差异。

个体差异与特殊教育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可以更好地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

特殊教育则是针对那些有学习障碍或身体残障的学生提供特殊的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发展自身潜能。

重点五: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和引导者,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教育是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应该具备持续学习的意识,通过不断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教育则是培养和培训教师的过程,培养具备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

以上是教育心理学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点内容梳理。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心理素养,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重点(完整版)

湖南教师资格证考试 教育心理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广义。

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

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4、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和三过程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6、⑴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湖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高校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认识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一节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从研究对象的角度来界定教育心理学:广义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狭义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科学。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情境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了解)★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认识)1.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特色是强调“高”与“专”高指“高等”和“高级”;专指“专业化”和“专门化”3.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了解)4.高等教育心理学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提供心理学依据(1)高校的三大职能: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2)高等教育在教法上的特殊性表现在:①教学中教的比重逐渐降低,学的比重逐渐增加;②教学上由传授法向指导法转化,学习法由再现式向探求式转化;③校内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五个方面)(掌握)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实质是解决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地位问题。

包括含义界定、学科性质、内容体系、研究原则、方法、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特征、高等教育与心理学及教育心理学的关系等。

2.高等学校学习心理研究。

3.高校德育、自我意识及群体心理等方面的研究4.高校教师心理研究5.高校教学心理研究四、高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相互关系(了解)★1.高等教育学:(1)本质: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2)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3)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高等教育心理学:(1)定义: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重要分支;(3)充分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本质。

2.学习高校教育心理学,对于高校教师至少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在教育实践中如何运用高等教育心理学?)(1)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2)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学科,对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是一个重点考察的内容。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的重点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及作用教育心理学是关注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探讨学习者在教育环境中的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以及影响这些特点和规律的因素。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在于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1.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强调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行为给予适当的激励和奖惩,以促进良好的学习行为的养成。

2.认知理论认知理论关注人脑认知活动的心理过程,强调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通过启发性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知识和心理发展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形成的。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社会交往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动机与兴趣1.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学习时产生和维持的内在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供成功体验和设立明确目标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

2.兴趣与学习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一领域或主题的主动投入与追求。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1.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规律,从而采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课堂管理方法,创设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2.教育评价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水平,为教育评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3.个体辅导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个体化的辅导和支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

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

2023湖南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题型汇编(含答案)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问题解决的第一个阶段是()A.分析问题B.提出假设C.发现问题D.检验假设2.学习者运用缩简和编歌诀的方法帮助掌握、记忆知识的策略属于()A.组织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3.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4.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A.有影响B.没有影响C.几乎没有影响D.有实质性影响5.给定信息和要求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称为()。

A.原型B.定势C.变式D.问题6.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A.潜意识B.前意识C.定势D.潜伏学习7.教师负有维持课堂教学秩序和教学纪律的责任,这属于教师角色中的()A.教员B.办事员C.课堂的管理者D.学生模仿的榜样8.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B.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D.理智成分9.下列属于心智技能的是()A.跳绳B.运算C.滑水D.朗诵10.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分是()。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1.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是()A.课堂情境B.课堂结构C.课堂形式D.课堂教学12.加涅将学习分为智慧技能、言语信息等五种类型的依据是()。

A. 不同的学习结果B.学习层次的高低C.学习情境的简繁D.学习水平的优劣13.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14.在教育心理学的研宄中,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的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临床个案法15.教师善于快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重要特征,准确判断学生情绪和愿望,这是说教师的观察力具有( )。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重点(版) (精编)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中学)考试重点(版) (精编)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 ★学习与教学的主要构成要素有: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3、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4、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发展、成熟、完善。

6、 教育心理学可为实际教学提供一般性的原则和技术。

7、从19世纪末起,理学》,后来又扩充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从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来着重探讨《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来命名的专著,也是世界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专著,教育心理学学科从此产生。

8、 20世纪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了教育心理学的组成内容;50年代,信息论思想及相关成果影响到教育心理学。

9、 在东方,维果茨基主张把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进行研究,并提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10. 1924年,廖世承为师范教育的需要编写了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20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理论体系学科正在形成,注重结合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70年代,奥苏伯尔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研究学生学习。

11. 20世纪80年代,在心理学完善阶段,布鲁纳总结教育心理学的成果表现为四个方面:主动性学习、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性研究。

12. 补充知识:教育心理学创建阶段:1)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23)德国的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中提出要把教学理论绵研究建立在科学(心理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 心理发哪儿几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3、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1)、★少年期(初中 11、12-14、15岁)这是个体从童年期过渡的时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湖南省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心里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3..图式:是认知结构的基本单元,表现出某种可以重复的动作模式或思维模式。

4..同化:是主体把新刺激整合到原有图式中,使原有图式丰富和扩大的过程。

5..顺应:是当主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的刺激情境时,对自身图式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创新。

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

7..性格:是指个体是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8..广义的学习:是指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沉声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即指人类的学习。

9..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发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10..归因: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作出的解释或归究。

11..自我效能: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2..学习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

13..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和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西欧那个人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加工过程。

14..错误观点:即个体日常直接经验中与科学理论相违背的认知体系。

15..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

16..动作技能:由一系列实际活作,以完善,合理方式组成的操作动作方式。

17..心智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也称之为智能技能,智慧技能。

18..高原反应:即学生在一些结构比较复杂的技能学习中,练习到一定阶段,常出现进步暂时停止现象,也称之为:“高原期”。

19..学习策略: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的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笔记整理资料

湖南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考点笔记整理资料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等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帮助老师准确了解问题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老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四、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教育心理学的创建:18世纪末到19世纪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4、教育心理学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后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一、心理发展的含义1、含义: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一直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2、心理发展的几个基本特征具有连续性与阶段性;具有方向性与顺序性;具有不平衡性;具有个体差异性二、中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主要是指初中阶段(11、12~14、15岁)2、青年时期:主要是指高中阶段(14、15~17、18岁)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1、学习准备:又称学习的“准备状态”或学习的“准备性”,指的是学习者在从事新的学习时,其身心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2、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四、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观五、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特点1、中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观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强;观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意识记忆能力不断提高;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六、中学生认知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1、中学生认知发展带来的影响及其教育措施:喜欢争论;理想主义2、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七、人格的发展P22人格反映一个人心理的整体及机能,是指一个人整体的及精神面貌,是具有与一定倾向性和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

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考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考试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它研究的是教育中的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教育行为的影响。

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特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本文将介绍2024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的考点,供广大考生参考。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主要探讨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如何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之一就是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人的认知能力在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特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研究的是学习的过程、原理和影响学习的因素。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学习理论对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名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理论、认知主义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理论,设计适合学生特点和需要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如何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测量,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就和发展情况。

教育评价与测量包括课堂评价和综合评价两个层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人格与发展理论人格与发展理论是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探讨的是人的个体差异和人格心理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实践中,了解人格与发展理论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充分发展各个方面的潜能。

五、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是教育心理学考点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主要研究学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教育制度的设立与实施等方面的问题。

了解学校教育与教育制度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校教育的背景和特点,为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点

教师证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知识重点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重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点科目,它探讨了个体在教育环境中的学习、发展和适应过程。

教师们需要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结果,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几个重点内容,帮助教师资格证考生更好地备考教育心理学科目。

一、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是心理学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它研究了人类思维和知识构建的发展过程。

在教育中,了解认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知识水平,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常见的认知发展理论包括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人类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资源,帮助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成果。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强调了社会互动和文化环境对个体认知发展的影响。

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与他人合作、互动,并提供适当的挑战和支持,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二、学习理论学习理论是教育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研究了学习的原理和过程。

了解学习理论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对外部刺激做出反应的行为,强调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塑造和强化学习行为。

教师可以运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激励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认知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如何主动地构建知识和理解,强调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构造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个体和环境共同建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组织群体合作学习活动、提供实践和探究性学习机会,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知识构建。

三、情绪和动机情绪和动机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了解学生的情绪和动机状况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提供心理支持。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重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重点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重点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过程中的心理机制的学科,对于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学工作至关重要。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相关知识是一个重点考点。

本文将以教育心理学的四个主要领域为切入点,探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

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1. 学习与学习理论学习是人类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不同的学习理论描述了学习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常见的学习理论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文化学习理论等。

教师需要理解不同学习理论对教学的启示,灵活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2. 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成年的发展过程,了解人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教师需要了解儿童与青少年的身体、认知、情感、社会和道德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和指导。

二、学习心理学1. 记忆和遗忘记忆是学习的基础,遗忘是记忆的反过程。

教师需要了解记忆的类型、过程和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记忆能力发展。

2. 智力与智力测量智力是个体学习和适应环境的核心能力,智力测试可以客观地反映个体的智力水平。

教师需要了解智力的结构和影响因素,以及智力测试的原理和运用,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三、发展心理学1. 社会认知与道德发展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和理解,道德发展是个体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发展过程。

教师需要了解社会认知和道德发展的理论和特点,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社会认知和道德素养。

2. 学业成就动机与自我概念学业成就动机是个体对学习任务的积极性和投入程度,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

教师需要了解学业成就动机和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自我概念。

四、教育评价与测量1. 教育评价原理与方法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达成程度的测量和判断,教师需要了解教育评价的原理、方法和工具,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和学生发展。

2023年高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重点(附答案)

2023年高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重点(附答案)

2023年高等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复习
重点(附答案)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心理学的定义及其认识论基础
- 心理学的定义和目的
-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 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等认识论基础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 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等
-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法
3.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 研究与记忆
- 感觉与知觉
- 思维与智力
- 情感与意志
- 人格与行为
4.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 医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等- 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二、心理学专题知识
1. 生命发展与心理健康
- 婴幼儿期的生命周期发展
- 童年、青春期心理问题和心理卫生
- 社会老龄化背景下的生命发展
2. 人格心理学
- 人格理论及评定方法
- 人格心理辅导的目的与策略
3. 心理疾病分类与治疗
- 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等常见心理疾病- 心理治疗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三、心理学热点问题
1. 网络时代的心理问题
- 网络游戏依赖、网络成瘾等心理问题
- 垃圾信息、网络虚拟关系等问题的影响
2. 应对生命中的困境和挫折
- 生命中如何应对困境和挫折
- 消极情绪和乐观情绪的控制
3. 心理学热点现象批判
- 心理学家的身份与社会关系对其学术观点的影响
- 离经叛道的思维、心理咨询市场的混乱等问题的思考四、答案
详见教材或辅导书。

湖南教师资格证招聘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考点

湖南教师资格证招聘考试 教育学心理学考点

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理论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与教育的要素,学习与教育的过程两大方面。

学习与教学要素:1、学生(是主体。

包括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2、教师(是关键);3、教学内容(是传递信息的主要部分);4、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5、教学环境(是接触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1、学习过程;(是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学习与教学过程中)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状况: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捷克——夸美纽斯(遵循自然的思想,按照人的本性组织教育和学习)瑞士——裴斯泰洛奇(《论教育学》“教育要心里化“)俄国——卡普杰列夫(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为明代书)美国——桑代克(从动物身上做实验,从此教育心理学这门学科产生)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廖世承——《教育心理学》3.走向成熟的教育心理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此后人主义思潮掀起。

奥苏伯尔——用认知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学习。

4.教育学的完善(20世纪80年代至今)布鲁纳总结:心理学的研究表现在四个方面:①主动性研究;②反思性研究,前苏联的教育之父乌申斯基;③合作性研究;④社会文化研究补充:研究的各种方法和原则:观察法(最基本的方法)、实验法(用的范围广,成就最大)、个案法(从出生到现在的研究)、调查法、测量法(从标准化的试题来了解心理)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理论性原则、教育性原则、道德性原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教育心理)重点归纳总结一、教育学1. 教育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的学科性质、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意义、教育学的分类以及现代教育学的主要理论流派等。

2.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教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教育思想、近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思想等。

3. 教育学理论体系掌握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等。

4. 教学设计熟悉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基本流程,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构思教学设计。

5. 教育法律法规了解和掌握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行政规章等,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尊重学生人格,保障教育教学的合法权益。

二、教育心理学1.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学科性质、关系及其特点。

2.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掌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包括行为主义研究理论、认知发展研究理论、社会研究理论、情感研究理论等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包括儿童的生理发展、智力发展、性格发展和社会关系发展等内容。

4. 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了解教育心理学的教育应用方法,包括因材施教、激励教育、群体教育、教育评价等。

5. 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了解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包括儿童认知、德育和情感教育、教育行为问题等内容。

这些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科目的重点内容,在备考教师资格证考试时需要重点掌握,提升自己的考试水平。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梳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培训和考试中必备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校教育的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下面将梳理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重要知识点。

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外在的刺激与反应,强调学习是由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所决定。

2.认知学习理论:强调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注学习者的思维、记忆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

3.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实现的,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

二、发展心理学1.儿童认知发展: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主,描述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2.青少年发展:关注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如身体发育、性别认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变化。

3.成人发展:研究成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转变和发展特点,如中年危机、退休问题等。

三、个性与智力1.个性理论:以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等为主,研究个体的性格、动机和态度等方面。

2.智力理论:主要有分层次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关注个体的智力类型和智力发展。

四、教学评价与诊断1.教学评价:研究评价方法和评价方式,如标准化测验、作业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等。

2.学科评价:关注学科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如数学能力评价、英语能力评价等。

3.教学诊断:通过观察、测试和分析等手段,诊断学生的学习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干预。

五、教育管理与辅导1.学校管理与领导:关注学校组织和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涉及学校组织结构、领导技能和管理策略等方面。

2.教育辅导:研究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情绪关系和沟通技巧,提供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和问题解决的方法。

六、特殊教育和学习困难1.特殊教育:关注残疾儿童和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问题,如视听障碍、智力障碍等。

2.学习困难:研究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问题和困惑,提供相应的教学支持和帮助。

七、家庭教育与学业发展1.家庭教育:关注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如父母教育方式、家庭教育环境等。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心理学重点梳理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探讨了教育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习特点,从而更好地教育学生。

本文将针对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教育心理学内容,进行重点梳理和总结。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1.1 心理学的定义和对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它的对象是个体的心理过程、行为以及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1.2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变化规律,包括生理发展、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等方面。

1.3 学习理论学习理论研究个体如何获取新知识和技能。

主要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和社会认知学习理论等。

二、学习与教学2.1 学习过程及其认知机制学习是个体通过接触、体验和思考来积累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其认知机制包括注意、感知、记忆、思维、语言和解决问题等。

2.2 学习者的特点学习者的特点包括认知发展水平、学习风格、动机和情感等。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2.3 教学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目标进行,包括知识结构、教学组织和教学材料等方面。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三、个体与群体心理3.1 人格与心理健康人格是个体稳定的个性特征和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是个体在心理和社会上的平衡和稳定状态。

3.2 组织心理学组织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组织中的行为特点和心理过程,包括领导力、组织文化和员工满意度等方面。

3.3 群体心理学群体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包括群体决策、群体合作和群体动力等。

四、教育与发展4.1 教育概念与功能教育是社会传承文化知识和价值观的过程,其功能包括知识传授、德育和能力培养等。

4.2 教育评价教育评价研究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有效性和质量,包括评估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估工具等方面。

4.3 教育发展教育发展研究教育制度、政策和实践的演变和变化,包括国家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改革等。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教师资格证的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关注的是教师如何了解和应用心理学原理来指导教育实践。

复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复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

比如,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

此外,还要熟悉一些重要的心理学理论,如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等。

这些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考试中也会有所涉及。

二、学习与记忆学习与记忆是教育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学习与记忆的相关理论和模型,如信息加工模型、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和记忆策略,如归纳法、联想法和多次重复等。

这些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重视和引导的方面。

三、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关注的是人的生命周期内的发展过程,包括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比如,在幼儿发展方面,我们需要了解儿童的身体、认知和情绪的发展特点;在青少年发展方面,我们需要了解青少年的身体和认知的变化,以及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和发展难题。

掌握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进行有效和个性化的教学。

四、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心理学中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测量,以便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教学调整。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一些评价和测量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标准化测验、教学评估和成绩评定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一些评价和测量的常见问题和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方法。

综上所述,教育心理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复习教育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学习与记忆、发展心理学以及教育评价与测量等方面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 广义。

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既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

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即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五要素:①学生—主体因素(群体差异、个体差异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主导)③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⑤教学环境—物质环境、心理环境三过程:①学习过程(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③评价/反思过程(教学前:预测和评判;教学中:监视和分析;教学后:检测、反思)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5、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①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②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③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④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6、⑴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捷克的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第一次提出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

瑞士的裴斯泰洛奇:在《论教学方法》首次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

德国的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的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提出“四段教学法”。

俄国的卡普捷列夫:1877年出版了第一步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它奠定了科学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从此确立。

⑵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1908年,《教育实用心理学》,房东岳翻译,小原又一撰写。

1924年,廖世承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⑶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

⑷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1994年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表现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两大方面。

(1)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2)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特点: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青年初期(14、15岁—17、18岁,高中阶段)特点:生理上、心理上、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

成年期(25-65岁)2、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1)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防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奥地利动物学家洛伦兹):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动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

2-3岁是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关键期,5岁左右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二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3、认识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A感觉动作阶段(0—2岁)特点:感觉和动作分化B前运算阶段(2—7岁)特点:儿童出现了象征思维和直觉思维,直觉思维表现出集中化、不可逆性、自我中心化倾向、泛灵论。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特点:出现守恒概念(数量守恒、长度守恒、面积守恒、重量守恒),认知结构有抽象概念。

D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

5、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定义: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的过渡状态。

意义:①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②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6、中学生的人格发展(1)人格的发展: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儿童期与社会》①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婴儿期)。

任务是形成新信任感,。

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1-3幼儿期),培养自主性。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儿童早期),培养主动性。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儿童晚期),培养勤奋感。

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青少年期),培养自我同一性。

⑥亲密感对孤独感(18-24青年期),培养亲密感。

⑦繁殖感对停滞感(24-65成人期)⑧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5至死,老年期)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①家庭教养模式:两维度(寄望与反应)四象限(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忽视型)②学校教育③同辈群体。

(2)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调控系统)自我意识的含义: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组成:①从形式上看,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②从内容上看,分为生理的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的我(至少年期成熟)、心理的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③从自我观念上看,分为现实的我、投射的我、理想的我。

皮亚杰:青少年出现的认知歪曲(假想的观众、个人的虚构)埃里克森:青少年面临的任务是建立自我同一性(5)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理想主义:少年毛泽东)(6)学校教育应该怎样构建的健康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青少年时期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时期)一、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积极的和良好的情绪有益于人的省心健康,他是人格成熟的标志),二、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三、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活动的统合。

(7)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指导:①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②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③帮助学生提供自我控制能力。

7、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体现: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个别差异。

①认知方式差异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表现:场独立与场依存(赫尔曼·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杰罗姆·卡根);速度和准确性整体型与序列型(戈登·帕斯卡);②认知能力/智力差异C最早的智力量表是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推孟修订,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 量表),智力商数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1936年,美国的韦克斯勒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离差智商IQ=100+15[(x-x)/s]D差异表现:个体差异、群体差异③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如何因材施教)A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B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C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2)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性格: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差异表现性格特征差异(态度特征、理智特征、情绪特征和意志特征)性格类型差异:①机能类型说:英国培因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

②向性说:瑞士荣格将性格分内向型和外向型。

③独立—顺从说:奥地利阿德勒。

教育含义:①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②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③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培养和形成稳定而一致的性格特征,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要加深学生对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提高学生行为动机的水平。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学习的概念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由经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相对持久的变化。

狭义: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本质的区别:①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②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③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

3、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发展。

5、学习的一般分类①加涅(美)的学习层次分类: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1 信号学习(最简单,如经典条件反应);2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性条件反应学习,强化起关键作用);3连锁学习(各动作技能形成的基本学习形式);4言语联结学习(连锁语言单位);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 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②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学会学习的核心成分);动作技能;态度的学习。

③我国的分类: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社会规范的学习(把外在行为要求转化为内在行为需要的过程)6、联结学习理论(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要点:①联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②强化起重要作用;③个体学到的是习惯,是反复练习和强化的结果;④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境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作用:塑造或促进良好行为、消除不良行为代表学说: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迷笼实验)三个学习规律,即: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2)巴甫洛夫(俄)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听铃声分泌唾液)(中性刺激变条件刺激)基本规律:①获得与消退规律②刺激泛化和分化(3)斯金纳(美)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踏杆吃食)操作性条件反射规律:①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应答性行为(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和操作性行为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强化分为正强化(实施奖励)和负强化(撤销惩罚+警告);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都二者皆负强化型条件作用);消退、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惩罚不良行为和强化良好行为相结合)③程序教学与教学机器是直接体现操作条件的学习思想和强化原理的教学模式。

(4)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感受器、感觉登记、短时记忆、反应发生器、长时记忆)(5)联接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1塑造或促进良好的行为(联接学习论的基本思想是:强化是影响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