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并回答问题
![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并回答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e286a7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f.png)
文言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并回答问题一、文言文原文【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乙】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二、回答课后习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余幼时即嗜学()(2)既加冠()(3)听已()(4)琅琅达旦()2.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C.计日以还 D.以刀劈狼首3.翻译下列各句。
(6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3)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4.读了【甲】【乙】两文,宋濂和王冕你更欣赏哪一个?试结合选文简要说说自己的理由。
(3分)三、习题参考答案1.(4分)(1)喜爱、爱好(2)已经(3)结束(4)早上、清晨、天明2.C3.(6分)(1)因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
(2)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王冕的父亲大怒,打了王冕一顿。
(3)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4.(3分)王冕幼时读书志向坚定,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宋濂学习勤奋刻苦,尊师,求学诚心。
(意思对即可。
)。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5篇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4dbf1e3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8.png)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5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很多时候都不得不用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所涉及的内容可能只是某一知识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或某一知识点中的一部分内容,在我们的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课外文言文。
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者,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布;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1)琅琅达旦()(2)或牵牛来责蹊田()(3)已而复如初()(4)安阳韩性闻而异之()2、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听已,辄默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记叙了王冕勤奋读书的哪两件事?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1)天亮、早上(2)有人(3)过后,不久(4)认为王冕与众不同2、(1)手里捧着书,借着佛像前的长明灯光读书。
(2)王冕听完后,就默默地记住。
3、第一件事:学舍偷听读书;第二件事:寺庙借长明灯读书;启示:围绕学习成才这一中心(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48c6716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c0.png)
七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XXX①少时好学,读书不辍。
一日,闻有道士于僧寺夜读,便往观之。
时值冬月,夜深人静,只见道士手执《易经》,口中默念不绝。
XXX便问其所以,道士答曰:“此为神仙所传,读之可得长生不老之术。
”XXX闻言大喜,遂拜师学艺。
不料学了数年,仍是原貌,未得长生之术,反而家道中落,愁苦不堪。
后来听闻佛法,遂彻底放弃道术,皈依佛门,终其一生行善积德,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注释】①王冕:北魏时期人物,字XXX,为人刚直,好学,精通《易经》。
他曾任官,但由于不愿抛弃学问而辞官。
晚年皈依佛门,出家为僧,法名慧远。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XXX少时好学,读书不辍。
2)遂拜师学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为神仙所传,读之可得长生不老之术。
2)后来听闻佛法,遂彻底放弃道术,皈依佛门。
3.XXX学道未果,反而家道中落,愁苦不堪。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4.XXX最终放弃了道术,皈依佛门,得到了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你认为这给我们什么启示?XXX在XXX之间贫困,只吃藜羹,七天不喝酒,白天睡觉。
XXX,得到了XXX却没有做饭。
XXX看到XXX偷偷地拿出米饭吃,装作没有看见。
等到饭菜做好,XXX拿着盛着米饭的甑来拜访XXX,XXX起身说:“我刚才梦见先人,说要先吃洁净的食物再给我。
”XXX回答:“不行!刚才有煤灰掉进甑里,这是不祥的,我捡出来才吃的。
”XXX叹了口气说:“我所信任的是眼睛,但眼睛还是不可信;我所依赖的是心,但心还是不足以依赖。
我这个弟子要记住,认识一个人真的不容易!”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藜羹②爨③攫④甑⑤选间⑥煤炱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
3.XXX为什么会叹气并说出“知人固不易也”这句话?4.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在外部环境的干扰中不被影响。
《王冕》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冕》阅读训练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890def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6.png)
《王冕》阅读训练及答案
王冕①,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_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
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
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
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1、丢、于是,就
2、才、竟、于是,就
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短篇文言文阅读加练习 附答案
![短篇文言文阅读加练习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1f224f763231126fdb111d.png)
滨湖寿春中学八年级语文短篇文言文集锦薛婧(一)王冕僧寺夜读【原文】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10)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注释】(1)牧:放牧牲畜。
(2)窃:偷偷地,暗中。
(3)辄:总是(常常)、就。
(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5)曷:通“何”,为什么。
(6)潜:暗暗地、悄悄地步。
(7)执策:拿着书。
(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
(9)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10):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思考: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你有何启示(二)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
秦青弗止(5),饯行于郊衢(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8)行云。
薛谭乃谢而(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思考: 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三)三人成虎【原文】庞恭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4]乎”曰:“不信[5]。
”“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6]信之。
”庞恭曰:“故市之无虎也明[7]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之去[8]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8]之。
”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9]。
[1]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王冕》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冕》的阅读答案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71c4b71258fafab068dc0253.png)
《王冕》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冕①,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练习习题: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
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
丧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
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参考答案:
1.丢、于是,就
2.才、竟、于是,就
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
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ac787c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b.png)
《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乙】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8.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录毕,走送之(行走)B.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持,拿着)D.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诧异,对……感到惊讶)9.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门人弟子填其室暮归,忘其牛C.足肤皲裂而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D.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父怒,挞之10.下面对以上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第①段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冕僧寺夜读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冕僧寺夜读](https://img.taocdn.com/s3/m/f8f7a5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4c.png)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冕僧寺夜读(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英语资料、语文资料、数学资料、物理资料、化学资料、生物资料、地理资料、历史资料、政治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English materials, language materials, mathematics materials, physical materials, chemical materials, biological materials, geographic materials, historical materials, politic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ata format and writing method!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冕僧寺夜读小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六年级文言文,本店铺整理了六年级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王冕僧寺夜读,更多相关学习资料请关注本店铺!小学六年级文言文阅读题: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
![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湖北省鄂州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4f1809910ef12d2bf9e7c0.png)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①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乙】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注: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8. 下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录毕,走送之(行走)B. 同舍生皆被绮绣(同“披”,穿)C. 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持,拿着)D.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诧异,对……感到惊讶)9.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冕因去,依僧寺以居B. 门人弟子填其室暮归,忘其牛C. 足肤皲裂而不知安阳韩性闻而异之D.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父怒,挞之10. 下面对以上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 甲文第①段中,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
古诗文阅读训练:《孙权劝学》《王冕僧寺夜读》(含答案)
![古诗文阅读训练:《孙权劝学》《王冕僧寺夜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ff5269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93.png)
古诗文阅读训练:《孙权劝学》《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
(10分)【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乙】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①田者。
父怒,挞②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③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王冕僧寺夜读》)【注释】①蹊(xī):踩踏,践踏。
②挞(tà):用鞭子或棍子打。
③曷(hé):为什么。
④恬:安静、平静。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而已,罢了B.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不同C.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复:又D.冕小儿,恬若不见若:好像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即更刮目相待是日更定矣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每至晴初霜旦C.冕因去,依僧寺以居策之不以其道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甲】文中孙权善劝,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并且现身说法,使吕蒙无可推辞。
B.【甲】文中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侧面表现出孙权劝学的显著效果,又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C.【乙】文中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痴迷的程度。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
![《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15ff9b01f69e31433294f9.png)
王冕僧寺夜读,中国古代文人的勤学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传》,讲述的是元朝的文学家、书画家王冕少年时一心读书求学,终成通儒的故事。
王冕僧寺夜读《宋学士文集》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窃入学舍②曷不听其所为?③琅琅达旦。
④安阳韩性闻而异之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2)冕小儿,恬若不知。
13、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10、(4分)①偷偷地,暗中,悄悄地。
②通“何”,为什么。
③早晨。
④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11、c(2分)12、(2分)(1)王冕于是离开家,紧挨着一座寺庙住下来。
( 2) 王冕是小孩子,却满不在乎像没有看见似的。
13、(2分)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王冕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王冕文言文阅读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87b46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9c.png)
王冕文言文阅读及答案王冕文言文阅读及答案1王冕①,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精练: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______(2)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_(3)乃入见:____________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
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
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
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1.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王冕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
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答案
![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eae1042f60ddccda38a0e6.png)
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答案【篇一: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窃入学舍②曷不听其所为?③琅琅达旦。
④安阳韩性闻而异之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篇二:王冕僧寺夜读文言文阅读答案】王冕僧寺夜读,中国古代文人的勤学故事,出自明代“文臣之首”宋濂的《王冕传》,讲述的是元朝的文学家、书画家王冕少年时一心读书求学,终成通儒的故事.王冕的成功,诠释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内涵,启迪我们学习要好学不倦,专心致志.原文安阳韩性闻而异之(27),录(22)为弟子(23),学遂(24)为通儒(25).性卒,门人事冕如信事性.时冕父已卒(26),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现诸暨市.(2)牧:牧牛.(3)陇:通“垄”,田埂.(4)窃:偷偷地.(5)学舍:学堂.(6)诸生:学生们.(7)已:毕.(8)辄:就.(9)蹊田:践踏田地,指踩坏了庄稼.(10)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11)痴:此指一心一意.入迷,痴迷.(12)听:听凭.(13)去:离开.(14)依:投靠.(15)潜:暗暗地、悄悄地走.(16)执策:策通“册”,书本.执策:拿着书.(17)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熄的灯.(18)达旦:到早晨,到天亮.旦:早上.(19)偶:偶像.(20)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狞,凶恶.(21)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22)录:收.(23)弟子:学生(24)遂:成.(25)通儒:博学多通的儒生.(26)卒:死去;死亡.(27)词类活用: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译文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校听学生们读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在脑子里.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王冕的父亲大怒,用鞭子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然像以前一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对读书如此入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做呢?”王冕因此离开家,到一座寺庙来居住.夜里他偷偷地走出住处,坐在庙内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佛像都是土质的偶像,狰狞凶恶.王冕是小孩子,却满不在乎像不知道一样.安阳的韩性听说后,感到十分惊讶,将他收作学生,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后增…)韩性死了以后,韩性的门人对待王冕像对待韩性一样.当时王冕的父亲已经去世了,于是王冕把自己的母亲迎接到越城赡养.时间长了,母亲想要归还老家,王冕就买牛来架母亲的车,自己亲自穿着古代的衣服跟在车后.乡里的孩子都聚集在道两旁笑,王冕自己也笑 .。
《王冕》阅读答案
![《王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79f3b9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d0.png)
《王冕》阅读答案《王冕》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王冕》阅读答案及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王冕王冕①,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
母曰:“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练习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3.译文中划线句子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
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
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
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参考答案:1.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王冕》阅读答案由YJBYS文学网整理,仅供参考。
【甲】孙权劝学【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
![【甲】孙权劝学【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743d8c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2.png)
【甲】孙权劝学【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甲】孙权劝学【乙】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与翻译【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王冕》阅读答案
![《王冕》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fb03f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ee.png)
《王冕》阅读答案为了方便同学们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下面小编精心为同学们整理了《王冕》阅读答案及译,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能有所帮助。
王冕王冕①,字元章。
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②之,已而③复然。
母曰:“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
会稽④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⑥。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
②挞:打。
③已而:不久。
④会稽:地名。
⑤韩性:人名。
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
⑦卒:死。
练习题: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_____(2)遂:_______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_____ (2)乃不知有汉:_______ (3)乃入见:________3.译文中划线句子儿痴如此,不听其所为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王冕,字元章,年少时,家里很穷,父亲让他就放牛。
他(常常)偷偷地到学堂听各个学生读书,到了傍晚才回家。
丢失了牛,父亲发怒打他,不久还是这样。
母亲说:“儿了(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王冕因此去了依僧寺,夜晚坐在佛的腿上映着长明灯读书。
会稽韩性听说了并对他很惊异,收他为弟子,就称他博通经典的儒士,韩性死了,门人对待王冕象对待韩性一样。
参考答案:1.丢、于是,就2.才、竟、于是,就3.儿子(对读书)痴迷到这种地步,为什么不就让他读书呢?4.答喜欢谁都可,育之成理即可。
《王冕》阅读答案由YJBYS文学网整理,仅供参考。
2月21日《王冕僧寺夜读》参看答案及译文
![2月21日《王冕僧寺夜读》参看答案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10db36259eef8c75fbfb3e8.png)
课外文言文语段专题训练(2月21日)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诞挞。
已而复如初。
母曰:“日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咒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学遂为通儒。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1)听已,辄默记。
辄:____就___________ (2)父怒挞之。
挞:____鞭打_______________(2)琅琅达旦。
旦:_______天亮___________ (4)冕因去。
去:_____离家____________(5)窃入学舍。
窃:______偷偷地_______________2.翻译句子。
(1)已而复如初。
不久,又像原先那样。
(2)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进入学堂,听学堂里的学生读书,听完以后,就默默地记住它。
3.文中最能表现出王冕读书专心入迷的一句是: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4.你从本文中感悟到了什么?年轻时必须勤读苦练,长大后方能有所作为。
译文王冕,诸暨人,在他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要他在陇上放牛,他却偷偷地溜进学舍听学生们念书,听了就默默记住,有时晚上回来竟忘了牵牛。
有时会有人把牛牵回来,责备说踩了他的田,他的父亲生气了,狠狠地用鞭子和棍子打他,打完了还是不改。
他母亲说:“儿子读书像这样痴迷,为什么不让他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呢?”王冕于是离开家,到寺庙旁居住,晚上就出来,在佛像的大腿上坐着,拿着书照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一直读到天亮。
佛像大多数是土造的,狰狞可怖,王冕虽然是小孩子,但他坦然面对好像什么也没见到,一点也不怕。
安阳的韩性听说后对他感到惊异,(就)收他为弟子。
初二下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题解析1
![初二下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题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dd12e23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1b.png)
初二下册文言文语文综合检测试题解析1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僧寺夜读王冕①者,诸暨②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③,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④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⑤若不见。
安阳韩性⑥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⑦。
(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①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
②诸暨:地名。
③蹊:践踏。
④策,通“册”指书。
⑤恬:心神安适。
⑥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⑦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或牵牛来责蹊________ ②琅琅达旦 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3)选文主要写了王冕的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罴说柳宗元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
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持弓矢罂火,而即之山,为鹿鸣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
貙闻其鹿也,趋而至。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
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搏挽裂而食之。
不善内而情外者,未有不为黑之食也。
(选自《柳宗元诗文选注》)【注】①罴(pí):棕熊,也叫马熊或人熊,古称罴。
是陆地上体形第二大的食肉动物。
②貙(chū):古书中对云豹的称呼。
③寂寂:悄悄地。
④罂(yīng):瓦罐。
⑤捽(zuò)搏挽裂:揪住扑搏撕咬得四分五裂。
(1)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2)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
①罴之状,被发人立________②伺其至,发火而射之________③为鹿鸣以感其类________④闻其鹿也,趋而至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王冕僧寺夜读阅读答案
王冕僧寺夜读(9分)
王冕者,诸暨①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②上。
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亡其牛。
或牵牛来责蹊田③。
父怒,挞④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⑤映长明灯⑥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⑦。
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⑨。
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
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架母车,自被⑩古冠服随车后。
乡里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释】①诸暨(jì):县名,今属浙江省诸暨市。
②陇:通“垄”,田埂。
③蹊田:践踏田地。
④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
⑤执策:“策”通“册”,拿着书。
⑥长明灯:佛像前昼夜不灭的灯。
⑦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
狞:凶恶。
⑧韩性:绍兴人,大学者。
⑨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
⑩被:通“披”,穿。
20.(2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2)亡其牛(▲)(3)或牵牛来责蹊田(▲)(4)门人事冕如事性( ▲)
21.(3分)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答:▲
22.(4分)将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
(2)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译文:▲
(三)(9分)
20.(1)放牧(2)自己(他)的(3)责怪(4)对待。
(每空0.5分,共2分)
21.①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
佛像腿上,伴长明灯夜读。
②表现了他渴望读书、刻苦读书的品质。
(意思相近即可,前一问每点1分,共3分)22.(1)夜晚,(王冕)偷偷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拿着书映照在佛像前的长明灯下诵读,(书声)琅琅地读到天亮。
(“潜”“策”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
(2)安阳的韩性听说了这件事,觉得这孩子与众不同,(将他)收为学生,(他)于是学成了博学多通的儒生。
(“异”“遂”各0.5分,句意1分,共2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