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版,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市场机制与供求关系1.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具有商品经济、私有制和竞争自由等特点。

2. 市场经济的基本功能:市场经济能够提供资源配置、价格形成和经济调节等基本功能。

3.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概念: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表示方法:供给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上倾斜的直线或曲线,反映了数量随价格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通常是一个向下倾斜的直线或曲线,反映了价格随数量变化的关系。

5. 市场均衡的概念和条件: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数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市场均衡的条件是供给等于需求。

第二部分:弹性与市场效率1. 价格弹性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计算方法为价格弹性=(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第1页/共4页2. 价格弹性的分类和影响因素:价格弹性可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各种介于两者之间的情况。

影响价格弹性的因素有替代性、必需性、收入比例和时间等。

3. 价格歧视的概念和类型: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买方或市场条件,针对不同的价格弹性制定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可分为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4. 市场效率的概念和判断标准: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能够有效配置资源,使得社会总福利最大化。

市场效率的判断标准有可获得性、公平性、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创新等。

5. 市场失灵的原因和类型: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实现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有外部性、公共品特征、市场势力和信息不对称等。

市场失灵可分为外部性失灵、公共物品失灵和不完全竞争失灵等。

第三部分:生产和成本1. 生产要素和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教材+笔记+题库】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包括教材、笔记和题库,是一份全面深入的学习资料,为学习经济学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资源。

教材部分囊括了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内容,笔记部分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梳理,题库为学生提供了检测学习效果的工具。

下面将对这套资料进行介绍和评价。

首先,教材是学习经济学的基础,高鸿业教授的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微观经济学的各个重要方面。

教材从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逐步介绍了需求与供给、市场均衡、弹性、成本与利润等核心概念,并通过实例和图表进行了生动阐释。

同时,教材还对市场失灵、公共物品、外部性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总体来说,教材内容系统全面,适合初学者学习。

其次,笔记部分是对教材内容的详细解读和梳理,为学生提供了更深入的学习资源。

笔记部分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重点强调,并提供了补充说明和案例分析。

笔记的编排紧凑有序,逻辑清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同时,笔记中还包括了一些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对于学生完成习题和考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第三,题库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和提高应用能力的重要工具。

高鸿业教授的题库包含了大量的练习题和习题解析,涵盖了教材和笔记中的重点内容。

题库中的题目形式多样,有选择题、判断题、案例分析题等,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同时,习题解析详尽,给出了解题思路和步骤,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鸿业教授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7版)全套资料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学习资源。

教材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笔记对教材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梳理,题库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和解析。

这套资料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深入学习经济学的进阶学者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西方经济学》重点(第五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重点(第五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微观经济学(二)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供给、需求及价格理论;第三章:介绍消费者行为理论;第四章:分析生产第五章:厂商的利润和成本第六章:厂商的市场供给第七章:分配理论第八章: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第九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二章、第二节需求(一)需求需求的定义需求是在一定的时期,在一既定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

需求的表示: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

需求表:它是一张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和与各种价格相对应的该商品的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如表(2-1 )如表(2-1 )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根据需求表中的商品的不同的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在平面上拟合的一条曲线如图(2-1 )图(2-1 )需求函数:假定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具有无限的分割性,把商品价格视为自变量,把需求量作为依变量,则:D=f (P )。

即为需求函数。

(二)需求规律需求规律的含义当影响商品需求量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需求量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需求规律。

需求曲线的特例(三)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商品本身价格。

一般而言,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方向变动,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少,反之则反是。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一种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反之则反是,劣等品除外。

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消费者对未来商品的价格预期,当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即将上升时,社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因为理性的人会在价格上升以前购买产品。

反之,就会减少对该商品的预期需求量。

人口规模正常商品与劣质商品的区分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增加商品的需求量,则为正常商品。

当消费者的收入提高时,如果会减少商品的需求量,则为劣质商品。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背诵版——跨考教育金牛经济学院院长郑炳老师第一章引论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变化与需求量变化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重点

高鸿业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重点

第二章 需求、供给、均衡价格第一节 需求 一、需求(一)需求的含义:需求是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是一定条件下人们愿意且能购买的商品量(Q d )。

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的各个人需求总和,构成市场需求。

(二)需求函数:一定时期内人们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并随这些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因果关系叫需求函数。

个人对某种商品听需求函数用公式表示是:P i :商品本身的价格。

I :消费者收入。

正常商品与低档品。

T :消费者偏好。

P j :相关商品价格(1)替代品价格P s ;(2)互补品价格P c ; P e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X :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 (三)需求价格函数 1、需求价格函数 :影响需求量的各种因素可分为价格因素(P ),与非价格因素( )两类:不变时需求量仅随商品自身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这称为需求的价格函数: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3、需求定理(四)需求量与需求价格 给定需求曲线时:(1)与即定价格对应的需求量,叫需求量Qd :(2)与各对应的数量对应的价格,叫需求价格Pd 。

需求价格是买者购买商品愿支付的最高价格。

说需求是价格的函数,严格说是需求价格的函数,即:(五)需求价格函数与反函数:),,,,,(X P P T I P f Q e j i i d =),(P f Q d α=αα)(P f Q d = 5 4 322 35 QdP••••DP Qd βα-=)(d d P f Q =P Qd βα-=Q Pd ββα1-=(一)需求变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曲线移动。

(二)需求量变动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变动造成需求量变动,叫需求量变动。

在图上,表现为需求量沿需求曲线上下滑动。

三、个人需求与市场需求市场需求的含义:同时同市场个人需求总和第二节 供给 一、供给(一)供给的含义: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 (二)供给函数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给量Qs 随各种因素而变化的 因果关系,叫供给函数,公式是:Qs=g(P,C,W,A,Pe,L,Y)1.商品自身价格P与供给 2.商品生产成本C与供给3.成本取决于要素价格W与生产技术A。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完整版)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微观部分-高鸿业

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

3:经济学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以及各生产多少(2),如何生产(3),为谁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4),现在生产还是将来生产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既定的经济制度、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

3:需求弹性:即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均衡价格: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

5:边界替代率:是指为了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1单位x物品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物品,这二者的比率,既x对y的边际替代率=y的减少量/x的增加量6: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效用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曲线.7:等产量曲线: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

1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意程度8:规模报酬: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时,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

11: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经济社会在某一给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12:最终产品:是指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而是最终地使用的产品。

13:激励相容:委托人要设计和选择一种办法或者说制度,使代理人能选择一种也能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14: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同收入的比率,这一比率常被用来衡量国家和地区的富裕程度。

15:价格歧视: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

问答题:2:什么是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规律.3:试简析影响需求的因素。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必考名词解释

第一章引论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答: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对称,主要以家庭、厂商(企业)和市场等单个经济主体及其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中各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经济规律作为考查对象,研究单个生产者或企业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生产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利润,以及单个消费者或家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获取最大满足的学科。

因此,微观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原理。

微观经济学采用个量分析法,个量是指与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相适应的经济变量,如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利润,某一商品的需求量、供给量、效用和价格等。

微观经济学在分析这些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假设总量固定不变,又被称为个量经济学。

2.稀缺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是有限的。

故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

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

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

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3.经济人答:经济人是西方经济学在进行经济分析时的一个基本假设,也称为理性人,是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

其本性被假设为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的经济利益。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的是个体经济主体(包括家庭、企业、市场等)的行为和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而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相比其他版本的微观经济学教材,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一些不同。

下面是关于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总结。

1.理论基础: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首先介绍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基本原理。

包括需求与供给、边际利益、机会成本、效率与公平等概念,为后续的分析打下了基础。

2.市场与价格: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中重点考察了市场与价格的关系。

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劳动市场等。

讲解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效率等问题。

3.产出与成本:讲解了企业产出和成本的关系。

包括生产函数、边际产品和边际成本、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等概念。

讲解了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生产规模选择等问题。

4.市场结构与产业组织:介绍了不同的市场结构,如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纯垄断市场等,并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企业行为和市场效果进行了分析。

同时还讲解了公共事业、自然垄断和竞争政策等问题。

5.回报与风险:讲解了企业投资和决策中的回报和风险问题。

包括资本预算、风险评估、投资组合等。

对企业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进行了详细分析。

6.国际经济关系:研究了国际经济关系中的进出口、汇率、国际投资等问题。

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贸易理论、贸易政策等。

讲解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7.经济增长与发展:讲解了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关系及其影响。

包括经济增长的原因和机制、发展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模型等。

8.资源配置与市场失灵:介绍了市场失灵的概念和原因,如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等。

同时还讲解了政府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修正市场失灵和实现资源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高鸿业版微观经济学在内容和方法上相对全面和系统。

它不仅突出了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还注重分析市场结构、回报与风险、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

《中财--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笔记(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

《中财--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笔记(包括微观和宏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

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在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

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为谁生产,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笔记总结(宏观+微观)

微观部分1.经济学:是指关于选择的科学,是对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进行选择的科学。

2。

微观经济学:是指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3.宏观经济学:是指从国民经济角度研究和分析市场经济整体经济活动的行为4。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著,1776年出版。

批判了重商主义的错误观点,提出了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明确了劳动价值和利润来自于剩余劳动的观点;强调经济自由的思想,主张自由放任和充分发挥市场自由竟争的调节作用;强调国家不干预经济。

《国富论》第一次创立了比较完备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剩余价值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是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5。

《就业、利息和货币统论》:简称《通论》,凯恩斯著,1936年出版。

在理论上批判了萨伊的“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和资本主义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错误观点,提出了供给是需求的函数和资本主义不可能充分就业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了以总量指标为核心的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并提出财政赤字政策、收入政策、货币政策等三项重要的经济政策。

《通论》创建了宏观经济学,并使凯恩斯经济学开始成为正统经济学,其干预经济的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用,被经济学界称为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三次革命.6。

规范分析:是指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一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7。

实证分析:是指只对经济现象、经济行为或经济活动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客观分析,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8。

均衡分析:又称为瓦尔拉斯均衡。

包括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局部均衡是指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即分析商品的需要量和供给量相等时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相对应,是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后来发展为用数量关系来描述或反映一般均衡状态。

西经微观知识点总结(高鸿业)

西经微观知识点总结(高鸿业)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 )(1)含义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合乎理性人的假设条件(经济人)*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市场出清的假设条件(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咖啡的价格茶叶的价格D S 劳动的工资土地的地租S D消费者企业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消费者的需求生产要素的供给企业的供给引致需求2.宏观经济学(1)含义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充分利用。

*研究的对象是整个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理论*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2)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机制不完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3)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失业与通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相互补充*都使用同样的分析方法*前者是后者的基础第三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1、定义实证经济学:企图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它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规范经济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它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前者的内容具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可以根据事实检验,也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后者本身没有客观性,它所得出的结论要受到不同价值观的影响。

*后者以前者为基础,而前者离不开后者的指导。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微观部分)真的很全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最全名词解释(微观部分)真的很全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部分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5.需求定律(需求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减少,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故向右下方倾斜的特征6.供给定律(供给函数):商品供给量随商品价格上升而增加,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故向右上方倾斜的特征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愿望都能得到满足。

均衡价格: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1.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2.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第五版复习重点

西方经济学微观高鸿业第五版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试题题型●选择题(20分,20个)●名词解释(20分,5个)●简答题(40分,4-5个)●计算题(20分,2个)一、绪论名词解释稀缺:稀缺是相对人们需求的量来说的。

稀缺并不意味着稀少,而主要指不能免费得到,要得到经济物品需要用其他经济物品交换。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简答●微观经济研究的基本经济问题: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①、生产什么,生产多少?②、如何生产?怎样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采用什么技术?使用多少劳动力和资本?③、为谁生产?产品如何分配,应首先满足哪些人的欲望。

)●微观经济学理论前提:“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也被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这个假设条件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就是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二、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名词解释需求: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该商品的数量)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供给:卖着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供给曲线:表示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把价格与供给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动、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供给曲线的移动(供给量的变动、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有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一门学科。

以下是对202X年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的知识点总结。

一、需求理论1.需求的概念:需求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2.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曲线描述了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需求函数是需求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3.需求的影响因素:价格、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和可用性、补充品的价格和可用性、消费者偏好和预期等。

4.需求的弹性: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弹性概念有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二、供给理论1.供给的概念:供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产者愿意和能力提供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2.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供给曲线描述了商品价格和供给量之间的关系,供给函数是供给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3.供给的影响因素:价格、生产成本、生产技术、生产者预期和数量限制等。

4.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常见的供给弹性有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

三、市场均衡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市场均衡的概念: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量等于供给量的状态,即市场达到供求平衡。

2.市场均衡的确定:市场均衡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来确定,交点的价格和数量即为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

3.市场均衡的调节机制:当市场不处于均衡状态时,价格会发生调节以使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4.市场失灵:市场均衡可能被外部因素、信息不对称或市场垄断等因素所扭曲,导致市场失灵。

四、市场结构1.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无进出壁垒、商品同质化的市场。

2.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

3.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市场上少数几个卖方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的市场。

4.垄断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是指存在大量卖方和买方,但每个卖方拥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市场。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背诵版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背诵版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微观局部第—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

.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根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

.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全部主体都可以X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肯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情愿而且能够购置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肯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情愿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

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7.均衡:最一般的意义是指经济事务中有关的变量在肯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到达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经济事物之所以能够处于这样一种静止状态,是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的各参与者的力量能够相互制约和相互抵消,也由于在这样的状态中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的经济行为者的心愿都能得到满足。

局部均衡,是就单个市场或局部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一般均衡,是就一个经济社会中的全部市场的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和均衡状态进行分析,其假定各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影响的,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他全部市场都到达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完成。

8.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9.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10.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版,复习要点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高鸿业版,复习要点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⒈替代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替代品数目越多,相近程度越大,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⒉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愈大,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愈大。

⒊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必需程度必需程度越高,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⒌人们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时间长短一般,商品长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高于短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

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某种商品的市场越接近饱和状态,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总收益总收益是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TR=P×QdTR——总收益P——商品价格Qd——商品销售量(需求量),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时,价格提高(或降低)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表3-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1.供给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时间越长,供给会变得越有弹性。

2.改变生产规模的难易程度。

改变产品的生产规模越难,供给弹性越小;反之供给弹性越大。

3.改变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则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反之,供给弹性较大。

4.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规模与周期。

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规模越大,生产的周期越长,其供给弹性就越小;反之,供给弹性就越大。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所形成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笔记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  微观部分笔记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笔记西方经济学笔记第一二章第一章、第一节稀缺性与选择(一)稀缺性和经济问题稀缺性的含义生产资源的相对有限性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由于资源稀缺性的存在,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如何使用有限的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化的需要.这就是所谓的” 经济问题”。

生产资源或生产要素主要包括的成分经济社会中的生产资源也叫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其价格为利息)、土地(其价格为地租)、劳动(其价格为工资)。

西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作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者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来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把产品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以供消费之用.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付出的代价和可能产生的收益。

(二)生产可能性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含义在既定的资源之下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产量的组合,就是生产可能性线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三)选择和机会成本选择产生的原因资源的稀缺性使得社会不得不作出选择机会成本的概念当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使经济主体需要选择时,选择会带来成本,选择的成本我们称为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各产品的数量就是机会成本,它是作出一次决策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经济问题的解决与机会成本的关系经济问题的解决被归结为如何使得选择的机会成本达到最低。

第一章、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的定义西方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如何使用稀缺的生产性资源,生产出有价值的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社会的各个成员。

西方经济学包含的最基本的思想资源是稀缺的社会必须以有效率的方式使用它(二)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以及生产多少。

生产电视还是生产电脑、生产大炮还是生产黄油(希特勒的选择是:宁要大炮不要黄油);生产多少台电视机、多少台电脑,用多少资源生产大炮,用多少资源生产黄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⒈替代品的数目和相似程度替代品数目越多,相近程度越大,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大。

⒉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愈大,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愈大。

⒊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必需程度必需程度越高,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越小。

⒋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⒌人们对于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的时间长短一般,商品长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高于短期内的需求价格弹性。

⒍商品的市场饱和程度某种商品的市场越接近饱和状态,需求价格弹性就越小。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厂商的总收益总收益是商品价格与销售量的乘积。

TR=P×QdTR——总收益P——商品价格Qd——商品销售量(需求量),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时,价格提高(或降低)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化是不一样的。

表3-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1.供给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时间越长,供给会变得越有弹性。

2.改变生产规模的难易程度。

改变产品的生产规模越难,供给弹性越小;反之供给弹性越大。

3.改变产量所引起的成本变化情况。

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产品成本上升,则产品的供给弹性较小;反之,供给弹性较大。

4.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规模与周期。

产品生产所需要的规模越大,生产的周期越长,其供给弹性就越小;反之,供给弹性就越大。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这种现象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基数效用理论认为,商品的需求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点所形成的轨迹。

无差异曲线的三个基本特征(1)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其斜率为负值。

(2)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满足程度越高。

(3)在同一坐标平面图上的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会相交。

3.二种特殊形状的无差异曲线(1)直线形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替代品: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比例是固定不变的情况。

(2)直角形的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品的无差异曲线完全互补品:两种商品之间必须按固定不变的比例同时被使用的情况。

1.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叫做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用MRS表示一般,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解释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原因:由于边际替代率递减,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将随着商品X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递减,又由于斜率为负值,所以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当PCC曲线斜率<0时,随着PX下降,用于X的消费总支出反而增加,说明X的需求富有弹性;• 当PCC曲线斜率>0时,说明X的需求缺乏弹性;• 当PCC曲线斜率=0时,说明X的需求为单一弹性。

• 当PCC斜率<0时,随着PX下降,X消费量增加、Y消费量减少,说明X、Y为替代品,需求交叉弹性>0;• 当PCC斜率>0时,说明X、Y为互补品,需求交叉弹性<0 ;• 当PCC斜率=0时,说明X、Y为独立品,需求交叉弹性=0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对消费者产生两种影响:一是使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即收入效应;二是使商品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导致不同的商品之间出现相互替代,即替代效应。

这两种影响最终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发生变化,即总效应。

8.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叫做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短期——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长期——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不变要素投入——企业在短期内无法进行数量调整的那一部分要素投入。

可变要素投入——企业在短期内可以进行数量调整的那部分要素投入。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 ) :在短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时,这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迟早会逐步减少。

第一,边际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意一点的边际产量,就是这一点切线的斜率。

MPL>0 , TPL递增;MPL <0 , TPL递减;MPL =0 , TPL达到最大值。

第二,平均产量与总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平均产量,就是自原点O到这一点射线的斜率。

第三,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的关系:MPL > AP , APL递增;MPL < AP , APL递减;MPL = AP , APL达到最大值。

等产量线的含义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表5-5 同产量的资本—劳动组合组合方式资本(K)劳动(L)产量a 6第一,在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离原点越远的等产量线所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Q1<Q2<Q3。

第二,在同一个平面图上,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第三,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其斜率为负值。

第四,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其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

这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所决定的。

MRTS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一种投入要素能够用来替代另一种要素的比率。

劳动对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在产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每单位劳动投入的增加所能够替代的资本的数量,记为MRTSLK。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下倾斜的等产量曲线必然凸向原点。

等成本线是在既定的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企业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假定既定的成本为C,已知的劳动的价格PL,资本的价格PK在等产量线和等成本线的切点上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在切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和两要素的价格之比相等。

规模报酬的涵义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

2.规模报酬不变: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3.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短期生产的三阶段:第I阶段,即边际报酬递增阶段。

第II阶段,即边际报酬递减阶段。

也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生产的经济区)。

第III阶段,即边际负报酬阶段。

完全竞争市场: 又称纯粹竞争市场,指这样一种市场,在市场中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无法用增加或减少自己的购销量对产品的价格施加影响,只能按既定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购销量。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MR=MC停止生产点的确定SMC曲线与A VC曲线的交点(即A VC曲线的最低点)是厂商生产与不生产的临界点,通常称之为停止生产点或停止营业点。

结论:当MR=AR=P=SMC时,厂商的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若MR=AR=P>SAC,厂商获得超额利润;若MR=AR=P=SACmin,厂商超额利润为0,收支相抵; 若A VC<MR=AR=P<SAC,厂商亏损,但应继续生产; 若MR=AR=P=A VCmin,厂商可继续生产也可停产;若MR=AR=P<A VC,厂商应停产。

生产者剩余是厂商在提供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时实际接受的总支付和愿意接受的最小总支付之间的差额。

或者等于总收益与总可变成本的差额。

在短期内,生产者剩余=TR-TVC,利润=TR-TVC –TFC在长期内,生产者剩余即是利润在完全垄断条件下,可得出以下结论:①当MR=SMC时,厂商的利润最大或亏损最小。

②若AR=P>SAC,厂商会获得垄断利润;③若AR=P=SAC,厂商的垄断利润为零,但有正常利润;④若A VC<AR=P<SAC,厂商亏损,但应生产。

⑤若AR=P=A VC,厂商可继续生产也可停产;⑥若AR=P<A VC,厂商应停产。

完全垄断企业单个工厂的短期均衡模型与完全竞争企业短期均衡模型的几点不同1.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不同。

完全竞争企业是水平线,完全垄断企业是斜率为负的曲线。

2.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不同。

一个存在,一个不存在。

3.均衡数量不同。

完全垄断的均衡价格高于完全竞争企业,完全垄断的均衡价格低于完全竞争企业。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都呈U型。

但两者呈U型的原因是不同的。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的。

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出现长期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

规模不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而出现长期平均成本上升的情况。

由于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都是由企业变动自己的生产规模所引起的,也称作为规模内在经济和规模内在不经济。

导致规模经济的原因:①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劳动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

②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企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或者实现共享,也会降低企业的成本。

③存在与生产规模相关的降低成本的其他机会,如大企业的借贷资金成本可能更低。

导致规模不经济的主要原因是管理问题。

长期边际成本LMC曲线呈U型。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使得LMC曲线先随着产量(规模)增大而下降,然后随着产量(规模)增大而上升:U型的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U型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当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产量Q增大而下降;而当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随着产量Q增大而上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