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真有趣教案(1)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并掌握相关的数学概念;2.学会使用数学方法解决与钓鱼相关的问题;3.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逻辑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互助意识。
二、教学内容1. 钓鱼是什么?钓鱼是一种通过在水中使用钓鱼竿、钓鱼线、饵料等工具和材料,以钓取鱼类的娱乐活动。
在钓鱼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一些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2. 钓鱼的数学概念在钓鱼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数学概念,如下: - 钓鱼杆的长度和重量:杆子的长度和重量会对钓鱼的效果产生影响; - 钓鱼线的长度和拉力:线的长度和拉力会影响鱼儿被钓起来的概率; - 鱼饵的重量和种类:鱼饵的重量和种类会吸引到不同种类的鱼; - 钓鱼的时间和地点:钓鱼的时间和地点会对钓鱼成果产生影响。
3. 钓鱼中的数学问题在钓鱼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数学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例如: - 如果我的鱼竿长度为2米,我需要将鱼钩下到3米的水底,我该如何控制线的长度? - 如果我知道一米鱼线的强度为10N,我需要将鱼钩下到7米的水底,我应该选择多长的鱼线? - 在一条河中,红色的鱼饵可以吸引黑鱼,黄色的鱼饵可以吸引金鱼,如果我想要钓到一条黑鱼和一条金鱼,我应该选择什么颜色的鱼饵? - 已知某地钓鱼季节为5月至9月,时间最佳,为期3个小时,那我选择哪一天和具体时间段去钓鱼最好?三、教学过程1. 导入与引导通过介绍钓鱼活动的背景和概念,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钓鱼与数学的关联。
2. 知识点讲解依次介绍钓鱼的相关数学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表观点。
3.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提出实际钓鱼场景下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4. 拓展练习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5. 总结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的理解。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钓鱼工具1.1 教师向幼儿介绍钓鱼所需的基本工具,如鱼竿、鱼饵、鱼钩等。
1.2 幼儿观察并触摸钓鱼工具,了解其特点和用途。
1.3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讲解钓鱼时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第二章:学习数数2.1 教师带领幼儿数一数钓鱼工具的个数,如鱼竿、鱼饵等。
2.2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数一数钓到的鱼的数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
第三章:认识时间3.1 教师向幼儿讲解钓鱼的时间概念,如早上、下午、早上九点等。
3.2 幼儿通过看钟表或沙漏,了解钓鱼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3.3 教师引导幼儿感知时间的流逝,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
第四章:学习形状和颜色4.1 教师向幼儿介绍钓鱼场景中常见的形状和颜色,如鱼缸的圆形、鱼的颜色等。
4.2 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辨别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4.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形状和颜色的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钓鱼比赛5.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钓鱼比赛,每人一根鱼竿,看谁钓到的鱼多。
5.2 幼儿在钓鱼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如数数钓到的鱼的数量,进行加减法计算等。
5.3 教师对幼儿的钓鱼成果进行评价,鼓励幼儿在比赛中学习和进步。
第六章:学习测量6.1 教师向幼儿介绍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并讲解其用途。
6.2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测量工具测量钓鱼工具的长度、鱼的大小等。
6.3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测量的重要性,并学会简单的测量方法。
第七章:学习比较7.1 教师向幼儿讲解比较的概念,如长短、大小、重量等。
7.2 幼儿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学会比较钓鱼工具和鱼的大小、长短等。
7.3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比较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第八章:学习概率8.1 教师向幼儿讲解概率的概念,如可能性、必然性等。
8.2 幼儿通过钓鱼活动,体验概率的实践,如猜测钓到的鱼的可能性。
8.3 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九章:学习数据统计9.1 教师向幼儿讲解数据统计的概念,如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钓鱼真有趣》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掌握5的组成。
2.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教学活动:钓鱼游戏2.教学材料:钓鱼竿、磁铁、小鱼卡片(数字1-5)、鱼池背景图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部分1.组织幼儿观看动画视频《钓鱼》,引发幼儿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视频中发生了什么故事吗?谁去钓鱼了?他钓到了什么?(二)基本环节1.钓鱼游戏规则讲解a.教师介绍钓鱼游戏的玩法,即用钓鱼竿上的磁铁钓起鱼池中的小鱼。
b.讲解游戏规则:每次只能钓起一条鱼,钓到的鱼要放到自己的鱼篓里。
2.游戏实践a.教师示范钓鱼动作,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
b.幼儿分组进行钓鱼游戏,每组2-3人,轮流钓鱼。
c.教师观察幼儿钓鱼情况,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3.钓鱼成果展示a.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钓鱼成果,即鱼篓中的小鱼。
b.引导幼儿数一数自己的鱼篓中有几条鱼,并说出鱼的数字。
4.数字5的组成教学a.教师展示数字5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5的组成。
b.教师通过钓鱼游戏中的小鱼数量,引导幼儿理解5可以由1、2、3、4组成。
c.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验证5的组成。
5.游戏延伸a.教师出示更多的数字卡片(1-10),引导幼儿用钓鱼竿钓起相应数量的鱼。
b.教师与幼儿一起数数,验证数字的组成。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钓鱼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发现,培养数学思维。
四、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钓鱼游戏中的参与程度和操作能力。
2.关注幼儿对数字5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评估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字5的组成,达到了教学目标。
2.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了幼儿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不足之处:部分幼儿在游戏中过于兴奋,导致课堂秩序有些混乱。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钓鱼工具1.1 认识鱼竿:让幼儿观察鱼竿的形状、长度、材质等特征,并了解鱼竿的作用。
1.2 认识鱼饵:让幼儿观察鱼饵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并了解鱼饵的作用。
1.3 认识鱼钩:让幼儿观察鱼钩的形状、大小、材质等特征,并了解鱼钩的作用。
第二章:学习钓鱼技巧2.1 学习挂饵:让幼儿掌握挂饵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2.2 学习抛竿:让幼儿掌握抛竿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协调能力。
2.3 学习收竿:让幼儿掌握收竿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第三章:了解钓鱼知识3.1 了解鱼的生活习性:让幼儿了解鱼的生活习性,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3.2 了解钓鱼礼仪:让幼儿了解钓鱼时的礼仪,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3.3 了解安全钓鱼:让幼儿了解安全钓鱼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第四章:实践钓鱼活动4.1 模拟钓鱼:组织幼儿进行模拟钓鱼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钓鱼的乐趣。
4.2 实地钓鱼:在安全的环境下,组织幼儿进行实地钓鱼活动,让幼儿巩固所学知识。
4.3 分享钓鱼心得:让幼儿分享钓鱼心得,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5.2 反思钓鱼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让幼儿反思自己在钓鱼过程中的表现,培养幼儿的自省能力。
5.3 展望下一次钓鱼活动:让幼儿期待下一次钓鱼活动,保持对钓鱼的热情。
第六章:学习钓鱼数学6.1 数数钓鱼:让幼儿数一数钓到的鱼,学习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6.2 测量钓鱼:让幼儿用尺子测量钓鱼竿的长度,了解长度单位。
6.3 计算钓鱼时间:让幼儿记录钓鱼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学习计算经过的时间。
第七章:培养钓鱼耐心7.1 耐心等待:教育幼儿钓鱼需要耐心等待,培养幼儿的耐心和毅力。
7.2 观察鱼类:让幼儿观察不同种类的鱼,了解它们的特征和习性。
7.3 奖励机制:设置小奖励,鼓励幼儿坚持钓鱼,培养幼儿的积极性。
第八章:探索钓鱼科学8.1 浮力原理:让幼儿了解浮力原理,解释为什么鱼能浮在水面上。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数字1-5。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兴趣和敏感度。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的大小比较。
3. 数字的排列顺序。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数字。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数字。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数字的特点和运用。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数字1-5进行自我介绍。
2. 教学数字1-5: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数字1-5。
3. 数字大小比较:让学生通过比较,掌握数字的大小关系。
4. 数字排列顺序:让学生练习将数字1-5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对数字的认识和运用。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用数字1-5进行游戏。
2. 家长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并在作业本上进行记录。
第二章:认识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基本的形状(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对形状的兴趣和敏感度。
3. 培养学生运用形状进行创意绘画。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状的认识。
2. 形状的组合与创意。
3. 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形状。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形状。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形状的特点和运用。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自由发挥,用基本形状进行自我介绍。
2. 教学基本形状: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基本形状。
3. 形状组合与创意:让学生尝试将基本形状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画作。
4. 形状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中形状的应用。
5. 总结与拓展: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游戏中对形状的认识和运用。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钓鱼真有趣》一、教学目标1.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学会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
三、教学难点1.理解数字和数量的关系。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钓鱼工具(鱼竿、鱼钩、鱼线、磁铁等)。
2.数字卡片(1-10)。
3.鱼形卡片(1-10)。
4.钓鱼场地(用绳子围成的圆形区域)。
5.音乐《渔光曲》。
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音乐《渔光曲》,让幼儿感受钓鱼的乐趣。
(2)教师出示钓鱼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钓鱼工具的名称。
2.教学活动(1)数字与数量对应①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认读。
②教师出示鱼形卡片,让幼儿认读。
③教师将数字卡片与鱼形卡片对应,引导幼儿观察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钓鱼游戏①教师介绍钓鱼规则:每人一次机会,钓到鱼后,将鱼形卡片上的数字与数字卡片对应,放在指定的区域内。
②教师示范钓鱼,引导幼儿观察钓鱼方法。
③幼儿分组进行钓鱼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观察与思考①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钓到的鱼,发现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②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思考:为什么有的鱼多,有的鱼少?怎样让鱼的数量增加?③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②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收获。
③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学延伸(1)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户外钓鱼活动,巩固所学知识。
(2)家长参与,与幼儿一起进行家庭钓鱼活动,增进亲子关系。
六、作业1.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钓鱼活动,记录钓到的鱼的数量,并与家长分享钓鱼的乐趣。
2.家长协助幼儿完成钓鱼日记,记录钓鱼过程中的观察和思考。
七、教学反思1.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关系。
2.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含反思一、教案背景这是一节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的数学课,针对孩子们的兴趣,教师准备了一份名为《钓鱼真有趣》的教案。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长度和大小。
2.让幼儿对比不同长度和大小的对象,提高识别能力。
3.抓住幼儿园大班孩子喜欢动手、动脑的特点,提高学习积极性。
4.培养幼儿细心认真的好习惯,培养持久性和耐心。
三、教学准备本次教学需要准备以下物品:1.钓鱼杆、鱼网、小纸片。
2.桌子和椅子。
3.不同长短大小的对象,如筷子、积木、铅笔、小汽车、球等等。
四、教学过程4.1 学习准备1.室内陈设以渔具为主题,让孩子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让孩子们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开始上课。
4.2 正式教学1.讲解长度和大小的概念,用不同的对象让孩子们感受不同的长度和大小感受。
2.发放鱼杆、纸片,让孩子们模拟钓鱼的过程。
3.钓上来的每条鱼都用比较的方法来比较长度和大小,让孩子们自动计算出鱼的长度和大小。
4.在比较鱼的长度和大小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尝试切分鱼,并用比较长度的方法来计算不同部分的长度比较。
5.完成比较后,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交换一下自己钓到的鱼,或者参加比赛,看谁钓到的鱼长、大、多。
4.3 学习反思1.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程过程中表现出了很大的兴奋和积极性。
2.在教学中,老师发现孩子们对自己钓到的鱼、物品的大小和长度比较的能力还是不够。
3.孩子们在计算过程中容易出错,需要老师有耐心地纠正,以免给孩子们留下错误的看法。
4.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关心所有的学生,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比较中来,吸引他们融入教学当中。
五、教学总结幼儿园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让孩子们在比较中学习到了长度和大小的概念,也提高了他们对不同物品的识别能力。
同时,孩子们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在健康热烈的氛围中学习到了知识。
教师需要注意孩子们在计算时的细节、避免产生学习误区和偏见。
今后能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也能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情。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钓鱼真有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钓鱼真有趣一、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让幼儿掌握基础的数学概念及运算。
2.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1.帮助幼儿了解数字1-10,掌握数的概念,以及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钓竿、鱼线、饵料、小鱼和大鱼的卡片。
2.数字卡片1-10。
3.记录学生成绩的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10分钟)活动开始,老师可以先让幼儿观察一下老师准备的道具。
然后询问幼儿们知道什么活动可以使用这些东西。
在经过幼儿们的思考和猜测之后,老师开始引入本次活动的主题内容——“钓鱼”。
2. 游戏规则(5分钟)老师给孩子们介绍游戏规则,将大鱼和小鱼卡片分别贴在教室的两面墙上,同时放置数码卡片1-10。
幼儿们用钓竿钓鱼,钓到“小鱼”卡片后,老师会为他们出题,孩子们将根据题目使用鱼饵上的数字进行计算。
如果回答正确,将小鱼放入鱼缸中,并获得一定的积分;否则,将鱼放回到相应的位置上。
3. 练习环节(20分钟)老师根据幼儿的不同程度,出不同难度的计算题目,不仅可以练习初级的加减法,还可以增加幼儿对数字的记忆和认知。
例如:钓到小鱼卡片上,题目为“5+2=?”,幼儿使用鱼饵上的数字7计算出答案,回答正确后将小鱼放入鱼缸中,并获得1个积分。
4. 结束活动(5分钟)时间到后,老师会根据幼儿的积分为他们颁发“小钓手”的奖励和纪念品,同时老师也会对幼儿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并与家长分享一些孩子在活动中的收获和表现。
五、教学评价本次活动可以有效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思考、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同时还能让幼儿在欢乐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让学习变得更轻松愉快。
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幼师教案
介绍教案名称: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课时:2课时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数学》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钓鱼游戏,掌握10以内的数字和数量关系。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1.数字1-10的认识。
2.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关系。
3.钓鱼游戏的玩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钓鱼玩具,引起学生的兴趣。
2.学生自由发言,谈论钓鱼的经验。
二、基本概念教学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认识数字。
2.教师通过钓鱼玩具,演示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3.学生跟老师一起数数,加深对数字的认识。
三、钓鱼游戏1.游戏准备:教师将钓鱼玩具放在桌子上,每个学生发一个鱼竿。
2.游戏规则:学生轮流钓鱼,每次只能钓到一种数字的鱼。
钓到鱼后,要说出鱼的数字,并将鱼放在对应的数字框里。
3.游戏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观察学生的操作,给予指导和鼓励。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引导学生复习数字。
2.学生跟老师一起数数,巩固对数字的认识。
二、钓鱼游戏1.游戏准备:教师将钓鱼玩具放在桌子上,每个学生发一个鱼竿。
2.游戏规则:学生轮流钓鱼,每次只能钓到一种数字的鱼。
钓到鱼后,要说出鱼的数字,并将鱼放在对应的数字框里。
3.游戏进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游戏,观察学生的操作,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拓展活动1.教师出示新的钓鱼玩具,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
2.学生自由发挥,创造新的钓鱼游戏。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
教学评价:1.学生对数字1-10的认识程度。
2.学生在游戏中的合作、分享表现。
3.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钓鱼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数字1-10的认识和数量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数学。
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果,培养学生的合作、分享意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四篇)目录: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一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发、短发二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闹花灯三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顺数与倒数四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一活动目标:1、能从画面中,对应出每个人钓鱼的数量,并转换成数字。
2、让幼儿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活动准备: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2、1-5数字卡三份,减法卡、等于卡。
活动过程:㈠引起兴趣1、问幼儿有没有看过钓鱼?告诉幼儿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这样就可以准备进行钓鱼比赛了。
2、教师示范一次钓鱼道具的制作:⑴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⑵接着,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
如果担心不牢,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㈡团体活动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水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但同时要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钓鱼,不能钓太多,够吃就好。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带着钓到的鱼,请教师帮忙把数量记录在海报纸上。
3、教师回收所有的钓鱼道具,请幼儿集合,让幼儿专心于学习数学活动。
4、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5、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幼儿可能会以手指头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师可加入表达式,让幼儿学习抽象符号,并说明,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7、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8、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长发、短发二【活动目标】1、让孩子们学会比较物品的长短。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教学目标1.认识钓鱼是一项科学活动,能体验到钓鱼的乐趣;2.学会选择钓鱼位置、鱼饵、钓竿等工具,了解不同材料的特点和用途;3.提高观察能力、耐心、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选择钓鱼位置、鱼饵、钓竿等工具;2.学习钓鱼技巧和注意事项;3.通过实践感受钓鱼的乐趣。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钓鱼技巧,独立完成钓鱼任务;2.维持良好的注意力、耐心和观察能力。
教学方法1.演示与实践相结合,既让学生了解理论知识,又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2.群体活动,让学生在团队中相互学习,共同完成任务。
教学准备1.钓竿、鱼线、鱼饵、鱼勾等钓鱼用品;2.渔具鱼虫,以及用来装载鱼虫的盒子;3.垂钓总线、鱼摄影机、钓鱼配件等道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课前准备1.授课教师向学生普及基础概念:鱼的种类、钓鱼的基本原理、钓鱼的工具等;2.将鱼线、鱼饵、鱼勾、鱼漂、钓竿等钓鱼用品摆放整齐,向学生展示工具的用途和特点。
第二步:让学生了解钓鱼技巧1.示范钓鱼技巧:如何挑选鱼、鱼饵的选择和使用、鱼线和鱼饵的调整等;2.带领学生进行模拟操作,让学生了解实际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3.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钓鱼技巧。
第三步:让学生学会如何观察和思考1.走进学生,让他们了解鱼棚、观察鱼群的行为和反应;2.发现盲区,让学生想到那些需要观察的细节;3.激发学生思考,让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发现和思考问题。
第四步:让学生进行实践1.组织学生进入钓鱼场,开始钓鱼活动;2.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完成钓鱼任务;3.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不断尝试新的钓鱼技巧和方法。
第五步:让学生总结经验和感悟1.钓鱼结束后,学生总结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2.发表感悟和想法,让学生分享心得和体会;3.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评价。
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钓竿的熟练程度;2.评估学生观察能力、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3.总结钓鱼实践过程中的问题和得到的解决方案。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数字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数字1-5。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1-5的认识。
2. 数字1-5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认识数字。
2. 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数字卡片,让幼儿辨别。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讲述一个关于钓鱼的故事,引出数字1-5。
3. 认识数字: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触摸并认识数字1-5。
4. 书写数字:教师示范书写数字1-5,幼儿跟随书写。
5. 复习巩固:组织幼儿进行数字接龙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数字,拍照记录。
2. 第二天分享,大家互相学习。
第二章:认识形状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基本形状: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 培养幼儿对形状的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形状的认识。
2. 基本形状的书写。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认识形状。
2. 直观演示法:教师展示形状卡片,让幼儿辨别。
四、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2. 引入主题:讲述一个关于钓鱼的故事,引出基本形状。
3. 认识形状: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触摸并认识基本形状。
4. 书写形状:教师示范书写基本形状,幼儿跟随书写。
5. 复习巩固:组织幼儿进行形状拼图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和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形状,拍照记录。
2. 第二天分享,大家互相学习。
第三章:认识颜色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基本颜色:红、黄、蓝、绿。
2. 培养幼儿对颜色的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基本颜色的认识。
2. 基本颜色的搭配。
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教案【含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正确使用基本的钓鱼工具;
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3.帮助学生了解简单的数学知识并加以运用。
二、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10分钟)
1.观看视频(一段有趣的钓鱼视频),让学生了解钓鱼的基本规则和注意事项;
2.老师带领学生玩“数钓鱼”小游戏,旨在熟悉学生对于数字的感知和运算。
2.主体环节(30分钟)
1.模拟钓鱼
–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一根简单的钓竿(可以是树枝等),一张图纸和一张伪装成鱼的纸片;
–让学生自主设计鱼饵并制作;
–在教室内模拟钓鱼环节,每个小组有3次机会,看谁最先“钓”到鱼;
–在钓鱼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做到最快“钓”到鱼,哪些因素会影响到钓到鱼的速度等。
2.数学题目设计
–老师让学生自主设计一道涉及到钓鱼的数学题目。
–学生互相交换并解答对方设计的题目。
3.巩固环节(10分钟)
1.老师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有趣知识点和体验;
2.邀请一位学生进行总结讲解。
三、教学反思
本节课程设计的不仅仅是让学生钓到鱼,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于数字的感知和思维能力。
其中,模拟钓鱼环节最有趣,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对于互相设计题目的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这也反映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创新和独立思考。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启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一、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理解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应用。
3.减法的思维训练。
三、教学准备1.减法示例题和练习题。
2.钓鱼相关图片或实物。
3.PowerPoint或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钓鱼真有趣》。
2.向学生展示钓鱼的图片或实物,并引导学生讨论与钓鱼相关的问题。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通过实际情境或图片讲解减法的概念,比如“小明有5条鱼,他卖掉了3条鱼,还剩几条鱼?”。
2.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关键词,并理解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步骤三:运算方法讲解(15分钟)1.通过示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如“5 - 3 = 2”。
2.讲解减法中的借位操作,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减法运算的步骤和原理。
步骤四:与日常生活结合(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并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减法运算的例子。
2.设计一些与钓鱼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如“小明去钓鱼,他捕到了9条鱼,但送给朋友2条,问他现在还剩下几条鱼?”。
步骤五:基础练习(20分钟)1.发放减法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在学生完成后,进行答题讲解,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步骤六:拓展练习(15分钟)1.设计一些较难的减法问题,让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和思考。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七:总结与评价(5分钟)1.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解答学生的问题。
2.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钓鱼的情境,将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际性。
通过练习题的训练,学生的减法运算能力得到了提高,并且在拓展练习中锻炼了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钓鱼真有趣》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钓鱼活动,让幼儿掌握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如加法、减法。
3.培养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在团队中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钓鱼活动的基本规则和方法。
2.简单的数学计算方法(加法、减法)。
3.团队合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做热身运动,活跃气氛。
(2)教师出示钓鱼工具,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钓鱼有什么好处?”2.钓鱼活动规则讲解(1)教师讲解钓鱼活动的规则,如:每人每次只能钓一条鱼,钓到的鱼要放到自己的鱼篓里,不能抢别人的鱼等。
(2)教师示范钓鱼动作,让幼儿模仿。
3.钓鱼活动实践(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每组发放一个鱼篓。
(2)教师出示鱼池,告诉幼儿鱼池里有各种鱼,每种鱼都有不同的分数。
(3)教师宣布活动开始,幼儿开始钓鱼。
4.数学计算(1)教师观察幼儿钓鱼情况,适时提问:“你钓到了几条鱼?每条鱼几分?一共几分?”(2)教师引导幼儿用加法计算钓到的鱼的总分数。
(3)教师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计算方法。
5.团队合作(1)教师宣布比赛规则,如:在规定时间内,小组钓到的鱼总分最高的小组获胜。
(2)教师引导幼儿合作完成任务,如: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教师观察幼儿团队合作情况,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宣布比赛结果,为获胜小组颁发奖品。
四、教学反思1.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教师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活动,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乐趣。
4.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策略,根据幼儿的反应调整教学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钓鱼工具(鱼竿、鱼篓、鱼等)。
2.鱼池(可用塑料池或盆子代替)。
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教案
大班数学钓鱼真有趣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学习掌握识鱼、钓鱼器材和鱼饵的使用方法。
3. 学习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
4. 培养学生工作和协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1. 前导活动(1)引入教师在课前会对钓鱼进行简要介绍,并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知道钓鱼的好处,可以让学生通过钓鱼提高身体素质、提高自己的集中注意力。
(2)激发钓鱼是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通过钓鱼学习可以锻炼我们的注意力、判断能力以及耐心,因此沉浸在钓鱼中会觉得非常有趣。
(3)预习老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板书和PPT进行钓鱼知识的预习,以便更好地了解钓鱼的知识和技能。
2. 课堂活动(1)指导学生认识鱼类和钓鱼器材首先,让学生了解钓鱼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且了解鱼类的基本分类和区别。
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钓鱼器材,例如钓竿、鱼饵、鱼线等等。
(2)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随着老师的指导进行初步实验,帮助他们掌握钓鱼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了解如何识别、吸引鱼。
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探索和提出问题。
(3)加深学生对钓鱼知识的理解老师可以通过钓鱼的视频和实际演示,教学生如何进行钓鱼,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钓鱼的技巧和诀窍。
(4)扩宽学生对钓鱼的认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钓鱼的趣闻和知识,例如不同地区的钓鱼习惯、求生知识等。
(5)实践验收在课程的最后,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学生可以用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钓鱼,在活动中不断体会和加强钓鱼的实战经验。
三、教学策略1. 以互动性为主在课堂上老师应以互动性为主,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教师让学生自己设计鱼饵和选择鱼线,提高学生从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中获得更多的认识和体会。
2. 以实践为主鉴于钓鱼的操作性,课程内容应以实践为主,通过实践引导学生掌握钓鱼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例如,老师选择水库、河流等地为实践地点,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实际经验和感受。
3. 以桥梁作用为主老师在课堂中应以桥梁作用为主,与学生沟通交流,解答学生问题。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教案标题:《钓鱼真有趣》教学目标:1. 了解钓鱼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会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数学知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根据题目条件分析问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钓鱼相关问题。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关系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多个数学知识解决复杂的钓鱼问题。
教学准备:钓鱼相关的图片、实物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钓鱼的概念,与学生讨论钓鱼的过程和技巧,并激发学生对钓鱼的兴趣。
2. 展示钓鱼相关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钓鱼的过程。
二、讲解数学知识(15分钟)1. 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钓鱼中的一些数学知识,如比例关系、距离、角度等,并与实际情境相结合。
2. 引导学生思考,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三、合作探究(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出一个钓鱼问题,要求其他组员给出解决方案。
2. 每组一人代表向全班汇报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行讨论和互动。
四、归纳总结(10分钟)1. 请学生将各组讨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并与全班共享。
2. 引导学生归纳出钓鱼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和思路。
五、拓展应用(15分钟)1. 提问:如果钓鱼区域改变了,如何调整你的钓鱼策略?2. 让学生思考并给出解决方案,鼓励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练习巩固(15分钟)1. 布置钓鱼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收集学生的答案并进行讲评,解决学生的疑惑和困惑。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评价。
2. 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今后学习钓鱼及数学的规划和目标。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钓鱼的概念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钓鱼相关的问题。
同时,通过合作探究和小组讨论的活动,增强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复杂问题的情况,教师应及时发现并进行针对性指导。
钓鱼真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钓鱼真有趣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知数字10及其以内,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比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钓鱼游戏,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专注力。
(2)运用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提高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0及其以内,学习加减法运算。
2. 学习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数字10及其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能进行比较。
2. 教学难点:(1)数字10以内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2)使用尺子进行长度测量,并进行准确的比较。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钓鱼玩具、尺子、绳子、彩旗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足够数量的桌椅,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1)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数数游戏,如数到10的游戏。
2. 导入新课(10分钟)(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认识数字10及其以内。
(2)通过钓鱼游戏,让幼儿实际操作,掌握加减法运算。
3. 实践活动(15分钟)(1)教师分发尺子,引导幼儿测量钓鱼玩具的长度。
(2)幼儿相互比较各自测量结果,教师进行讲解。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幼儿分享自己在钓鱼游戏中的收获。
5. 课后作业(可选)(1)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家庭数学游戏。
(2)家长观察幼儿在家庭中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专注力和积极性。
2. 实践活动评价:评估幼儿在钓鱼游戏中的操作准确性、合作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
3. 家长反馈:收集家长对幼儿在家庭中数学应用能力的反馈,以了解教学效果。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学中的测量单位和度量方法;
2.了解钓鱼时需要使用的
基本工具和设备; 3.掌握测量和计算鱼的重量、体积的方法; 4.通
过实际操作感受到数学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钓鱼真有趣》主要针对大班学生,主要介绍了钓鱼的基本
知识及相关的数学计算,以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为教学目的。
三、教学重难点
1.测量鱼的长度、重量等基本单位的认识和应用;
2.计算鱼的重量、体积的方法和技巧;
3.鱼类与身体构造的认知。
四、教学过程
1.引入(10分钟)
教师先导入钓鱼的主要知识,让学生对钓鱼有一个初步了解。
2.探究(3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测量、计算渔获中的各个变量。
通过测量鱼的
重量、体积等来理解数学中的计量单位,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
3.总结(10分钟)
教师让学生回顾整个钓鱼经历,重点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拓展(20分钟)
让学生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自己的钓鱼经历呈现出来。
通
过这个方式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们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检查学生的成果,评判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
课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针对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个人感受出发,结合数学知识进
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达到更好的掌握,让
学生在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总结问题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钓鱼真有趣》教学背景本次教学针对大班幼儿,以“钓鱼真有趣”为主题,结合生活情景,通过数学游戏,加深幼儿对比较大小、数数、计数等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合作精神等素质。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能够快速辨别数字大小;2.能够掌握数数、计数的方法,培养幼儿的对数学的兴趣;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2.让幼儿掌握数数、计数的方法;3.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发现数字比较大小的规律。
教学难点1.让幼儿掌握数数、计数的方法;2.让幼儿从游戏中自主发现数字比较大小的规律。
教学活动活动一:数数比较大小1.活动介绍:教师拿出两个小麦袋,一个里面有两个小球,一个里面有三个。
教师提示幼儿,一个袋子里面的小球比较多,让幼儿猜哪个袋子里的小球更多。
随着游戏的进行,让幼儿愉快地体验到正确的答案。
2.活动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让幼儿学会用眼睛比较大小,运用自己Judgment判断大小。
3.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回答正确率等,对幼儿进行评估。
活动二:计数游戏1.活动介绍:教师拿出一个球,然后把这个球放回桶里,让幼儿猜出桶里的小球数量。
然后教师再拿出一个小球放回桶里,让幼儿重新猜出桶里的小球数量。
2.活动目的:让幼儿可以通过数数来猜测出桶里的小球数量,同时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回答正确率等,对幼儿进行评估。
活动三:钓鱼数学游戏1.活动介绍:教师准备一个“鱼塘”游戏,钓鱼杆有不同的标号,对应不同的鱼塘,每个鱼塘里面有不同的数量的鱼。
幼儿通过选择不同的钓鱼杆来把不同的鱼“钓”上来。
同时,教师会帮助幼儿统计钓到的鱼的数量,让幼儿运用数字学习计算。
2.活动目的:在游戏中让幼儿体验相同物品数量的不同表现形式,并让幼儿通过挑选不同的钓鱼杆,进行数字和计算的综合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钓鱼真有趣教案
活动目标:
1、能从画面中,对应出每个人钓鱼的数量,并转换成数字。
2、让幼儿练习多少关系的比较以及10以内的减法列式计算。
活动准备:
1、图画纸、回纹针、磁铁、竹筷子、蜡笔、毛线、海报纸、笔、大水盆。
2、1-5数字卡三份,减法卡、等于卡。
活动过程:
㈠引起兴趣1、问幼儿有没有看过钓鱼?告诉幼儿我们要自己来做一些鱼,这样就可以准备进行钓鱼比赛了。
2、教师示范一次钓鱼道具的制作:
⑴用图画纸画鱼,并用剪刀剪下来,再用回形针夹在鱼的嘴巴上,一只鱼就完成了,鼓励幼儿制作不同种类的鱼。
⑵接着,利用竹筷子、毛线、磁铁制作钓竿:将毛线的一端绑上竹筷子,另一端绑磁铁。
如果担心不牢,可用胶带固定,不要缠太厚的胶带即可。
㈡团体活动1、将幼儿制作的鱼,全部放在一个在水盆里面,让幼儿可以尽情地钓鱼。
但同时要告诉幼儿,现实生活中钓鱼,不能钓太多,够吃就好。
2、教师限定时间,时间到后,请幼儿收竿,带着钓到的鱼,请教师帮忙把数量记录在海报纸上。
3、教师回收所有的钓鱼道具,请幼儿集合,让幼儿专心于学习数学活动。
4、教师随意举两个人为例,提问:这两个人谁钓得多?谁钓得少?多多少?少多少?并问幼儿怎么判断多多少?少多少?
5、引导幼儿以算式表达数学概念,教师用数字卡、减法卡、等于卡,进行示范。
6、在黑板上,以图卡排出表达式,并用口语表达,例如:强强钓了五条鱼,珊珊钓了两条鱼,谁钓的比较多?多多少?幼儿可能会以手指头或自己的方式找出答案,教师可加入表达式,让幼儿学习抽象符号,并说明,强强比珊珊多钓了三只鱼,五减二等于三:5-2=3
7、让幼儿运用上述方式,任选两位同伴钓鱼的数量做比较。
8、请幼儿将自己练习的成果与同伴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