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

合集下载

申请医疗救助工作制度

申请医疗救助工作制度

申请医疗救助工作制度
医疗救助工作制度是为了帮助贫困人口、低收入人群和其他需要医疗帮助的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经济支持的制度。

申请医疗救助的具体步骤和条件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异,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申请医疗救助工作制度的一般步骤:
1. 查找相关信息:了解所在地区或国家的医疗救助政策和要求。

可以通过互联网、社区服务机构、医院或政府部门的官方网站等了解相关信息。

2. 准备申请材料:查看所需的申请材料清单。

一般需要提供的材料可能包括个人身份证明文件、收入证明、家庭人口证明、医疗费用证明、医生诊断证明、申请表格等。

3. 填写申请表格:根据要求填写申请表格,确保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

4. 提交申请材料:将填好的申请表格和所需的其他材料一同提交给相关机构或部门。

可以通过邮寄、实体递交或在线提交申请。

5. 审核和评估:申请机构或部门将会审核和评估申请材料,包括对收入、身份、医疗条件等方面进行核实和评估。

6. 申请结果:根据审核结果,申请人将获得医疗救助的决定,可以是批准、拒绝或需要补充材料等。

7. 医疗救助享受:如果申请被批准,申请人可以享受医疗救助提供的相应待遇,包括医疗费用的支付或补贴、药品的供应、医疗服务的提供等。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申请流程和条件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而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申请前详细了解所在地区或国家的具体要求和流程。

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方案随着国家对扶贫救困工作的不断加大力度,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医疗救助方面,城乡特困群众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为此,我们应制定一项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医疗方面的困难。

1.特困群体及困难情况城乡特困群众是指生活无着落,家庭无人劳动,无法生计和未成年孤儿等无自救能力的人群。

他们的生活来源单一,经济收入微薄,医疗保险覆盖面狭窄,医疗费用负担重,长期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障服务。

2.特困群体医疗保障政策分析在现行国家医疗保障政策下,城乡特困群众有一定的医疗保障政策可受,主要包括:(1)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地方政府主导,围绕城乡居民,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开展不同的保障机制。

(2)新农合医疗保险:针对中国农村的居民开展的一种医疗保障方式,覆盖范围较广,但是在某些地区,新农合的实施和管理存在缺陷。

(3)医疗救助:指的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了保障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服务和保障,以财政补贴为主要方式,对全国特困人口实行医疗救助制度。

(4)慈善救助:慈善救助是指通过展开不同形式的慈善事业,帮助困难人群改善其生活条件、获得社会帮助的一种方式。

以上四种政策在帮助城乡特困群众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其覆盖面和保障程度还远未满足特困群众的需求。

3.特困群体医疗救助方案(1)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完善医疗救助政策和实施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城乡特困群众的医疗救助,对住院费用全额给予补助,对门急诊、常见病、慢性病等大众关心的医疗问题,实行差别化保障。

建立“医疗救助证”制度,授权相应管理部门核发医疗救助证。

持证者可随时享受救助。

在医院发布患者医疗救助政策、救助金额等内容,要及时告知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

(2)医疗机构实施各级医疗机构要切实保障城乡特困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和保障,积极推行便捷服务,优先解决特困人员医疗需求。

对城乡特困群众及时给予医疗服务,医疗机构应建立快速绿色通道。

易于诊断、治疗的常见病常高病应建立常诊常治制度,优先安排医生、护士、药师,定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增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能力。

医疗救助方案范文

医疗救助方案范文

医疗救助方案范文在制定医疗救助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贫困人口获得基本医疗保障;提供透明、公正的救助机制;保护医疗救助资金有效使用;有效管理医疗救助项目,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首先,医疗救助方案应确保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

这包括制定一套明确的医疗救助标准,根据家庭的贫困程度和医疗需求进行评估,确保救助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应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险,包括门诊和住院费用的报销,以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

其次,医疗救助方案应确保救助机制的透明和公正。

建立一个公开的申请流程和评估标准,使需要救助的人能够了解如何申请和获得救助。

同时,设立独立的医疗救助评估机构,负责评估申请人的资格,并确保评估结果公正、客观。

此外,应加强监督和举报机制,防止滥用和浪费救助资源。

第三,医疗救助方案应保护医疗救助资金的有效使用。

建立一个专门的医疗救助基金,管理员工缴费、政府拨款和社会捐款等资金。

严格控制救助资金使用的范围,确保资金主要用于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

同时,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防止虚假的医疗救助行为。

最后,医疗救助方案还需要有效管理医疗救助项目,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定期评估和监测救助项目的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措施。

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对医疗救助方案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社会支持和监督。

除了上述的原则和措施,还有一些具体的医疗救助方案可以考虑。

例如,可以设立临时医疗救助基金,用于应急救助和特殊群体的救助。

可以加强社区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建设,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水平。

可以推动医疗救助与医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实现医疗救助体系与医疗保险制度的互相补充和配合。

总之,医疗救助方案是确保社会弱势群体能够及时获得医疗服务的重要举措。

在制定方案时,应考虑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确保救助的效果和公正性。

同时,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防止滥用和浪费救助资源。

通过不断完善和改进,医疗救助方案将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权益发挥重要作用。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贫困人口逐渐减少,但仍有相当数量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贫困致贫是一种痛苦的循环,贫困人口的生存和健康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帮助贫困人口摆脱困境,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其中包括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

二、意义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是指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医疗救助,并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和困难。

该政策的实施可以帮助贫困人口改善其健康状况,提高其生产力和生活质量,从而帮助他们脱贫,增加收入。

三、实施方案1. 按照地区划分的贫困线标准,确定需要接受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贫困人口。

2. 建立贫困人口的医疗档案,详细记录其身体状况、疾病史、医疗费用等信息,以便于精准救助。

3. 设立专门的医疗救助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服务。

机构可以招聘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也可以与当地医院合作,共同开展救助工作。

4. 提供一定的医疗保险或医疗补贴,用于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支出。

具体补贴标准根据地区差异进行调整,以满足贫困人口的实际需求。

5. 积极开展健康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贫困人口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健康教育可以涵盖饮食、起居、锻炼、卫生习惯等方面的内容。

6. 建立贫困人口就医绿色通道,使其可以享受就医优先和其他就医便利服务。

同时,鼓励当地医院和医生向贫困人口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四、建议1.加强对贫困人口的健康监测,并及时提供医疗救助。

在实施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过程中,要定期对贫困人口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2.深入挖掘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在实施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地方医疗资源和人才,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3.加强对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

要加强对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和普及,让贫困人口了解政策,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申请救助,甚至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作出改变。

(2024)年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2024)年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实施方案

医疗救助精准扶贫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02 03
救助需求
贫困人口中,很多人因为医疗费用过高而放弃治疗,导致病情恶化,甚 至危及生命。医疗救助精准扶贫能够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保 障他们的基本医疗需求。
社会意义
医疗救助精准扶贫是体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贫困人 口的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实施方案概述
救助对象
明确医疗救助精准扶贫的对象范围,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低保对 象、特困人员等。
救助内容
针对救助对象的实际需求,制定具体的救助措施,包括资助参保、基 本医疗救助、重特大疾病救助等。
救助标准
根据救助对象的贫困程度和医疗需求,制定差异化的救助标准,确保 救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救助程序
扶贫路径选择与优化
1 2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完善设施设备,加强人 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建立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引导患者有序就医,减 轻贫困患者就医负担。
3
实施健康促进与教育
加强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提高贫困群众健康素 养和自我保健能力。
跨区域合作与资源共享
中央和地方财政专项资金
通过政府预算安排,确保医疗救助精准扶贫 资金的稳定来源。
医保基金结余
利用医保基金结余部分,为贫困人口提供医 疗救助。
社会捐赠与慈善资金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医疗救助扶贫,拓宽资金 来源渠道。
其他筹措方式
如发行福利彩票、开展公益募捐等。
资金分配与使用监管
01
02
03
04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建立问责机制
对在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工作中存 在违规违纪行为的单位和个人, 应依法依规进行问责处理,严肃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在当前全球爆发的COVID-19疫情背景下,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本方案旨在明确医疗救助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实施方法,以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帮助给处于困境中的人群。

二、主要内容1.完善医疗救助政策体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包括制定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重大疾病救助政策、医疗救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确保政策的全面覆盖和公平性。

2.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化建设建设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实现医疗救助对象信息的完整、准确和实时记录。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起各级医疗救助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和共享,提高医疗救助工作的效率和精准度。

3.健全医疗救助机构和队伍加大医疗救助机构的建设力度,提高机构的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

培养和选拔专业人才,确保医疗救助队伍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发展。

4.建立医疗救助审查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审查机制,确保医疗救助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加强对受助方的审核和监管,防止滥用和浪费救助资源。

5.创新医疗救助方式探索和推广多元化的医疗救助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医疗救助专项基金、医疗援助项目、公益医院建设等。

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医疗救助工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医疗救助的效果和覆盖面。

6.增强医疗救助工作的宣传力度加大医疗救助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受助人群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申请意识。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向公众传递医疗救助政策的信息,解答群众的疑惑和困惑。

三、实施步骤1.梳理和分析相关政策和法规,确定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建立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协调和推进医疗救助工作。

3.完善医疗救助政策体系,确保政策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4.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化建设,建立医疗救助信息系统。

5.建立医疗救助机构和队伍,提高服务能力和质量水平。

6.制定医疗救助审查机制,确保医疗救助对象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医疗帮扶措施内容

医疗帮扶措施内容

医疗帮扶措施内容引言:医疗帮扶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和保障的一项社会福利政策。

在我国,医疗帮扶措施的实施旨在解决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提高其医疗保障水平,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一、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了满足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我国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

该制度通过设立医疗救助基金,向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提供医疗费用补助。

医疗救助制度的实施,使得贫困人口不再因为缺乏医疗费用而无法得到及时治疗,有效提高了其医疗保障水平。

二、实施大病保险大病保险是指对贫困人口的重大疾病进行保险补偿。

该保险制度通过建立统一的大病保险基金,对贫困人口中罹患大病的人员进行医疗费用的补偿。

这样一来,贫困人口在面对重大疾病时不再承受沉重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三、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为了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我国开展了健康扶贫工程。

这一工程主要通过投入资金,改善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设备和人才力量,提高其医疗服务水平。

此外,还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医疗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使贫困人口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四、推行远程医疗服务为了解决贫困地区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推行了远程医疗服务。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将专业的医疗资源传输到贫困地区,使贫困人口能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这一措施不仅解决了贫困人口就医难的问题,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了医疗资源不均衡的矛盾。

五、加强医疗帮扶力量为了确保医疗帮扶措施的有效实施,我国加强了医疗帮扶力量。

具体而言,通过培训和招聘医疗帮扶工作人员,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还加强了对医疗帮扶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帮扶措施的落地和效果。

结语:医疗帮扶措施的实施对于改善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其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大病保险、开展健康扶贫工程、推行远程医疗服务以及加强医疗帮扶力量,我国不断完善医疗帮扶措施,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医疗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医疗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对医疗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引言医疗救助工作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医疗救助工作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就医疗救助工作的几个关键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1. 完善医疗救助政策1.1 加大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投入是完善医疗救助政策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医疗救助的资金支持,确保资金能够覆盖到需要帮助的人群,尤其是贫困人口和特殊困难群体。

1.2 完善医保制度建立健全的医保制度是实现全民可及、可持续的医疗救助目标的基础。

应加强基本医保制度建设,提高报销比例和范围,降低个人负担。

建立统一的跨地区就医结算机制,方便患者就医并享受相应的医疗救助待遇。

2. 提高医疗救助工作效率2.1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医疗救助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人为错误。

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救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互通,减少重复申请和审批流程。

2.2 加强协调与合作医疗救助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的协同合作。

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联动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还需要加强与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力量的合作,共同推动医疗救助工作的开展。

3. 提升医疗救助服务质量3.1 增加服务站点和人员设立更多的医疗救助服务站点,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和偏远地区。

加大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

3.2 强化监督与评估建立健全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加强对医疗救助工作的监管。

通过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医疗救助工作的公平性、透明性和有效性。

4. 加强宣传和教育4.1 宣传政策和法规加强对医疗救助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提高民众对医疗救助工作的认知和了解。

通过多种渠道,如媒体、互联网等,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增强大众对医疗救助工作的信心和支持。

4.2 加强健康教育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自我保健意识。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义诊活动等形式,普及常见疾病的防治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就医需求。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二篇)

医疗救助工作实施方案范文一、救助原则(一)救助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二)属地管理、动态(范本)操作、规范程序、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具有本县户口,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一)农牧区五保对象;(二)城乡低保户;(三)城乡伤残军人、带病回乡___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伤残民兵及其配偶,革___烈属,牺牲、病故军人遗属,在乡老复员军人遗属等特殊优抚对象;(四)城市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城市低保对象中,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家庭成员;(五)未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因患重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特殊困难群众;(六)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三、救助方式(一)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自筹部分;(二)大病医疗救助。

四、救助标准(一)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城市低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困难优抚对象参加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个人承担部分由民政局全额救助。

(二)救助对象因患重大疾病住院治疗的,其当年度(公历___月___日-___月___日)住院医疗费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合管办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给予适当救助,救助标准按住院医疗费用______%的比例给予救助,但救助金额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___元。

(三)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实行基本门诊就医补助,基本门诊就医每人每年补助金额不超过___元。

五、救助程序(一)参加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救助程序根据《___县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各村委会、社区在每年第四季度对本村组(社区)需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对象进行详细入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同意,上报乡镇人民政府。

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并在当年___月___日前将需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对象花名册报民政局,经民政局___、县农牧区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各乡镇分类办理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相关手续。

2024年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汇报

2024年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汇报

2024年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省XX县扶贫办的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2024年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的情况。

一、工作概述2024年,XX县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获得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政策的有力支持。

我们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工作方案,并确立了精准扶贫、分类救助的原则。

主要工作包括特殊贫困人口识别、帮扶措施落实、监测评估等。

二、特殊贫困人口识别我们将特殊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作为救助工作的基础。

通过数据比对、实地走访等方式,我们全面、精确地识别了特殊贫困人口。

针对孤寡老人、重度残疾人、特殊家庭等不同情况,我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核查,确保识别结果准确无误。

三、帮扶措施落实识别工作完成后,我们立即组织专门工作队伍,制定个性化的帮扶措施。

对于年老体弱的特殊贫困人口,我们提供养老金、医疗救助等服务;对于重度残疾人,我们加大康复设施建设和康复项目开展;对于特殊家庭,我们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培训等支持。

同时,我们积极发挥互联网和新技术的作用,建立了特殊贫困人口信息平台。

通过该平台,我们能够及时掌握他们的基本信息和需求,将帮扶工作落到实处。

四、监测评估为了确保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我们建立了监测评估机制。

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和评估,了解帮扶政策的执行情况和特殊贫困人口的需求变化。

根据评估结果,我们及时调整和完善工作措施,确保救助工作能够真正解决特殊贫困人口的问题。

五、工作亮点在特殊贫困人口救助工作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亮点成绩。

首先,我们推动了救助工作的精准化。

通过精细化的识别和帮扶措施,我们确保了帮扶对象的精确性和针对性,实现了救助金的精准发放,真正解决了特殊贫困人口的困难。

其次,我们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合作。

救助工作不仅涉及到扶贫办,还需要医疗、教育、就业等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们积极与其他部门沟通、协调,形成了工作合力。

医疗救助帮扶实效报告

医疗救助帮扶实效报告

医疗救助帮扶实效报告医疗救助帮扶实效报告近年来,医疗救助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通过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广大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医疗救助帮扶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下面,我将就医疗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效进行报告。

首先,医疗救助政策的落地实施,保障了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

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包括城乡居民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的贫困人口可以享受到医疗救助带来的实惠。

例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人口已达到10亿以上,医疗救助覆盖面也在不断扩大。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及时高效的医疗保障,也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医疗救助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负担得到了有效减轻。

通过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贫困人口的医疗费用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报销,有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压力。

另一方面,医疗救助支出的透明度和规范性也得到了提升。

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医疗救助资金的监管,严格控制医疗救助的范围和标准,确保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

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防止了医疗救助资金的浪费和滥用,确保了医疗救助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最后,医疗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效还表现在医疗服务的改善上。

随着医疗救助工作的推进,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逐渐提升。

政府加大了对医疗机构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和人员配备,缩短了贫困人口就医的时间和距离。

同时,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贫困人口的健康宣传和医疗指导,提高了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贫困人口的医疗服务质量,也提升了他们的医疗用药合理性和自我治疗能力。

综上所述,医疗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效在于通过政策支持、救助资金的透明和规范、医疗服务的改善等多个方面,为贫困人口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医疗帮扶。

今后,在推进医疗救助工作中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力度,提高医疗救助帮扶工作的实效,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水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贫困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解决。

尤其是“十三五”规划期间,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赋予更大的责任。

其中,精准扶贫是“十三五”规划扶贫工作的核心,也是我国扶贫工作到目前为止取得的最大突破。

而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则是扶贫工作的一个分支,也是关注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具体方案,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精准扶贫的概述精准扶贫是指通过对潜在的贫困人口进行识别、分类、管理,分类施策,实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帮扶效益的方法,核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扶贫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在这种模式下,每一位扶贫对象都会被准确识别和详细了解其贫困状况,并给予相应的扶贫政策,从而提高其生计质量和生活水平。

因此,精准贫困反哺行动和战略性扶贫工作的目标是在2020年以前消除贫困。

二、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现状农村贫困人口在医疗救助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短缺等问题,存在着诊疗难度高、用药费用高、就诊门槛高等问题。

2020年底,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5600多万,他们的医疗救助问题是扶贫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意义制定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是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才能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中的诸多问题。

具体来说,制定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的目的包括:1.调整就医门槛,缩小就医差距,让贫困人口享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服务。

2.增加贫困地区医生和药品等医疗资源的供给,缓解贫困地区医药不足的状况。

3.优化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政策,提高扶贫人口的救助标准和质量,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4.严肃打击非法医疗机构、非法行医行为,保护贫困人口的合法权益。

5.建立健全农村医保机制,让贫困人口可以及时得到救助,避免因疾病而失去生存能力。

四、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措施分析1.制定对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救助标准,将其作为医疗救助工作的参考标准,确保贫困地区医疗救助政策具有针对性。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精准扶贫是当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部分,而医疗救助则是保障贫困人口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水平,是关系到贫困人口健康和福祉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医疗救助的概念医疗救助是指在人们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情况下,政府及社会各界主动出手,对那些生活贫困的患者提供各种救助措施,以便他们能够得以及时治疗和康复。

这样,不仅能够保证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而且有助于减轻其生活负担,促进其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

二、农村贫困人口的现状当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依然较为突出,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设施薄弱,生产生活条件差,基本医疗需求无法得到及时满足;其次,部分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意识薄弱,往往偏好于自行治疗、药疗等方法,而非及时寻求医疗救助;最后,由于经济状况较差,很多贫困人口得不到有效的医疗管理,导致患者生活贫困,疾病得不到良好的治疗,而沦为“病中之困”。

三、医疗救助的基本原则1、公平原则。

医疗救助应该以公平为基本原则,不论患者的身份、性别、种族、地位等方面的差别,只要患者需要救助,就应该提供救助。

2、优先原则。

当医疗资源有限时,优先为贫困人口提供医疗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和健康需求。

3、效率原则。

为了保证救助的效率和效果,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避免出现浪费等不必要的损失。

4、参与原则。

医疗救助不应该仅由政府或相关部门来实施,应该广泛地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实现各方的积极参与。

四、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1、取得贫困人口基本信息:目前,国家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贫困人口信息库,提供了有关贫困人口的基本资料。

就医疗救助而言,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确定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为救助提供准确的依据。

2、具体保障措施:在医疗救助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些具体的保障措施,如发放定额医疗补贴、专项医疗救助等。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

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确保贫困人口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制定该工作方案。

二、目标1.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需求得到及时救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建立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机制和保障体系,提高救治的可持续性。

三、主要措施1.健全政策保障体系(1)完善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相关政策,并与农村贫困救助政策相衔接,确保医疗费用的全面报销。

(3)建立统一的医疗救助信息平台,实现医疗救助数据的共享和管理。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1)加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的配置,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水平。

(2)健全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网络,建立远程医疗联盟,提升医疗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3)加强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3.开展宣传教育(1)加强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对相关政策的认知度。

(2)加强贫困人口健康知识宣传,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

(3)组织医疗专家开展义诊活动,帮助贫困人口了解自身健康状况。

4.建立健全监督机制(1)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信访投诉机制,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四、保障措施1.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的资金需求。

2.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贫困人口对相关政策和服务的认知度。

5.加强科研攻关,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水平。

五、预期效果1.确保农村贫困人口的大病需求得到及时救治,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提升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健康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六、工作进度安排1.依据该方案,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流程。

2.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人口的知晓率。

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举措做法

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举措做法

做好医疗救助工作举措做法做好医疗救助工作是一个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反映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方面。

在我国,医疗救助工作的目标是确保每个需要救助的患者能够及时、合理、公平地获得医疗救助,让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体享受到更好的健康服务。

下面将从医疗救助工作的主要举措和做法入手,详细阐述如何做好这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是保障医疗救助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救助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医疗救助的范围、对象、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内容,确保医疗救助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其次,应当建立统一的医疗救助信息平台,方便医疗救助对象的认定和信息的查询,提高工作效率和便利性。

再次,要健全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制度,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监督。

二、确保医疗救助对象的准确认定医疗救助的对象主要包括贫困人口、重病患者、低收入群体等。

为了确保医疗救助对象的准确认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建立医疗救助对象认定机构,由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对申请人进行审核,核实申请人的经济状况和健康状况。

其次,要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数据共享,通过与财政部门、社会保障部门等部门的数据对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避免救助对象的重复认定和漏洞。

同时,还可以依托社区、村委会等基层组织进行入户核查,了解救助对象的真实情况。

三、合理调配医疗救助资金合理调配医疗救助资金是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及时得到帮助的关键。

首先,要根据医疗救助对象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救助标准,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标准。

其次,要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的专项管理机构,对资金的流向和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合理使用。

同时,还要加强对有偿医疗救助行为的监督,避免资金流向错位。

四、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和监督加强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和监督是保障救助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建立医疗救助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救助对象的认定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医疗救助政策

医疗救助政策

医疗救助政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障成为了人们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

特别是在面对突发疾病或者意外伤害时,医疗救助政策的重要性就更加凸显出来。

为了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许多国家都实施了医疗救助政策。

本文将探讨医疗救助政策的定义、目标、执行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医疗救助政策的定义医疗救助政策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弱势群体的医疗需求,采取一系列的经济补偿和医疗服务保障措施的政策。

其目的是确保每个公民都能获得基本的医疗保障,减轻贫困人群承担医疗费用的压力,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二、医疗救助政策的目标医疗救助政策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社会公平与健康平等:保障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基本的医疗保障,消除因社会经济地位差异所带来的医疗资源不均衡问题,实现医疗服务的公平分配。

2. 救助弱势群体:针对特定的弱势群体,如贫困人口、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等,给予经济补偿和医疗服务支持,减轻他们的负担,并提高其医疗就诊的便利性。

3. 提高公共卫生水平:通过推行医疗救助政策,加强疾病预防、促进健康教育,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和健康素养,降低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三、医疗救助政策的执行方式医疗救助政策的具体执行方式可能因国家或地区而异。

然而,以下几种方式是比较常见的:1. 医疗救助金发放:政府设立医疗救助基金,通过给予符合条件的个人或家庭一定金额的经济救助,减轻其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就诊的可及性。

2. 医保减免或豁免:对于特定的弱势群体,政府可能提供医保费用的减免或者豁免,减轻其医疗保险缴费压力,确保其享受到医疗保障。

3. 公立医院优先就诊:为了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医疗需求,政府可以规定公立医疗机构优先接收救助对象以及提供医疗服务。

4. 医疗救助扶贫政策:在一些贫困地区,政府会制定特殊的医疗救助扶贫政策,通过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低价药品等形式,改善当地的医疗环境和就诊条件。

四、医疗救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尽管医疗救助政策的实施有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1. 覆盖范围不广:现有的医疗救助政策覆盖面相对狭窄,许多人仍然无法享受到救助政策的好处。

农村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包括哪些

农村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包括哪些

农村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包括哪些由于⽹络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越来越⼴泛,当⼈们在⽣活、⼯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只需要在⽹上就能学习了解,今天店铺⼩编就给⼤家来讲解关于农村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政策包括哪些⽅⾯的内容,希望可以让⼤家清楚这⽅⾯的内容,下⾯我们⼀起来看看吧。

⼀、提⾼农村贫困⼈⼝⼤病救治保障⼯作将贫困⼈⼝数据纳⼊新农合信息系统专门管理。

贫困⼈⼝参加新农合个⼈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全额补助。

贫困居民⼤病保险起付线9000元,⼤约是上⼀年度农民⼈均纯收⼊的60%,⽐普通参合⼈员⼤病保险起付线低1000元。

在巩固22种重⼤疾病保障的基础上,将肝癌、膀胱癌、甲状腺癌、再障、⼉童脑瘫纳⼊重⼤疾病保障范围。

贫困农民患上述疾病,在限额内的医疗费⽤,新农合报销⽐例从70%提⾼到80%;贫困⼈员患新农合规定24种慢性病中疾病补偿⽐例由70%提⾼到75%,封顶线4000元。

将0-7周岁⼉童⼈⼯⽿蜗植⼊⼿术纳⼊农村贫困居民新农合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付范围。

2017年1-4⽉,住院报销贫困户为228⼈次,总费⽤51.5万元,报销⾦额33.4万元。

⼆、对农村贫困⼈⼝实⾏⼀站式服务和即时结算在新民市⼈民医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设⽴⼀站式综合服务窗⼝,实⾏新农合、民政救助⼀站式即时结算服务。

三、村贫困⼈⼝开展签约服务⼯作实⾏贫困家庭与乡村医⽣或乡镇卫⽣院医⽣签约服务,贫困⼈⼝签约率100%,建⽴对⼝健康帮扶关系。

将贫困家庭基本公共卫⽣服务项⽬纳⼊专项管理。

四、做好乡镇贫困居民疾病应急救助⼯作在基本医保覆盖⾯扩⼤和保障⽔平提升的基础上,对因⾝份不明、⽆能⼒⽀付医疗费⽤等极少数需要急救的患者建⽴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及⼯作流程。

对特困和低保⼈员实⾏六减⼀免政策,即减少50%收取诊察费,减少20%收取床位费、彩超费、CT费、核磁共振费及⼿术费,免收挂号费,减轻困难患者负担。

五、切实提⾼加强城乡医疗对⼝⽀援⼯作开展整体对⼝⽀援和专科专病对⼝⽀援两种模式。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引言精准扶贫是中国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其中医疗救助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贫困人口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医疗救助,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

1. 精准识别与登记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第一步是确保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与登记。

通过建立健全的贫困人口信息库,可以全面、准确地掌握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医疗需求和住院信息等。

在精准识别和登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采用科学、客观、可操作的标准和方法,确保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

•建立健全的信息录入和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加强数据共享和跨部门协作,提高贫困人口信息的共享和管理效率。

2. 医疗救助政策制定与落实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核心是制定和落实相应的政策。

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医疗救助政策,确保贫困人口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具体的政策制定和落实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医疗救助政策,明确救助对象、救助内容和救助标准等。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贫困人口对医疗救助政策的知晓度。

•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工作机制,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和执行。

3. 医疗救助资金筹措与管理医疗救助资金的筹措与管理是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障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有效的医疗救助,需要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的充足性和合理使用。

具体的筹措和管理措施包括:•确定医疗救助资金的来源,包括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公益活动等。

•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资金管理制度,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审计。

•对医疗救助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监督,确保资金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医疗救助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健全的医疗救助服务体系是精准扶贫医疗救助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医疗救助服务网络,可以为贫困人口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医疗救助服务。

具体的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健全的医疗救助机构,包括医院、诊所和基层卫生机构等。

村委会的医疗救助

村委会的医疗救助

村委会的医疗救助村委会是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重要部门,其职责之一就是为村民提供基本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解决贫困人口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权益。

本文将探讨村委会在医疗救助中的作用与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医疗救助的重要性医疗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农村居民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加。

村委会作为基层组织,承担着最为直接的责任,为村民提供医疗救助是其使命所在。

二、村委会医疗救助的现状目前,村委会在医疗救助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筹集医疗救助资金:村委会通过各种渠道,如政府补贴、村民自愿捐款等,筹集医疗救助资金用于救助贫困村民。

2. 确定救助对象:村委会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以确保资金能够落实到最需要的人身上。

3. 救助资金分配:村委会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救助资金分配方案,确保资金落实到实际需要的人身上。

4. 疾病预防工作:村委会通过宣传教育、疫苗接种等措施,加强疾病的预防工作,减轻因疾病而产生的医疗救助压力。

5. 协调医疗资源:村委会在医疗救助中充当着协调者的角色,协调村内外的医疗资源,确保救助对象能够及时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

然而,目前村委会医疗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1. 财政拨款不足:由于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村委会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财政拨款,导致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存在一定困难。

2. 救助对象确定不准确:由于缺乏科学的救助对象确定机制,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导致救助资源的浪费。

3. 协调医疗资源不力:一些村委会对于协调医疗资源的工作认识不足,导致救助对象不能及时得到合理的医疗服务。

三、改进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加大财政拨款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村委会医疗救助工作的财政支持,确保医疗救助资金的筹集不成问题。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_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方案精准扶贫医疗救助是为了充分发挥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保障作用,帮助医疗救助对象及时、便捷地获得医疗救助。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欢迎大家阅读。

精准扶贫医疗救助实施方案篇一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根据省上计划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到20xx年完成1055个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每个新建村卫生室中央和省级共补助10万元,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从20xx年起,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每月200元增加到每月400元。

强化乡村医生培训,到20xx年贫困村村医全部具备乡村医生职业资格以上标准。

充实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到20xx年,每个乡镇卫生院配备全科医生3名以上,2020年达到5名。

到20xx 年完成九县区县级医院重点专科建设。

20xx年起,建立引导医疗卫生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的政策机制,每年选派市级医疗机构副主任以上医师、县级医疗机构中级以上和五年以上住院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多点执业。

20xx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8%以上,贫困人口新农合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20xx年起,贫困人口大病保险保险起付线由5000元降至3000元,使贫困人口报销比例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

二、主要措施1.贫困地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加大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力度,完成1055个未达标贫困村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全覆盖。

每个新建村卫生室由中央和省级投入10万元,20xx年建设750个,20xx年建设305个,同时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优先为每个贫困村村卫生室配备1台健康一体机。

2.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待遇对于贫困村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相关政策规定,收取一般诊疗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
当前,城乡贫困人口的医疗困难问题凸现。

据国家民政部统计,30%-40%的贫困居民由于疾病原因致使生活水平跌落到贫困线以下。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指出“力争3年时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
疗救治体系”。

医疗救助是指政府和社会对贫困人口中因病而无经济能力进行治疗的人实施专项帮助和支持的行为。

即在政府的主导下,全社会广泛参与,通过医疗机构实施的以贫困人口中的患病者为对象,旨在恢复其健康,维持其基本生存能力为目的的救治行为。

对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是人道和人权的充分体现,是人权保障的重要内容,也是完善我国社会救助制度乃至实惠保障制度的迫切要求,对促进健康公平性,维护社
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各地政府积极落实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相关政策
早在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提出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民发[2003]158号)。

2005年3月,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提出的《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的意见》经国务院同意,并转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办发[2005]10号)。

辽宁、陕西、甘肃、湖北、河北、宁夏、山东等省,根据中央的精神制定了城市医疗救助的相关政策,针对医疗救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医疗救助的对象、救助方式、资金筹措机制以及组织领导和部门的职责的确定等提出了实施意见,并确定
了试点城镇。

二、各省市开展推进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贵州省2005年内将在贵阳市云岩区、南明区、六盘水市钟山区等19个县(市、区)开展城市医疗救助试点,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支付能力,建立与之相适应,基本覆盖城市贫困居民的城市
医疗救助制度。

河北省2005年确定了4个城市医疗救助示范点以及64个医疗救助试点县(市、区),要求05年底各
试点县(市、区)对医疗救助试点情况进行总结。

河南在28个农村医疗救助示范县(市)先期试点的基础上,要求到2005年底之前,所有的县(市、区)都要出台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工作。

云南省从2005年11月8日起,实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工作。

先用两年时间在全省16个州(市)的28个县(市、区)进行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之后再用2至3年,在全省建立起管理制度化、操作规范
化的城市医疗救助制度。

三、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医疗救助服务
1. 减免医疗费用
减免医疗费用是医疗救助的基本形式,是各地医疗救助的常规形式。

通过政府颁布文件,要求国有医疗机构对医疗救助对象在挂号费、治疗费、药费、住院费等费用实行一定比例的减收或全部免收。

武汉出台的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指出:贫困对象凭有效证件,到指定医院就医时,将获得免收普通门诊挂号费、普通门诊诊疗费、普通门诊注射费、住院诊疗费、住院护理费,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胸透、心电图等六项单项检查费用减免20%。

重庆城市优惠医疗救助是城市医疗救助方式之一,它针对所有低保户,居民只需凭低保证或重点贫困优扶对象的有效证件,到区属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就能享受免收挂号费、出诊费,住院床位费、护理费减免50%,手术费减免40%,大型设备检查费减免20%等三项优惠。

有些地区是采用直接发放医疗救助金与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医疗救助。

例如张家口的城市医疗救助体系,将救助资金直接发放给救助对象、医疗救助资金为救助对象支付部分医疗费用以及非
营利性医疗机构减免部分医疗费用相结合。

2. 大病重病是各地主要的救助内容
贫困人口的医疗困境主要表现为无力承担高额的医疗费用,特别是大病重病的费用。

对贫困人口患重
病大病实施医疗救助是各地的主要救助内容。

湖北省民政厅、卫生厅和财政厅联合发出的《关于规范推进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贫困群众患重大疾病住院治疗,当个人自负医疗费用超过当地起付线时,应按规定比例予以救助。

没有自负能力住院治疗的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户,以及其他农村特困对象患慢性重大疾病,且常年需要药物治疗和维持的,可在当年最高自负限额(封顶线)30%以内给予定额救助。

河南依照《河南省农村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对于救助对象患大病经合作医疗补助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仍然过高,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的,再给予适当的医疗救助。

重庆城市大病医疗救助针对低保户及重点贫困优扶对象,对于身患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糖尿病并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晚期、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肝硬化、再生障碍性贫血晚期、肺结核、精神分裂症等严重精神病和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11种重大疾病,在申请审核后得到额外救助。

3. 创立扶贫病房、福利医院或慈善医院
地方政府出面组织、动用社会各界资源创立专门为贫困人口服务的医疗机构。

北京市首家低收入人口医院上地医院,于2005年11月7日进入试营业阶段。

该院设立了北京首个贫困医疗救助中心和流动人口分娩中心,为低保户和贫困流动人口提供医疗便利条件。

内蒙古医院推出扶贫病房后,内蒙古精神卫生中心于2006年1月也推出了扶贫病房,该类病房将对贫
困农民工、贫困大学生等实施医疗救助。

4. 多方筹集医疗救助资金
各地政府积极通过财政预算拨款、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多种渠道建立贫困人口医疗救助资金。

贵州省为城市特困户建立专项城市医疗救助金,针对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和城市居民中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体,减免基本医疗费用、常用优惠供给和医疗费用补助等。

湖北省2005年通过财政预算拨款、中央补助、彩票公益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1.16亿元,对城镇“低保”对象、农村特困户、五保户、特困优抚对象中患重大疾病的人员实施医疗救助。

天津市主要通过市和区县两级财政拨款及社会各界捐助等多渠道筹集农村医疗救助基金,具体方式:市级财政每年按医疗救助对象人均200元的标准,补贴给有农业的区县;区县财政每年年初根据本级民政部门提供的上年度医疗救助人数和所需资金,按不低于1:1比例安排匹配资金,列入当地财政预算。

天津市和区县财政可从社会福利彩票留成或返还的公益金中,按不低于20%的比例提取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接受社会组织和个人非定向捐赠或捐助的30%资金用于农村医疗救助。

医疗救助基金要纳入各级财政社会
保障资金专户,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

四、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问题及建议
近半年来互联网上关于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现存的问题仅检出一篇文献,就是沈一基委员代表致公党在上海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就《关于上海市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若干思考》所做的发言。

沈委员指出:近几年医疗救助目标人群覆盖率低,救助项目涉及范围较窄,医疗救助标准不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诊疗过程不良开支过大,医疗成本上涨,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出现异化现象;管理上的缺陷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卫生政策上的缺失,导致医疗资源配置不尽平衡;贫困人群医疗救助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滞后,致使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工作缺少法律保障。

致公党上海市委在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后,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政府在贫困人群医疗救助中的责任,相关职能部门要职责明确,各负其责,以建立覆盖全社会具有自己特色的医疗救助体系;制定出台一套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卫生资源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使贫困人群医疗救助工作有法可依;构建贫困人员医疗救助信息网络,建立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中心,提高有限资金的实际使用效率;扩大医疗救助对象范围,丰富医疗救助的项目;发挥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在贫困人群医疗救助中的基础作用,加强防病保健工作,提供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贫困人群医疗救助领域,为进一步推进医
疗救助工作创造条件。

(资料来源:检索:以“贫困”、“医疗救助”为关键词,以Google为检索工具,搜索互联网上近半年以来关于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工作的网络资源。


本文由北京同仁医院挂号服务网整理转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