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合集下载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代数式,如:单项式、多项式、有理式等。
2.学会使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字母在代数式中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的运算。
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能够对代数式进行简化。
4.学会解代数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方程的基本步骤。
2.教学内容:分享小组讨论成果,交流解题经验。
教学过程: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展示解题过程。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学习他人的解题方法。最后,教师对各组的表现进行点评,总结解题经验。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基础、中等、提高三个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代数式的书写、运算及解方程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解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指导。
2.教学内容:强调学习代数式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强调代数式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实际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代数式的奥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代数式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书写及简单运算;合并同类项;解代数方程。
2.难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代数式的简化;等式性质的运用。
(二)教学设想
1.对于重点内容的把握:
(1)通过生动的实例引入代数式的概念,如:用a表示苹果的价格,b表示购买的数量,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

《代数式》教学设计

《代数式》教学设计

《代数式》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代数式》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代数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为后续学习代数方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a.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区分代数式和算式。

b. 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法则,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c.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用代数式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

b.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能够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互相交流。

c.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实际问题,用代数式进行数学建模和计算。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算式和方程的知识,对于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代数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容易混淆代数式和算式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数学建模和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1.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代数式的概念。

老师:假设小明的年龄是x岁,小红的年龄是y岁,那么他们两个人的年龄总和是多少?学生:x + y。

老师:对,这个式子就是一个代数式。

那么,代数式和算式有什么区别呢?2. 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代数式的特点。

学生:代数式是用字母表示数的式子,可以进行运算。

第二环节:概念讲解与示范1. 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法则。

a. 代数式是用字母和数以及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

b. 代数式的运算法则包括加法法则、减法法则、乘法法则和除法法则。

2. 通过示例讲解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a. 加法法则:(2x + 3y) + (4x + 5y) = 6x + 8y。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相关推荐《代数式》教案设计(通用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代数式》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代数式》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把简单的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把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难点:正确理解题意,从中找出数量关系里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写成代数式教学手段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投影)(1)乙数比x大5;(x+5)(2)乙数比x的2倍小3;(2x-3)(3)乙数比x的倒数小7;(-7)(4)乙数比x大16%?((1+16%)x)(应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解答本题)2、在代数里,我们经常需要把用数字或字母叙述的一句话或一些计算关系式,列成代数式,正如上面的练习中的问题一样,这一点同学们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在代数式里也常常需要把用文字叙述的一句话或计算关系式(即日常生活语言)列成代数式?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二)、讲授新课例1用代数式表示乙数:(1)乙数比甲数大5;(2)乙数比甲数的2倍小3;(3)乙数比甲数的倒数小7;(4)乙数比甲数大16%?分析:要确定的乙数,既然要与甲数做比较,那么就只有明确甲数是什么之后,才能确定乙数,因此写代数式以前需要把甲数具体设出来,才能解决欲求的乙数?解:设甲数为x,则乙数的代数式为(1)x+5(2)2x-3;(3)-7;(4)(1+16%)x?(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最后,教师需指出:第4小题的答案也可写成x+16%x?例2用代数式表示:(1)甲乙两数和的2倍;(2)甲数的与乙数的的差;(3)甲乙两数的平方和;(4)甲乙两数的和与甲乙两数的差的积;(5)乙甲两数之和与乙甲两数的差的积?分析:本题应首先把甲乙两数具体设出来,然后依条件写出代数式?解:设甲数为a,乙数为b,则(1)2(a+b);(2)a-b;(3)a2+b2;(4)(a+b)(a-b);(5)(a+b)(b-a)或(b+a)(b-a)?(本题应由学生口答,教师板书完成)此时,教师指出:a与b的和,以及b与a的和都是指(a+b),这是因为加法有交换律?但a与b的差指的是(a-b),而b与a的差指的是(b-a)?两者明显不同,这就是说,用文字语言叙述的句子里应特别注意其运算顺序?例3用代数式表示:(1)被3整除得n的数;(2)被5除商m余2的数?分析本题时,可提出以下问题:(1)被3整除得2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3的数是几?被3整除得n 的数如何表示?(2)被5除商1余2的数是几?如何表示这个数?商2余2的数呢?商m余2的数呢?解:(1)3n;(2)5m+2?(这个例子直接为以后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任意一个偶数或奇数做准备)?例4设字母a表示一个数,用代数式表示:(1)这个数与5的和的3倍;(2)这个数与1的差的;(3)这个数的5倍与7的和的一半;(4)这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的和?分析:启发学生,做分析练习?如第1小题可分解为“a与5的和”与“和的3倍”,先将“a与5的和”例成代数式“a+5”再将“和的3倍”列成代数式“3(a+5)”?解:(1)3(a+5);(2)(a-1);(3)(5a+7);(4)a2+a?(通过本例的讲解,应使学生逐步掌握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为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5设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m,用代数式表示:(1)教室里每行的座位数比座位的行数多6,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2)教室里座位的行数是每行座位数的,教室里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分析本题时,可提出如下问题:(1)教室里有6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2)教室里有m行座位,如果每行都有7个座位,那么这个教室总共有多少个座位呢?(3)通过上述问题的解答结果,你能找出其中的规律吗?(总座位数=每行的座位数×行数)解:(1)m(m+6)个;(2)(m)m个?(三)、课堂练习1?设甲数为x,乙数为y,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甲数的'2倍,与乙数的的和;(2)甲数的与乙数的3倍的差;(3)甲乙两数之积与甲乙两数之和的差;(4)甲乙的差除以甲乙两数的积的商?2?用代数式表示:(1)比a与b的和小3的数;(2)比a与b的差的一半大1的数;(3)比a除以b的商的3倍大8的数;(4)比a除b的商的3倍大8的数?3?用代数式表示:(1)与a-1的和是25的数;(2)与2b+1的积是9的数;(3)与2x2的差是x的数;(4)除以(y+3)的商是y的数?〔(1)25-(a-1);(2);(3)2x2+2;(4)y(y+3)?〕(四)、师生共同小结首先,请学生回答:1?怎样列代数式?2?列代数式的关键是什么?其次,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对于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应按下述规律列代数式:(1)列代数式,要以不改变原题叙述的数量关系为准(代数式的形式不唯一);(2)要善于把较复杂的数量关系,分解成几个基本的数量关系;(3)把用日常生活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列成代数式,是为今后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要求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练习设计1、用代数式表示:(1)体校里男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60%,女生人数是a,学生总数是多少?(2)体校里男生人数是x,女生人数是y,教练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是1∶10,教练人数是多?2、已知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一边是a厘米,求:(1)这个长方形另一边的长;(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板书设计§3.2代数式(一)知识回顾(三)例题解析(五)课堂小结例1、例2(二)观察发现(四)课堂练习练习设计教学后记由于列代数式的内容既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书的重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难点,故在设计其教学过程时,注意所选例题及练习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地掌握好这一内容,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初的培养。

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4.变式练习,巩固提高:
-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及时反馈,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和指导,帮助他们查漏补缺。
5.拓展延伸,培养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适当拓展代数式的应用领域,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6.总结反思,提升认知: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思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索数学的奥秘。
4.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手机话费套餐、购物打折等,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手机话费套餐如何计算更划算?购物打折后,实际支付多少钱?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一种数学工具来解决,那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代数式。”
2.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
“在小组内,大家各抒己见,把你们的方法和思路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讨论,我们可以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下面,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以下练习题。这些题目涵盖了代数式的各个方面,希望大家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2.举例说明代数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如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
“代数式具有一些基本的性质,比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在运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性质简化代数式。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些具体的例子。”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以下问题:如何用代数式表示手机话费套餐?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的方法有哪些?”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优秀教学案例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总结自己在学习代数式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在后续学习中加以改进。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要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景创设
本案例将代数式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通过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的魅力。这种生活化的情景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本案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小组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反思与总结的环节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本案例特别强调反思与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及时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促使他们形成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具有面对困难、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
3.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普遍性,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
3.引导学生探讨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例如在购物、出游等情境中如何列出代数式,并解决相关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要求学生分组讨论,运用代数式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

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②使学生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代数式这一数学模型去表示和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使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②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数学学习,变“学会”为“会学”.3)情感与态度目标:①渗透代数式的模型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②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踏实细致、独立思考、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③利用实际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2、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突出重点措施:(1)通过比较——判别——交流——构造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概念的理解.(2)通过“根据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和“把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用语言表述”两方面进行对比、观察、归纳,让学生获得必需的数学经验.2)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难点策略:(1)分三步分散难点①引入时设计大量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存在的普遍性.②让学生给自己构造的一些简单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代数式的模型思想。

③通过“开动脑筋齐探索”和“返程路上解疑问”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d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教 学环 节(2)通过 FLASH 演示情景,小组合作交流等形式突破代数式的应用瓶颈.3、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 设计说明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纪念馆的照片,简单介绍鲁迅其人其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文 【师】:展示化教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并请学生做导游, 点出这节课的主线:边参观鲁迅纪念馆边学习 图片,引导学 由学生熟悉的鲁迅 生 进 入 参 观 纪念馆引入,进行爱 身边的数学.的旅程.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沿参观旅程依此遇到下列问题:1 、大家知道鲁迅纪念馆距学校有多远吗?若鲁迅纪念馆距学校s千米,校车的速度文化教育,体现数学【生】:成为 的人文价值,突出数 参 观 旅 程 的 学的教育功能.让学创 设 情 境 为 50 千米/小时,那么经多少小时后到达博物 主角,依次解 馆? 决旅程中遇2、买门票.鲁迅纪念馆门票价格为:成 到的实际问人每人 60 元,学生每人 40 元.如果让你去买 题.生做导游,体现学生 的主体地位.碰到的一些数学问题都是 在旅途中出现的,符导 入 新 课门票,你该怎么买?我们有 a 个老师 b 个学生, 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买门票需付多少钱呢? 【师】:在点 激发学习的内动力,3、在参观时了解到了纪念馆的一些情况: 出 字 母 表 示 也使学生意识到代 (1)鲁迅纪念馆共有鲁迅故居、百草园、三 数 后 引 导 学 数式的普遍性.1、味书屋、鲁迅祖居和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等 4 个开放场所,建筑面积分别为 a,b,c , 平方米., 你知道平均每个场所有多少平方米吗?(2)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呈长方形,东西长 m 米,宽 n 米,共展出鲁迅生平展品 p 件. 那么 鲁迅生平事迹陈列厅占地面积为多少平方米 呢?平均每平方米展出了多少件展品呢?让学生根据情景列出算式.生列算式 . 并 2 两题的设计是为了 回 顾 前 一 节 渗透代数式的普遍中 的 书 写 规 意义。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4.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掌握代数式的求解方法,培养解题技巧。
5.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善于思考的学习态度,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3.通过代数式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简洁美和逻辑美,提高审美能力。
5.定期进行评价与反馈:
a.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发现存在的问题。
b.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
c.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通过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引入新课,例如“小明的年龄问题”。讲述小明比小红大3岁,今年小红的年龄是x岁,那么小明今年几岁?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字母在数学表达中的便利性,从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初中数学初一数学上册《代数式》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识别和书写基本的代数式。
2.学会使用字母表示数,理解字母在代数式中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代数式变换。
3.掌握代数式的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能够运用这些性质简化代数式。
4.能够求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等式的性质,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这是本章的核心内容,学生需要理解等式的性质,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性质求解方程。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教学代数式概念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距离和速度的关系等,让学生感受到代数式的实际意义,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教学目的1.使先生看法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提高;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先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3.经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解说,初步培育先生观察和笼统思想的才干;4.经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先生深入体会从特殊到普通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1.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忆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剖析:教科书,引见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运用普遍,且能很好地表达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提高,是代数的清楚特点。

运用算术的方法处置效果,是小学先生的思想方法,如今,从详细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浸透了笼统概括的思想方法,在看法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笼统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

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了解:〔1〕从详细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笼统思想的末尾,表达了特殊与普通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独自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等都不是代数式.3.教学难点剖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言语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

用言语表达代数式的意义,详细说法没有一致规则,以简明而不惹起误解为动身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剖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发生歧义,终究是7a-3呢?还是7〔a-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

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全体。

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本卷须知:〔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许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如3×a ,应写作3.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普通仍用〝×〞号.〔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普通依照分数的写法来写.〔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5.对本节例题的剖析: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拟复杂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拟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布置在下一节中专门引见.例2是说出一些比拟复杂的代数式的意义.由于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拟熟习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思索乘号能够省略等新规则而已. 6.教法建议〔1〕由于这一章知识大局部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温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先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效果。

3.1 代数式 第1课时 教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4年)新版教材

3.1 代数式  第1课时 教案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4年)新版教材

第三章代数式3.1代数式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3.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赋予代数式实际背景或几何意义,发展符号意识.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类比、联想等思维,体验数学美,增强学习自信心.【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具体代数式的意义,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难点:准确列出代数式,从不同的角度给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你知道什么是智慧农业吗?智慧农业是指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种植相结合,从而实现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管理.《中国城市报》报道:《人工智能成为智慧农业发展新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农业,这是必然的趋势.”智能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是智慧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一.某品牌苹果采摘机器人1 s可以完成5 m2范围内苹果的识别,并自动对成熟的苹果进行采摘,它的一个机械手8 s可以采摘一个苹果.根据这些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该机器人10 s能识别多大范围内的苹果?60 s呢?t s呢?(2)该机器识别n m2范围内的苹果需要多少秒?(3)若该机器人搭载了10个机械手,它与采摘工人同时工作1 h,假设工人m s可以采摘一个苹果,则机器人可比工人多采摘多少个苹果?回答上面的问题,要用到含有字母的式子,即本章节要研究的代数式.二、探究归纳探究点1:代数式的定义问题1:分别列出情境导入中的式子(1)5×10=50;5×60=300;5×t=5t;;(2)n5.(3)4 500-3600m问题2:再看用两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的问题:(1)一条河的水流速度为2.5 km/h,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v km/h,用式子表示船在这条河中顺水行驶的速度;(v+2.5)km/h(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这个正方形的周长l是多少?面积S呢?(4a,a2)问题3:观察以上两个问题中所列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归纳总结】1.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我们称这样的式子为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说明:(1)这里的运算是指加、减、乘、除、乘方、开方(可以提出“开方”这个词,以后要学).(2)强调代数式仅指用“运算”符号连接数或字母而得到的算式,代数式中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如S=ab是等式,也可表示长方形面积公式.它不是代数式,而ab是代数式.(3)代数式里的每个字母都表示数,因此数的一些运算规律也适用于代数式.如:2x+2y=2(x+y)【概念辨析】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1)m+5;(2)a+b=b+a;(3)0;(4)x2+3x+4;(5)x+y>1;(6)1.x小结:(1)代数式中不含“=”“>”“<”“≥”“≤”“≠”等符号.(2)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探究点2:代数式的书写规范【典例探究】教材P70【例1】归纳总结:代数式的书写要求:1.数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可以省略,也可写成“·”;数字与数字相乘,乘号不能省略,数字要写在字母前面.2.在含有字母的除法中,一般不用“÷”号,而是写成分数形式.3.式子后面有单位时,和差形式的代数式,要在单位前把代数式括起来.4.带分数一定要写成假分数.【针对性训练】教材P71练习T1探究点3:代数式的意义问题4:用字母表示数后,同一个代数式可以表示不同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如例1中的(1)(2)题,0.9p既可以表示苹果的售价,也可以表示长方形的面积.你能再举几个例子来解释0.9p的意义吗?【针对性训练】教材P71练习T3【典例探究】教材P71例2【方法指导】解这类问题的关键是:(1)认真分析代数式中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从而正确、简明地体现出代数式的运算顺序,不会引起误解;(2)为了简明地叙述代数式的意义,也可以找出最后的运算,把它用语言表达出来,其他的运算用代数式表示.【针对性训练】教材P71练习T2三、检测反馈1.下列各式:①a;②a≥b;③a(b+c)=ab+ac;④4t;⑤(m+n)2;⑥1-3m,其中代数式有()A.2个B.3个C.4个D.5个2.产量由m千克增长15%后,就达到千克.3.如果两个数的和是10,其中一个数用x表示,那么这两个数的积为.4.用代数式表示:(1)x的2倍与y的4倍的和;(2)x与4的和的3倍;(3)a,b两数的和与它们的差的积;(4)x的4倍与y的平方的和.(5)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的两位数.5.代数式6p可以表示什么?6.已知代数式5x+3y,用自然语言表示为;用它的实际意义可解释为.四、本课小结本节主要学习了代数式的概念,以及代数式的读法和写法,并初步学习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和数量关系.学习代数式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代数式中含有加、减、乘、除、开方、乘方等运算符号,不含有等号或不等号,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与公式不同,公式是等式,但不是代数式,代数式是不含“=”的.(3)代数式的书写要严格遵照其书写规定:①代数式中的“×”,简写为“·”或省略不写,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如果是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数字与数字相乘仍用“×”.②在代数式中遇到除法运算时,一般按分数的形式表示.(4)代数式的读法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以能够简明地体现出代数式的运算顺序,不致于引起误会为主.五、布置作业P75习题3.1T1、P76T2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1.采取抢答的形式让学生回答,对每位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根据课程标准把握教材,淡化概念,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引入代数式的概念,显得自然流畅.在学习例题时,让学生充分观察、思考、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在不断地纠错中学习新知识,在不断归纳中学习新知识,在不断创新中学习新知识,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兴奋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初一上代数式教案模板范文

初一上代数式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思维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2. 难点:理解代数式的值,并能根据代数式的性质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文具。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代数式吗?请举例说明。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3.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学会求代数式的值。

(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而决定的,它会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

2. 教师举例说明:例如,对于代数式a+b,当a=2,b=3时,代数式的值是5;当a=3,b=2时,代数式的值是5。

3. 教师讲解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1)代入:将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代入代数式中;(2)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计算。

(三)课堂练习1. 教师给出几道求代数式的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讲解,并纠正错误。

(四)巩固提高1. 教师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多练习,提高自己的运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为下一节课做好预习。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良好,学生掌握了代数式的值的概念和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教案标题:七年级代数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掌握代数式的运算方法;3. 能够应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2. 代数式的加减乘除运算;3.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1. 引入: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代数式的概念;2. 讲解: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如变量、常数、系数等概念;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代数式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练习。

第二节代数式的加减运算1. 引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加减运算规则;2. 讲解:介绍代数式的加减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代数式的加减运算练习,包括简单的题目和实际问题。

第三节代数式的乘除运算1. 引入: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乘除运算规则;2. 讲解:介绍代数式的乘除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代数式的乘除运算练习,包括简单的题目和实际问题。

第四节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1. 引入: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了解代数式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2. 讲解:介绍如何通过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建立代数模型等方法;3. 练习:让学生进行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练习,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相关知识;2.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代数式的练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工具:1. 教学PPT:用于呈现代数式的相关概念、运算方法和实际应用;2. 教学实物:如代数式的具体例子、实际问题的图片等,用于引入和讲解;3. 教学练习册:包括代数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用于学生课后练习和巩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掌握情况;2. 作业检查:布置相关的作业,检查学生对代数式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实际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情况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

3. 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难点:代数式的运算规律的探索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语言表示实际问题。

2. 新课导入: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

4.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探索代数式的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和小测验,评价学生对代数式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

2. 结合课后作业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代数式运算规律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展示代数式的相关概念、性质和运算规律。

2. 教学案例:收集与代数式相关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分析和练习。

3. 练习题库:编写不同难度的练习题,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 小组讨论工具:提供便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工具,如白板、投影仪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初中代数式数学教案设计

初中代数式数学教案设计

初中代数式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性质: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3. 代数式的运算方法:合并同类项、化简、求值等。

4.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代数式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代数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方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解题心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练习题评价:通过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其对代数式概念、性质和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案例分析评价:评估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代数式的正确性和灵活性。

4. 小组讨论评价: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沟通能力和分享精神。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代数式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

《代数式》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表示方法。

2. 掌握代数式的运算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代数式运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练习、讨论等方法,提高代数式的运算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代数式的热情。

2. 培养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

3. 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数与字母的组合,表示未知数的值或运算结果。

2. 代数式的表示方法:字母表示数或未知数,数字与字母相乘可以省略乘号,加减乘除运算符号写在字母之间。

3. 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同类项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的计算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代数式:运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进行计算和求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代数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难点:1. 代数式运算中同类项的识别和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中代数式的运用和计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问题驱动法、练习法、讨论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练习纸、实际问题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出代数式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代数式的表示方法,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课堂讲解: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

4.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代数式的运算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拓展: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进行表达和计算,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学习心得。

3.2《代数式》(教案)

3.2《代数式》(教案)
-代数式的运算:重点掌握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基本运算方法,以及乘法分配律在代数式中的应用。
-例如:合并同类项是将含有相同变量的代数式相加或相减,如3x+5x=8x;去括号则是运用分配律将括号内的代数式与括号外的数进行运算,如2(x+3)=2x+6。
-代数式的性质:重点掌握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等基本性质,并学会运用这些性质简化代数式计算。
4.培养学生将代数式应用于实际情境,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提高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代数式的定义及其分类:重点讲解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概念,使学生明确各类代数式的特点。
-例如:单项式是只包含一个变量或常数的代数式,如3x、4y^2;多项式是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项式的代数式,如x^2+2xy+y^2;整式是包含整数系数的各种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的技巧:难点在于学生在面对多个同类项时,能够准确识别并合并。
-例如:在合并同类项时,学生可能会忽略变量的指数必须相同,如2x^2与3x不能合并。
-代数式运算中的符号处理:难点在于学生在进行代数式运算时,容易在正负符号上出错。
-例如:在去括号时,学生可能会忘记改变括号内项的符号,如-2(x-3)误算为-2x-6。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代数式的应用,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等,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挺受欢迎的,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有些学生显得不太自信,可能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理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个别辅导和小组合作,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建立信心。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

七年级代数式教案【篇一:2.1 代数式教案】2.1 代数式教案课题代数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并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抽象思维的能力;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教育学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刻苦学习? 重点和难点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难点: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科,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具?学好数学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学的数学课,是从学习代数开始的?除了学习代数以外,同学们还将陆续地学习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学习代数与学习其它学科一样,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正确的学习态度?没有坚持不懈努力,没有顽强的克服困难的精神,是不可能学好代数的? 在开始学习代数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代数与小学数学的联系和区别,自觉地与算术对比:哪些和小学数学相同或类似,哪些有严格的区别,逐步明确代数的特点?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们就从用字母表示数开始初中代数的学习?(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 a+b=b+a;(3)加法结合律 (a+b)+c=a+(b+c);(4)乘法结合律 (ab)c=a(bc);(5)乘法分配律 a(b+c)=ab+ac?(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2、(投影)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15千米,步行要3小时,骑车要1小时,乘汽车要0?25小时,试问步行、骑车、乘汽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4、(投影)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则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用i厘米表示周长,则i=4a厘米;用s平方厘米表示面积,则s=a平方厘米)?此时,教师应指出:(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把数或数的关系,简明的表示出来;(2)在公式与中,用字母表示数也会给运算带来方便;(3)像上面出现的a,2那么究竟什么叫代数式呢?代数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这正是本节课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三、讲授新课1、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单独的一个字母以及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学习代数,首先要学习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明确代数上的意义? 2、举例说明例1 填空:(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__________册;(2)温度由t℃下降到2℃后是_________℃;(3)棱长是a厘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_____立方厘米;(4)产量由m千克增长10%,就达到_______千克?(此例题用投影给出,学生口答完成)解:(1)12n; (2)(t-2);(3)a;(4)(1+10%)m?例2 、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1) 2a+3 (2)2(a+3); (3)3cc222(4)a-(5)a+b(6)(a+b) abd解:(1)2a+3的意义是2a与3的和;(2)2(a+3)的意义是2与(a+3)的积; (3)ccc的意义是c除以ab的商; (4)a-的意义是a减去的差;abdd222(5)a+b的意义是a,b的平方的和;(6)(a+b)的意义是a与b的和的平方?说明:(1)本题应由教师示范来完成;(2)对于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致引起误会为出发点?如第(1)小题也可以说成“a的2倍加上3”或“a的2倍与3的和”等等?例3 、用代数式表示:(1)m与n的和除以10的商;(2)m与5n的差的平方;(3)x的2倍与y的和;分析:用代数式表示用语言叙述的数量关系要注意:①弄清代数式中括号的使用;②字母与数字做乘积时,习惯上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四)、课堂练习1、填空:(投影)(1)n箱苹果重p千克,每箱重_____千克;(2)甲身高a厘米,乙比甲矮b厘米,那么乙的身高为_____厘米;(3)底为a,高为h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4)全校学生人数是x,其中女生占48%,则女生人数是____,男生人数是____?2、说出下列代数式的意义:(投影)(1)2a-3c;(2)3a22;(3)ab+1;(4)a-b? 5b3、用代数式表示:(投影)(1)x与y的和;(2)x的平方与y的立方的差;(3)a的60%与b的2倍的和; (4)a除以2的商与b除3的商的和?(五)、师生共同小结首先,提出如下问题: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2?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是什么?3、什么叫代数式?教师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的基础上,指出:①代数式实际上就是算式,字母像数字一样也可以进行运算;②在代数式和运算结果中,如有单位时,要正确地使用括号?七、练习设计1、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分别的a,b,c,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2、张强比王华大3岁,当张强a岁时,王华的年龄是多少?3、飞机的速度是汽车的40倍,自行车的速度是汽车的4、a千克大米的售价是6元,1千克大米售多少元?5、圆的半径是r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6、用代数式表示:(1)长为a,宽为b米的长方形的周长;(2)宽为b米,长是宽的2倍的长方形的周长;(3)长是a米,宽是长的1,若汽车的速度是31的长方形的周长; 3(4)宽为b米,长比宽多2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八、板书设计【篇二: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七年级数学公开课教案《代数式》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了解代数式的概念.②使学生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代数式这一数学模型去表示和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使学生在探索与创造的数学学习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②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如何进行数学学习,变“学会”为“会学”. 3) 情感与态度目标:①渗透代数式的模型思想,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符号感.②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发扬合作学习的精神,养成踏实细致、独立思考、严谨科学的学习习惯.③利用实际情境,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乡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2、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代数式的概念和列代数式.突出重点措施:(1)通过比较——判别——交流——构造等环节,让学生经历代数式概念的产生过程,使学生在过程中获得对数学概念的理解.(2)通过“根据语言表述的数量关系列代数式”和“把代数式表示的数量关系2) 教学难点:用代数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突破难点策略:(1)分三步分散难点①引入时设计大量学生身边的实际情景,让学生体会到代数式存在的普遍性.②让学生给自己构造的一些简单代数式赋予实际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代数式的模型思想。

代数式数学教案范文

代数式数学教案范文

1. 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定义及表示方法。

2. 代数式的运算规则。

3.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表示方法,运算规则。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代数式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的关系,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代数式的定义、表示方法和运算规则。

3. 案例分析:分析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3.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代数式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代数式的相关概念和例题。

3. 练习题:准备充足的练习题,涵盖代数式的各种运算和应用场景。

4. 辅导资料:提供相关的辅导资料,帮助学生巩固代数式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 第二课时: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

3. 第三课时:分析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第四课时:开展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5. 第五课时: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7. 第七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遗漏或不足之处。

十、教学拓展:1. 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代数式的性质和规律,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代数式教学设计[五篇范文]第一篇:代数式教学设计一、有理数加法(-9)+(-13)(-12)+27(-28)+(-34)67+(-92)221(-27.8)+43.9(-23)+7+(-152)+65 |5+(-13)|(-5)+|―3|38+(-22)+(+62)+(-78)(-8)+(-10)+2+(-1)111(-23)+0+(+4)+(-6)+(-2)(-8)+47+18+(-27)(-5)+21+(-95)+29(-8.25)+8.25+(-0.25)+(-5.75)+(-7.5)6+(-7)+(9)+2 72+65+(-105)+(-28)(-23)+|-63|+|-37|+(-77)(+18)+(-32)+(-16)+(+26)(-0.8)+(-1.2)+(-0.6)+(-2.4)31221(-8)+(-312)+2+(-2)+12 55+(-53)+45+(-3)(-6.37)+(-334)+6.37+2.75(+6.1)+(-4.3)+(-2.1)+5.132(-23)+(-14)+(-13)+(+1.75)|-32|+(-12)+72+(-5)二、有理数减法7-9 ―7―9 0-(-9)(-25)-(-13)8.2―(―6.3)1(-312)-54(-12.5)-(-7.5)(-26)―(-12)―12―18―1―(-|-32|―(-12)―72―(-5)(-1453)―(-8)―18(+10)―(-4712)―(+32)(-20)-(+5)-(-5)-(-12)(-23)―(-59)―(-3.5))―(-25)―107(-165)―3―(-3.2)―7(+(--8(+4.3)-(-4)+(-2.3)-(+4)(-0.5)-(-3(-8)-(-31214342317)―(-27)―37(+6.1)―(-4.3)―(-2.1)―5.1)―(-134)―(-123)―(+1.75)(-323)―(-2)34―(-123)―(-1.75)-579+416-329 -434+16+(-23)―0.5+(-14)-(-2.75)+12)+6.75-5)-2+(-123)+12 55-(-523)-425+(-1(-6.37)-(-33)34)+6.37-2.75三、有理数乘法2(-9)×23(-13)×(-0.26)(-2)×31×(-0.5)13×(-5)+13×(-13)(-4)×(-10)×0.5×(-3)(-38)×43×(-1.8)(-0.25)×(-47)×4×(-7)4×(-96)×(-0.25)×481(56―34―79)×36(-34)×(8-43-0.4)25×34-(-25)×12+25×1413×(2143-27)×(-85)×(-165)四、有理数除法18÷(-3)(-24)÷6(-42)÷(-6)37)×(-45)×(-127)(-8)×4×(-12)×(-0.75)(47-118+143)×56(-36)×(49+56-127)(-66)×〔12122-(-13)+(-115)〕(187+34-56+79)×72(-57)÷(-3)(-35)÷25(-539(+21)÷(-7)(-13)÷9 0.25÷(-18)24 -36÷(-113)÷(-3)(-1)÷(-4)÷761113÷(-7)×(-79)0÷[(-34)×(-7)]-3÷(3-4)6(-247)÷(-6)733112÷(5-18)×18 113÷(-3)×(-3)-8×(-14)÷(-8)75(34-8)÷(-6)3333112(92-8+4)÷(-4)-3.5 ×(6-0.5)×7÷2 -17÷(-5316)×18×(-7)6555555122×(-13-2)÷4 7÷(-25)-7×12-3÷40.8×11+4.8392×(-7)-2.2÷7+0.8×11五、有理数混合运算37734(-16-20+5-12)×(-15×4)(-18)⨯7⨯(-2.4)34 2÷(-7)×7÷(-517)1211111[1512-(14÷15+32]÷(-18)5×(-5)÷(-5)×5 -(3-121321+14-7)÷(-42)521-13×23-0.34×7+3×(-13)-7×0.34 8-(-25)÷(-5)11(-13)×(-134)×13×(-67)1112(-478)-(-52)+(-44)-38(-16-50+35)÷(-2)1(-0.5)-(-314)+6.75-52178-87.21+43221+531921-12.79(-6)×(-4)+(-32)÷(-8)-3 21-7-(-12)+|-12|(-9)×(-4)+(-60)÷12[(--|-3|÷10-(-15)×1337517111-15×(32-16)÷212(23-32+118)÷(-16)×(-7)1 -34×(8-23-0.04)914)-157+821]÷(-142)-2×3 -2-(-1) 3-4 -1-2×(-1) 2234333(-3)2÷(-4)2-2×(-2)2 -32 +(-4)3 (-2)3×(-2)4×(-2)5 -2×322-(-2⨯3)2(-2)2-2+(-2)3+23 -22-(-3)3×(-1)3-(-1)3[-(-12)]2+(-122)0-(-3)2÷3×(-2)3 -22×(-122)÷(-0.8)3 -32×(-123123)-(-2)÷(-2)(-324)×(-23+1)×0 6+22×(-15)-4×3-15-[(-0.4)⨯(-2.5)]5 (-1)25-(1-0.5)× (-2)3×(-223)×(-332)--10+8÷(-2)24×(-3)+6 (-1×3×(-2)×(-13) 2)2138127 -7+2×(-3)+(-6)÷(-13) 222732222÷2×(-)×([()()](-2)4÷(-8)-(-1-5-4--3)254)×(-7)81113222-3×]÷ (-6)÷9÷(-6÷9)(-2)2-2[(-1)2451 36×(12-3) 2-{(-3)-⎢3+0.4⨯-1⎪÷(-2)⎥}-1+(1-0.5)××[2×(-3)]334⎡⎣⎛⎝1⎫2⎭⎤⎦12-4×[(1-7)÷6]+(-5)-3÷(-2)333[]-3-8÷(-2)-1+(-3)×(-2)÷3[3]231 0.25第二篇:《代数式》教学设计教学准备1.学前分析学生在认识了有理数之后,对有理数有了充分的认识,而在小学时已经学习了用X表示方程中的未知数,这本身就是用字母X表示数,因此,课堂上可以提示学生对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作用很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教案:七年级数学《代数式》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本小节先回顾了小学学过的字母表示的两种实例,一是运算律,二是公式,从中看出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进而引出代数式的概念。

2.教学重点分析:教科书,介绍了小学用字母表示数的实例,一个是运算律,一个是常用公式,上述两种例子应用广泛,且能很好地体现用字母表示数所具有的简明、普遍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是数学从算术到代数的一大进步,是代数的显著特点。

运用算术的方法解决问题,是小学学生的思维方法,现在,从具体的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渗透了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在认识上是一个质的飞跃。

对代数式的概念课文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用实例形象地说明了代数式的概念。

对代数式的概念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1)从具体的数到用字母表示数,是抽象思维的开始,体现了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用字母表示数具有简明、普遍的优越性.
(2)代数式中并不要求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时出现,单独的一个数和字母也是代数式.如:2,m都是代数式.
等都不是代数式.
3.教学难点分析: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的数量关系,即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一定要理清代数式中含有的各种运算及其顺序。

用语言表达代数式的意义,具体说法没有统一规定,以简明而不引起误会为出发点。

如:说出代数式7(a-3)的意义。

分析 7(a-3)读成7乘a减3,这样就产生歧义,究竟是7a-3呢?还是7(a -3)呢?有模棱两可之感。

代数式7(a-3)的最后运算是积,应把a-3作为一个整体。

所以,7(a-3)的意义是7与(a-3)的积。

4.书写代数式的注意事项:
(1)代数式中数字与字母或者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简写作“·”或省略不写,同时要求数字应写在字母前面.
如3×a ,应写作3.a 或写作3a ,a×b 应写作3.a 或写作ab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应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
(2)代数式中有除法运算时,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
(3)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需注明单位时,一定要把整个式子括起来.
5.对本节例题的分析:
例1是用代数式表示几个比较简单的数量关系,这些小学都学过.比较复杂一些的数量关系的代数式表示,课文安排在下一节中专门介绍.
例2是说出一些比较简单的代数式的意义.因为代数式中用字母表示数,所以把字母也看成数,一种特殊的数,就可以像看待原来比较熟悉的数式一样,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只是另外还要考虑乘号可能省略等新规定而已.
6.教法建议
(1)因为这一章知识大部分在小学学习过,讲授新课之前要先复习小学学过的运算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上,提出新的问题。

这样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引出了新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小学数学与初中代数的衔接,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2)在本节的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首先要给学生多举例子(学生比较熟悉、贴近现实生活的例子),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代数式,理清代数式中的运算和运算顺序,才能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从而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普遍性、简明性,也为列代数式做准备。

(3)条件比较好的学校,老师可选用一些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老师在讲解第一节之前,一定要对全章内容和课时安排有一个了解,注意前后知识的衔接,只有这样,我们老师才能教给学生系统的而不是一些零散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头脑中自然会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5)因为是新学期代数的第一节课,老师一定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

那么,怎么才能给学生留下好印象呢?首先,你要尽量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华。

比如,英语口语好的老师,可以用英语做一个自我介绍,然后为学生说一段祝福语。

第二,上课时尽量使用多种语言与学生交流,其中包括情感语言(眉目语言、手势语言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

7.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教学设计示例
代数式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了解字母表示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2.了解代数式的概念,使学生能说出一个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3.通过对用字母表示数的讲解,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用字母表示数及正确地说出代数式所表示的数量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在小学我们曾学过几种运算律?都是什么?如可用字母表示它们?
(通过启发、归纳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用字母表示数的五种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乘法交换律a·b=b·a;
(3)加法结合律 (a+b)+c=a+(b+c);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乘法分配律 a(b+c)=ab+ac
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

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
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指出:(1)“×”也可以写成“·”号或者省略不写,但数与数之间相乘,一般仍用“×”;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2)上面各种运算律中,所用到的字母a,b,c都是表示数的字母,它代表我们过去学过的一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