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安全管理之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安全管理之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在现代社会,安全生产是每个企业、每个人都需要关注和重视的事情。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制定了涵盖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多方面的法规,对安全管理进行了全面规定。
下面将从这几个法律角度来探讨安全管理。
宪法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3条规定:“国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保障公民的合法的劳动、生活、休息、教育、文化、社会保险和医疗卫生权利;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宪法中规定了每个公民的生命安全都应该得到保障,这也是安全生产的基本出发点。
同时,宪法中也明确规定了对环境、文化遗产的保护、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等,这些都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
刑法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份,对刑事犯罪行为及其刑罚进行了严格规定。
在安全生产中,刑法的主要作用是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114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八)危害非法猎捕、采伐、运输珍贵野生动物、植物,破坏自然保护区或者其他重要的自然景观名胜区、文物保护单位,引起重大危害的。
”这项法律规定了危害自然环境等活动引起重大危害的后果属于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惩罚。
在安全生产中,通过这些规定,让人们意识到违法行为会受到惩罚,从而对安全生产保持警惕,减少违法行为的发生。
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0年正式施行,其中规定了多项与安全生产相关的规定。
民法明确规定了对人身自由和财产权利的保护。
在安全生产中,企业应该充分保护员工的人身安全,加强对严重事故的责任认定和承担,降低企业生产活动中对生态环境的危害等,这些行为是企业保障员工权益的举措。
同时,民法还规定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森林和水资源的保护等,这些都与企业的生产活动密不可分。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法学《法理学》在线作业答案

1.【第00章】以下哪些是法律发展的规律?()A 法学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B 法学活动和法律思想取决并服务于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C 法学世界观经历了从唯心史观到唯物史观的变革D 法学总是以本国实践为依托并吸收古今中外法律智慧而发展的2.【第00章】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A 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B 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C 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D 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3.【第00章】法理学与法学的关系表现为()A 法学研究对象是对法理学研究对象的一般概括和总结B 法理学是法学体系中的基础性学科C 法理学研究的深度对整个法学体系的发展并无太大影响D 部门法学的研究成果为法理学的研究提供直接的经验素材4.【第00章】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哪个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A 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 法是历史的现象,是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C 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联系D 法是在所有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5.【第00章】法学是怎样的一门学科?()A 法学是社会科学中相对独立的学科B 法学是关于法律、权利、正义的知识、技能的学问C 法学作为系统的学问是法律职业技能得以养成和统一的基础D 法学是统治管理之术6.【第00章】法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包括:()A 规范B 事实C 价值D 法律方法7.【第00章】下列对价值分析的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A 价值分析的方法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一定的法的现象的评价.选择及其价值取向B 法学研究中也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C 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与遵守和执行制定法是相互矛盾的D 法官在司法过程中运用价值分析的方法损害了法的稳定性,因此是不允许的8.【第00章】以下哪些是法学研究中的基本方法?()A 辩证唯物方法B 价值分析方法C 社会实证方法D 规范分析(实证)方法9.【第01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关于普法的手抄报内容

关于普法的手抄报内容
标题:了解法律,从我做起
正文内容:
1. 法律是保护我们的利益和权益的重要手段。
了解法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我国有一整套完善的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刑法》、《民法》等,涵盖了各个方面的规定。
我们应该了解这些法律,遵守法律。
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关注、多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比如交通规则、劳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只有了解这些法律,我们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4. 如果我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或者违法行为,我们要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保护自己的权益。
5.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到法律宣传教育中,为身边的人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共同营造一个文明法治的社会环境。
结语:了解法律,从我做起,遵守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建设文明法治社会。
法宣在线全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平台考精彩试题库问题详解

法宣在线全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学法考试平台考试题库答案提示:题干后为的,按照正确签案(红色字体)提示选择。
1.(单选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要把()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A.环境保护成效B.法治建设成效C.社会稳定成效D.人民评价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2.(单选题)下列何种民事诉讼案件的生效判决,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抗诉?()A.某案证人在诉讼过程中接受一方当事人价值200 元的礼品,但其证言是真实的B.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接受一方当事人价值200 元的礼品,但其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C.某案的生效调解书认定的事实不正确D.某案的审判长在审理案件过程中犯交通肇事罪,作出民事判决后被追究刑事责任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3.(单选题)甲男现年15 周岁,得知丙欠其朋友乙5000 元赌债,因此,在乙不知的情况下,私自将丙捆绑起来,丙反抗,于是甲男使用暴力将丙打成残废,问:甲的行为性质()。
A.非法拘禁罪与故意伤害罪并罚B.非法拘禁罪C.无罪D.故意伤害罪正确答案:D 用户选择:D4.(单选题)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
如意见不被接受,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复核。
在此期间,对被拘留人应()。
A.复议意见不被接受后立即释放B.在接到不批准逮捕的决定后立即释放C.如不提请复核应立即释放D.等上级检察院复核后决定是否释放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5.(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刑罚的种类?()A.拘役B.缓刑C.管制D.有期徒刑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6.(单选题)公务员的权利不包括下列哪一种?()A.获得履行职责应当具有的工作条件B.自行决定如何处理行政事务C.对机关工作和领导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D.参加培训正确答案:B 用户选择:B7.(单选题)我国形成了以()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法律辩论赛案例辩题汇总(3篇)

第1篇一、宪法与行政法1. 辩题:《宪法》第35条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是否应当限制网络言论自由?2. 辩题:行政机关在执行公务时,是否应当遵守比例原则?3. 辩题:地方政府是否有权在紧急情况下采取限制公民权利的措施?4. 辩题:政府是否应当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保护?二、刑法1. 辩题: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如何确定?2. 辩题:盗窃罪中,数额的认定标准应当如何确定?3. 辩题:故意伤害罪与意外伤害的界限如何区分?4. 辩题:醉酒驾车行为的刑事责任如何认定?三、民法1. 辩题:合同无效的认定标准及法律后果是什么?2. 辩题:物权法中,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条件是什么?3. 辩题:婚姻法中,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标准是什么?4. 辩题:侵权责任法中,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四、商法1. 辩题:公司法中,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途径有哪些?2. 辩题:证券法中,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3. 辩题:破产法中,破产清算程序的启动条件是什么?4. 辩题:合同法中,保证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五、经济法1. 辩题:反垄断法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2. 辩题: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虚假宣传行为的认定标准是什么?3. 辩题: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权益的界定是什么?4. 辩题:税法中,税收法定原则的内涵及意义是什么?六、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1. 辩题:劳动合同法中,试用期制度的合理性及限制条件是什么?2. 辩题:社会保险法中,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及缴费标准是什么?3. 辩题:劳动法中,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及程序是什么?4. 辩题:工伤保险法中,工伤认定及赔偿标准是什么?七、国际法与比较法1. 辩题:国际人权法中,生命权的保护范围及标准是什么?2. 辩题:比较法中,不同国家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认定标准有何异同?3. 辩题:国际法中,战争法的适用范围及限制条件是什么?4. 辩题:比较法中,不同国家刑法中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有何异同?八、司法制度与法律伦理1. 辩题:司法审查制度的合理性及适用范围是什么?2. 辩题:法律职业伦理中,律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及要求是什么?3. 辩题:司法公正的实现途径及保障措施有哪些?4. 辩题:法律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是什么?九、知识产权法1. 辩题:专利法中,专利权的授予条件及保护期限是什么?2. 辩题: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人的权利内容及保护期限是什么?3. 辩题:商标法中,商标注册的条件及保护期限是什么?4. 辩题: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及法律责任是什么?这些辩题涵盖了法律领域的多个方面,既具有理论深度,又具有现实意义,适合用于法律辩论赛,激发参赛者的思维能力和辩论技巧。
法宣在线题目答案

法宣在线题目答案1.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的( ),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A. 统一、尊严、权威;B. 统一、准确、权威;C. 准确、权威、实施;D. 准确、尊严、权威标准答案: A2.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上指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 )的良好氛围。
A. 遵纪守法;B. 守法光荣;C. 违法必究;D. 全民守法标准答案: B3. 人民法院在审查民事起诉时,发现当事人起诉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在这种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A. 通知当事人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不予受理;B. 裁定不予受理;C. 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判决驳回诉讼请求;D. 应予受理,审理后确认超过诉讼时效的,裁定驳回起诉;标准答案: C4. 郭庚茂同志在庆祝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强调,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提高重大事项决定的( ),使人民真正拥有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的权力。
A. 有效性;B. 科学性;C. 决定性;D. 严谨性标准答案: B5. 甲、乙二人同在出坡上放羊,乙的羊混入甲的羊群,甲不知,赶羊回家入圈。
甲的行为属于( )。
A. 拾得遗失物;B. 获取不当得利;C. 无因管理;D. 侵权行为;标准答案: B6.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
A. 人民当家作主;B. 社会稳定;C. 和谐发展;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标准答案: D7.审判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
A. 死刑立即执行;B.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C. 无期徒刑;D. 有期徒刑15年标准答案: C8. 对公务员处分的解除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解除公务员处分的机关只能是作出该处分决定的机关;B. 在处分期内公务员调离作出处分的机关,解除处分仍由原作出处分决定的机关解除处分;C. 在公务员的处分期间,没有再发生违纪行为的,处分机关可以解除处分; D. 解除处分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 标准答案: C9. 公安机关对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认为有错误的时候,可以要求复议。
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争议和纠纷。
当这些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自行解决时,就需要依靠法律来提供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
那么,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究竟有哪些呢?首先,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中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为其他法律的制定提供了基础和原则。
在争议解决过程中,如果涉及到公民的基本权利被侵犯,宪法就是最根本的法律依据。
其次,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涵盖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个方面。
例如,在合同纠纷中,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据民法典中关于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规定来解决争议;在侵权纠纷中,则要依据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确定责任的承担方式和赔偿范围。
商法也是重要的法律依据之一。
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等。
在商业活动中产生的争议,如公司股东之间的权益纠纷、证券交易中的违法行为等,都需要依据相应的商法来进行处理。
刑法在某些严重的争议和纠纷中也会发挥作用。
当争议涉及到犯罪行为,如诈骗、贪污、挪用公款等,就需要依据刑法的规定来追究刑事责任。
行政法规范了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
如果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行政处罚不当、行政许可被拒绝等,可以依据行政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为公民提供了相应的救济途径。
劳动法律法规在劳动关系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规定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在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争议时,要依据这些法律来解决。
知识产权法保护了创造者的智力成果。
包括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
当出现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如著作权被侵犯、专利被假冒、商标被侵权等,相关法律就是解决争议的依据。
此外,还有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针对特定领域的争议解决提供依据。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教材PPT课件(31页)全

我国采用第四个原则 对中国公民效力:在境内使用中国法律,在境外遵守中国法律和受 中国法律的保护。 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在中国境内使用中国法律,特殊规定除外。 ⑵法律对事效力。不同法律调整范围的界限。哪项法律对什么事有效。 ⑶法律的空间效力 指法律在哪些地域有效,适用哪些地方。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及本国驻外使馆、在外船舶和飞机。 ⑷法律的时间效力 Ⅰ生效时间:三种:自法律公布之日起生效;法律规定了生效时间;法律公布后符合一定条件时生效。 Ⅱ失效时间:四种:法律本身规定失效时间;新法代替旧法,旧法失效;国家宣布某法废除,并规定废除日期;有权撤销违法的法规。 Ⅲ 法的溯及力:我国一般采用“不溯及既往”原则。
国内法
国际法
公法
私法
根本法
普通法
一般法
特别法
实体法
程序法
二、法律规范和法律体系 1、概念:法律规范,是指通过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的或者认可的,用以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为规范的一种。通常我们认为法律规范分为: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比如民法、刑法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2、法律规范的结构 法律规范通常由3个部分组成,即假定、处理、制裁。它们构成法律规范的3个要素。 ⑴假定 指适用规范的必要条件。每一个法律规范都是在一定条件出现的情况下才能适用,而适用这一法律规范的这种条件就称为假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这个法律规范中,“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就是假定部分。在许多情况下,假定部分未明确写出,可以从规范条文中推论出来。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18条:“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这条没有明确写出假定部分,但可以推论出来,即夫妻一方先亡而有遗产,便是假定。
3、法律的本质 它是指法律这一事物自身组成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内在联系,是由法律本质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构成的。具体体现:
宪法的学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

宪法的学习心得体会(精选7篇)宪法的学习心得体会篇1哲学家卢梭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我国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宪法真正得到了尊崇和有效实施,人民当家做主才有了保证,党和国家事业才能实现顺利发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让宪法立在每个人心里,首先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树立宪法意识,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应成为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只有充分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真正走入人民群众。
筑牢宪法根基,释放宪法伟力。
当全体人民成为宪法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决捍卫者,宪法精神被更大限度地感知和接受、更好地在华夏大地落地生根,就一定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起磅礴力量。
宪法的学习心得体会篇2按照党委的安排,我认真学习了新《宪法》。
进一步学习和贯彻实施《宪法》,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宪法》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通过学习,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不学习法律法规有关条文,不熟悉规章制度对各环节的具体要求,就不可能做到很好地遵守规章制度,并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因此,掌握法律法规基本知识,学好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学习方法,并力求在理解和用运上下功夫。
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是一蹴而蹴,一时半会就可学成或学好记牢的,关键要靠长期的学习和积累,要养成长期学习的习惯,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要有不怕吃苦的毅力,只有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去学习,并自觉做一名遵纪守法遵章守纪的合格人员,学习法律法规,我认为没有捷径可走,要在短期尽快熟悉浩如烟海的法规体系知识,确有难度,而且做为上班的员工,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
学习宪法200字心得(通用5篇)

学习宪法200字心得(通用5篇)学习宪法200字心得篇4最近学校对全校教职工又进行了一次法律、法规的学习培训,全校掀起了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活动。
学法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全体教职工受到了良好的法律法规教育,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_》、《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防法》、《环境保_》、《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等。
通过学习,使学校教师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法律意识,增强了师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
我在学习中也收益非浅、感触颇多,下面就个人学习所得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爱国守法,我们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更应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不断增强依法执教的意识,并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贯彻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与教育教学工作中。
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重点内容。
教师职业的特点是培养塑造下一代,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以德服人,以身立教,在平凡的工作中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师德师风规范要求,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
坚持做到关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用教师的爱心去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趣,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关爱学生维护学生的合法权利,不歧视学生,更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在龙泉外实小这个大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履责的观念。
相信在今后的具体教育工作中我们全校教职工会更好地坚持做到依法执教,使外实小成为依法治校的典范。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考试题题库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理学》考试题题库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单选题1.法律要素是指A法律条文、法律规范和法律概念B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C法律概念、法律条文和法律文本D法律政策、法律规范和法律原则正确答案:B单选题2.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所划分的本国同类法律规范的总称是指A 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法律规范D法律制度正确答案:B单选题3.以下关于法系的判断,哪些是不正确的?A大陆法系重视规则B英美法系重视程序C伊斯兰法系重视道德D中华法系重视强制正确答案:C单选题4.《民族区域自治法》所归属的法律部门是A宪法B法律C地方性法规D行政法正确答案:A单选题5.“程序法”一词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A边沁B乌尔比安C凯尔森D艾利希正确答案:A单选题6.下列关于公法与私法的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A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最早是由古罗马法学家提出来的B按照乌尔比安的解释,公法是以保护国家(公共)利益为目的的法律,私法是以保护私人利益为目的的法律C通常认为,宪法、刑法、行政法属于公法,诉讼法、民商法属于私法D“我们不承认任何‘私法’,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中的一切都属于公法范围,而不属于私法范围。
”这段话是列宁讲的正确答案:C单选题7.依据法律规范的内容,可将其划分为A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权义复合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C确定规范和不确定规范D法律规范、习俗规范、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多选题8.法理学与政治学的关系表现为()A历史上,法理学与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是相互独立的B政治学思考的问题有可能是法理学思考的问题,但法理学思考的问题却与政治学无关C法理学与政治学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D理学与政治学具有内在统一性正确答案:CD多选题9.《民法通则》第7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对这条规定,下列哪些理解不正确?A这一条的内容是法律规则B一切民事案件均可以优先适用这一条文C这一条的内容所反映的是正义的价值D在处理民事案件时可以采取“个案平衡原则”适用这一条文正确答案:ABC多选题10.根据法律的认识论来划分,可以把法学分为:()A应用法学B理论法学C民法学D经济分析法学正确答案:AB多选题11.根据规范的属性,可以把法律分为哪些?A专业性法B政治性法C宗教性法D道德性法正确答案:ABCD多选题12.下列哪些属于体现法的官方性?()A法是公共权力机关按照一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度或认可的B法是依靠正式的权力机制保证实施C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D法是借助于正式的表现形式予以公布正确答案:ABD多选题13.除基本规范外,一个规范体系中的所有规范的效力都是由另一更高规范决定的,或说是由另一更高规范授权或委托创立的。
(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完整版)复习与巩固(含答案)

(第三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完整版)复习与巩固(含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组织职工参加本单位()工作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合法权益。
A、职工权益B、劳动保护C、安全生产【参考答案】C2、某矿山发生安全事故后,老板张某为逃避法律追究,不仅不组织抢救和向相关部门报告,反而故意隐匿、遗弃事故受伤人员,掩盖事故真相,导致被困人员和被隐匿、遗弃人员死亡。
根据《刑法》及其相关司法解释,张某故意隐匿、遗弃事故受伤人员造成其死亡的行为构成的罪名是()。
A、不报安全事故罪B、重大责任事故罪C、故意杀人罪【参考答案】C3、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以上的居民住宅工程的公共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方案,由施工单位报送市级公安消防机构。
A2B5C10D20【参考答案】C4、(判断题)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的使用达到国家规定的检验检测期限的,必须经检验检测机构检测。
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A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是()的宣言书和保障书。
A.民事权利B.民事义务C.社会责任【参考答案】:A6、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工会可以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参考答案】:(A)A、正确B、错误7、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下列关于应急管理体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B、统一领导、依法监管、行业自律、公民参与C、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参考答案】C8、()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
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参考答案】A9、起重机吊运重物应平稳、慢速,行驶中不得突然变速或倒退,两台起重机同时作业时,应保持()m以上距离。
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2595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版本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 宪法规定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宪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原则是安全生产与健康工作的最高法律规定。
宪法中有对于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对各管理层次的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宪法的这一规定,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与健康各项法规和各项工作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机构,都要按照这一规定,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这一规定的作用和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权利不容侵犯,二是通过建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既保证劳动的工作时间,又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禁止随意加班加点,以保持劳动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劳动和工作,防止因疲劳过度而发生伤亡事故或造成积老成病,防止职业病。
尤其在生产不平衡状态下,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在安排加班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400字(6篇)

学习宪法心得体会400字(6篇)学习宪法心得体会400字篇1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一句响亮的政治口号,而且是跨越宪法学、政治学与社会学的极富哲理的命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宪法是规范、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保障人民权利的法律。
宪法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划分、国家权力的运作与公民权利的保障。
所谓宪法精神,指的是人民权利高于国家权力,国家权力从属于人民权利,即人民主权。
正是基于对宪法的理解,伟大导师列宁曾一阵见血地指出,宪法是“一张写满人民权利的纸”。
我国宪法是社会主义的新型宪法,是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的体现。
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宪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因此,人民主权同样是我国宪法的精神。
我国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江平先生曾极为精辟地指出,所有的公法都写着两个字,那就是“限权”;所有的私法都写着两个字,那就是“维权”,所有的社会法都写着两个字,那就是“扶弱”。
因此,“限权”、“维权”、“扶弱”应是我国宪法精神的具体体现。
新世纪新时期,要弘扬宪法精神,就要依照《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三款,尊重和保障公民的人权;就要依照《宪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就要依照《宪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使公民的人身、人格尊严和住宅不受非法侵犯;就要依照《宪法》第四十一条,保护公民的监督权;就要依照《宪法》第十三条,保护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就要依照《宪法》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五节,真正落实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作为国家和地方权力机关的地位;就要依照《宪法》第九十二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百三十三条,使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真正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负责;就要依照《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使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真正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法学考试的知识点总结

法学考试的知识点总结一、法学基础知识1. 法学的定义和性质法学是研究法律的学科,其性质是一门社会科学,其对象是法律规范、法律制度和法律实践。
2. 法学的分类法学可以分为公法、私法和违法三个主要分支。
其中,公法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商法、劳动法等。
3. 法律的含义和分类法律是国家制定、公布和执行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根据法律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等。
4. 法律的效力和适用法律的效力包括生效、适用和解释三个方面。
法律适用的条件主要包括适用范围、适用时点和适用方法。
5. 法治的理念和原则法治是以法律为基础,依法治国,以法律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的一种基本国家制度。
法治的主要原则包括依法治国、公正平等、公开透明、有法必依、法无悬殊等。
6. 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法文献法、比较法、历史法、逻辑法和统计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和解释法律问题,为法律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
二、宪法基本知识1. 宪法的概念和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是国家政权组织和活动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2. 宪法的内容和原则宪法的内容包括国体、国家机构、国家权利和义务、基本权利等方面的规定。
宪法的原则包括民主、法治、平等、权利保障、人民主权等。
3. 宪法的修正宪法的修正是指对现行宪法的部分或全部条文进行修订。
宪法的修正程序和条件是由宪法本身和法律明确规定的。
4. 宪法的解释宪法的解释主要包括文字解释、历史解释、制度解释和价值解释等。
宪法解释权属于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和司法机关。
5. 宪法的保护宪法的保护主要包括宪法诉讼制度、宪法背书和监督机制、宪法责任制度等。
这些保护措施保障了宪法的权威和效力。
三、刑法基础知识1. 刑法的定义和性质刑法是规范国家对犯罪行为的制裁和对社会秩序的维护的一种特殊法律学科。
2. 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罪刑法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定、犯罪和刑罚必须相适应、举证责任和证据存在、犯错和刑罚的平等等。
新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

4、“预防为主”的主要体现: (1)安全意识在先 (2)安全投入在先 (3)安全责任在先 (4)建章立制在先 (5)隐患预防在先 (6)监督执法在先 ■事后型事故管理→预防型隐患管理
第二章 主要的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
一、《宪法》中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内容 ■第四十二条规定:“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 条件”、“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 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三条规定:“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 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 益”。
六、违法行为和法律责任 1、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概念
(1)权利:表示权利享有者按法律的规定具有自 己这样行为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 行为或不这样行为的能力或资格。 (2)义务:表示义务承担者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 责任。 (3)法律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总是相对的:如 《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有危害知情权, 那么企业就有告知的义务。同样,对从业人 员进行培训教育是企业的法定职责,那么,接 受企业的培训教育是从业人员法定义务。
三、法律的职能 是指法律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是法律的本 质的体现。包括: 政治职能 经济职能 社会职能 1、经济职能、政治职能直接体现了法律的本 质 —确保统治阶级根本经济利益和政治统治; 2、社会职能保证了国家对社会的有效管理。 3、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是对社会安全生产 的有效管理,其职能主要表现为社会职能。
第424348条事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消防法质量法16三有关安全生产的行政法规17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广东省社会工伤保险条例广东省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规定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广东省注册安全主仸管理规定1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2危险识别第一3生产条件安全化第一4对劳动者的安全教育第一和安全操作第一5生产的安全保障第一6安全是评价的第一标准201在一切生产经营活动中首先要确保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地方性法规
①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 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 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 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 性法规。 比如《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2004年7 月29日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第十三次3会议通过)
地方性法规(续)
②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 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 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 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 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较大的市是指省会市、经济特区所 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二、正在修改的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 《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
(第34号令)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第75号令)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
例》
安全生产行政法规
三、其他 • 《矿山安全条例》 • 《矿山安全监察条例》
安全生产地方性法规
• 已出台的—— 《广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 《天津市安全生产条例》 《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 《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 《湖南省安全生产条例》 《江苏省安全生产条例》 《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
国际劳工组织1919年成立 共通过185个国际公约 我国已批准23个 拟批准加入的—第155号公约 国际公约在我国的适用—优先采有原则 需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
第二部分 安全生产法律体系
安全生产法律
• 安全生产一般法(普通法)—《安全生产法》 • 安全生产特别法—《矿山安全法》 • 安全生产相关法—
生产管理办法》(第37号令)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第49号令)
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考试试题

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违法行为有轻重之分 B.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享有安全生产监督权 C.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而拒绝提供劳动保护 D.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进行罚款2、下列关于安全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聚碳酸酯制成的安全帽稳固性好、防冲击性能好 B. 涤纶制成的安全帽绝缘性能好 C. 用于高温作业场所的棉布安全帽不耐高温 D. 安全帽只能承受沿着帽顶垂直方向施加的压力3、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关于职业病预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B.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 C.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对违反本法的行为与后果要求依法处理 D.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发现职业病危害后解除合同为无效条款二、多项选择题1、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关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B.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专项经费用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 D.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实施 E.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评估、修订2、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下列关于职业病防护设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B.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 C. 职业病防护设施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D. 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应当具备健全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E. 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时,应当提交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三、判断题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享有安全生产监督权,有权对安全生产领域的违法行为进行举报。
全国安全员之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重点试题(附答案)

全国安全员之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重点试题(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项不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A. 宪法B. 刑法C. 民法通则D. 安全生产法答案:C2.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A. 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B. 未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捐赠资金用于安全生产D.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答案:C3.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A.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B. 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C. 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D. 造成10人以下死亡答案:D4.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事故隐患治理的基本要求?()A. 定时间B. 定任务C. 定措施D. 定责任人答案:B5.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生产安全事故?()A. 因生产原因造成人员伤亡B. 因生产原因造成财产损失C. 因非生产原因造成人员伤亡D. 因非生产原因造成财产损失答案:C6.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A. 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B. 未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捐赠资金用于安全生产D.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答案:C7. 下列哪种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安全评价?()A. 新建、改建、扩建项目B. 危险性较大的作业C. 非危险性作业D. 危险物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答案:C8. 下列哪种行为不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A. 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B. 未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捐赠资金用于安全生产D.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答案:C9.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A.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B. 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C. 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D. 造成10人以下死亡答案:D10. 下列哪种措施不属于事故隐患治理的基本要求?()A. 定时间B. 定任务C. 定措施D. 定责任人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1. 下列哪些属于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A. 宪法B. 刑法C. 民法通则D. 安全生产法E. 地方性法规答案:ABDE12.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A. 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B. 未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捐赠资金用于安全生产D.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E. 未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答案:ABDE13. 下列哪些情况属于重大生产安全事故?()A.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B. 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C. 造成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D. 造成10人以下死亡E. 造成100人以上重伤答案:ABC14. 下列哪些措施属于事故隐患治理的基本要求?()A. 定时间B. 定任务C. 定措施D. 定责任人E. 定期检查答案:BCDE15. 下列哪些属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A. 未按照规定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B. 未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C. 捐赠资金用于安全生产D. 未按照规定进行安全评价E. 未按照规定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答案:AB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宪法、刑法、民法通则、安全生产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刑法、民法、劳动法关于安全生产的规定
1. 宪法规定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的地位。
宪法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和原则是安全生产与健康工作的最高法律规定。
宪法中有对于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质量,对各管理层次的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与安全工作有关的公民权利、义务方面的规定。
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宪法的这一规定,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与健康各项法规和各项工作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
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机构,都要按照这一规定,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积极采取组织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保障措施,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护从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宪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这一规定的作用和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者的权利不容侵犯,二是通过建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既保证劳动的工作时间,又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时间和休假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禁止随意加班加点,以保持劳动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劳动和工作,防止因疲劳过度而发生伤亡事故或造成积老成病,防止职业病。
尤其在生产不平衡状态下,生产经营单位领导在安排加班时要引起高度重视。
因为生产任务紧,需要安全加班加点,如果不注意从业人员的疲劳恢复,不注重科学合理安排加班,忽视安全,很容易发生事故。
生产高峰需要加班之时,通常也是企业安全隐患事故易发高发的时期,一旦发生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想通过加班加点追求高效益的目标也无法实现。
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该规定从各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我国广大妇女的地位,她们的权利和利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
为了贯彻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