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2x3

合集下载

精癃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中医诊疗方案精癃是中医学中的一个疾病概念,主要表现为精液异常,包括精少、精稀、精黏等症状。

精液异常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其临床表现直接影响到男性生育能力以及性生活质量。

中医对于精癃的诊断与治疗已有一定经验和理论,下面是中医诊疗方案的具体内容:1.中医病因分析:精卫生精卧主张是由于肾精亏不足引起的。

肾主藏精,若肾虚,则精血亏损,精液生成不足,发生精液异常。

其他包括情志内伤,脾虚湿困等也会导致精卫生精卧主张的发生。

2.中医诊断方法:中医对精癃的诊断主要依靠望、闻、问、切等方法。

望:观察患者的面色,精力状态,舌苔等;闻:嗅其口臭,是否有血淋;问:询问患者的精液情况,性生活的频率等;切:以看患者的脉搏情况。

3.中医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精癃的原则是通过调理脏腑,益气补虚,养精补肾,疏肝理气的方法,恢复肾精的生成与排出功能,达到治愈精癃的目的。

4.中医治疗方案:(1)药物治疗:-补肾益精法:可选用人参、枸杞子、淫羊藿等药物,来补肾益精,增强身体能量和精液生成能力。

-理气解郁法:患者若有肝气郁结的情况,则可选用柴胡、青皮、枳实等药物,来疏肝理气,缓解精癃症状。

-清热化痰法:若患者有湿热内蕴、痰湿壅滞的情况,则可选用黄柏、白术、茯苓等药物,来清热化痰,促进病情好转。

(2)针灸治疗:针灸可通过刺激适应腧穴,调节气血运行,平衡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精癃的目的。

常用的腧穴有肾俞穴、气海穴、关元穴等,可以选择单穴或配合使用。

(3)中药熏蒸法:用中药熏蒸阴囊和盆腔,可以增加精囊的血液供应,促进精液的生成和存储。

常用的中药有茯苓、石韦、黄柏等,可根据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进行选择。

(4)营养调理:饮食调理在中医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建议患者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蛋、豆腐、牛肉、猪肝等,同时适当补充中药材,如草莓、枸杞子、淫羊藿等。

(5)调整生活习惯:动态性和时间性的正常性生活是保持生殖系统健康的重要保障。

精浊精癃详解

精浊精癃详解

(2) 细胞凋亡的调控 细胞凋亡对维持腺体生理机制的稳定起关键作用,是一种不需要免疫系统参与的自身调节机制。 凋亡细胞被临近吞噬细胞所吞噬并由溶酶体降解。
生长抑制因子和丝裂原分别抑制和诱导细胞增殖,以及阻止或调节细胞凋亡。前列腺细胞的异常 增生,可能由于局部生长因子或生长因子受体异常所诱导,导致增殖延长或细胞凋亡水平下降而 形成。
脏腑功能失常有关,病位主要在精室。
肾虚——本 湿热——标 瘀滞——变
1.湿热下注 诸多因素均可导致湿热毒邪蕴结精室不散,瘀滞不化,水道不利而诱发本病。或与 阴户不洁之妇交接,感染湿热毒邪,循窍上行,滞于精事,阻隔脉络,瘀滞不化,也是导致本 病常见的病因病机。
2.寒凝肝脉 由于坐卧冷湿之地,感受寒湿之邪,寒性收引,湿性粘滞,致厥阴经络受阻,精室 气血凝滞,运行不畅,而生本病。
4 泌尿系感染
下尿路梗阻尤其是参与尿较多时,滞留的尿液为细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易发生尿路 感染。尿液常规检查可见较多的白细胞,尿培养有细菌生长。尿路感染可时尿频、尿急症状 加重,甚至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如继发上尿路感染,则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畏寒、发热、 腰痛等,甚至损害肾功能。
5 膀胱结石
临床表现
1 尿频 常常是病人最出出现的症状。首先是夜尿次数明显增多,既而白天也出现尿频,但每次尿量较少。 然而夜尿次数增多并非纯属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因为有些老人白天分泌抗利尿激素,而排尿 次数并未增加,晚上则利尿作用增强,出现尿频。
2 排尿困难及尿潴留
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症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当增生的前列腺向尿道突出时,尿道排出阻力增加。 在病变的早期,表现为排尿起始迟缓,尿线逐渐变细、无力,射程缩短等。有尿流中断现象及排 尿时间延长。如梗阻逐渐加重,则排尿更费力,病人须增加腹压以帮助排尿,并随腹压降低而出 现尿流中断,尿流淋漓不尽。

精癃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路径(2020年10月整理).pdf

精癃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路径(2020年10月整理).pdf

精癃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精癃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1)、开始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超声波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大于60毫升。

2、西医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参照《男科学》(2004年3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泌尿男科学》(2005年9月、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凡50岁以上男子,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尤其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者,需考虑前列腺增生可能。

(2)、体格检查:主要是直肠指检,可触及到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地硬,有弹性,中央沟消失或隆起,若增生腺体突入膀胱,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可不明显。

(3)、超声波检查:测定前列腺前后、左右、上下三条径线长度,计算前列腺体积=0.52X(三条径线乘积),同时膀胱残余尿测定。

(4)、尿流率测定:一般认为男性最大尿流率《10ml/s提示排尿功能明显异常。

(5)、其他检查:如膀胱镜检查,CT及核磁共振等。

(二)证候诊断1.湿热瘀阻证: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痛。

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涩。

2.肾虚夹瘀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点滴不尽,会阴、小腹隐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二、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医汤剂或中成药(1)湿热瘀阻证治法:清热化瘀。

方药:自拟“通关散”加减。

当归12g 贝母9g 苦参15g 炙附片6g生薏仁15g 败酱草24g 皂刺12g 白芷12g牛膝18g 车前子30g 莪术12g中成药:前列通瘀胶囊,前列欣胶囊、肾安胶囊、桂枝茯苓丸、五苓散胶囊、裸花紫珠胶囊等。

前列腺增生(癃闭)中医中药怎样治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癃闭)中医中药怎样治疗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癃闭)前列腺位于膀胱的下方,形状和大小像栗子一般,重15~18克。

当前列腺增生时,体积大如鸡蛋,甚至如苹果,可重达250克,最重达500克。

前列腺增生分为三度:I度增生:体积为48毫米×45毫米×38毫米。

Ⅱ度增生:体积为55毫米×50毫米×45毫米。

Ⅲ度增生:体积为60毫米×55毫米×48毫米。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在两侧叶,形成一个圆锥形,向膀胱底部突出,把尿道推向上方,使尿道在前列腺段变狭、拉长、弯曲,引起尿道阻塞,排尿困难,膀胱积尿,输尿管积尿和扩张,严重时引起肾盂积水、肾盂肾炎。

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

据一项统计称,男性65岁以上,约70%患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增生(肥大)的主要症状是尿急、尿频,排尿不畅,点滴而下,尿道有灼热感,小腹胀满,膀胱尿潴留。

西医对前列腺增生的病因目前尚不很清楚,一般认为主要与内分泌失调有关。

从临床经验看,前列腺增生患者大多有慢性前列腺炎史。

中医没有前列腺增生的病名。

从症状看,属于中医的“癃闭”范畴。

中医认为,癃闭与三焦失常有关。

肺为水之上源,主肃降。

上焦积热伤肺,肺气不宣,肃降无能,致水道之通调受阻;中焦湿热不解,下注于膀胱,膀胱受湿热阻滞,气化不利,致小便不畅;下焦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正所谓“无阳则阴无以化”,膀胱气化无权,致溺难出。

而湿热久蕴,又必生血瘀。

中医治疗癃闭的原则是补肾温阳,滋阴润肺,清热利水,活血化瘀。

下面介绍中医治疗前列腺增生(癃闭)的验方。

验方1 三黄桂甲汤【药物组成】黄芪、生地黄各30克,党参、车前子各20克,穿山甲、王不留行、赤芍各15克,大黄(后下)10克,升麻、柴胡各6克,琥珀末(冲服)5克,肉桂(冲焗)3克。

【主治病证】前列腺增生(肥大)致排尿困难,尿潴留。

【方药解析】党参、黄芪益气健脾;生地黄滋阴润肺;肉桂温补肾阳;升麻、柴胡宣通肺气;大黄泻下焦实热;车前子、王不留行利水渗湿;穿山甲、赤芍、琥珀活血化瘀。

31.血精(精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31.血精(精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血精(精囊炎)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男科学》[1]《中医外科学》[2]。

(1)精液中含有血液,表现为肉眼血精、含血凝块,或显微镜下精液中有红细胞。

(2)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不适等症状。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血精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3]《坎贝尔-沃尔什泌尿外科学》[4]。

(1)急性期:①精液带血,可为肉眼所见,也可以是精液检查时镜下发现;也可表现为性生活后初始血尿;②或可伴射精痛、性功能障碍、下腹会阴和腹股沟胀痛不适,或尿频、尿急、尿痛;③肛门指诊前列腺两侧缘有触痛,精囊或肿大,有波动感和压痛;④实验室检查:精液中有大量红细胞,可合并有白细胞;⑤经直肠B超:精囊肿大或囊壁毛糙增厚,囊内透声差,可见光斑;⑥精液培养或可找到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⑦排除精囊肿瘤、精囊结核、前列腺癌的血精,排除凝血功能异常、恶性高血压等导致的血精。

具备①②⑦和③④⑤⑥其中一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急性精囊炎。

(2)慢性期:①血精反复发作,呈慢性过程,病程大于3个月;②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或可伴射精痛和/或血精、精液可呈鲜红色,暗红色或咖啡色;③肛门指检前列腺及精囊区可无明显异常发现,也可有轻微压痛;④经直肠B超:可见精囊扩大、变形,张力增加,囊壁增厚、毛糙或模糊不清,囊内回声杂乱,不均匀;⑤精囊MRI:常表现为精囊增大,腺管状结构模糊,伴有出血时可见T1加权像上为高信号,T2加权像上可为低信号或高信号,提示存在新鲜出血或陈旧性出血;部分可表现为精囊萎缩。

具备①②和/或③④⑤其中一项以上者即可诊断为慢性精囊炎。

(二)证候诊断参照《中医男科学》[1]《中医外科学》[2]。

1.湿热下注证:精液红色或黯红色或棕褐色,少腹、会阴及睾丸部疼痛或不适,射精时加剧。

可伴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或疼痛,小便黄热,余沥不尽,或有白浊。

少数火毒炽盛者以全身症状为主,发热恶寒,身痛酸楚,咽干口苦,恶心呕吐,神志不安,会阴部疼痛,牵及少腹和腰骶,甚至高热、寒战、虚脱。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治疗方案
精癃,也被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

中医学提供了一些疗法,可以帮助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1. 中药治疗:中药在治疗精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中药包括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牛膝等。

这些中药被认为具有消炎、利尿、舒筋活络的功效,可以缓解症状,降低前列腺的肿胀。

2. 针灸治疗:针灸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疗法。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针灸可以调节患者的气血运行,改善前列腺的功能。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减轻排尿困难、尿频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也是一种常用的中医疗法。

通过按摩腹部、盆底等部位,推拿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前列腺的充血和肿胀,改善尿流,缓解排尿困难的症状。

4.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饮食与前列腺增生症密切相关。

患者
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C、E、锌和硒等的食物,如西兰花、核桃、葵花籽等。

此外,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
摄入,如辣椒、大蒜等。

请注意,以上中医疗法是基于经验和一些研究的结果,但并不
代表每个患者都适用。

在选择中医疗法时,建议患者咨询专业的中
医师,并配合西医的诊疗。

此外,如出现严重症状或急性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参考文献:
2. 杨洁,会谊. (2012). 综合治疗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 结合中西医杂志, 8(3), 273-275.。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调理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调理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调理方案引言精癃,即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常见的疾病。

中医学认为,精气由肾精驱动,前列腺是精气的储藏所,当肾气不足或阴阳失调时,会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从而引发精癃。

本文将介绍一种中医调理方案,旨在缓解和改善精癃的症状。

方案药物治疗1.温补肾阳药物:可以选用人参、枸杞子等滋补药材,以温补肾阳、强化肾脏功能。

2.活血化瘀药物:可以选用红花、山楂等药材,以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淤血。

中药调理根据个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中药调理方法:1.肾气不足型:选择补肾益气的中药方剂,例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

2.肝郁气滞型:选择疏肝解郁的中药方剂,例如柴胡、茯苓等。

3.痰湿阻滞型:选择祛痰化湿的中药方剂,例如半夏泻心汤、陈皮山楂汤等。

饮食调理1.避免辛辣食物:辛辣食物会刺激前列腺,加重症状,因此应避免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2.多吃蔬果:蔬果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有助于改善前列腺问题,推荐摄入丰富的红薯、石榴、西红柿等。

3.控制饮酒和咖啡因:过量的饮酒和咖啡因会刺激前列腺,导致症状加重,应适度控制摄入量。

生活调理1.保持正常排尿习惯:避免憋尿和频繁小便,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可以预防前列腺问题的发生。

2.避免久坐和长时间驾驶:长时间坐着或驾驶会加重盆腔充血,增加前列腺疾病的风险,应适当休息和活动。

3.保持心情舒畅:情绪不稳定和压力过大会影响前列腺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情可以预防和缓解症状。

结论精癃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中医调理方案可以帮助缓解和改善精癃的症状。

通过药物治疗、中药调理、饮食调理和生活调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有所差异,因此在采取任何方案之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寻求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临床路径(2018)4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临床路径(2018)4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住院患者。

一、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精癃(TCD编码:BWN08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ICD-10编码:N40)。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

2.证候诊断参考《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常见证候: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脾肾气虚证肾阴不足证肾阳亏虚证肾虚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考《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患者病情适合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患者。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的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血尿、泌尿系感染、尿潴留等并发症的患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重点注意观察排尿困难和排尿次数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尿常规、血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血清PSA、感染性疾病筛查(甲肝、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直肠指检、心电图、胸部X线片、泌尿系B超、经直肠前列腺B超、尿流率测量。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前列腺液常规、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静脉尿路造影、尿道造影、尿动力学检查、尿道膀胱镜检查、血浆性激素测定、盆腔CT、盆腔磁共振成像、腰椎正侧位片、颅脑CT或MRI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湿热蕴结证:清热利湿,通利膀胱(2)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行瘀散结(3)脾肾气虚证:补脾益气,温肾利尿(4)肾阴不足证:滋阴补肾,清利小便(5)肾阳亏虚证:温补肾阳,化气利水(6)肾虚瘀阻证:补肾助阳,化瘀通窍2.其他中医特色疗法(1)针刺治疗(2)脐部药物贴敷技术(3)中药灌肠技术(4)直肠给药法3.西药治疗4.护理调摄(九)出院标准l.一般情况良好。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疗方案背景精癃,即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前列腺体积增大,引起尿道梗阻等症状。

传统中医在治疗精癃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中医疗法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医疗方案。

中医疗方案方案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精癃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中医师会开出一副针对性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有丹参、黄芪、茯苓等。

这些中草药有助于清除体内湿热毒素,调节免疫系统,改善前列腺组织的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尿道梗阻症状。

方案二: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治疗精癃的一种有力工具。

通过在特定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激活机体内的自愈能力,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尿道梗阻症状。

常见的治疗穴位有关元、腰骶等。

针灸治疗基于中医理论,相对安全无创,成为许多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

方案三: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通过对特定部位进行按摩和刺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前列腺部位的代谢和排毒功能,从而缓解尿道梗阻症状。

常见的推拿手法有按揉、推拿、按摩等。

可以通过专业的按摩师进行推拿按摩,也可以自行研究简单的按摩技巧,进行自我治疗。

方案四:中医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饮食为先”,适当的饮食调理对治疗精癃也非常重要。

中医建议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等。

此外,中医也推荐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如核桃、黑芝麻等。

饮食调理与其他中医疗法结合,能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精癃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采用中医疗法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疗方案包括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疗法和中医饮食调理等。

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方式,以维持良好的前列腺健康。

以上就是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疗方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精癃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路径

精癃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临床路径

精癃病(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精癃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001.9-94)》。

(1)、开始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超声波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大于60毫升。

2、西医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参照《男科学》(2004年3月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泌尿男科学》(2005年9月、人民军医出版社)。

(1)、病史:凡50岁以上男子,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尤其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者,需考虑前列腺增生可能。

(2)、体格检查:主要是直肠指检,可触及到增大的前列腺,表面光滑,质地硬,有弹性,中央沟消失或隆起,若增生腺体突入膀胱,直肠指检前列腺增大可不明显。

(3)、超声波检查:测定前列腺前后、左右、上下三条径线长度,计算前列腺体积=0.52X(三条径线乘积),同时膀胱残余尿测定。

(4)、尿流率测定:一般认为男性最大尿流率《10ml/s提示排尿功能明显异常。

(5)、其他检查:如膀胱镜检查,CT及核磁共振等。

(二)证候诊断1.湿热瘀阻证: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痛。

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

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涩。

2.肾虚夹瘀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点滴不尽,会阴、小腹隐痛,偶有血尿或血精,腰膝酸软无力,舌质淡或有瘀斑,苔白或黄,脉沉弦或细涩。

二、治疗方案1、辩证选择口服中医汤剂或中成药(1)湿热瘀阻证治法:清热化瘀。

方药:自拟“通关散”加减。

当归12g 贝母9g 苦参15g 炙附片6g生薏仁15g 败酱草24g 皂刺12g 白芷12g牛膝18g 车前子30g 莪术12g中成药:前列通瘀胶囊,前列欣胶囊、肾安胶囊、桂枝茯苓丸、五苓散胶囊、裸花紫珠胶囊等。

33.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33.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

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且每次尿量少、尿线变细、尿流中断、尿等待、排尿不畅、尿不尽、甚至尿闭等症。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2]。

(1)病史:50岁以上男性,有尿频、夜尿次数增多、尿线变细、排尿不畅、尿不尽等症时应考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症状:储尿期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失禁、夜尿增多、遗尿、膀胱区疼痛等;排尿期症状包括排尿踌躇、排尿困难以及间断排尿等;排尿后症状包括排尿不尽,尿后滴沥等。

(3)主要体征:直肠指诊提示前列腺体积增大,中央沟变浅或者消失。

(4)辅助检查:尿常规、肾功能、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超声检查、残余尿量超声测量、尿流率测量。

(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补充参考文献(二)证候诊断参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医诊治〉专家共识》[1]、《基于肾虚瘀阻论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专家共识》[3]。

1.湿热蕴结证:小便频数不爽,尿黄而热或涩痛,或小便不通,少腹急满胀痛,口苦口黏,或渴不欲饮,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2.气滞血瘀证:小便不通或点滴而下,或尿细如线,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少腹急满胀痛,舌质淡或紫黯,脉弦或涩。

3.脾肾气虚证:尿频,滴沥不畅,尿线细甚或夜间遗尿或尿闭不通,神疲乏力,纳谷不香,面色无华,便溏脱肛,舌淡,苔白,脉细无力。

4.肾阴不足证:小便频数不爽,淋漓不尽,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神疲倦怠,腰膝酸软,咽干口燥,或五心烦热,尿少热赤,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5.肾阳亏虚证:小便不通或滴沥不爽,排尿费力,或尿溢失禁,神疲乏力,腰酸腿软,肢寒怕冷,面色无华,唇甲色淡,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6.肾虚瘀阻证: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无力,尿线细,排尿时间延长,伴腰膝酸痛,小腹胀痛,舌淡紫苔白,脉细涩。

精癃(前列腺增生)教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教案

院教案首页编号:教案续页(教学提纲)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节讲授,使学生对精癃的定义,症状特点,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一个感性和直观的认识,学习精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为见习和实习阶段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要求1、掌握精癃的定义和症状特点、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证2、熟悉精癃的病因病机:本病之本在于老年肾气渐衰,痰瘀互结,三焦气化失司。

3、了解精癃的预防与调护。

三、教学内容1、核心内容:精癃的定义和症状特点、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的处理方法,诊断、鉴别诊断和辨证论证2、重点内容:精癃的病因病机:本病之本在于老年肾气渐衰,痰瘀互结,三焦气化失司。

3、一般内容:精癃的预防与调护。

精癃精癃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临床特点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病因病机】本病的病理基础是年老肾气虚衰,气化不利,血行不畅,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失调有关。

1.脾肾两虚年老脾肾气虚,推动乏力,不能运化水湿,终致痰湿凝聚,阻于尿道而生本病。

2.气滞血瘀前列腺部位是肝经循行之处,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可致气血瘀滞,阻塞尿道;或年老之人,气虚阳衰,不能运气行血,久之气血不畅,聚而为痰,痰血凝聚于水道;或憋尿过久,败精瘀浊停聚不散,凝滞于溺窍,致膀胱气化失司而发为本病。

3.湿热蕴结若水湿内停,郁而化热,或饮食不节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或恣饮醇酒聚湿生热等,均可致湿热下注,蕴结不散,瘀阻于下焦,诱发本病。

西医学认为,有功能的睾丸和年龄的增长是前列腺增生发生的两个必备条件。

但关于前列腺增生发病机理的学说较多,如雌-雄激素协同致病学说、前列腺生长因子学说、胚胎再唤醒学说等,但这些学说均尚未得到定论。

【辨病】1.诊断(1)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的男性患者。

逐渐出现进行性尿频,以夜间为明显,并伴排尿困难,尿线变细。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精)

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摘要】前列腺增生的基本病因为肾元亏虚,病机责之于肾虚血瘀,其治疗多以益肾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利水为主辨证施治。

今后的研究重点要加强对其证治规律的研究及中医药治疗机理的研究。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中医药疗法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中国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又称良性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的常见病,以排尿困难、小便频数甚或尿闭等下尿路梗阻症状为临床特点,且常因感染而加重。

伴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率在国内逐渐增加。

既往对本病的研究相对不足,近年来由于患病人数的增加,关于本病的研究逐渐被重视,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1 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前列腺增生症的基本病因为肾元亏虚,病机责之于肾虚血瘀。

《素问·上古天真论》说:“(男子)七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肾精不足,必然累及肺脾之气,从而影响三焦正常的气化功能,肾虚气弱是本病发生的基础。

另外,正常人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而三焦气化主要依赖肺脾肾三脏来维持,所以本病除与肾密切相关外,还经常和肺、脾、三焦相关,但各医家观点不一。

王名扬等[1]认为BPH临床多见干冷蕴结下焦,久而瘀浊阻滞,耗伐肾之气阴而致小便淋漓不畅,甚则癃闭不通;杜斌林等[2]认为本病乃肾气虚损,中气不足所致;杨志新[3]认为本病主要病位在“精室”与“膀胱”,与任脉和足三阴经关系密切,痰、浊、瘀等病理产物互结阻滞于任脉与足三阴经而发病;蓝华生[4]认为前列腺增生系肝肾虚损,奇经受累所致。

2 辨证分型关于BPH的治疗,应依据基本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分清虚实,权衡轻重缓急,多以益肾健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益气利水等法为主。

病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病症各不相同,应辨证论治。

张国铿[5]从肺脾肾入手分为4型辨证论治:肺热气滞型方用黄芩清肺饮,干冷下注型方用八正散,中气不足型方用补中益气汤,肾阳虚衰型方用济生肾气丸。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尽 。B P H 的发病 率 占泌 尿外 科 的首 位 , 因此对 该 病 的治疗 日益受 到人 们 的重 视 。西 医治疗 本 病多 应用 一 受 体
阻滞剂 、 5 还 原酶 抑 制 剂 及 手 术治 疗 , 但 这 些 治 疗 效 果 仍 不够 满 意 , 而 中 医药 治疗 方法 多 样 , 疗 效确 切 、 痛 苦 少, 可 明显 改善 患者 的 临床 症状 。中医 为该 病 的非 手术 治疗 开辟 了新 的途 径 , 本 文对 近年来 B P H 的 中医药 治疗
t h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t r e a t me n t o f b e n i g n p r o s t a t i c h y p e r p l a s i a we r e s u mma r i z e d r e c e n t y e a r s ,
【 Ab s t r a c t 】B e n i g n p r o s t a t i c h y p e r p l a s i a i s a c o mmo n d i s e a s e i n e l d e r l y me n . T h e ma i n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o f B P H a r e : f r e —
D O NG C h u n — l a i WE I Y o n g _ 】 i n XU B o ‘
Ma l e De p a r t me n t , Ku n mi n g Mu n i c i p a l Ho s p i t a l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Ku n mi n g 6 5 0 01 1 , C h i n a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

精癃(前列腺增生) 中医诊疗方案(外科)精癃,现代医学称之为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疾病之一。

由于解剖学的特点,前列腺增生症能造成排尿不畅等与膀胱出口梗阻相关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临床以尿频、夜尿次数增多、排尿困难为主,严重者可发生尿潴留或尿失禁,甚至出现肾功能受损。

诊断依据:一、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尿频,尤其夜尿次数增多,渐有排尿困难,余溺不尽,严重时可有尿闭或小便失禁。

(2)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

(3)直肠指诊:精室肥大,表面光滑而无结节,边缘清楚,中等硬度而富弹性,中央沟变浅或消失。

(4)B超检查:前列腺大小测定较正常增大,膀胱残留尿量多。

2、西医诊断要点(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第一版)(1)LUTS(下尿路症状):膀胱刺激症状和膀胱出口梗阻症状。

(2)合并症:有无血尿、尿路感染、膀胱结石及肾功能损害。

(3)直肠指诊:是前列腺增生的重要检查方法。

(4)前列腺大小的评估:直肠指诊、B超或CT测定法。

(5)残余尿测定:B超测定法和排尿后导尿法。

(6)实验室检查1)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鉴别前列腺癌的重要指标之一;2)血肌酐测定:可了解有无肾功能受损及其受损程度。

(7)尿动力检查1)尿流率测定:了解排尿情况,尿量不少于150m,最大尿流率(Qmx)<10ml/s,提示有膀胱出口梗阻,最大尿流率>15ml/s。

2)压力-流率测定:可区分逼尿肌无力与膀胱出口梗阻。

二、中医治疗1、证候分类(1)湿热下注:尿少黄赤,尿频涩痛,点滴不畅,甚至尿闭,小腹胀满。

口渴不欲饮,发热或大便秘结。

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癃通闭方药:八正散加减(木通9g、瞿麦9g、扁蓄9g、车前子12g、滑石15g、栀子9g、大黄9g、甘草梢6g)(2)脾肾气陷:小腹坠胀,小便欲解不爽,尿失禁或夜间遗尿。

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诊治

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诊治

前列腺增生的中医诊治前列腺增生症归属于中医之癃闭范畴,其病机属三焦气化失职,是假实真虚、本虚标实的膀胱有水不通症。

肾和膀胱是气化和开合的表里关系,故癃闭的病位在膀胱和肾。

治癃闭方一章中共有9方,前列腺增生症属膀胱有水不通实际,选“宣阳汤”和“温通汤”合方组成“宣阳温通汤”(由生黄芪30克,刘寄奴、淫羊藿各20克,麦冬、威灵仙、炒川椒目各15克,地肤子、炒小茴各6克组成),统治肾阳虚损、寒结水道或气虚湿阻、气虚血瘀致三焦气化失常、小便不通症。

选“济阴汤”合“寒通汤”组成“济阴寒通汤”(方由熟地、知母、黄柏、地肤子、龟板各15克,生白芍、滑石、淫羊藿、刘寄奴各20克组成),统治阴分虚损,阴虚湿热与血虚血热,或下焦实热瘀结导致膀胱水道阻塞、小便滴沥不通症;并创“芒硝半夏液”用纱布蘸敷关元穴,配合以上两法,颇能提高疗效。

阳分虚损,气弱不能宣通,或阴分虚损,血亏不能濡润均使三焦气化不利,导致癃闭,故宗塞因塞用之旨。

创“宣阳汤”重用人参大补阳气,少佐地肤子以治阳虚之癃闭,创“济阴汤”重用熟地大滋阴液,亦用少量地肤子以治阴虚之癃闭。

又拟“温通汤”治寒凝三焦、气化失利之小便不通,还创“寒通汤”治下焦蕴蓄实热、小便滴沥不通。

鉴于临床中虚、实、寒、热常混杂出现,朱师执简驭繁,合宣阳、温通两方加减统治阳分虚损之癃闭证,合张氏济阴、寒通两方加减统治阴分虚损之癃闭证,使后学者颇易效法。

朱师指出:“以塞因塞用法治假实真虚之癃闭证不可纯用补药,因癃闭毕竟属于闭塞之证,必须通补同用,标本同治。

”朱师活用“宣阳温通汤”,用生黄芪取代“宣阳汤”中之人参,乃因黄芪价廉易得,人参价昂少真,更因擅用生黄芪伍刘寄奴,使益气化瘀利水之功大增,刘寄奴为活血祛瘀之良药,有利水导癃之功。

从《辨证奇闻》一书中之“返汗化水汤”用刘寄奴化瘀利水治心头一块出汗如雨案中悟出,则世医少知矣。

考诸多《本草》,仅有《本草新编》载刘寄奴“性走、迅人膀胱,专能逐水”之说,足见治学人细之处。

精癃是什么病?

精癃是什么病?

精癃是什么病?精癃,相当于西医的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良性肥大,是指精室肥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老年男性泌尿生殖系疾病。

发病年龄大多在50-70岁。

其特点是:排尿困难和尿潴留。

症状:1、尿频。

2、排尿困难。

3、尿失禁。

4、血尿。

5、急性尿潴留。

6、腹内压力增高引起的症状:促使肝痔、脱肛、便血、疝气等病症的发生和加重。

7、全身症状:凡是上尿路继发感染时,则出现恶冷发热,膀胱刺激症状;下尿路梗阻伴双侧积水的病人,常可见出现胃肠道症状,如消化不良、恶心、腹胀、便秘、消瘦等;晚期可出现肾功能衰竭,可并发高血压、心率衰竭、脑血管病等。

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在于:年老肾气渐衰,中气虚弱,痰瘀互结水道,三焦气化失司,膀胱水液不利,瘀结膀胱,久成癥块,阻塞水道,发为精癃。

中医治疗:1、肾阳虚症状:小便点滴不爽,排出无力,尿液清白,畏寒肢冷,腰腿酸软或冷痛,精神萎顿,面色皝白,苔白,舌质淡,脉沉细弱。

治疗:温肾气化,利尿启癃。

药方:济生肾气丸加减。

年老体弱、肾督虚衰、精神萎靡、腰脊酸痛,加人参、鹿茸、杞子、仙灵脾、肉苁蓉、紫河车补益精血。

2、肾阴虚症状:溺癃不爽,尿少黄赤,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大便秘结,或梦遗,舌质红,或有裂纹,无苔或苔花剥,脉细数。

治疗:滋养肾阳,通利水道。

药方:六味地黄丸加减。

3、肺热壅盛症状:小便不畅,甚或点滴不通,咽干口燥,咳嗽痰粘,呼吸短促,舌红苔薄黄,脉数。

治疗:清泄肺热,通利水道。

药方:清肺饮加味若心火旺而见心烦、舌尖红者,可加黄连、竹叶,清心火;舌红少津、肺阴不足者,加沙参、茅根、百合滋养肺阴;大便不通者加大黄、杏仁以宣肺通便;咳嗽痰多加前胡、款冬花化痰止咳。

4、中气下陷症状:小腹坠胀,时欲小便,尿少不畅,肛坠,欲解大便,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纳食减少,苔薄白,舌质淡,脉细弱。

治疗:生清降浊,化气行水。

药方:补中益气丸加味。

5、湿热下注症状:尿频尿急,或闭塞不通,小腹膨隆胀满;或尿少黄赤,排尿时茎中灼热;或尿血鲜红,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