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试题库含答案】何其芳《秋天》比较阅读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七校2025届初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七校2025届初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试题语文试题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会议开始前,主持人特别提醒:“为了保持会场的安静,请各位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
”B.有人从公交车上往外扔香蕉皮,一位乘客冲着他说:“老兄,积点德吧。
”C.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用心做好服务工作,让客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D.提到自己的父亲,老刘动情地说:“令尊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
”2.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2019年2月7日晚,川航飞迪拜的航班因尚未证实的原因返航。
由于飞机并没有选装放油设备,只好在空中盘旋消耗燃油以减轻飞机的重量。
最终,飞机在空中盘旋了六个小时30圈之后降落在成都的双流机场。
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小红便在网络上针对此事发表评论:A.原谅我不厚道地笑出了声。
傻人傻事我见得多了,还真没见过这么傻的!B.乘客买了一张机票,可以足足观赏到三十遍迪拜的美景,这钱花得真值!C.好在有惊无险,人机平安,但川航也该吸取教训,起飞前考虑周全一些。
D.看来运动果然是减肥的最好方法,不仅对人来说是这样,对飞机也适用。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是()A.那是一张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B.侵略者的国旗昂首挺胸....,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C.使用我厂生产的涂料装饰您的居室,使您蓬荜生辉....。
D.毕业了,回想起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心中不禁涌起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
初一语文秋天何其芳试题

初一语文秋天何其芳试题1.填空:本诗作者,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现代、,代表诗集等,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的。
【答案】何其芳,诗人、评论家,《预言》,秋天,热爱与赞美。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平时应注意积累、牢记,更应注意名篇、名家、名作的积累。
那么,回答此题会很容易。
2.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写出其在句中的含义。
(1)放下过稻香的镰刀()(2)秋天在农家里。
()(3)秋天在渔船上。
()(4)秋天在牧羊女的眼里。
()【答案】(1)饱食;用拟人的手法写丰收之景。
(2)栖息;停留,休息。
(3)游戏;虚实相生,写出了秋天的活泼和渔人收获的喜悦。
(4)梦寐;睡梦。
【解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多积累词语,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3.课文感知,想象延伸。
《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情基调的把握,要求学生细读文章,把握表示情感的关键词语即可。
4.拓展训练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酷热。
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
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然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
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
玖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
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
风渐渐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
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
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
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14课《秋天》同步练习一、单选题。
1.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与春天的浓妍.①(yàn)热闹相比,秋天是肃穆静寂的,与夏天的芜.②(wú)杂茂密相比,秋天是简洁透明的,与冬天的空灵虚幻相比,秋天是厚实宽容的。
秋天是富有个性的季节,秋天是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秋天蕴藉.③(jí)着寂灭与再生的悲吟,秋天是多情才子的故乡,秋天是朦胧诗人的底色。
当春天伸张它慵懒断魂的双臂,当夏日豪情满怀悄悄远去,而冬夜万籁俱寂作客梦乡的时候,惟有秋天,面对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情思绵绵与心灵震撼,没有懊悔与惊愕.④(ě),没有固执与软弱,细细品味着淡淡的忧伤,涵.⑤(yùn)泳着一片布满皱纹的宁静,以你的博大浑厚消解着春的轻佻.⑥(tiāo)与夏的轻率,深秋的沉默是老者三缄.⑦(jiān)其口,“此时无声胜有声”,把热泪盈眶.⑧(kuāng)的感动写进生命的十四行诗。
A.①⑥⑧B. ③④⑦C.②④⑤D. ②⑥⑦答案:D解析:妍yán,藉jiâ,愕â,涵hán,眶kuàng点评:此考点的重要内容为拼音规则,特别是多音字、易混淆的方言读音等,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对教材中出现的基础知识,灵活而牢固掌握。
特别是重点讲读课文。
2.对作家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B.泰戈尔,英国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著有诗集《新月集》《园丁集》等。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出自现代诗人、评论家何其芳所著的《秋天》。
D.《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散文集《我与地坛》。
答案:B解析: B错,泰戈尔是印度诗人。
点评: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何其芳《秋天》阅读理解

何其芳《秋天》阅读理解阅读何其芳《秋天》这首诗,完成问题。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1.有人说这首诗是一幅“乡村秋景图”,为什么?2.请就本诗语言和内容特点,进行简要评价。
【答案】1.因为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有秋虫低鸣:蟋蟀声使田野更辽阔;溪水干涸、更清洌,暗示这是在秋天。
2.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
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
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解析】1.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的能力。
赏析意境一般步骤: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①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阅读全诗,找到相关的诗句,找到诗中的主要意象,抓住题干中的“乡村”“秋景”来从天气特点、自然景物特征以及农家特色入手分析。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芦蓬上满载着白霜”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中的露珠、冷雾、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气特征。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秋天栖息在农家里”,诗句中提到农家、稻香、镰刀,体现农家特色。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诗句中有秋虫低鸣,溪水干涸、更清洌,暗示这是在秋天。
所以,这首诗是一幅“乡村秋景图”。
2.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题干要求简要评价本诗的语言和内容特点。
赏析诗歌的语言上可以从写作角度、修辞手法等方面考虑;赏析诗的内容特点,要结合诗歌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思考。
何其芳《秋天(节选)》阅读题及答案

何其芳《秋天(节选)》阅读题及答案精品文档何其芳《秋天(节选)》阅读题及答案何其芳《秋天(节选)》阅读题及答案【第一选段】:秋天(节选)何其芳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1(本节诗中“归泊”一词,既是______又是_____,与上文的“_____”等词相呼应。
1 / 9精品文档2(诗中“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一句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此句有双层含义:一是________,一是江岸上乌桕树树影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
这里,用倒装句体现渔人__________的心情。
3(本节诗以______________为主,诗中收束性的画龙点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在本文末尾。
【第二选段】:(本选段有两则阅读)何其芳《秋天》初中现代诗阅读题及答案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2 / 9精品文档芦篷上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第一则阅读:1.第1节诗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怎样理解“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的含义,3 / 9精品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说秋天“栖息在农家男”“游戏在渔船上”“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秋天练习题及答案

《秋天》《古代诗歌五首》知识点讲解和同步练习《秋天》(一)复习重点、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二)学习内容回顾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浆。
秋天游戏在鱼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内容赏析:1. 第1小节,“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一句中,震落了露珠的是什么?2. 品味赏析“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中“飘”的意境。
3. 第3小节“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一句中的“笛声”借指谁呢?4.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学法点击领略诗中具体景物,体会文中诗人真情,品味情景交融的写法。
阅读新诗有三种情况:以景为主,以情为主,情景交融。
以景为主,就是以写景来寄情。
以情为主,就是以意取胜。
情景交融,即情中有景,景中有情,二者融为一体。
阅读这类诗歌,要从情与景的交融中去领略,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古代诗歌五首》(一)复习重点、难点:了解古代诗、词、曲的有关知识。
品味语言,体会诗、词、曲意境。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背诵。
培养自己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学习内容回顾: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西江月辛弃疾明月别忮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汕尾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

汕尾市重点中学2024年中考语文押题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教育部采取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措施,做好课后服务工作,解决了“三点半难题”。
B.小周来到百色市旅游风景示范区,游览了靖西古龙山峡谷群、西林宫保府等风景点。
C.《厉害了,我的国》这部电影,对于广大青少年十分熟悉,该影片引来无数点赞。
D.今年,我市新增“百色山茶油”“隆林板栗”“德保山楂”三个现代特色农业产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阴诲倦怠俯仰生姿B.锁屑私塾不屑置辩C.风骚祈祷富丽堂皇D.赃物云宵呼朋引伴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投票结果一出来,众人都傻眼了,面面相觑....,谁也没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
B.这种漂亮的衣服有个特性,只有不称职的或蠢得不可救药....的人,才看不见这衣服。
C.他博学多闻,口才绝佳,他在朋友中经常给人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敬佩!D.清香扑鼻的新茶配上甘醇清洌的山泉,果然相得益彰....,不同凡响。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如对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为薨、百岁等;对父母之死称见背、崩等;对佛道徒之死称坐化、仙游等。
B.黄金台,亦称招贤台,又称金台、燕台。
据史料考证,战国时期燕昭王有感于千金买骨的故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以致名将乐毅、剧辛先后投奔燕国。
C.传说中的“三山”因是神仙居住的地方,格外受到古人的神往。
《史记》载:“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D.古代人作揖的方式有很多,男子右手握拳左手包于其上是“吉拜”,表示尊重,用于见面、告别等场合;相反的手势则是“凶拜”,一般用于吊丧。
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单选题(共60题)1、阅读某写作教学论文片段,按照要求答题。
A.发挥学生的独特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认真思考辨析作文立意,学会在作文中使用正反事例C.传统意义上的作文立意,并不完全都属于正确的立意D.将严谨思维运用于写作,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创新立意【答案】 D2、阅读某教师的课堂回忆录(片段),按要求答题。
A.该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过于主观,没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B.运用了多媒体教学,创设了山水美景的情境,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C.教学时用单纯的美景和轻柔的乐曲奠定了课堂恬静的氛围,剥夺了学生阅读课文的初体验D.课堂教学安排是由“景”到“人”再到“情”,层层递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答案】 D3、某版高中语文教材设置有“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专题,教师向学生推荐阅读篇目,以下不符合推荐要求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B.《钴镯潭记》C.《洛神赋》D.《雁荡山》【答案】 C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A.让学生从题目中读出两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面理清文脉奠定了基础B.这一教学环节旨在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C.学生对蔺相如的言行,进行比较分析,完成了对他的立体剖析和全方位理解D.学生的解析使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的形象更加清晰,这为他们学习下面两个小故事打下了基础【答案】 C5、教师讲解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一课时,强调全诗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
为此教师又列举写月夜景色的诗句,下列诗句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A.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B.春风何处好,别殿饶芳草C.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D.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答案】 B6、教学艾青《我爱这土地》,教师推荐另外几篇有关爱国的作品,建议学生比较阅读,下列不适合推荐的是()。
A.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B.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C.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D.史铁生《我与地坛》【答案】 D7、名著导读课上,教师向学生推荐具有自传色彩的名家名作,供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典型题讲解】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主题阅读训练 (单元导读 阅读训练)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主题阅读训练第一单元单元导读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感受自然之美”这个主题进行编排的,由《观潮》《走月亮》《现代诗二首》《繁星》四篇课文组成。
《观潮》通过“我”的耳闻目睹,介绍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以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顺序展现了大潮的奇特与壮观,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走月亮》主要写了“我”和阿妈在月明之夜“走月亮”,感受月光下美丽景色的情形,表达了“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走月亮”带给“我们”的无限乐趣。
《秋晚的江上》描绘了秋晚的江上特有的景物:疲倦的归巢的鸟儿、斜阳、芦苇等。
诗人运用新奇的想象把静态的景物动态化,把自然的景物人格化,营造了一幅静谧、绚丽、和谐的画面。
《花牛歌》描绘了一幅花牛悠然自得地在草地里玩耍、休息的美丽图景,诗歌洋溢着悠闲与快乐的感情。
《繁星》按照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以及“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学习这四篇课文,我们要根据语言描写想象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美。
大潮的壮观,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走月亮》,无不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通过阅读,感受《现代诗二首》中晚秋的美和小花牛的可爱不。
充满童真、童趣的《繁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观赏景物时的感受。
阅读训练一、阅读《海滨仲夏夜》,回答问题。
海滨仲夏夜夜,来临了。
这是一个非常幽美的海滨的夏夜。
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
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而且比天空的景色更为壮观。
因为它是活动的,每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烧着的火焰,闪烁着,消失了。
而后面的一排,又闪烁着,滚动着,涌了过来。
天空的霞光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的颜色变成了绯红,绯红又变为浅红。
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那突然显得高而远了的天空,则呈现出一片肃穆的神色。
现代诗歌《秋天》阅读训练及答案附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0 题。
(10 分)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注释:梦寐,睡梦,梦中。
18.下面对这首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语云:“秋风秋雨愁煞人”,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是富有诗意的,是世外桃源般的,是明媚淸甜的。
B.“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视听结合,产生一种隐约、飘逸的意境,“丁丁”表现出声音的悠远、山谷的幽深。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写渔人在悠闲自得中享受生活。
D.“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牧羊女白天看不见爱恋的牧童,倍感失落伤心,就去睡梦中找寻。
含蓄地写出初恋少女相思之苦。
19.下面对这首诗艺术特色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使用大量的拟人修辞,使得情感表达更形象,突出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
如“饱食”、“栖息”、“游戏”等。
B.“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运用比喻。
湖岸乌桕树的叶影随水波摇曳,似青鳊鱼戏水,渔人产生错觉,连忙收网。
诗人写来,宛如一幅画,妙趣横生。
C.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入手,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种感觉融合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祥和安乐的画面。
D.诗人在空间的构思上匠心别致,从山林到江面再到草野,富有地域特色;在时间上,也巧妙组合,分别对应为清晨——中午——夜晚,非常紧凑。
20.诗人为我们描绘了明媚的秋景图,由三个画面组成。
请你仿照给出的第三幅画面的概括,把另两副画面总结出来。
结构要求基本一致。
(4 分)第一幅画面:第二幅画面:第三幅画面:少女思恋图参考答案:18.D(描写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感觉,在睡梦中也是清甜的。
何其芳《秋天》比较阅读答案

何其芳《秋天》比较阅读答案篇一:14、秋天含答案第14课秋天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日期: 12.10使用人: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第课时导学案编号:班级: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结合作者感情,揣摩一些词语与句子的精妙;学习作者多角度写景的手法,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3、培养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析法、资料助读法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早期诗作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放。
主要作品: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记》等。
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
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
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丁丁(zhēng )肥硕(shuò )青鳊鱼(biān )栖息(qī )乌桕(jiù )......枯涸(hé )清冽(liè )梦寐(mèi )寥阔(liáo )芦篷(péng )......3、理解词义。
丁丁:形容伐木、弹琴等声音。
肥硕:文中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寥阔:高远空旷。
也作“寥廓”。
枯涸:干涸,没有水了。
清洌:水清。
梦寐:睡梦。
幽谷:幽深的山谷。
导学过程(七环节)【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感知诗歌内容,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诗歌的意境。
3、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一、精心导入,明确目标(导)教师寄语: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
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部编版)(含答案)

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单元质量评估(部编版)(含答案)(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酝酿.(niàng) 枯涸.(hè)应和.(hè) 霎.时(shà)B.满载.(zài) 济.南(Jǐ)水藻.(zǎo) 竦.峙(sǒng)C.栖.息(xī) 着.落(zhuó)蜷.曲(juǎn) 模.样(mú)D.梦寐.(mèi) 寥.廓(liáo)粗糙.(cāo) 黄晕.(yū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蓄偌大朗润绿草如茵B.震落苍海炫耀花技招展C.哄托吝啬清冽梦寐以求D.竦恃松驰急躁山清水秀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粉白黛绿、花枝招展....的妇女们,笑语盈盈的不休。
B.近几年来,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的甜蜜来。
4.下面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C.“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D.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5.下列各项中的有关内容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济南的冬天》——老舍——舒庆春——现代作家B.杨花落尽子规啼——杜甫——唐代C.潮平两岸阔——王湾——《次北固山下》——唐朝D.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集》——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诗人6.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春》一文的作者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七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训练(1)-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5题。
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节选)何祚庥①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这既涉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地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所提供的资源,也涉及地球的外在环境究竟能在多少年内维持不变。
②太阳是决定地球外在环境最重要的因素。
根据近代天文学家的理论,太阳将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平均半径,将长期维持不变,至多只有极小的摆动,这一过程将至少还持续40亿年。
过了40亿年后,太阳将逐渐膨胀而演化为红巨星,最后将地球完全吞吃到它的“肚子”里。
③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实在是太巨大了,“只要太阳吼一吼,地球立即抖一抖”。
至于人类,却承受不了地球的任何抖动!不过,太阳为地球持续提供长达4000万年的光和热却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在4000万年的年代里,所消耗的能量还不到太阳总量的1%!所以,研究人类在地球上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至少要以人类能在地球上持续生存4000万年为奋斗目标!④但是人类面临的真正威胁,却是来自人类自身。
如果人们认为400年前伽利略是近代科学之父的话,那么这400年来科学、技术以及工业、农业的发展,就远远超过自有人类历史以来的400万年间的成就。
与此同时,近400年来所消耗的地球上的资源,也大大超过了在400万年间人类所消耗的资源总量!如果按照现在消耗不断增长的趋势发展下去,试问4000年后乃至4000万年后的地球将是什么样的面貌?⑤地球上的资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
虽然人类可以用消耗可再生资源的办法补充一些不可再生资源,但这在数量上毕竟是有限度的。
所以,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将取决于地球上的资源能在多少年内按照某些资源的消耗标准维持人类的正常生活。
⑥其实,4000万年只是一个保守的说法,太阳的光和热,完全可能持续更长一些时间,即使太阳系内出现某些反常事件,如小行星撞击地球,但也不太可能在4000万年内发生,而且人们完全能发射有超强破坏力的导弹,使小行星改变航道;所以,地球上的居民,至少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大可不必“杞人无事忧天倾”的!⑦但是,真正值得忧虑的,是人,是人能否控制人类自身!1.本文从两个方面回答了“人类能在地球上生活多久”的问题,一个方面是太阳能否持续而稳定地向地球提供光和热,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2020年最新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检测题班级 姓名 学号 计分一、语言积累和运用(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12分)1、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组是( ) AC2、对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指果实又大又饱满) B (玄秘深奥) C 指声音响亮明朗)D (指婴儿生下来) 3、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够恰当的一项是( ) A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 C D 4、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B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
C 、忽然下起了雷阵雨,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
D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5、对何其芳的《秋天》中的第二节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A 、这节诗描绘了一幅“霜晨归渔图”。
B 、“冷雾”一词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C 、“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节诗中的“清晨”相呼应。
D 、“游戏”一词暗示了渔人劳而无功的惆怅。
6、古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景色的一项是( ) A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蹄鸟。
C 、碧玉妆成一树高,千条万条绿丝绦。
D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非选择题(8分)7、默写(每空1分,计4分)(1)客路青山外, 。
潮平两岸阔, 。
(2) ,清风半夜鸣蝉。
,听取蛙声一片。
8、朗读下列句子,加上节奏符号(“/”)和重音符号(“·”)(2分)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9、为下面话语中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
(2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

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初一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秋天》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秋天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肥硕()栖息()寥阔()枯涸()清洌()梦寐()2.《秋天》选自,作者何其芳,现代、。
3.全诗共三节,结构上很相似,请简单加以说明。
4.全诗描绘了三幅图,请分别加以概括。
第一幅图:第二幅图:第三幅图:5.在第一幅图中,作者写了两个画面,一是,一是。
6.体会下列句子中词语的含义:⑴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栖息:⑵芦筵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轻轻:7.诗中描写的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8.揣摩文意,注意句式,把下面这段话补写完整。
古人对牡丹和荔枝有过这样的评论:“花之艳为牡丹,然而不实;果之绝为荔枝,然花不艳。
”话中贬大于褒,我很为它们鸣不平。
如果我们用宽厚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应把古人的评论改为。
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旁绕过——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柔波便荡荡地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柔波便粼粼地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流入了那无情的大海——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我也随着海潮漂漾,漂漾到无边的地方——你那彩霞般的影儿也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9.给全诗分三层,并简要概括层意: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10.诗中的“无心”隐喻的是。
11.“无心”的“我”和“无心”的“你”指的是什么?12.影儿和小河彼此邂逅倒映,表现了什么?13.“小河”最终归入无情的大海,暗喻了。
14.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是,后半部分的感情是。
15.“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16.全诗借助什么物象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17.诗中的比喻有什么好处?答案, 语文, 练习题, 阅读题。
秋天教案_秋天阅读答案

秋天教案_秋天阅读答案课文《秋天》出自七年级上册语文作业本答案,其原文如下:【原文】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orG在牧羊女的眼里。
【教材简说】《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
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难得地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
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
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
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境象、风神、气韵。
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
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
”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
”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
【学习目标】①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③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
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建议】一、导入播放动画,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的动画让你们想到了什么季节?我们看到的动画只是表现了秋天一小部分魅力,而何其芳先生却通过他生动形象的诗句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秋天,让我们一起走他带来我们的秋天的世界。
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初三语文独立作业一.我校将举办“金秋诗韵”原创诗歌大赛,请你参与活动,完成任务。
(32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完成邀请函。
(4分)邀请函亲爱的同学:你好!夏天倾尽所有,酝niàng()一个浪漫的秋。
秋是诗歌的季节。
秋雨,是对土地的诗意呢nán ();秋叶,是自然向我们发出的请柬;秋风,是飘yì()在天空的诗篇;秋实,蕴藏着万物积zǎn()已久的成熟。
现邀请你参与诗歌原创大赛,用诗意的语言写下你心中的秋天,期待你的加入!“金秋诗韵”原创诗歌大赛组委会2024.10为了更好完成诗歌创作,小语找到三首现当代诗,想从中学习“如何写好一首诗”。
【甲】秋天阿信秋天是一匹母马,我牵着它。
它的眼神清朗、温暖。
它的脚步,不疾不徐。
它的肚腹浑圆、微微下垂,那里正孕育着一个新生命。
我们从冰草偃伏的湿地起步,沿着缓坡慢慢向阳光照亮的山脊行进。
秋霜满坡,草木凋零,只有一束束蓝色的玉簪龙胆噙露绽放。
我摘了一朵佩在它温热的额际上。
母马侧过头,用它的面颊,轻轻蹭了蹭我的。
【乙】秋天何其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篷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冽了。
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丙】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艾青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我是地主的儿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长大了的大堰河的儿子。
大堰河以养育我而养育她的家,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养育了的,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地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陕西省2020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2)

2020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粗拙.(zhuō)偏袒.(tǎn)侥.幸(jiǎo)茅塞.顿开(s è)B.雷霆.(tíng)挣.扎(zhèng)禁.锢(jìn)百废待兴.(x īng)C.步履.(lǔ)迸.溅(bèng)疮.痍(cāng)潜.滋暗长(qián)D.喷薄.(bó)哺.育(pǔ)璀璨.(càn)咬文嚼.字(jué)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A.妍丽庸碌好意难确持之以恒B.欣尉倾诉酣然入梦杂乱无章C.筹划精炼饶有兴味仗势欺人D.诸候企盼登峰造及绝处逢生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第(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1)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2),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其五))(3)问君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4)。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
(《礼记•虽有嘉肴》)(6)陛下亦宜自谋,,察纳雅言。
(诸葛亮《出师表》)(7)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为政》)(8)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毛泽东《沁园春•雪》)(9),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何其芳《秋天》)(10)寻梦?撑一支长蒿,……(徐志摩《再别康桥》)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何其芳《秋天》比较阅读

秋景作者:狄金森(美国)晨曦比往日更柔婉,毛栗变得褐色可爱;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玫瑰在郊外盛开。
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
我不愿显得古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
(寒雪译)何其芳的《秋天》与狄金森的《秋景》的比较何其芳的《秋天》与狄金森的《秋景》,语言凝练优美、结构自然工整、意境深邃而富有诗情画意,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它们一次又一次激荡着我的心灵。
现把我们共同比较的结果概括出来,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感情基调。
无论《秋天》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描绘秋日农家丰收、渔夫归来、牧羊女梦寐这三幅美丽的画面,还是《秋景》通过粗描淡写的勾勒,再现了一幅由柔婉的晨曦、褐色可爱的毛栗、丰满的浆果、盛开的玫瑰、华丽的枫树、艳红的田野等组成的美丽秋景图,都热情洋溢地赞颂了秋天的美丽与丰盈,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无比的热爱。
但有点不同的是,《秋天》的感情抒发比较间接,通篇大多是景物的描写,像“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等抒情句子,也基本做到诗人自身的不外化。
而《秋景》却比较直接,如“我不愿显得古板/也配戴了一枚胸花”,诗人自身已经完全出现在读者眼前。
2. 内容结构安排。
《秋天》与《秋景》都是先写景,后抒情。
《秋天》共分三节,分别是先把农家丰收的景象、渔夫归来的景象、牧羊女梦寐的景象描绘出来,然后又分别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秋天游戏在渔船上”、“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间接抒情结束。
《秋景》共分两节,先把晨曦毛栗浆果等秋日的自然景物描绘出来,然后再在结尾用“我不愿显得古板/也配戴了一枚胸花”来直接抒情。
不同的是,前者三节三幅图基本上可以独立,属于并列的关系,而后者两节相互承接,更体现一种递进的关系。
3. 修辞手法运用。
细读这两首诗歌,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如《秋天》的“满披着”、“饱食”、“栖息”、“游戏”等词语与《秋景》中的“可爱”、“丰满”、“扎着”、“披上”等词语,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
有点不同的是,前者第三节还大量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如拿“没有蟋蟀声”与“有蟋蟀声”的原野相比较,拿“丰盈”与“枯涸”的小溪相比较,拿“有牧笛”的夏与“没有牧笛”的秋相比较等;后者虽也有体现,却少之又少,只有开头一句“晨曦比往日更柔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何其芳《秋天》比较阅读答案
:
篇一:14、秋天含答案
第14课秋天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日期: 12.10使用人:
课型:新授课总课时数:第课时导学案编号:
班级:小组名称:学生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扫清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2、结合作者感情,揣摩一些词语与句子的精妙;学习作者多角度写景的手法,
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3、培养热爱自然、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
【学习重点】反复吟诵,感悟诗句含义,体味诗歌清远、闲静的意境美。
【学习难点】揣摩诗歌的清丽的意象和质朴晓畅、情景交融的特色。
【学习方法】诵读法、品析法、资料助读法
课前预习:
1、作者简介:何其芳:(1912~1977)现代诗人、散文家、评论家。
早期诗作
艺术精致,色彩绚丽,以清新柔婉见长。
参加革命后诗歌变为平易朴实,乐观豪
放。
主要作品:诗集《预言》、《夜歌》,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