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锚杆抗浮设计
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

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
1. 注册资质,设计单位需要具备相应的资质才能从事抗浮锚杆
设计工作。
一般要求设计单位具有相应的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或
者特定的结构工程设计资质。
2. 设计人员资质,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资格证书,如结构工程师等相关专业人员。
设计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
设计经验和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抗浮锚杆设计工作。
3. 技术能力,设计单位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实力和经验,能够
独立完成抗浮锚杆设计工作,并且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有成功的设计
经验。
4. 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设计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相
关的建筑工程设计法律法规,包括但不限于建筑设计规范、工程质
量标准等方面的要求。
5.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设计单位需要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相关的认证,确保设计过程和成果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
总的来说,抗浮锚杆设计资质要求涉及到设计单位的注册资质、设计人员的资质、技术能力、法规遵守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等多
个方面。
只有具备了这些资质要求,设计单位才能够在抗浮锚杆设
计领域开展相关的工作。
的锚杆抗浮设计

设计设计参考参考20112011--01-19------关于关于关于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1 设计设计设计依据依据依据1.11.1 《建筑地基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基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第6.7节;第8.6节:8.6.3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于其他建筑物可按下式计算:Rt≤0.8πd 1lf式中 f--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MPa),可按表6.7.6选用。
1.2 1.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第8.6节:8.6.11 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Fa=∑q si u i l i式中 Fa —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u i —锚固体周长(m),对于等直径锚杆u i =πd(d 为锚固体直径);q si —第i 层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取值。
1.3 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7.2节、第7.4节:7.2.1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Nak=……Na=r Q N ak (7.2.1-2)式中 N 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r Q —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按现行荷载规范确定。
7.2.2 锚杆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的要求:As≥(r 0Na)/(ξ2f y ) (7.2.2)式中 As —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 2);ξ2 —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r 0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7.2.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La≥N ak /(ξ1πDf rb ) (7.2.3)式中 La —锚固段长度(m);尚应满足7.4.1条要求;D —锚固体直径(m);f rb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2.3-1和表7.2.3-2取值;ξ1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
抗浮自锁锚杆施工方案

抗浮自锁锚杆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与编制依据本工程为[工程名称],位于[地理位置],主要建筑功能为[建筑功能描述]。
为确保基础工程的抗浮稳定性,本次施工方案主要围绕抗浮自锁锚杆的施工过程进行编制。
编制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建设工程规范与标准;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勘察报告;锚杆生产厂家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安装指南;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施工经验。
二、抗浮锚杆设计参数本次抗浮锚杆设计的主要参数如下:锚杆直径:[具体数值]mm;锚杆长度:[具体数值]m;锚杆间距:[具体数值]m;锚杆材料:[材料类型,如HRB400钢筋];抗拉承载力设计值:[具体数值]kN;抗拔力设计值:[具体数值]kN。
三、施工准备与区域围护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无障碍;设置警示标志,对施工区域进行围护,确保施工安全;准备施工所需的机具、设备、材料,并进行检查与调试。
四、钻孔施工与孔径要求根据设计图纸,使用专用钻孔设备进行钻孔,确保孔径、孔深满足设计要求;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孔径、孔深,确保符合设计要求;钻孔完毕后,对孔内进行清理,确保无杂物、无积水。
五、锚杆安装与胶结固定锚杆安装前,应对锚杆进行检查,确保无损伤、无锈蚀;使用专用注浆设备,将注浆材料注入孔内,确保注浆饱满、无空洞;在注浆材料初凝前,将锚杆插入孔内,并使用专用设备进行胶结固定。
六、支撑设施与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应设置临时支撑设施,确保钻孔与锚杆安装过程的稳定性;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尘、防噪、防坠落等措施;施工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七、工艺控制与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孔孔径、孔深、注浆材料等关键参数;锚杆安装后,应进行抗拉承载力与抗拔力测试,确保满足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查与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上报。
八、力学性能测试与验收对已安装的锚杆进行抽样检测,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包括抗拉承载力、抗拔力等;测试结果应与设计值进行对比,确保满足设计要求;验收过程中,应对施工记录、测试报告等资料进行审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 22g815

建筑结构抗浮锚杆 22g815建筑结构抗浮锚杆是建筑物中常用的一种锚固方式,主要应用于地下室、桥梁、大型建筑等需要进行抗浮设计的结构中。
抗浮锚杆具有构造简单、承载力高、可靠性好、耐久性强等优点,因此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从抗浮锚杆的原理、设计、施工、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抗浮锚杆的原理抗浮锚杆是一种利用锚固剂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岩土中,通过钢筋或钢丝绳的受拉力来传递荷载的锚固方式。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锚固剂将钢筋或钢丝绳固定在岩土中,当建筑物因自重或外部荷载产生向下沉降时,抗浮锚杆会将荷载传递到岩土中,从而减少建筑物的沉降量,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
二、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确定锚杆的直径和长度: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锚杆的直径和长度。
一般情况下,锚杆的直径和长度越大,其承载力也就越大。
但同时,锚杆的直径和长度也会增加施工难度和成本,因此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选择锚杆的锚固剂:锚固剂是抗浮锚杆的关键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锚杆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在选择锚固剂时,需要考虑其强度、韧性、耐腐蚀性、防水性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锚固剂有水泥砂浆、树脂砂浆、高强度水泥卷等。
设计锚杆的钢筋或钢丝绳:钢筋或钢丝绳是抗浮锚杆的主要受力构件,其直径、数量和布置方式对锚杆的承载力和可靠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抗浮要求和建筑物特点进行选择和布置。
确定锚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在布置抗浮锚杆时,需要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地质条件和荷载情况确定锚杆的数量和布置方式。
一般情况下,锚杆应尽量布置在建筑物的边缘和角部,以提高其抗浮效果。
三、抗浮锚杆的施工抗浮锚杆的施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并进行测量放线。
同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材料进场和加工。
钻孔施工:钻孔是抗浮锚杆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需要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钻孔直径和深度。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钻孔的垂直度和深度,并做好钻孔的清理工作。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 根据设计,本工程地下室塔楼以外地下室底板下设置了抗浮锚杆,共约1962根,间距1500mm×1500mm,锚孔直径150 mm,锚杆采用4根Φ28钢筋,M30水泥砂浆灌孔,抗浮锚杆分布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抗浮锚杆大样如下图2所示。
2 设计要求
1)锚杆间距为1500×1500,锚杆入中风化或微风化不小于6m。
2)采用静载试验的方法检查锚杆的抗拔力,单根锚杆的设计抗拔力特征值为450kN。
图1 抗浮锚杆分布示意图图2 抗浮锚杆大样图
二、施工流程
1 施工区域划分
根据设计图纸,锚杆共有1965根,将锚杆施工分为4个施工区域施工。
由于地下室结构施工阶段工期非常紧张,将加大资源投入、分区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施工进度。
具体分区见下图3。
2 施工流程
图3 施工区划分图 图4 抗浮锚杆施工流程
三、 施工方法。
抗浮锚杆方案

抗浮锚杆方案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某些特殊地质条件下,如软土地基或水下工程,浮动现象可能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抗浮锚杆方案。
一、问题描述浮动现象是指地下水或地下水位上升导致的土壤内部水压增大,使地基失去稳定性,造成建筑物沉降或倾斜的现象。
一旦发生浮动,建筑物的结构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引发倒塌事故。
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有效的措施来抵御浮动现象。
二、抗浮锚杆原理抗浮锚杆方案主要通过利用钢筋混凝土锚杆或钢制锚杆将建筑物固定在稳定的土层中,以达到抵抗地下水压力的目的。
锚杆通过外力的作用将建筑物与地面深层土壤相连,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
三、抗浮锚杆方案的选择1. 土壤勘测和分析在选择抗浮锚杆方案之前,我们需要进行详尽的土壤勘测和分析,了解地下水位、土壤类型、地下水压力等因素。
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合适的锚杆方案。
2. 构筑物特点考虑不同的建筑物对抗浮锚杆方案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荷载情况,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数量和布设方案。
3. 锚杆材料和规格选择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材料的锚杆,如钢筋混凝土锚杆、预应力混凝土锚杆或钢制锚杆。
同时,根据荷载和冲击力的大小,选择适当的锚杆规格和数量。
4. 锚杆的施工与监控在进行锚杆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施工,确保锚杆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在建筑物使用过程中,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修复。
四、抗浮锚杆方案的优势采用抗浮锚杆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建筑物浮动现象带来的安全隐患。
具体优势如下:1. 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抗震性;2. 减小地基沉降和变形,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3. 降低地基施工难度和成本,缩短工期;4. 方便维护和加固,具有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五、抗浮锚杆方案应用案例抗浮锚杆方案已经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
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主要考虑黄土地质的特点和工程施工的需求,以确保锚杆在黄土地区能够有效地抵抗浮升力和稳定地固定结构。
以下是黄土地区抗浮锚杆设计的一些建议:
1. 了解黄土地质特点:黄土含水量大、黏土颗粒结构松散、容易软化和液化。
在设计抗浮锚杆时,需要充分考虑黄土的黏聚力、内摩擦角、孔隙水压力等参数。
2. 选取合适的锚杆类型:常用的抗浮锚杆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锚杆、预应力锚杆、喷锚杆等。
根据具体工程需求和黄土地质条件,选择适合的锚杆类型。
3. 确定锚杆埋置深度:为了增加抗浮力,锚杆应埋设在足够深的黄土层中。
根据黄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合理确定锚杆的埋置深度。
4. 增加锚杆的受力面积:通过增加锚杆的受力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锚杆与黄土之间的摩擦力和抗浮力。
可以采用锚杆束、锚板等方式增加受力面积。
5. 控制锚杆预应力: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增加锚杆的抗浮能力和稳定性。
根据黄土地层的特点和设计需求,合理设计锚杆的预应力。
6. 加强锚杆和黄土之间的粘结力:黄土地层中常存在一定的水分,可以采用粘土砂浆等材料封闭锚杆与黄土之间的间隙,增加黄土和锚杆的粘结力。
7. 进行定期的锚杆监测和维护:黄土地区锚杆的有效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锚杆的抗浮性能。
需要注意的是,黄土地区的地质条件复杂多变,设计人员在设计抗浮锚杆时应充分了解具体工程的地质情况,并参考相关规范和经验进行设计。
同时,实际施工时需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锚杆与黄土地层的紧密结合,以提高抗浮锚杆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设计探讨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设计探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室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而地下室抗浮问题也日益受到。
抗浮锚杆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措施,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室工程中。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
在地下室抗浮设计中,抗浮措施主要包括增加重量、设置抗浮锚杆和改变结构形式等。
抗浮锚杆是通过在地下室底板下方设置锚杆,将地下室与周围土体连接起来,利用土体的重量和锚杆的锚固力共同抵抗浮力。
地下室抗浮锚杆的布置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圆形、矩形和梯形等。
圆形布置是指将锚杆按照圆形排列,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锚杆的抗拔性能,并且相对来说比较节省材料。
矩形布置是指在地下室底板下方按照矩形的形式布置锚杆,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增加地下室底板的刚度,提高抗浮能力。
梯形布置是指将锚杆按照梯形的形式布置,这种布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锚杆的数量,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对于抗浮锚杆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抗浮能力、强度、材质等。
抗浮能力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结合地下室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强度也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选择符合地下室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
材质也是选择抗浮锚杆的重要指标之一,需要选择符合地下室设计要求的材质,例如不锈钢、碳钢等。
在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如果地下室面积较大,可以选择圆形或矩形布置方式,以增加锚杆的抗拔性能和底板的刚度。
如果地下室面积较小,可以选择梯形布置方式,以减少锚杆的数量,节约成本。
在选择抗浮锚杆时,需要综合考虑抗浮能力、强度和材质等因素,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
地下室抗浮锚杆布置方式的设计是地下室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通过合理选择布置方式和选择合适的抗浮锚杆,可以有效提高地下室的抗浮能力,确保地下室的安全和稳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地下室作为地下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板抗浮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抗浮锚杆方案

目录第一章施工条件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地层概况四、水文地质情况第二章抗浮桩(锚杆)设计与基本试验一、抗浮锚杆结构设计主要参数二、抗浮锚杆拉力设计参数三、抗浮锚杆基本试验第三章施工组织和措施一、施工准备二、施工进度安排三、抗浮桩锚杆施工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四、排污措施五、应急措施六、成品保护措施七、施工组织措施第四章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控制措施二、质量保证具体内容三、材料质量要求及节约措施第五章文明施工与安全措施一、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三、环保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一、施工条件1、编制依据1。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1.2《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1。
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1。
4《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90)1.5工程抗浮锚杆工程设计图纸及技术核定单等1。
6现场踏勘情况8、防水、防腐1)清理锚桩头、与建筑基础防水施工一起做好抗浮锚杆的防水施工;对穿过底板防水层的锚杆,该部位的防水做法,须与防水专业公司讨论,另外绘制节点大样图。
2)锚杆头外露钢绞线用防腐树脂、砂浆封闭,承压板用防锈漆及沥青材料涂刷,进行防锈、防腐处理;3)防止锚杆构造锈蚀发生,对定中中心装置、定位架等,外涂防锈漆。
4)对穿过底板的预应力钢绞线防水措施,如果采用预埋止水钢套管技术,有可能会产生地下水从钢管内壁渗出的隐患。
根据我方的施工经验,建议采用在钢绞线部位缠绕P201遇水膨胀橡胶,具体详见附图。
5)根据设计意见,为了避免底板上层钢筋影响张拉锚具的安装,张拉端锚具改设置在底板上部。
在施工完毕后,对钢绞线和承压板按上述方法进行防腐后,立即用C40混凝土进行封闭锚头,详见附图。
9、施工注意事项:1)钢绞线应无损伤,并应调直、除锈。
同一孔的钢绞线必须等长,切断后的钢绞线两端应用铁丝捆扎牢固。
2)钢绞线的选择试验(选择试验、验收试验),质量的要求以及锚索的张拉等,应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禁止盲目操作,以免发生危险.3)锚孔内的水泥浆应有足够的养护时间,在养护期内不得移动锚索。
抗浮锚杆设计方案--新规范2.18

都江堰“维纳斯堡”项目抗浮锚杆设计文件项目负责:兰恒强设计:兰恒强证书等级:岩土工程设计甲级证书编号:二〇一七年二月目录1、工程概况 (1)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2)3、抗浮锚杆设计 (4)3.1设计依据 (4)3.2设计计算 (4)3.2.1锚杆间距、单根锚杆抗拨力的确定 (4)3.2.2锚杆配筋计算 (5)3.2.3锚杆直径与长度 (5)3.2.4锚杆设计结果统计 (7)3.2.5锚杆抗浮力验算 (7)3.3锚杆材料防腐 (9)3.4防水设计 (9)3.5锚杆抗拔试验 (9)3.5.1基本试验 (9)3.5.2验收试验 (9)4、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10)4.1施工方法与特点 (10)4.1.1嵌入深度及成孔技术要求 (10)4.1.2灌浆材料要求 (10)4.2施工工艺流程 (10)4.3操作过程及技术要求 (10)4.4防腐、防锈措施 (11)附图:1、抗浮锚杆平面布置图都江堰维纳斯堡项目抗浮锚杆设计方案1、工程概况都江堰维纳斯堡项目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翔凤大道与内二环路交界处,交通方便。
依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设计总平面图,该拟建项目为多栋4-6层建筑,设2层地下室,局部为纯地下室,拟采用框架结构,独立基础,主体结构设计由浙江恒欣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工程地质勘察由建材成都地质工程勘察院完成。
我公司受建设方四川翔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对该工程进行专项抗浮锚杆设计。
拟建物情况一览表表1.1拟建建筑全部采用独立基础结合抗水板。
根据结构设计要求,本工程综合楼及商业楼-2F部分地下室抗浮板设计抗浮力标准值为70kN/m,抗浮面积为2094.77㎡。
设备房及下沉式广场-1F抗浮板设计抗浮力标准值为40kN/m,设备房部分抗浮面积为85.94㎡,下沉式广场部分抗浮面积为223.07㎡。
本工程抗浮采用抗浮锚杆进行处理,抗浮锚杆间距不宜大于2.5m。
本工程±0.00绝对标高为711.50m,抗水板板厚250-400mm。
抗浮锚杆制作及保护方案

1.钢筋采用焊接连接时,焊接质量较差;
2.锚杆钢筋下料长度不足设计要求,偏差超过30mm;
3.锚杆钢筋随意堆放,污染破坏严重。
错误二:锚杆钢筋下料长度不足设计要求
错误三:锚杆未设置对中架,钢筋未分开
2、抗浮锚杆成品保护
技术标准:
成孔达到设计深度时,应将孔底岩粉尽量清理干净,土层锚杆应洗孔干净,立即下锚注浆,防止塌孔。锚杆全部施工完后,应及时清理场地。锚杆浆体试块的制作要求浆体强度检验试块的数量每50根锚杆不应少于一组,每组试块不少于6个。
抗浮锚杆
1、抗浮锚杆的制作与安装
技术标准:
要求每间隔2米锚设一对中架。清除钢筋表面的油污和膜锈,顶部表面涂刷环氧树脂两道,安放管体时,应防止管体扭压、弯曲;
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钻孔注浆管头部距孔底宜为100mm,杆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标准:锚杆顶部表面涂刷环氧树脂两道
错误一:锚杆钢筋单面焊接长度不足10D
标准:锚杆施工完毕后,端部防水加强处理
错误一:锚杆施工完成后钢筋破坏严重
质量风险:
1.锚杆钢筋随意堆放,污染破坏严重,影响后期钢筋锚固强度;
2.锚杆注浆完毕终凝前对锚杆扰动,影响锚杆受力;
3.锚杆施工完毕后基槽开挖对锚钢筋破坏严重。
错误二:锚杆钢筋破坏严重
错误三:锚杆钢筋随意堆放,污染破坏严重
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

某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设计摘要:抗浮设计是地下室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单层地下室已经是高层建筑的标准配置,多层地下室也愈发常见,埋深越大,水浮力越大,抗浮设计难度越大。
抗浮锚杆作为一种抗浮措施,就近抵抗水浮力,避免底板地梁等其他构件内力配筋增大,有其独特的优点。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抗浮锚杆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下室;抗浮锚杆1、适用规范:《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 50086 – 2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对于锚杆估算,可以参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岩土分类比较细致,参数比较齐全,也可以参照《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CECS22:2005)估算锚杆抗拔力。
2、水浮力分项系数:各规范对水浮力分项系数的规定不尽相同,详见下表:一般认为抗浮水位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所以建筑工程建议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的规定,水浮力按永久荷载考虑,水浮力分项系数γw取1.2。
作用在底板上的净反力可按下式计算:qd=γwqwk - qk,其中qwk为水浮力标准值,qk为底板及其上覆土自重标准值之和。
3、地下室抗浮设计水位的选取:抗浮设计水位的选取是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后续设计。
抗浮设计水位一般由岩土勘察专业提供,结构设计师取用前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深思熟虑,如觉得不合理,必须及时反馈各方,共同商讨确定后再实施后续设计工作。
(1)当有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时,场地抗浮设防水位可采用实测最高水位;无长期水位观测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2)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
(3)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抗浮锚杆施工技术方案

抗浮锚杆施工技术方案一、项目背景及要求随着现代建筑结构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物要求具有抗浮的设计要求,尤其是在地下工程、高层建筑、桥梁等项目中更为常见。
抗浮锚杆是一种有效的抗浮措施,其施工技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工程的安全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本次施工技术方案的要求是为一栋高层建筑的地基施工设计抗浮锚杆。
该建筑位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防止建筑物因地下水的浮力而发生移动。
二、抗浮锚杆系统的设计1.确定锚杆的材料和规格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选择高强度的钢筋作为锚杆的材料,采用8mm直径的钢筋作为锚杆的规格。
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所需的锚杆数量。
2.确定锚杆的深度根据地下水位的情况,确定锚杆的深度。
一般来说,锚杆的深度应达到超过地下水位的一定距离,以保证锚杆的有效性。
3.确定锚固点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锚固点。
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地基深处的岩石或者较硬的土层作为锚固点,确保锚杆与地基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
4.施工方案设计(1)确定锚杆的位置和间距:根据建筑结构和地基情况,确定锚杆的位置和间距,通常间距不大于2米。
(2)钻孔施工:在确定的位置上进行钻孔施工,采用机械钻孔或者人工钻孔的方式。
钻孔深度应达到所需锚杆的设计深度,并保持直径的一致性。
(3)安装锚杆:在钻孔的同时,将锚杆插入钻孔中。
锚杆的一端与建筑结构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锚固点上。
(4)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对钻孔、锚杆安装等关键环节进行监控和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三、施工过程安全措施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2.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
3.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监控,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安全。
4.钻孔施工时,严禁使用明火,确保钻孔过程中的火灾风险控制。
5.施工过程中,保持现场整洁,清理钻孔产生的渣土和杂物,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抗浮锚杆方案

抗浮锚杆方案1. 引言抗浮锚杆方案是一种用于解决建筑物或其他结构物在地震或风灾等自然灾害中可能出现的浮起现象的技术方案。
浮起现象是指建筑物的基础受到外部力的冲击或水涌等因素影响,引起建筑物整体或局部产生上升的力。
2. 指标要求为了设计一个有效的抗浮锚杆方案,需要首先明确一些指标要求: - 建筑物的稳定性:抗浮锚杆方案必须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在自然灾害中的稳定性,确保其不发生浮起现象。
- 安全性:方案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安全要求,确保建筑物能够经受住自然灾害的冲击。
- 经济性:方案设计应尽可能降低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减少对现有结构的影响。
3. 抗浮锚杆的原理抗浮锚杆方案的核心原理是通过增加锚杆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以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防止其发生浮起现象。
具体原理包括: - 锚杆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荷载和土体特性,确定适合的锚杆类型和数量。
- 锚杆的埋入深度:根据土壤的承载力和建筑物的重量,确定锚杆的埋入深度,以增加锚杆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
- 锚杆与土体之间的拉力:通过加固建筑物的底部,将拉力传递到土体中,增加锚杆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
- 钢筋混凝土基础:为了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性,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结构,确保建筑物能够承受自然灾害的冲击。
4. 抗浮锚杆方案的设计步骤设计一个有效的抗浮锚杆方案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 地质勘察:对建筑物所在地区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土体的性质、地下水位等相关信息。
2. 建筑物的荷载计算: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计算其所受的荷载,并确定需要增加的抗浮锚杆数量和类型。
3. 锚杆的选型和埋入深度确定:根据地质勘察结果和建筑物的荷载计算,选择合适的锚杆类型,并确定其埋入深度。
4. 锚杆布置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土体的情况,设计合理的锚杆布置方案,确保锚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5. 结构分析和计算:对建筑物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计算,确保抗浮锚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抗浮预应力锚杆设计

抗浮预应力锚杆设计11.2.1地下水浮力标准值与抗浮锚杆拉力标准值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F f——地下水浮力标准值;A——基底面积;γw——地下水容重;△H——抗浮设防水位与建筑物基础底标高之差;G——结构自重及其他永久荷载标准值之和;n——设计抗浮区域内的锚杆数量;T k——单根抗浮锚杆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11.2.2抗浮锚杆应进行抗拔承载力及杆体抗拉承载力计算。
锚杆的拉力设计值、杆体截面积、锚固体长度、直径计算应符合本规范第4.6节的有关规定。
11.2.3抗浮锚杆长度应满足锚杆设计拉力及整体抗浮稳定要求,预应力抗浮锚杆自由杆体长度不宜小于5m,锚杆间距不宜小于1.5m。
11.2.4抗浮锚杆应进行整体抗浮稳定验算,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可按下式计算(图11.2.4):式中:W——基础下抗浮锚杆范围内总的土体重量,计算时采用浮重度(kN);G——结构自重及其他永久荷载标准值之和(kN);F f——地下水浮力标准值(kN);K——抗浮稳定安全系数,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图11.2.4 抗浮锚杆整体稳定计算示意图11.2.5抗浮锚杆初始预应力值的确定应考虑锚杆受力变形及其对基础底板抗裂的影响,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抗浮锚杆的锁定拉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的0.8倍~1.0倍;2对于长期稳定水浮力作用下,以及变形控制要求较高的工程,锚杆的锁定拉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3压力分散型抗浮锚杆的锁定拉力值宜为锚杆拉力设计值。
11.2.6抗浮锚杆的锁定时间应根据土层条件、结构荷载和变形完成情况综合确定。
11.2.7抗浮锚杆锚头设计与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锚下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确保在施加张应力时不产生有害变形;2锚具的质量与性能应满足锚杆长期工作受力要求;3锚杆锚头的防腐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5节的有关规定。
11.2.8抗浮锚杆与基础底板连接节点应满足基础底板整体防水等级及构造要求,可采用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对锚杆节点进行处理,并应在基础混凝土浇筑前在锚杆杆体上设置不少于2道的遇水膨胀橡胶。
抗浮锚杆设计1

1、工程概况#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拟建###小区建设项目位于###。
拟建物包括21栋的商业住宅楼,主楼为18层框剪结构建筑物,H=55.8米,仅有地下室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以松散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350Kpa。
拟建建筑由#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
根据该场地水文地质资料显示,场地丰水期最高潜水位标高约495.20米,抗浮设计水位为495.20米,而地下室顶板埋深在±0.00下-5.00米,局部地段-5.90米、-6.70米、-7.30米,均低于地下水位埋深,需采取抗浮措施。
为满足抗浮要求,设计要求对仅有地下室部分采取抗浮措施,设计抗浮力标准值为13KN/m2(Ⅰ区),局部为22KN/m2(Ⅱ区)、30 KN/m2(Ⅲ区)、36KN/m2(Ⅳ区)。
我公司根据工程设计技术要求,结合#地区大量设计和施工经验,对本工程抗浮锚杆进行设计,具体概况见下表。
抗浮锚杆设计概况表表1抗浮区域抗浮力标准值(KN/m2)±0.00标高(m)防水板垫层底埋深(m)防水板垫层底标高(m)锚杆设计抗拔力(KN)锚杆等效影响圆直径(m)锚杆设计长度(m)锚杆配筋数量及长度锚杆数量(根)预计锚杆总进尺(m)Ⅰ区(A 型锚杆)13496.7-5.5 491.20 250 3.2 9.0 2Φ28 560 5040.0Ⅱ区(B 型锚杆)22496.7-6.4 490.30 250 2.5 9.0 2Φ28 58 522.0Ⅲ区(C 型锚杆)30496.7-7.2 489.50 250 2.2 8.0 2Φ28 29 232.0Ⅳ区(D 型锚杆)36496.7-7.8 488.90 300 2.2 9.0 3Φ25 22 198.01、抗浮锚杆设计长度根据设计技术要求结合地勘报告综合确定,桩端嵌入稳定卵石层。
2、防水板厚度400mm,垫层厚100mm2、设计依据一(1)、《###居农民安置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市勘察测绘研究院)(2)、《##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居农民安置小区建设项目地下室友基础平面布置及配筋图》(#基准方中建筑设计事务所)(3)、《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场地条件3.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拟建场地位于#市县彭镇,交通方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设计参考参考20112011--01-19------关于关于关于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抗浮锚杆的设计1 设计设计设计依据依据依据1.11.1 《建筑地基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基础设计规范设计规范设计规范》》第6.7节;第8.6节:8.6.3 对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单根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t 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对于其他建筑物可按下式计算:Rt≤0.8πd 1lf式中 f--砂浆与岩石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MPa),可按表6.7.6选用。
1.2 1.2 《《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第8.6节:8.6.11 抗浮锚杆承载力特征值可按下式估算:Fa=∑q si u i l i式中 Fa —抗浮锚杆抗拔承载力特征值(KN);u i —锚固体周长(m),对于等直径锚杆u i =πd(d 为锚固体直径);q si —第i 层岩土体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可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取值。
1.3 1.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第7.2节、第7.4节:7.2.1 锚杆的轴向拉力标准值和设计值可按下式计算:Nak=……Na=r Q N ak (7.2.1-2)式中 N ak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KN);Na —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KN);……r Q —荷载分项系数,可取1.30,当可变荷载较大时应按现行荷载规范确定。
7.2.2 锚杆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下式的要求:As≥(r 0Na)/(ξ2f y ) (7.2.2)式中 As —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截面面积(m 2);ξ2 —锚杆抗拉工作条件系数,永久性锚杆取0.69,临时性锚杆取0.92;r 0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7.2.3 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La≥N ak /(ξ1πDf rb ) (7.2.3)式中 La —锚固段长度(m);尚应满足7.4.1条要求;D —锚固体直径(m);f rb —地层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2.3-1和表7.2.3-2取值;ξ1 —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对临时性锚杆取1.33。
表7.2.3-1……表7.2.3-2……7.2.4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应满足下式要求:La≥(r 0Na)/(ξ3nπdf b ) (7.2.4)式中 La —锚杆钢筋与砂浆间的锚固段长度(m); d —锚杆钢筋直径(m);n —钢筋(钢绞线)根数(根);r 0 —边坡工程重要性系数;f b —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粘结强度特征值(KPa),应由试验确定,当缺乏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2.4取值;ξ3—钢筋与砂浆粘结强度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0.60,对临时性锚杆取0.72。
表7.2.4……(注意“注”中多根钢筋点焊成束时的粘结强度折减系数)7.4.1 锚杆总长度……(略)2 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按式(7.2.3)、(7.2.4)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
同时,土层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4m,且不宜大于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3m,且不宜大于45D 和6.5m,…… 1.4 1.4 《《岩土锚杆岩土锚杆((索)技术技术规程规程规程》》第7章:7.3.1 筋体与锚固段注浆体以及地层与锚固段注浆体之间的粘结安全系数,应根据锚杆破坏的危害程度和锚杆的使用年限按表7.3.1确定: (表7.3.1摘抄)安全等级为Ⅱ级时,临时锚杆为1.60,永久锚杆为2.0。
7.3.2 设计锚杆杆体截面时,杆体抗拉安全系数应按表7.3.2确定: (表7.3.2摘抄)对于HRB400、HRB335钢筋,临时锚杆为1.40,永久锚杆为1.60。
7.4.1 钢锚杆杆体的截面面积应按下式确定:As≥(K t N t )/f yk (7.4.1)或 As≥(K t N t )/f ptkK t —锚杆杆体的抗拉安全系数,按第7.3.2条选取;N t —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f yk 、f ptk —钢筋、钢绞线的抗拉强度标准值(KPa)。
7.5.1 锚杆或单元锚杆的的锚固段长度可按下式估算,并取其中的较大值:La≥(KN t )/(πDf mg ψ) (7.5.1-1)La≥(KN t )/(nπdξf ms ψ) (7.5.1-2)式中 K —锚杆锚固体的抗拔拉安全系数,按表7.3.1选取;N t —锚杆或单元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KN);La —锚杆锚固段长度(m);f mg —锚固段注浆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1-1或表7.5.1-2取值;f ms —锚固段注浆体与筋体间的粘结强度标准值(KPa),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1-3取值;D —锚杆锚固段的钻孔直径(mm);d —钢筋或钢绞线的直径(mm);ξ—采用2根或2根以上钢筋或钢绞线时,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系数,取0.60~0.85。
ψ—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n —钢筋或钢绞线根数。
表7.5.1-1……表7.5.1-2…… 表7.5.1-3……7.5.2 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ψ应由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7.5.2取值。
表7.5.1-2……7.5.3 岩石锚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3~8m,土层锚杆的锚固长度宜采用6~12m。
当采用荷载分散型锚杆时,锚固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
2 2 规范理解规范理解规范理解与应用与应用与应用—本节为对第1节所列相关规范的理解,如有不同见解请及时沟通交流。
2.2 关于锚固段长度的计算,四本规范《地基基础》、《高层岩土勘察》、《边坡》、《岩土锚杆》均有表述。
其中,《地基基础》、《高层岩土勘察》规定计算锚固体与岩石(土体)的锚固长度;而《边坡》、《岩土锚杆》规定除此计算外,尚应计算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二者取大值。
2.2 关于锚杆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边坡》和《岩土锚杆》中规定了计算公式。
而《地基基础》和《高层岩土勘察》对此未作表述。
2.3 各规范比较:2.3.1 锚杆的承载力定义与使用:1 《地基基础》、《高层岩土勘察》中定义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与我们在工程设计中的表述一致。
在计算锚固段长度时使用。
2 《边坡》中的“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数值上与“承载力特征值”相等。
从概念上理解,类似于旧《桩基规范》与新《地基基础》并行时的“承载力标准值”与“承载力特征值”,二者相等。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在计算锚杆锚固体与地层的锚固长度时使用。
《边坡》中的“锚杆轴向拉力设计值”,等于“标准值”×1.3(分项系数)。
在计算锚杆钢筋截面面积、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时使用该值。
3 《岩土锚杆》中则为“锚杆的轴向拉力设计值”,定义为“锚杆在设计使用期内可能出现的最大拉力值”。
该规范中无“标准值”或“特征值”的定义和使用,且“设计值”参与计算时均乘以安全系数。
该定义不是遵循现行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岩土锚杆》中所用锚杆计算的内容,均采用“设计值”乘以相应安全系数的方式。
2.3.2 锚固段长度:1 1 锚固体与岩石锚固体与岩石锚固体与岩石((土体土体))的锚固长度的锚固长度::《地基》: L≥Rt /(0.8πd 1f)《边坡》: La≥N ak /(ξ1πDf rb )《岩土锚杆》: La≥(KN t )/(πDf mg ψ)1.a 三个公式中,Rt、N ak、KN t 的取值含义见2.3.1条。
其中,前两个公式中的Rt 与N ak 二者相等,较易理解。
而《岩土锚杆》中的“KN t ”则无法准确判断如何取值,但考虑其安全系数的设计方法,不管“N t ”其定义如何,可按“标准值”取值用于具体计算。
1.b 三个公式中,分母项中的系数大小各不相同。
《地基》中的“0.8”为经验系数;《边坡》中的“ξ1”为锚固体与地层粘结工作条件系数,对永久性锚杆取1.00;《岩土锚杆》中的“ψ”则为锚固长度对粘结强度的影响系数,ψ值应由试验确定,当无试验资料时,可按规范表7.5.2取值,锚固长度≤6m 时且为软岩或较软岩时ψ值≥1.0。
1.c 三个公式中,分母项中的f、f rb 、f mg 均表示锚固体与地层间的粘结强度,三本规范都规定“应通过试验确定”,无试验资料时参照规范中的建议数据。
《地基》中的f、《边坡》中的f rb 均为粘结强度特征值,与现行规范一致。
而《岩土锚杆》中的f mg 则定义为“粘结强度标准值”,该“标准值”与现行体系的“标准值”概念完全不同。
从《岩土锚杆》规范中无法确定其准确定义,但从条文说明及建议取值的大小看,应为“极限标准值”,类似于修订前的《桩基》规范。
《岩土锚杆》中f mg 可参照表7.5.1-1或表7.5.1-2,其数值远大于《边坡》或《地基》中的建议数值,一般可达2倍。
1.d 基于以上分析,在今后的锚杆设计中,对于“锚固体与岩石的锚固长度”, 建议遵循《地基》、《边坡》的规定。
对于难以理解和把握的《岩土锚杆》规范,不建议用于设计计算,以免因理解问题而出现设计错误。
2 2 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杆钢筋与锚固砂浆间的锚固长度锚固长度锚固长度::《边坡》: La≥(r 0Na)/(ξ3nπdf b )《岩土锚杆》: La≥(KN t )/(nπdξf ms ψ)对于公式含义的具体比较不再赘述,基于现行《可靠度》及相关规范的使用习惯,建议遵循《边坡》的规定。
3 按第1、2条规定计算的锚固长度应取大值。
2.3.3 锚杆钢筋截面面积:《边坡》: As≥(r 0Na)/(ξ2f y )《岩土锚杆》: As≥(K t N t )/f yk1 《边坡》中:r 0=1.0,Na=1.3N ak ,ξ2 =0.69(永久性锚杆)。
则:As≥(1.3N ak )/(0.69f y )2 《岩土锚杆》中:K t =1.6。
则As≥(1.6N t )/f yk3 当采用HRB400钢筋时,《边坡》中的“f y ”取值300,而《岩土锚杆》中“f yk ”取值400。
前者的计算结果为后者的1.57倍。
4 鉴于前面分析的原因,设计计算“锚杆钢筋截面面积”时,一律采用《边坡》中的规定。
不得采用疑义较多、不符合现行《可靠度》的《岩土锚杆》。
201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