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范文

合集下载

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论文

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论文

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的能力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媒体在社会公共事务和人们实际生活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如何面对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不仅关系其工作能否顺利开展,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通过对领导干部面对媒体存在种种问题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建设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033-02现代社会,媒体作为一种社会公器,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宣传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新闻媒体来引导舆论、凝聚人民是各级领导干部推动和改进工作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更是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新形势下,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时代课题。

一、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的必要性邓小平同志指出:“舆论是社会稳定的思想中心。

”胡锦涛同志指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

”敢与、乐与、善与媒体打交道,是我们共产党执好政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法宝。

因此,领导干部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和透明、开放的媒体新环境,要做好与媒体打交道的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一)提高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能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目前我国正处在“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关键时期,在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背后,也潜伏着不少矛盾和危机。

媒体作为“永不停息的社会雷达”,发挥社会监控的作用,会让这些潜伏着的矛盾和危机更早、更快地显现出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减少它们对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危害,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

同时,媒体通过信息传播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发展。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庞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零件,而信息传播是社会机器的“润滑剂”,只有信息和指令被传递到每一个社会个体,无数个体才能协调一致,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作者:齐冬梅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472新媒体的出现及新媒体不断增长的社会影响力,极大增强了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而且成为公众参政议政、对公共权力进行监督的重要途径。

媒体的民主化与新型公共领域的形成,大大提高了公众参政议政、进行公共权力监督的意识与能力,对原有执政环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领导干部必须适应媒体发展的新形势。

一、新媒体对执政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要面对新的执政环境的问题,提高与媒体沟通的能力,不能是单纯地提高新闻发布、舆情引导、应对记者的能力,而是要真正地转变政府职能。

1.政府决策方式面临着挑战。

新媒体为民意诉求提供了重要的表达和交流平台,并由此聚合成强大的舆论力量,对政府决策进行干预。

民意由此获得了话语权,使得民意在政府决策中得到体现。

新媒体民主意志所凸现出的强大决策干预力,将决策民主化推上一个新的进程,政府决策面临着由单纯的精英式决策向与公民协商共同进行决策的模式转化。

2.社会监督能力加强。

新媒体使社会监督更加直接、便捷、广泛和深入,极大提高了社会对于公共权力监督的能力。

一方面,新媒体极大地丰富和加快了公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和速度,人们能够迅速地在第一时间获得各种来自于一线的新闻信息,可以更多、更快地了解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所作所为,而新媒体便捷的互动交流性,极大地提高了公民要求公平、公正,以及保障自身权利不受侵犯的民主意识,增强了对于公共权力监督的责任感、使命感、积极性与自觉性。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公众舆论自我议程设置功能,使政府不作为行为、权力滥用行为以及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等现象,聚集并放大为强大的社会舆论,给政府施加压力,促使政府进行追究和处理。

3.政务公开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享有知情权是公众参与决策和对公共权力监督的前提条件,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与社会监督能力的提高,政务公开、透明越来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和迫切的要求。

但公众认同的政务公开并不是政府官本位地对相关政府文件、政府部门组织分工及职能等的简单公布,而是要求政府必须本着履行服务型政府职责的态度,主动与公众进行沟通与对话,将政府公共权力运行的过程和各项决策(包括:政府公共服务的投入情况、公共服务的实施情况,公共服务的经济指标、效率指标和效益指标等)进行公开;对关乎公众利益、涉及公平正义的政府活动,以方便公众获取和解读的方式和形式向社会公开,供公众评议和监督。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进入了矛盾凸显期和问题多发期,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要求空前高涨。

新闻舆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此形势下,如何面对媒体、引导舆论,成了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一道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

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决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而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

一、新形势下新闻传媒的新特点近年来,科技进步突飞猛进,传播手段日新月异,颠覆了传统新闻传播规律,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格局,突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时空,刷新了传统新闻传播的观念。

(一)社会意识多元化倾向日益明显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社会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特征日益明显,正确的与错误的、先进的与落后的、主流的与边缘的思想观念相互交织,意识形态领域的噪音、杂音此起彼伏。

所以,各级干部不断提高执政水平、不断增强引导舆论的能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用一元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舆论斗争成为政治较量前沿从国际形势来看,影响世界和平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不安全因素在增加。

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和新闻的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科技优势,通过各种渠道,加紧对我国实施新闻渗透战略,通过新闻宣传对我实施西化、分化。

特别是近年来,境外某些媒体借题发挥,蓄意炒作、抹黑中国;利用各种传播渠道,攻击我政治制度、司法制度、出版制度和新闻管理制度;插手我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煽动所谓“维权”运动,培植“政治异见人士”,千方百计与我争夺舆论阵地、争夺受众、争夺人心。

目前,大力提高我们引导舆论的能力,有效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传播渗透,任务十分紧迫。

(三)正确引导舆论的作用日益突出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的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很多困难。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领导干部作为公众人物,与媒体打交道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如何与媒体高效沟通,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对于领导干部的形象和工作影响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建议,希望对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有所帮助。

首先,领导干部应保持积极主动。

媒体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领导干部应主动与媒体保持联系,及时传递重要信息,回应媒体关切。

通过与媒体合作,领导干部能够更好地在公众中建立形象,宣传政策和发挥影响力。

其次,领导干部应尊重并理解媒体的工作特点。

媒体的工作是追求新闻独家性和及时性,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应理解并尊重媒体的报道角度和方式。

与媒体合作时,应积极提供信息背景和详细情况,避免信息不准确或误导媒体和公众。

第三,领导干部应保持沟通畅通。

对于媒体的报道,领导干部应及时了解并回应。

媒体常常需要领导干部的正面回应或澄清,领导干部应尽快提供准确的回应,以避免误解或疑虑的扩大。

同时,领导干部也应主动与媒体进行交流,了解公众关切和媒体的需求,为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第四,领导干部应加强自身的媒体素养。

对于媒体行业的发展动态和规律,领导干部应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领导干部应主动学习,提高自己在面对媒体时的应对能力,包括如何进行言辞控制、如何处理危机公关、如何利用媒体塑造形象等方面。

最后,领导干部需要注重与媒体的信任建立。

媒体与领导干部的关系是互相合作的关系,需要双方的信任和尊重。

领导干部应坦诚对待媒体,及时提供信息并允许媒体的监督和报道。

同时,领导干部也可以通过与媒体的互动交流,逐渐建立起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

领导干部与媒体的关系是复杂而又敏感的,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必须要谨慎、理性地处理。

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应对媒体的复杂需求,需要有专业的团队来辅助领导干部。

通过有效的媒体沟通,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传递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增加公众对领导干部的信任感,为领导干部的工作提供更大的支持和帮助。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作者:朱铁志来源:《公民与法治》 2015年第13期朱铁志当今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广播电视铺天盖地、报纸杂志应有尽有、网络手机迅猛发展、微博微信无孔不入。

在此情况下,如何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以期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就成为摆在每位领导同志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如何正确面对媒体?我认为:一是摆正位置,坦诚面对。

我们的干部是人民赋予权力的人民公仆,如实向人民群众汇报自己的工作,讲清发生在周遭的各种情况,报告准备采取的政策措施,反馈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报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每个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它的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它的内在动机,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能不能自觉做到这一点,是衡量一个党员干部立场、观点、感情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

因此必须自觉克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封建意识和陈腐观念,千万不能把妥善面对媒体当成可有可无的“官场秀”。

二是明确关系,主动配合。

领导干部和媒体的关系,是内在利益完全一致的同志关系,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

我们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人民群众的喉舌。

宣传党和政府的主张,同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不仅不矛盾,而且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不能把媒体当成对立面,当成随时随地挑错、添乱、找麻烦的对象。

不能像那个逯军一样,把自己凌驾在人民群众之上,把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动辄质问媒体“你打算替谁说话”。

还有一些同志对媒体和新闻舆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错把庸俗的歌功颂德当成“正面报道”,把健康善意的舆论监督当成“负面报道”,把提出敏感问题的记者当作“敌人”,质问人家“是哪个单位的”,威胁人家“我找你们领导去”,甚至动粗抢夺记者话筒,态度之颟顸,形象之丑陋,实在令人不齿。

三是襟怀坦白、知无不言。

既然我们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就没有理由害怕群众、隐瞒群众、欺骗群众。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闻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闻媒体
领 导干部如何面对新 闻媒体
李锐 全 晓林 ( 中 1 共河南 . 省南阳 市委党校社旗分校;. 省南阳 2河南 市企业干部培训中 心)
摘 要 : 中对 在 新 形势 下 , 导 干 部 如 何 面 对 新 闻媒 体 、 导 舆 论 , 立 解 领 导 干 部 的 工作 情 况 , 少 有 机 会 接 触 领 导 , 众 对 自身 经验 范 围 文 领 引 树 更 公 政府 良 好 形 象 方面 做 了 分析 。 关 键 词 : 导 干部 领 面对 新 闻 媒 体
1为什么领 导干部要提 高同媒体 打交道 的能力 策 , 向 政 府 反 馈 自 己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而做 到 政 府 、 闻媒 体 和 民 并 从 新 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当今 时代媒体 的迅速发 众 的 良性 互 动 。

展 , 党 的执 政 环 境 发 生 了深 刻 变 化 , 对领 导 干部 执 政 能力 带来 了 使 也 首先 , 媒体 是 交 流 和 传 播 信 息 的工 具 和 载 体 。在 我 国 , 流 媒体 主 冲 击 和 挑 战 。 年来 我 国发 生 多起 公 共 突 发 事 件 , 近 考验 着 各级 党政 领 除具 有 报 道 新 闻 、 供 资 讯 、 响 舆 论 、 育 大 众 、 供 娱 乐 等 功 能 提 影 教 提 导 干 部 的 科 学 执 政 能 力 。 导 干部 是 否 敢 于 并 擅 于 同媒 体 打 交 道 , 领 在 外 , 具 有 党和 政府 “ 舌 ” 还 喉 的政 治 功 能 , 宣 传 党 的路 线 方针 政 策 的 是 发 生 突 发 性 事 件 时 , 信 媒 体 , 持 媒体 , 分 发 挥 媒 体 引 导舆 论 、 相 支 充 激 重 要 工 具 、 政府 进 行 公 共 管 理 的重 要 资 源 、 播 主 流 价 值 观 的 重 要 阵 传 浊 扬 清 的作 用 , 确 引导 社 会 舆 论 , 正 有效 地 防 止 “ 言 ” “ 言 ” 发 地 、 现 中 国软 实力 的重 要 载 体 。 流 、谣 的 体 生 , 效 地 阻 击 一 些 别 有 用 心 的人 混 淆 视 听 , 得 老 百 姓 的信 任 , 有 赢 有 其 次 , 体 在 影 响社 会 舆 论 方 面 具 有 重 大作 用 。 国 宪 法 在 一般 媒 我 效 地 保 持 社 会 政 局 的 稳 定 ,这 就 是 各 级领 导 干部 执 政 能力 的最 好 体 性 地 规 定 言 论 自由 之 外 ,又 特 别规 定 公 民 享有 揭 露 和 批 评 政 府机 构

《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舆论引导艺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

团结和谐的班集体让我们成长
在 《构 建学 习型 组 织 》的课 堂 上 ,老师 问 : “ 我们这个班以什么样 的方 式来管理 ?”同学们异 口同声 地
回答 : “ 主与集 中相结合 。”整 个 民 班级的管理正是遵 循了这样 的基本 原
有板有眼地在拓 展训练 中钻铁丝 网 、 过 “ 地雷阵 ” ;每个人都与年轻 的清 华学子们一样 ,拎着大书包 ,三 五结 伴 ,或骑车 、或 步行 ,穿梭于教 室 、 图书馆 、大讲 堂……在知识 的海 洋中
拼命汲取滋养 。
嗅着思想 的芬 芳 ,我们 的心 智更加成 熟 ,我们 的眼 界更加开 阔,我们 的信 念更加坚定 。此时 ,我们应 着家 乡的
声声呼唤回到深 爱的故土 ,回到 熟悉
亲切 的工作 岗位 ,将更加扎 实地 做好 自己的工作 ,用实际行动 为山青 水秀 的家 乡早 日实现跨 越发展倾尽绵薄 之
《 第一言论 》


导群众情绪。
本 书 由6 章 组 成 ,共 计 3 大 1
著 :人民论坛杂志社
价 :3 . 元 98 0
出版 社 :华 文 出版 社
小节。作者密切跟踪和研究国内 外特别事件中的新闻舆论效应 , 书 中涉及新 闻传 媒事 业及其 发 展 、新形 势下新 闻传 播 的新 特
正是这种 开放 、互动 的教学方 式
增进了老师和 同学 之间的沟通 ,增 强
班长 张 文富 、支部 书 记 杨 春 光 配合默契 ;班 委委员 、小组长 注意加
强 与同学 的沟通协 调 ;每个 同学以普
大龄队 员毫无惧色地与清华校队 的小
伙子们激烈鏖战,全班同学在旁齐声
呐喊助威 。当比赛结束 ,我们队 光荣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作用越来越强大。

再加之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社会舆论必然呈现出多层次的复杂情况,几乎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舆论灭火器”失灵。

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体现执政水平、工作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领导干部面对媒体不知所措,表现为“一防二怕三应付”即:一防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二怕网络。

比记者更可怕的还有一个源———-互联网,网络传播速度太快,而且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具有很强的隐匿性,很多领导更怕网络;三应付,就是当记者出现后,被动仓猝接招,以求敷衍了事。

由于这些领导干部的“一防二怕三应付”,使其在与媒体打交道时,窘态百出:(1)装腔作势,缺乏诚意;(2)东躲西藏,无可奉告;(3)居高临下,傲慢无理。

“你们记者管得太多了”、“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4)语无伦次,言语乏味;(5)信口开河,乱下结论;(6)上下推诿,不负责任;(7)百般封堵,肆意阻拦;(8)乱用警力,抓捕记者。

如何面对媒体?善用媒体?善待记者?应对记者?是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件大事,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执政水平的考验。

我想与媒体、记者打交道应遵循“正面、真诚、主动、为我所用”的原则,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正确认识媒体、记者及其作用所谓媒体就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是社会的良知或喉舌,没有一个健康的媒体,就没有一个健康的社会。

新闻媒体作为现代工业文明产物,具有现代社会大众传媒社会属性,在引导舆论、传播信息、反映社情民意、宣传形象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发挥着重要作用。

按产生时间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分为报刊记者、广播电视记者、网络记者。

媒体、记者是信息传播的主导,是政府和民众之间最有效的沟通媒介.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连接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信息传播的主渠道。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

收稿日期:2010-12-15作者简介:郑静萍(1961- ),女,云南普洱人,中共昆明市委党校科研处副处长、副教授。

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生态环境。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能力郑静萍(中共昆明市委党校 科研处,云南 昆明 650215)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强大,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面对媒体应该具备哪些能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领导干部;面对媒体;角色定位;应对态度;基本途径中图分类号:D26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994(2010)01-0171-03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重任,肩负着把人民群众的要求、愿望、诉求充分表达的渠道作用,肩负着公开、透明、公正的监督使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进步,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强大,重视媒体的作用、运用好传媒的力量,已经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领导干部应对媒体时的角色定位和态度领导干部应对媒体的角色定位和态度是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前提、基础和关键。

角色定位决定领导干部应对媒体时的代表性和权威性,而应对态度则体现了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的正确性和合法性。

1、角色定位。

领导干部应对媒体时的角色定位主要有两种,一是作为新闻发言人,二是作为定向采访对象。

作为新闻发言人,一般来讲只能代表组织,不能代表个人。

按照通常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他们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身份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

新闻发言人的职责是“在一定时间内就某一重大事件或时局问题。

举行新闻发布会,或约见个别记者,发布有关新闻或阐述本部门的观点立场,并代表有关部门回答记者的提问”。

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基层领导干部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建云县级和县级部门、乡镇(街道)领导干部处在基层工作第一线,与群众接触最多,对社会公众产生的影响最直接,容易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随着社会民主法治的发展进步和信息通讯技术的日渐发达,社会公众对信息资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媒体影响社会事务的力量也越来越大。

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是基层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要手段,是保持地方稳定和促进地方发展的必修课程。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关键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正确全面认识媒体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民主、注重个性和公共利益的社会,而媒体是社会公众的代言人,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转变对待媒体的观念和态度,提高对媒体的认识和了解,努力适应新形势对于执政能力的要求。

1、新形势下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交流工具,更是影响社会舆论甚至改变事件发展和社会进程的力量,各级领导干部对此要有高度认识。

传统的观念一般认为,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舆论宣传的工具。

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这种功能,在当前虽然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这样的认识层面,显然与时代发展是远远不相符的。

当今形势下,媒体不仅仅是信息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它的另外一个重要功能是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它所产生的强大舆论影响力,不少时候可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方向,甚至可以影响社会的发展进程。

较远如2003年发生在广东的大学生孙志刚因没有暂住证被当作流浪人员打死事件,经媒体深入持续报道,最后不仅广东省甚至是全国都终结了对社会流浪人员的收容遣送政策,国家法律因此而修改;近期如2010年9月发生在江西宜黄县的拆迁户自焚事件,因媒体深度介入,最后当地政府不得不改变拆迁决策,地方党政一把手领导也因此而免职,据当地政府一位官员在网上撰文反映,因这一事件影响“宜黄的发展可能后退五年”;另外还有2010年发生的广西烟草局长“网上日记”、河北“我爸是李刚”交通事故、江苏海门市审计局长超标接待事件等,都因为媒体的持续追踪报道,尤其是互联网的介入,使得当事人无处可遁,最终改变了个人命运。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1]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1]

浅谈“领导干部如何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王栓兴(市政协常委/民革副主委/教授)胡锦涛总书记在08年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在媒体影响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提高领导干部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文“Medium”,音译为媒介,意为两者之间,它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媒体的简称,主要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通讯这些用于传播新闻的大众传播媒体。

在新形势下,我们的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如何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迫和重要的时代课题。

下面,本文从五个方面来论述这个问题。

一、要明白领导干部为什么要重视和面对新闻媒体1、为什么要重视新闻媒体?(1)新闻媒体有舆论监督的作用。

宪法对于舆论监督的地位进行了确定,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41条规定:“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和建议权。

”舆论监督权是言论和出版自由的延伸,是言论自由借助于新闻媒体的实现方式。

(2)知情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人们行使知情权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去获得形形色色的信息。

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尊重新闻媒体的采访,给老百姓充足的知情权。

(3)政府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政府部门,而政府部门是公众服务结构,有将除了机密以外信息公之于众的法定义务。

记者采访政府官员时,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媒体背后的公众。

所以,政府部门不应该拒绝采访,而记者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采访。

(4)记者的采访权不受法外权力的阻挠。

对于各种事故及新闻事件,只要符合法律规定,在不泄露国家机密、个人隐私,不违反社会公共道德的前提下,记者有权公开、公正地采访报道,行政机关不得非法干预。

领导干部如何提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升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当今社会,从中央到一线,各级领导越来越清醒认识到新闻媒体的重要性,新闻媒体的地位也越来越得到巩固和提高,党的“喉舌”作用发挥也越来越明显。

一、充分认识新闻媒体的重要作用在党的各项事业中,新闻媒体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

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她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电台、网络、手机、杂志等新闻传媒积极宣传党的各种主张、言论、方向、方针政策等,充分扮演好党的“代言人”角色,及时、准确、主动地向公众第一时间传播党的声音和主张,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把新闻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作为执政和全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营造有利于本地区本部门各阶段的中心任务、重点工作顺利开展的舆论环境。

对公众舆论关注的社会热点、新闻媒体的采访诉求,新闻发布单位应积极予以回应,及时调查处理,并适时公开处理结果。

新闻发言人要不说假话,不推诿,不回避,不失语。

不容乐观的是,有的地方官员把媒体记者视为“狂洪猛兽”,对媒体记者不理不睬、采取回避、漠而不见、甚至殴打或谩骂的恶劣行为,对新闻媒体唯恐避之不及,怕引火烧身;另一方面是不愿出头露面,明哲保身,怕惹来麻烦。

有的领导负责人掌握相关数据不清、对事情来龙去脉了解不透彻,对媒体记者的来访不能及时、准确提供第一手素材。

有些领导干部对新闻报道是重视过火,干工作不是考虑实际效果,不是考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而是考虑宣传需要,搞形式主义的面上工程、花架子,全然不顾群众高兴不高兴、宣传效果好不好,带给公众劳民伤财、浪费新闻资源的感觉。

有的领导干部乱用媒体,为了达到加大宣传的目的,夸大事实、制造假新闻、提供虚假数据,不遵循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甚至把新闻媒体当作宣传自己的工具,企图利用媒体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所以,对媒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正确对待媒体、善于发挥媒体的重要作用成为摆在时代前沿的一个凝重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广大民众的民主意识显著提升,知情权需求和话语权诉求空前提高,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媒体管理应主要采取以疏为主的方式,这也是形势发展的必由之路。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新闻媒体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新闻媒体的能力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新闻媒体的能力领导干部是一个组织中重要的角色,他们必须能够妥善应对新闻媒体的报道和采访。

这是因为新闻媒体能够对组织的形象、声誉和政策产生直接的影响。

因此,领导干部应该具备应对新闻媒体的能力,以有效地传递信息,并维护组织的利益。

首先,领导干部应该了解媒体行业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机制。

他们应当了解新闻媒体所追求的价值观,比如公正、真实和客观。

此外,他们还应该熟悉新闻报道的不同形式,例如新闻稿、专访和评论等。

通过了解媒体行业的运作机制,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媒体的行为和期望。

其次,领导干部要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表达。

他们应该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政策,并避免模糊或含糊其辞。

领导干部必须时刻记住,媒体的目标是寻找新闻价值和引起公众的关注。

因此,他们应该学会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让公众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此外,领导干部要具备应对媒体采访的技巧。

他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信息传递的要点,并在采访过程中始终保持冷静和自信。

在应对敏感问题时,领导干部应该学会回应问题、澄清误解,并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消除疑虑。

此外,领导干部还应该学会灵活应对不同类型的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和社交媒体等。

最后,领导干部要善于建立和维护与媒体的良好关系。

他们应该主动与记者和编辑建立联系,并提供准确和有用的信息。

与媒体建立互信和合作的关系,可以让领导干部在面对负面报道或危机时更容易获得支持和理解。

总之,领导干部在应对新闻媒体方面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

通过了解媒体的原则和运作机制、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表达、掌握应对媒体采访的技巧以及建立与媒体的良好关系,领导干部可以更好地应对新闻媒体,维护组织的利益和形象。

继续提高领导干部的媒体应对能力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领导干部应该加强对信息的搜集和分析能力。

领导干部需要时刻关注媒体的报道和舆论动态,了解公众舆论的倾向和关注点。

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报纸、观看新闻节目、浏览新闻网站等方式来获取信息。

怎样同媒体打交道

怎样同媒体打交道

怎样同媒体打交道信息时代,如何应对媒体,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已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今年3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同全国县委宣传部长培训班学员座谈时强调,“要把舆论引导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支持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新闻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结合多年在新闻宣传部门工作的实际,借这次机会,谈点粗浅的体会和建议。

(一)沉着冷静,有理有节。

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走上前台,直面媒体,引导舆论。

他们沉着冷静,有礼有节,展示了良好的公共形象。

许多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是面对媒体的高手,给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记得我在香港做记者时,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李瑞环“巧答记者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那次记者招待会上,李瑞环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其中说到,希望特区政府精诚团结,共创香港美好明天。

一位香港记者出了道难题:“您刚才在讲话时说到‘特区政府要加强团结’,是不是意味着特区政府不团结?”李瑞环回答得很机智:“请问记者先生,我祝你身体健康,是不是意味着你身体不健康?”(二)真诚相待,以理服人。

某市规划局一副局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这一“高论”立即在广大网民中引起广泛争议和质疑。

记得有一次,一位县长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记者采访时,焦躁不安,态度野蛮。

他不但不正面回答问题,更是语出惊人:“在我的地盘,老子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

我怕什么!”其表现在《焦点访谈》节目播出后,这位“最牛县长”成为全国出名的反面教材。

国家出版总署明确规定:“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扰和阻碍新闻采编人员合法的新闻采访活动。

侵犯记者的采访权就是侵犯公众的知情权和自由表达权。

”国务院条例规定,政府官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不能说“无可奉告”。

采访报道是记者的职业,是正常工作。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领 导 干 部 不 善于 与媒 体 打 交 道
的种 种表现
有 学 者 认 为 , 些 领 导 干 部 对 新 闻媒 一 体 还 抱 着 “ 而 远 之 ” 态度 , 愿 意 和 新 敬 的 不 闻媒 体 打 交道 ,对 新 闻 媒 体 唯 恐 避 之 不 及 。 有 的 对 新 闻 媒 体 采 取 敷 衍 应 付 的 办 法 , 虚 实 实 、 真 假 假 , 提供 第 一 手 的 虚 真 不
总 是 三缄 其 口。
报道里 , 导致出丑。六是新 闻礼仪欠缺 。 面
对 媒 体 人 员 拍 摄 时 , 的领 导 干 部 缺 少 配 有 合 意 识 , 其 在 身体 语 言 上 暴 露 出 不 佳 的 使
公众形象。
如发现有记者在其辖 区内“ 活动” 要严密 ,
监 视 并 在 第 - B- 告 上 级 主 管 部 门 , 1间报 , 出 了 问 题 不 是 积 极 应 对 , 是 力 图 把 盖 子 捂 而
这 、 明令 禁 止 ” “ 、 无 躲媒体 。一旦 出 了“ 负面情况 ”某 些领导 用 “ 个 不 报 那 个 不 报 ” “ , 干部 怕说 错话 给 自 己带 来 麻 烦 , 是 不 敢 于
正面接触 记者 , 避记 者的采访 , 现 了 回 出
唱好 主 旋 律 。 有 学 者认 为 , 些 领 导 干 部 之 所 以消 一
领 导 的 事 , 职 , ̄-的 事 , 们 不 必 也 是 M f d I u j 他
不便参与。二是坚持 “ 多干少说 ” 的传统 ,
认 为 只 要 完 成 好 任 务 就 行 , 此 一 再 放 弃 因 “ 出镜 ” 的机 会 。三 是 认 为 要 做 到 不 泄 密 、
不 出 事 , 是 少 说 为 佳 , 此 面 对 记 者 时 还 因

领导干部要正确面对新闻媒体

领导干部要正确面对新闻媒体

领导干部要正确面对新闻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面对媒体和记者,成了摆在我们各级领导干部面前、考验我们执政能力的一道极为重要的课题。

正确面对媒体,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领导干部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工作能力的具体体现。

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努力提高面对媒体的能力和水平。

一要建立与媒体的良好关系。

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就是要与媒体保持良好的沟通、交往与联系。

处理媒体关系,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首先要熟悉媒体,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作为交流对象,主动培养与媒体间的感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协调媒体宣传。

其次,要适时举办新闻发布会、通气会、吹风会、座谈会、集中报道等活动,与媒体建立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

建立良性的媒体关系,是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的基本保证。

二要建立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

在媒体高度发达的今天,政府需要一个有效的应对手段和系统。

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新闻发言人机制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

建立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一是通过主要领导直接推动,各部门通力协作,建立健全新闻发布制度,确保新闻发布工作规范有序;二是及时回答民众关注问题,遵循新闻规律,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确保新闻发布工作透明、高效;三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配置新闻发布会必需的各项硬件设施,体现新闻发布的亲和力和权威性。

新闻发布的权威性与具体新闻发言人的综合素质、工作效果密切相关。

三要提高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能力。

危机事件的爆发最能刺激人们的好奇心,常常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媒体捕捉的新闻素材和报道线索。

危机初期,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先声夺人。

危机中期,要向媒体展示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网络舆情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网络舆情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网络舆情侯法加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渗透力和独特的互动性、流动性,加剧了局部问题全局化、简单问题复杂化、个体问题公众化、普通问题政治化、一般问题热点化的趋势,从而使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因此,正确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努力使网络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和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绿色空间,已是当前各党政干部面临的现实课题和紧迫任务。

网络是把“双刃剑”,引导有方,就能为我所用;引导不当,就会深受其害。

网络时代,任何人对网络舆情都躲不开,绕不过。

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唯有勇于直面、积极应对、有效引导,才能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和化解网上舆情危机。

一要重视而不无视。

互联网把人类带入一个多维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网络舆论成为民意的“晴雨表”。

比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世界。

”党政领导干部无视或轻视网络,等于自断了解社情民意的捷径,自阻整合民意人心的通道,自毁正面引导舆论的平台。

因此,我们一定要站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把握网络的发展趋势,认识网络的深刻影响,正视网络的严峻挑战,把网络作为日益强势的新兴媒体来对待,把关注网络舆情当做一种工作常态来坚持,把引导网络舆情作为一种能力来锻炼,高度重视网络建设,主动掌握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大力发挥网络作用,切实把互联网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

二要上网而不弃网。

网络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是大众主要信息源。

在现代社会,上网已成为一种学习方式,也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正如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所说,领导干部懂不懂网、上不上网、用不用网,是其是否具有现代意识、能否跟上时代潮流的一个重要体现。

不上网,无法及时了解发展形势,成为瞎子;无法听到网民心声,成为聋子;无法掌握话语权,成为哑巴。

各级党政干部要把懂网作为一门必修课,把用网作为一门基本功,坚持每天“上网看看”、“在线聊聊”、“网上蹲点”,通过网络来了解世界、掌握资讯,发扬民主、集中民智,化解矛盾、促进和谐,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本领。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

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媒体随着改革和发展的进一步深入,要求政府工作更加透明、公开,使人们更容易地获得各种政务信息。

如何应对媒体、如何引导舆论,已经成为领导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也是加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中,媒体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人曾有一句话,一言可兴邦,一言也可以丧邦。

大众传媒未必能做到这一点,但实际它的作用确实不可小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民主意识的提高,媒体已经形成了一种公共力量。

作为领导干部,应该从与媒体的相处中,学习一种开放的心态,学会理性的、艺术地对待媒体。

这样不但能够促进党和政府工作的开展,也能树立起亲民、透明、开明的政府形象。

一、应对媒体的基本原则1.1〓尊重媒体,要用坦诚的态度去应对媒体。

其一是对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心态。

无论国内国外、高层低层,都免不了要碰到媒体的场合,回避和抵触解决不了问题,关注负面事件是人的本性,追逐负面新闻是媒体的本性,无论哪里都一样,连国家领导人都会经常碰到和媒体较量的场合。

对于媒体的采访要求和询问问题时,要作出快速响应,一方面,给予积极回应,安排采访,了解核实情况,予以答复。

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接受采访或没有明确口径予以答复,也要及时告知媒体,这样也是一种回应。

其二是要诚信、负责,不要耍弄、迎合媒体。

领导干部的诚信代表和展示政府或组织的形象和信誉,其言行代表政府,不要以打发记者“纠缠”的态度来对待媒体、耍弄媒体。

应对媒体要诚信公开,不说谎,不猜测,不推测,不发表个人观点。

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和来采访负面影响的记者。

面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最关键的是如何处理。

同时如何通过舆论来获得公众的支持和帮助非常重要,它可以检验政府的应急能力。

处理的好,就可以在公众中树立高效、勤政的政府形象,更能够寻找新的空间,创造新的活力。

1.2〓前后一致,信息清晰。

回答媒体采访,要认真准备回复口径,不要轻易和草率表态。

口径要前后一致,简练清晰,表明立场、态度,重点要突出,条理要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领导干部如何面对媒体(专刊)一、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理论内涵(一)概念界定:媒体素养指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评判和反应能力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主要包括领导对传媒规律的了解程度、与记者打交道的策略及运用媒体的能力和技巧。

领导媒体素养既是处理突发事件的必要条件,也是各级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极为重要的现实课题之一。

(二)现实意义:当今社会广大民众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要求空前高涨,新闻舆论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正确面对媒体、有效引导舆论,决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事,而是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领导干部必须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新闻传媒出现的新动向、新特点,自觉提升媒体素养,努力提高面对媒体、引导舆论的能力和水平。

(三)内容涵盖:1、认识媒体,深刻了解现代媒体的社会价值;媒体的功能:媒体既是社会公信力的代表,也是公众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

具有传播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消解功能和警醒功能,也能帮助政府建构、制造和引导公共舆论,还具有“双刃”功能。

媒体特点和社会价值:媒介信息是对现实的再架构;媒介能够决定人们对现实的认识;受众对媒介信息的接纳是有条件的;媒介信息拥有商业内涵;媒介信息包含有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媒介信息拥有社会和政治意义;媒介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密切相关。

2、重视媒体,努力把握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媒介化社会的背景知识一是信息渠道明显增多;二是公众交往更加频繁;三是公众的知情权得到更多的尊重;四是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信息公开成了政府行政的发展方向。

3、动用媒体,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与真情传播功能。

媒体素养要素:“主动”:在当今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各级领导干部应该主动与新闻媒体进行交流;“主流”:来自政府的真实信息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主流信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主导”:通过加强学习、充分了解信息和全面掌握政策等多方面的努力,在与媒体的交流中发挥主导作用。

“主见”:通过充分观察和了解新闻媒体的行业背景和服务对象,在交流中有的放矢地发表观点,使自己的主见能够为广泛多元的社会群体所接受。

(四)提升媒体素养的能力要求:一是提高接待记者的能力。

通过验证记者身份、记者分类和与记者交朋友的方法,确认记者身份真实。

二是提高接待采访的能力。

用事实说话,搞清记者采访意图,抓住重点,努力突出正面效应、消除负面影响,争取采访的主动权。

三是提高接受舆论监督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树立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敢于正视问题,主动处理问题,力争不曝光。

四是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处理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发布信息、主动提供资料并热情接待。

五是提高运用网络、媒体的能力。

领导干部要争当版主和评论员,熟练使用计算机,随时了解舆情并与网民互动,让网络为我所用。

二、提高领导干部媒体素养的操作策略(一)如何面对媒体和记者1、建立良好的媒体公共关系处理媒体关系应该成为领导干部处理各种复杂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此,首先要熟悉媒体,选择适合自己并具有一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作为交流对象,与媒体建立相互信任与合作的关系,把握舆论主动权,争取有利的舆论环境。

2、建立高效的新闻发布机制新闻发言人机制是避免媒体炒作、消除谣言、引导舆论、树立政府形象的有效手段。

新闻发布机制的建立:一是主要领导直接推动;二是及时回答民众所关注问题;三是加强新闻发言人队伍建设。

3、提高在危机事件中面对媒体的能力在危机事件中平息事端、释疑解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不仅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能力。

应对危机策略:危机初期,要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切忌封锁消息、隐瞒事实;要把握好先机,引导媒体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并及时披露相关最新信息,先声夺人。

危机中期,要向媒体展示采取的具体措施及取得的效果,展示处置危机的具体行动,尽早赢得公众的谅解和信任。

危机后期,要利用媒体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只有自身声誉和公众形象重新建立起来,危机处理才谈得上成功。

危机事件中如何面对媒体采访:媒体是一种力量。

危机事件中接受媒体采访,要事先设计好一个流程,做好充分的预案,把所有的利益关联方考虑清楚,详细列出哪些话应该讲、如何讲。

成功的媒体采访测评清单:——表现出政府对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关注、关心。

【反面案例】在某个突发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

一位官员为了减轻公众的恐怖情绪,反复强调说“我们省6千万人口,才死了5个人,有什么大不了的?”对政府来说,死亡率几千万分之一,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对死伤者本人和他们的家属来说,就是100%。

——记者准确地有影响力地传达了政府的意图,记者的角度与你的角度相符。

【反面案例】有的政府官员自以为聪明。

接受采访时大耍“外交辞令”、“滴水不漏”,虽然没给记者抓住任何“把柄”,可是公众想知道的一句没讲。

结果,有的记者胡乱摘编几句塞责,而敬业的记者又不得不四处“扑料”,写出一些政府不希望见到的内容。

——最重要的信息在报道中是主导的、清晰的。

作为政府官员,在任何突发事件中,核心主导信息是强调您的政府是负责任的政府。

记者最喜欢问“你能100%保证以后不会发生类似事故吗?”备选答案之一是“我们的政府会尽100%的努力防止类似事故。

”——在报道中你没有被引用任何负面的、非建设的话。

【反面案例】今年禽流感时,有一个市长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国家几千年来鸡瘟一直存在,禽流感和鸡瘟差不多嘛,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非常冷静地回答所有问题,不被记者激怒。

一定要记住;没有错误的问题,只有错误的回答。

【反面案例】某一次有关公共卫生事件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听说这次发生的流行病是鼠疫,请问你怎么看?我们的官员拍着桌子发起怒来说:“你这样说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不要多生枝节,给别人制造子弹来打自己。

【反面案例】某市发生火灾,市长接受采访,说:“非常抱歉发生了伤亡事件。

我们城市最近发生了一系列安全事故,上个月刚刚发生了一次火灾,去年也发生过类似事情……”这些事情,本来记者们都不知道,结果记者顺着市长提供的“线索”,一路纠缠下去。

4、提高面对记者的能力第一要以平等的态度面对记者,把记者看做合作者;第二要及时回应记者的来电来访,尽力提供记者所需要的背景资料,利用事实来抓住记者的注意力,以事实为基础答复记者;第三要尽量不使用“无可奉告”之类的语言,不当众拒绝某位记者的提问,不公开表达自己的偏见。

第四不要企图控制记者,而是要控制自己的言行,激发记者报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反面案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电卡门事件”的教训值得我们牢记。

2008年12月8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发现,学校和银行几个月前悄悄给他们办了工商银行信用卡,但又没把卡发给他们。

消息传开后,校园内议论纷纷。

17日上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名女记者到学校采访,当问到“学校对保护学生个人信息有何规定”时,学校宣传部的部长似乎被激怒了,大发雷霆,扬言:“叫保卫处把记者扣起来”、“要做一个轰动全国的事情”、“要占领天涯”。

18日早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播出了这篇录音报道。

节目录音很快被腾讯、网易等网站转载,并迅速在网上传播,西电宣传部的部长被网友称做“最牛的宣传部长”,贻笑大方。

不仅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还被传为笑谈。

5、提高面对采访的能力接受采访是领导干部向公众传递信息,沟通情况,展示观点,树立形象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领导干部媒体形象的树立:首先要在平时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需要长期的精心培育和日积月累;其次,在接受采访时,尽量做到语言恰如其分,举止大方适度,观念与时偕进,态度诚恳感人。

应对采访的方法和技巧:一要精心准备。

要明确接受采访的目的、自己要达到的预期效果,要确定公开信息的底线。

二要以平等、谦逊、积极的心态接受采访。

要清楚自己面对的是社会公众,要将自己置身于访谈语境之中,这样才会有正确、平和的心态。

三要在采访中表现出自信、真诚和自然。

领导干部应该有独特的判断力和分析问题的角度、深度,加上诚恳与亲和的表达,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要在采访中表现出热情、投入和活力。

公众总是喜欢有生机、有激情的领导形象,所以,要尽量展示自己活力四射、光彩感人的形象。

五要准备好回答尖锐性、刺激性的问题。

在有限的时间里,一方面要将最有价值、公众最需要的信息传递出来,另一方面,一些优秀的资深记者总会设置一些难题,增加采访的戏剧性与趣味性,展示领导干部的水平和能力。

这一点被访者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避免出现尴尬的局面。

六要掌握回答问题的基本技巧。

可以从回答记者提问,巧妙地过渡到你想要表达的内容,并列举生动的事实,最后归纳出结论。

6、提高应对负面报道的能力。

保持适量、适度的负面报道,对于改进工作、遏制不正之风、加强权力规范运作等,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1)对一些符合事实真相,以改进工作为目的的监督报道,要虚心接受;(2)静下心来查找问题,努力改进工作,与媒体合作;(3)必要时可与媒体协调,通过媒体挽回影响。

(二)如何正确引导舆论当今社会媒体结构和传播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管理媒体和引导舆论上,我们要适应形势发展和传媒出现的新变化。

1、要消除认识上的误区,驾驭媒体,引导舆论。

【案例】美国哈佛大学公共管理课中,“西雅图固体废物处理局”的案例,值得我们借鉴。

1988—1991年,美国西雅图市对该市的垃圾处理系统进行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

新任局长戴安娜·盖尔认为,要推进这项涉及千家万户和城市环境形象的改革,不仅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市场推广战略,还必须借助一个可靠的媒体宣传战略,要教育和培训员工学会同媒体打交道。

盖尔局长对下属说,不要把媒体看成敌人,要成为他们的朋友。

要求下属随着垃圾处理改革计划的实施,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向新闻界通报情况,取得媒体的理解和支持。

当改革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因废物处理局的工作失误,招来媒体一片冷嘲热讽、批评挖苦时,盖尔局长又教育下属要正确对待媒体的批评:如果有负面报道,那么请你加倍努力改进,不要试图掩盖和解释什么,越掩盖解释越糟糕,也不要试图封堵媒体,而要向记者继续提供好的素材。

因为,没有人能保证会有一个非常合作的媒体。

可是,如果你不断给他们提供素材,他们也会在你为难时手下留情。

正是这种对媒体和公众的态度,西雅图固体废物处理局在盖尔局长的领导下实施的垃圾处理新计划,不仅得到了媒体的配合,也得到市民的理解支持,使西雅图的垃圾处理成了全美的典范。

2、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意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和保证。

对媒体越开放、越透明,舆论氛围就越有利。

【案例】唐山大地震的伤亡数字,由于不是第一时间公布的信息,时至今日,对于“唐山大地震”的伤亡数字、抢险救灾中的得失及灾后重建等问题仍存在争议,难以形成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