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历史故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隋朝的历史故事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从上古的女娲传说到现代的改革建设,每一个故事记录了一个国家历史性的成败与荣辱。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隋朝的历史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

这个如昙花一现般的朝代所创立的众多制度都为唐朝所延续,如我们所熟知的科举制度。

殊不知,隋朝的得名,与湖北省年轻的城市随州颇有渊源。

这要从杨坚的父亲杨忠被封随公说起。

杨坚家族与随州本无瓜葛,杨坚自称是汉太尉杨震的十四世孙,意思是出自汉代以后士族高门弘农(今河南灵宝北)华阴杨氏。

其父杨忠是西魏、北周的军事贵族,西魏时为十二大将军之一,屡战有功,赐姓普六茹氏。

549年时,萧詧据有襄阳,为求自保,遂求援于西魏,请为附庸。

杨忠奉命“出师樊邓,饮马汉滨”,进而攻取随州、安陆,自此汉东之地尽为西魏所有。

杨忠为攻取汉东之地立下了汗马功劳,559年,北周明帝封杨忠为“随国公”,食邑一万户,另在竟陵县食邑一千户。

这样,随州与杨氏就此结下不解之缘。

562年,年仅22岁的杨坚出任随州刺史。

拥有府兵优势的杨坚之所以出刺随州,实因当时这个地区位置特殊。

它东与北齐对峙,南与陈相望,西南则比邻附庸小国梁,这样一个钳制三方的特别位置,对于北周来说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杨忠死后,杨坚又袭父爵为“随国
公”。

577年,杨坚随周武帝灭北齐,进为柱国。

此后两年之内,周武帝和周宣帝相继去世,继位的周静帝年方8岁,身边出现权力真空,杨坚得以凭借军事贵族的家世和皇太后之父的外戚身分,以辅政为名,行夺权之实。

后以周静帝的名义下诏,拜自己“为相国,总百揆,进爵随王,以安陆等二十郡为随国”。

581年,他以自己曾受封于随,因而用作国号,又认为“随”字里有一“走之”的偏旁不吉利,有“奔走不安”之意,便命去掉这一“走之”旁而作“隋”,祈望大隋王朝永保江山,生生世世延续不绝。

这与秦始皇命名为“始皇帝”,希望二世三世千世万世永无止境是一样的良苦用心。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秦二世而亡,隋也昙花一现。

同年,随州改为“隋州”,宋初复改为“随州”。

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把州郡名的文字拆去偏旁而为国号,这是仅有的一次。

历史学家岑仲勉在他写的《隋唐史》中也写道,清代金石家见初唐石刻多做“随”,均以为是旧说之误。

现在考古挖掘出来的隋朝石刻无不写作“隋”,往日新朝,往往反旧朝之所为,初唐间作“随”,也是因为此原因。

然而初唐以后,又作“隋”者多,作“随”者甚少,如果不是杨坚先曾改定,这种现象是无法解释的。

可见,随州是杨坚建国的滥觞之地,杨坚从随州刺史到随国公,再到随王,最终到隋朝皇帝,始终与随州有着不解之缘。

隋朝的历史故事篇二:一朝五帝都惨遭被杀中国历史上有几百位皇帝,很多皇帝的下场都很惨,但一个朝代的五位皇帝都以被杀的结局收场的朝代,那就只有隋朝了。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上承南北朝、
下启唐朝重要的朝代,国祚38年。

为了巩固隋朝的发展,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等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政治上,确立了影响后世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以巩固中央集权制度;正式制定出完整的科举制度,以选拔优秀人才,弱化世族垄断仕官的能力。

另外还建立政事堂议事制度、监察制度、考绩制度,这些都强化了政府机制,深刻影响后世封建王朝的政治制度。

在军事上,继续推行和改革府兵制度,经济上,一方面实行均田制并改定赋役,减轻农民生产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大索貌阅”和“输籍定样”等清差户口措施,以增加财政收入。

这些政策成就了隋初的开皇之治。

外交方面,隋朝的盛世也使得当时周边国家和境内的少数民族如高昌、倭国、高句丽、新罗、百济与臣服的东突厥[3] 等国皆深受隋朝文化与典章制度的影响,外交交流以日本的遣隋使最为著名。

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大运河以及驰道改善水陆交通线,同时兴建双都:洛阳、长安
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文帝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

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之一,被尊为“圣人可汗”。

604年8月13日被自己的亲生儿子杨广杀死。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在位期间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他好大喜功、穷奢极欲。

曾经从公元604年至608年短短4年间就动用了近540多万民力修建大运河,长城和洛阳城。

又西巡张掖、“亲征”吐谷浑、以厚利诱使西域商贾至洛阳,并于大业八年集三十万军队攻打高句丽,几乎动用了举国之力,最终于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

皇泰帝杨侗,隋炀帝长子杨昭之子,从小聪明过人,宽厚仁爱,即位前为越王,公元618年东都洛阳群臣段达、王世充等人奉他为帝,改元皇泰,史称“皇泰主”。

在位不到一年,被王世充所杀。

隋恭帝杨侑,杨昭第三子,他是李渊攻入长安拥立的傀儡皇帝,在位半年,又为李渊所废,次年去世,终年15岁。

说是病死,其实是被李渊的部下杀死。

以便李渊名正言顺的称帝罢了。

杨浩,隋炀帝的侄子,秦王俊的儿子,袭父爵封为秦王。

公元618年3月,宇文化及杀死炀帝后,由宇文化及以皇太后懿旨的名义拥立的皇帝。

最终被杀。

隋文帝和隋炀帝都给封建王朝和后世子孙做出过卓越的贡献,当然褒贬不一。

但大隋朝皇帝的下场着实很惨,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没有必要惋惜,知道有这些事就够了。

隋朝的历史故事篇三:隋文帝以法治子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他掌握政权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重要的一条,是制定新律,健全法制。

颁布新法的皇帝有很多,但是皇子犯法老爹治罪的例子却很少,隋文帝便做到了。

隋文帝不但重视制定法律,而且执行法律也非常严格,主张“法不阿贵”。

就是说执行法律,不偏袒那些有地位的尊贵者,王公贵族犯法,也要同普通百姓一样看待,一样治罪。

隋文帝不仅如此主张,
而且如此做了,就是对待自己的儿子也不例外。

隋文帝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杨俊。

杨俊被封为秦王以后,依仗权势,胡作非为。

他竟违犯国家规定的制度,偷偷地放债取息,实际上是敲诈勒索。

上梁不正下梁歪,杨俊手下的一些官员也乘机为非作歹,致使那些深受其害的小官吏和黎民百姓苦不堪言。

隋文帝得知消息后,派专使进行调查,处罚了100多个与这件事有牵连的人,并以此来警告杨俊。

可杨俊认为自己是皇帝贵子,无人敢惹,有恃无恐,仍然继续作恶。

同时,他还大兴土木,营建豪华宫室,成天带着一伙浪荡公子和歌姬舞女在宫中寻欢作乐。

隋文帝见杨俊如此骄奢淫逸,目无法纪,便下令将他召回京师,撤销了他的一切官职,不许他再参与政事。

杨俊被撤销官职的消息传出后,朝廷上下震动不小。

宫中的侍卫武官为讨好杨俊,便跑去对隋文帝说:“秦王只不过利用官务营建宫室,这不算什么大错,圣上应该原谅他。

”隋文帝反问:“他放债取息,是不是已经违反了国法?”侍卫武官只好点头称是。

隋文帝又问:“法律容许违犯吗?”侍卫武官哑口无言了。

隋文帝肯定地说:“法律是不容违犯的。

”说着便命令侍卫武官退下去。

紧接着,御史大夫杨素也跑来说情,劝隋文帝道:“对秦王的处罚太重了,求陛下看在父子的情分上,从轻处理。

”隋文帝说:“如果按照你说的意思,皇子们犯法要从轻处理,那不是要另外为他们制定特别的法律吗?”杨素无言以对。

隋文帝顶住了“说情风”,坚持依法惩办了杨俊。

隋文帝这样在皇太子身上严格执法,已经不是头一遭了。

他原来曾将大儿子杨勇立为太子,后来发现杨勇奢侈好色,仗势欺人,违法乱纪,便果断地将他废黜,重新立了太子。

当然,隋文帝到了晚年,变得昏庸起来,这要另作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