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题及其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

樊宏字靡卿,南阳湖阳人也,世祖之舅。

父重,字君云,世善农稼,好货殖。

重性温厚,有法度,三世共财,子孙朝夕礼敬,常若公家。

其营理产业,物无所弃,课役童隶,各得其宜,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至乃开广田土三百余顷。

尝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资至巨万,而赈赡宗族,恩加乡闾。

外孙何氏兄弟争财,重耻之,以田二顷解其忿讼。

县中称美。

推为三老。

年八十余终。

遗令焚削文契。

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诸子从敕,竟不肯受。

宏少有志行。

王莽末,义兵起,刘伯升与族兄赐俱将兵攻湖阳。

赐女弟为宏妻,湖阳由是收系宏妻子,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湖阳军帅欲杀其妻子。

会汉兵日盛,湖阳惶急,未敢杀之,遂得免脱。

更始立,欲以宏为将,宏叩头辞曰:“书生不习兵事。

”竟得免归。

与宗家亲属作营堑自守,老弱归之者千余家。

时赤眉贼欲攻宏营,宏遣人持牛酒米谷,劳遗赤眉。

赤眉长老先闻宏仁厚,皆称曰:“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

”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宏为人谦柔畏慎,不求苟.进。

常戒其子曰:“富贵盈溢,未有能终者。

天道恶满而好谦,前世贵戚皆明戒也。

”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

宏所上便宜及言得失,辄手自书写,毁削草本,帝甚重之。

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

宏顿首自陈:“无功享食大国,诚恐子孙不能保全厚恩,愿还寿张①,食小乡亭。

”帝悲伤其言,而竟不许。

(选自《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注】①寿张:光武帝即位后,封樊宏为寿张侯。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能上下戮.力,财利岁倍戮:并、合
B.向之笑者咸求假.焉假:借
C.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譬:比喻
D.宏为人谦柔畏惧,不求苟.进苟:苟且,随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素所假贷人间数百万/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
B.引兵而.去,遂免寇难/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C.责家闻者.皆惭,争往偿之/陈胜者.,阳城人也
D.令出譬伯升,宏因.留不反/ 寿毕,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
7.以下七句话,分别编为四组,直接表现樊重父子品行的一组是()
①世善农稼,好货殖②而赈瞻宗族,恩加乡闾③遗令焚削文契
④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⑤每当朝会,辄迎期先到,俯伏待事,时至乃起⑥及病困,车驾临视,留宿,问其所欲言⑦愿还寿张,食小乡亭
A.①③⑦ B.③④⑥ C.②⑤⑦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樊重的巨万家产是自己善于经营、上下的戳力合作得来的,他聚财而不吝财,乐善而好施,赈瞻宗族,解决纠纷,且不计回报。

临死时烧了债务人所有的借据。

B.樊宏的志行体现在王莽末年,义军纷纷起事时能善待赤眉军,并能舍弃亲情,留在赤眉军中。

C.樊宏深知水满则溢的道理,常以前车之鉴来告诫子弟,要谦恭谨慎,富而不骄,贵而不傲。

D.樊宏在重病中还担心子孙会为无功而享受大国的食邑所累,所以请求皇帝收回寿张,更换小乡亭作为子孙的食邑。

皇帝终究没有答应。

9.翻译与断句。

(10分)
(1)翻译。

(6分)
①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

②樊君素善,且今见待如此,何心攻之。

(2)用“/”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4分)
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
(《韩非子·说林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22分)
张仪诳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

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王怒曰:“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何吊也?”对曰:“不然。

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秦合则患必至矣!”王曰:“有说乎?”对曰:“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

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

两国之兵必俱至。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

”王曰:“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

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闻之,曰:“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乃使勇士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广袤六里。

”使者怒,还报楚王。

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

陈轸曰:“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秦亦发兵使庶长魏章击之。

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匄及列侯、执珪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

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5.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的确。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吊:悼念死者。

C.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绝:穷尽。

D.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来:使……到来,招致。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是之.谓大丈夫也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C.寡人不兴师而.得六百里地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D.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7.下面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陈轸“远见卓识”与楚王“利令智昏”的一组是(3分)()A.群臣皆贺,陈轸独吊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B.以臣观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
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
C.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韩、魏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D.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
楚王不听,使屈匄帅师伐秦
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孟子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D.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一段话断句。

(4分)
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
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
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2分)
②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4分)

5、C(譬:晓谕,晓示,文中是晓以利害,劝伯升退兵之意。


6、D(因:均为副词,趁机。

A、其:代词,他,指樊宏/副词,表示猜测,大概。

B、
而: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递进,并且。

C、者:————的人/助词,“者——也”
用于主谓之间,表判断。


7、C(①表现樊重善农商;④间接表现樊宏行善;⑥表现光武帝对樊宏的关心。

含三句
之一的都应排除。


8、B(樊宏并不是留在赤眉军中,而是留在刘伯升军中。

如果留在赤眉军中,那是没在
“志行”了。


9、(10分)(1)见“参考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6分)注意“用”、“向”、“假”、“素”、
“见待”、“心”等词译法。

(2)杨朱之弟杨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而吠之/杨布怒/将击之/杨朱曰/子毋击也/子亦犹是/曩者使女狗白而往/黑而来/子岂能毋怪哉?(每断对3处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樊宏,字靡卿,南阳郡湖阳人,是(世祖汉光武帝刘秀)的舅舅。

父亲樊重,字君云,继承了祖上传统,(既)善于经营农业,(又)善于做买卖。

樊重性格温和宽厚,有法度,一家三代共享有家产,子孙早晚都向长辈问候请安,(一家人有规有矩)常常像在公府里照章办事一样。

他经营产业,没有一件可丢弃的财物,都能各尽其用,督促役使奴仆,也各得其宜,人尽其才,所以上上下下能同心合力,所获财利每年都成倍增长,以至广开田产达三百多顷。

他曾经想做家用器具,就预先种下了梓树和漆树,当时的人都嗤笑他。

但过了几年,(成材了的梓树和漆树)都派上了用场,先前嘲笑过他的人都向他借用(梓木、油漆)。

家产积以万计,(而他从不吝惜,总是)赈济赡养同族的人,施恩于乡间邻里。

他的外孙何氏兄弟争夺财产,樊重感到羞耻,拿出二顷田给他们,平息了这场纠纷。

县里的人无不称赞他的美德,尊推他为三老。

他在八十多岁时去世。

他平素借给别人的钱前后几百万之多,临终时,他嘱咐家人将借贷文契削去姓名,统统烧掉。

借贷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很惭愧,争先恐后到樊家还债,而他的儿子们遵从父亲的遗嘱,终于不肯接受。

樊宏年轻时便有高尚的志向和优秀的品质。

王莽末年,义兵起事,刘伯升与族兄刘赐都带兵攻打湖阳,刘赐的妹妹是樊宏的妻子,湖阳县府因此便把樊宏的妻子儿女抓了起来(作人质)。

让樊宏出城叫刘伯升退兵,而樊宏却留在了伯升军中。

湖阳的军帅想杀死樊宏妻子儿女。

此时汉朝兵力日益强大,湖阳军帅非常害怕,不敢杀他们,这样才免于一死。

更始帝即位,想用樊宏做大将,樊宏叩头推辞说:“书生不熟习用兵打仗的事。

”终于得以免职回乡。

回乡后,樊宏和宗族家人亲属修筑营垒壕堑自己坚守,老弱的百姓归附他的有一千多家。

但是赤眉军想攻打樊家营垒,樊宏派人送去牛、酒和米谷,慰劳赤眉军。

赤眉军中的长老以前听说过樊宏仁厚,都称赞道:“樊宏向来行善,而且现在如此礼待我们,我们怎能忍心去攻打他呢?”于是撤兵而去,樊家这才免于一场寇乱。

樊宏为人谦恭和顺,谨慎戒惧,不苟且谋取功名利禄。

他经常告诫子弟说:“大富大贵财禄盈溢的人家,没有几个能有好结果的。

天理憎恶骄满而喜好谦恭,以前那些贵戚的下场都是明显的警戒啊。

”每逢上朝,他总是提前到达,俯伏在地听从上面交待要办的事体,等上面交待完了才敢起来。

樊宏上书陈述应办的事情和议论朝政得失,总是亲手书写,并将草稿毁掉。

光武帝很尊重他。

等到樊宏病重,光武帝亲临问候,并在樊家留宿,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樊宏叩头说:“我没有建立功劳却享受大国的食邑,实在担心子孙不能保全陛下大恩,希望能归还寿张,改换小乡亭作食邑。

”光武帝听后很悲伤,最终没有答应。


5.D(A.诚:如果。

B.吊:表示哀痛,例如“中心吊兮”(《诗·桧风·匪风》),而不表“形影相吊”的“安慰”之意。

C.绝:断绝。


6.C(“却”,表转折。

A项,“之”:取独标志,用在主谓之间/提宾标志。

B项,“为”:动词,做,成为/介词,替,帮。

D项,“以”:介词,因为/动词,认为、觉得。


7.A(B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齐王;C项,前一句符合要求,后一句说的是韩国、魏国的做法;D项,前一句说的是张仪,后一句符合要求。

判断此类型题要看准主体对象。


8.C(“从文中表现可知,张仪诳楚不是大丈夫所为。

认为他是“大丈夫”的,只有“或谓”,即“有的人认为”。


9.断句和翻译。

(10分)
(1)或谓:“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也。

”(4分,每错两处扣1分,扣完为止。

“//”处为可断可不断处。


(2)①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2分,“奚”
“句子大意”各1分。


②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

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

(4分,“因”1分,“赂以一名都”介词结构后置1分,“亡地于秦、取偿于齐”1分,句子大意1分)
【参考译文】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

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

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

”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

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痛。

楚王恼怒地问:“我一兵未发而得到六百里土地,有什么不好?”陈轸回答:“您的想法不对。

凭借我的见解,商於的土地不会到手,齐国、秦国却会联合起来,齐、秦一联合,楚国即将祸事临门了。

”楚王问:“你有什么解释呢?”陈轸回答:“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就是因为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现在我们如果与齐国毁约断交,楚国便孤立了,秦国又怎么会偏爱一个孤立无援的国家而白送商於六百里地呢!张仪回到秦国以后,一定会背弃对大王您的许诺。

那时大王北与齐国断交,西与秦国生出怨仇,两国必定联合发兵夹攻。

若替您算计的话,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仍旧修好而只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

如果真的割让给我们土地,再与齐国绝交也不晚。

”楚王斥责道:“请你陈先生闭上嘴巴,不要再说废话了,等着看我去接收大片土地吧!”于是把国相大印授给张仪,又重重赏赐他。

随后下令与齐国毁约断交,派一名将军同张仪前往秦国。

张仪回国后,假装从车上跌下,三个月不上朝。

楚王听说后自语道:“张仪是不是觉得我与齐国断交做得还不够?”便派勇士宋遗借了宋国的符节,北上到齐国去辱骂齐王。

齐王大怒,立即降低身份去讨好秦国,齐国、秦国于是和好。

这时张仪才上朝,见到楚国使者,故作惊讶地问:“你为何还不去接受割地?从某处到某处,有六里多见方。

”使者愤怒地回国报告楚王,楚王勃然大怒,想发兵攻打秦国。

陈轸说:“我可以开口说话吗?攻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齐国。

这样我们从秦国失了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

现在大王您已经与齐国断交,又去质问秦国的欺骗行为,这就是我们促使齐国、秦国和好而招来天下的军队了,国家一定会有大损失!”楚王仍是不听他的劝告,派屈匄率军队征讨秦国,秦国也任命魏章为庶长之职,起兵迎击。

春季,秦、楚两国军队在丹阳大战,楚军大败,八万甲士被杀,屈匄及以下的列侯、执珪等七十多名官员被俘。

秦军乘势夺取了汉中郡。

楚王又征发国内全部兵力再次袭击秦国,在蓝田决战,楚军再次大败。

韩、魏等国见楚国危困,也向南袭击楚国,直达邓。

楚国听说了,只好率军回救,割让两座城向秦国求和。

有人说:张仪、公孙衍,他们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他一怒而使各国恐惧,安居时又能使兵火息灭。

孟轲说:那岂能称得上大丈夫!君子处世堂堂正正,行天下之正道,得志便带领百姓,同行正道,不得志便洁身自好,独行正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说的就是大丈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