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开创外交新局面课堂简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_教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2)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2、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根本原因)(3)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说明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2)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4)有利于世界和平二、中美关系正常化(打开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台湾问题悬而未决;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相对衰落;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三、中日建交回顾历史,日本曾给中国带来哪些灾难?日本为什么想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中国人民为什么能够不计前嫌,伸出友谊之手,化干戈为玉帛?(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日本曾带给中国人民的是苦难和仇恨.但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有利于中国的发展,更有利于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引田中角荣的话设问:1、直接原因?2、此行目的?探究:联系热点:当前中日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中日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忽冷、忽热;最大的障碍是历史问题、领土问题(联系热点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过渡:所以70年代在这三方面的突破就为中国的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
为中国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变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就要求我们一切的工作都要服务于这一中心,所以新时期我们的外交政策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新中国的外交又打开了新的篇章——和谐之篇?四、新时期的外交“和而不同、和谐世界”这是孔子的理念,传遍五洲。
教学设计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教学目标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教材内容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引言部分是以历史照片并配以文字出现的,所表现的是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这一历史瞬间。
这张照片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
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照片中不同的人物表情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什么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随着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国将在国际舞台上有什么影响,国际关系将有什么变化和发展?本课的重要内容包括三部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上的重大突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家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改革开放后,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坚持改革开放,维护世界和平,在国际舞台上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新时期外交卓有建树。
第一目“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席位”中应了解: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毛泽东在开国大典上宣告:中央人民政府是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
按照国际惯例公认的原则,台湾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代表已经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应该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多次致电联合国要求取消国民党集团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新中国的要求得到苏联、印度等国家的支持。
由于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极力阻挠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新中国成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②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联合国中逐年增加亚非会员国,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越来越多,赞成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美国操纵联合国阻挠中国重返联合国的局面已无法维持。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1

1.讲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包括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如“一国两制”政策在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中的应用。
2.介绍我国外交政策在实践中的主要成就,如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讲解这些事件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3.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引导学生辩证看待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辩证看待我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最新动态,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责任感。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深入探讨我国在某一国际事件中的外交策略和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请学生选取一个我国参与的国际事件,如“一带一路”倡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分析我国在该事件中的外交策略、取得的成果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要求不少于800字,要求逻辑清晰、论据充分,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能力。
难点:理解这些事件对我国外交关系发展的意义,以及我国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法,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成就。例如:“一国两制”政策在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国际关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成就,特别是“一国两制”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2.掌握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重要历史事件,了解这些事件对我国外交关系发展的意义。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外交成就的相关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我国外交新局面的开创过程,分析外交政策背后的原因,评价外交成就。
(3)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和取得的成就。
2.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情感与客观评价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我国外交新局面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思维能力。
(2)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交政策及其背后的原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教学评价:
(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践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终结性评价:通过书面测验、课堂问答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评价能力。
4.教学拓展:
(1)组织学生参观外交成就展览,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我国外交新局面的开创过程。
4.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讨论交流等活动中,体验外交过程,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及外交成就,特别是中美建交、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香港和澳门回归等重要事件。
难点:理解我国外交政策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及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外交成就。
2.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外交动态,增强时代责任感。
教学设计11: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及基本史实,理解这是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视频、材料与照片再现历史场景,进行历史回顾,并感受正在发生的外交活动。
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与学生一起探究中美关系正常化与中日建交对中国和世界以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知道中国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增强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未来,顺应历史潮流发展的现状意识。
【学重点、难点】重点: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难点:不同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请大家观看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找出它反映了我国50年代哪些外交成就?(多媒体放映:文献纪录片《周恩来外交风云》片段)学:(略)教师过渡: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发达国家建立适应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合作关系,这是70年代以后中国外交工作的重点导入本课标题《开创外交新局面》(二)讲授新课问题情境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合作探究1: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说是“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新中国成立时为何没有立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师: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说是“恢复”,而不用“加入”之类的说法?新中国成立时为何没有立刻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呢?学:(略)师: (总结) 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新中国在成立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按照国际惯例,理应取得在联合国的代理权,但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的敌视政策,并扶持台湾国民党集团占据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3.培养学生的开放心态,让他们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4.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关注国家外交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学情分析
6.教学评价方面,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7.针对学困生,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采取个别辅导、小组互助等方式,助力学困生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以时事新闻为切入点,如我国领导人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讲话、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外交活动等,引发学生对我国外交政策的关注。
2.通过展示一些与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3.提出问题:“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然选择?这一时期我国外交政策有哪些特点?”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联合国、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2.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外交政策调整所带来的成果,增强他们对我国外交事业的自豪感。
3.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回顾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外形势,分析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
2.系统讲解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外交政策,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外开放等,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1. 传授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干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究其对国际干系产生的重要影响;2、以改革绽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外交活动为例,明白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优良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安定促进互助成长所做出的努力;3、理解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身分进步是外交突破的要害因素,明白外交是基于国度利益和环球战略的思虑与博弈。
2. 传授重点/难点传授重点:中美、中日干系正常化传授难点:不同时期中外洋交政策的调解3. 传授用具4. 标签传授历程(1)“乒乓外交”谱写了中美干系史上的一段韵事,你知道“乒乓外交”产生的背景和汗青意义吗?(2)20世纪70年代,中国事怎样打开外交新场面的?【导入】开创外交新场面本单位的主题是新中国的外交,在新中外洋交史上不得不提一位风云人物,他便是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部长——周恩来。
西方媒体也对这位中国领导人时刻存眷,他曾经六登《时代》周刊封面,本日我们截取此中三幅来剖析《时代》对周恩来的解读透视着一种美国怎样的对华信息。
(展示三幅图片:幻灯片2)①1951年:《共产主义分子——周恩来》,下面一行小字写着“美国的仇人也是中国的仇人”。
为什么说是“美国的仇人”?美国仇视中国。
“中国”在这里指的是什么政府?台湾政府。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说周恩来是美国的仇人也是中国的仇人了。
②1954年:《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周恩来身后的栅栏里关着一条“张牙舞爪”和“目露凶光”的青龙,这期杂志出版时正值日内瓦会议召开时期,中国以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到场会议,由此可见美国杂志散布“中国威胁论”。
③1972年:《尼克松的中国之旅》,由四幅图组成,分别是尼克松与毛泽东、周恩来会面;尼克松匹俦登长城以及寓目样板戏《红色娘子军》,把这四幅图片奇妙破裂的是一个汉字“友”。
从这三幅图片的解读中,可以发觉中美干系呈现出一种怎样的趋向?从敌对到缓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教版⾼中历史必修⼀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教案《开创外交新局⾯》教案教学⽬标知识与技能(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所取得的重⼤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的重要影响。
过程与⽅法(1)结合时政热点和国内外背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分析把握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所做出的⼏次外交政策的重⼤调整和所取得的外交成就,引导学⽣从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逐步缓和的史实,学会从复杂的事物中寻找突破⼝,学会运⽤联系的⽅法分析中美的缓和和直接推动了中⽇关系的改善。
(2)认识把握⽑泽东、周恩来、邓⼩平等领导⼈的外交思想,以及他们的外交实践和外交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培养积极进取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2)通过了解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情况,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培养⼀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建树。
难点: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开创新局⾯的背景;新时期中国外交努⼒的国内国际意义。
教学过程课堂导⼊1971年10⽉25⽇,第26届联合国⼤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决议,恢复中华⼈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当提案通过时,会场⼀⽚沸腾。
会后,美国代表也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的转折点。
20世纪70年代,中国⾛出了外交史上的阴霾,迎来了外交新局⾯!新课学习⼀、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指导学⽣齐读课⽂导⾔,提问:这段内容反映了哪⼀重⼤历史事件?(⽣答: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设问: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什么是恢复⽽不是加⼊呢?(引导学⽣解释其中缘由,然后教师补充介绍)1.原因引导学⽣看课⽂导⾔图⽚,然后依次提出问题,学⽣依次回答:为什么图⽚中不同⼈物表情不同?谁欢欣⿎舞?谁垂头丧⽓?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了哪些国家的有⼒⽀持?中国重返联合国与中国的实⼒有关吗?最后请学⽣整理概括中国得以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1)国际:⼴⼤发展中国家的⽀持;(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3)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衰落。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一、课程背景本节课讲述了中国在近代历史中的外交政策,特别是在近代前期与西方列强的斗争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以及涉及的历史事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了解到中国外交政策形成的背景与原因,以及中国如何迎接外来文明的挑战和如何应对列强意图的变化。
同时,也能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外交政策所面临的双重压力:国内与国外。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与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2.理解中国在近代前期与列强的斗争中采取的外交策略,并体会这些策略的历史意义;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理解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
难点1.深刻理解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所受到的双重压力;2.理解中国复杂的外交政策形成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诱发学生对近代中国的了解,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2. 基础知识梳理利用工具书,重温中国在近代前期与列强的斗争中所采取的一系列外交策略及其历史意义。
3. 深入课文结合课本,展开深度分析,了解中国复杂的外交政策形成过程,并理解外交政策背后的原因和现实意义。
4. 课堂互动集体探讨:是否存在中国在与列强的斗争中所采取的一些不当或者错误的外交策略?5. 课堂小结总结全文,澄清内容和思路,强化教学效果。
五、教学方法1.合作式学习法;2.竞争式学习法;3.讨论式学习法;4.课堂辩论式学习法。
六、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教学文本及工具书等。
七、教学评估1.教师巡视;2.学生互评;3.小组评测;4.个人总结。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背景和历史事件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对理解教学内容有一定阻碍。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在介绍外交政策的基础上,多给学生一些中国近代历史的背景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外交政策产生的背景和原因,进而理解外交政策的执行。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高一级历史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案【教学目标】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新时期外交的特点、目标和成就。
【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影响。
新时期外交的特点、目标和成就。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课前自学】开创外交新局面1、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原因:70年代中国的提高,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
(2)表现:年10月,第届联大恢复中国在的合法席位。
(3)意义:有利于中国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中美国关系正常化①1971年7月,访华,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②年2月,访华,在上海签署《》,两国关系开始走向。
③年,中美国正式建立。
3、中日关系正常化(1)原因: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标志:年日本首相访华,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3)意义:促使更从国家与中国建交,美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尸被打破。
4、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的国际环境。
(2)、目标:反对,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合作探究】1、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对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2、新时期外交的特点、目标和成就?【堂上训练】1.中国新时期外交思想与新中国初期外交思想的内在一致性主要包括()①反对霸权主义②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③维护国家主权与世界和平④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抗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一位学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同美国的关系正常化,也就没有(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蓬勃发展。
”其含义是指中美关系正常化()A.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B.标志着美国对中国封锁政策的彻底失败C.促使西方许多国家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3.2009年11月16日,“侬好”,美国总统奥巴马一句美国版“上海话”,作为开场白与数百名上海大学生开始了对话。
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doc

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32019-05-18【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32019-05-18【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32019-05-18【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32019-05-18【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32019-05-18【学习目标】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人教版历史高中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以下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3.运用比较法、分析法等历史研究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外交事件背后的历史规律。
3.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分析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逐渐上升的原因,以及我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针对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1.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和意义。
2.重大外交事件对我国外交事业的推动作用。
3.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外交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5)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难点知识。
3.作业设计:
(1)课后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我国外交政策发展变化的小论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2)设计一份关于重大外交事件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图片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外交成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让学生预习教材,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课堂讲解:教师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作业质量:要求字迹工整,论述清晰,注重史实依据,体现自己的思考。
3.作业评价:教师将对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提高。
高中历史必修一教学设计{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过程和影响;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重大外交事件的基本过程和意义。
2.难点:理解外交政策调整背后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因素;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独立自主等外交政策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把握外交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
(二)教学设想
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我会对每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我将设计以下习题:
1.列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并简述其意义。
2.分析我国在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事件中的外交策略。
3.结合邓小平外交思想,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政策的认识。
学生完成练习后,我会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以下重点:
1.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在外交实践中的运用。
3.重大外交事件的基本过程、成果和意义。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我国的外交动态,将所学知识与国际形势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和现实关注度。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简要回顾改革开放初期的国际背景,分析我国在这一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详细介绍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内容,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并解释这些原则在外交政策调整中的具体应用。
3.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基本过程、成果和影响。
(一)导入新课
高一历史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教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70年代以来我国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以及基本史实2、探讨取得外交成就产生的重大影响二、过程与方法1、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材料,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2、从国家利益与全球战略考虑外交政策,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教学方法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对基本事实已有基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幻灯片展示三张图片:乔冠华的笑、跨越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毛泽东会见田中角荣要求学生观察图片。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
问:图片反映70年代中国外交的哪三件大事?学生回答——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总结提问:大家知道,我国现在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中美、中日关系是我国对外关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可是,你知道中国是如何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吗?你知道中美、中日是怎样确立外交关系的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交政策作出了怎样的调整?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呢?从而导入新课。
新课讲授: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观看视频,结合课文第一目内容思考:1、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1)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中国对联合国的筹建和成立做过重要贡献。
(2)由于美国采取抵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致使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长期得不到恢复。
动动脑:阅读课文112页历史纵横思考: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应?2、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情境设置:毛泽东曾风趣地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和中小国家用轿子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不去就脱离群众了。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推荐五篇]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推荐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32170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5.png)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推荐五篇]第一篇: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
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简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中国新时期外交建树的具体活动,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二)过程和方法运用历史资料和历史照片,创设和再现历史的情景,使学生置身于历史发展的情境之中,体验与感悟历史。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讨论等教学方式,对相关的史实进行梳理和归纳,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基本历史线索和基础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70年代以来我国外交局面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放眼世界,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世界局势,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重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及影响【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教师:首先先来见证中国外交的两件大事:2014年11月联合国通过朝鲜人权决议案,中国等投反对票;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携夫人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
从这些图片中我们可以发现如今的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日益重要的角色。
那么我们不仅要思考:新中国是何时能在联合国合法的行使自己的表决权,中美两国又是何时能进行这种友好的国事访问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今天的内容。
(过渡)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国的外交形势比较严峻,在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夹击下中国的外交陷入困局,那么我们又是如何打破困局实现拨云见日呢?(多媒体展示):第一篇章:拨云见日教师: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取得了一些重大突破,首先拨云见日打破困局的是我们恢复在一个国际组织的合法席位,即联合国。
《开创外交新局面》教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一、教材分析《开创外交新局面》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内容。
主要向学生介绍了我国70年代的外交成就以及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建树。
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在新中国初期外交成就的基础上,中国打开了外交的新局面,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得到提高。
本课内容是对前一课内容的继承和发展,在中国外交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理解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和内容。
了解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理解它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影响。
探究中国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中国新时期全方位外交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关系的改善,说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并积极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3、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教材提供的图表掌握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外交方面打开新局面的原因及三大重大外交成就之间的相互关系。
(2)在师生对话中,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理解历史事件的实质。
由历史材料和图片引出历史问题,提醒学生注意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难点: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进入到70年代,中国外交局面发生了重大的转折,从而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这个时期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怎样取得的?原因是什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和探究的主要问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7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设计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b. “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在我国外交事业中的应用。
c.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建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影响。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过程,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
2.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对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我国外Biblioteka 政策的发展变化及其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2.强调邓小平理论在外交领域的指导地位,以及“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关注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
3.针对本节课学习的“一国两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重要外交理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撰写一篇案例分析,字数在800字左右。
4.制定一份关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策略建议书,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字数在800字左右。
5.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我国外交事业的新闻报道或时评,挑选一篇进行深入阅读,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一篇读后感,字数在600字左右。
二、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外交事业有一定了解,但在细节上可能存在知识盲点。此外,学生在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基础知识巩固。针对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设问、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脉络,强化对重要外交事件、政策调整的记忆。
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教学案教学目标: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事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重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成就;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及外交建树。
难点: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外交开创新局面的背景;新时期中国外交努力的国内国际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背景:中国的日益提高。
广大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时间:。
.意义: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有利于中国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关系缓和原因: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与苏联争霸的需要;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中国:为了解决问题;对付苏联的需要。
.过程1971年,基辛格秘密访问中国。
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
1978年,中美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年中美正式建交。
.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中美关系改善的促进。
.过程:1972年,日本首相访华,签署了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
.影响促使国际上同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
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我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
三、新时期的外交建树.反对,维护,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
.开展以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积极参与的外交活动,XX年,在成功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非正式领导人会议,形成了。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
XX年,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六国在上海签署了。
知识点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原因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
开创外交新局面学案

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考纲课标解读】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2.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3.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为例,认识我国为现代化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考点概括梳理】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背景:①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法占据。
②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______________的合法席位。
④1971年,美国提出的“_______________”方案遭到中国的断然拒绝。
(2)过程:__________________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意义:①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局势转变关键1.原因: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1)从美国方面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破产;②________中,美国处于守势,不得不调整对华政策;③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④陷入___________的泥潭不能自拔。
(2)从中国方面看①中国_________的增强和________的提高;②有利于对付来自____的威胁;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___________,解决中美之间的长期争端。
2.过程:①态度转变:1970年尼克松公开表示愿意访华,中国积极响应。
②____外交:1971年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③访华准备:1971年7月,______秘密访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尼克松即将访华公告;④总统访华:1972年2月,______总统访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2010年上学期淮阴区高一历史评优课必修一第七单元执教:李洪中
24开创外交新局面课堂简案
一、视频导入:温总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讲话,在国际舞台上展现
了中国自信、自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而中国真正走上国际舞台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那么我国在这一时期外交有何重大的突破呢?让我们一起学习24课。
(展示课题,齐读课标)
二、图片切入: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问题引领:观看视频,结合课文第一目内容思考:
1、为什么使用“恢复”而不用“加入’?
2、我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我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有何意义?
突出综合国力决定国际地位,改变了联合国被大国控制的局面,成为第三世界伸张正义的讲坛。
三、材料引入:中美关系正常化。
1、利用学思之窗思考缓和原因:中美两方面。
重要认识:国家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国家利益
2、图说历史:过程看书排序,列表总结。
点拨(1)基辛格秘密访华(2)尼克松访华(3)中美建交1979年。
过渡:尼克松访华引起了日本国内的震惊,无疑又是一枚重磅炸弹,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的关键。
四、中日建交:引田中角荣的话设问:1、直接原因?2、视频:此行目的?3、
学有所思:点拨根本原因?4、畅所欲言:当今中日关系5、小结中日关系,情感提升。
五、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点拨:中美关系改善成为中国外交突破和转机的关键。
六、扬帆起航,再建新功
1、背景
2、目标
3、成就
升华:和谐的外交理念
七、课堂小结
八、课堂练习
冬至午阳低,数九楼影长。
我闻读书声,春风杏花香。
洪中冬至感怀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