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
恢复生态环境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有助于保护植被和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2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加强轮作休耕制度,促进有机农林、梯田、沟壑治理等工程来减缓水土流失。
五、总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恢复生态、农业绿色发展和水土保持工程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公众参与生态保护和治理工作的必要性。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PPT大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一、引言
黄土高原地理位置:中国中部地区 地貌特征: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丘陵起伏,植被稀疏 土地利用:大部分为农业耕地,少有植被保护区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不当土地利用
过度放牧和过度耕地破坏 了植被,暴露了黄土。
2 人类开垦和开发
大规模开发项目如采煤、 城市扩张等破坏了生态平 衡。
3 极端气候和地形条件
强降雨和地形起伏加剧了 雨水侵蚀,加速了土壤流 失。
三、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
1 土地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限制了农业生产和土地可持续利用。
2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
植被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灾害和土地荒漠化。
3 水资源和经济发展
水土流失增加了黄河流域的洪水风险,威胁人们的生活和经济。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人类活动: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域,长期的人类活动对土地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例如,过度放牧、过度采伐和过度耕种等导致了植被覆盖度下降和土壤的质量下降。
2. 自然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带,降水稀少,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另外,高原地形的存在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3. 土地利用方式: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以粮食、油料和棉花为主,在土地利用中往往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土地利用方式单一,也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1. 植被恢复:首先要加强植被恢复工作,增加植被覆盖度,防止水土流失。
实行草、林、果等多种经济林带,不仅可以提供商品林产品,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2. 土地整治:黄土高原地区自然条件较差,需要加强土壤改良工作。
例如,采用灰化法、胶凝剂等技术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和结构,防止水土流失。
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如防风林、沟槽、坎地、塘坝等,强化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减少水土流失。
4. 治理措施的落实: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管理,确保治理措施的有效落实和推行。
加强对水土流失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措施黄土高原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地理区域,也是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地方。
然而,长期以来,黄土高原一直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首先,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主要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双重影响造成的。
自然因素包括降水不足、地形陡峭、土壤肥力低等。
黄土高原地区的降水量少,且大部分为暴雨,导致水分难以渗透土壤,容易形成地表径流。
同时,黄土高原地区地势起伏,地形陡峭,土壤容易被冲刷。
此外,黄土高原的土壤肥力低,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
人为活动也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的几十年里,黄土高原地区的大规模开垦、过度放牧和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等人类活动,加速了水土流失的进程。
大规模的开垦活动破坏了植被覆盖,使土壤暴露在风雨的侵蚀下。
过度放牧导致草地过度消耗,无法恢复,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此外,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如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加速了水土流失的速度。
针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应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工作。
植被对于水土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减缓水流速度,固定土壤,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应大力推行植被恢复工程,增加植被覆盖率,种植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其次,要加强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肥力低,容易受到水土流失的侵蚀。
因此,应采取措施改善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石灰等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同时,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农田排水量,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此外,应加强农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和技术培训。
农民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从业者,他们的行为直接影响到水土流失的程度。
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水土保持意识,推广科学的农业耕作方式,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他们正确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对土壤的伤害。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及治理
A
B
降水集中在夏季(7-8月),且以暴雨为主。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因素:
降水: 土壤:
降水集中在夏季,多暴雨,流水侵蚀严重。 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流水侵蚀。
地形:
地形坡度较大,滑坡、塌陷、泥石流等灾害频繁
植被: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人为因素
归纳总结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
影响因素
自
降水
然
地形
因
植物
素
土壤
特点 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力强
坡度较大,物质不稳定 植被覆盖率低,对地面保护性差 粉沙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
影响
水 土 流 失
营造宫殿、过度樵采、
人
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过垦过牧
为
因
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
素
开矿,修路等工程建设
提高复种指数(改善土质、改造地形、提高植被覆盖率)
小流域综合治理 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 域,它在黄土高原上多达百万条以上。
重点——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
工程措施(平整土地【保塬】)
黄土塬
工程措施(修建水平梯田【护坡】)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黄土土质 地表植被 降水强度 地形坡度
水 土 流 失
自然因素
第一组实验:
同样的坡度、同样是暴雨倾盆,区域A 是松散的泥沙,区域B是粘性较好的粘土, 哪一个水土流失严重呢?
土壤(地面组成物质)
A
B
第二组实验:
同样的一场大雨落在下列三种不同坡度 的区域,三个区域都没有植被的保护,水土 流失哪个最严重,哪个最少?规律是什么?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是指因自然环境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形成的水土资源大量流失。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是一片肥沃的土地,也是我国最大的农业基地之一,但由于近年来种种原因造成了水土流失现象,已经严重到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等方面。
首先,当地气候条件不适宜。
黄土高原南北横贯,沿线干旱并加重干旱程度,平均降水量低,无法满足土壤的水分需求,形成水土流失的背景。
其次,缺乏适当的补救措施。
植被破坏、人为挖沟暴沙、滥伐林木等人类活动形式更加加重了水土蜕变的现象。
此外,环境保护不力也是一个原因。
污染、园林建设和资源开发等行为进一步损害土壤结构,加剧水土流失状况。
为了缓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情况,有必要采取适当的措施。
首先,对土地要有正确的开发和保育观念,积极进行护土工程。
其次,投入大量的资金和物力,建立完善的水土保持体系,这将是一个有效的补救措施。
此外,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禁止违法开采和滥砍滥伐,建立合理的植被覆盖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总而言之,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除了运用技术措施,建立国家完善的法律制度机制,更重要的是加强科学教育,全面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真正根除现有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成效与建议
增加财政对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重 点治理项目的实施。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 个人投资捐资,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
推、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对水土 保持与生态治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贫瘠,土地生产力 低下,农业发展受限,农民生活贫困 ,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来开展 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工作。
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集中且变率大 ,植被恢复困难,生态系统脆弱,易 受自然灾害影响,加剧了水土流失和 生态退化的趋势。
经济发展压力与生态保护矛盾突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方政府和居民对经济发展的渴求强烈,往往以 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短期的经济利益。
项目实施
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保障,确 保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顺利推 进并取得实效。
监测评估
建立小流域综合治理监测评估 体系,定期对治理成效进行评
估和反馈。
04
面临挑战与问题剖析
自然条件恶劣导致治理难度大
黄土高原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土壤侵蚀严重,自然条件十分恶劣, 给水土保持和生态治理带来了极大的 困难。
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志愿者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 等,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建立公众参与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的机制,如听证会、民意调查等, 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和建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未来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与生态治理将更加注重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
一些地方存在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采矿等现象,导致土地退化、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日益严重。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简介黄土高原就是世界最小的黄土沉积区。
坐落于黄河中游地区,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包含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社会各界地区。
横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主要特点: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到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匮乏,人类对环境的毁坏,激化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维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沦为社会发展的关键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黄土的特性该地区浓厚的地表覆盖物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分布区。
黄土以粉沙颗粒居多,土质结石,突遇水易瓦解,因此极容易受流水冲刷和运送,也难构成滑坡。
(2)降水降水偏少,季节分配失衡,在7、8、9三个月降水分散且多暴雨,适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变为滚滚泥流。
(3)地质地形(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前提条件)这里就是地震多发区之一,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地震,地震时黄土斜坡难失去平衡,产生糖肽,使地面更加碎裂,地形曲折显著,流水冲刷进一步激化。
(4)植被(表面看来是自然条件,实际上隐含着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植被存有堵泥蓄水促进作用,因此植被较好的地方不能发生轻微的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关中地区大量移民。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森林、草原变成农田。
(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当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觅他处,使得原有土地植被殆尽,无法恢复。
(4)砖厂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环境治理措施1.退耕还林、还草: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因地制宜营造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用材林;2.调整土地利用结构;3.加强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工程措施?打坝淤地,平整土地,修筑梯田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农业技术措施?科学施肥,选育良种,地膜覆盖;4.砖厂时必须存有计划的放置碎石,大力研发林权工作。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广袤而又苍凉,仿佛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面临着水土流失的困境。
这片土地,不仅是农民的生计,更是我们文化的根基。
水土流失,真是个让人心痛的话题,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咱们聊聊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崎岖,降雨量不均,尤其是夏天暴雨频繁,冲刷土壤,水土流失就像脱缰的野马,难以遏制。
风也在作怪,干燥的气候使得土壤容易被风吹走。
想想那些黄土飞扬的场景,真是让人心烦意乱。
接下来,是人类的活动。
过度放牧,树木被砍伐,土地遭到侵蚀。
很多地方,地表植被被破坏,土壤失去了保护。
尤其是农田的轮作不合理,导致土壤贫瘠,根本无法自我修复。
这样的情况,让人感到无奈,甚至有些心寒。
治理措施也不是没有。
首先,植树造林,这个老生常谈,但绝对是治本之策。
树木可以固定土壤,阻挡风雨,给土地穿上“保护衣”。
其次,修建梯田,科学种植,这样不仅能保持水分,还能减少土壤的流失。
农民朋友们,也要学会合理放牧,做到循环利用,才能让土地恢复生机。
还有,相关部门的支持也是关键。
加大对黄土高原的关注,推动科研,制定相应。
像是提供补贴,鼓励农民采取生态农业,真正让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人与自然,才是最好的搭档。
当然,黄土高原的未来,不仅仅依靠这些措施。
每一个人都应该意识到,保护这片土地是我们的责任。
无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乡村的农民,大家都要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这片土地焕发光彩。
每一滴汗水,都是对土地的热爱;每一个小行动,都是为未来播下希望的种子。
最后,总结一下。
水土流失的原因既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但治理的方向是明确的。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这片土地,才能为后代留下一片沃土。
希望未来,黄土高原能够重现生机,绽放出新的光辉。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活动 ,如陡坡开垦,导致土壤侵蚀。
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 工厂和矿山的建设,破坏了地表植 被和土壤结构,加剧了水土流失。
03 水土流失的危害
CHAPTER
土地退化
土壤肥力下降
水土流失导致土壤中的有 机质和矿物质流失,土壤 肥力逐渐降低,影响农作 物的生长和产量。
态系统的健康。
生态失衡
生物多样性减少
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物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生物多 样性减少。
土壤侵蚀对地貌的影响
水土流失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影响地貌景观的完整性和美观度 。
气候变化
水土流失影响地表反射率和地表能量平衡,可能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
04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CHAPTER
生物措施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 失原因及治理
目录
CONTENTS
• 黄土高原简介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 水土流失的危害 •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01 黄土高原简介
CHAPTER
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
01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地 跨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 夏等省份。
02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 积区,覆盖了约64万平方公里的 土地。
土地沙化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土 地可能会逐渐沙化,失去 耕种价值,甚至变成沙漠 。
土地生产能力下降
由于土壤质量下降和土地 沙化,土地的生产能力也 随之下降,影响农业发展 和农民的生计。
河流淤积
河道淤塞
航道淤塞
水土流失导致河流中的泥沙含量增加 ,河床淤塞,影响河道的行洪能力, 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觉得有点厚重,但可别小看了这个地方。
它可是我们国家的“粮仓”之一,藏着不少宝贵的资源。
不过,有件事儿让人心痛,那就是水土流失。
这就好比是咱们家花园里的泥土被雨水冲走了,花儿也跟着黄了,真是让人揪心啊!1. 水土流失的原因1.1 自然因素首先,咱得说说自然因素。
黄土高原的地形复杂,山丘起伏不定,加上这里的降雨量不均匀,有时天上撒下来的雨就像是开了闸的洪水,瞬间把土壤冲得七零八落。
这不,春天来时,那可真是春雨绵绵,但一场暴雨过后,很多地方的土壤都成了“滑坡”的舞台,真是让人心疼。
1.2 人为因素再来看看人为因素。
咱们都知道,农民伯伯为了种地可真是费尽心思,然而过度的耕作、过度放牧就像是一把无形的刀,狠命地割着这片土地。
尤其是一些地方的山坡,树木被砍得差不多,根本没有遮挡,雨水一来,土壤就像“滑滑梯”,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这就像人家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土地没了,咱的饭碗也得跟着受影响。
2. 水土流失的危害2.1 对生态的影响说到水土流失的危害,那可真是一言难尽。
首先,咱们的生态环境就受到了严重影响。
土壤流失后,原本丰饶的土地变得干巴巴的,植被减少,动物们也没了栖息之地。
就像是家里没有了玩具,孩子们玩得也不高兴了。
生态失去平衡,整个高原的生机都仿佛被抽空了。
2.2 对经济的影响其次,经济方面也是不容小觑的。
水土流失就像是一场无形的“偷盗”,把本该丰收的粮食都“偷”走了,农民的收入自然就受到了影响。
人们常说:“田地有粮,心中不慌。
”可如今,粮食减少,心里难免不慌呀!这可让很多家庭的生活都捉襟见肘,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治理措施3.1 植树造林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来治理这个问题呢?当然有!首先,植树造林是最直接有效的措施之一。
树木就像是大自然的“卫士”,它们的根系可以牢牢固定土壤,避免水土流失。
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在自家院子里种上一棵树,那得多漂亮,多有生机呀!而且,这树长得好,空气也变得清新,真是一举多得。
高中地理课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
地貌
地层主要是黄色粘土、黄土和砂 岩,因此呈现出特殊的土地类 型——黄土丘陵区。
水土流失的定义
1 定义
指水文过程和土壤侵蚀过程的综合效应导致的土壤脱失、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一系列 问题。
2 影响
不仅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也是迫切需要关注、治理和解决的重大环境问题。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
天然因素
气候炎热干旱、地形复杂多变、植被稀少等原因,导致水土流失加剧。
2
人为因素
历史上的割草、烧草等习惯做法,以及现代化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同样对水土流 失造成了影响。
3
自然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
土地利用方式和城市化发展加速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尚未解决的问题
经济作物种植
经济作物比如苹果和核桃等大规模的种植导致大面积的土地裸露,产生的生活垃圾对土地造 成污染。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 治理
黄土高原是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高原区域,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陕
位置
位于中国中部黄河中游地区,是 中国最大的黄地带。总面积42.8 万平方公里。
气候
地处内陆,属于暖温带半干旱气 候区,气候干燥,在夏季能达到 50℃,冬季则能达到-30℃。
传统建筑材料的重生
水泥砖、杨木板等传统建筑材料 取而代之,又鬆动了密集、高层 建筑体量化的土方工程机具,将 建筑活动移回到乡村,成为当时 十分引人注目的新型农村建筑的 代表之一。
治理效果展望
1
生态分享
黄土高原经过多年的治理,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面积增长了,景观也更丰富。
2
产业支持
治理后的土地实现了逐步恢复和更新,贫困村庄、农民从中受益有增无减。
3
税收回报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与治理对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象与治理对策黄土高原位于我国的黄河中游地区,地势高原起伏,土地资源丰富,然而却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使得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还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利用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治理对策来应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加强水土保持意识的普及。
黄土高原地区的农民长期以来习惯于刀耕火种的方式进行农耕,这种传统的农业方式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农民普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并提供相关的操作技术和培训,引导农民逐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科学的耕作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其次,应加大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力度。
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土地的开垦和植被破坏密切相关。
在黄土高原地区,草木稀少,土壤有限,如果不加以保护和恢复,就会加速水土流失的进程。
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土地整治的力度,通过修复和改良土壤,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在实施土地整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植被恢复的管理和保护,防止人为因素对植被的破坏,并采取措施防止非法砍伐和濒危物种的滥捕。
另外,可以通过改变农业结构和发展循环农业来减少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生产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这些作物的种植方式往往会对土地造成较大的损害。
而循环农业则强调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和农田养分,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降低对土壤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破坏,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物工程技术来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生物工程技术是一种以生物材料为基础,通过改变生物体的组成和结构,实现对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治理的方法。
在黄土高原地区,可以通过引进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物种,增加植被覆盖,提高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同时,在某些特殊地区,可以尝试使用生物工程技术修复土壤,提高其保水保肥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治理.
3、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提高质量。
4、做好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要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的复垦工作,避免由于煤 炭开发而引起的大规模水土流失。
归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
水 土 流 失
自 然 原 因
地形: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 植被:森林向草原过渡,覆盖率低,削减降雨、径流能力低 土壤:地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蚀能力低 营造宫殿 过度樵采 破坏植被 地表抗蚀 能力降低 雨水径流 风力直接 侵蚀地表 破坏林草植被 破坏植被种源 开挖原生地面 开 矿 排弃大量土石 河道滩地开矿 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新物质 泥沙入河 加速水 土流失
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为
150~160万km2 50多亿吨 1/12 100万亩 80%~90%
每年流失土壤
占世界流失总量(600亿吨) 相当于毁坏耕地 水土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
资料
黄土高原 水土流失的现状:
水土流失面积
40多万K㎡
每年流失的土壤
16亿吨
黄土高原的水土范围
110 E
0
36 N
0
太 行 山
秦
岭
水土流失
• 概念—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营
力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水土资 源以及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 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耕地
土层变薄 质量下降 泥沙入河
人 为 原 因
毁林开荒 轮 荒
归纳水土保持的基本措施
压缩农业用地,建设 基本农田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一,但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
不合理的利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为了减少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采取了一系列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
生物措施包括植被恢复、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等。
黄土高原地
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壤脆弱易遭到侵蚀,因此植被的恢复具有重
要意义。
通过人工种植树木、草本植物等,可以增加土地的覆盖率,
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建立农田防护林,种植乔木、灌木等防护植物,可以有效防止侵蚀。
此外,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将部分农田恢复成林地,不仅可以遏制水土流失,还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坡改梯田、梯田护坡等。
针对
黄土高原地区的特点,开展水土保持工程是非常重要的措施。
修建梯
田是一种传统的水土保持工程,通过将坡地改造成梯田,降低水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同时,在梯田的上下坡边修建护坡,防止土壤被
冲刷。
这些工程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除了以上述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进一
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例如,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减少农田水分的流失;加强水土流失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
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的生态发展。
总之,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长期的环境治理难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从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到其他辅助措施,共同保
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
希望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黄土高原的生态环
境能够逐渐改善,为后代留下一片更加绿色、更加美丽的家园。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高一地理期末复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但是黄土高原一直面临着水土流失的问题,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整理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黄土高原简介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
位于黄河中游地区,东西千余千米,南北700千米。
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广大地区。
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及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
主要特点:1.黄土高原河流众多,沟壑纵横,沟壑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50%。
2.黄土高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降水的年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
3.黄土高原地下水非常贫乏,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保护水源、保护环境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
4.黄土高原拥有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其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1)黄土的特性该地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分布区。
黄土以粉沙颗粒为主,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因此极易受到流水侵蚀和搬运,也容易形成滑坡。
(2)降水降水偏少,季节分配不均,在7、8、9三个月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每逢暴雨,泥沙俱下,水流变成滚滚泥流。
(3)地质地形(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基础前提条件)这里是地震多发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地震,地震时黄土斜坡容易失去平衡,产生崩滑,使得地面更加破碎,地形起伏明显,流水侵蚀进一步加剧。
(4)植被(表面看来是自然条件,实际上隐含着人类活动对植被的破坏)植被有拦泥蓄水作用,因此植被较好的地方不会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2.人为原因:(1)毁林开荒关中地区大量移民。
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使得森林、草原变为农田。
(2)过度樵采(3)轮荒,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当土地表土流失,肥力耗尽之后,人们便弃荒,另觅他处,使得原有土地植被殆尽,无法恢复。
高中地理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方法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及治理方法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积最大的黄土区,同时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
为此,点滴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原因1.气候因素黄土高原虽属季风气候区,但距海洋较远,大陆性气候又有一定的表现。
由东南向西北大陆性程度逐渐增强,东南属半湿润气候,中部为半干旱气候类型,西北部属干旱气候类型。
大气环流的特点主要是位于西风带内的地面低压系统活动频繁,从而造成多暴雨天气。
夏秋降雨多以暴雨的形式出现,雨量及降雨强度均大。
暴雨多、强度大的这种气候特点,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2.土壤因素黄土是典型的粉砂沉积物,其主要成分是粉砂,尤其是粗粉砂,其次还含有一定量的极细砂及粘粒,使黄土的抗冲性很差。
黄土的空隙度虽较大,但空隙很小,大多数乃至绝大多数都属于毛管空隙,雨滴击溅后极易堵塞,很不利于黄土的透水入渗,易产生超渗产流,导致水土流失。
3.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黄土高原大体上可分为陇西高原、陕北高原和山西高原三个部分。
以六盘山为界,东西分异明显。
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
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4.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5. 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
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2篇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精选2篇(一)黄土高原是指我国中部地区的黄土地带,是我国第一大风沙源地,也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主要原因有气候条件、植被破坏、人类活动等多方面因素。
为了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植被恢复、科学耕作、防风固沙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原因(1)气候条件: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容易造成土壤缺水,从而引发水土流失。
(2)植被破坏:长期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非常严重,植被覆盖率低,植被根系无法固定土壤,容易被雨水冲刷。
(3)人类活动:过度的采煤、开垦、畜牧等人类活动,破坏了地表的完整性,加速了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治理措施(1)植被恢复: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根系固土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2)科学耕作:采用合理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包括隔河排渠、地势整理以及梯田建设等,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损害。
(3)防风固沙:通过修建风沙固定带、搭建遮风棚架等措施,防止风沙侵袭,减少土壤侵蚀。
(4)水土保持工程:包括修筑沟渠、梯田、沟坎工程等,使地表水迅速排出,避免长时间静水滞留,减少土壤侵蚀。
(5)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支持水土保持工程建设,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土保持工作。
以上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的简要介绍。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农民等多方面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长期可持续的水土保持工作,以恢复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保护黄土高原的资源。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2)精选2篇(二)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区域,但在长期以来,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非常严重。
水土流失不仅对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给当地农田和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024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3 下列属于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的是 C A.沙尘暴肆虐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淤积河湖,加剧洪涝 D.海水倒灌,土质变坏
4 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 ①造林种草 ②节约用水 ③围湖造田 ④坡地改梯田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
D、①④
• 小流域的综合治理,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
流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据此判断 D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修建水平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工程措施(修水库)
水库的作 用?
减少径 流 防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打坝淤地:—在—黄工土程高原措地施区(中打等规坝模淤的地小)沟、小
河内打,坝选淤狭地窄有部何位作,用从?两面淤地山坝上取土筑成大坝, 把整条沟彻底锁死,之后便听任洪水在沟内淤积, 直至把整条沟淤成小平原,小盆地,上游可能形 成水库1. 。拦蓄泥沙,防止
学习目标
• 掌握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的治理
• 回顾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和黄土高原 的实际,在影响水土流失的诸因素中 哪些是人类可以控制的,哪些是人类 无法控制的?因此,人类可以采取哪 些有效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治理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
为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应采取哪些措施恢复植被?
泥沙流入下游河中。 2. 坝上泥沙淤积成 坝地玉米
“坝地”,土层深厚, 土质良好。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耕作措施(农业技术措施)
(课本P38) 沟垄种植 粮草带状轮作、间作 改良灌溉方式,提高 水的利用率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措施黄土高原位于东经100°24′~114°,北纬34°~40°20′之间,在全国地貌格局中属于第二阶梯。
自北而南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从东南向西北包括半湿润地带、半干旱地带、和干旱地带。
其范围东界为太行山西侧,西界为乌鞘岭、日月山、拉脊山一线,南界为秦岭―熊耳山、嵩山北麓一线,北界为长城。
地跨青、甘、宁、蒙、陕、晋、豫七省(区)。
总面积为64万km2。
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和海河上游。
黄河流域自古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但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本身固有的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很不合理,植被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极为严重,使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近二三千年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成为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制约因素。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
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1.2 气候差异较大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
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
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
1.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
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1.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
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加之该地区贫穷落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农业单一经营、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时,乱垦滥挖现象十分严重,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1.5 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
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而植被覆盖率的进一步降低更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现状及其造成的危害2.1 水土流失现状2.1.1 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104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为14.65×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t/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3.67×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4]。
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
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t,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10cm,最高处达15c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
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风蚀强度十分严重。
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2.1.2 速度快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土层1cm,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cm,黄土最厚处达400m。
水土保持专家说,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
据科学研究推算,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m厚的土壤,需要1.2万年至4万年,即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年至400年。
2.2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2.2.1 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t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t[5],这就使黄土地生产能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能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同时人口大幅增加,毁林开荒,进一步加剧了土地的退化。
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致使土地日益瘠薄,而且使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地的透水性、持水力都下降,加剧了干旱的发展。
2.2.2 农田破坏更加严重由于水土流失的加剧,致使黄土高原沟壑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其沟壑密度一般在2~5km/km2以上,有些地方可达6~8km/km2以上,切割深度可达100~200m以上,地面裂度多在20%~50%左右,最高可达65%以上[5],这就意味着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农田面积被支解得越来越小。
农田破坏越来越严重。
2.2.3 气候条件更加恶劣随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加剧,林草地所占比例严重下降。
乱垦滥伐现象,使原本恶劣的气候条件更加严重,而气候条件的恶劣更加剧了水土流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2.4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50年代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使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局部得到改善,但整体恶化趋势尚未根本遏制,治理难度相当大。
据研究,过去黄土高原地区林草措施保存面积仅为统计面积的30%左右,而且多为幼年林或者近于衰败的低效林,人工造林地区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土壤水分亏缺、林木生长受抑的现象。
2.2.5 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黄土高原大量的水土流失,每年有4亿吨的泥沙被冲刷淤积在河道上,致使河道以很高的速度淤高,从而造成下游河床高出河岸地面,易造成河道两岸洪涝灾害的发生;同时由于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部分降水以地表径流白白流走,地下水补给严重不足,干旱出现机会增多。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3.1 自然因素3.1.1 黄土特性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0.05mm~0.005mm)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约占总重量的50%以上。
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
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
3.1.2 地形因素地形制约着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程度,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
在各种雨强的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
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径流的大小决定于径流的数量、深度和速度。
而流速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
3.1.3 降水因素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
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
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
暴雨侵蚀次数占侵蚀性降水次数的70%以上,因此,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3.1.4 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可以分为直接作用―地震和间接作用―地壳抬升两种侵蚀基面变化,由于黄土的结构疏松,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地震引起的滑塌和崩塌现象普遍。
地壳抬升引起的侵蚀基面变化,以及因此引起的地形能量变化,是新构造运动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方式。
3.2 人为因素除自然因素外,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土地,比如毁林毁草、滥垦滥牧、开荒扩种、陡坡耕作等会造成水土的流失。
3.2.1 毁坏植被,陡坡耕种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
3.2.2 过度放牧,减少植被覆盖率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
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
3.2.3 各项工程建设中的不合理利用土地随着经济的发展,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
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开采过程中滥倒弃渣的现象十分严重,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对策4.1 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
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在实施过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
4.1.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
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一举两得;引洪灌地就是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川地、台地、坝地等,可有效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4.1.2 林草措施根据对1987~1992年七年的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
由此可见,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
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
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
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4.1.3 耕作措施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即大于30。
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
~30。
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
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
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4.2 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西北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具体情况,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特采取以下对策。
4.2.1 加强领导,健全体系,合理规划各级党政领导要组织各方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划是组织实施中的依据,各地应在国务院水土保持建设总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规划,认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