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合集下载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doc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霞洞镇竹林小学多年来,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本着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构建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 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注重实效” 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以培养“ 四有新人” 为目标,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深化素质教育为重点,以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中心,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德育体系。

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德育管理制度,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营造了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为我校的跨越式和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对学校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要求, 也是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归宿。

作为一所学校, 其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是育人的特殊地方,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德育必须放在首位,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的重要地位,克服重智育、轻德育, 重升学、轻素质,重结果、轻过程的思想。

我校的发展印证一条清晰的发展轨迹:教学的成功来自德育教育的成功。

我校为了使学校德育工作做出实效,做到以下几点:1、领导的认识是最关键的任何一项工作, 没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是难以做好的。

学校领导开拓创新、高屋建瓴, 树立全新教育办学理念。

建校伊始, 就提出:“ 学校必须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

学校成立了以政教处为中心的职能处室、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学生会、团委等群众学生团体的三级德育工作队伍,构建适合学校实际发展的德育体系, 保证多渠道、多方位的德育教育途径,营造和谐的德育育人环境。

2、育智先育人首先学生要学会做人,其次才是学习。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摘要:一、背景介绍二、八大基本理念概述1.更加注重以德为先2.更加注重面向人人3.更加注重终身学习4.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5.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6.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7.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8.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正文:《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的八大基本理念《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是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划,旨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

该规划提出了八大基本理念,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指导。

1.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优先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同时,要更加注重以德为先,全面贯彻幼儿教育方针,全面提高保教质量。

2.更加注重面向人人教育现代化要保障每个人平等受教育权利,努力提供公平、优质、包容的教育,使教育选择更多样、成长道路更宽广。

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3.更加注重终身学习在信息化时代,教育不仅要满足人们求知的需求,还要适应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因此,我们要将学有所教与终身受益相结合,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

4.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

同时,要增强综合素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强化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弘扬劳动精神,强化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5.推动各级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我们要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

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阶段,都要推动高水平高质量普及,提高全民受教育水平。

6.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在新时代,我们要把教育办成人民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评高级小结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评高级小结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评高级小结
【原创版】
目录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2.用爱为生,保驾护航的教育实践
3.评高级小结:对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反思与提升
正文
教育,是一项关乎民族未来、国家兴衰的事业。

我们始终秉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在此,我将以评高级小结的形式,对这一理念与实践进行反思与提升。

首先,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原则。

这一原则强调,教育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

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坚决贯彻这一理念,把德育放在首位,把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文明素养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坚实基础。

其次,用爱为生,保驾护航,是我们教育实践的基本要求。

这一要求强调,教育工作者应以深厚的爱生之情,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和保障。

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理解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的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然而,在实践这一理念和要求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在德育教育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用爱为生的实践中,我们也需要进一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期待。

总的来说,评高级小结是一次对我们教育理念和实践的反思与提升的过程。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评高级小结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 评高级小结

评高级小结1. 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指以人的需求、利益和幸福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在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意味着将学生的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素质提高作为最终的教育目标。

这需要教师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方面的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做到个性化、全面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2. 德育为先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品德教育的过程。

以德育为先,意味着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将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民族情感等作为学生学习的首要任务。

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和学校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3. 用爱为生用爱为生,意味着我们要以对学生的爱和温暖来滋养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感受到关爱与尊重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去感染学生,去启发他们内心的感情和情感,让学生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4. 保驾护航保驾护航是指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榜样,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氛围,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尚的师德,有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善于引导学生,给予学生关爱和支持,并在学生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及时给予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稳步前行。

结语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这是教育事业的宗旨和目标,也是教育工作者一直以来的追求。

唯有在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指导下,用爱为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到保驾护航,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厚德载物,用爱育人,期待着未来更加美好的教育。

在当今社会,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用爱为生、保驾护航的理念不仅是教育工作者的追求,也是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待。

在这个时代,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生活能力,让他们成为具有道德情操、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之人。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班主任培训思想汇报新民市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组许颖我非常荣幸地于2011年9月22日参加了在本溪县高中举办的辽宁省首届高中学校德育(班主任)教研工作交流研讨现场会。

本次会议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提升高中德育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为宗旨,根据德育工作的现实要求,从高中德育队伍实际需要出发,发现培养高中优秀班主任、总结和共享各地经验,以促进高中德育工作常态化、科学化、专业化,提高高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会上,聆听了很多教育专家的讲座和市、县(区)班主任德育的经验交流,观摩了本溪县高中学校德育活动和省内10名高中优秀班主任班会课,深受启发,今天把我学习的心得体会向各位领导、老师做以汇报:一、本溪县高中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特色树品牌,全面育英才1、重视校园绿化和园区内的建筑所彰显的教育意义和文化内涵。

独具匠心的教学楼命名如“熙翰”“德润”“储英”“跃渊”承载着庄重典雅的人文气息,孔子圣象传承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递着先贤的教育理念,直径2.08米的金苹果象征着人类的智慧和勇敢,四大发明浮雕明示着科技兴国的理念,“天道酬勤”“行者无疆”“拼搏”“礼让”等巨型石刻鞭笞着学子们永远向前,脚踏实地、执着坚忍的“好运牛”象征着运气只与努力相伴的真理,直径30米的大型音乐喷泉唱和着时代的旋律,这些具有人文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建筑与学校优美的自然景观相得益彰,相互映衬,营造了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氛围,对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师生的情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重视教育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

本溪县高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全方位,多角度开展活动课,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坚持每周二下午八、九节、周三下午八、九节分别为高一活动课、高二活动课时间。

开设近20个活动小组,从活动内容上分为体育类、文艺类、知识与技能类。

开设活动课是素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结果,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打造高质量的活动课,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需求层次
成认低层次需求 激发高层次需求 帮助争取谋生需求 推动追求自我实现
最低目标:谋生
郑板桥 恽南田
我清高,我自立
信奉“行行出状元 〞的罗福欢
• 记者:
• 现在很多大学生
觉得找工作很难,
你有什么忠告?
• 罗福欢:
• 首先是你最好是
先能养活自己OK,
你别再让父母为你,
大学生 选择街边擦鞋, 走过8年 再这样操心,那样
个人需求
人生体验
尊重学生个性选择
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尊重个性
“根雕〞: 神形各异 积极张扬
“木雕〞 : 千人一面 呆板畏缩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 最初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 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 识非常欣赏,但缺乏动手 能力却成了杨振宁的死穴。 在芝加哥大学,“哪里有 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1948年初,获知的杨笑振话,一直流传至今。 宁在实验室不顺经历的 特勒给出了建议:转攻理 论物理学。
的创业之路 ,从昔日的小鞋摊儿到 再给你拿生活费什
今天拥有80多家加盟店
么的,那样才是对 的。
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需求群众化:
+ 社会需求
个人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社会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道德养成
社会需求
社会责任 学术开展
文明传承
教育需求群众化:
个人需求
教育需求群众化:
职业技能
竞争资本 幸福源泉
班主任工作新理念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 为重、全面开展
•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 大学建校100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
• 要坚持把促 进学生健康成长作 为学校一切工作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业标准》中四个基本理念的理解

《专业标准》中四个基本理念的理解

教师专业标准中四个基本理念的理解
《教师专业标准》中提出了四个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这四个理念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

1.学生为本
学生为本的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核心位置,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情感、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师德为先
师德为先的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备高尚的师德,包括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能力为重
能力为重的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此外,教师还应该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

4.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的理念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总之,《教师专业标准》中的四个基本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是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思想。

理解和贯彻这些理念,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以德为先,育人以德为本——谈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德育协同育人工作

教育以德为先,育人以德为本——谈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德育协同育人工作

教育以德为先,育人以德为本——谈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德育协同育人工作发布时间:2022-11-09T09:26:41.810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9月总第427期作者:黄绍刚[导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答好的首要问题。

要办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应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放松,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黄绍刚四川省隆昌市城关职业中学642150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必须回答好的首要问题。

要办成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应抓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不放松,以立德为根本,以树人为核心,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0年5月,内江市级课题《引领中职学生内化道德意识的实践》立项,于2013年1月结题。

我校传承并优化前期课题成果,构建融入地方优秀文化,“校企家社”协同育人的县域中职德育模式,成果于2016年全面形成。

我校提出以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德育共同体,打造德育生态链;引入学生认可的地方优秀文化德育资源,充实德育资源库;整合资源,构建县域中职“校企家社”四位一体的具有乡土气息、地域特色、职教特点的德育模式。

一、强化“四要素”,保障高效实施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理念,强化“组织、政策、教学、条件”四要素保障。

一是,组织保障。

学校组建德育工作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企业组建校企合作领导小组、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家庭组建家长委员会;社会组建中职生积极心理学研究室、校外德育实践基地管理委员会。

二是,政策保障。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四位一体”德育建设章程》,调动四方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制定《家长委员会章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

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

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一、中小学校长角色定位我们认为,要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必须首先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

当前,学校之间学校管理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校长对角色定位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中小学校长必备的基本理念、知识和能力缺失。

日常工作陷于琐碎的行政杂务,缺少对于教育之道的思考,不知道那些工作是该做的,不知道怎样把该做的工作做好、做细、做精。

在当今教育新常态下,校长角色的正确定位,是提高学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一般地说,“中小学校长是指在中学、小学担任领导职务并具有决策、管理权的人员,是学校的最高行政负责人,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全面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和行政管理各项工作”。

这种表述,普遍被社会认可,突出了校长工作的职业属性及行政地位。

中小学校长如何履行职责?过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没有制定明确的工作指引,缺乏具体的指导。

为建设高素质中小学校长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部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和《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两个标准均指出“校长是履行学校领导与管理职责的专业人员”。

所谓专业人员,一般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为生的人。

他们受过系统的专门教育,掌握了从事特定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从事专业活动,从业人员要符合准入条件,担任校长就要有校长任职资格。

中小学校长要明确校长的角色定位,有效践行校长专业标准,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二、学习专业标准,明确专业发展方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业标准》《高中教育校长专业标准》是对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合格校长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制定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考核评价标准等的重要依据。

《校长专业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校长专业化成长起到了“建章立制”的作用,是校长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校长专业化的重要保障。

专业标准强调校长应树立“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的四个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的四个教育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的四个教育理念作者:吴德慧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3期摘要:高等学校要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作为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认真抓好。

为确保高校多出人才、出好人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坚持以下几个教育理念:德育为先、以人为本、终生备课和勇于创新。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理念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274-02一、德育为先的理念“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我们党和国家一贯坚持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一个人的道德素养是促使其全面发展的灵魂。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校生总数已经超过2 500万人,毛入学率已经超过23%;“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初步确立,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进一步弘扬,基本道德规范进一步落实。

但是,目前一些高校的德育工作与党和国家的要求、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一些高校德育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忽视学生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

这种单一流向的德育方式导致学生道德理论和道德行为的知行不一。

第二,当前,我国的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没有真正落实,在很多情况下还停留在口号上、文件上和会议上。

高校教育评估的主要指标是教学质量,智育处于首要地位,德育在大学的全盘工作中严重失位,忽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第三,高校德育工作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职辅导员来完成,二者的工作缺乏协调性,相对独立、相对封闭,缺乏交流与协调。

这是导致德育工作有效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转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德育之中,把德育标准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首要标准,确保高校教育和人才培养正确的政治方向,切实落实“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1]。

(完整版)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完整版)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今天我反复研读了《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多遍,感触颇深!。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中学教师的基本专业要求,是中学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学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专业标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它的基本理念:“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

”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一个合格教师所必备要素、这四句话也时时扣动我的心弦,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这四句话让我感到做一个教师的责任和光荣!下面我就自己的一些教学过程来谈谈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一)学生为本教师,因为学生而存在!因此必须要以学生为本,尊重中学生权益,以中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中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的教学是失败的教学,没有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的老师也不能算一个合格老师!因此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去研究我们学生、了解我们学生,然后才能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为我们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备课时,充分了解所有学生的现有英语水平和发展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握学习难度,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保持学习英语的信心,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功感受,并使他们在各个阶段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同时我还充分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经历、学习水平和学习风格,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充分发掘学生的不同潜能,与学生建立真诚、理解和信任的关系,因材施教,鼓励创新,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主发展空间。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教授知识方面,我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步骤,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互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探究、展示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英语,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机会,引导他们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尤其在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势下。

另外,在课堂中,我想方设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妥善处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被广泛地认为是实现国家繁荣和个人成功的关键所在。

然而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不足以培养真正的人才。

为了建设一个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被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所重视和实行。

育人为本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思想道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造能力。

这一方案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发展人的本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助于塑造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价值观。

德育为先意味着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将德育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

这个方案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它将道德品质视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的重要标准。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需要建立一种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在其中发展和成长。

首先,教师应该成为引导学生发展的导师和榜样,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校和家长也应该共同努力,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各种社会资源,培养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此外,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意识。

然而,实施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要实施这一方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

同时,评估学生的品德和道德素养也比较困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

此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很多家庭缺乏教育意识和方法,这会限制这一方案的实施效果。

综上所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德育放在首位,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质和能力。

通过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这一方案有助于培养具备道德品质和创新能力的真正人才。

然而,挑战仍然存在,需要教育机构、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推动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

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

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师德为先的基本理念:一、基本理念(一)师德为先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关爱小学生,尊重小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二)学生为本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三)能力为重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研究小学生,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四)终身学习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和做法;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二、基本内容维度领域基本要求专业理念与师德(一)职业理解与认识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小学教育工作的意义,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3.认同小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修养,为人师表。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二)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6.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7.尊重小学生独立人格,维护小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位小学生。

不讽刺、挖苦、歧视小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小学生。

8.信任小学生,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有益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不同需求。

9.积极创造条件,让小学生拥有快乐的学校生活。

(三)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小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

11.尊重教育规律和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小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幸福浸润童年,文化滋养心灵

幸福浸润童年,文化滋养心灵
• …… • 五、创设“幸福节日”,活跃实施课程 • (一)“幸福节日”的主要类型 • 农夫节、种植节…… • (二)“幸福节日”的评价要求
第六部分 课程管理
• 一、组织建设 • 课程领导小组 • 二、制度建构 • 认证制度、…… • 三、安全管理
• 四、协同推进
• 五、经费保障
“德育为首,教学为核心,幸福教育为主方向”是七坊镇中心学校一贯坚持的办学思想。
一、学校办学理念
了解一个学校首先了解一下一个学校的文化理念, 学校文化可以通过各种载体获得清晰地表达。琼山 东门一小的校徽、标语、建筑物、校园环境,鲜明 地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让人们一走进这座学校, 就会立即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
• 长期以来,“一里出三贤”成为当地美谈,并在历史 岁月的烟尘中不断延续,为后来读书人所膜拜与敬仰 。而作为身处府城的东门第一小学,学校领导一班人 正是切身感知到这样一种厚重历史人物文化对时代教 育影响的特殊作用,经过反复地推敲和考量,学校提 出了“传承古琼台“一里出三贤”的史典文化,让人 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一个办学理念。在经过 学校中层以上的干部认可,最后再经学校教代会集体 讨论通过后,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校训——“崇德向 善、腹有诗书”,校风——“弘扬正气、求真务实” ,教风——“民主和谐、创新作为”,学风——“善 思笃行、合群博学”,即“一训三风”。
海口市琼山东门第一小学教育思想——“贤课程”思维架构图
办学理念:传承古琼台“一里出三贤”的史典文化,让人 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贤德之人。 校 训:崇德向善 腹有诗书 校 风:弘扬正气 求真务实 教 风:民主和谐 创新作为 学 风:善思笃行 合群博学
教育哲学:尚贤教育
课程理念:以贤育贤
课程模式:贤课堂

以德为先 引领发展

以德为先 引领发展

河南教育·基教版2019第6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应以德为先。

小学教育,更应注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家庭、社会同心同德,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发展德育共同体每一个生命体都是在多元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每一方的教育力量都不容忽视。

学校应发展由师生、家长、社会正能量等元素组成的德育共同体,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

形成共同认知。

学校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教师提升自我修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学校应利用好家校沟通平台、家长会、社会实践等交流渠道,让家长与学校统一教育思想,共筑德育共同体。

树立共同目标。

小学阶段,学校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同时,应进行德育内容和目标的提炼,让教师和家长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明确方向,找准途径,做好德育工作。

二、内化德育共同行德育,重在育人的过程。

如何潜移默化地把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品德,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行动。

发挥学校教育引领作用。

学校德育要做到“两手抓”。

一手抓好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的一言一行中渗透中华美德,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一手抓德育特色活动,如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传统节日文化进课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与思,将中华民族的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向家庭教育延伸。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针对家庭德育观念薄弱这一现象,学校应通过家校课堂、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教育咨询平台等形式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让家校沟通顺畅,充分发挥德育的第二主阵地作用。

和社会教育融合。

学校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模式,让师生在学习与实践的融合中感知社会。

学校可通过邀请身边的劳动模范、文明榜样等举办专题讲座,还可以让师生、家长共同参加志愿者实践活动、角色体验活动等,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真善美,传播爱与和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育人为本”理念
“育人为本”是办学宗旨。做为校长,我们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把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生活条件好了,有些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他们不知道学习的目标是什么,来学校只是为了混日
一以德为先理念以德为先是道德使命它要求校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引领发展、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的基本理念,更好地发挥校长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领导、教学领导和组织领导作用,从而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化发展,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下面我结合教授的讲座谈谈对这些理念的理解。
一、“以德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和学校管理工作,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立德树人,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关爱师生,尊重师生人格。
“以德立教,专注教育。”我认为校长们在平时工作中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全面加强学校德育教育。近阶段,网络媒体上经常报道一些关于学校校长和教师的负面新闻,这对学校冲击很大。社会对师德的讨论也越来越多。学校应是圣洁的殿堂,是守护儿童的天使。所以,校长要有正气才能带出良好的学校风气。校长在学校内民主或专制,科学或愚昧,创新或刻板,好学或迂腐,甚至做人做事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全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