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题目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合集下载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改进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改进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改进发表时间:2020-01-08T15:24:47.62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11期作者:王文辉马艳丽李佳倩袁晓刘艳敏李娟* [导读] 对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选择叔丁醇与浓盐酸不同的配比进行反应以寻求最高产率的合适配比;王文辉马艳丽李佳倩袁晓刘艳敏李娟*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理学部河北石家庄 050091)摘要:对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

选择叔丁醇与浓盐酸不同的配比进行反应以寻求最高产率的合适配比;制备方法中通过增加超声操作,磁力搅拌操作促进反应物充分混合,增加蒸馏操作促使反应平衡向右移动,使反应继续进行,以达到提高产率的目的。

最终选择叔丁醇与浓盐酸以物质的量1:10的比例,制备过程中先室温震荡10min,再超声震荡5min,而后进行蒸馏促进反应继续进行,最后获得59.2%的高产率。

关键词: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配比超声蒸馏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是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材的内容之一。

该实验操作简单,旨在掌握由三级醇制备卤代烃的SN1亲核取代的反应原理以及蒸馏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虽然该实验简单易行,但大部分同学获得的产率并不高,达不到教材上的高产率结果。

针对这种情况,现对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以提高产率。

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如下[1]:在100ml圆底烧瓶中,放置6.2g叔丁醇和21ml浓盐酸,不断振荡10~15min后,转入分液漏斗,静置,待明显分层后,分去水层。

有机层分别用水、5%碳酸氢钠溶液、水各5ml洗涤。

产品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转入蒸馏烧瓶中蒸馏。

收集50~51℃馏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同学们获得的产率在40%以下。

为了提高2-甲基-2-氯丙烷的产率,我们对教材上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如下改进:(1)改变正丁醇与浓盐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例,通过不同的配比进行实验,寻找较高产率的最佳配比;(2)由于该反应的关键是使两种反应物充分混合,教材中只是进行单纯的室温震荡15min,这种人工震荡可能达不到使反应物充分接触的目的,所以加入了超声波震荡和磁力搅拌来进行对比;另一方面,为了使反应更多地向右移动,加入蒸馏操作使低沸点的产物(52℃)更多地从反应体系中蒸馏出来,促进反应继续发生。

有机化学实验 2-甲基-2-氯丙烷制备

有机化学实验 2-甲基-2-氯丙烷制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副反应:
CH3
CH3
H3C C CH3 + H3C C CH3
OH
OH
H+ 加热
CH3 H3C C CH3
OH
H+ 加热
CH3 H3C C CH2
CH3 CH3 H3C C O C CH3 + H2O
CH3 CH3
分子间脱水成醚由于分子较大,空间障碍大,使反应 难于进行,通常要在80℃以上才能发生,所以,反应中只 有少量醚产生。分子内脱水成烯也须在浓酸和一定温度下 进行,在此条件下只有少量生成。此外,还有分子重排、 氧化等可能发生的反应,但可以忽略不计。
水层
分分液液 分分液液 分液
分液
有机层
(CH((CC3)H水3HC3层)3O水3)C水3H层(COC层HOHH3HC)H水3((lCCCC层HOHlHHH3C23)H水O3)lC32层HCOOHCOHl(2HCOHHH(C3C2H()O水3CHClCC层HCH3OH)lH333H)2CCC33O(HCCCH=OCHH=O2C(3HHCCOC3HHlHC3H2)(H32H3(C)(CCC3C32(HCCCOCH(有HHOC有H=3OH3机3)(H3)CH机3)H3C3333层CCC3CH)层CH)C3H=OC32CC(CH(C33HlCClO)OH(33HCHCC有CHCHC2HH3有(3H)(HC机=O()C333CC3C(机CC3)HC层3ClCH有)H3HH=O33H层CHC机CH)C333H3))3l2HC层OC23(3)O3C2ClC(CHC(Hl(CO(CHCC有H3CHlH3HH)机)C(33C3H3C3层CC))ll32H33CCCOCH3lHOl)O23C2HOCOH(CC(lCHCHl3H)23HO3)23O

(人教版)长春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题(答案解析)

(人教版)长春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经典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化学教育》报道了数起因食用有“瘦肉精”的猪肉和内脏,而发生急性中毒的恶性事件。

这足以说明,目前由于奸商的违法经营,已使“瘦肉精”变成了“害人精”。

“瘦肉精”的结构可表示如图,下列关于“瘦肉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摩尔质量为313.5gB .属于芳香烃C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 .分子式为C 12H 19C l3N 2O答案:D解析:A .“瘦肉精”摩尔质量为313.5g /mol ,故A 错误;B .有机物中含有氧元素、氯元素、氮元素,是芳香烃的衍生物,故B 错误;C .“瘦肉精”中含有苯环,可以和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C 错误;D .根据结构简式得分子式为:121932C H Cl N O ,故D 正确。

故选:D 。

2.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 3F 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 .全氟丙烷属于烃的衍生物C .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D .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答案:C解析:A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则全氟丙烷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呈锯齿形,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故A 正确;B .全氟丙烷可以看做丙烷分子中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取代得到,属于烃的衍生物,故B 正确;C .全氟丙烷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故C 错误;D .全氟丙烷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C C -和极性键C F -键,故D 正确;故选C。

3.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答案:B解析: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乙醇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A与题意不符;B.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B符合题意;C.乙酸和溴乙烷均不能发加成反应,C与题意不符;D.丙烷中无不饱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D与题意不符;答案为B。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實驗八:製備2-氯-2-甲基丙烷 (2-chloro-2-methylpropane)引言本實驗利用 2-甲基丙-2-醇與濃氫氯酸的反應製備 2-氯-2-甲基丙烷。

若在反應時加入氯化鋅,效果更佳。

此反應的方程式如下:(CH3)3COH + 濃HCl (CH3)3CCl + H2O化學藥品2-甲基丙-2-醇(2-methylpropan-2-ol)、濃氫氯酸、0.5M 氯化鋅溶液、5%碳酸氫鈉溶液、飽和氯化鈉溶液、無水硫酸鈉固體、0.1 M 硝酸銀溶液、乙醇。

儀器/物料快接儀器、量筒、漏斗、防漰沸小粒、燒杯、-10-110 C 溫度計、分液漏斗、小錐形瓶、濾紙、天平步驟2-甲基丙-2-醇易燃,濃氫氯酸具腐蝕性。

進行實驗時必須戴上安全眼鏡。

甲、2-氯-2-甲基丙烷的製備(Preparation of 2-chloro-2-methylpropane)1. 把 10 cm3的 2-甲基丙-2-醇、15 cm3濃氫氯酸和 2 cm3的0.5M氯化鋅溶液先後加進分液漏斗,接著猛烈搖動分液漏斗約 5 分鐘,搖動時須間中打開活栓排氣,然後讓混合液靜置數分鐘。

2.待混合液清晰地分成兩液層後,首先測試哪一個是有機液層,接著摒棄水液層,但有機液層仍保留在分液漏斗內。

3.把10 cm3的 5% 碳酸氫鈉溶液傾進分液漏斗,接著猛烈搖動分液漏斗約1-2 分鐘,搖動時須間中打開活栓排氣,然後讓混合液靜置數分鐘。

接著把水液層摒棄,有機液層仍留在分液漏斗內。

4.用10 cm3的飽和氯化鈉溶液代替 5% 碳酸氫鈉溶液,重複步驟(3)。

5.把有機液層傾進一乾燥的小錐形瓶,加入適量的無水硫酸鈉固體,搖動瓶子直至液體變得清澈。

小心把液體傾入一乾燥的圓底燒瓶中,再加入防漰沸小粒,安裝蒸餾裝置(所有儀器均需先行弄乾)。

6. 利用小本生燈加熱蒸餾,並用一已稱重的乾燥試管收集在約50o C所蒸餾出來的液體,記錄其沸點。

7. 量度餾液的質量,並計算收穫百分率。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答案解析)(2)

《好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0分)[ID:140186]1 mol某烷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需要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179.2 L,它在光照的条件下与氯气反应能生成三种不同的一氯取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该烃的结构简式是A.B.C.CH3CH2CH2CH2CH3D.2.(0分)[ID:140180]有机物 H2C=CH-CH2-CHOH-CH2Cl 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以下哪些反应: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氧化反应⑤聚合反应A.①④⑤B.③⑤C.②③④D.全部都可能3.(0分)[ID:140176]分子式为C5H10O的饱和一元醛的同分异构体共有几种A.3B.4C.5D.64.(0分)[ID:140173]聚脲具有防腐、防水、耐磨等特性,合成方法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P和M通过加成反应形成聚脲B.一定条件下聚脲能发生水解反应C.M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D.M与互为同系物5.(0分)[ID:140167]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装置甲检验氯化铵受热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B.用装置乙加热熔融的纯碱固体Fe OH胶体C.用装置丙提纯()3D.用装置丁可分离苯(沸点80.1℃)和溴苯(沸点156.2℃)6.(0分)[ID:140164]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2种B.4种C.5种D.7种7.(0分)[ID:140161]将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将12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过浓H2SO4,浓H2SO4增重14.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增重26.4g。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A.C3H8O2B.C2H6O C.C3H8O D.С3Н4O28.(0分)[ID:140148]下列各苯的同系物中,一氯代物种类最多的A.B.C.D.9.(0分)[ID:140145]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1个氯原子取代,所得产物有5种B.C4H8Cl2只能有4种C.菲的结构式为,其一硝基取代物有10种D.和互为同分异构体10.(0分)[ID:14012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的干馏属于物理变化B.石油的裂解目的主要是为了得到汽油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最终水解为葡萄糖D.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有9种(不考虑立体异构)11.(0分)[ID:1401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甲基二氯丙烷的制备的误差分析

二甲基二氯丙烷的制备的误差分析

二甲基二氯丙烷的制备的误差分析
二甲基二氯丙烷的制备误差分析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反应条件误差:反应过程中,温度、pH值、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的误差会影响产物的质量和收率。

2. 质量误差:制备二甲基二氯丙烷所使用的原料的纯度、配比、储存方式等因素会影响产物的质量。

3. 操作误差: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加料速度、搅拌时间、采取操作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对产物的质量和收率产生影响。

4. 分离纯化误差:在产物分离纯化过程中,如分离器操作不当、干燥条件不够理想等因素也会对产物的质量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对二甲基二氯丙烷制备误差的分析和改进需要从反应条件、质量控制、操作方式以及后续纯化过程入手,提高实验操作的精度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产物的质量和收率。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课后练习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专题5测评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有机化学基础课后练习 药物合成的重要原料——卤代烃、胺、酰胺 专题5测评

专题5测评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会导致其化学性质的改变,下列事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乙烯能使溴水褪色,而乙烷不能B.1-丙醇可以被氧化成丙醛,而2-丙醇不能C.甲酸甲酯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而乙酸乙酯不能D.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乙烷不能2.苯氯乙酮是一种具有苹果花味道的化学试剂,苯氯乙酮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氯乙酮分子中含有三种官能团:苯环、羰基、碳氯键B.1 mol苯氯乙酮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苯氯乙酮能发生银镜反应D.苯氯乙酮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3.对氨基苯甲酸可以甲苯为原料合成。

已知苯环上的硝基可被还原为氨基:。

苯胺还原性强,易被氧化。

由甲苯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步骤合理的是( )A.甲苯X Y对氨基苯甲酸B.甲苯X Y对氨基苯甲酸C.甲苯X Y对氨基苯甲酸D.甲苯X Y对氨基苯甲酸4.一定条件下,欲实现下列物质转化,所选试剂不正确的是( )C2H5Br CH2CH2NaOHC2H5OH CH3COOH 酸性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溶液CH2CH—CH3溴水CH2CH—CH2Br5.有机物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氯原子直接连在苯环上的同分异构体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6种B.9种C.15种D.19种6.C()的同分异构体W(不考虑手性异构)可发生银镜反应;且1 mol W最多与2 mol NaOH发生反应,产物之一可被氧化成二元醛。

满足上述条件的W有( )A.5种B.6种C.7种D.8种7.如图装置用于检验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乙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X溶液为NaOH的乙醇溶液B.装置②中试剂Y可以是H2O,目的是为了观察气体产生速率C.装置③中酸性KMnO4溶液可用溴水替代D.反应现象为②中有气泡,③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8.环氧树脂广泛应用于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以下是一种新型环氧树脂前体(丁)的合成路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3H6OCl2丙A.乙按系统命名法的名称为1-氯丙烯B.丙的结构简式一定为HOCH2CHClCH2ClC.甲和乙均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D.丁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不考虑立体异构)9.阿比朵尔是一种广谱的抗病毒药物,能有效治疗甲型、乙型流感病毒,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22H25BrN2O3SB.该分子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C.1mol该物质最多消耗3molNaOH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能与Na2CO3反应10.胺是指含有—NH2、—NHR或者—NR2(R为烃基)的一系列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胺与羧酸反应生成酰胺基的反应类型与酯化反应的反应类型不同B.胺类物质具有碱性C.C4H11N的胺类同分异构体共有9种D.胺类物质中三种含氮结构(题干中)的N原子的杂化方式不同11.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路线如图:下列有关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5%Na2CO3溶液的作用主要是除去产物中余留的酸,因此也可换为NaOH溶液C.无水CaCl2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D.蒸馏除去残余反应物叔丁醇时,产物2-甲基-2-氯丙烷先被蒸馏出体系12.临床证明磷酸氯喹对治疗肺炎有一定的疗效。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2-甲基-2-氯丙烷。

实验原理:
2-甲基-2-氯丙烷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制备方法主要有SN2取代反应和SN1取代反应。

本实验采用SN2反应进
行制备,该反应是一种亲核取代反应,通过亲核试剂攻击反应物中活泼的卤素,生成亲核试剂与反应物连接的新化合物。

实验步骤:
1. 取一250 mL圆底烧瓶,加入20 g2-氯丙烷。

2. 在烧瓶中加入20 mL乙醇,用玻璃搅拌棒搅拌均匀。

3. 在冰浴条件下,加入15 mL溴化钠水溶液,保持反应温度
在0°C-5°C。

4. 继续在冰浴条件下,逐滴加入10 mL浓氨水,反应时长为
15分钟。

5. 将反应混合物倒入250 mL锥形瓶中,加入适量饱和食盐水,振荡混合均匀。

6. 使用滤纸过滤出有机相,将有机相转移到干净的干式锥形瓶中。

7. 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钠,沉淀异丙醇。

8. 使用滤纸过滤出有机相,将有机相转移到干燥的胶塞试剂瓶中,保存。

实验结果与讨论:
通过以上步骤,成功制备了2-甲基-2-氯丙烷。

但应注意在反
应过程中保持低温,避免生成副产物。

另外,在反应后的产品中可能还含有少量的杂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纯化以获得较高纯度的产物。

结论:
通过SN2反应,成功合成了2-甲基-2-氯丙烷。

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化工原料化学题

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化工原料化学题

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化工原料化学题
2-甲基-2-氯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4H9Cl。

它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重要的化工原料。

以下是与2-甲基-2-氯丙烷相关的化学题。

1. 2-甲基-2-氯丙烷的结构式是什么?
答:结构式如下:
CH3-CH(Cl)-CH3
2. 2-甲基-2-氯丙烷的IUPAC名称是什么?
答:IUPAC名称为2-chloro-2-methylpropane。

3. 2-甲基-2-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有哪些?
答:2-甲基-2-氯丙烷的同分异构体是1-氯-2-甲基丙烷和1-氯-1-甲基丙烷。

4. 2-甲基-2-氯丙烷可以通过哪些反应合成?
答:2-甲基-2-氯丙烷可以通过2-甲基-2-氯丙醇与盐酸反应生成,也可以通过2-甲基丙醇与氯化氢反应生成。

5. 2-甲基-2-氯丙烷可以发生哪些反应?
答:2-甲基-2-氯丙烷可以发生齐聚反应(聚合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消除反应等。

6. 2-甲基-2-氯丙烷有哪些应用?
答:2-甲基-2-氯丙烷广泛用于有机合成中,可用作溶剂、反应中间体和合成它有机化合物的原料。

这些问题只是对于2-甲基-2-氯丙烷的简单介绍,关于化工原料的化学问题还有很多探索和研究。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常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0分)[ID :140496]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A .乙烯和乙醇B .苯和氯乙烯C .乙酸和溴乙烷D .丙烯和丙烷 2.(0分)[ID :140491]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 .CH 2=CH 2+Br 2→CH 2BrCH 2BrB .CH 4+Cl 2→CH 3Cl+HClC .CH 2=CH 2+H 2→CH 3CH 3D .CH 2=CH 2+HCl→CH 3CH 2Cl 3.(0分)[ID :140490]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

如:32(1)O (2)Zn/H O −−−−→R 〞CHO+现有化学式为714C H 的某烯烃,它与2H 加成后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Zn 存在下水解得到乙醛和一种酮,据此推知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A .B .C .D .4.(0分)[ID :14048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酸性:HClO<H 2CO 3B .熔点:MgBr 2<CCl 4C .碱性:Ca(OH)2<Mg(OH)2D .沸点:正丁烷<异丁烷 5.(0分)[ID :1404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乙苯也可以B .苯和四氯化碳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 .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都相同D .石蜡在高温催化下反应能生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6.(0分)[ID :140470]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和乙烯是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都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 .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C .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可聚合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 .处于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数最多为18个 7.(0分)[ID :14046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8C H 一定是烷烃,36C H 一定是烯烃B .苯和乙烯的所有原子均共平面,则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也一定共平面C .苯的二氯代物,三氯代物均有三种结构D.乙烯和水的反应,淀粉和水的反应均属于水解反应8.(0分)[ID:140446]关于CH4和的叙述错误的是()A.均能用组成通式C n H2n+2来表示B.互为同系物C.它们都不能跟酸性高锰酸钾、强酸、强碱溶液发生反应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9.(0分)[ID:140438]使用下列装置及相应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已知电石主要成分为CaC2 ,含CaS Ca3P2等杂质)A.用装置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B.用装置除去氯气中的HCl气体C.用装置观察铁的吸氧腐蚀D.用装置检验乙炔的还原性10.(0分)[ID:140426]2005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颁给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化学家。

2021年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含解析

2021年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含解析

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错题纠正】例题1、毗氟氯禾灵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

写出由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合成流程示意图如下:【解析】甲苯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然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再发生催化氧化生成,苯甲醛与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最后发生缩聚反应得到,合成路线流程图为:。

【答案】例题2、化合物H是一种有机光电材料中间体。

实验室由芳香化合物A制备H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已知:,写出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解析】根据已知②,环己烷需要先转变成环己烯,再与2-丁炔进行加成就可以连接两个碳链,再用Br2与碳链上双键加成即可,即路线图为:。

【答案】【知识清单】1. 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方法设计有机合成路线时,先要对比原料的结构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官能团发生什么改变,碳原子个数是否发生变化,再根据官能团的性质进行设计。

其思维程序可以表示为原料→中间产物→目标产物,即观察目标分子的结构(目标分子的碳骨架特征及官能团的种类和位置)→由目标分子和原料分子综合考虑设计合成路线(由原料分子进行目标分子碳骨架的构建及官能团的引入或转化)→对于不同的合成路线进行优选(以可行性、经济性、绿色合成思想为指导)。

物质的合成路线不同于反应过程,只需写出关键的物质、反应条件及使用的物质原料,然后从已知反应物到目标产物进行逐步推断。

(1)正推法。

即从某种原料分子开始,对比目标分子与原料分子的结构(碳骨架及官能团),对该原料分子进行碳骨架的构建和官能团的引入(或者官能团的转化),从而设计出合理的合成路线。

如利用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乙酯,可采用正推法:(2)逆推法。

即从目标分子着手,分析目标分子的结构,然后由目标分子逆推出原料分子,并进行合成路线的设计。

如采用逆推法,通过对苯甲酸苯甲酯()的结构分析可知合成该有机化合物的是苯甲酸与苯甲醇,继续逆推可得原料分子为甲苯,如图所示:,设计合成路线时,要选择反应步骤少,试剂成本低,操作简单,毒性小,污染小,副产物少的路线,即 。

(易错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含答案解析)(5)

(易错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含答案解析)(5)

一、选择题1.(0分)[ID:140498]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

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丙烷属于烃的衍生物C.全氟丙烷的电子式为:D.全氟丙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2.(0分)[ID:140494]下列关于的说法正确的是A.含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B.所有原子都可能在同一平面上C.最多有5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D.该物质与萘()互为同系物3.(0分)[ID:140489]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具有特殊结构,倍受化学家关注。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8B.一氯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异构)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1 mol环丙叉环丙烷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C6H144.(0分)[ID:140481]轴烯是一类独特的星形环烃。

下列关于三元轴烯( )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能从溴水中萃取溴B.前者易被氧化,后者不能发生氧化反应C.两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两者互为同系物5.(0分)[ID:1404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240和C340互为同素异形体B.氕、氘、氚是氢元素的三种核素,其中子数相同C.CH3COOH与HCOOCH2CH3互为同系物D.C3H8的一氯取代物有3种6.(0分)[ID:140447]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①加成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氧化反应⑤水解反应⑥与氢氧化钠反应其可能发生的反应有:A.全部B.①④⑥C.③⑤⑥D.②③④7.(0分)[ID:140442]某气态烃1 mol能与1 mol Cl2完全加成,加成产物又可被6 mol Cl2完全取代,则此气态烃可能是()A.CH3-CH=CH2B.CH2=CH2C.CH2=CHCH2CH3D.CH2=CH-CH=CH28.(0分)[ID:1404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丙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9.(0分)[ID:140434]已知反应:,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料是A.3-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B.1,3-戊二烯和2-丁炔C.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D.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10.(0分)[ID:1404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3-乙基戊烷的一溴代物有 3种(不考虑立体异构)B.CH3CH=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C.的名称: 2,3,4 一三甲基一2—乙基戊烷D.C6H14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11.(0分)[ID:14040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B.分子组成符合C n H2n-2通式的链烃,一定是炔烃C.苯的同系物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芳香烃既可使溴水褪色,又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12.(0分)[ID:140405]下列氯代烃中不能由烯烃与氯化氢加成直接得到的有A.氯代环己烷B.2,2-二甲基-1-氯丙烷C.2-甲基-2-氯丙烷D.2,2,3,3-四甲基-1-氯丁烷二、填空题13.(0分)[ID:140692]按要求书写名称或结构简式:(1)羟基的电子式___________;(2)-C3H7结构简式:___________;(3)的系统命名为___________;(4)相对分子质量为72且支链最多的烷烃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 ;(5)C 5H 10O 2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酸类且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14.(0分)[ID :140683]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2,3-二乙基-1,3-戊二烯用H 2完全加成后产物的名称:____。

(易错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卷(答案解析)(4)

(易错题)高中化学选修三第二章《烃》测试卷(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0分)[ID:140489]化合物环丙叉环丙烷()具有特殊结构,倍受化学家关注。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6H8B.一氯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异构)C.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D.1 mol环丙叉环丙烷最多能和3 mol H2反应,生成1 mol C6H142.(0分)[ID:140488]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酸性:HClO<H2CO3B.熔点:MgBr2<CCl4C.碱性:Ca(OH)2<Mg(OH)2D.沸点:正丁烷<异丁烷3.(0分)[ID:140487]1,3-丁二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下列生成物不正确的是A.CH2BrCH=CHCH2Br B.CH2BrCHBrCH=CH2C.CH3CHBrCHBrCH3D.CH2BrCHBrCHBrCH2Br4.(0分)[ID:14048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的分子式为C5H12O B.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C.氯乙烯和聚乙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D.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5.(0分)[ID:14047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乙苯也可以B.苯和四氯化碳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C.正丁烷与异丁烷的一氯取代物都只有两种,它们的沸点都相同D.石蜡在高温催化下反应能生成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气体6.(0分)[ID:140454]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苯基丙烯的沸点比苯乙烯高B.不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及甲苯7.(0分)[ID:14043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烷是直链烃,所以分子中3个碳原子在一条直线上B.丙烯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C.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中至少有16个原子共平面8.(0分)[ID:140427]某烷烃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含相同数目碳原子的单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几种(含顺反异构)A.2种B.3种C.4种D.5种9.(0分)[ID:140418]苯乙烯的键线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乙烯的同分异构体只有B.苯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苯乙烯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取代反应D.苯乙烯的二氯代物有14种10.(0分)[ID:140410]氯喹已经被许多国家的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本实验以浓盐酸和叔丁醇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备了2-甲基-2-氯丙烷。实验过程中,首先将叔丁醇和浓盐酸混合在圆底烧瓶中,经过振荡后转入分液漏斗进行静置分层。随后,有机层经过洗涤和干燥,最终通过蒸馏收集到目标产物。在反应原理中,明确给出了2-甲基-2-氯丙烷的化学式,即(CH3)3CCl,这是通过叔丁醇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得到的。该化学式表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甲基-2-氯丙烷的分子结构,其中包含一个氯原子取代了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同时在2号碳原子上连接有一个甲基基团。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芳香烃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芳香烃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第三节芳香烃同步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选题1.实验室提纯下列物质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溴苯(溴):加Na OH溶液,分液CuSO溶液,洗气B.乙炔(硫化氢):通入4C.乙醇(水):加新制生石灰,蒸馏D.苯甲酸(氯化钠、泥沙):加蒸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2.下列实验目的与实验方案相匹配的是()A.A B.B C.C D.D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2-溴丙烷水解制2-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1-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与溴水反应制1,2-二溴丙烷D.由苯与液溴反应制溴苯;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至140℃时生成乙醚4.中药黄芩中的黄芩苷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H OA.黄芩苷是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211811B.黄芩苷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C.黄芩苷分子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不考虑立体异构)有3种H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67.2LD.1mol黄芩苷与足量钠反应,所得25.已知:℃(+HNO3浓硫酸−−−−−→+H2O △H<0;℃硝基苯沸点210.9℃,50-60℃蒸馏时选用空气冷凝管。

下列制取硝基苯的操作或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略去),正确的是()A.A B.B C.C D.D6.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烷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鉴别己烯和甲苯C.邻二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D .乙酸和汽油均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7.2-甲基-2-氯丙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中可由叔丁醇与浓盐酸反应制备,路线如图:下列有关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由叔丁醇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B .235%Na CO 溶液的作用主要是除去产物中余留的酸,因此也可换为NaOH 溶液C .无水2CaCl 的作用是除去有机相中残存的少量水D .蒸馏除去残余反应物叔丁醇时,产物2-甲基-2-氯丙烷先被蒸馏出体系8.甲、乙两种有机化合物均可作为医用胶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所含官能团完全相同B .甲含三种官能团,乙含四种官能团C .甲、乙结构中的碳碳双键决定了它们可以聚合D .甲、乙两种物质均能与蛋白质大分子形成氢键9.有机化合物A 可发生反应生成有机物B ,反应如下。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同步讲义 第1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

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二 同步讲义   第1章 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2·银川高二检测)下列对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结果正确的是()A.乙烯、苯、环己烷均属于不饱和烃B.苯、环戊烷、环己烷均属于芳香烃C.乙烯、乙炔均属于烯烃D.均属于环烷烃答案 D解析环己烷()分子中的碳碳键全部是单键,属于饱和烃,故A错误;环戊烷()、环己烷()不含有苯环,不属于芳香烃,属于脂环烃,故B错误;乙炔中含有碳碳三键,属于炔烃,故C错误;环戊烷、环丁烷、乙基环己烷均属于环烷烃,故D正确。

2.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A.和B.和C.CO(NH2)2和NH4CNOD.和HCOOCH2CH2CH3答案 D解析A、B、C三个选项中两种物质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中的分子式为C4H6O2,HCOOCH2CH2CH3的分子式为C4H8O2,二者分子式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3.具有解热镇痛及消炎作用的药物“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为,下列关于“芬必得”主要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8O2B.该物质属于芳香烃C.该物质属于羧酸类有机物D.该物质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答案 B解析由“芬必得”主要成分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羧基,不属于芳香烃,B项错误。

4.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吸收峰的数目不正确的是()A.(2组)B.(4组)C.(3组)D.(4组)答案 B解析A项,分子中心对称,有2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吸收峰有2组,正确;B项,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吸收峰有5组,不正确;C项,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吸收峰有3组,正确;D项,该分子按中心点旋转180°后重叠,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吸收峰有4组,正确。

5.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 A B C D被提纯物质乙醇(水)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溴苯(溴)除杂试剂生石灰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KI溶液分离方法蒸馏分液洗气分液答案 A解析乙醇易溶于水,利用分液的方法不能将乙醇与盐溶液分离开,B项错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引入了新的杂质,C项错误;溴可将KI氧化为碘单质,而碘易溶于溴苯,引入了新的杂质,D项错误。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产量_定稿论文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产量_定稿论文

2-甲基-2-氯丙烷制备实验的产量(定稿)韦天飞2009071140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工系贵州都匀 558000[摘要]:文章对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中2-甲基-2-氯丙烷的实验制备方法进行改进,同时探讨了实验室的最佳合成条件,以达到降低合成成本,节约原料,从而提高产率的目的。

[关键词]:2-甲基-2-氯丙烷:制备:产率Of Techn Improvement ology in Synthesisof2-Chloro-2-methylpropaneWei Tianfei2009071140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Nationalities Guizhou Tuyun 558000[Abstract]:The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in 2- methyl -2- chloropropane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 method was improved, and discusses the optimum synthesis condition of laboratory, reduced the synthesis cost, saving raw materials, thereby improving yield.[Keywords]:2-Chloro-2-methylpropane,Synthesis,improvement引言(华东师范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广大师范大学)五大院校合编,曾昭琼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是我国大专学院,同时是我校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并且主要采用这套教材第三版。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也编入了这套教材中。

这一实验设计原理对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实验思考题
很高兴您提出了这个实验思考题。

2甲基2氯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制备:
步骤1: 反应物准备
准备一个适当的反应物,可以选择2-甲基-2-丙醇(也称为异叔丙醇)作为反应物。

步骤2: 反应条件设定
将2-甲基-2-丙醇与适量的盐酸(HCl)反应。

可以在室温下进行,或者加热至适当的温度。

步骤3: 反应进行
在适当的容器中将2-甲基-2-丙醇与盐酸混合,搅拌均匀。

反应通常会伴随着气体的产生,所以要确保反应容器有足够的通风,以避免有害气体积聚。

步骤4: 分离产物
等待足够的时间(通常几小时),让反应进行完全。

然后,可以用适当的方法将产物与反应物分离。

步骤5: 精馏纯化
为了获得纯度更高的2甲基2氯丙烷,可以使用精馏等方法进行纯化。

具体步骤可以根据实验要求进行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种常见的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方法,根据实际情况,你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进行实验设计。

在实验中,请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佩戴实验室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在合适的实验环境下进行操作。

实验课后问题e

实验课后问题e

2-5 熔点的测定1、假设样品研磨的不细对装样品有什么影响对测定有机物的熔点数据是否可靠?答:试料研得不细或装得不实这样试料颗粒之间空隙较大其空隙之间为空气所占据而空气导热系数较小结果导致熔距加大测得的熔点数值偏高。

2、加热的快慢为什么会影响熔点?答:加热太快那么热浴体温度大于热量转移到待测样品中的转移能力而导致测得的熔点偏高熔距加大。

3、是否可以使用第一次测定熔点时已经熔化了的有机化合物再做第二次测定呢,为什么?答:不可以。

因为有时某些物质会发生局部分解有些物质那么可能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它结晶体。

2-6蒸馏和沸点的测定1、在进行蒸馏操作时从平安和效果两方面考虑应注意什么?如果维持原来的加热程度,不再有馏出液蒸出而温度又突然下降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量很少,也不能蒸干。

否那么,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

蒸馏完毕,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水,拆卸仪器,其程序与装配时相反,即按次序取下接收器、接液管、冷凝管和蒸馏烧瓶。

2、在蒸馏装置中,把温度计水银球插至液面上或蒸馏烧瓶支管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不正确,应使水银球上缘恰好位于蒸馏烧瓶支管接口的下缘,使他们在同一水平线上。

3、将待蒸馏的液体倾入蒸馏瓶中,不用漏斗行么?该如何操作?答:行,但必须使蒸馏烧瓶的侧支管朝上。

如是组合的磨口装置,那么直接参加圆底烧瓶中再装上蒸馏头。

4、蒸馏时参加止暴剂为何能止暴?假设加热后才发现未加止暴剂,该如何操作?答:在蒸馏过程中加素烧瓷片作用是防止加热时的暴沸现象。

加热后觉察未加素烧瓷片应使沸腾的液体冷却到沸点以下后才能加止暴剂。

因为当液体在沸腾时投入止暴剂,将会引起猛烈的暴沸,液体易冲出瓶口,假设是易燃的液体将会引起火灾。

5、当加热后有蒸馏液出来时,才发现冷凝管未通水,能否马上通水?假设不行,该怎么办?答:不能马上通水,因为此时冷凝管温度较高,立刻通水可能会使冷凝管损坏。

应领先停止加热,移开热源,待冷凝管冷却再通冷凝水进行蒸馏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题目:2-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
实验目的:
1.学习以浓盐酸、叔丁醇为原料制备2-甲基-2-氯丙烷的实验原理和过程。
2.进一步巩固蒸馏的基本操作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
实验流程:
1、在50ml圆底烧瓶中,放置4ml叔丁醇和10.5ml浓盐酸,不断搅拌10~15min后,转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待明显分层后,分去水层。
备注:
1.在洗涤粗产品时,若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过高,洗涤时间过长,将对产物有何影响碳酸氢钠溶液、水各2.5ml洗涤,再用无水氯化钙干燥。
3、干燥后的产品转入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接受瓶置于冰水浴中。
4、在水浴上蒸馏收集50~51℃馏分。
5、计算产率。
仪器装置实验药品:
50ml圆底烧瓶分液漏斗、5%NaHCO3溶液、无水氯化钙、烧杯、温度计、电热套、冷凝管、尾接管、三角烧瓶、沸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