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务。
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意识。
4.倡导简单生活,提高孩子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
2.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1.改变孩子们的依赖性和被动性。
2.如何处理孩子们因为处理不好事务而造成的困扰和不满。
【教学方法】1.实践教学。
2.情景教学。
3.互动教学。
【教学内容】1.学好数码,让自己变得更加独立。
2.做好作业,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3.手绘作品,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
4.倡导简单生活,提高孩子的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教学流程】1.导入(5分钟)师生互动问候,安排好孩子们的座位,让孩子们准备好今天的课程。
2.引入主题(10分钟)教师简单地向孩子们介绍一下今天的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告诉孩子们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为什么要自己做,以及这对孩子们带来的好处。
3.主题阐述(2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故事及图片的讲述,引领孩子们进入主题,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带来的好处,提高孩子们的独立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孩子们以后能够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务,变得更加独立。
4.习惯养成(30分钟)教师通过对孩子们熟练掌握数码的学习,以及做好作业,培养孩子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孩子们处理事务的效率和条理性。
5.手工制作(30分钟)教师鼓励孩子们动手自己制作一些小玩意,如DIY手链、贴画等,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和手工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通过问答的方式对今天的主题进行回顾,让孩子们了解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所带来的好处,并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能够多尝试,多实践,变得更加独立。
【课后作业】1.回家后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小事,如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擦桌子等。
2.尝试制作一些简单的手工艺术品,如爱心卡片、手环等。
心理健康培养自理能力教案(通用5篇)
心理健康培养自理能力教案心理健康培养自理能力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培养自理能力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心理健康培养自理能力教案1设计意图现在的家长和老师都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培养,对孩子在情绪情感方面关注得不够。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常发现孩子在活动中有时候出现情绪不稳定,不能够作及时的自我调节。
幼儿园的生活相对于幼儿来说,还是很轻松和愉快的,压力不是很大,而小学的生活和幼儿园的生活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从作息时间和作业量上幼儿可能不能一时适应。
因此,我设计了情感教育活动“看得见的情绪”,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初步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活动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情绪,并能辨认几种基本情绪。
2、能对自己的情绪作出确切的表达。
3、了解不同情绪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初步知道调节自己的情绪。
活动准备1、六个情绪脸谱(兴奋、高兴、悲伤、愤怒、害怕、烦恼)。
2、做有六个情绪脸谱的大色子。
3、每个幼儿一个情绪温度计。
活动过程一、幼儿听两段音乐(高兴和悲伤的)。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曲子,请小朋友仔细听,听好后告诉老师你的感觉怎么样?听曲子“赶花会”。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高兴、快乐)再请小朋友听一首曲子,告诉老师听的感觉怎样?听曲子“北风吹,扎红头绳”。
提问:听后你的感觉怎样?(伤心、难过)。
教师小结:“伤心、高兴都是人的情绪,今天教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几张表情脸谱。
小朋友看一看,说一说你看到的是什么情绪,并学一学。
”幼儿学完后,个别提问:说出你什么时候兴奋?什么时候高兴?……二、游戏:玩色子。
1、请小朋友上来扔色子,色子扔到一处情绪时,这位小朋友要试着做也这种表情,并说说在怎样的情况下会有这种情绪。
2、玩色子的小朋友根据指到的情绪,做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小朋友猜猜,他扔到的是什么表情。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让我自己来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自学做作业的习惯。
3、让学生愿意并能够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事。
第一课时一、活动:镜子是我的好朋友1、教师推出一面穿衣镜,让学生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服装。
2、学生读《镜子是我的好朋友》,教师邀请部分同学在镜子前按小诗的内容进行表演。
3、每个人都想照镜子,但一面镜子照不下那么多的同学,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镜子,怎么办?——组织“照镜子”活动;请同学两两配对,一人做动作,一人当镜子(模仿他的动作)。
4、学生交流活动感受,通过同学的模仿,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怎么样。
5、师生小结:要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镜子、同学都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穿衣比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1、教师准备好十个左右的洋娃娃及相应的小衣裤,以计时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给洋洋娃娃穿衣”的比赛。
2、比赛按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穿背心、穿带拉链的背心、穿扣大扣子的背心、穿扣小扣子的背心或相应的衣服(有袖子的)等。
3、请同学们评价:穿衣前,衣服的摆放顺序是否合理?穿衣的顺序如何?衣服穿得整齐吗?脱下来的衣服能否折叠摆放整齐?4、综合评定后,给在“小擂台”中获胜的小组颁奖,并请他们谈一谈,平时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一、了解“管理自己”的项目1、看课文图片,说出管理自己的项目。
如:①按时起床;②自己能抓紧时间做作业;③自己会想出玩的办法来;④自己控制看电视的时间;⑤睡觉前就将书包理好;⑥自己坚持锻炼身体;⑦按时睡觉。
2、自己管理自己,能给家庭带来什么帮助?(按时起床会减少父母的麻烦;抓紧时间做作业,自己能高兴地玩,父母下班累了一天也不用再很费力地辅导、督促自己做功课;自己会想出玩的办法,让自己开心,父母也会开心的;自己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少让父母费心,也可以保护自己的视力;睡前理好书包,第二天不会太匆忙)。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第八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题说明】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6个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使得孩子从小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许多事情都依赖大人,到了学校后,哭闹、找不到厕所、水杯不会开、作业不会写、文具没有带等现象,比比皆是,自理能力越来越差,导致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尝试,对自己缺乏认识和自我肯定。
本课只在让学生从课堂学习、课余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能够列举出自己作为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地评价自我的行为。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从学习、活动两方面观察自己的变化。
2、情感目标: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3、行为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能够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衣服、被子、系带子的鞋子。
【教学设计】【练习题】在家里你自己做了哪些事情?【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能列举出自己的基本特征。
3、学生是否会积极地评价自己的行为。
【心理学背景知识】了解孩子的发展过程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前提。
我们提倡儿童独立性的培养,并不是要拔苗助长。
与其他动物的成长历程相比,人类的成长要经历较长的依赖期。
在婴儿期,孩子甚至还不能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分辨开来。
一岁左右的孩子,在迈出人生中独立行走的第一步时,心中充满了好奇和喜悦,这是孩子身体独立能力的展示。
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自我意识逐渐形成。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可以使用第一个人称代词“我”,这标志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形成。
孩子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并增进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的关键时期。
这时,家长要主动为孩子营造环境,在父母的监护下,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例如自己进食,自己收拾玩具等。
随着孩子自我控制能力和活动协调能力的提高,到了三至四岁,就可以锻炼孩子自己穿衣服、鞋子,而后逐渐让孩子学会收拾床铺、饭桌等。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北师大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概念。这指的是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它是培养我们独立性和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在生活中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以及这样做如何帮助我们成长。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并体验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从课堂导入到新课讲授,再到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希望他们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独立自主的重要性。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发现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独立做事的经历。这让我意识到,其实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只是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引导和鼓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独立自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对讨论内容不够熟悉。为了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设置一些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讨论主题,让他们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
此外,在总结回顾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实际操作的环节,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
3.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学会如何自己完成事情。
2. 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己完成事情的氛围。
2. 准备一些生活自理工具,如:拖把、扫帚、垃圾桶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故事,引出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讲解:教师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自己完成一些事情,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尝试自己完成一些事情。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体现。
6. 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帮助别人,培养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的品质。
7. 布置作业:学生回家后,尝试自己完成一些家务事情,体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理解和接受程度。
2. 通过实践活动,评估学生的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3. 搜集学生回家后完成家务事情的反馈,了解他们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家庭中承担的责任和完成的任务。
2. 举办生活技能比赛,如穿衣、系鞋带、整理房间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3.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八、教学反馈:1. 课后向学生询问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
2. 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分析他们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3. 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理自律的含义,认识到自理自律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理自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2. 独立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技巧3. 自觉遵守规则的意义与方法4. 培养自律意识的方法与途径5. 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理自律的含义,掌握独立完成任务的方法,学会自觉遵守规则。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理自律的含义、重要性以及相关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理自律的意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4. 实践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体验自理自律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自理自律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自理自律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自理自律的意义。
4.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5. 讲解方法:讲解独立完成任务的方法与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
6. 实践环节:让学生在课堂上和实践活动中体验自理自律的过程。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理自律的重要性。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自理自律能力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其自理自律能力的提升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自理自律竞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开展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3. 邀请专家到校进行自理自律方面的讲座,拓宽学生的视野。
小学一年级自理教案模板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树立自我管理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整理床铺等。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教学重点:1. 自理能力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自理能力。
2. 如何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实物教具(如衣物、书包、床单等)。
3. 学生活动记录表。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自理能力,为什么自理能力很重要。
2.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二、基本概念讲解1. 教师讲解自理能力的定义和具体表现。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自理能力的基本概念。
三、自理能力展示1.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自理能力,如穿衣、整理书包等。
2. 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他同学的自理方法。
四、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穿衣比赛、整理书包比赛等。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自理方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所学的自理能力知识,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二、自理能力巩固1. 教师讲解整理床铺、叠被子等自理能力的要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学习整理床铺的正确方法。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整理床铺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互相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点。
四、拓展活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与自理能力相关的游戏,如“谁是整理小能手”等。
2. 学生在游戏中巩固自理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理能力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2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互相帮助。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独立完成自己的事情。
2. 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设置生活自理区。
2. 准备相关的生活自理工具,如衣服、鞋带、书包等。
3. 制作教学课件和教学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解课件或讲故事,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生活自理的基本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3. 示范: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实际操作示范,讲解操作要领。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6. 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生活自理比赛,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8.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作业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六、教学延伸:1. 开展“我是生活小能手”主题活动,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的生活自理场景,增强学生对生活自理的认识。
3. 邀请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要求。
八、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活动参与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自评、互评,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意识。
3. 结合家长反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九、教学内容:1. 学习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争当自律小明星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争当自律小明星小学心理健康教案:争当自律小明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开始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许多教育方案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习惯。
本文将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定一份“争当自律小明星”的教案,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律能力,增强自身心理健康。
一、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自律的意识和能力;2. 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有效的情绪调节;3. 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业成绩;5. 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增加正向人际关系。
二、教案内容1. 自律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故事、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自律的概念和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自律对于学习、生活、健康以及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培养其对自律的认同感。
2. 情绪管理与积极心态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教授学生情绪管理技巧,如情绪识别、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
同时,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以应对挫折和困难。
3. 小明星自律行动设计小明星自律行动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制定个人目标,并通过自我约束和执行计划来实现目标。
每个学生将记录自己的小明星自律行动,并进行互相展示和评价。
4. 学业兴趣培养通过分层次和个性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学科内容,设计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参与度和学习质量。
同时,扬长补短,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业成绩。
5. 人际交往能力培养通过团队合作、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等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沟通意识和良好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培养友善、尊重、公平、合作的行为习惯。
6. 反思和总结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回顾所学内容,加深对自律的理解和认识。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修正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三、教案过程1. 预习阶段教师通过图片、故事或视频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提前了解自律的概念和意义,并培养其对自律的认知和积极态度。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能力,鼓励学生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
2.学生能够掌握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3.支持学生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鼓励他们自主完成任务。
教学内容:1.自我了解: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及自己可以主动解决的情感问题。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完成任务的能力。
3.情绪管理:学生学习如何正确处理情绪问题。
教学方式:1.学生反思:先让学生进行个人反思,了解自己的能力与情感问题。
教案中将绘画作为反思方式,帮助学生确立自我认知。
2.小组交流:教师组织学生小组间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
通过小组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并从中获取正向的认同感。
3.角色演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何进行情绪管理,教师将组织角色演练。
在角色扮演中,学生可以更真实地感受任务完成和情感处理。
教学重点:1.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能力以及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3.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
2.如何让学生正确处理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教学过程:第一步:个人反思1.教师把色板和画笔分发给学生,让每个学生画一幅自画像。
2.学生画完自己的自画像后,教师将让他们回答几个问题,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能力和问题。
- 你画自己的自画像时,有什么感觉?- 你觉得自己最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你感到最难的事情是什么?- 你对自己的前途有什么期望?第二步:小组讨论1.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自己的反思结果,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他们可以交流彼此的能力和问题,并互相帮助和支持。
2.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角色扮演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其分别扮演家长和孩子。
家长将给孩子布置一个简单的任务,并观察并指导孩子完成任务。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信心
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信心【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信心】引言: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尤其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培养自信心是一项迫切需要关注的任务。
本教案将为教师提供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并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信心的重要性,了解自信心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自尊、自爱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潜力,增强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4. 促进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1. 分享故事:通过讲述适合一年级学生听的心理成长故事,激发学生对于自信心的兴趣。
2. 自我认识: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积极发掘潜力。
3. 情绪管理:引导学生探讨情绪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教授简单的情绪调节方法。
4. 激励自己:鼓励学生设定目标并主动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
5. 合作游戏:安排团队合作游戏,让学生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6. 游戏分享:引导学生分享游戏中的自信心体验,增加他们对自信心的正面认同。
7. 提供支持: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互相支持,营造积极正面的成长环境。
三、教学实施建议:1. 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应简单明了,注重互动和趣味性。
2. 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做好情绪引导。
3. 教师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表达,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与鼓励。
4.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针对性地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5. 教师在活动中扮演好团队合作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结语:通过本教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将得到有效的关注和培养。
只有培养出自信心的学生,才能在面临困难时坚持不懈地努力,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挑战。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理自律的含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觉遵守规则和自我约束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自理自律的含义1.1 引导学生理解自理自律的概念1.2 讲解自理自律的重要性第二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2.1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2.2 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章:自觉遵守规则3.1 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3.2 教授学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第四章:自我约束的力量4.1 让学生理解自我约束的意义4.2 教授学生自我约束的方法5.1 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教学过程:第一章:自理自律的含义教学活动1:讨论自理自律的概念1. 教师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理自律?”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3. 教师总结并解释自理自律的概念教学活动2:讲解自理自律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自理自律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理自律的重要性第二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教学活动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3. 教师鼓励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决方案3. 教师总结并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章:自觉遵守规则教学活动1:让学生明白规则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规则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规则的重要性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1. 教师提出规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2. 学生分享自己的遵守规则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第四章:自我约束的力量教学活动1:让学生理解自我约束的意义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自我约束的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我约束的意义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自我约束的方法1. 教师提出自我约束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约束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约束教学活动1:让学生明白良好习惯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良好习惯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良好习惯的重要性1. 教师提出培养良好习惯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培养良好习惯的经验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教学内容:第六章:自我管理的能力6.1 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6.2 教授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第七章:培养责任感7.1 让学生明白责任感的意义7.2 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责任感第八章:学会承担后果8.1 让学生理解承担后果的重要性8.2 教授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和承担后果第九章:培养耐心和毅力9.1 让学生明白耐心和毅力的意义9.2 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耐心和毅力第十章: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10.1 让学生理解自我激励的重要性10.2 教授学生如何设定目标和自我激励教学过程:第六章: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学活动1: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自我管理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自我管理的方法1. 教师提出自我管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自我管理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第七章:培养责任感教学活动1:让学生明白责任感的意义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责任感的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责任感的意义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责任感1. 教师提出培养责任感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培养责任感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责任感第八章:学会承担后果教学活动1:让学生理解承担后果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承担后果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承担后果的重要性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和承担后果1. 教师提出正确面对和承担后果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正确面对和承担后果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和承担后果第九章:培养耐心和毅力教学活动1:让学生明白耐心和毅力的意义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耐心和毅力的意义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耐心和毅力的意义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如何培养耐心和毅力1. 教师提出培养耐心和毅力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培养耐心和毅力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培养耐心和毅力第十章:自我激励与目标设定教学活动1:让学生理解自我激励的重要性1. 教师通过案例或故事讲解自我激励的重要性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3. 教师总结并强调自我激励的重要性教学活动2:教授学生如何设定目标和自我激励1. 教师提出设定目标和自我激励的方法,引导学生实践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设定目标和自我激励的经验3. 教师总结并指导学生如何设定目标和自我激励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自理自律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
一年级健康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我服务技能。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接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 如何引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技能。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通过生活场景的模拟,让学生体验自己做事的乐趣。
2. 示范讲解:教师示范讲解生活自理技能,让学生跟随学习。
3.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做事的心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技能。
五、教学内容1.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处,如能提高独立性,培养自信心等。
2.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4. 自我服务的意义:教授学生一些自我服务的技能,如洗手、梳头、整理床铺等。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场景,如小动物们比赛整理房间,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生活中可以自己做的事情。
3. 教师示范:教师展示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技能,如穿衣、系鞋带、整理书包等。
4. 学生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生活自理技能的实践操作。
5. 小组交流:学生分组交流自己做事的心得,分享自己的成果。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参与讨论。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表现出来的生活自理能力。
3. 自我评价: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学习成果。
八、教学延伸1.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有关生活自理的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实践“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全国通用
标题: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二课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全国通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
2. 让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主题:自己的事情自己做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性和独立性,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教学难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培养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
2.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性。
(2)讲解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3)讲解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增强自信心。
3. 情景教学设置生活场景,让学生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如整理书包、打扫卫生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自己整理书包、打扫房间等,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过程。
2. 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课后反思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注:本教案为全国通用教案,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情景教学”部分。
情景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的教学方法。
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一课中,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主性和独立性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和面对困难时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最新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
一年級心理健康教案培養自理自律能力《讓我自己來吧》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の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培養學生養成良好の生活習慣,尤其是自學做作業の習慣。
3、讓學生願意並能夠為爸爸媽媽做一些事。
第一課時一、活動:鏡子是我の好朋友1、教師推出一面穿衣鏡,讓學生在鏡子前整理自己の服裝。
2、學生讀《鏡子是我の好朋友》,教師邀請部分同學在鏡子前按小詩の內容進行表演。
3、每個人都想照鏡子,但一面鏡子照不下那麼多の同學,同時,也沒有那麼多の鏡子,怎麼辦?——組織“照鏡子”活動;請同學兩兩配對,一人做動作,一人當鏡子(模仿他の動作)。
4、學生交流活動感受,通過同學の模仿,也能讓學生知道自己の動作做得怎麼樣。
5、師生小結:要進行生活自理能力の培養,鏡子、同學都是我們の好幫手。
二、穿衣比賽,訓練生活自理能力1、教師準備好十個左右の洋娃娃及相應の小衣褲,以計時の方式,讓學生分組進行“給洋洋娃娃穿衣”の比賽。
2、比賽按學生の生活自理能力,可分為穿背心、穿帶拉鏈の背心、穿扣大扣子の背心、穿扣小扣子の背心或相應の衣服(有袖子の)等。
3、請同學們評價:穿衣前,衣服の擺放順序是否合理?穿衣の順序如何?衣服穿得整齊嗎?脫下來の衣服能否折疊擺放整齊?4、綜合評定後,給在“小擂臺”中獲勝の小組頒獎,並請他們談一談,平時是怎麼做の。
第二課時一、瞭解“管理自己”の專案1、看課文圖片,說出管理自己の專案。
如:①按時起床;②自己能抓緊時間做作業;③自己會想出玩の辦法來;④自己控制看電視の時間;⑤睡覺前就將書包理好;⑥自己堅持鍛煉身體;⑦按時睡覺。
2、自己管理自己,能給家庭帶來什麼幫助?(按時起床會減少父母の麻煩;抓緊時間做作業,自己能高興地玩,父母下班累了一天也不用再很費力地輔導、督促自己做功課;自己會想出玩の辦法,讓自己開心,父母也會開心の;自己控制好看電視の時間,少讓父母費心,也可以保護自己の視力;睡前理好書包,第二天不會太匆忙)。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主题:培养自理能力
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课教案主题:培养自理能力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理的概念和意义,掌握自理能力的重要性,提高生活自主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提升他们的生活自理和自我管理能力。
3.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到自理的快乐和愉悦,增加对自理行为的积极性和动力。
重点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自理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生活自主能力。
2.如何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体验到自理过程的快乐和愉悦,增加对自理行为的积极性和动力。
教学方法:1.通过图片故事、现场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理的概念和意义。
2.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理解自理的方法步骤,体验自理的快乐和愉悦。
教学过程: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5分钟)1. 老师介绍课程主题,引入学生对自理的讨论,激发学生自理能力的意识和积极性。
2. 通过图片演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自理的重要性和优点,如《脱掉沾满泥土的鞋》、《小小家》等。
二、自理能力的概念和意义(15分钟)1. 通过简单的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自理能力的概念、意义,如《小猪提着行李》,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讨论身边的自理能力等。
2.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等方式,了解到自理能力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三、自理能力的方法步骤(20分钟)1.通过实践活动、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自理的方法步骤,如早晨自我梳洗、穿衣打扮、自主学习、课后批改、生活垃圾处理等。
2.让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体验到自理的快乐和愉悦,增强对自理行为的积极性和动力。
四、游戏环节(20分钟)1.将实际操作的过程和动作都纳入游戏之中,促进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2.老师可以利用小组竞赛、个别演练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自理,自理中学习思考,提高整体水平和个人能力。
五、自己动手自理(20分钟)1.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生活自理方式,提升独立生活和自我管理能力。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意识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与人相处,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4. 培养学生自律自强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 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
3. 人际沟通:学习沟通技巧,提高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沟通能力。
4. 自我成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2. 利用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心理健康知识。
3. 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4. 进行心理测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四、教学安排1. 第1-2课时: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2. 第3-4课时:情绪管理,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掌握调整情绪的方法。
3. 第5-6课时:人际沟通,学习沟通技巧,提高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沟通能力。
4. 第7-8课时:自我成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培养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和活动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测试、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实践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和技巧的能力。
4.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心理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活动设计1. 活动一: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
内容: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进行讲座,通过生动的案例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方式:讲座+互动问答2. 活动二:情绪管理游戏目标:培养学生识别和调整情绪的能力。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健康素质教育《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活动目标1、学会独自分类和整齐摆放主要学习用品,为入小学做好自理能力准备。
2、学会看课程表,尝试按课程表整理书包,养成自我服务的意识。
3、通过整理书包萌发做小学生的愿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1、幼儿带来自己的小书包,课前互相欣赏书包,了解书包的功用。
2、小学生课本若干,课程表PPT课件。
3、各类文具:文具盒、卷笔刀、铅笔、橡皮擦、尺子。
4、其他用品:水壶、蜡笔、绳子、毽子、毛巾等。
5、拍摄小学生整理书包过程的录像。
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课题1、师:上次我们小朋友去参观了实验小学,你看到了什么?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教师小结:学校有教学楼,里面有教室、图书室、微机室、阶梯教室,学校里有老师和许多小学生,老师每天给小学生上课。
2、师:小朋友们马上要上小学了,小学生每天上学必须带什么?(在问答中帮助幼儿归类,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
)教师小结:书包里要放的东西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放书本和文具。
二、学看课程表师:小学生每天要带什么书?怎么才能知道?1、播放课程表PPT课件。
2、引导幼儿讨论:(1)这是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表,你能看懂吗?课程表上有什么?(2)小学生一天有几节课?上午几节?下午几节?都有什么课?(指导幼儿学看课程表)(3)你能看懂课程表吗?还有什么问题?教师小结:课程表可以告诉我们每天有几节课,上什么课。
有了课程表,我们就能按课程表来整理书包里的书。
三、学习按课程表整理书包1、认识书包,了解书包的结构。
(1)师:书包是小学生的好朋友,我们小朋友也即将成为小学生了,你们的爸爸妈妈已经为你们准备了一个书包,那你们的书包是怎样的呢?请你拿出来向你的好朋友介绍一下。
(2)请1名—2名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包。
认识书包的各个部分、颜色、图案。
2、操作探索,幼儿第一次学习整理书包。
(1)师:书包有什么用?那你们会自己整理书包吗?我们来试一试。
2023年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自我
评价与完善引言小学一年级是学生接受正式教育的阶段,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习基本知识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健康。
教育者需要关注学生的自尊、情绪、认知和社交能力等心理健康因素,通过创造安全、支持性和积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和支持。
本文将介绍2023年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包括学习目标、课程设计、评价和完善等方面。
学习目标小学一年级学生处于成长的开始阶段,需要探索自我,认识自己的行为习惯、性格特点和情绪变化等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自我认识和自我管理技能,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以及提高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质量。
因此,小学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如下:1.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自尊和自信心;2.培养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的能力;3.培养学生基本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4.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5.培养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课程设计小学一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课程内容:自我认识课自我认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力、兴趣、特征、情绪等多方面的了解,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概念、自我形象等。
自我认识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高其自尊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和能力,以及自己对事物的感知和表达方式;2.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喜好和兴趣爱好,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3.学生了解不同情境下自己的情绪反应和情绪调节技能,提高情绪管理水平。
教学内容1.自我形象介绍:学生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家庭、爱好和特点等;2.身体感知活动:学生通过触摸、感知、比较等方式了解自己的身体特点,如身高、体重、手、脚、头、腰、脖子等;3.表达技能训练: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仿、讲故事等方式提高表达技能,如语言表达、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声调等;4.情绪管理训练:学生通过自我观察和情境模拟等方式尝试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如深呼吸、放松训练、体育锻炼、舒适的环境设置、积极的情绪表达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心理健康教案培养自理自律能力《让我自己来吧》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尤其是穿衣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自学做作业的习惯。
3、让学生愿意并能够为爸爸妈妈做一些事。
第一课时一、活动:镜子是我的好朋友1、教师推出一面穿衣镜,让学生在镜子前整理自己的服装。
2、学生读《镜子是我的好朋友》,教师邀请部分同学在镜子前按小诗的内容进行表演。
3、每个人都想照镜子,但一面镜子照不下那么多的同学,同时,也没有那么多的镜子,怎么办?——组织“照镜子”活动;请同学两两配对,一人做动作,一人当镜子(模仿他的动作)。
4、学生交流活动感受,通过同学的模仿,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动作做得怎么样。
5、师生小结:要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镜子、同学都是我们的好帮手。
二、穿衣比赛,训练生活自理能力1、教师准备好十个左右的洋娃娃及相应的小衣裤,以计时的方式,让学生分组进行“给洋洋娃娃穿衣”的比赛。
2、比赛按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可分为穿背心、穿带拉链的背心、穿扣大扣子的背心、穿扣小扣子的背心或相应的衣服(有袖子的)等。
3、请同学们评价:穿衣前,衣服的摆放顺序是否合理?穿衣的顺序如何?衣服穿得整齐吗?脱下来的衣服能否折叠摆放整齐?4、综合评定后,给在“小擂台”中获胜的小组颁奖,并请他们谈一谈,平时是怎么做的。
第二课时一、了解“管理自己”的项目1、看课文图片,说出管理自己的项目。
如:①按时起床;②自己能抓紧时间做作业;③自己会想出玩的办法来;④自己控制看电视的时间;⑤睡觉前就将书包理好;⑥自己坚持锻炼身体;⑦按时睡觉。
2、自己管理自己,能给家庭带来什么帮助?(按时起床会减少父母的麻烦;抓紧时间做作业,自己能高兴地玩,父母下班累了一天也不用再很费力地辅导、督促自己做功课;自己会想出玩的办法,让自己开心,父母也会开心的;自己控制好看电视的时间,少让父母费心,也可以保护自己的视力;睡前理好书包,第二天不会太匆忙)。
二、表演“管理自己”1、思考“自觉做作业”会碰到的困难,如:想吃东西了、想休息了、想玩了等。
处理办法有:限时做作业,用吃东西、休息、玩一会儿等方式来奖励自己按时完成作业等。
2、列出其他的还能“管理自己”的项目。
第三课时一、听、唱、写歌,创设为父母服务的情境1、听、唱歌曲《妈妈下班回来了》。
2、仿照《妈妈下班回来了》,创作一首《爸爸下班回来了》的诗。
二、设计为父母服务的方法1、课文以图的形式表现的内容有:抽空替忙碌的父母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离开房间主动关灯,节约能源;清洗衣服前主动将口袋里的东西拿出来;爸爸妈妈家事忙碌时,帮他们接听电话并记录来电人姓名;起床后整理床上的棉被和枕头主动和同学交换旧玩具,以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剪下对父母工作有关的报纸杂志,为他们提供参考。
2、设计其他的为父母服务的方法,并表演。
3、齐诵:让我自己来吧,做的只是小事,可加起来,就让家更可爱啦《培养学生自理能力》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活动名称:小能人露一手意义目的:今天的儿童将是21世纪的主人,是未来的建设者和创造者,通过“小能人露一手”主题班会,教育学生积极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参加人员:全体队员活动准备:1、在家练习穿衣、戴绿领巾、系鞋带、摘芹菜;2、学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班歌《我能行》;3、表演小品《这样的孩子好不好》;4、表演三句半《自己的事情自己做》;5、训练广播操;6、排练古诗文诵读。
活动程序:主持人甲:尊敬的家长、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召开主题中队会——《小能人露一手》。
主持人乙: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样样事情都会做。
让欠在歌声中拉开活动的序幕吧!请听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表演合唱:《我有一双勤劳的手》。
主持人甲:同学们,今天的班会将进行什么活动呢?请看小品!表演小品:(小刚正躺在床上睡觉,时针指六点。
闹钟响了,小刚揉揉眼睛)小刚喊:“奶奶,我醒了。
”奶奶:“这孩子,天天让奶奶帮助着衣服。
”(奶奶帮助小刚穿上衣服,小刚自己系扣子)奶奶:“瞧你,扣子位置都系错了。
”(小刚穿完裤子,穿上一只袜子)小刚:“奶奶,我另一只袜子哪儿?”(奶奶在床底上找到了另一只袜子)小刚喊:“奶奶,我的鞋子哪去了?”(奶奶又给小刚找到鞋)奶奶:“鞋和袜子都乱扔到床下,瞧瞧多乱。
”小刚:“奶奶我系不上鞋带了。
”奶奶:“你呀,天天看都看不会了。
”(奶奶给小刚系好鞋带,又把被子叠上)(小刚拿起牙缸刷牙,奶奶又把洗脸水打来)奶奶:“小刚啊,快把脸洗干净。
”小刚:“奶奶,我会洗脸。
”(洗后自己擦干净)奶奶:“哟,都六点四十了,快吃饭吧。
”小刚:“奶奶,这鱼刺会扎着我的。
你喂我吃。
”奶奶:“你呀,都一年级了,连幼儿园都不如。
”小刚:“哎呀,奶奶你又说我。
”(奶奶喂小刚吃完饭,小刚去漱口,奶奶收拾桌子并洗碗。
小刚背上书包)小刚:“奶奶,再见。
”奶奶:“哎,快去吧。
”(小刚又跑回来)小刚:“奶奶,我的绿领巾。
”(小刚和奶奶一起找,奶奶在床下找到了绿领巾,给小刚系好)小刚:“奶奶,再见!”奶奶:“真拿你没办法!”(演完)引入主题:主持人甲问:“同学们,小品中的小刚怎样吗?”你想对他说什么?(同学们讨论)甲:“小刚把纽扣系错了。
”乙:“小刚让奶奶穿衣,系鞋带小对。
”丙:“小刚起床不叠被子,把绿领巾、袜子、鞋乱扔不对。
”丁:“小刚让奶奶喂饭,还不洗碗不对。
”主持人甲:“那么怎么做才对呢?”(揭示投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学们齐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持人乙:“好,咱们今天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好!”主持人甲:“今天,我们特意邀请了家长做评委,大家欢迎!”主持人乙:“请嘉宾主持宣布比赛内容和规则。
”嘉宾主持:“今天比赛的第一项目:穿运动服、戴绿领巾,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请评委给参赛队员打分。
”嘉宾主持:“第二项比赛内容:穿运动服、系鞋带。
看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请评委给参赛队员打分。
”嘉宾主持:“第三项比赛:摘芹菜叶,在规定时间内把芹菜叶摘完。
”活动准备故事活动过程(一)1、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
2、导入:小华把书包弄得乱七八糟,找不到书桌上的垫板,急得哭了。
老师发现了帮着整理,并在课本里找到了垫板。
3、同学们讨论:小华为什么找不到垫板?引导学生说出小华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的,所以找不垫板。
4、小结:书本、学习用品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应把这些朋友放在一个整洁的“家”里。
5、小朋友谁的书包是整洁又干净的呢?表扬几个小朋友——整理书包怎样才能做好呢?请小朋友介绍自己每天怎么做的?(二)讲故事,谈认识:1、黄珊:我们这一代许多人由于享有得天独厚的“独”字优势,受到家中“六位”家长们的宠爱有些人劳动观念差,缺乏自治处理能力,从我们背起书包上学那天起,我们就从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名小学生了,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当学生的责任。
老师告诉了我们一句话: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狮子的不同命运》有几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狮子,被猎人带回家中精心喂养。
小狮子慢慢长大,无忧无虑,有吃有喝。
人给它们设计的笼子也温暖舒适。
没有想到,一只小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去。
后来,猎人外出再也笼子里的小狮子活活被饿死了。
那只当年跑出去的小狮子,独自在野外。
饿了,自己找食吃;渴了水喝;有了伤,会用舌头舔伤口;遇到敌人,知道怎样保护自己。
它顺利地活下来了。
这几只狮子的命运为什么不同?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2、黄迪:同学们,逃出笼子后的那只小狮子所以能顺利得活下来,是因为长期的野外生活使它知找食物和保护自己。
而笼子里的小狮子所以活活被饿死了,是因为它们长期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成得到起码的生存能力的锻炼,缺乏寻找食物和保护自己的能力。
这个故事说明:不能自立,永远不自然的一员。
动物是这样,我们人类更是如此。
3、老师:同学们,我现在想问大家几个小问题:第一个问题:今天早晨你洗了脸了吗?第二个问早晨你是自己洗的脸吗?第三个问题:今天早晨你是自己穿的衣服吗?同学们,你们一定觉得老师小问题问得非常滑稽,同学们,我还想问大家:你为什么要自己洗脸、自己穿衣服?为什么你不等到你的父母或者老师、你洗脸、穿衣服呢?你们心里一定在想洗脸穿衣是自己的事,当然自己干啦!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吃饭、穿衣、听课、做作业、整理书包、整理自己的住房、购买日用小商品等事情是我们自己的事情。
理所当然的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做。
你们说对不对呀?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是好汉!”你们想了解外国的孩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吗?4、关欣:一群美国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到中国生活了几天,他们吃住在中国人家里。
戴瑞是最刚刚11岁,她给中国学生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与她年龄不大相称的大背包。
一天,游天坛公园时,名中国学生想助人为乐,便走过去对戴瑞说:“我帮你背包吧!”不料戴瑞睁大双眼,疑惑不解但礼地说:“谢谢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拿呀!”其实戴瑞的父母和兄长就在她身边,而且他们各要轻巧得多。
一位中国记者问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东西吗?”她微微一笑点点头。
这天,她背三五公斤重的包,但仍玩得很开心。
5、黄霄:听到这个美国小姑娘的故事,不由得让我想起亲眼见到的一位中国女孩,她大约也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雪下得很大。
我在马路边见到一位小学高年级的女生,她坐在路边草坪伸着腿,叉着腰,指着马路上正在为她叫的士的父亲喊着:“快一点!你要是叫不着车,我迟到了怎只见她那可怜的爸爸,一手抱着女儿的书包,一手不停地挥动,满头大汗,不停地跑前跑后……我真想上去问问这个女孩子:上学究竟是谁的事?迟到了应该由谁负责?6、杨韬:中美两个同龄女孩子强烈的对比,使我感慨万千。
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许是下美两个同龄女孩子强烈的对比,使我感慨万千。
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许是下一代竞争的起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你会明白,上学是自己的事,爸爸妈妈没有义务替你包办一切。
每天一响,你就应该马上起床,再困也要起来,准时去上学。
遇到刮风或雨雪天气,你就应该提早起床出家门,坐不上车,走也要走到学校,绝不能迟到!这一切,你不能依赖爸爸妈妈,把责任推给爸因为你应该知道“我是学生,上学是我的责任”!7、陆沁闻:在家里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为了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不少家长凡需要孩子力、操心的事,舍不得让你们去做,父母全部承包,天长日久,导致我们的依赖性很强,缺乏起码理能力,缺少主动性,就连自己应该做的事,也不愿意做。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孩子们来越高,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就很难适应社会的要求。
8、苏迅: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自己的事一定会自己做,不让大人代劳。
你自己的书包、具等物品自己整理,自己的房间自己打扫,自己的被褥自己收拾。
你应该常常对要帮忙的妈妈说:自己的事,我自己来!”9、黄成浩:如果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在家设立自己的劳动岗位,如洗碗、扫地、拖牛奶……即使父母为了让你多一点时间学习,对你说:“你去念书吧,家里的活儿不用你干!”你持说:“我是家里的一员,干家务也有我的一份责任!10、黄靖婷:同学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做的自己做,不会做的逐步学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