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内容浅析]

合集下载

2.第四纪生物界

2.第四纪生物界
2. 第四纪生物界 (6学时)
• 掌握第四纪生物界的主要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 掌握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特征; • 了解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 了解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了解考古时代的划分及与人类发 展阶段的对应关系;了解人类的演化特征;一般了解中国古 人类;
• 了解第四纪植物群的总体面貌及中国植被区域的总体特征。
1.7Ma。
<2> 中更新世动物群
华北区 称为“中国猿人—肿骨鹿” 动物群,即周口
店动物群。该动物群主要特点为: ①中更新世新种的出现。如中国猿人北京种、肿骨鹿
和纳玛象(图2-2)等。
②许多现代的属种在此时首次出现,如食虫类的白鼹、
刺猬;食肉类的狼、狸狼、豹、野狸;啮齿类的野鼠、
田鼠和鼠类等等。
③有少量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残留,如中国鬣狗。
• 哺乳动物的演化
马类自新生代初由始祖马逐渐演化出真
马。其变化:体型增大;脑腔增大并复杂化;
头骨前部与下颌加深;眼前脸部伸长;背部
伸直并变硬;腿和脚伸长;门齿变宽;前臼
齿臼齿化;颊齿齿冠增高;齿冠型复杂化;
侧趾退化,中趾加强。
最早的马出现在近50Ma前,称 始马。但真正的名称是始祖马。它 仅有60厘米长,直到35Ma前还生活 在许多大陆上。此后,这一支系在 除北美之外的其他地方消失。在北 美,始马进化为更轻巧、体长1.2米 的中马。 但20Ma前,气候变干、草原扩 展,现代马、斑马和驴的已绝灭的 祖先在北美进化,并再一次分布到 世界各地。像其他动物类群一样, 马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 一些完全绝灭了,其他类群随着时 间的推移发展成我们称之为现代马 的现生动物。
三趾马体长不足1.5
米,看上去很像现 代马,但它只有三 个趾头。

0910第四纪生物

0910第四纪生物

• 中国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 又称为长鼻三趾马一真马动物群。 地点:河北省阳原县桑干河谷的泥河湾村。 地层:厚层河湖相沉积层。 动物群特点: 保留了少量新近纪末期的残余种属; 演化出一些特别种属,如长鼻三趾马、板齿犀 等。 • 出现了更新世特有的种属,如三门马、梅氏犀 等。 • 分布:西至青海,北达阴山,南到淮河流域。 1. • • • • • •
• 猛犸象,是第四纪冰期时的特有动物。 • 猛犸象化石几乎遍布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 部。在我国分布在北纬38°以北的地区,主要 在东北和内蒙东部。 • 生存的时代从中更新世到晚更新世,甚至延续 到全新世初,但以 晚更新世最为繁盛。 • 猛犸象居住在冻土 地带和草原地区, • 它们的分布范围与 冰川的扩张和消退 有密切关系。
2. • • • • •
• • •

中更新世周口店动物群 又称北京猿人一肿骨鹿动物群。 北京周口店化石第一地点。 洞穴堆积。 动物群特点: 中更新世哺乳动物群的南北分异已非常明显。 该动物群更具有北方动物群的特点。 早更新世泥河湾期的一些种属部分保留下来。 出现了较多的中更新世特有种属,如肿骨鹿、 纳玛象、梅氏犀、洞熊等。 有大量的进步种属出现,如狼、狐、獾和小型 啮齿类。 含有重要意义的北京猿人化石及其文化遗迹。
(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划分标准
• 第四纪哺乳动物由于迁移和扩散,可以分 布到广大地区。 • 它们的演化,一个种的绝灭,或者从比较 原始的种发展到进步的种,是逐渐发展的, 并且在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种类的这种变化 不是同时进行的,延续时间的长短也有差 别。 • 用于地层分析时,必须考虑地层中所含各 类哺乳动物化石的组合情况,即第四纪哺 乳动物群的发展。

• 第四纪哺乳动物的迁徒和绝灭以 及新属、新种的出现,是哺乳 动物群生活和演变的重要特征。 • 哺乳动物的迁徒和绝灭又受各种 因素的影响。 • 在第四纪时期,主要受气候波动 即冰期和间冰期多次更替的影响。

第十一章 第四纪生物界

第十一章 第四纪生物界

头骨:枕骨、顶骨、额骨、鼻骨、上颌骨和下颌骨。

牙式=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门齿,犬齿,前臼齿,臼齿×2牙齿按功能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后两者合称颊齿。

除臼齿外,其余为二出齿,既先生乳齿后生恒齿。

牙式, 牙齿发展规律:由多到少,由简单到复杂。

A上新世残存种类;B1早更新世特有种类;B2中更新世特有种类;B3晚更新世特有种类;D 现生种类;E古人(1) B1早更新世(Q1)∙有相当数量的上新世种属;∙有特殊的Q1种属;∙开始出现现生种的祖先;∙出现最原始的人类或粗糙石器。

(2) B2 中更新世(Q2)∙N2的已绝灭,Q1的留少量;∙大量的Q2特有种属;∙相当数量的现生种类;∙特有的猿人和文化。

象牛马出现周口店动物群(3)B3 晚更新世(Q3)∙Q1的基本灭绝,少量的Q2的残存种∙较多的Q3特有种属∙大量的现生种∙出现新的人类(新人)(4)D 全新世(Q4)∙少量的Q3的残存种∙含90%的现生种∙出现新的人类原含萨拉乌苏动物群的地层现在被划分为下部的萨拉乌苏组和上部的城川组。

相应地, 过去的萨拉乌苏动物群也被划分为萨拉乌苏动物群和城川动物群第四纪研究,2008同文号,中国科学,麋鹿俗名:四不象,是我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

体长约200厘米。

角似鹿、尾似驴、蹄似牛而俗称“四不象”,麋鹿仅雄鹿有角,主蹄宽大能分开,趾间有皮健膜,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

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

2. 植被带的平行移动第四纪气候发生寒暖变化时,植物就要发生水平移动和垂直移动,主要是平行移动。

3. 第四纪植物化石第四纪孢粉植被气候组合划分(1)冰期植物群:仙女木植物群;(2)暗针叶林组合:云杉、冷杉;(3)孢粉动态组合分析:对称性在南非发现的距今7.5万年前的装饰艺术品以色列10万年前的贝壳装饰品尼安德特人制作的艺术品北京山顶洞人制作的石器和精美饰品细石器G. 历史时期时间: 公元前3000年至今文化特征: 铜器时代:春秋时代铁器时代:战国时代2014年04月02日新疆出土公元前小麦部分麦穗完整呈金黄色。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哺乳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南方区 更新世早期(Q1) • 巫山大庙动物群 • 柳城巨猿洞动物群 • 建始高坪巨猿动物群 • 元谋猿人动物群
更新世中期(Q2) • 大新黑洞巨猿动物群 • 郧县人动物群 • 大冶石龙头动物群 • 黔西观音洞动物群
晚更新世(Q3) • 长阳人动物群 • 柳江人动物群 • 铜梁张二塘动物群 • 西畴动物群 • 溧水神仙洞动物
• 更新世中期(周口店期)(Q2) • 哺乳动物群的特点:以更新世的特有种为 主,但有大量的现代种属,基本上或很少 有第三纪的残余种 以 北 京 猿 人 — 肿 骨 鹿 (Sinanthropuspachyosteus)动物群为代表,标准地点是北 京周口店北京猿人地点
• 更新世晚期(马兰期)(Q3) • 哺乳动物群的特点:以现代种属为主,存在有少 量更新世的特有种,没有第三纪的绝灭种。 赤鹿 — 最后鬣狗 (Elaphus-ultima) 动物群,标准地 点在内蒙古河套地区萨拉乌苏河流域,又称萨拉 乌苏动物群。 • 更新世晚期马兰黄土发育,所以又称为马兰期。
• 最后出现的属:Ochotonoides(拟鼠兔)、 Bahomys(坝河鼠)、Paracamelus(副 驼)和spirocerus(转角羚羊)。 • 特征种有Mustela constricta(缩鼬)、 Megantereon inexpectatus(意外巨剑齿 虎)、Dicerorhinus tichorhinus、 Megaloceros luochuanensis)洛川大角鹿)、 Bubalus teilhardi(德氏水牛)等。
• 中期 • 已知哺乳动物至少有100属134种 • 首次出现的属:Crocidura(麝鼰)、Microtus(田 鼠) Lasiopodomys(毛足田鼠)、Pitymys(松 田鼠)、Meriones(沙鼠)和Allactaga(五趾跳 鼠)等, • 首次出现的现生种:Eothenomys chinensis(中华 绒鼠)、Apodemus latronum(大耳姬鼠)、 Sus scrofa(野猪)和Gazella subgutturosa(鹅 喉羚羊)等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气候变化

●第四纪——人类时代1.早期猿人阶段(2百万年-1百75万年前):能人2晚期猿人阶段(1百万年前):直立猿人3早期智人阶段(50万年前):智人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25万年-3万5千年前):现代人生物大灭绝事件●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

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

●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在可以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

●却总有其它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但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

●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象动物那样显著。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成的。

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

大片的冰川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第二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二次物种大灭绝,泥盆纪大灭绝●时间: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

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对古气候的研究显示泥盆纪时期是温暖的。

●第二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泥盆纪晚期,其原因也是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在距今约3.65万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历经两个高峰,中间间隔100万年,是地球史上第四大的物种灭绝事件,海洋生物遭到重创。

第三次生物大灭绝:又称:第三次物种大灭绝、二叠纪大灭绝时间: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事件:导致超过95%的地球生物灭绝●这次大灭绝是由气候突变、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陨石撞击、气候变化、大气成分改变、火山活动、沙漠肆虐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第十章 第四纪生物界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第十章 第四纪生物界
(一)、早更新世动物群 2.元谋动物群(南方) 云南元谋动物群地层分上、下两段。下段孢粉属于亚 热带气候环境,哺乳动物化石虽有犀、牛,羊、鹿等类化 石,但以剑齿象居多;上段气候渐转为凉爽草原一森林草 原,以云南马出现为特征,也正是元谋人生活的环境。据 古地磁年代测定,元谋组下段时代为距今3.1—2.1Ma,上 段为距今2.1—1.5Ma。而元谋人生活年代距今1.7Ma。
第一节、第四纪生物界
一、第四纪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特征
哺乳动物化石是第四纪地层划分和确定第 四纪地层年代的重要资料之一。
自然界中动物迁移,主要是为了觅食,繁 殖和逃脱敌害,并传播种类和扩展分布区域。 冰期与问冰期促使动物群发生大规模迁徙和绝 灭。
哺乳动物生活场景
第一节、第四纪生物界
一、第四纪哺乳动物 (二)、化石的鉴定
(一)、早更新世动物群 2.元谋动物群(南方)
标准地点在云南省元谋盆地。元谋组地层厚 695m,上部发现迄今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和丰富 的哺乳动物化石。共41种类,定为种的有26个, 绝灭属未定为种的有4种,共30种。其中绝灭的 种为26种,占86%以上。
第一节、第四纪生物界
二、中国第四纪主要动物群
第二节、人类的发展
(一)、早期猿人 中国在云南发现的早更新世“元谋人”
二枚门牙,并有几件石器和许多炭屑,是否 为这个阶段的人类未定。在泥河湾及西候渡 下更新统地层中发现石器,未找到人化石。 这些线索暗示,我国南北方都有可能找到比 北京猿人早的人化石。
“元谋人”二枚门牙
第二节、人类的发展
(二)、猿 人 生活在0.2—0.7Ma前,也称直立人或原人。 特点是,肢骨完全适合于直立行走,所发现的爪哇 猿人大腿骨同现代人极其相似。脑容量介于现代人 与猿人之间,爪哇猿人脑容量为853—914ml,中国 猿人则为850—1220ml,现代人平均为1035ml。额骨 低平,眉骨脊发达,颌骨粗壮,显得十分原始。牙 齿也介于现代人和猿之间。这时人类已经用火,制 造较多的石器,能够捕杀较大型食草兽。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资料大纲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复习资料大纲

地貌学与第四季地质学重点复习大纲中国地质大学出版主编曹伯勋第一章绪论一、简答题1、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的联系及其与其他学科关系?答:地貌学是研究地表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和形成发展规律的学科。

第四纪地质学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内第四纪的沉积物、生物、气候、地层、构造运动和地壳发展历史规律的学科。

二者都以地表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其演变历史为研究对象,都是研究地表环境的重要科学,常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同一问题。

研究结果互相补充,关系十分密切。

本课程主要学科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都是从地质学和地理学发展起来的。

地貌学是介于自然地理学和地质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第二章第四纪、地貌和地球环境变化动因概述一.名词概念解释:1、第四纪:指约2.6Ma BP以来地球发展的最新阶段2、地貌: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总称,也称为地形3、夷平面: 是规模较大的残留地貌,它是在地壳处于长期相对稳定和气候比较湿润条件下,风化剥蚀作用的结果,致使岩性地质构造的地貌差异逐渐缩小,形成向海洋水准面趋近的平缓(或波状)地形二.问答题与讨论题:1、第四纪的特点?答:(1)急剧的寒暖气候变化和大规模冰川活动在短暂的地质时期内多次发生( 2)人类及其物质文明的形成发展(3)显著的地壳运动(4)广泛堆积陆相沉积物和矿产资源(5)急剧和缓慢发生的各种灾害不断改变人类生存环境(6)人类活动的范围与强度与日俱增2、第四纪分期?答:按第四纪生物演变和气候变化,通常把第四纪分为4个时间尺度不等的时期:早更新世(Q1)、中更新世(Q2)、晚更新世(Q3)、全新世(Q4).相应的地层分别称为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新统(Q4)3、第四纪沉积物基本特征?答:(1)岩性松散(2)成因多样(3)岩性岩相变化快(4)厚度差异大(5)不同程度地风化(6)含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4、第四纪沉积物成因分类?答:(1)沉积学标志:岩性、结构、构造、产状、沉积体形状(2)地貌学标志:①直接标志:河流——阶地、洪流——洪积扇②间接标志:相关沉积物(3)环境标志:①有机环境标志:海相化石、淡水化石、其他陆相生物化石②无机气候标志:a、黄土、岩盐、石膏——干旱b、红土风化壳——温暖、潮湿 c、粘土矿物5、地貌形态特征?答:地貌形态: 主要是由形状和坡度不同的地形面、地形线(地形面相交)和地形点等形态基本要素构成一定几何形态特征的地表高低起伏。

2第四纪生物界

2第四纪生物界

最早的马出现在近50Ma前,称
始马。但真正的名称是始祖马。它
仅有60厘米长,直到35Ma前还生活 在许多大陆上。此后,这一支系在 除北美之外的其他地方消失。在北 美,始马进化为更轻巧、体长1.2米
的中马。
但20Ma前,气候变干、草原扩 展,现代马、斑马和驴的已绝灭的 祖先在北美进化,并再一次分布到 世界各地。像其他动物类群一样, 马类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 一些完全绝灭了,其他类群随着时 间的推移发展成我们称之为现代马 的现生动物。
22.2 第四纪哺乳动物
2.2.1 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特征 2.2.2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
(1)早更新世哺乳动物群 ①华北地区哺乳动物群 ②南方区动物群
(2)中更新世动物群
(3)晚更新世动物群 (4)全新世动物群
2.3 人类的发展与石器
2.3.1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 2.3.2 人类的演化特征 2.3.3 中国的古人类
2.4 中国第四纪植物群特征
2.1 概 述
第四纪生物界主要特点: (1)生物界总体面貌和现代生物界基本相似; (2)经历时间短----仅相当于地质年代中的二个单位
时间(一个单位时间为1Ma)。 (3)喜山运动后早更新世全球生物地理环境未发生
剧变。早更新世生物与第三纪生物面貌虽有差 别,但联系仍为密切。 (4)动物界演化进程比植物界明显,陆生生物比海洋
• 早更新世,亚洲北部、欧洲,上新世亚热带 喜暖动物大多绝灭,代之的是能适应温和气 候的新群组,有:南方象、啮齿象、巨大的
马以及上新世的残遗种野牛、双角犀等。白 令海峡陆桥的存在,欧亚与北美大陆哺乳动
2. 第四纪生物界 (6学时)
• 掌握第四纪生物界的主要特点及其研究意义; • 掌握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特征;

第九章 哺乳动物、人类完成稿

第九章  哺乳动物、人类完成稿

第九章哺乳动物、人类第一节华北第四纪哺乳动物要介绍全球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演化特征实在是需要太大的篇幅,即使想在一个章节里简单的介绍也很困难。

因此。

在本节里想通过薛祥煦对中国黄土分布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描述,使读者对第四纪哺乳动物特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薛祥煦对中国黄土分布区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按时代及化石层特点对动物群作了划分和对比(薛祥煦1982)。

1.游河动物群该动物群以陕西渭南游河(薛祥煦,1981)的化石为代表,产于游河组。

化石皆保存在古三门湖灰绿色细相砂质粘土或近湖边的灰绿—灰白色砂层中。

含有这些化石的地层组以不连续或连续的关系下伏于含有“泥河湾”动物群的黄褐色砂、砂砾石层之下。

动物群的分布范围,就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可能从陕西的宝鸡起向东经渭南、山西云簇盆地、榆社盆地,到河北蔚县一带。

该动物群的主要特点是:①含有相当数量生活在第三纪上新世的哺乳动物化石,如三趾马(Hipparion)、祖鹿(Cervuvitus)、古长颈鹿(Paleotragus)、旋角羚羊(Antilospira)等,大约占动物群总属数的41%。

②同时,又具有一些第四纪首次出现的动物,如游河象(Elephas youheensis)、拟鼠兔(Ochotonoides)、猞猁(Lynx)、腔齿犀(Coelodonta)等。

而第四纪特有的真马(Equus)、真牛(Leptobus)等却都尚未出现。

③从与其时代相当的东窑子头动物看,其绝灭种为100%,绝灭属约占75%。

这种具有较多上新世分子的特点,无疑赋予这类动物群以较古老的色彩;而动物群中确实又已经有了一般认为是第四纪才有的新成员,古老成分和新生分子的共生使这类动物群具有从上新世发展到第四纪的过渡性质。

岳乐平对游河组作了古地磁测定,结果表明:游河组记录了高斯正极性带,年龄约3.60Ma—2.50Ma,时代与静乐组相当(岳乐平,1992),因此,作者将其放在上新世晚期,不过,其中的一些上新世分子似乎比“三趾马动物群”中的同类分子在构造上要进步一些,如Paleotragus,其前臼齿、臼齿的构造都比较简单;臼齿长大于宽,齿带弱,无齿柱(汤英俊,1983)。

第四纪动物群

第四纪动物群

•中国早更新世动物群:1、泥河湾动物群(北方型),又称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a.含有若干上新世的残余种,如长鼻三趾马、爪兽、剑齿虎等;b.初次出现真马和象属,说明已进入到第四纪;因此有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之称。

c.有许多早更新世特有种,如:桑氏鬣狗、三门马、步氏大角鹿、板齿犀、平额象、古野牛、原鼢鼠等,都是更新世比较早期的化石;d.一些现代种属出现,如象、犬、马、熊、骆驼、羊、牛等,只占8%。

2、元谋动物群(南方型):a.含28属32种,其中绝灭种82.6%,现生种占17.4%。

代表种是元谋人(绝对年龄1.70MaB.P.)和云南马(真马属),现代种如野牛等。

b.有相当数量的新第三纪残余种,如爪蹄兽、最后枝角鹿、湖麂、矮小麂、元谋狼、鸡骨山狐、元谋剑齿象等。

元谋动物群含如此多的第三纪残余种,又有大量可与泥河湾动物群相比的种属。

显示它兼有北方上新世及更新世初动物群的特点。

说明我国自上新世末以来,动物群开始分异,动物群向南迁移。

•中国中更新世动物群:1、周口店动物群(北方型),又称中国猿人一肿骨鹿动物群。

大量涌现更新世特有种类,现生种类比重大。

a.含中国猿人化石及其文化遗物b.绝大多数新第三纪残余古老种已绝灭,如板齿犀、长鼻三趾马等,仅个别属种还有保存,如剑齿虎;c.早更新世泥河湾动物群中的三门马、居氏大河狸、中国貉和中国鬣狗等成了残余种;d.含有相当数量的中更新世的代表种:北京猿人(绝对年龄0.230.6MaB.P.???)、中国大角鹿(肿骨鹿)、洞熊、纳玛古象等。

(泥河湾剑齿虎演化成新的剑齿虎。

)e.出现较多的现生种,如狼、狐、豺、猞猁、豹、棕熊和小啮齿类,其成分上具有比前期更强的古北界性质,并含有一些南方种。

•整个动物群反映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比较复杂,总的说比现代温暖。

•周口店动物群组成复杂,既有北方种属,也有少数南方种属。

•这些特色表明当时气候温暖湿润,其时代跨度为距今70万年到23万年。

2、兰田公王岭动物群•蓝田人是1963年和1964年分别在陕西蓝田县的陈家窝和公王岭发现的。

第四纪

第四纪

生物大灭绝事件



第一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为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是地球史上第三大的物种灭绝事件,约85%的物种 灭亡。 古生物学家认为这次物种灭绝是由全球气候变冷造 成的。在大约4.4亿年前,现在的撒哈拉所在的陆地 曾经位于南极,当陆地汇集在极点附近时,容易造 成厚厚的积冰---奥陶纪正是这种情形。大片的冰川 使洋流和大气环流变冷,整个地球的温度下降了, 冰川锁住了水,海平面也降低了,原先丰富的沿海 生态系统被破坏了,导致了85%的物种灭绝。

澄江生物群 定义: 这一举世闻名的的特异化石库发现于云 南澄江帽天山,距今约5.3亿年,包括有 大量栩栩如生的奇异化石,还有不少保 存精美的软躯体化石,它们是寒武纪大 爆发的直接证据。

即将出现的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自从人类出现以后,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 地 球生命维持系统遭到了人类无情地蚕食。 科学家估计, 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 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 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 在此背景下,人类的干扰,使鸟类和哺乳类动 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1000倍。

第一章 第四纪的时间尺度

1 第四纪的建立
第四纪是地球发展史中的最新一页,它所占据的时间 大约250万年,若地球年龄以45亿年记,第四纪仅占 0.00056. 1829年,德努瓦那首先提出第四纪的名称, 1833年,雷布尔给出了明确的规定,第四纪地层是指: 含有大量现代植物化石和孢粉的松散沉积物 1881年,被第二界国际地质大会正式使用
第四次生物大灭绝: 时间: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事件:发生了第四次生物大灭绝,爬行类动 物遭遇重创。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第四次物种大灭绝 海洋生物的灭绝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 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在这次灭绝中 消失。

第9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生态环境变迁

第9章 第四纪生物界及生态环境变迁

伊尔文登期 (Irvingtonian)
1.40
1.60
泥 河
1.80

第 12 地 点
泥河湾期 柳 州 笔 架 山
天桥期 Tegelen
Leffe 高 坪 龙 骨 洞
2.00
后 河 村 第 18 地 点 大 柴 游 东窑子头 河 大柴期 巫 山 龙 骨
St. Vallier
Borchers Vallecitocreek 维拉方期(Villafranchian) Blanco
一、第四纪生物界的组成
第四纪生物界的几个特征: 1、北半球的变化明显于南半球 2、陆地上的变化明显于海洋 3、哺乳动物变化明显,而植物变化小 4、人类的出现和演化 5、生物在空间上频繁的迁移
二、现代生物的分布特征
全球的动物地理分区:
古北界、新北界、东洋界、埃塞俄比亚界(旧 热带界)、新热带界澳洲界和大洋界
早更新世:含巨猿动物群
中更新世:狭义大熊猫-剑齿象 动物群
晚更新世:含真人的大熊猫-剑 齿象动物群
(2)南方型
• C、资阳动物群( Qp3 )
• 含真人化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资阳人)。 • D、全新世(Qh)无
中国南方哺乳动物群划分
广 义 的 大 - 剑 群 含 真 人 化 石 的 动 物 群( Q 3 )资 阳 动 物群 狭义的大-剑群(四川盐井沟)Q2 巨 广 西 巴 马 巨 猿 动 物 群 Q 21 猿 2 动 湖北高坪巨猿动物群Q1 物 群 广 西 柳 城 巨 猿 动 物 群 Q 11
• C、95.6%为绝灭种。
– 时代: Qp1
(2)南方型
• B、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狭义):
盐井沟动物群 (重庆万州市)

第四纪生物界课件ppt1

第四纪生物界课件ppt1
地点:主要发育在南非和 ❖ 如何利用地层剖面中出现的古植被的组合来推断古气候?
全新世(Q4)动物群 四不象鹿动物群 开始出现现生种的祖先;
东非,所以又称南非古 时间:公元前3000--2000年
P80003000年
猿 (4)文化层--含有文化遗存的地层。
代表性的有1470号人(坦 贾澜坡教授
北京人复原头及其特征
四不像
❖ 2、南方型 ❖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元谋动物群 ❖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
30。①第三纪残余种爪蹄兽、枝角鹿、 麂等 。 ②早更新世特有种泥河弯剑齿 虎、元谋狼、鸡骨山狐、元谋剑齿象等。 ③95.6%为绝灭种,时代Q1,含大量的 N2的残存种,数量比泥河湾的多,约67 %,而泥河湾的为43%,因此,它的时 代比泥河湾的早,元谋组含元谋人化石, 时代为 170万年,地层的年代为300万
❖ 5万年前的装饰艺术品
文化特征: 为旧石器晚期文化,以石器为主,出现骨器,并出现装饰品,石器多为磨制而成,骨器和石器出现穿孔现象。
阶段时间:B.P300150万年 ❖ (3)文化遗存--原始人使用的工具、村社遗址、用火痕迹等。
地点发现于内蒙河套平原萨拉乌苏河,所以又称“萨拉乌苏动物群”
文化特征出现黑色陶器,其上有花纹,绳陶。
气候变动时植被带的移动情况。
植物化石
❖ 一、现代地球植被分带 ❖ A.植被的水平分带 ❖ 苔原植被带低等植物、地衣、苔藓、少量
矮小的灌木,无乔木;反应冰缘气候。 ❖ 北方针叶林针叶乔木、云杉、冷杉落叶松;
反应寒冷气候。 ❖ 温带落叶阔叶林种属多,大部分为落叶阔
叶,栎、山毛榉、榆、椴;反应气候特征 为 冬冷夏暖。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的阔叶树,樟树、 茶树、木兰科;反应的气候为温暖、潮 湿、 降雨充沛。 ❖ 热带雨林树木种类多,阔叶常绿,叶片厚,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

A.上新世残存种类;B1.早更新世特有种类;B2.中更新世特有 种类;B3.晚更新世特有种类;D.现生种类;E.古人类,黑色 区宽度代表灭绝的和现生的种属数量变化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
(1)北方型 (2)南方型
(1)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地点:产于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湖相地层,又称“泥 河湾动物群”。 特点:灭绝属占33.3%数量的N2的残存种,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 齿虎; b.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纳玛象 c.保存有Q1特有动物: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
仓鼠 熊
小结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可以用于划分对 比底层:划分性、不可逆性;判断古地理、古 气候。 但上述动物群主要限于东部,西北区和青 藏区的资料比东部少且研究程度低,还很值得 研究。
赤鹿(马鹿)
最后斑鬣狗头骨化石
披毛犀骨架及复原图
D.全新世(Q4)动物群:四不像鹿动物群 地点:产于陕西半坡和殷墟文化遗址及淮河流域
我国的特产动物——四不像鹿
(2)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元谋动物群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30。 ①第三纪残余种:爪蹄兽、枝角鹿、麂等 ②早更新世特有种:泥河弯剑齿虎、元谋狼、 鸡骨山狐、元 谋剑齿象等。 ③95.6%为绝灭种。 含大量的N2的残存种,数量比泥河湾 的多,约67%,而 泥河湾的为43%,因此,它的时代比泥河湾的早,元谋组 含元谋人化石,时代为 170万年,地层的年代为300万年。 哺乳动物群的性质是现代动物的祖先,云南马、元谋狼。 泥河湾的分子--泥河湾剑齿虎。
大河狸骨架
貉 三门马化石
肿 骨 鹿 复 原 图 及 化 石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PPT课件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PPT课件
c.现生种属有狼、狐、獾、豺及许多啮齿类。
时代:0.23Ma BP~0.46Ma BP,Q2中期
-
9
大河狸骨架
貉 三门马化石
-
10


鹿




化 石
双角犀
-
11
洞熊复原图及骨架
-
12










-
13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 (在 东北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
-
1
为什么要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
第四纪生物的演变是不平衡的,植物 和海洋生物的变化都较小,植物、软体动 物主要因其绝大多数为现生种类,一般用 于气候与环境分析,不能作为生物底层划 分对比的主要依据。
第四纪哺乳动物变化最大且现生种类 较少,因此为底层划分对比打下了基础。
-
2
第四纪不同时期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图
-
22
中国犀
剑齿象
-
23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资阳动物群 含真人化 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特点:主要成员与盐井沟动物群相似,但各地与真 人化石(柳江人、资阳人等)伴生
大 熊 猫 祖 先 头 骨 化 石
-
24
资阳人化石
柳江人头骨化石 箭猪
-
25
D.全新世(Q4)动物群:江苏潥水神仙洞动物群 主要动物:最后鬣狗、熊、仓鼠
特点:灭绝属占33.3%,灭绝种占93.5%,现生种仅占8% a.一定数量的N2的残存种,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
齿虎; b.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纳玛象 c.保存有Q1特有动物: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 d.原发现2块石器,现在还没有报道有发现古人类。

第四章+第四纪生物圈

第四章+第四纪生物圈
b. Q2 出现的某些种属得到发展,体型增大(适应寒冷),如洞穴鬣狗、 披毛犀、河套大角鹿;
c. 出现一些现代属,如赤鹿、野驴等。
“丁村动物群”
含现代种属 21.4%
时代
0.1Ma
“萨拉乌苏动物群” “山顶洞人动物群”。
66.7% 0.05~0.039Ma
87.9% 0.018Ma
B.东北区:“寒冷动物群”,又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长鼻目
剑齿象
象科
步氏鹿
肿骨鹿
河套大角鹿
德氏水牛
王氏水牛
原始牛
纳玛古象
纳玛象
猛犸象
剑齿虎
猫科
古熊
食肉目
熊科
杨氏虎
洞熊 熊猫
鬣狗科
桑氏鬣狗
中国鬣狗
洞穴鬣狗 (最后鬣
Q4
四不象
(二)中国主要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1)N2: “三趾马动物群”。代表化石有三趾马、大唇犀、四棱齿象、剑齿
虎、长颈鹿、羚羊等。
2)Q1:
因出现广阔草原,为看得远 而变高;为跑得快而四肢长, 并呈单趾,流线型;为咀嚼 粗食(多纤维的草)而牙齿 变粗
时代 早第三纪 上新世早更新世
第四纪
图4-20 马类头骨、颌骨、牙齿和脚在进化中的三个阶段
图4-21 马的肢骨的演化(左方为前肢,右方为后肢)
图4-22 各种马类的右上臼齿,其珐琅质褶皱日益复杂化的演化
第二节 第四纪哺乳动物
一、哺乳动物的特征 二、哺乳动物化石的鉴定 三、第四纪哺乳动物的分布和迁徙 四、第四纪哺乳动物的演化 五、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 六、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迁徙
一、哺乳动物的特征
1)胎生 2)哺乳 3)比较高级的中枢神经系统 4)恒温、汗腺和毛发 5)有头、颈、躯干、尾、四肢的分工 6)具有互不相通的心房和心室,血液循环中有动脉循

四川自贡哺乳类化石

四川自贡哺乳类化石
f 【 f 文 献不 多




√ {


. .
、 Ll

, 、
、 —一
一 ~
、 , 、 , 、

自贡地 区 也仃 许 多零 散 的哺 乳 动 物 化 ,




; i


’ 、


本 文 主 研 究 和分 析 J 支 哺乳 动 物 化 石 的 点 , 并 捕 述 了 自贡发 现 的 I 最 j 种 哺乳 动物 化 石 的形 态捕 述 。 主要 在 J I l 自贡 哺乳 动 物化 石 保 仔点 哺 乳 动物 化 是 洞穴 中最常 的类 型 , 这 种类 删主 要 分 布 住东 四 J I I 干 ¨ J I I 山, 如阴 涮 ,
自流井 隧 富顺 大安
新民镇 董家村 粲海 井 东炭厂 安溪镇
哺乳动物化 》 在这以后, 挖掘 来 了著名的万县盐井沟 哺乳 动 物群 ; J 匕 所杨 钟 健 、 划尔乍在 1 9 5 0发表 的《 四J I l 歌


0 一 、 . 、 、 一 ~

类 的 化石 卡 l { 刈‘ 报 道 的 就较 少 J , 本 文将 对 发现 在 四 川 自贡
表1 自贡 地 区哺 乳 类 化 石 点 统 计 表
产地
贡 井
第 四纪哺 乳类 化石 点 和种类 进 行研 究 。
四川 I 盆 地是 我 同第 四纪哺 乳 动物 化石 的发现 和 研 究最
行 统计 和 分析 , 对 其保 存 类 型 方式 进行 分 析 , 对 发现 的哺乳 类 化 石种 类进 行初 步 归纳 和 对在 自贡发 现 较 多的剑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和特征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和特征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的发展和特征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群是从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演化而来,三趾马动物群包括各种三趾马、多种羚羊和一些原始的啮齿类,进入第四纪以后,一支演化为中国北方型动物群,另一支演化为南方型动物群。

1.中国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1)早更新世动物群。

以河北省原阳县泥河湾动物群(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为代表,产于泥河湾组上部的黄色湖河相地层中。

这个动物群含有两种上新世残余种。

早更新世特有的种类有桑氏鬣狗、板齿犀、布氏鹿丁氏鼢鼠等。

现代种类则有三门马、纳玛象、骆驼和野牛。

比泥河湾动物群时代更早的有陕西渭南“酋河动物群”和泥河湾地区的“东窑子头动物群”。

较晚的有周口店十二地点和十八地点动物群。

泥河湾动物群和欧洲更新时“维拉放动物群”可以对比。

(2)中更新世动物群。

以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第一地点“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即“周口店动物群”为代表,这个动物群有97中化石,分属七个目。

主要特征是大量涌现更新时特有种类,如扁角肿骨鹿、纳玛象、燕山犀、洞熊、中国鬣狗等等;现代种类则有狼、褐熊及许多小型啮齿类。

绝灭占63%,现代种占37%,多种年代表表明这是一个生活在0.23-0.46Ma BP 间丰富多彩的动物群。

(3)晚更新世动物群。

中国北方有两个世代相近但性质不同的晚更新世动物群。

华北区称“萨拉乌苏动物群”,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的河套地区“萨拉乌苏”湖湘地层中,又称“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

主要成分有河套大角鹿、赤鹿、普氏野马、野驴等。

东北区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主要产于哈尔滨故乡屯等地。

其主要特征是猛犸象和披毛犀,占化石总数的一半左右,大批的碳十四年龄数据表明其年龄为13-40ka BP左右。

(4)全新世动物群。

陕西半坡和河南殷墟文化遗址伴生动物及淮河流域的四不像鹿及其伴生动物都属于华北全新世动物群。

2、中国南方第四纪哺乳动物群中国南方哺乳动物群的发展顺序是“元谋动物群”、“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含真人化石动物群”,前者产于河湖层,后两者主要产于洞穴堆积,多缺乏年代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仓鼠

业界荟萃
26
小结
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组合可以用于划分对 比底层:划分性、不可逆性;判断古地理、古 气候。
但上述动物群主要限于东部,西北区和青 藏区的资料比东部少且研究程度低,还很值得 研究。
业界荟萃
27
中国第四纪哺乳动物
业界荟萃
1
为什么要研究第四纪哺乳动物?
第四纪生物的演变是不平衡的,植物 和海洋生物的变化都较小,植物、软体动 物主要因其绝大多数为现生种类,一般用 于气候与环境分析,不能作为生物底层划 分对比的主要依据。
第四纪哺乳动物变化最大且现生种类 较少,因此为底层划分对比打下了基础。
业界荟萃
业界荟萃
19
爪蹄兽(沙犷) 骨架及复原图
业界荟萃
20

业界荟萃
枝角鹿复原图
21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巨猿 动物群 盐井沟动物群 (四川万县)
主要动物:大熊猫、剑齿象、长臂猿人、金丝猴、中国犀。
该动物群在华南地区分布广泛,时代为中更新世(Q2), 但是,在广西发现巨猿化石,在广西、湖北四川等地也相 继发现真人化石,使该动物群的时代复杂化了,因此,其 动物群的时代,主要随动物群的性质来终合决定。
2
第四纪不同时期哺乳动物群的组成图
A.上新世残存种类;B1.早更新世特有种类;B2.中更新世特有 种类;B3.晚更新世特有种类;D.现生种类;E.古人类,黑色 区宽度代表灭绝的和现生的种属数量变化
业界荟萃
3
中国第四纪各期哺乳动物
(1)北方型 (2)南方型
业界荟萃
4
(1)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长鼻三趾马--真马动物群
我国的特产动物——四不像鹿
业界荟萃
18
(2)南方型
A.早更新世(Q1)动物群:元谋动物群
地点:云南元谋盆地河湖相
特点:含哺乳动物化石41种鉴定到种属的30。
①第三纪残余种:爪蹄兽、枝角鹿、麂等
②早更新世特有种:泥河弯剑齿虎、元谋狼、 鸡骨山狐、元 谋剑齿象等。
③95.6%为绝灭种。
含大量的N2的残存种,数量比泥河湾 的多,约67%,而 泥河湾的为43%,因此,它的时代比泥河湾的早,元谋组 含元谋人化石,时代为 170万年,地层的年代为300万年。 哺乳动物群的性质是现代动物的祖先,云南马、元谋狼。 泥河湾的分子--泥河湾剑齿虎。
业界荟萃
12










业界荟萃
13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赤鹿--最后鬣狗动物群 (在 东北称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
地点:产于内蒙河套平原萨拉乌苏河,所以又称“萨拉乌苏 动物群”
特点: a.Q3的特有种,赤鹿、最后鬣狗; b.大量的现生种属,狼、狗、等占87.9%; c.见不到N2的残存种。
在东北地区出现一比较重要的动物群:披毛犀--猛玛象 动物群,发现于松花江上, 在吉林周家油坊、哈尔滨等 地都可见。 时代:13~40ka BP
业界荟萃
14
赤鹿(马鹿)
业界荟萃
15
最后斑鬣狗头骨化石
业界荟萃
16
披毛犀骨架及复原图
业界荟萃
17
D.全新世(Q4)动物群:四不像鹿动物群 地点:产于陕西半坡和殷墟文化遗址及淮河流域
时代:1520~1600km BP
业界荟萃
5
长鼻三趾马化石
业界荟萃
6
乳齿象化石及 复原图
业界荟萃
7பைடு நூலகம்
剑齿虎
业界荟萃
8
B.中更新世(Q2)动物群:中国猿人-肿骨鹿动物群(周口 店动物群)
地点:产于北京房山周口店
特点:共97种哺乳动物化石,分属7个目。其中63%为绝灭 种,现生种占37%
a.泥河弯期的残余种属有三门马、居氏大河狸、中国貉、剑 齿虎;
b.相当数量Q2特有的哺乳动物,北京猿人、肿骨鹿、纳玛古 象、周口店双角犀、燕山犀、洞熊、中国鬣狗、杨氏虎 等。
c.现生种属有狼、狐、獾、豺及许多啮齿类。
时代:0.23Ma BP~0.46Ma BP,Q2中期
业界荟萃
9
大河狸骨架
貉 三门马化石
业界荟萃
10


鹿




化 石
双角犀
业界荟萃
11
洞熊复原图及骨架
地点:产于河北阳原县泥河湾盆地湖相地层,又称“泥 河湾动物群”。
特点:灭绝属占33.3%,灭绝种占93.5%,现生种仅占8% a.一定数量的N2的残存种,三趾马、乳齿象、犀牛、剑
齿虎; b.出现更新世现代哺乳动物的祖先: 三门马、纳玛象 c.保存有Q1特有动物:泥河湾剑齿虎、丁氏田鼠。 d.原发现2块石器,现在还没有报道有发现古人类。
业界荟萃
22
中国犀
剑齿象
业界荟萃
23
C.晚更新世(Q3)动物群:资阳动物群 含真人化 石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
特点:主要成员与盐井沟动物群相似,但各地与真 人化石(柳江人、资阳人等)伴生
大 熊 猫 祖 先 头 骨 化 石
业界荟萃
24
资阳人化石
柳江人头骨化石 箭猪
业界荟萃
25
D.全新世(Q4)动物群:江苏潥水神仙洞动物群 主要动物:最后鬣狗、熊、仓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