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实验房室内空气流场的计算分析

合集下载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空调房间室内气流组织模拟(fluent)

模型[1]m s,送风温如图,房间左下角有一个空调,送风和回风方向如图所示。

送风速度为1/度为25℃,壁面温度为30℃。

1.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①建立模型及网格划分的步骤在此处暂时省略,以后后机会再补上,这里直接读入网格文件hvac-room.msh。

②读入网格后应检查网格及网格尺寸,通过Mesh下的Check和Scale进行实现,这里不做详细描述。

2.求解模型的设定①启动FLUENT。

启动设置如图,这里着重说说Double Precision(双精度)复选框,对于大多数情况,单精度求解器已能很好的满足精度要求,且计算量小,这里我们选择单精度。

然而对于以下一些特定的问题,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有利。

[1] 李鹏飞,徐敏义,王飞飞.精通CFD工程仿真与案例实战:FLUENT GAMBIT ICEM CFD Tecplot[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312-317a.几何特征包含某些极端的尺度(如非常长且窄的管道),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不能足够精确地表达各尺度方向的节点信息。

b.如果几何模型包含多个通过小直径管道相互连接的体,而某一个区域的压力特别大(因为用户只能设定一个总体的参考压力位置),此时,双精度求解器可能更能体现压差带来的流动。

c.对于某些高导热系数比或高宽纵比的网格,使用单精度求解器可能会遇到收敛性不佳或精确度不足不足的问题,此时,使用双精度求解器可能会有所帮助。

②求解器设置。

这里保持默认的求解参数,即基于压力的求解器定常求解。

如图:下面说一说Pressure-based和Density-based的区别:a.Pressure-Based Solver是Fluent的优势,它是基于压力法的求解器,使用的是压力修正算法,求解的控制方程是标量形式的,擅长求解不可压缩流动,对于可压流动也可以求解;Fluent 6.3以前的版本求解器,只有Segregated Solver和CoupledSolver,其实也Pressure-Based Solver的两种处理方法;b.Density-Based Solver是Fluent 6.3新发展出来的,它是基于密度法的求解器,求解的控制方程是矢量形式的,主要离散格式有Roe,AUSM+,该方法的初衷是让Fluent具有比较好的求解可压缩流动能力,但目前格式没有添加任何限制器,因此还不太完善;它只有Coupled的算法;对于低速问题,他们是使用Preconditioning方法来处理,使之也能够计算低速问题。

流场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流场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流场平均速度计算公式流体力学是研究流体运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中流场平均速度是流体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流场平均速度是指在流体运动过程中,某一区域内各点流速的平均值。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流场平均速度对于设计和分析流体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流场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流场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overline{V} = \frac{1}{A} \int_{A} V \cdot dA \]其中,\( \overline{V} \) 表示流场平均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A 表示流场的面积;V 表示流场中某一点的流速;dA 表示面积元素。

在实际工程中,流场平均速度的计算通常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流场平均速度计算方法。

1. 测量法。

测量法是最直接的流场平均速度计算方法。

通过在流场中设置测量点,使用流速仪器(如流速计、风速计等)对各点流速进行测量,然后将测得的各点流速求平均值即可得到流场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流场较小、流速较低的情况。

2. 数值模拟法。

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求解流体力学方程得到流场各点流速分布,然后对流场进行离散化处理,计算各点流速的平均值来得到流场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流场的计算,能够较准确地得到流场平均速度。

3. 统计法。

统计法是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流场进行分析,通过对流场中各点流速进行大量测量,然后对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流场平均速度。

这种方法适用于流场较大、流速较高的情况。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计算流场平均速度的方法,如图像处理法、声速法等。

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流场情况,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流场平均速度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空气动力学、水力学、热力学等领域,流场平均速度的计算都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对流场平均速度的准确计算,工程师可以更好地设计和分析流体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空调房间空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空调房间空气流场分布的数值模拟

( 1 .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e s i g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H e n a n C i v i l A i r D e f e n s e L i m i t e d C o m p a n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4 , C h i n a ; 2 . S c h o o l o f C h e mi c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d E n e r g y , Z h e n g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 C h i n a )
回的送 风方 式为 最佳 气流组 织方 案 。本研 究 对 空调 房 间 气流 组 织设 计 具 有理 论 指 导 意 义和 实用
价值 。
关 键词 : A i r p a k软 件 ; 气流组 织 : 数值 模 拟
中 图分 类号 : T U 8 3 1 . 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1 0 0 2—6 3 3 9( 2 0 1 3 )0 5— 0 4 2 0— 0 6
d o wn—e x h a u s t i n g, d o w n—s u p p l y i n g a n d s a me t o p—e x h a u s t i n g , d o w n—s u p p l y i n g a n d o p p o s i t e t o p—e x —
t i o n o f a i r— s u p p l y o u t l e t a n d a i r— r e t u r n v e n t .I t u s e s CFD s o f t wa r e Ai r pa k t o s i mu l a t e f o u r t y pi c a l a i r—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

3.7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确定及送风量的计算在已知空调区冷(热)、湿负荷的基础上,确定消除室内余热、余湿,维持室内所要求的空气参数所需的送风状态及送风量,是选择空气处理设备的重要依据。

3.7.1空调房间送风状态的变化过程在空调设计中,经常采用空气质量平衡和能量守恒定律来进行空调系统的一些能量问题分析 图3-10表示一个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示意图,房间余热量(即房间冷负荷)为Q (kW),房间余湿量(即房间湿负荷)为W (kg /s),送入m q (kg/s)的空气,吸收室内余热余湿后,其状态由O(h O ,d O )变为室内空气状态N(h N ,d N ),然后排出室外。

图3-10 空调房间的热湿平衡 当系统达到平衡后,总热量、湿量均达到了平衡,即总热量平衡 ⎪⎭⎪⎬⎫-==+O N m N m O m h h Q q h q Q h q (3-43) 湿量平衡 ⎪⎭⎪⎬⎫-==+O N m N m O m d d W q d q W d q (3-44)式中 m q ——送入房间的风量(kg/s ); Q ——余热量(kW );W ——余湿量(kg/s );O O d h ,——送风状态空气的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N N d h ,——室内空气比焓值(kJ/ kg )和含湿量(kg/kg )。

同理,可利用空调区的显热冷负荷和送风温差来确定送风量。

)(O N p m t t C Qq -= (3-45)式中 Q ——显热冷负荷(kW );C p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01 kJ/ (kg ⋅K)]。

上述公式均可用于确定消除室内负荷应送入室内的风量,即送风量的计算公式。

图3-11 为送入室内的空气(送风)吸收热、湿负荷的状态变化过程在h-d 图上的表示。

图中N 为室内状态点,O 为送风状态点。

热湿比或变化过程的角系数为sR O N d d h h W Q --==)(ε (3-46) 由上可得,送风状态O 在余热Q ,余湿W 作用下,在h-d 图上沿着过室内状态点N 点且/Q W ε=的过程线变化到N 点。

吸顶式空调送风形式对室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吸顶式空调送风形式对室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

吸顶式空调送风形式对室内流场影响的数值模拟作者:贾学斌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22期【摘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分析比较吸顶式空调不同送风方式条件下不同时刻的温度场和流场流线。

发现原方案下,气流与周围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的范围有限;设置合适的导流罩结构能够延长气流到达地面的时间,加大高速气流两侧的漩涡范围,使得更多冷气流停留在空间,与室内高温气体进行热交换,加速室内气体降温;建议导流罩角度选取15°。

研究结果可为室内吸顶式空调房间的送风方式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吸顶式空调;数值模拟;气流组织;送风形式;导流0 引言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室内区域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长时间停留的场所,空调作为其必不可少的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温度的舒适性和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人们更希望时刻处在一个健康、舒适的空间。

目前,为提高室内空气气流品质,进行了一些研究。

文献[1]应用CFD模拟软件对夏季中央空调房间中常用的上送上回送风形式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空调送风角度对室内气流温度场和速度场的影响,进而讨论房间的舒适性。

文献[2]采用数值计算软件FLUENT模拟冬季室内气流组织的分布状况,经过对比分析不同的送风速度对室内活动区温度和速度的影响。

文献[3]利用fluent软件通过置换通风和侧送风两种送风方式下办室内的速度场、温度场、CO2浓度场所进行的数值模拟分析。

文献[4]介绍了一种下送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利用Airpark软件对该设计方法下的空调房间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文献[5]针对相同室内条件、不同气流组织形式下的各种模型,运用暖通空调专用数值模拟软件Airpark,对室内速度场、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

然而随着室内吸顶式空调的大范围使用,对于其送风方式很少考虑,这势必有可能未将空调利用效率最大化,从而影响室内气流组织和舒适性。

因此本文将以吸顶式空调为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研究空调不同的送风形式对室内气流组织的影响,进而得到一种较为合理的送风方式,为提高空调送风效率,节约能源消耗提供参考。

空调房间流场温度场的fluent模拟报告

空调房间流场温度场的fluent模拟报告

空调房间流场温度场的fluent模拟报告1. 引言1.1 概述空调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环境,并为人们提供舒适的居住和工作条件。

空调房间的流场温度场分布是一个关键因素,对室内温度均匀性、舒适性以及能源消耗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对空调房间的流场温度场进行模拟与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着空调房间流场温度场的Fluent模拟展开研究。

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流场温度场模拟方法、模拟结果与分析、参数优化与仿真结果验证以及结论与展望。

每个部分都包含了具体的子章节,以便系统地介绍和阐述相关内容。

1.3 目的本文旨在使用Fluent软件对空调房间的流场温度场进行详细模拟,并通过分析结果和验证方法,评估其在不同工况下的效果。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如何优化空调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温度均匀性,并展望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

以上是对文章引言部分内容的详细清晰撰写。

2. 流场温度场模拟方法2.1 空调流场模拟概述空调房间的流动和温度场模拟是通过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简称CFD)方法实现的。

该方法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并结合大气物理学、传热学和传质学等知识原理,对空气在房间内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分析。

通过该模拟方法可以了解空调房间中的气流运动规律以及温度分布情况,进而为空调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有效依据。

2.2 Fluent软件介绍Fluent是一种常用的CFD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程领域。

它提供了强大的求解器和前后处理器,可实现复杂流体问题的数值模拟和分析。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Fluent软件进行空调房间流场温度场仿真模拟。

2.3 模型建立与边界条件设定在进行流场温度场模拟前,需要建立几何模型并设置边界条件。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绘制出空调房间的几何图形,并导入Fluent软件进行后续处理。

然后需要定义边界条件,包括房间墙壁、入口和出口等。

第五章 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

第五章 空调房间的空气分布

5.3 空气分布器及房间气流分布形式 上送上回
单侧上送上回
异侧上送上回 散流器上送上回
5.3 空气分布器及房间气流分布形式 下送上回
5.3 空气分布器及房间气流分布形式 中送
5.4 房间气流分布的计算
一、 一般气流分布的计算方法
5.4 房间气流分布的计算 空间气流分布受到射流受限、射流重合、非等温等 因素的影响
5.1 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温度状况 射流
等温射流 非等温射流 自由射流
是否受限
受限射流
在空调工程中常见的情况,多为非等温受限射流。
5.1 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一、自由射流
等温自由射流

射流轴心速度:
ux u0

0.48
ax

0.145
0.48 ax

md0 x

m1 F0 x
d0
d0
d0 极点
射流断面直径:
dxLeabharlann ax 6.8( 0.145)
d0
d0
紊流系数
射流扩散角: tg 3.4a
u0 ux
起始段
主体段
x
集中射流:圆形、 方形、矩形
扁射流:边长比大 于10的风口 扇形射流:扇形导流
5.1 送风射流的流动规律 非等温自由射流
轴心温度:
Tx 0.73 ux n1 F0
根据A查表,K3=1.65
二﹑孔板送风的计算方法
5.求到达工作区的中心气流速度:
取有静压室孔板, 0.75

ux1 u0
x 0.1 射流扩散受限
✓可以认为当射流
回流区最大平均风速:
断面面积达到空间 断面面积的1/5时,

室内气流分布

室内气流分布

第10章室内气流分布10、1对室内气流分布得要求与评价10、1、1概述空气分布又称为气流组织。

室内气流组织设计得任务就就是合理得组织室内空气得流动与分布,使室内工作区空气得温度、湿度、速度与洁净度能更好得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舒适感得要求。

空调房间内得气流分布与送风口得型式、数量与位置,回风口得位置,送风参数,风口尺寸,空间得几何尺寸及污染源得位置与性质有关。

下面介绍对气流分布得主要要求与常用评价指标。

10、1、2对温度梯度得要求在空调或通风房间内,送入与房间温度不同得空气,以及房间内有热源存在,在垂直方向通常有温度差异,即存在温度梯度。

在舒适得范围内,按照ISO7730标准,在工作区内得地面上方1、1m与0、1m 之间得温差不应大于3C (这实质上考虑了坐着工作情况);美国ASHRAE55-9标准建议1. 8m与0. 1m之间得温差不大于3C (这就是考虑人站立工作情况)。

10、1、3工彳乍区得风速工作区得风速也就是影响热舒适得一个重要因素。

在温度较高得场所通常可以用提高风速来改善热舒适环境。

但大风速通常令人厌烦。

试验表明,风速v0、5m/s时,人没有太明显得感觉。

我国规范规定:舒适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2m/s,夏季〉0、3m/So工艺性空调冬季室内风速〉0、3m/s,夏季宜采用0、2-0> 5m/So10、1、4吹风感与气流分布性能指标吹风感就是由于空气温度与风速(房间得湿度与辐射温度假定不变)引起人体得局部地方有冷感,从而导致不舒适得感觉。

1・有效吹风温度EDT美国ASHRAB有效吹风温度EDT(Effective Draft Temperature) 来判断就是否有吹风感,定义为EDT (txtm) 7.8(x0.15) (10-1)式中tx,t卄室内某地点得温度与室内平均温度,C; v X-室内某地点得风速,m/s。

对于办公室,当EDT=-1. 7~IC,VxV0、35m/s时,大多数人感觉就是舒适得,小于下限值时有冷吹风感。

空调试验房室内空气流场的计算分析

空调试验房室内空气流场的计算分析

空调试验房室内空气流场的计算分析摘要:本文对空调试验室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测试室送风系统进行改进设计,明显改善测试室流场分布。

关键词:流场FLUENT测试0综述焓差法实验室常常忽略外部流场分布的不均匀性,以至影响到测试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而大量流场测试周期长、操作复杂,测试室气流速度通常很小,即使微小扰动对测试结果都有很大影响,而且缺乏对气流方向的预测,即使排除人为因素也很难测出流场真实速度,不利于测试室流场改进。

进行数值模拟将有利于工程检测、改进,节省人力、财力和时间。

计算机数值模拟有助于工程设计的改进。

研究如何形成合理的流场,满足测试室负荷要求,避免回流短路现象,以达到良好的送风效果,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模型简化与计算为了简化实际问题,便于分析,在建立数学模型前对室内气体的流动先做以下假设:室内气体满足牛顿内摩擦定律,为牛顿流体;室内流体温度变化不大,密度可视为常数;室内气体的流动形式为稳态紊流;在紊流中心区,忽略能量方程中由于粘性作用而引起的能量耗散;室内空气在房间内壁面上满足无滑移边界条件。

本文计算所选择的求解器是Fluent5/6。

对于在用Fluent软件计算时所采用的有关数值计算方法,说明如下:压力项、能量项、紊流动能和紊流耗散率项的离散都采用二阶迎风格式。

二阶迎风格式也就是一阶导数的具有二级截差的差分格式,它可以克服迎风差分截差比较低的缺点而又能保持它的长处。

压力与速度的藕合关系的处理方法选用SIMPLE算法。

采用标准k-ε二两方程模型来求解湍流问题时,控制方程包括质量和方程及k-ε方程。

根据以上假设可建立其数学模型,整场的流动应满足质量和动量方程(1)质量方程(1)(2)动量守恒方程(2)湍流模型标准两方程模型8](Jones&ampLaunder,1972)湍流动能k的方程,其一般形式为(3)这里,为生成项,为耗散项湍流耗散率ε的方程,一般采用的形式为(4)这里为生成项,为耗散项2边界条件本文中的算例包括以下边界条件:给出入口速度边界,具体值由风机风量及送风管道尺寸计算给定给出出口压力边界,具体值由测试给定在固体边界上对速度取无滑移边界条件,即在固定边界上流体的速度等于固体表面的速度. 3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3.1水平面X方向原始模型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进数值模拟结果如下图1~6所示在图7~8中,可以清楚看到原始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进数值模拟在各个水平面上速度的分布及变化情况。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计算与模拟分析

高大厂房分层空调气流计算与模拟分析

d′0
d′0
(3)
Ar= g·Δt0·d′0 v′0·2 T
(4)
式中 Ar —送风射流的阿基米德数。
带入相关数据,计算出Ar=1.8×10-3,Y′=2.91m。
验证:ΔY=|Y′-Y|=0.09燮0.20m,满足要求。
射流末端轴心速度vx为:
′ ′ v′x =3.347Ar-0.147 X -1.151
X Y v 1.124 0.533 -0.182 x
(2)
式中 X —射程,m,通过上述计算可知,X=18.1m;
Y —射流落差,m,通过上述计算可知,Y=3.0m;
T —空调区空气的绝对温度,K,按空调室内设计
温度26℃计算,T=273+26=299K;
Δt0 —送风温差,选用10℃;
vx —射流末端速度,m/s,通常vx=2vp=2×0.3=0.6m/s。
1 项目概况
西 北 地 区 某 部 装 厂 房 , 总 建 筑 面 积 27360m2,长
240m,宽114m,其中两跨240m×36m和一跨240m× 42m,主厂房屋面钢梁最低点标高16.0m,属于高大空 间建筑。
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15) 中第4.4.4条及条文解释的规定,建筑空间高度≥10m 且体积V>10000m3时,宜采用分层空调系统。分层空 调与全室性空调相比,前者夏季可节省冷量约30% 左 右[1 ̄3],因此,能减少空调系统的运行能耗和初投资。针 对该项目的特点,设计时决定采用分层空调系统。
社,2015. [3] 邝国衡. 某会展中心大空间中庭分层空调系统设计[J]. 广东土木与建
筑,2005,(10):38,39. [4] 陶文铨. 数值传热学[M]. 2版.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8.

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场地通风量

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场地通风量

如何通过计算来确定场地通风量作者:佛山炬墺特暖通科技有限公司发表时间:2011-5-25 8:51:48 阅读:次广东风机风量就是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广东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一、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风机数量。

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V--场地体积(m3)n--换气次数(次/时)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

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

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

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

以防影响附近住户。

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

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

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二、计算所需总推力ItIt=△P×At(N)其中,At:隧道横截面积(m2)△ P:各项阻力之和(Pa);一般应计及下列4项:1. 隧道进风口阻力与出风口阻力;2. 隧道表面摩擦阻力,悬吊风机装置、支架及路标等引起的阻力;3. 交通阻力;4. 隧道进出口之间因温度、气压、风速不同而生的压力差所产生的阻力.三、确定风机布置的总体方案根据隧道长度、所需总推力以及射流风机提供推力的范围,初步确定在隧道总长上共布置m组风机,每组n台,每台风机的推力为T。

满足m×n×T≥Tt的总推力要求,同时考虑下列限制条件:1. n台风机并列时,其中心线横向间距应大于2倍风机直径2. m组(台)风机串列时,纵向间距应大于10倍隧道直径四、单台风机参数的确定射流风机的性能以其施加于气流的推力来衡量,风机产生的推力在理论上等于风机进出口气流的动量差(动量等于气流质量流量与流速的乘积),在风机测试条件先,进口气流的动量为零,所以可以计算出在测试条件下,广东风机的理论推力:理论推力=p×Q×V=pQ2/A(N)P:空气密度(kg/m3)Q:风量(m3/s)A:风机出口面积(m2)试验台架量测推力T1一般为理论推力的0.85-1.05倍.取决于流场分布与风机内部及消声器的结构。

暖通空调室内气流组织计算

暖通空调室内气流组织计算

暖通空调室内气流组织计算经过空调系统处理的空气,经送风口送入空调房间,与室内空气进行热质交换后由回风口排出,必然引起室内空气的流动,形成某种形式的气流流型和速度场,速度场往往是其它场(如温度场、湿度场和浓度场)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不同恒温精度、洁净度和不同使用要求的空调房间,往往也要求不同形式的气流流型和速度场。

气流设计的任务是合理的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度、湿度能更好的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的舒适感要求。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到空调房间的空调效果,而且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量。

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很多,如送风口的位置及型式,回风口的位置,房间几何形状及室内的各种扰动等。

其中以送风口的空气射流及其参数对气流组织的影响更为重要。

6.1 风口型式和气流组织形式送风口型式及其紊流系数的大小,对射流的发展及流型的形成都有直接影响。

因此,在设计气流组织时,根据空调精度、气流型式、送风口安装位置以及建筑装修的艺术配合等方面的要求选择不同型式的送风口。

常见的典型送风口型式有:侧送风口、散流器、孔板送风口、喷射式送风口和旋流送风口。

侧送风适用于剧院看台等大型公共场合,喷口送风适用于空间交大的公共建筑和高大厂房;根据本建筑物的实际情况(有吊顶夹层,速度场温度场均匀),最终决定,室内送风方式用顶送。

按照送、回风口布置位置和型式的不同,气流组织形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侧送侧回,上送上回,中送下回,中送上下回,下送上回及上送上回。

本设计全部房间均采用卡式四面出风型风机盘管,送风方式为上部两侧送上部中间回。

合理地组织气流流线的问题,主要是考虑送风口设置的位置,回风口影响较小。

6.2 气流组织计算图5-1 房间气流组织校核计算用图在本工程中,对房间的气流组织分布需要校核,以检验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气流分布效果,目前在气流分布校核计算较多依赖于实验的经验式。

现举剧名住宅区房间为例来说明气流组织校核的过程。

空调系统风道的流场分析与优化研究

空调系统风道的流场分析与优化研究

空调系统风道的流场分析与优化研究空调系统是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而空调系统中的风道对其性能至关重要。

风道的设计和优化可以直接影响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能耗和室内空气质量。

因此,对空调系统风道的流场进行分析与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道流场分析风道流场分析是研究空气在风道中流动和传热过程的方法。

在分析风道流场时,可以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方法来模拟空气的流动,了解风速、温度和压力等参数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风道的设计是否合理。

在风道流场分析中,首先需要对建筑的结构和房间布局进行准确的建模。

然后,通过设置适当的边界条件,模拟室外和室内的温度、湿度和风速等参数,再根据空气的流动性质,建立相应的数值模型。

通过求解相应的方程,可以得到在风道中空气的速度、温度和压力等分布情况。

通过对风道流场进行分析,可以评估空调系统的运行效果。

例如,在室内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分析风道的流场,可以确定供风和回风的位置,优化风速和温度分布,从而提高室内空气的均匀度和舒适度。

二、风道优化研究风道的优化研究旨在通过改善风道的结构和布局,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道优化技术。

1. 风道设计:合理的风道设计可以降低空气阻力,减少能耗。

例如,通过合理选择风道的形状和尺寸,在改善空气流通的同时,减少湍流和压力损失。

2. 风道材料:选择合适的风道材料可以减少风道的摩擦阻力,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例如,采用光滑表面的材料,可以减少摩擦阻力,提高空气流动性能。

3. 风道布局:合理的风道布局可以提高空气的均匀度和舒适度。

例如,在供风段和回风段之间设置屏障,可以避免短路效应,改善室内空气的分布。

4. 风道调节:通过风道调节,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不同房间的送风量和回风量,实现能耗的最优化。

例如,采用变风量系统,根据房间的不同负荷需求,调整送风量的大小,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

通过风道优化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空调系统的性能。

合理的风道设计和布局,不仅可以提高空调系统的效能和能耗,还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度。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

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干球温度:干球温度是空气温度的度量,不受湿度影响。

在实验室中,干球温度对冷热负荷有直接影响,需要根据室内外设计计算参数进行确定。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分压力与相同温度下饱和水蒸气分压力的比值。

在实验室中,相对湿度对人体的热舒适度和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一定影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3.新风量:新风量是指实验室中为了满足人员呼吸和换气的需要,需要引入的新鲜空气量。

在实验室暖通设计中,需要根据人员数量、设备运行情况等因素来确定新风量。

4.噪声要求:实验室中的设备运行会产生噪声,为了确保室内人员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需要采取措施降低噪声,包括对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合理布局等。

5.照明要求:实验室中需要足够的照明来满足人员的工作需求和设备的运行要求。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考虑照明设备的散热和通风需求,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人员的舒适度。

6.气流组织:实验室中的气流组织是指室内空气的流动方式,包括送风、回风、排风等。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合理布置送风口、回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确保室内空气的流动均匀、顺畅,避免出现涡流和死角。

7.洁净度要求:对于一些高洁净度的实验室,需要特别关注室内空气的洁净度。

在暖通室内设计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高效过滤器、新风口加装空气过滤器等,以控制室内的尘埃粒子数和微生物含量。

以上是实验室暖通室内设计计算参数的一些主要方面,具体参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保证实验室的暖通室内环境达到人员的工作需求和设备的运行要求。

空气动力学中的流场计算方法和技术研究

空气动力学中的流场计算方法和技术研究

空气动力学中的流场计算方法和技术研究随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空气动力学是研究空气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以及空气流动规律的学科,其研究范围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设计等领域。

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中,流场计算方法和技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们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加准确地了解流场特性,为科研和工程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一、常见的流场计算方法1.有限元法有限元法是利用微分方程的连续性和边界条件,把流体领域分割为有限数目的小元件,在每个小元件的内部建立数量有限的求解方程,从而使微分方程的解得以完成的一种计算方法。

该方法可以处理各种材料和复杂的几何形状,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网格法网格法又叫有限体积法,是一种应用于流体力学的数值计算方法,它可以将连续介质的空间离散为各个离散的小体积,在每个小体积内求解流体的运动参数,从而得到整个流场的运动情况。

3.质点追踪法质点追踪法是一种通过跟踪大量质点在流场内的运动轨迹来计算流场参数的方法。

此方法适用于非定常的流动计算,如尾迹流场、湍流中的微观涡流等。

二、流场计算技术的研究方向1.大规模并行计算应用现代计算机的高速和低成本,使得流场计算越来越趋向于采用大规模并行计算的方法。

近年来,高性能计算机的不断发展,为流场模拟和计算提供了更加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加多样化的计算方式,这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高精度算法和模型流场计算中所采用的数值算法和数学模型对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很大。

高精度算法和模型不仅能提高流场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而且也可以测量复杂的流动现象和流场性质,以及研究流场的物理机制和数学模型,这为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便利和支持。

三、空气动力学应用的案例1.风力发电机组设计风力发电可以说是绝对依赖大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建立良好的风力发电机组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在设计过程中了解流场特性和流场参数,则需要采用相应的流场计算技术来计算流场的动态变化,并针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计算比较,最终得出最好的风力发电方案。

探讨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

探讨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

探讨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也日益广泛。

CFD技术是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的缩写,它是一种应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用来模拟流体力学和传热传质过程。

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利用CFD技术可以进行流场分析、传热分析、优化设计等,为工程设计和运行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参考。

本文将探讨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在提高工程设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CFD技术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流场分析在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流场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CFD技术可以模拟空气在通风系统中的流动状态,包括速度分布、压力分布、湍流程度等。

这有助于工程师了解气流在管道、设备和室内的分布情况,为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提供参考和支持。

2. 传热分析传热是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利用CFD技术可以对管道、换热器、散热器等设备进行传热分析,模拟介质在设备中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而评估设备的传热性能并优化设计方案。

3. 设备优化利用CFD技术,可以对暖通空调制冷工程中使用的空调设备、散热器、风机等进行流场、传热和结构分析,以优化设备的设计和性能。

可以通过CFD模拟风机叶片的流场和叶片受力情况,优化叶片结构,改善风机性能。

4. 室内空气质量分析CFD技术可以模拟室内空气的流动和分布,进而评估不同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有助于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和净化设备,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CFD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设计效率。

传统的暖通空调制冷工程设计往往需要通过数值计算和实验来获得流场和传热传质等数据,并依靠经验进行设备和系统的设计。

而利用CFD技术,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流场、传热传质等数据,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

工程师可以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CFD技术可以提高工程设计质量。

办公室空调环境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分析

办公室空调环境计算流体力学模拟分析
..
6 模拟计算 根据以上 内容 ,设置了收敛条件后 ,我们使用计算 流体力学 软 件对 两 个工 况 都进 行 了模 拟 计算 。工 况 l 和工 况 2 的收敛 迭 代 次 数分 别 为 1 l次 和90 ,计算 时间分 别 为6 和 81 ,可 见 。针 0 l 3次 . h .h 2 对 比较 规则 的几 何模 型 ,分 别采 用零 方程 模 型 、R G k 模 型 , N —e 二 阶 迎风 格 式 ,在 目前普 通 的计 算 机硬 件 配置 环境 下 ,对计 算 时 间的 影 响并 不显 著 ,并不 建议 基 于 节约 计 算 时间 的 目的 选择 零 方 程 模 型 。 由于 办 公 室 内人 员 主 要 处 于坐 姿 工 作 , 主要 选 取 Y I 的人 员 作 区截 面分 析模 拟的 结果 。 由于版 面所 限 ,各种 =.i 0n 参数 的分 布 图略示 ,只对 模 拟结果 中 的各种 参数 值做 简要介 绍 。
在 流场 计算 方法 方 面 ,使 用 了基 于 非结 构 网格 的SM L ( I P E 求 解压 力耦 合方 程组 的半 隐式法 ) 法 。 算
3 如何使用工程方法确 定边界条件
31风 口边界 条件 确定 .
1 )风 1送 风 温度 。使 用负 荷计 算软 件计 算 空调 负荷 、电子焓 3 湿图绘 制过 程线 的 工程方 法 ,确定 送风 温度 为 l℃ 。 8 2)风 E送 风 速 度 。本 典 型 办 公 室 ,风 口有 效 面 积 系 数 为 l 07 ,风 机盘 管 中档风速 下冷 量 即可 满足 要求 。中档 风量 ( 3 ) . 6 m/ h 为40 6 ,利 用风 口面 积和风 量 ,即可 计算 风 口的送 风速 度 。
耩蟊

空调房间的气流分析

空调房间的气流分析
据分析表 明位于 闭式空调系统房间上方的混乱气流在没有安装足够多的 电子设备之前应用 了数十年。本文 以标准的办公室房间为主。模拟平
面 上 的 空 气调 节 器 的 引风 机 在 不 同 方位 上调 节 温度 及 风 速 分 布 用 以 达 到居 住着 的最 大 舒 适 度 。 对 于 液 态 流 体 , 着 重 于 分析 湍 流 的 k系 数 和 雷
T 一 切应 力:
J ◆J I I 1  ̄' t l I I ◆J I I 1  ̄1 川◆ J I I j ◆I I I I ◆ …I ◆ …I  ̄F …◆ … 1 4 - 1 I I I ◆I I I ◆】 l ¨ ◆…l ◆I I I I  ̄1 I l l ◆ …I ◆ ◆ 1 I I l ◆ …I ◆l I I l ◆ 川l ◆I I I 4 - … ◆ …l ◆l I I 1 ◆…◆ 【 I I I 4- l I I 【 ◆ 川I  ̄1 } { 1 ◆… ◆I I 1 I ◆I I I I ◆ …I  ̄1 … ◆I I I l ◆…l ◆1 I I l 4 t - ¨ ¨ ◆川l ◆…◆ I I I I ◆I i i I ◆l
术语 表 :
N 一 立 方体 单 元 格 的 个数 :
a 一 栅 格 间距 :
n 一 节点个数 : 卜 液体 密度 :
t 一 时间 :
u 一 在 x轴 坐标 方 向 的 速 率 大 小 ; v 一 在 Y轴 坐 标 方 向 的速 率 大 小 : w 一 在 z轴 坐标 方 向 的速 率 大 小 :
但 从 工程 规 划 开始 到 工程 施 工 结 束 。 设 计 起 着 决 定 性 揣摩 设 计者 的 意 图 . 提 高施 工 的技巧 与技 术 , 则该 工程 就 不 可 能 的作 用 . 成 为一 个优 秀的 园林 工程 。 同时 . 在 施 工过 程 中, 经 常会 出现各 的主 导 作 用 。 因此 ,笔 者认 为要 想做 出一 个 园林 景 观 精 品 工 种 各样 的 问题 . 而这 些 问题 不 单单是 施 工 中的 难 度等 问题 , 也 有 程 : ① 得 找 到 一个 一 流 的设 计 单 位 , 他 们 通 常 具 有 丰 富的 设 计 很 多是 设计 问题 . 比如设 计 缺 陷较 多, 或 者 现 场条 件 变化 导 致 需 经验 以及 走 在 时 代 前 沿 的 创 意 思 维 及 生 态设 计 理 念 ,他 们 还 会 有 最周 全 最 长 远 的 考 虑 ,这 样 的 设 计 单 位 才 会 有 出彩 的整 要 设计 变更等 。 因此 , 需要 把 设计 与施 工 有机 地 结合 起 来 。 而 园 林 景观 工程 全过 程 管 理 的 重要 环 节 包括 :① 组 织 设 计 方 案 交底 会 . 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准确传达设计方案意 图, 而 管 理 人 员应保 证 把 设 计 意 图传 达 给 施 工单 位 ,保 证 设 计 意 图的 落 实 ; ( 审核 并修 正施 工 组 织 设 计 , 根 据工程 实际情况 , 调 整 并 修 正 施 工 单位 提 出的施 工 组 织 方 案 ,保 证 施 工进 度 方 案具有可信性 . 保证工程工序质量能满足设计要求 ; ④ 地 形 效 果 的 严 格 把 控 与调 整 , 人 工 造 地 形 效 果 对 于景 观 工 程 来 说 , 是 不能 够 忽 视 的 . 对 工程 效 果 有 着 直 接 的影 响 , 但 就 算 设 计 师 在 设 计 图纸 上 准 确标 注 了各 个标 高 点 、 等 高线 等 , 实 际施 工 时 却 很 难 做 到 百 分 百 的按 图施 工 。 再者 , 地 形 的 塑 造现 场 感 觉 更 关 键. 这 时就 需要 设 计 师 进 行 现 场 指 导 , 加 上 施 工 单 位 具 有 较 高 水平 的 机 械 手 等 配 合 , 才能 创 造 出 凹 凸有 致 、 峰 回 路 转 的 完 美

一种新型房间空调器室内温度分布的cfd研究

一种新型房间空调器室内温度分布的cfd研究

基金项目: 广东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2017B030305004);广东省科技应用型重大专项项目(2016B020243011)
72
FLUID MACHINERY
Vol. 47,No.10,2019
内空气流场的分布情况,并与试验值相比较,表明 CFD 模拟计算是一种可靠有效的研究方法。
家用空调送风和排风方式与中央空调均不 同,然而关于家用空调在房间温度场,风速场方面 的研究匮乏,常见的研究方法:送风口位置和大小 固定,只是改变送风温度、湿度、送风速度和送风 角度中的某一个或者几个参数。而本文将设计一 种顶部 45°角送风的新型房间空调器,其送风口 形状、大小、位置和送风角度有别于传统房间空调 器,采用 CFD 与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室内温度分 布进行研究。
threedimensional?cfd?models?for?conventional?air?supply?mode?and?the?top?air?supply?mode?with?45?blow?angle?were?built?to?simulate?the?indoor?temperature?distributionrespectivelythe?results?show?thatcompared?with?the?conventional?air?supply?modethe?temperature?uniformity?in?the?room?in?top?air?supply?mode?with?45?blow?angle?was?significantly?improved?and?comfort?was?also?enhanced
Abstract:A new type of room air conditioner with 45° blow angle at the top was designed. Three-dimensional CFD models for conventional air supply mode and the top air supply mode with 45° blow angle were built to simulate the indoor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respectively.The results show that,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air supply mode,the temperature uniformity in the room in top air supply mode with 45° blow angle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nd comfort was also enhanced. To achieve the same indoor average temperature,the air supply volume required was reduced by approximately 50% and the average energy saving was about 30%.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re in high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both models,which can provide guidance for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air conditioner and optimization of indoor air distribution. Key words:room air conditioner;CFD;temperature field;air supply angle;numerical simulation

人工环境试验室内空气流场的研究

人工环境试验室内空气流场的研究
维普资讯
第 7卷
第 5期
制 冷 与 空 调
REFR I GERA T1 0N AND R — CON DI O NI G 7年 10月
人 工 环 境 试 验 室 内 空气 流 场 的 研 究
肖 飚 金 苏敏 。 史 ’ ’
求, 预测 室内气 流分布情 况 。 目前 预测室 内气流分 布情 况主要 有 4种 方式 :
备_、 1 可视化 程度高 的优 点 , C D方法越 来越 多 J 故 F
的应 用 于暖通 空调领域 。 由于 C D技 术在 国外 已 F
①射 流理论 分析方 法 ; 区域化模 拟 ; ② ③模 型试验 ; ④C D方法 。传 统 的射 流分 析 方法是 基 于一 些标 F 准或理 想条件 所提 出的或试 验得 到 的射 流公式 , 对 于 内部结构 不同 的各 种试 验室 , 同样 的公 式做分 用 析势 必会带来 较大 的误差 , 而且该 方法 只能给 出室
ABSTRACT S mu a e t e i s pp y y tm f he a tfca n io m e t a o a o y wih i l ts h ar u l s se o t r iiile vr n n lb r t r t
c mp t t n l l i y a c ,a ay e h h r c e it f t e e it g ar s p l d c o u a i a f d d n mis n lz s t e c a a t r i o h x si i u p y mo e a — o u s c n
经进 入工 程实用 化阶段 , 以笔者将 此方 法初步 用 所 于试 验 室的前期设计 工 作 , 试验室 内部 分送风 腔 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调实验房室内空气流场的计算分析
摘要:本文对空调实验室流场进行模拟计算,在此基础上对测试室送风系统进行改良设计,明显改善测试室流场散布。

关键词:流场FLUENT 测试
0 综述
焓差法实验室常常忽略外部流场散布的不均匀性,以至阻碍到测试结果的稳固性和准确性。

而大量流场测试周期长、操作复杂,测试室气流速度通常很小,即便微小扰动对测试结果都有专门大阻碍,而且缺乏对气流方向的预测,即便排除人为因素也很难测出流场真实速度,无益于测试室流场改良。

进行数值模拟将有利于工程检测﹑改良,节省人力、财力和时刻。

运算机数值模拟有助于工程设计的改良。

研究如何形成合理的流场,知足测试室负荷要求,幸免回流短路现象,以达到良好的送风成效,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1 模型简化与计算
为了简化实际问题,便于分析,在成立数学模型前对室内气体的流动先做以下假设:室内气体知足牛顿内摩擦定律,为牛顿流体;室内流
体温度转变不大,密度可视为常数;室内气体的流动形式为稳态紊流;在紊流中心区,忽略能量方程中由于粘性作用而引发的能量耗散;室内空气在房间内壁面上知足无滑移边界条件。

本文计算所选择的求解器是Fluent5/6。

关于在用Fluent软件计算时所采纳的有关数值计算方式,说明如下:压力项、能量项、紊流动能和紊流耗散率项的离散都采纳二阶迎风格式。

二阶迎风格式也确实是一阶导数的具有二级截差的差分格式,它能够克服迎风差分截差比较低的缺点而又能维持它的优势。

压力与速度的藕合关系的处置方式选用SIMPLE算法。

采纳标准k-ε二两方程模型来求解湍流问题时,操纵方程包括质量和方程及k-ε方程。

依照以上假设可成立其数学模型,整场的流动应知足质量和动量方程
(1) 质量方程
(1)
(2) 动量守恒方程
(2)
湍流模型
标准两方程模型[8](Jones & Launder,1972)
湍流动能k的方程,其一样形式为
(3)
那个地址,为生成项,为耗散项
湍流耗散率ε的方程,一样采纳的形式为
(4)
那个地址为生成项,为耗散项
2 边界条件
本文中的算例包括以下边界条件:
给出入口速度边界,具体值由风机风量及送风管道尺寸计算给定给出出口压力边界,具体值由测试给定
在固体边界上对速度取无滑移边界条件,即在固定边界上流体的速度等于固体表面的速度.
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水平面X方向原始模型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良数值模拟结果如以下图1~6所示
在图7~8中,能够清楚看到原始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良数值模拟在各个水平面上速度的散布及转变情形。

改良模型孔板送风速度散布加倍均匀,送风初始平面上速度散布在~s之间,与原始模型相较有超级明显的改善。

这主若是因为流线形的隔板能更好的改变静压室内的压力散布,从而更好的改变孔板的送风速度散布,这能够从压力场散布图中取得进一步证明,模拟结果和咱们的理论预测有专门好的吻合。

垂直面Z方向原始模型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良数值模拟结果如以下图9~10所示
在图9~10中,能够清楚看到原始数值模拟和优化改良数值模拟在垂直面上的速度散布情形。

在这两张图中速度散布对照十分鲜明,流线形隔板模型速度散布更均匀,死角比较少,除工况机周围及一些死角外,流线形隔板模型在那个平面上的速度均在s以上且散布均匀,而原始模型顶部正中部份明显有一个死区。

4 计算结果
本文在原始模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针对原始模型孔板送风速度不均匀的缺点从头设计一种相对简单有效的流线型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及优化改良得出结论如下:本物理模型的独特的地方在于把入口和出口边界放在了非研究区域的送风管道中,而且第一次用整个流场回路作为数值模拟计算的对象,如此就把入口和出口简化假设对研究区域的阻碍降到最小,或说把简化假设带来的误差引入到非研究区域。

通过扩大模拟范围,来达到净化研究区域的目的.从原始模拟结果来看,孔板送风气流散布不均匀,专门是接近孔板的区域,还存在必然的回流,中间区域流速低,接近于零,双侧流速高,送风口相对一侧墙壁区域周围气流速度最高,中间部份形成两个明显的低速涡流区域。

由于工况机周围负压的阻碍,造成墙壁一侧和地面上方气流速度偏大,测试室中心区域流速偏低。

进一步分析可知,气流初态决定于静压室内压强散布,气流终态决定于工况机周围负压散布,其它区域为二者彼此作用彼此阻碍的过渡区域。

改变气流散布只能从静压室结构和工况机的位置来考虑。

依照原始模拟静压室压力散布不均造成孔板送风不均,作者设计流线型改良模型,经计算主流区域速度散布较原始模型有明显改善。

参考文献
1. 赵琴,王靖. FLUEN在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用.制冷与空调,2003,1:22-25.
2. 张祎恬,余晓明,陈月林等.空调风冷系统的流场仿真分析与探讨.流体机械,2003,8:15-19.
3. 苏秀平, 陈江平, 陈芝久等. 间冷式冰箱风扇区域流场的数值模拟和优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第37卷第7期.
4. 姚征,陈康民.CFD通用软件综述.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02,2:22-25
图1 距板孔400mm平面流场(原始)图2 距板孔800mm平面流场(原始)
图3 距地面1500mm平面流场(原始)图4 距板孔200mm平面流场(改良)
图5 距板孔600mm平面流场(改良)图6 距地面1500mm平面流场(改良)
图7 距门1500mm垂直流场图8 距门1500mm垂直流场(改良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