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中药鉴定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程性质:必修英文名称:Science for identifyijng Chinese Materia Medijca总学时:112 讲授学时:64 实验学时:48学分:5.5先修课程:药用植物学、中药学、中药化学、分析化学等适用专业:中药学开课单位:医学院中医中药学系一、课程简介《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及其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应用性很强的课程。

它是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材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科学。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继承传统中药经验鉴别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学及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药的真实性、中药的有效性、中药的安全性、中药的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中药材新资源发现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为从事中药和其它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内容:1.1 中药与中药鉴定学1.2 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求:1.掌握中药与中药鉴定学的概念与任务2.理解和了解中药鉴定学的产生和发展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二章中药的真实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2.1 本草考证2.2 中药的品种鉴别教学要求:掌握和理解本草考证及中药的品种鉴别。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三章现代技术与中药真实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3.1 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3.2 指纹图谱与真实性3.3 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3.4 植物代谢组学与真实性教学要求:1.理解数码成像技术与真实性,指纹图谱与真实性。

2.了解DNA分子标记技术与真实性,植物代谢组学与真实性。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

第四章中药的有效性鉴定(2学时)教学内容:4.1 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4.2 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4.3 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教学要求:理解中药有效成分的确定方法,中药有效成分的定量方法,中药的毒性成分分析,中药安全性评价技术与方法。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5豆科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5豆科

授课教案②葛花:为野葛未全开放的花,含多种黄酮类成分,功能解酒毒,止渴。

甘草【来源】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光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产地】甘草主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已有人工栽培。

光果甘草、胀果甘草主产于新疆甘肃等省区。

为喜钙植物,一般野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砂质土壤中。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以春季产者为佳。

一般去除非药用部位后切成长段晒干;亦有将外面红棕色栓皮刮去者,称为“粉甘草”【性状鉴别】一、甘草:1、根呈圆柱形,外皮松紧不等(直径0.6-3Cm)。

表面红棕、暗棕、灰褐色,有明显的皱纹及横长皮孔。

两端切面中央稍下陷(有的不明显)。

2、质坚实而重,断面黄白色,纤维性,有粉性,具明显的形成层环纹及放射状纹理,有裂隙。

3、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4、味甜而特殊。

二、胀果甘草:根粗壮木质性强,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粗糙。

质坚硬,木纤维多,粉性差,断面多裂隙。

(荚果短小,直而肿胀)三、光果甘草:外皮大多灰棕色,不甚粗糙,皮孔细小而不明显,裂隙少,纤维性强。

(荚果表面光滑无毛)【显微鉴别】1、甘草根的横切面:符合正常的双子叶植物次生根的构造。

①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细胞(粉甘草外皮已除去)。

②韧皮部及木质部中均有纤维束,其周围薄壁细胞中常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③束间形成层不明显。

④导管常单个或2-3个成群。

⑤射线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少数细胞含棕色块状物。

2、甘草粉末:淡黄棕色①纤维成束,壁厚,晶纤维易察见(含方晶)②草酸钙方晶:易见③导管:具缘纹孔,直径较大,稀有网纹。

④淀粉粒:多为单粒,脐点点状,卵圆或椭圆形。

⑤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侧面观为类长方形。

⑥棕色块:形状不一。

【成分】甘草甜素(三菇类化合物),主要系甘草酸的钾、钙盐,为豆科植物兰花棘豆的根。

豆科植物刺果甘草的根及根茎。

豆科植物单体蕊黄茜(鳌山黄黄)的根。

豆科植物苦马豆的根。

锦葵科植物陆地棉的根。

2024年度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

2024年度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
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制定中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标准。
2024/2/2
25
植物类中药的药理作用研究
药效学研究
通过动物实验和细胞实验,研究中药对机体的 作用及机制。
毒理学研究
评估中药的毒性、副作用及安全性。
2024/2/2
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探讨中药与西药或其他中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26
植物类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
牡丹皮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厚朴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
15
叶类中药
桑叶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
枇杷叶
清肺止咳,降逆止呕。
荷叶
清热解暑,升发清阳,凉血止血。
2024/2/2
16
花类中药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菊花
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玫瑰花
疏肝解郁,活血止痛。
其种类和品质。
9
显微鉴定
2024/2/2
制备显微切片
将植物类中药的药材切成薄片,制成 显微切片,以便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组 织结构。
观察组织特征
在显微镜下观察药材的组织特征,如 细胞形状、大小、排列方式、内含物 等。
鉴定细胞内含物
通过化学反应或特殊染色方法,鉴定 细胞内含物的种类和性质,如淀粉粒 、草酸钙结晶等。
南方医大中物药类鉴中定药学教案01植
2024/2/2
1
contents
目录
2024/2/2
• 植物类中药概述 • 植物类中药的鉴定方法 • 常见植物类中药及其功效 • 植物类中药的配伍与禁忌 • 植物类中药的现代研究与应用 • 植物类中药的市场前景与产业发展

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大纲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大纲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中医药学科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实训教学内容1. 中药材的外观鉴别中药材的外观鉴别是中药鉴定学的基础,包括对中药材的形态、色泽、气味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判断。

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各种中药材的外观特征,以便在临床实践中能够准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2. 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测定中药材的理化性质测定是中药鉴定学实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如水分测定、灰分测定、挥发性油测定等,以便能够准确判断中药材的质量和纯度。

3. 中药材的显微鉴定中药材的显微鉴定是中药鉴定学实训的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中药材的细胞结构、组织构造和化学成分,以便能够准确鉴别中药材的真伪和质量。

4. 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是中药鉴定学实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质量评价方法,如含量测定、溶出度测定、溶解度测定等,以便能够准确评价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

二、实训教学重要性1.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各种鉴定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鉴定学的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鉴定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学专业人才。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中药鉴定学实训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实训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各种实验和鉴定任务。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标准[012]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标准[012]
②背部棕褐色至黄褐色,腹部浅黄棕色。
③第14-16节为生殖带,较光亮。
【成分】 广地龙含次黄嘌呤──降压、平喘;蚯蚓解热碱──解热,琥珀酸和L(+)谷氨酸──平喘、镇静;蚯蚓素──溶血;蚯蚓毒素──有毒成分。
沪地龙含琥珀酸和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
【附注】 天龙:壁虎。
讲授、图片
5’
讲授、图片、标本、板书
前者称为“光底石决明”,第二、三者称为“毛底石决明”。
讲授
3’
讲授、图片
3’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产地】 杂色鲍主要分布于我国东海南部及南海。
皱纹盘鲍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沿海。
羊鲍主要分布于东沙群岛和西沙群岛。
澳洲鲍主产于澳洲、新西兰。
耳鲍产地同羊鲍。
白鲍多混杂在澳洲鲍中,具体产地不详。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红色,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2,螺肋呈波状隆起,具开孔7-9个,孔口突出壳面。
6、耳鲍:狭长,呈耳状(长5-8cm,宽-3.5cm)。外表面光滑,具翠绿色、紫色及褐色等多种颜色形成的斑文,疣状突起末端5-7个开孔,孔口与壳面平,多为椭圆形。壳薄,质较脆。
7、白鲍:呈卵圆形(长11-18cm,宽-11cm)。表面灰白色或砖红色,略光滑,螺旋部约为壳面的1/3,有开孔9个,孔口与壳面平。
10’
提问:平喘的有效成分是?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 水蛭科动物蚂蝗 (宽体金线蛭)、 柳叶蚂蝗 (尖细金线蛭、茶色蛭)、水蛭(日本医蛭)的干燥体。
【产地】 蚂蝗及水蛭全国产,柳叶蚂蝗主产于河北、华东。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捕捉,洗净,开水烫死或用石灰、草木灰闷死,干燥。
【性状鉴别】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标准[004]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标准[004]
2007学年春季学期
所在单位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药用植物鉴定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中药鉴定学
讲课对象中药学本科2004年级
讲课教师马 骥
职 称教 授
教材名称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下篇 第十二章全草类中药
授课形式
讲 授
授课时间
2007年04月17日
授课学时
2学时
③内皮层明显,可见凯氏点;
④中柱鞘为1列薄壁细胞;
⑤维管束次生组织不发达,初生木质部四原型,形成层隐约可见。
教学进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2、区别:
北细辛 汉城细辛 华细辛
根茎:较短(1-10cm) 较长(5-20cm)
较粗(2-4mm) 直径1-5mm较细(1-2mm)
节间长2-3mm节间长1-10mm节间长2-10mm
【性状鉴别】
1、共同点:
数十棵为一小把,常卷缩成团。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表面灰棕色,粗糙;根细长,密生节上,表面灰黄色,平滑或具纵皱纹,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基生叶略呈心形。气辛香,味辛辣、麻舌。
【显微鉴别】
1、北细辛根横切面:
①后生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其外残留有表皮细胞;
②皮层宽广,细胞中充满淀粉。油细胞散在(含油滴);
叶: 基生叶1-3片 基生叶多为2片 基生叶1-2片
先端锐尖(短尖) 先端渐尖(长尖)
或钝,上下表面 叶柄有毛,叶 上表面有毛,下
均有毛茸 较厚 仅在叶脉处有
花: 花被裂片反卷, 花被裂片平展 花被裂片平展
花丝与花药等长 花丝长于花药
气味:芳香浓,辛辣 芳香浓 较淡(但麻舌感强
麻舌 --烧灼感)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中药鉴定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药鉴定学课程性质:必修课考核方式:考试适用专业及层次:中药学本科开课学期:第二学年总学时:50 (其中讲课30学时,实验教学20学时)总学分:6学分(其中讲课4学分,实验2学分)采用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康廷国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为主。

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中药鉴定技术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四、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总论[教学内容]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发展史中药,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中药鉴定的依据和一般程序以及中药鉴定的四大方法。

[目的要求]本章的重点是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熟悉中药鉴定的四大鉴定方法,了解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以及如何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

各论第一篇植物药物本篇分十章,分别为根及根茎类中药;皮类中药;叶类中药;花类中药;果实及种子类中药;全草类中药;藻、菌、地衣类中药;树脂类中药;其他类中药。

第五章根及根茎类药材[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方法,介绍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单子叶植物根及根茎以及蕨类植物根茎的形态和组织特征。

具体药材按系统分类进行介绍,其中出现了许多诸如“车轮纹”、“菊花心”、“狮子盘头”等经验鉴别术语。

[目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方法,掌握重点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特征,以及所含成分和理化鉴别方法。

本章重点是掌握双子叶植物根与单子叶植物根在形态和组织上构造上的区别,异常构造的类型及代表药材。

归纳出双子叶植物根次生构造不发达、次生构造不发达、次生构造发达、异常构造的类型及代表药材。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大纲一、引言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涉及中药材的质量评价、真伪鉴别和药理作用研究等方面。

本文旨在阐述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为中药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全面而实用的教学指导。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对中药材进行质量评价、真伪鉴别和药理作用研究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对中药材质量负责的态度。

三、教学内容1.中药鉴定基本理论:包括中药鉴定的概念、意义、原则和方法等。

2.中药材性状鉴别:通过对中药材的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特征进行观察,判断其真伪和质量。

3.中药材显微鉴别:利用显微镜观察中药材的组织结构、细胞形态和内含物等,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质量。

4.中药材理化鉴别:运用化学试剂和仪器分析中药材的成分和含量,评估其药理作用和安全性。

5.中药材质量评价:根据中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定结果,综合评价其质量等级和药用价值。

6.中药材贮藏与养护:了解中药材的贮藏条件和养护方法,确保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的质量稳定。

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传授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实践教学: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操作中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鉴定方法,培养其实践能力。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中药材生产企业和质检机构,了解其实际运作和中药材鉴定技术的应用。

4.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相关文献资料,拓宽视野,加深对中药鉴定技术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考试评估: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中药鉴定技术的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实践评估:根据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评价其实践能力。

3.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质量和提问水平,评价其学习态度和思维能力。

4.综合评估:综合考虑考试、实践和课堂表现等多方面的评估结果,给出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

中药学-南方医科大学

中药学-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药学目的与任务1.熟悉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

2.掌握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配伍、用药禁忌、用法、用量等基本理论知识。

3.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收及其他炮制方法。

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科研方法等。

5.掌握121味中药的分类、性味、功效、临床应用、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6.熟悉99味中药的分类、功效、临床应用。

7.了解245味中药的功效、分类。

8.了解常用中药的传统论述。

9.了解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10.了解常用中药的现代药理作用。

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学生应首先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等基础知识,如脏腑的生理、病理,病因、病机,四诊、八纲以及各种辨证方法等,具有初步的辨证论治能力。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中医临床课程以及从事中药的研究、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其它中医药相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教学要求1.重点讲授,方法多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联系临床讲授中药的运用。

3.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辩证用药教学的重点是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的功效、主治,注意与中医理论的结合,综合分析药物的功效、主治和用法;比较功效、主治相似的中药,深入理解,掌握其异同点、运用方法。

可适当加入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及现代用法等内容的介绍。

4.以课堂教学为主,采用观看药材标本、组织讨论、专题研究等多种形式,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内容与要求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内容]1.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2.历代代表性本草著作。

[要求]明确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熟悉《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成书年代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内容]中药的产地、采集。

[要求]1.了解产地与药效的关系,熟悉道地药材概念及对对临床用药的重要性。

2.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了解一般的采收原则。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3毛茛科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3毛茛科
附子:生物碱提取液在231nm、274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附注】
1、部分地区川乌为乌头的子根。其母根则作草乌用。
2、全国共有同属21种植物的块根作草乌用,主要有:
①乌头:主产于中南、西南各地。
②黄草乌:产于云南、贵州等地。
③多根乌头:产于新疆。
④瓜叶乌头:四川、湖北部分地区药用。
黄连
【来源】毛茛科植物黄连--味连、鸡爪连
授课教案
授 课 内 容
方法、手段、时间
毛茛科:Ranunculaceae
铁线莲属Clematis:威灵仙
乌头属Aconitum: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
白头翁属Pulsatilla:白头翁
芍药属(科)Paeonia:(川)赤芍、白芍
黄连属Coptis:黄连
升麻属Cimicifuga:升麻
川乌、草乌、附子
生附片:洗净,切片后晒干。
【性状鉴别】
一、生川乌:
1、呈圆锥形,中部多向一侧膨大,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2、表面棕褐色,皱纹不平,有侧根及去掉侧根的痕迹。
3、质坚实,横切面粉白色,可见多角形环纹(形成层)。
4、味辛辣而麻舌。
二、生草乌:(较川乌瘦小)
1、圆锥形,形如乌鸦头,顶端有残留的茎基。
2、表面暗棕色或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有的具突起的支根(习称“钉角”)。
主要为小檗碱(黄连素)-→以盐酸盐的形式存在。含量5.2-7.69%。
【理化鉴别】
UV
1、荧光:断面--→金黄色荧光,木部尤明显。
2、粉末少许+95%乙醇1-2滴+30%硝酸1滴,加盖玻片,放置片刻,镜检:黄色硝酸小檗碱针晶,加热-→针晶消失。(硝酸小檗碱)
3、取本品粗粉约1g,加乙醇10ml,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5滴,加稀盐酸1ml与漂白粉少量,振摇后,溶液显樱红色;另取上清液1ml,加5%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2-3滴,在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即显深绿色。(检查小檗碱)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中药鉴定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中药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本课程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中药鉴定的知识与技能。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中药药材的基本鉴定方法和流程,包括外观特征、显微特征、理化性质等。

2. 熟悉中药鉴定的相关知识,包括中药药材的分类、来源、生长环境等。

3. 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鉴定难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从事中药鉴定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
1. 中药药材的分类及其特征
- 中药的基本分类
- 中药药材的分类与命名
- 中药药材的外观特征及显微特征
2. 中药药材的来源与质量控制
- 中药药材的采集与处理
- 中药药材的生长环境与适应性
- 中药药材的质量评价方法
3. 中药药材的理化性质鉴定
- 中药药材的颜色、气味、味道等特征
- 中药药材的热性、寒性、温性、凉性等性质
- 中药药材的水溶性、酸碱性、溶液的光学性质等4. 中药药材的鉴别与鉴定方法
- 中药药材的外观鉴别。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10根及根茎类中药

南方医大中药鉴定学教案01植物类中药10根及根茎类中药

授课教案双子叶植物根外表粗糙(有木栓层)有一圈(形成层)环纹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纹理中心无髓部,木部比皮部大单子叶植物根外表较平滑(无木栓层,有表皮)有一圈(内皮层)环纹无放射状纹理(辐射型维管束)中心髓部明显,皮部比中柱大(皮部:不同于植物学中的皮层。

指双子叶植物根或茎的形成层以外部分,或单子叶植物中柱以外部分。

通常称的树皮即指此。

)(典型代表见教材中附图或列出药材图片):百部P224(中柱:又称中心柱,是高等植物茎和根中全部维管系统的总合体,成一柱状结构。

包括皮层以内所有组组:中柱鞘、维管束、髓射线和髓。

中柱的外缘组组是中柱鞘,中柱的基本部分是维管束。

茎的中柱无中柱鞘,故又称维管柱。

现在为了避免混淆,一般称为维管柱。

中柱鞘:根中柱最外围的组组,紧接内皮层。

这些细胞具有分生能力,进行周期性分裂,可形成侧根、不定芽、不定根、木栓形成层和一部分形成层。

因中柱鞘的活动较为多样,故又有周边形成层之称。

种子植物根中一般具有中柱鞘,而大多数的茎中则不具中柱鞘。

)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具有次生构造):①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发达的根(即双子叶植物根的一般构造):黄黄P118成层)多不明显。

木栓形成层通常发生于中柱外方部位(相当于中柱鞘),形成周皮后原有的表皮及皮层细胞均已死亡脱落;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有的比较发达,又名次生皮层。

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5个部分组成。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

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

②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的根(极少数中药):最外面无周皮而有表皮(龙胆PI58);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使保护作用,称后生表皮(细辛P479);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后生皮层(川乌P77)。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注:虫卵耐热力强,在100℃内不会被烫死,故必须蒸透。
【性状鉴别】
团螵蛸:①略呈圆柱形或半圆柱形。
②表面浅黄褐色,上面隆起带不明显。
③体轻,质松而韧。
④断面外层海绵状,内层为许多放射状排列的小室,每室1卵。
长螵蛸:①长条形。
②表面灰黄色,上面有一带状隆起,两侧有浅沟及斜向纹理。
③质硬而脆。
黑螵蛸:①较小,略呈平行四边形。
全蝎
【来源】蛛形纲钳蝎科动物东亚全蝎的全体。
【产地】主产于河南(南全蝎)、山东(东全蝎)。野生或饲养。以山东产量大。
【采收加工】4-9月捕捉,放入清水或淡盐水中呛死,然后入沸水或沸盐水中煮3-4小时,煮至身能挺直竖立、背面抽沟时捞出,置通风处阴干。
【性状鉴别】
①头胸部和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性状鉴别】
①圆柱形,多弯曲,形体似蚕。
②表面黄白或灰白色,被白色粉霜。腹面有足8对,其中4对明显。
③质硬脆,易折断。断面平坦,外层白色,中间棕黑色有光泽--“胶口镜面”,内有4个亮圈(丝腺环)。
④气微腥,味微咸。
以条粗、质硬、色白、断面光亮者为佳。
注意:表面无白色粉霜、中空者不可入药。
【成分】含蛋白质67.44%,脂肪4.38%。
系、教研室
审查意见
课后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节肢动物门:
甲壳纲:身体分头胸部及腹部。触角2对,鳃呼吸,一般每体节有1对足。如虾、蟹等。
蛛形纲:身体分为头胸部及腹部。无触角,头胸部有4对足。如全蝎、蜘蛛等。
多足纲:身体分为头部及躯干部。触角1对,每体节有1对足。如蜈蚣等。
昆虫纲: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触角1对,3对足位于胸部。如土鳖虫、僵蚕、螳螂(桑螵蛸)等。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2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2

明显的疣状突起(习称珍珠点)。
3、芦头与主根等长或更长,芦碗密集,附芦生有 1-3 个不定
根,较粗短,两头尖,靠近主根的一段芦头光滑而无茎痕(习称
圆芦)。
“芦长碗密枣核艼,紧皮细纹珍珠须”
生晒参、红参、生晒山参均以条粗、质硬完整者为佳。白参以条粗、完整、皮较
细、淡黄白色者为佳。
【显微鉴别】 1、主根横切面:
分发生变化,结果其所含皂甙含量提高,并产生出一些新的特有成分。
【性状鉴别】 一、生晒参(全须):
讲授、投影、图 片、药材标本 20’
1、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部有粗横纹及明显的纵皱纹,
下部有支根及须根,须根上偶有细小的疣状突起。
2、芦头(根茎)多弯曲,具艼(不定根)和芦碗(茎痕)。
3、断面淡黄白色,显粉性,有棕黄色环纹,皮部有黄棕色
掌握人参的系统鉴别特征;西洋参要会辨别,特别是与生晒参的
区别,也要掌握,西洋参的伪品鉴别,也应该熟悉。三七的来源
和性状鉴别特征需要掌握,其伪品要能辨别。三种中药的成分大
家应该清楚,有关的商品和商品规格大家要熟悉。
【植物形态】 掌状复叶,轮生茎顶。
讲授、投影、图 片 4’
可根据叶子的形态数目判断参龄:
一年生者:1 片三出复叶--三花
(指播种第二年)
二年生者:1 片五出复叶--巴掌
(以后每年递增一叶,最多可达 6 片复叶)
三年生者:2 片(对生)五出复叶--二甲子
四年生者:3 片(轮生)五出复叶--灯台子
五年生者:4 片(轮生)五出复叶--四匹叶
含总皂甙约 4%,须根含量较主根高,是 14 种以上皂甙的
时间分配和 媒体选择
讲授、投影、图 片 3’
混合物。从红参中分得 7 种人参皂甙。迄今从生晒参、红参、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与要求
1、掌握下述中药的来源和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南、北葶苈子的区别要点,了解葶苈子的地方习用品。
3、掌握陈皮的显微构造特征。
4、熟悉陈皮的地方习用品和主要化学成分。
基本内容
葶苈子、木瓜、山楂、金樱子、沙苑子、补骨脂的鉴别;
陈皮、青皮、枳实、枳壳、吴茱萸、酸枣仁、山茱萸、连翘的鉴别。
重点
难点
重点:上述药材的性状鉴别要点。
代代花主产于江苏、浙江,多自产自销。
香圆主产于陕西汉中地区。
枸橘主产于福建及广东梅县,又称“建枳壳、建枳实”。
甜橙主产于广东,又称“土枳实”。
枳壳以个大,果皮青绿色,切面果肉厚而白、呈盆口状外翻,果皮肉质坚结,气香清者为质优;个小,皮黄,肉薄而松,气香淡者为质次。川枳壳皮细,青绿色,肉厚,质坚而细腻,品质最好;江枳壳皮略粗,墨绿色,质稍次;湘枳壳皮棕褐色而粗,质再次;建枳壳、苏枳壳品质均不及以上三种,多自产自销。
南方医科大学
教案
2006—2007学年春季学期
所在单位中医药学院
系、教研室药用植物鉴定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中药鉴定学
授课对象中药学本科2004年级
授课教师马骥
职称教授
教材名称中药鉴定学(李家实主编)
教案首页
授课题目
下篇第十一章果实种子类中药
授课形式
讲授
授课时间
2007年04月02,05日
授课学时
2学时
教学目的
5、气香,味辛而微苦。
【显微鉴别】横切面
1、外果皮:1列细小的类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有气孔。
2、中果皮:为多列薄壁细胞,油室大型散生,细小的维管束纵横散布。
3、薄壁细胞中有草酸钙结晶散在。切片用高浓度乙醇处理,可见橙皮甙针簇状结晶(1g溶于50升水?)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南方医科大学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③混合树脂:无明显的主要成分。
2、胶树脂类:主要成分为树脂和树胶。
3、油胶树脂:胶树脂中含有较多挥发油者--乳香、
没药、阿魏。
4、油树脂:主要成分为树脂与挥发油--松油脂。
5、香树脂:油树脂中含有多量的游离芳香酸--苏合香、安息香。
五、树脂的通性:
树脂常由高分子脂肪族和芳香族化合物组成,大多为固体或半固体,少数是液体。不溶于水,也不吸水膨胀,易溶于有机溶剂中。加热时软化,最后熔融,燃烧时冒出浓烟,并有特殊的香气或臭气。
⑤国产血竭:表面紫色,具光泽,质硬易碎。
精品:呈片状。
粗品:大小不一。
以外色黑如铁、研粉红如血、火燃呛鼻、有苯甲酸样香气者为佳。
【成分】进口血竭含红色树脂酯约57%;
国产血竭含红色树脂酯约80%以上。
【理化鉴别】
①粉末的石油醚浸液,加新配制的0.5%醋酸铜溶液,不得显绿色。
②粉末0.1g,加乙醚10ml,密塞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2ml,置分液漏斗中,加乙醚3ml,混匀,加稀盐酸约1ml,盐酸层呈黄色,乙醚层由橙红色转为黄色或无色,再加10%醋酸钠溶液4ml,振摇,乙醚层又变为橙红色,分取乙醚层,加氢氧化钾试液4ml,振摇,氢氧化钾层显橙红色。(血竭素的反应)
③本品的石油醚溶液,+等量醋酸铜液,--不得呈绿色(敏感,防掺松香)。
【功效】芳香开窍,辟秽,祛痰。对心肌梗塞、心绞痛疗效较好。
乳香 没药
【来源】乳香--橄榄科植物卡氏乳香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皮受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没药--橄榄科植物没药树及同属他种植物树皮受伤后渗出的油胶树脂。
【产地】主产于非洲。进口药材。
与要求
1、掌握上述药材的来源、性状鉴别特征。
2、掌握苏合香、乳香、没药、血竭的理化鉴别特征。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1~4章)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1~4章)

中药鉴定学教学大纲(1~4章)
总论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药鉴定的常规方法。

2.熟悉国内外发展概况
3.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教学内容】
1.发掘祖国药学遗产,整理中药品种。

2.鉴定中药的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

3.寻找扩大新药源。

4.中成药的鉴定。

【教学方法】
讲授
多媒体
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2.熟悉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3.了解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教学内容】
1.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2.熟悉近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
3.古代中药鉴定知识
【教学方法】
讲授
多媒体
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的贮藏
2.熟悉中药的采收
3.了解中药的加工
【教学内容】
1.中药的采收
2.中药的加工
3.中药的贮藏
【教学方法】
讲授
多媒体
第四章中药的鉴定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
2.熟悉中药鉴定的程序
3.了解中药鉴定的依据
【教学内容】
1.中药鉴定的依据
2.中药鉴定的程序
3.中药鉴定的方法
(1)中药材的鉴定
①来源鉴定
②性状鉴定
③显微鉴定
④理化鉴定
⑤新技术新方法介绍
(2)中成药的鉴定
【教学方法】
讲授
多媒体
【使用说明】所有课程均使用多媒体进行讲授。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2021―2021学年春季学期所在单位中医药学院系则、教研室药用植物鉴别学教研室课程名称中药鉴别学讲课对象中药学本科2021年级讲课教师马骥职称教授教材名称中药鉴别学(李家实主编)教案首页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挑选第十一章果实种子类中药果实fructus及种子semen就是植物的两种相同器官,但在商品药材中常未严苛区分,大多数就是果实、种子一起味苦,例如马兜铃、枸杞子等;少数主要就是用种子,例如白芥子、杏仁等。

这两类中药关系密切,且外形和非政府结构又不相同,故列为一章,分别讲诉。

第一节果实类中药一、含义:凡药用部位为明朗或近明朗的果实,或果实的一部分及其加工品的中药,均为果实类中药。

二、分类:1、完备果实(明朗):单果:肉果:五味子、枸杞子干果:马兜铃、小茴香生成果:八角茴香、金樱子、覆盆子共聚花果:桑椹、荜茇2、果实一部分:果蒂:甜瓜蒂、柿蒂(宿萼)果壳:中果皮:橘络、丝瓜络外层果皮:陈皮、青皮、橘红、冬瓜皮果核:荔枝核3、未成熟果实:枳实和枳壳;个青皮和青皮。

4、果实加工品:谷芽、麦芽。

三、性状辨别:1、形状:看看其为完备果实还是果实的一部分,形状各有不同。

一般来说,完备果实多呈圆形类球形,也与加工有关,例如枳壳半球形。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2、大小:药材不同,大小各异,有的药材可根据大小进行区分,如南山楂小(直径0.8-1.4cm,<1.5cm),北山楂大(直径1-2.5cm)。

3、颜色:有的药材可根据颜色进行区分,如陈皮和青皮有时外形相似,但陈皮外表面棕色,青皮外表面偏黑。

4、果实的顶端和基部:观察是否有明显的特征,顶端是否有花柱残基,基部是否有果柄,有的还带有宿存的花被(地肤子)。

5、表面特征:皱缩还是光滑,大多数表面有皱纹,肉果尤其明显。

是否有毛茸、蜡被(用指甲或小刀可刮下,如冬瓜)、有的可见凹陷的油点,如陈皮、吴茱萸。

一些伞形科的中药,表面还有隆起的纵棱,如小茴香、蛇床子。

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化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中药化学教学大纲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药化学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中药学专业执笔人:朱全红殷勇冠审定人:朱全红学院负责人:吕志平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一、课程简介课程代码:B020037学分:6.5学时:总学时为150学时,其中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70学时先修课程: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基础中医学、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等后续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适用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

因此,本课程应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中药的临床功效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与药理作用等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要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学科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COURSE INTRODUCTIONCourse Code:B020037Credit Hours:6.5Class Hours:150hours,including theoretical teaching(80hours)and a series of experiments(70hours)Prerequisite Courses:Organic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ateria Medica, Formula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harmaceutical Botany,etcSubsequent Course:Chinese Medicine Authentication,Chinese Medicine Firing, 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Pharmacy Analysis of Chinese Medicine,etc Field of Specialization:Chinese Materia Medica“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is a required course that studies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by means of modern scientific technology,especially the chemical and physical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the students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ajor.Thus in teaching,it is necessary to incorporate the theory of TCM,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chemical structures,properties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chemical components closely.The students should master the structure types,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an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knowledge and skills on extracting, isolating and identifying the active components;be familiar with the methods of structure identification;and thus lay necessary foundation for learning the relative courses,working at the modernization of TCM and research&development of the new drugs.“Chemistry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is a practical course and therefore the teaching contents should reflect the new progresses,the new achievement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outcomes and improvements of other relative courses in this area,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capabilities in analyzing and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the novelty sprits of reclamation.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化学》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和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医科大学本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药鉴定学Syllabus of Chinese Medicine Authentication适用于中药专业执笔人:刘传明审定人:马骥学院负责人:南方医科大学教务处二○○六年十二月一、课程简介《中药鉴定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本课程以学习中医沿用的常用中药为主,继承传统鉴别经验,学习现代鉴定方法,掌握中药鉴定的基础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为从事中药的真伪鉴别、品种整理、质量评价和开发应用打下基础,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本课程学习合格可获9学分。

本课程须在修完药用植物学、中药学、拉丁文、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等课程之后学习。

其中与药用植物学、分析化学、中药化学课程关系尤为密切。

本课程教学分理论讲授和实验两部分,通过学习要求达到:1.学习常用中药300种,其中掌握重点品种120~150种(含中成药),熟悉70~90种,其余为了解品种。

重点药材品种,要求掌握中药拉丁名、本草记载、来源、植(动)物形态、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成分、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功效等;熟悉药材品种,要求掌握来源、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主要成分、理化鉴别、功效等;了解药材品种,要求掌握来源、鉴别、主要活性成分或指标性成分等。

2.掌握中药鉴定品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能执行《中国药典》有关规定。

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3.具有继承祖国药学遗产、整理发掘中药品种和开发研究中药的初步能力。

总学时数为170,课堂教学与实验时数比例为9:8。

另外教学实践2~4周。

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is a special curriculum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specialty. According to training aim, this curriculum is the main a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experience and studies modern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masters the basic theories, methods and skills of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It is the base of true-fake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neatening varieties, quality estimation, and exploitation and application that can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 for clinical drugs.Teaching of this curriculum classifies teaching in lesson and experiments. It need master the following contents thought the study.1. Study 300 kind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common use that master 120~150 kinds of important Chinese medicine (including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70~90 kinds must be familiar and others must know.Important Chinese medicines must master Latin name, records in materia medica, source, plant (animal) configuration, and habitat, collect and processed, ma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 phys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examination, content determination, efficacy et al; familiar Chinese medicines must master source,identification, main active constituent or index constituent et al.2. Master the methods and procedure of Chinese medicine identification and quality estimation and administer the regulations of China Pharmacopoeia.3. Having the primary abilities of inheriting pharmic heritage, neatening Chinese medicine varieties, and researching and developing the Chinese medicines.Total time is 170,the ratio of teaching and experiment is 9:8. Practice teaching is2~4 week.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总论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2.熟悉中药品种混乱状况【教学内容】一、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二、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1、中药材的鉴定2、中成药的鉴定三、研究和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四、寻找和扩大新药源1、中药资源2、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途径3、中药资源的保护第二章中药鉴定学的发展史【目的要求】1、熟悉中药鉴定学的国内外发展概况2、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趋势【教学内容】一、古代中药鉴定知识二、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概况1、国内近、现代中药鉴定学发展概况2、国外生药学科的发展概况三、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第三章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采收季节、产地加工方法和贮藏原则3、熟悉经验贮藏法【教学内容】一、中药的采收1、采收与药材质量的关系2、采收的一般原则二、中药的加工1、加工的意义2、加工的方法三、中药的贮藏1、中药贮藏保管中常发生的变质现象2、中药的贮藏保管和变质的防治第四章中药的鉴定【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鉴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程序和常规方法3、了解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教学内容】一、中药鉴定的依据二、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1、取样2、鉴定3、结果三、中药鉴定的方法1、来源(原植物、动物和矿物)鉴定2、性状鉴定3、显微鉴定4、理化鉴定5、新技术和新方法简介四、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1、中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2、中药制剂质量标准的制定各论第一篇植物药类第五章根及根茎类中药【目的要求】1、掌握根及根茎类重点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检查、功效、附注2、熟悉根及根茎类一般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3、了解根及根茎类三类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教学内容】1.概述2.中药名单(106,附10)重点药材(56,附9):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附首乌藤),牛膝,商陆,威灵仙,川乌,附子,白芍,黄连,升麻,防已,北豆根,延胡索,板蓝根,地榆,山豆根,葛根,甘草,黄芪(附:红芪),人参(附:红参、人参叶),三七,白芷,当归,前胡,川芎,防风,柴胡,北沙参,龙胆,秦艽,紫草,丹参,黄芩,地黄,巴戟天,天花粉,桔梗,党参,木香(附:土木香),白术,苍术,泽泻,天南星,半夏,石菖薄,百部,川贝母(附:湖北贝母、平贝母、伊贝母),浙贝母,麦冬(附:山麦冬),山药,射干,莪术,天麻。

熟悉药材(28):骨碎补,广防已,虎杖,川牛膝,银柴胡,太子参,草乌,白头翁,赤芍,远志,甘遂,西洋参,独活,羌活,藁本,白薇,玄参,胡黄连,茜草,续断,南沙参,紫菀,三棱,天冬,知母,干姜,郁金,白及。

了解药材(22,附1):拳参,金荞麦,乌药,夏天无,常山,白蔹,明党参,白前,徐长卿,红大戟,川木香,漏芦,香附,白附子,黄精,玉竹,重楼,土茯苓,粉萆薢(附:绵萆薢),姜黄,高良姜,山慈菇。

(注:教材中按植物分类顺序排列,以下均同)第六章茎木类中药【目的要求】1、掌握茎木类重点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检查、功效、附注2、熟悉茎木类一般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3、了解茎木类三类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教学内容】1.概述2.中药名单(11,附1)重点药材(5,附1):苏木,鸡血藤,沉香,通草(附:小通草),钩藤。

熟悉药材(2):关木通,大血藤。

了解药材(4):海风藤,川木通,降香,络石藤。

第七章皮类中药【目的要求】1、掌握皮类重点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检查、功效、附注2、熟悉皮类一般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3、了解皮类三类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教学内容】1.概述2.中药名单(13,附5)重点药材(6,附2):牡丹皮,厚朴(附:厚朴花),肉桂(附:桂枝),杜仲,黄柏,秦皮。

熟悉药材(4,附3):桑白皮(附:桑枝、桑叶、桑椹),苦楝皮,香加皮,地骨皮。

了解药材(3):合欢皮,白鲜皮,五加皮。

第八章叶类中药【目的要求】1、掌握叶类重点药材的来源、植物形态、主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含量测定、检查、功效、附注2、熟悉叶类一般药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3、了解叶类三类药的来源、性状鉴别、显微鉴别、成分、理化鉴别、功效【教学内容】1.概述2.中药名单(10,附3)重点药材(4):石韦,蓼大青叶,大青叶,番泻叶。

熟悉药材(4,附3):侧柏叶(附:柏子仁),枇杷叶,枸骨叶,紫苏叶(附:紫苏梗、紫苏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