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无关的因素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换句话说,非经常性损益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与其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收入和支出。
非经常性损益的确定涉及到概念的界定以及确认原则。
概念的界定旨在界定哪些项目可以被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而确认原则则用于确定如何账务上确认这些项目。
对于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会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非经常性收入:这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收入。
比如,出售长期投资、售卖固定资产等产生的收入可以被认定为非经常性收入。
2.非经常性支出:这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支出。
比如,公司进行一次性的调整、罚款、风险准备等支出可以被认定为非经常性支出。
3.营业外收支:除了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和支出,如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税收调整等。
对于确认原则,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在确认非经常性损益时,要以实际事务的经济实质为准。
不应只根据法律形式来确认非经常性损益。
2.实现原则:非经常性收入应在实际发生和确认的时候计入损益。
非经常性支出应在实际发生的时候计入损益。
3.合理性原则: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要合理,不能低估或高估。
确认的金额应该基于可靠的证据,避免虚假记载。
4.信息披露原则: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信息。
这样能够使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方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总之,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和确认原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非常重要。
一个合理的概念界定和正确的确认原则能够使财务报告更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准则和规定,合理界定和确认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问题探讨
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问题探讨(整理: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一、非经常性损益及其披露的相关规定企业的交易或事项按发生的频率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经常性发生的,企业正常进行的交易或事项,如制造企业的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商业企业的商品购销活动;另一种是在正常经营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的事项如自然灾害,捐赠,资产转让、盘盈、盘亏等。
正常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损益为经常性损益,而一次性或偶发的事项中所产生的损益为非经常性损益。
经常性损益与非经常性损益共同构成收益(净利润),但两者性质截然不同。
经常性损益具有连续性、重复性,是企业的核心收益;而非经常性损益则具有一次性、偶发性、非重复性。
通常,经常性损益应该是构成企业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近年来不少企业非经常性损益喧宾夺主;占净利润的比重相当可观。
如果将非经常性损益混同于经常性损益之中,公司的业绩水平必将严重扭曲,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
难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理性的投资决策将因之而无从谈起。
因此,如何从收益总额中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反映真正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经常性损益日显重要。
为了使投资者对公司盈利情况有更加准确的理解和认识,1999年12月8日中国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中就已提出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的“主要财务数据与指标”中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利润,同时披露所扣除的项目与涉及的金额。
接着在《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号——中期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一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等信息披露规范中,也作了类似的要求。
2001年4月25日中国证监会又制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l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非经常性项目的概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并对应包括的项目进行了列举,要求企业在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以及申请新股材料中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披露。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投资者在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决策时,经常会参考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之一。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在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损益项。
比如,公司可能会因为处置非主营业务或非核心资产而产生一次性利益或损失。
这些项在财务报表中被单独列示,以突出公司的日常经营业绩。
二、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因投资者在看待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时,需要注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这些损益可能是一次性事件,也可能是公司业务模式或战略的改变引起的。
只有深入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来源,才能更好地评估其对公司未来盈利的影响。
三、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尽管非经常性损益是一次性事件,但它们也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反映了公司在战略转型或业务调整中取得的突破,可能会对公司未来带来正面效应。
四、关注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可持续虽然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但投资者也需要判断这些损益项的持续性。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是由于一次性的因素或偶发事件造成的,那么其对公司未来业绩的贡献可能是暂时性的。
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而非过度依赖一时的非经常性损益。
五、综合考虑非经常性损益与其他指标在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时,不仅仅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指标。
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等指标都对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发展前景有重要影响。
投资者应该将非经常性损益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看待,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六、借鉴专业分析师的建议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此时,借鉴专业分析师的建议是明智的选择。
专业分析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较强,能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建议。
非经常性损益含义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且非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反复发生的项目所造成的损益。
它并不常见,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是周期性的。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不会持续出现,并且对公司的长期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产生较小的影响。
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非经常性收入:例如罚款、保险赔款等。
2.非经常性支出:例如诉讼费用、罚款等。
3.一次性项目收益或损失:例如不动产出售收益、公司并购引起的减值损失等。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确认原则有以下几点:
1.明确界定:首先,需要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并将其区分于正常经营业务和常规收益/损失。
这可以通过仔细审查财务报表项目和资料,并评估其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关联性来完成。
2.相关准则: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则通常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相关的会计原则。
这些准则提供了认可和确认非经常性项目所需的具体要求和指导,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
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一、引言在会计实务中,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与分类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且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损益项目。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可被分为以下几类:一次性收益、一次性费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以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核算方法为了准确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需要采取适当的核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核算方法:1. 需单独核算: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某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需要单独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明确的披露,如一次性收益和一次性费用等。
2. 调整财务报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从常规经营损益中剔除,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正常经营的实际情况。
3. 说明和注释:对于特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逐一解释其性质、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四、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在财务报表中,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披露方式:1. 分类明确: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明确,便于读者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 披露充分: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使读者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有清晰的了解。
3. 突出提示:在财务报表中适当地突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便读者能够迅速识别和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
五、应对策略和挑战核算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在实践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核算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流程和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遵循会计准则: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偶发性的或非持续性的收入或费用。
这些项目通常不反映企业的正常运营状况,但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因此,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分析师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评估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披露原则、披露方法以及其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不常发生的、不反映企业正常经营绩效的收入或费用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源于一次性事件、非常规经营活动、重大变革或非常规交易等。
例如,灾害损失、重组费用、非常规投资收益、税务争议等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原则1. 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财务报表应准确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金额和影响。
2. 公平性和一致性:企业应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公平和一致的披露。
3. 充分性和全面性:企业应充分披露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的信息,确保财务报表完整。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方法1. 主要报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在主要报表中以单独的明确列示,以便读者准确理解其性质、金额和发生原因。
2. 补充信息:企业可以通过附注、管理讨论与分析报告等方式提供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详细解释和分析。
3. 分类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按照其性质和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披露,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来源和影响。
四、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1. 影响财务状况评估: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排除非经常性损益,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持续性经营状况。
2. 干扰可比性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下降。
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时,需要注意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以确保正确的财务分析结果。
3. 提供风险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的风险信息。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2024版非经常性损益认定规则解读
2024版非经常性损益认定规则解读2024年版非经常性损益认定规则是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在2024年联合发布的,旨在规范公司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项目的认定和披露。
下面是对该规则的1200字以上的解读: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项目,其发生是由一次性事项或者偶然原因导致的。
这些项目的发生可能对公司未来经营产生重大影响,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认定和披露。
非经常性损益认定的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发生性、客观性、公允性、价值性和披露性。
首先,真实性原则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应当客观真实、客观准确。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规则要求进行认定。
其次,发生性原则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必须具备实际发生的依据。
企业应当根据实际的经济业务活动,确认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的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时间和金额,确保相关损益能够准确反映财务状况。
第三,客观性原则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应当有充分的证据支持。
企业应当根据相关凭据、合同、法律法规等材料,提供充分的证据来说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存在和金额。
第四,公允性原则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应当公允、合理,并且符合规则的要求。
企业应当遵循国家相关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过程公允透明。
第五,价值性原则要求企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认定应当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或者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价值进行评估,并合理确定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最后,披露性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准确、全面、真实的披露。
企业应当编制清晰明确的财务报表,并在相关披露文件中详细说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发生原因、金额、性质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影响等情况。
根据2024年版非经常性损益认定规则首先,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火灾等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这些事件通常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财务影响,需要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核算。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方法与解释原则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方法与解释原则在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不经常发生的、偶发性的盈利或亏损项。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对于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和解释原则来准确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影响。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类型及其处理方法1. 大额计划性收益或亏损大额计划性收益或亏损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金额较大且能够预见的非经常性收益或亏损。
这类收益或亏损往往与公司的策略决策、重组、资产处置等相关。
在报表中应明确将其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在报表附注中提供充分解释。
2. 罚款和赔偿金罚款和赔偿金是公司因违反法律法规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诉讼案件而需支付的金额。
在财务报表中,应将其作为非经常性项目予以披露,同时在附注中详细说明相关事项和金额。
3.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价值的减少,往往与市场环境变化、商誉摊销等因素有关。
在报表中,应将其列为非经常性项目,并在附注中明确解释资产减值的原因和金额。
4.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损失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损失是公司由于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因素或其他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这类损失应在报表中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在附注中对相关事件进行详细说明。
5. 其他非经常性收益或损失除上述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非经常性收益或损失,如公司参与特殊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补贴和资助等。
这类项目在报表中也应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提供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解释原则1. 名称的准确性在财务报表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命名应准确、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其性质和来源。
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术语或泛泛而谈的表述,以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
2. 解释的充分性针对每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问题探讨
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问题探讨内容摘要: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投资者无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来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操纵利润,现已成为我国证券市场向健康方向发展的严重阻碍之一。
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标准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对证券市场的现状进行揭示。
关键词: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确认标准非经常性损益的特点及其规范内容经常性收益是企业的核心收益并具有持续性,投资者可据此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及判断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而非经常性损益具有一次性、偶发性的特点,投资者无法通过非经常性损益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和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证监会计字[2001]7号,以下简称《问答》),对非经常性损益含义和内容作了较为清晰的界定,虽然没有列举全部的项目,但强调公司在具体判断时应该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合理地进行。
然而,从上市公司执行情况看,无论是其披露还是涉及项目的认定方面均存在差异,出现公司根据自己的需要增加或减少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现象。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1月发布了修订版,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了更为清晰的界定,使之更具操作性,并明确只有14种项目属于这一概念,要求公司充分披露这些项目的内容和金额,以对投资者负责。
证监会明确列举的14种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别是: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委托投资损益;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债务重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
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一、引言会计操作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准确规范的会计操作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中,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是会计操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本文将就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探讨。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损益项目。
一般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资产处置的损益、公司重组导致的损益以及法律诉讼产生的损益等。
三、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目的和方法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在处理非经常性损益时,会计人员应该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提。
1. 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进行会计操作时,首先要明确会计处理的对象,即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这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运作、财务状况和相关政策等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
2. 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提根据企业所在地的财务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人员应该合理选择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方法和程序。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适用的会计方法,如直接计提法、间接计提法等。
3. 计提金额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时,会计人员应该确保计提金额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具体操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计提金额与实际损益相符、遵循会计准则和准确估计损益金额、确保计提金额的真实可信等。
四、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会计操作时,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会计人员在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时,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不得违规操作,以免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文档的保存与归档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和凭证。
这有助于日后的审计和核查工作,同时也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有力证明。
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解读看清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
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解读看清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在年度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一次性收益和费用。
它们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无关,并且不会在未来的经营中再次出现。
理解和解读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分析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和与此相关的成本费用。
然而,有时企业还会产生一些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和费用。
这些收益和费用被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以明确与正常经营活动的区别。
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分为两类: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费用。
非经常性收益包括一次性销售资产、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和赔偿收益等。
非经常性费用则包括一次性罚款、法律诉讼费用和自然灾害损失等。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解读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和比例。
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大并占比较高,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要注意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原因。
例如,一次性收益可以是由于一笔大额订单的完成,而一次性费用可能是由于法律诉讼导致的。
了解这些具体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此外,还可以将非经常性损益与经营活动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
比如,将非经常性损益与销售收入、净利润进行比较,观察非经常性损益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大小。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的影响。
在进行非经常性损益解读时,还需要考虑会计准则的规定。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比较和分析时,需要注意所参考的报表是否适用相同的会计准则。
综上所述,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于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其金额、比例、性质和原因,并与经营活动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
此外,还需要考虑所参考的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准则。
方案-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xa0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以及虽与生产\xa0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xa0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xa0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xa0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xa0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xa0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xa0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xa0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xa0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最新-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 精品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请欣赏《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总结
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总结注:分析结论基于下文中具体案例中的内容,切莫应用不当案例情形判定简要分析0 募集资金定期存款利息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否1)存款利息收入与投入募投项目产生投资收益,只不过是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从而带来不同的收益;2)计算净资产收益率时,分子扣除存款利息收入,导致与分母不匹配1 增值税退税款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否1)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2)属于国家持续的产业政策扶持,具有可持续性2 汇兑损失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否日元借款的年利率明显低于人民币借款,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从理论上和实际结果上都是对日元借款利息在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不能将二者剥离开来。
3 与取得政府补助直接相关的费用是否应计入非经常性损益?是该科研项目与其日常经营活动无密切关系,形成的研究成果也无法直接应用于A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应作为“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4 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以及其他债权投资所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具体分析1)首先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分析企业持有这些金融资产是否属于其日常经营活动之一,如果是,还需要分析是否属于偶发性事项;2)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一般属于经常性损益。
5 非金融企业收取资金占用费作为营业收入,是否可以作为经常性损益?是1)资金占用费性质的收入不必然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公司可以依据自身情况做出具体判断;2)业务并非临时性、偶发性,可以作为经常性损益列报。
6 企业集团中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具体分析1)在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的判断中,对于企业集团内的损益项目应基于单独公司进行;2)在合并报表中,A公司向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并不能因为合并范围内有子公司存在相关经营范围而被重新划分为经常性损益。
7 股权激励费用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否1)股权激励的目的是为获取职工服务,人工费用属于企业正常经营所必需的,不符合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2)不应因股权激励采取的对价形式而将相关费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几个问题.doc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非经常性损益管理
非经常性损益管理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有一些特殊事件或交易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些事件或交易往往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且不会经常发生,因此被称为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通常是由一些特殊的事件或交易引起的,比如非常规的业务重组、金融风险、自然灾害等。
非经常性损益的分类1. 非经常性收入来自一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收入,如出售资产、非常规投资收益等。
2. 非经常性费用来自一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费用,如关停业务、大规模人员削减导致的离职费用等。
3. 非经常性资产减值损失由于某些非常规因素导致企业资产价值下降,如自然灾害影响到资产价值等。
4. 非经常性财务成本基于某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财务成本,如重组公司债务所支付的利息费用等。
非经常性损益的管理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和披露。
管理非经常性损益的挑战鉴别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与正常的经营活动混杂在一起,企业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便进行管理和披露。
评估损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需要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决策支持在面对非经常性损益时,企业需要能够在决策中充分考虑到这些损益的影响,以便做出更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性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适当的披露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因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而对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
同时,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披露也是企业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一种体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度。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要求1. 分类披露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与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项目进行区分,并在财务报告中明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金额和性质。
非经常性损益问题小结
非经常性损益问题小结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二、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注:1、后面半句话实际没意义,只是强调非经常性损益的计量口径和会计一致。
即如果会计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为营业收入10,000元,则10,000元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
2、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虽然会计上均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处理,但一般理解,除了以下情况外,还是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如果本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某一地块采用“先租后售”的开发策略(必须事先明确),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规定了出租物业转为销售的具体标准、审批权限和程序,并且这一业务模式是经常使用的,则在这一情况下,对于原由开发产品转成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该管理办法框架内的出售,可能符合经常性损益的条件。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注:1、一般认为高新技术15%的优惠税率属于经常性损益实务中都是认定为经常性损益的(但所获得的高新技术认定明显存在瑕疵的情况除外)。
企业所获得的高新认定与正常经营业务直接相关,且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作为依据,不属于越权减免,正常情况下其有效期至少为三年,不属于短期性的优惠。
2、一般情况下,什么房产税优惠,水利建设基金优惠也都会被认定为政府补助,从而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3、某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同意,2010年度购置用于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的投资额抵免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00万元。
请问上述抵免税额是否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
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分析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
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
如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
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就是公司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而产生的损益也就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于向关联企业借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如果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此项资金借入业务就不是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业务,而是一项特殊的业务,因此多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就应该是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empirenews.page--] 2.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还应该考虑损益金额的大小。
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对于一些金额较小的非经常性损益即使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也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可归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较小的损益,为了简化起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处理。
但是,如果这些损益对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仍然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就不恰当了。
比如,某上市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益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高了50万元,扣除所得税的影响后仅占当期净利润的0.1%,如果公司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刚好超过6%,但扣除该项收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低于6%。
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万元,会使公司达到了发行新股的最低条件,扣除后该公司就失去了发行新股的资格。
所以,应将多收的资金占用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除了考虑损益的性质和金额外,还必须考虑其发生的频率。
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或业务应该是公司发生的偶发性事项或业务,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合理预计是否会发生的业务。
正是因为这些事项或业务发生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就应该归属于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比如,公司于本年度获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助300万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对于以后年度能否继续获得此类补助则无法进行合理的预计。
因此,本年获得的300万元一次性财政补助就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二、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在《问答》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别按照“应该包括”和“可能包括”进行了解释。
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包括的项目有:(1)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损益;(2)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损益;(3)资产置换损益;(4)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政府补贴;(5)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将上述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包括的项目有:(1)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损益;(2)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3)委托投资收益;(4)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
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上述项目的实质,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若将上述项目不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充分说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额。
《问答》并没有列举全部的项目,但强调公司在具体判断时应该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合理地进行。
以下拟对非经常性损益可能涉及的项目做一简要分析。
(一)商品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商品经营活动中显失公允的关联购销交易产生的损益。
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只要基于公平合理的基础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
但很多公司基于利润指标的考虑,在关联交易中往往采用不合理作价的方式为公司增加利润。
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应该将由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水分予以扣除。
但是,在扣除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损益时,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具体类型分别确定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
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属于公司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发生的业务产生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损益时,只应该扣除关联交易作价与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损益,如商品经营活动中包括的关联采购、关联销售、土地的租赁、各种辅助性劳务的提供等交易类型。
[!--empirenews.page--] 2.资产的处置或置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损失。
公司为生产经营所购置的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公司进行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生产型公司购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出售或置换以获取利润,处置或置换此类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是很低的;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发生的损失也是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的损益。
因此,对[1][2]下一页于企业由于处置或置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损益以及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剔除在经常性损益之外,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3.有关资产的盘盈或盘亏。
资产盘盈或盘亏应该是属于公司偶然发生的业务,由此产生的损益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4.资产减值准备。
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项,因此公司不应该将计提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对损益的影响看作非经常性损益。
5.补贴收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返还。
对于公司获取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收优惠及税收返还、财政补助等其他各种补贴收入是否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地判断:(1)根据获得补贴收入或享受税收优惠、返还的期限,判断公司能否在未来较长的期限内获取这些收益。
如果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期限内(比如在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内)连续地获取这些收益,则可以认为这些收益的取得构成了公司经常性损益的组成内容。
(2)根据相关收益取得的法律文件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如果没有审批文件,或属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越权审批,则由此产生的收益即使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可以获得,也不能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比如,某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每年均有大量的进出口业务,则公司每年收到的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虽然在会计处理时作为补贴收入,也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处理。
(二)投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司发生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对于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应该根据其形成的具体来源进行分析:1、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进行各种长期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转让以获取价差收益。
因此,通过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所获取的正常投资收益,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
但是,公司转让持有的长期投资属于特殊业务,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应该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否则无法合理地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2、公司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转让该项股权,且摊销期限不短于3年,则可将此项发生频率较高的损益归属于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3、公司进行的各种短期投资(包括委托投资)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短期内的差价收益。
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
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而不是借入的资金直接进行而非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短期投资,则可以将此类投资产生的收益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处理。
[!--empirenews.page--] 4、如果公司发生向其他企业拆出资金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也应该作为企业的投资活动。
如果此类活动产生的收益高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应该将实际获取的收益与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三)筹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1.如果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可能获得财政贴息的优惠政策,则可以将获得的财政贴息收益冲减工程成本或当期财务费用。
但是,由于财政贴息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三年,因此,应该将获得的财政贴息收益进入当期损益的部分作为非经常性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