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五(上)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九课《猎人海力布》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救乡亲、变石头这几件事。
2、仔细读读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分角色和同学演一演。
(略)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从前,有个猎人叫海力布,他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报答他。
龙王把宝石送给海力布。
这是一块神奇的块宝石,把它含在嘴里,就能听懂世上各种动物的话。
小白蛇再三叮嘱他,动物说的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向别人说了,那么就会从头到脚变成僵硬的石头。
可是,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可怕的消息,为了救乡亲们,他把鸟儿的话告诉了乡亲们,自己就变成了石头。
第10课《牛郎织女(一)》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牛郞和老牛相处: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牛郎随口哼几支小曲儿,没人听他的,可是牛摇摇耳朵闭闭眼,好像听得挺有味儿。
牛郎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没人听他的,可是牛咧开嘴,笑嘻嘻的,好像明白他的意思。
他常常把看见的听见的事告诉牛,有时候跟它商量一些事。
牛虽然不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牛郎也就满意了。
以后,他白天上山打柴,柴满一车,就让老牛拉着,到集市上去换粮食;夜晚就让老牛在车旁边休息,自己睡在车上。
他和织女认识:老牛说:“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
山那边一片树林,树林前边一个湖,那时候有几个仙女会在湖里洗澡。
她们的衣裳放在草地上,你要捡起那件粉红色的纱衣,跑到树林里等着,去跟你要衣裳的那个仙女就是你的妻子。
2020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2020年秋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9《猎人海力布》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猎人海力布的几件事?课文写了海力布救白蛇、得宝石、听鸟语、救乡亲、变石头的五件事。
2、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我听到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后,急忙跑回家告诉大家:“乡亲们,你们赶快搬到别出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乡亲们听了感到很奇怪,都不愿搬家。
不管我怎么催促都没有用。
我焦急万分,急的掉下了眼泪,可乡亲们还是不为所动。
我想:如果再延迟,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为了大家,我必须牺牲自己。
最后,我镇定下来,将事情的前因后果都照实说给乡亲们听。
3.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从前有一个猎人名叫海力布,他乐于助人,每次打猎回来总把猎物分给大家,大家都很尊重他。
有一次他从一只老鹰的手里救了一条小白蛇,小白蛇的父亲是龙王,为了感谢海力布,它把嘴里含着的能听懂动物说话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可是动物说的什么话不能告诉别人。
就这样海力布打猎更方便了。
有一天,海力布上山打猎,听见一群鸟商量着:今天大山倒塌,洪水冲毁大地,不知会淹死多少人!海力布听到了这个消息,就急忙叫大家赶快搬家,可是海力布不管怎么催促,大家还是不听,最后海力布为了救大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出来了,刚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僵硬的石头。
10《牛郎织女(一)》1、默读课文,说说牛郞和老牛是怎么相处的,他和织女是怎么认识的?(1)牛郞和老牛相处: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它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又肥又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让有一点儿草叶土粒。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训练参考答案附加题: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按原文填空专项训练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是橙黄橘绿时。
2.远上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把红色给了____________,红红的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____________,邮来了________________。
4.我和同桌小芳一起讲故事,因为配合得好,我们成了班里讲故事讲得最好的。
老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们做得好”。
5. ,忽然闭口立。
6.一时强弱在于力,。
7.人心齐,。
8.诗人杜牧的诗句“”让我看到了那火红的枫叶比二月的花还要红。
9.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出自宋代诗人的《》。
10《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赞美了老屋、的好品质。
11.秋天,登上北京香山,看到满山遍野的红叶,我不禁吟诵起“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
12.当看到秋天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美丽景象时,我不由得想起苏轼勉励朋友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对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含糊其辞,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我们今天面对面地把话说清楚,才能彻底解决这件事。
14.老师交给状状和元元一项艰巨的任务。
看着二人犯难的神情,老师笑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只要你们团结合作,就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
”15.人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顶个诸葛亮”来比喻人多力量大。
类似的句子还有:__________,泰山移;________________,其利断金。
五上语文第三单元答案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学业质量评价五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参考答案)语言积累与运用(28分)一、(8分)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二、1. 叶圣陶牵牛织女对美好爱情和生活的向往与追求(5分)2. 略(8分)三、1. 畏首畏尾 2. 直言不讳 3. 饮水思源(3分)四、(示例)妈妈对我的照顾无微不至。
每天早晨,她总是会做好香喷喷的早餐,将衣服放在我的床头,刷牙的牙膏也会给我挤好;我吃早餐时,她总会再次打开书包检查,确保我带齐学习用品,校徽她也会检查是否佩戴正确。
(4分)综合阅读与感悟(40分)一、1. 劝搬家变石头(2分)2. (5分)3. 略(3分)二、1. 乞巧节女孩向织女星祈求智巧、吃巧果。
(2分)2.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答案不唯一)(4分)3. 故事中有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故事的内容贴近人们的生活,与爱情相关;故事中都有一种反对力量拆散相爱的主人公,以此制造故事的矛盾冲突。
表现了古时候人们难以追求爱情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人们对美好爱情的祝福与向往,对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鼓励追求美好的爱情。
(4分)4. 略(4分)三、1. 二月二龙抬头/金豆开花(紧扣故事内容即可)(2分)2.哀鸿遍野:文中指在天灾人祸时期,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4分)3. 略(3分)4. (示例)种种人间惨象,被掌管天河的玉龙看到眼里。
他十分不忍,便冒着违犯天条的危险,张开巨口,喝足天河之水,私自布雨,解救了天下黎民百姓。
这段话塑造了玉龙心地善良,爱护百姓,舍己为人的人物形象。
(4分)5. (示例)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有一个节日叫“龙抬头”,是在农历二月初二。
这天,人们有炒苞米粒的习俗,你知道这个习俗的由来吗?(3分)习作(32分,其中书写2分)略。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共3套)

一、填空题。
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
2、角的两边在一条直线上,这样的角叫做(平)角,它是(180 )度,它等于( 2 )个直角。
3、∠1+∠2+∠3=平角,其中∠1=42°,∠2=46°,那么∠3=( 92°)。
4、∠1是∠2的3倍,∠1=120°,∠2=(40°)。
5、钟面上3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度是(90 )度,它是(直)角;钟面上(6)时整时,时针与分针成平角。
6、通过一点可以作(无数)条直线,两点之间可以作( 1 )条线段,从一点出发可以作(无数)条射线。
7、把一张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对折,那折痕与正方形的边成(45)°角。
8、用10倍放大镜看15°的角,看到的角的度数是(15°)。
9、将我们学过的角按一定顺序排列:(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10、这个图形中一共有(10 )个角。
二、判断题。
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两个锐角的和一定比直角大。
(χ)3、平角就是一条直线,周角就是一条射线。
(χ)4、直线比射线长,射线比线段长。
(χ)5、一条4厘米的直线加一条3厘米的直线是7厘米。
(χ)6、用量角器可以测量出任意一个角的度数。
(χ)7、大于90°的角是钝角。
(χ)8、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四个角中,相对的角相等。
(√)三、选择题。
1、比平角小100°的角是( A )。
A.锐角B.钝角C.周角2、从一点出发,可以画(C)个角。
A.1B.2C.无数3、下面( B)是射线。
A.米尺B.手电筒的光C.竹棍4、小强画了一条(C )长5厘米。
A.直线B.射线C.线段5、角的两边是(B )。
A.直线B.射线C.线段6、把平角分成大小两个角,其中较大的角是( B )。
A.锐角B.钝角C.直角7、钟面上,分针转动360°,时针相应会转动( C )。
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参考答案

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参考答案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参考答案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作文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作文,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然而,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题,不知道如何下笔。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语文第三单元作文的参考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作文任务。
首先,我们来看一道记叙文题目:“一个难忘的经历”。
这是一个常见的作文题目,我们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选取一个特殊的事件来写。
比如,你可以写一次旅行中的有趣经历,或者是一次参加比赛的经历。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描写细节,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你的经历。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道议论文题目:“是否应该禁止学生使用手机”。
这是一个较为热门的话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论述。
你可以从学习效果、社交关系、健康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适当引用一些数据和事实,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除了记叙文和议论文,还有一种常见的作文形式是说明文。
比如,一道题目是:“请说明人们为什么要保护环境”。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从资源保护、生态平衡、健康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可以列举一些实际的例子,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此外,还有一种作文形式是应用文。
比如,一道题目是:“写一封感谢信”。
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先描述一下你为什么要写这封感谢信,然后具体表达你的感激之情。
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可以适当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同时,也要注意段落的划分,让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提供的语文第三单元作文参考答案。
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写作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练习试卷(含参考答案)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练习题五 年 级 语 文【书写展示】一、书写提醒:同学们,把字写工整、美观,保持整洁!二、专项书写。
把下列句子抄写到横格上,注意字的大小和间距,注意标点符号。
分布在银河两侧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看起来是一“水”之隔,其实距离十分遥远。
人们根据他们的名字,创作出《牛郎织女》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民间故事。
三、阅读文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1.临行之际,q ī zi( ) 再 三 d īng zh ǔ( )他要牢记zh ǎng b èi( )说的话,不做让自己 h òu hu ǐ( ) 的事情。
2.听到大山即将 b ēng t ā( ) 的消息,他内心非常ji āo j í( ), 想回家y ī t àng( ),把这个消息告诉乡亲们。
四、背诵积累,根据语境填完整。
1.《乞巧》一诗中的“乞巧”又名“________________”,传说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可以从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知,与其有关的一个民间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告诉我们相传这一天女孩子会在庭院间向织女乞求智巧。
2.在本学期口语交际活动“讲民间故事”中,我讲的故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左边的俗语写成语。
吃水不忘挖井人( ) 鼻子都气歪了( ) 打开天窗说亮话( ) 盼星星盼月亮( )五、梳理辨析,根据要求作选择。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语文园地三》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释义:油灯只有经常拨灯芯才会亮,道理要经常辩一辩才能更清楚明了。
cùn
◎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释义:做任何事情有道理才行得通,不讲道理是行不通的。
ruò
fù
◎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千秋万世。极言长久。 释义:一时的胜负得失可能是跟力气的大小有关,长期的胜负要看谁站在有 道理的一方。
些不可思议的事情,还3.能获得很多启示。
我的发现 我发现童话离现实生活并不遥远,比如,《在牛肚子
里旅行》中的主人公是两只蟋蟀,《一块奶酪》中的主人 公是常见的蚂蚁。如果我们留心生活,学会观察,大胆想 象,相信也能创造奇妙的童话世界。
读一读,比一比,认一认。(识字方法:熟字减面的修改符号,并试着使用这些修改符号修
改自己的习作。
已
◇ 李老师以经走了。(错别字)
戴着
◇ 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上衣,一顶蓝色的帽子(。搭配不当)
shū
◇ 菜园里种了很多蔬菜,有土豆、黄瓜、西瓜和西
红柿。(归类不准确)
表示改正
表示增补
表示删除
有关“理”的谚语
道理。 biàn 明白,清楚。
◎ 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
yǐ
忆—乙(乙方)
jiè shào
界—介(介绍)
shì
试—式(方式)
zōnɡ
每组的第二个
棕—宗(祖宗) 字是第一个字
xiào
的声旁,每组
教—孝(孝顺) 的前后两个字
读音相近。
两个字的读音相同
两个字的读音相近
shēn shēn 伸——申
yì yǐ 忆——乙
像“伸”和“忆”这 样的字都是形声字
“申”是“伸”的声旁 “乙”是“忆”的声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主题阅读(附答案)

第三单元主题阅读(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结合以下阅读任务,请尝试阅读下面短文。
1.写一篇有关灯笼的介绍文字。
2.体会春节对人们的影响。
3.讲一讲作者在过春节时的故事。
童年的春节(节选)冰心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
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
从腊月廿三①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Array鸭、鱼、肉。
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他自己在元旦这天早上,还用红纸写一条:“元旦开笔,新春大吉……”以下还有什么吉利话,我就不认得也不记得了。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
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
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
糖和点心都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不能汇报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盏,是添丁的意思。
那时我的弟弟们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
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
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的灯。
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
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彩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
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注释】①廿三:二十三。
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参考答案

第 1 页共1 页第三单元综合测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答案1、d 2 、c 3、c4、b 5、c6、c7、a8、a 9、d 10、a 11、c 12、a13、d答案14、 a 15、a 16、b 17、a 18、a19、 c 20、a 21、c22、 a 23、c24、 a25、a二、非选择题(50分)26.(1)佛教;(1分)基督教;(1分)伊斯兰教;(1分)(2)亚洲地区;(2分)(3)唐三藏或鉴真法师。
(2分)西藏的布达拉宫;(2分)佛教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诗歌和社会生活都有长久的、广泛的影响;(2分)(4)圣诞节;(2分)复活节;(2分)(5)公元622年;(2分)这一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所以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2分)27.(1)象形文字;(1分)产生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古代埃及;(2分)(2)楔形文字;(1分)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2分)(3)甲骨文;(1分)它已经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渊源关系;(2分)(4)拉丁字母;(1分)它随着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而不断向外传播,并逐渐称为罗马帝国境内使用的官方语言;(2分)现在的很多语种都是从拉丁语衍化而来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2分)(5)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为我们研究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分)28.(1)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
(2分)同意,因为虽然在征服和扩张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加强。
(2分)(2)和平往来。
(2分)如:马可·波罗东游及《马可·波罗游记》对西方人了解东方了重要作用。
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做出重大贡献。
【3套】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1)姓名 班级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fǔ tou jiù rén shí yóu zhēng yǎnlǚ yóu pīn mìng dǎ suàn jiē zhe二、比一比,再组词。
(6分) 刚( )管( ) 拆( )钢( ) 官( ) 折( ) 怜( )燃( ) 柴( )吟( ) 然( ) 些( )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8分)( )的鸟儿 ( )的森林 ( )的种子 ( )的小蟋蟀 大口地( ) 满意地( ) 慢慢地( ) 高兴地( ) 四、选词填空。
(6分)努力 吃力1.椅子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 )。
2.只要不断( )学习,就会一天天进步。
舒服 痛快3.暖洋洋的太阳晒在身上,真( )。
4.我( )地答应了他的要求。
移动 摇动5.红头随着草在牛肚子里( )。
6.菊花在秋风中( )。
五、我会填。
(6分)1.灯不拨不亮, 。
2. ,无理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 , 在于理。
六、我会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
(4分) 例:我要是一答应,不就被青头发现了吗?我要是一答应,就会被青头发现。
1.要是我能停下来,坐着休息一会儿,那不是很好吗?2.你像他那样认真学习,能不取得好的成绩吗?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3分)一….就… 无论…还是… 如果….就… 1.( )我忘记了这件事,( )应该向她道歉。
2.( )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 )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
3.( )是凛冽的寒冬,( )炎热的酷暑,一听到鸡叫,他们就立刻起床练武。
八、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句子。
(6分) 1.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
九、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6分)( )猴妈妈看到一根根结实的青藤(téng)绕着大树生长,她想出了办法。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上)第三单元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9课《竹节人》为完成三个不同的任务,你是怎样读这篇文章的?和同学交流。
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
再锯八截短的,分别做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
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裂,前功尽弃。
任务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还有同学别出心裁,想技高一筹,给竹节人粘上一个橡皮擦雕成的脑袋,做一套纸盔甲。
一有机会,便得意扬扬招呼大伙儿来观摩。
谁知弄巧成拙,中看不中用,没打几个回合,那粘上的脑袋连盔甲被它自己手里的大刀磕飞了,于是对方大呼胜利。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
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上课了,意兴依然不减,手痒痒的,将课本竖在面前当屏风,跟同桌在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
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任务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塵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
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第10课《宇宙生命之谜》1、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你在阅读时是怎么做的?这位同学的思考给了你哪些启发?为了了解其他星球是否存在生命,我重点阅读了第二至八自然段,知道了生命存在的条件;根据这些条件分析,水星、金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不可能存在生命;太阳系中还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是火星,但根据宇宙飞船的观测,火星上也基本不可能存在生命。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在进行语文第三单元测试之前,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备考,下面给出了相应的答案,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一、选择题部分:1. B2. A3. C4. A5. C二、填空题部分:1. 世界2. 知识3. 亲情4. 值得5. 文化三、解答题部分:1. 阅读理解(1)主旨大意: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的起源和发展,并强调了它在推动文化交流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中的作用。
(2)首尾概括:文章首先介绍了古代造纸术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接着详细叙述了造纸术的制作过程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2. 作文题(内容仅供参考)题目: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传统文化,这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变迁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如何传承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注重教育。
学校应该将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程,并通过具体的活动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
同时,家庭也是传承的重要环节,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其次,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注重创新。
我们不能完全沉溺于传统的模式和形式,而应该根据时代要求进行创新和变革。
例如,在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中,可以融入当代元素,使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增加吸引力和参与性。
最后,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注重跨界合作。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媒体、学术机构、民间组织等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总之,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一项全民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注重教育、创新和跨界合作,才能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的内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大家取得优异的成绩!。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科书教材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三单元第9课《鱼我所欲也》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本文注重推理,逻辑严密。
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论证思路,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
参考答案:舍生取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患有所不辟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有不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之……为之……为之二、反复朗读并背诵课文。
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说说你对“本心”的理解。
参考答案:“本心”是指与生俱来的良心、良知,表现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其内核分别为仁、义、礼、智。
在本章中侧重指羞恶之心。
孟子认为本心“人皆有之”,只是普通人容易丧失,“贤者能勿丧耳”。
“本心”是孟子基于人性本善的观点提出来的重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良知是一种本能的心理状态,不学而有,不教而在。
所谓修身,就是要保有“本心”。
三、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
1.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2.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参考答案:1.介词,表示比较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2.做为了3.给予同“欤”,语气词四、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都把“舍生取义”奉为人生准则,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在今天,又该如何理解“舍生取义”呢?参考答案:【示例】一身侠胆的荆轲,高吟“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血洒秦宫,慷慨就义;大义凛然的文天祥,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用自己的生命为舍生取义做了最好的注解;还有“一腔热血勤珍重”的秋瑾女侠,“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无不是舍生取义的楷模。
在今天,舍生取义的观点仍应该值得提倡。
为了正义事业,为了人民的利益,有时我们需要舍弃自我利益,这就是新时代“舍生取义”的表现。
五、孟子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类比说理,使抽象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学习这种方法,写一段话,说明一个道理。
参考答案:【示例】两个人各有一本不一样的书,都把自己的那本看完了,他们各自看了一本书。
国开大学“教育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

国开大学“教育学”第三单元自测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试题1一些事例显示,对“兽孩”进行的补救教育都不很成功。
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关键期试题2人的发展总是受到社会的制约,这意味着()。
正确答案是:教育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的需要试题3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试题4青少年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正确答案是:不均衡性试题5认为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代表人物是()。
正确答案是:华生试题6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处于什么阶段()。
正确答案是:感知运动阶段试题7柯尔伯格在研究儿童道德发展水平时,采用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是:道德两难法试题8在柯尔伯格三种水平六个阶段的个体道德发展的理论中,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行为的后果,或服从权威和他人的意见,是处于()。
正确答案是:前习俗水平试题9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儿童道德判断主要是()。
正确答案是:普遍道德原则定向试题10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正确答案是:具体运算阶段试题11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多因素论认为哪些因素影响人的身心发展()。
正确答案是:遗传、环境及活动综合作用试题12我国致力于促进普通高中发展的多样化和特色化,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适应高中学生发展的()。
正确答案是:个别差异性试题13学校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到什么作用()。
正确答案是:主导作用试题14人类身心的成熟需要通过教育进行,通过教育人才能成长为人。
这是因为人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人在生理上有一个特性是()。
正确答案是:有漫长的不成熟期二、多选题试题15人的素质有哪些特性()。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第三单元综合素质检测一、积累运用(2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确凿(zuó)蝉蜕(tuì)缝制(féng)不求甚解B.感慨(kǎi)惭愧(kuì)书塾(shú)人迹罕致C.轻捷(jié)秕谷(bǐ)搓捻(cuō)混为一谈D.菜畦(qí)和蔼(ǎi)绽开(dìng)小心翼翼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孩子的心理世界与成人是截然不同的,不能用教育成人的方法教育孩子。
B.元宵节那天晚上,中山公园里人声鼎沸,许多人拖家带口,前来观看美丽的灯展。
C.爸爸的一席话让我恍然大悟,我这才知道自己的确错了,脸顿时红了。
D.对于作文中的错字和病句,很多同学不以为然,认为这些问题不必太较真。
3.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B.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导致。
C.通过观看央视播放的《记住乡愁》节目,使我对中国乡村及民俗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D.虽然好天气让百姓的菜篮子轻松了,却让不少蔬菜批发商、商户和菜农发了愁。
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英国教育家安妮·沙利文是帮助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她1887年成为海里·凯勒的家庭教师,从此一生致力于对她的教育工作。
D.“又酸又甜”“茫茫大雾”“波涛汹涌”“相信自己”,分别是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9课古诗三首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清明》。
(1)学习古诗,重在朗读。
首先要读正确,做到一字不差,韵脚要读饱满。
同时注意诗句间的停顿;其次,还要读出诗的韵味。
(2)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
先将古诗读熟,然后抓住诗中的关键词,边读边想象画面,最后进行背诵。
(3)默写要在背诵的基础上进行。
生字的书写要正确,标点符号也要正确。
2.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元日》写的是过春节,写出了过春节时人们燃放爆竹、饮屠苏美酒、开门迎日、更换桃符等一系列的节日。
《清明》写的是清明节,写出了清明时节诗人雨中问路、牧童热情指引的情景。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的是重阳节,写出了诗人独在异乡思念家乡和亲人,想象家乡的兄弟登高插茱萸而少自己的孤独情景。
第10课纸的发明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第1自然段:总述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第2自然段:讲述了早期书写材料的变化,以及得不到普及的原因。
第3自然段:写人们发现可以用麻来造纸,但是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第4自然段:写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纸术得到了传承。
第5自然段:写我国的造纸术对世界文明的深远影响。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因为原有的龟甲、竹片、帛、麻纸等书写工具都有一定的缺点,而用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而且轻便好用,所以就传承下来了。
第11课赵州桥1.朗读课文。
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桥面两侧石栏是刻画的精美图案来写赵州桥的“美观的”。
2.假如你是导游,试着用下面的词语,向游客介绍赵州桥。
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赵县,光临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我很高兴能为大家服务!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5《包法利夫人(节选)》参考答案〔语文快餐〕1.A(B项“泻”应为“泄”;C项“隅”应读“yú”;D项“箍”应读“gū”,“警”应写作“儆”。
)2.C(“制定”、“制订”适用对象不同:“制定”适用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制订”适用一般具体的事项。
“浮浅”、“肤浅”词义侧重不同:“浮浅”侧重认识浅薄、不扎实;“肤浅”侧重认识局限于表面、不深刻。
“不过”、“只是”,都表示转折,但“只是”的语气要比“不过”轻,根据句意,宜用“只是”。
)3.B(“罪不容诛”,意为罪大恶极,处决都不能抵偿。
用在这句中,与句意相反,不恰当。
)4.D(A项语序不当,应把“参加”调到“受灾情况”前。
B项成分残缺,“讲述”缺宾语,句末可加上“的经历”。
C项“将对”与“起到了”自相矛盾,应删去“了”。
) 5.B(A项“到底要去哪里?大家议论纷纷。
”是陈述句,“?”应为“,”。
C项后书名号应移到后括号后。
D项中“黄”和“赌”后的两个“、”使用不当,应删。
) 6.D(①句观察顺序由上而下,更好衔接下文;接下来“令人屏息”的是风景的美的程度,宜选④;接下来是“视线”的拓展,⑤比⑥主语更明确。
)7.参考例句:海洋是生命的摇篮。
8.(1)参考例句①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赢得人们对自己品格的赞美②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9.调序后的对联为: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说明:“纵目”“登阁”须调序,二者存在先后关系,下面是“纵目”所见,若理解为目的性的,即为了“纵目”去“登阁”显然是不合理的;从平仄上看“览胜”“抒怀”不能颠倒,因为“纵”(仄声)对“抒”(平声)可,若对“览”(仄声)则不可;“鸢飞”“鱼跃”主谓式结构,为了对仗,“水木”“清华”须做相应调整,改为“水清”“木华”,若改为“木华”“水清”亦可]10.参考例句:老宗师明察秋毫。
〔文本阅读〕11.从小说叙述“他说的不是假话。
如果手头有钱,他肯定是会给他的”看,鲁道尔夫真的没有钱。
另外,爱玛的真正目的是来借钱,不是来叙旧,她的虚情假意和做作使鲁道尔夫很反感,于是很无情的拒绝了爱玛。
12.爱玛本是满怀希望能借到钱,结果不仅没有借到,反而遭受到鲁道尔夫言语的讥讽和眼神的嘲讽,被鲁道尔夫无情的拒绝,内心很失落。
她看穿了鲁道尔夫的骗人的本性,她直接控诉鲁道尔夫言行不一的虚伪,指责他不念旧情的冷漠,痛斥他见死不救的冷酷。
同时,她诉说自己为鲁道尔夫所付出的一切,既是在诉说自己的委屈,也是在控诉鲁道尔夫的无情无义。
13.提示:从鲁道尔夫和爱玛的关系中来分析,能自圆其说即可〔拓展训练〕(一)14.(1)因为库里科夫内心也认为自己无意中犯了一个错误,本来想尽快补救过来,但“我”却当众提示了出来,让他感到更加惭愧、尴尬。
(言之有理即可)15.因为契诃夫的话只是阐述生活中良好教养的内涵,意思是要宽容的对待别人无意犯下的错误,但是“我”为了要表现自己有“良好的教养”,却把它当作名言诵读出来,并刻意作出大度的样子,别人反而觉得“我”在嘲讽库里科夫等客人们,“我”的问题出在读书不会灵活运用,只会照本宣科,而且自以为是、爱慕虚荣。
16.语言平实,很有生活化的特点。
举例:(略)17.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略〕(二)18.A、C〔A.母亲那样说并不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而是表现了母亲年轻时好争强好胜;C.说母亲“有点迷信了”不妥。
〕19.①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构成对比。
②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和轻松笔调,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③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20.①二十岁以后,作者双腿残废,母亲为了给他治病和帮助他学习写作而努力不懈,直至因过度操劳而早逝,这使他体会到母亲的执着与无私。
②三十岁以后,作者在创作上接连获得成功,他感念没有母亲就没有自己的现在,痛定思痛,更体会到母亲的深厚与恒久。
21.想表现的是:①母爱是普遍的②母爱又是独特的写法的特点和效果是:①以一种间接的、含蓄的方式抒情②含而不露,韵味悠长。
6 《复活(节选)》参考答案〔语文快餐〕1.B(谑xuè)2.A(B织-致C琢磨-捉摸D情-晴)3. D(“抱怨”指有埋怨和不满,“报怨”在现代汉语中已不用。
“体味”指体会品味。
“其实”即实际上。
“折射”有“反映”之义)4.C(“拉大旗做虎皮”,比喻打着某种旗号以虚张声势,来吓唬人,蒙骗人。
商家此举纯为“欺骗”,不含“吓唬”。
)5.B(A“省略号”和“等”使用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
C“说”后面的冒号应该换成逗号。
D虽有疑问词“怎么”,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因此,两处问号应分别为逗号和句号。
)6.C(A宾语残缺,应该在“单位”后面补上宾语中心词“的称号”。
B.主谓搭配不当(或者照顾不周)“视野、道路”可以跟“广阔搭配”却不能跟“丰富”搭配,同样,“内容”可以跟“丰富”搭配,却不能跟“广阔”搭配,而“风格”却既不能跟“广阔”也不能跟“丰富”搭配。
D.语序不当。
“不但”应该放到“纳税人”与“不知道”之间,因为前后分句的主语相同。
)7.[示例]梨(离)儿腹内酸。
(因为金圣叹诗中“莲”与“爱怜”的“怜”“谐音”。
学生要得满分,则必须扣住上联的这一手法。
)8.答案示例飞(1)届时热忱欢迎新老顾客垂顾/(2)届时恭请贵单位派员光临/(3)届时务必参加,不得缺席/(4)到时候不能不来哟9.美国科学家探测到甘氨酸特有信号〔文本阅读〕(一)10、出生三岁,母亲病死,从小没有得到父爱母爱。
童年时代遭受玛丽亚伊凡诺芙娜的奴役。
青年时代遭受老主人侄子的玷污,从此改变了人生态度。
到警官家里做使女,被纠缠。
到乡下生孩子,被感染,孩子死去。
到林务官家里做使女,被强奸。
从此玛丝洛娃开始堕落作妓女。
爱上年轻的店员被抛弃,为了报复所有伤害过她的人,从此名正言顺地做妓女,彻底堕落。
11、“犯人玛丝洛娃的身世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故事”,“他是主人,爱怎样摆布她就可以怎样摆布她”,“这是成千上万的妇女不但得到政府许可,而且得到政府奖励,纯粹为了促进国民幸福而过着的生活;这是十个妇女当中倒有九个会以痛苦的疾病、早衰、死亡作为结局的生活”。
12、玛丝洛娃是托翁笔下第一个以下层社会妇女做主人公的人物形象,是受污辱被损害者的代表。
与千千万万的农奴及其子女一样,玛丝洛娃有着悲惨的经历。
虽然她美丽善良,能读书写字,但终不能避免受奴役,遭奸污,被遗弃,给驱逐的命运,以至沦落风尘,蒙诬告遭流放。
就这样,一个原本纯洁的青春少女给毁了,她对人类和世界的信任给无情的斩断了。
她自暴自弃,抽烟酗酒,在悲惨的处境中变得麻木了。
通过这个形象,托翁愤怒地控诉了贵族的罪恶,控诉了那不但得到“政府当局批准,而且得到它的奖励”的娼妓制度。
玛丝洛娃是个具有强大社会批判力量的艺术形象。
玛丝洛娃形象丰满、真实,在俄国文学史上的女性画廊中独具一格。
其典型意义也是深刻的。
作品正是通过玛丝洛娃和她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一直到最深的底层都在汹涌激荡的伟大的人民的海洋”。
(二)13、两位老女主人称玛丝洛娃为“救下来的孩子”,因为玛丝洛娃的母亲所生的前五个孩子都因为吃不饱都夭折了。
如果没有两位老女主人的帮助,玛丝洛娃也将和前几个姐妹一样难逃夭折的厄运。
她们救下来了玛丝洛娃,而且将玛丝洛娃抚养成人,这里表现了两位老女主人的仁慈之心。
如果从整个小说看,最后玛丝洛娃精神的复活,可以真正称得上是被“救下来的孩子”。
14、玛丝洛娃成长的过程中充满了不幸,但也有幸运的一面。
如果没有两位老女主人的帮助,她将和前面五个姐妹一样夭折。
女主人索菲亚.伊凡诺芙娜给她穿上了好看的衣服,教她念书写字,打算把她教育成一位小姐。
玛丝洛娃不仅比她前五个姐姐幸运的活了下来,而且还受到了比较好的教育。
但是,玛丝洛娃在一种矛盾的环境中长大,这是她不幸的一面,也是心高命薄不幸的根源。
15、玛丝洛娃因为在老女主人家里接受了两种矛盾的教育,深深懂得做婢女的艰辛,所以从心里厌恶受奴役,厌恶劳动,一心向往上层社会,所以“觉得跟那些向她求婚的工人在一块儿生活,在她未免太苦”。
小说后半部分写到她“一看姨妈雇用的别的洗衣女工的艰苦生活,就迟迟疑疑,不敢接受这提议”,后来,玛丝洛娃自己也没有再动过作洗衣女工的念头。
“她又怜悯又轻蔑地瞧着消瘦而劳苦的洗衣女工,那些住在这所房子里的女人――其中有些人已经害了痨病,用她们那又瘦又白的手在三十度的空气里洗东西和烫东西,蒸腾的热气里含着肥皂泡,窗子是冬夏常开;她瞧着她们,想起自己先前也有意接受这种苦役的生活,不由得胆战心惊。
”前面这句话实际已经交待了玛丝洛娃的心态,后面写她瞧不起洗衣女工就水到渠成了。
〔拓展训练〕㈠16.苏比被教堂赞美诗的音乐所吸引和感染苏比思想感情的急变警察抓住了苏比。
17.入定、醍醐灌顶18.搭配不当;把“向坎坷的命运奋斗”改为“同坎坷……搏斗”19.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契机白描苏比的眼睛和感受20.外因:宗教音乐美景内因:苏比以往的生活经验。
21、C㈡22.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描摹出鸟儿鸣叫的声音变化,时大时小,清脆圆滑,衬托出了树林的宁静,给人以无限的喜悦,为下文抒情作了必要的铺垫。
23.与来自大自然的鸟语、鸡鸣、流泉、浪潮声等形成对比。
表达出作者对淳朴自然的热爱,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厌倦。
24.指的是作者从大自然不同声音中,顿悟出生命的意蕴:求真切,求自然,求安闲。
25.B E (A项“精神”有误,C项以偏概全,D项关于“人生理想情怀”的分析有误)《艰难时世(节选)》参考答案〔文本阅读〕(一)1、葛雷硬等人将小学生们称为“小罐子”,是因为他们认为学生学习知识,就是接受现成的事实,事实就是知识,将事实灌输到小罐子里,学生们就接受了知识。
罐子容量大,能灌进好多的事实,可以密封保存。
另外,罐子是没有思考能力的,只能接受,不能幻想。
他们喜欢把学生看成罐子,也希望学生做小罐子。
2、两人都背离小学生爱浪漫幻想的事实,生硬地强词夺理地来给学生灌输一些毫无用处的事实,目的就是扼杀学生们的幻想意识,使学生都变成“同一的时间内,同一的工厂里,同一的原则下”造出来的产品。
(二)3、葛雷硬所说的事实并无具体所指,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标准,别人掌握不了事实,只有他才掌握判断的准则。
他说“二加二等于四,不等于更多”,这是事实,如果说两滴水加两滴水等于一大滴水,那就不是事实。
他所讲的都是抽象的概念,根本不是真正的丰富多彩的事实,他打着事实的旗号,歪曲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