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绘土织布:陕西关中的特色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绘土织布:陕西关中的特色文化遗产

土织布,又名老粗布、手织布。苏绘土布,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中国纺织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让我们陕西人尤为自豪的是,纯棉土织布的源地正是关中农村,它作为一项拥有几千年历史、由经验丰富农村妇女所代代相传的制造工艺,在当今崇尚绿色、回归自然的消费潮流中,受到广泛追捧。其中,它所具有的民族图案、古老民间工艺等特点已然使它成为了一项文化遗产。

武功县普集镇普中村是一个有着悠久手织布传统的自然村。这里的中年男人多在外面打工,所以女人们就过起了农忙种地、农闲织布的日子。过去织布,大都是自家用,只有少部分以低廉的价格卖出。虽然一年的日子忙忙碌碌,但是依旧收入甚少。赵淑梅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但是现在她有个特殊的身份――苏绘民间手工工艺精品合作社的基层技术员。“我是2006年加入苏绘合作社的,开始村里只有4家人去公司领线织布,现在已经发展到100多户了。现在每十米的工钱是65元,如果按每月每人可以织布100米计算的话,那么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也算我们妇女的贡献了。”赵淑梅说。7月16日,记者来到了普中村一组的孙利霞的家中,正在机前织布的她告诉记者,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中有两个孩子正在上学,自己织布所用的纱线公司有专车送来,当公司有新品出来时,村里的技术员赵淑梅就会手把手教给她,每月可以织布百十米,可以收入600多元。这样既照顾了家里,又使孩子的生活费有了保证。年近60岁的李桂芳是普中村织布较多的一户,织布收入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在赵淑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她的家中。拥挤的房子里一台织布机十分醒目。她告诉记者自己年岁已大,织布是从上辈人那里学来的,农闲没事,常年在家织布。老伴经常帮她打筒、绕线,所以会比别人织的多一些,每年至少会有7000元的收入。说到这里这位农家妇女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据悉,为把传统的手织布做成大产业,武功县扶持成立了苏绘公司等5个手织布龙头企业,研发出床单、家居服、衬衫5大类别120种新产品。县上每年设立500万元农业发展基金,按照以奖代补的办法,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新产品研发、包装、注册、宣传给予专项奖励和补贴,为织户新购织机每台补贴200元。武功县还采取“公司+协会+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模式,推进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除此之外,土织布还改变了“三个女人一台戏”的陋习,开启了团结和谐的文明乡风。“以前我们除了农忙的时候,其余的时间就是东家长、西家短的谝闲传。现在有了织布这个副业,农闲之余,再也不用因为无聊而没事干了。”赵淑梅说道。如今关中的不少村子,因为土织布而闻名和谐,因为土织布而农闲不闲,土织布这一产业正在关中大地生机勃勃。

土织布能否成为陕西一张新名牌

陕西省有土织布企业几十余家,但是真正做大做强的企业鲜有。作为陕西土织布行业的一支生力军,苏绘公司探索出来了自己的一条新路子。

咸阳苏绘民间土布工艺品公司是2006年成立的公司,公司将“做中国土织布第一品牌”作为目标,目前公司除了在武功县带动9个乡镇128个村子2800多名农户参与劳动外,并且在永寿、兴平、蓝田、户县等地分别成立了苏绘手工工艺品合作分社,解决了一万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人均年增收5-6千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经理赵哲认为,坚持走手工之路是公司的根本原则,继承传统不断创新是土织布唯一的出路。其中,质量是企业赖于生存的根本。苏绘公司在选材上严把质量关,从染料到棉纱的选择,都有专人管理,织户所用的纱线公司都有专车配送到农户手中。在纺织过程中每村有专门的基层技术员对所管辖的区域的织工进行全方位的管理,每周跟踪检查两次,管理员的奖罚与所管辖区域中出产织布的质量相挂钩。这样既保证了织品的质量,也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织品在统一回收后,苏绘公司还会对这些手织布进行统一的后续加工处理,以保证每个出产的产品质量都有保障。不断创新研发新产品,邀请专家为品牌设计专门的图案,并和西安工程大学合作,开发新花型、新产品,把每一件产品都当做艺术品来做,让产品有文化的内涵。除了一些床上用品之外,新近还推出了家居服、情侣套装、围巾、布艺拖鞋、苏绘整体家居产品。在市场开拓上,该公司争取抓住一切机会。在西洽会、广交会、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等任何可以宣传的展示平台上,多方位全角度地进行产品宣传,为产品造势。目前,苏绘已经成为了手织布的一个龙头企业,在全国已有36个销售网。赵哲坚信,只要肯钻研市场、挖掘需求,坚持走手织之路,产品就一定能走出去。

赵哲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正在筹划建设一个中国的手工艺文化产业园区,让手织品、手工艺品都进入园区展示,通过展示民间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流程,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民间传统织品的流程,

并将园区打造成集学习交流展示基地、青少年学习园地、手工艺研发、培训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实习生范丹舸李毅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