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含义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正常运营活动无关的因素所发生的收入和支出。
换句话说,非经常性损益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与其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收入和支出。
非经常性损益的确定涉及到概念的界定以及确认原则。
概念的界定旨在界定哪些项目可以被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而确认原则则用于确定如何账务上确认这些项目。
对于概念的界定,目前还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会有不同的规定。
一般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非经常性收入:这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收入。
比如,出售长期投资、售卖固定资产等产生的收入可以被认定为非经常性收入。
2.非经常性支出:这是指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不具有持续性的支出。
比如,公司进行一次性的调整、罚款、风险准备等支出可以被认定为非经常性支出。
3.营业外收支:除了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收入和支出,如投资收益、汇兑损益、税收调整等。
对于确认原则,一般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则:1.实质重于形式:在确认非经常性损益时,要以实际事务的经济实质为准。
不应只根据法律形式来确认非经常性损益。
2.实现原则:非经常性收入应在实际发生和确认的时候计入损益。
非经常性支出应在实际发生的时候计入损益。
3.合理性原则: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要合理,不能低估或高估。
确认的金额应该基于可靠的证据,避免虚假记载。
4.信息披露原则:企业应当及时准确地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信息。
这样能够使投资者、债权人等相关方能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
总之,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和确认原则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非常重要。
一个合理的概念界定和正确的确认原则能够使财务报告更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的透明度和信誉度。
因此,企业应该根据相关的准则和规定,合理界定和确认非经常性损益。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
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投资者在分析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决策时,经常会参考财务报表。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是影响公司业绩的因素之一。
那么,投资者应该如何看待公司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呢?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在公司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与公司主营业务无关的损益项。
比如,公司可能会因为处置非主营业务或非核心资产而产生一次性利益或损失。
这些项在财务报表中被单独列示,以突出公司的日常经营业绩。
二、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因投资者在看待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时,需要注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这些损益可能是一次性事件,也可能是公司业务模式或战略的改变引起的。
只有深入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来源,才能更好地评估其对公司未来盈利的影响。
三、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尽管非经常性损益是一次性事件,但它们也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较大影响。
投资者应该综合考虑非经常性损益对公司盈利能力、经营状况和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反映了公司在战略转型或业务调整中取得的突破,可能会对公司未来带来正面效应。
四、关注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可持续虽然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但投资者也需要判断这些损益项的持续性。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是由于一次性的因素或偶发事件造成的,那么其对公司未来业绩的贡献可能是暂时性的。
投资者应该关注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而非过度依赖一时的非经常性损益。
五、综合考虑非经常性损益与其他指标在分析公司财务报表时,不仅仅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还需综合考虑其他指标。
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等指标都对公司的健康状况和发展前景有重要影响。
投资者应该将非经常性损益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看待,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
六、借鉴专业分析师的建议对于非专业的投资者来说,理解和分析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此时,借鉴专业分析师的建议是明智的选择。
专业分析师对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力较强,能提供有价值的投资建议。
非经常性损益word版
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发展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是证监会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将其定义为:公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
《问答第1号》则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支;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非经常性损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支。
新概念放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外延:即使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支,但只要被中国证监会认定“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可归为非经常性损益。
相应地,新标准中增加了不少新项目,如短期投资损益、资产置换损益等。
相信通过新标准的具体落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遏制。
但《问答第1号》中并未给出一个界定是否“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标准,对于哪些该算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难以进行穷举,只能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实质性判断。
在中国证监会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作为发行新股、再融资及ST公司摘帽的考核标准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问题已成为制约相关会计监管的瓶颈。
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规定公司在界定非经常性损益时,应遵循如下规定:规定1.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生产非经常性损益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规定2.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一)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产生的损益;(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三)各种形式的政府补贴;(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五)短期投资损益,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有经营资格的金融机构获得的短期投资损益除外;(六)委托投资损益;(七)扣除公司日常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后的其他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九)以前年度已经计提各项减值准备的转回;(十)债务重组损益;(十一)资产置换损益;(十二)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十三)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十四)中国证监会认定的符合定义规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
浅谈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界定与确认原则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且非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反复发生的项目所造成的损益。
它并不常见,可能是一次性的或者是周期性的。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不会持续出现,并且对公司的长期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状况产生较小的影响。
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项目:
1.非经常性收入:例如罚款、保险赔款等。
2.非经常性支出:例如诉讼费用、罚款等。
3.一次性项目收益或损失:例如不动产出售收益、公司并购引起的减值损失等。
为了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确认原则有以下几点:
1.明确界定:首先,需要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并将其区分于正常经营业务和常规收益/损失。
这可以通过仔细审查财务报表项目和资料,并评估其与公司经营活动的关联性来完成。
2.相关准则:确认非经常性损益的原则通常遵循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或相关的会计原则。
这些准则提供了认可和确认非经常性项目所需的具体要求和指导,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
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一、引言在会计实务中,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探讨会计的非经常性损益核算和财务报表的相关内容,并提出一些应对策略。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与分类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且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损益项目。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可被分为以下几类:一次性收益、一次性费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以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核算方法为了准确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并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需要采取适当的核算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核算方法:1. 需单独核算: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某些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需要单独核算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明确的披露,如一次性收益和一次性费用等。
2. 调整财务报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从常规经营损益中剔除,以确保财务报表反映出正常经营的实际情况。
3. 说明和注释:对于特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在财务报表附注中逐一解释其性质、原因和影响,并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数据。
四、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在财务报表中,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披露方式:1. 分类明确: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明确,便于读者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全面评估。
2. 披露充分:应提供足够的信息和数据,使读者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有清晰的了解。
3. 突出提示:在财务报表中适当地突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便读者能够迅速识别和理解其重要性和影响。
五、应对策略和挑战核算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在实践中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以下是一些应对策略: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核算和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流程和制度,提高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遵循会计准则: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核算非经常性损益,并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企业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披露在企业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偶发性的或非持续性的收入或费用。
这些项目通常不反映企业的正常运营状况,但影响了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因此,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分析师和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评估经营绩效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企业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披露原则、披露方法以及其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不常发生的、不反映企业正常经营绩效的收入或费用项目。
这些项目可能源于一次性事件、非常规经营活动、重大变革或非常规交易等。
例如,灾害损失、重组费用、非常规投资收益、税务争议等都属于非经常性损益。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原则1. 准确性和可靠性:企业财务报表应准确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金额和影响。
2. 公平性和一致性:企业应按照统一的会计准则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公平和一致的披露。
3. 充分性和全面性:企业应充分披露与非经常性损益相关的信息,确保财务报表完整。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方法1. 主要报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在主要报表中以单独的明确列示,以便读者准确理解其性质、金额和发生原因。
2. 补充信息:企业可以通过附注、管理讨论与分析报告等方式提供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详细解释和分析。
3. 分类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按照其性质和发生原因进行分类披露,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其来源和影响。
四、非经常性损益对财务报表分析的影响1. 影响财务状况评估: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可以帮助投资者和分析师更准确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
通过排除非经常性损益,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持续性经营状况。
2. 干扰可比性分析: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可能导致企业财务报表的可比性下降。
在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时,需要注意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以确保正确的财务分析结果。
3. 提供风险信息:对于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来说,准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的风险信息。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啥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啥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一、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的项目
(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
(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
(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哪些内容?
非经常性损益包括哪些内容?悬赏分:0 - 解决时间:2007-6-7 14:26营业外收入与支出、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都在其中吗?提问者:背风还好- 助理二级最佳答案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解读“非经常性损益”
解读“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披露是为了准确考核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帮助报告使用中更好的做出判断,这却给了一些上市公司投机取巧的机会。
结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我们来一起了解下“非经常性损益”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哪些项目?(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观点:1、后面半句话实际没意义,只是强调非经常性损益的计量口径和会计一致。
即如果会计上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为营业收入10,000元,则10,000元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
2、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损益,虽然会计上均按照“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处理,但一般理解,除了以下情况外,还是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如果本身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对某一地块采用“先租后售”的开发策略(必须事先明确),并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规定了出租物业转为销售的具体标准、审批权限和程序,并且这一业务模式是经常使用的,则在这一情况下,对于原由开发产品转成的投资性房地产在该管理办法框架内的出售,可能符合经常性损益的条件。
(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观点:1、一般认为高新技术15%的优惠税率属于经常性损益。
实务中都是认定为经常性损益的(但所获得的高新技术认定明显存在瑕疵的情况除外)。
企业所获得的高新认定与正常经营业务直接相关,且有《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以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文件作为依据,不属于越权减免,正常情况下其有效期至少为三年,不属于短期性的优惠。
2、一般情况下,什么房产税优惠,水利建设基金优惠也都会被认定为政府补助,从而计入非经常性损益。
会计实务:非经常性损益是什么意思
非经常性损益是什么意思
非经常性损益的意思如下所示: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
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非经常性损益这一概念是证监会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当时将其定义为:公
司正常经营损益之外的一次性或偶发性损益。
《问答第1号》则指出: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收支;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
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支。
新概念放大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外延:即使不是公司“一次性或偶发性”的收支,但只要被中国证监会认定“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均可归为
非经常性损益。
相应地,新标准中增加了不少新项目,如短期投资损益、资产置
换损益等。
相信通过新标准的具体落实,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现象将进一步得到遏制。
但《问答第1号》中并未给出一个界定是否“影响了真实公允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标准,对于哪些该算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难以进行穷举,只能依据会计准则进行实质性判断。
在中国证监会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盈利作为发行新股、再融资及ST公司摘帽的考核标准后,非经常性损益的界定问题已成为制约相关会计监管的瓶颈。
。
中级会计实务非经常性损益的识别与计量
中级会计实务非经常性损益的识别与计量在中级会计实务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与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一次性或非常规性项目所引起的损益。
准确地识别和计量非经常性损益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识别和计量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偶发发生的、与其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一次性或非常规性的项目所引起的损益。
它与企业的常规经营活动无关,属于非经常性项目。
常见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政府补贴、折旧、调整期间的利息费用、重大事项亏损等。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识别原则1. 显著性原则:非经常性损益应具有一定的显著性,即对公司当前期间或未来期间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产生较大影响的损益项目。
2. 一次性原则:非经常性损益应具备一次性的特征,即不符合日常经营活动的连续性,且一般不会在未来的经营期间内再次出现。
3. 非常规性原则:非经常性损益应属于与企业日常经营业务无关的非常规性项目。
三、非经常性损益的计量方法非经常性损益的计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实际发生额法:根据损益发生的实际额进行计量。
2. 正常水平法:根据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水平,通过对比所发生的损益额度与正常水平之间的差异进行计量。
3. 定量评估法:根据特定的经济指标或评估模型,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定量评估和计量。
4. 固定比例法:根据历史数据或行业平均数,将发生的非经常性损益按照固定的比例进行计量。
四、非经常性损益的会计处理准确处理非经常性损益对于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非常重要。
一般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 将非经常性损益从净利润中分离出来,以便区分常规经营业务的真实盈利情况。
2. 在财务报表中明确列示非经常性损益,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更清晰地了解非经常性项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影响。
3. 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详细说明,包括损益的性质、发生的原因和相关的计量依据等。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方法与解释原则
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方法与解释原则在财务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不经常发生的、偶发性的盈利或亏损项。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对于评估公司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编制和披露财务报表时,需要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和解释原则来准确反映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影响。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主要类型及其处理方法1. 大额计划性收益或亏损大额计划性收益或亏损是指公司在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金额较大且能够预见的非经常性收益或亏损。
这类收益或亏损往往与公司的策略决策、重组、资产处置等相关。
在报表中应明确将其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在报表附注中提供充分解释。
2. 罚款和赔偿金罚款和赔偿金是公司因违反法律法规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诉讼案件而需支付的金额。
在财务报表中,应将其作为非经常性项目予以披露,同时在附注中详细说明相关事项和金额。
3.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是指公司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价值的减少,往往与市场环境变化、商誉摊销等因素有关。
在报表中,应将其列为非经常性项目,并在附注中明确解释资产减值的原因和金额。
4. 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损失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损失是公司由于地震、洪水、火灾等自然因素或其他突发事件而造成的损失。
这类损失应在报表中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在附注中对相关事件进行详细说明。
5. 其他非经常性收益或损失除上述类型外,还有一些其他与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非经常性收益或损失,如公司参与特殊经营活动所获得的收益、政府补贴和资助等。
这类项目在报表中也应作为非经常性项目进行披露,并提供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解释原则1. 名称的准确性在财务报表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命名应准确、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其性质和来源。
避免使用模糊、不明确的术语或泛泛而谈的表述,以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
2. 解释的充分性针对每个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应提供详尽的解释和说明。
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
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一、引言会计操作是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经常进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准确规范的会计操作能够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其中,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是会计操作中的一个核心环节。
本文将就会计操作技能规范计提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探讨。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与正常经营活动无关的损益项目。
一般来说,非经常性损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资产处置的损益、公司重组导致的损益以及法律诉讼产生的损益等。
三、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目的和方法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实际经营状况。
在处理非经常性损益时,会计人员应该根据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提。
1. 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进行会计操作时,首先要明确会计处理的对象,即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这需要会计人员对企业的业务运作、财务状况和相关政策等有一定的了解和分析。
2. 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计提根据企业所在地的财务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会计人员应该合理选择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方法和程序。
一般而言,可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来选择适用的会计方法,如直接计提法、间接计提法等。
3. 计提金额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在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时,会计人员应该确保计提金额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具体操作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确保计提金额与实际损益相符、遵循会计准则和准确估计损益金额、确保计提金额的真实可信等。
四、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注意事项在进行会计操作时,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会计人员在计提非经常性损益时,必须按照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操作。
不得违规操作,以免影响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文档的保存与归档计提非经常性损益的过程中,会计人员需要妥善保存相关文件和凭证。
这有助于日后的审计和核查工作,同时也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有力证明。
非经常性损益理解要点
非经常性损益的理解要点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2.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3.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分析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
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
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解读看清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
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解读看清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在年度报表中,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无关的一次性收益和费用。
它们与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无关,并且不会在未来的经营中再次出现。
理解和解读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对于分析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
一般来说,企业的经营活动包括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产生的收入和与此相关的成本费用。
然而,有时企业还会产生一些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收益和费用。
这些收益和费用被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以明确与正常经营活动的区别。
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分为两类: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费用。
非经常性收益包括一次性销售资产、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助和赔偿收益等。
非经常性费用则包括一次性罚款、法律诉讼费用和自然灾害损失等。
这些非经常性损益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解读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关注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和比例。
非经常性损益金额较大并占比较高,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其次,要注意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原因。
例如,一次性收益可以是由于一笔大额订单的完成,而一次性费用可能是由于法律诉讼导致的。
了解这些具体原因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
此外,还可以将非经常性损益与经营活动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
比如,将非经常性损益与销售收入、净利润进行比较,观察非经常性损益对这些指标的影响大小。
如果非经常性损益占比较高,那么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的真实状态的影响。
在进行非经常性损益解读时,还需要考虑会计准则的规定。
不同的会计准则对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处理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进行比较和分析时,需要注意所参考的报表是否适用相同的会计准则。
综上所述,年度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于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关注其金额、比例、性质和原因,并与经营活动的正常指标进行对比。
此外,还需要考虑所参考的报表所采用的会计准则。
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
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
在这个竞争的大环境下,企业们为了保持竞争力,不断推陈出新,不断进行业务调整和战略转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经常会出现非经常性损益。
那么,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它为何在财务报表中如此重要?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之外发生的、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的收入和支出。
这些收入和支出可能源于一次性的事件,如出售资产、处置子公司等;也可能源于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法律纠纷等。
无论是哪种情况,这些收入和支出都不属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因此被称为非经常性损益。
那么,为什么非经常性损益在财务报表中如此重要?首先,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
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较大的影响。
如果投资者只关注企业的经常性损益,而忽视了非经常性损益,就很有可能忽略了企业真实的盈利能力。
因此,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
非经常性损益往往伴随着一些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法律纠纷等。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甚至导致企业亏损。
如果企业能及时发现和分析这些非经常性损益,就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风险,减少损失,保护企业的利益。
最后,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
非经常性损益往往反映了企业在战略调整和业务转型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举措。
通过对这些非经常性损益的分析,企业可以了解到自身在战略和决策方面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更好地制定战略和决策,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细查行业G财务报表中的非经常性损益对于投资者、企业和决策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非经常性损益管理
非经常性损益管理什么是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有一些特殊事件或交易可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但这些事件或交易往往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不直接相关,且不会经常发生,因此被称为非经常性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通常是由一些特殊的事件或交易引起的,比如非常规的业务重组、金融风险、自然灾害等。
非经常性损益的分类1. 非经常性收入来自一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收入,如出售资产、非常规投资收益等。
2. 非经常性费用来自一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费用,如关停业务、大规模人员削减导致的离职费用等。
3. 非经常性资产减值损失由于某些非常规因素导致企业资产价值下降,如自然灾害影响到资产价值等。
4. 非经常性财务成本基于某些非常规的交易或者事件所产生的财务成本,如重组公司债务所支付的利息费用等。
非经常性损益的管理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产生一定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管理和披露。
管理非经常性损益的挑战鉴别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的日常经营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与正常的经营活动混杂在一起,企业需要能够准确地识别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便进行管理和披露。
评估损益影响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报告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需要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
决策支持在面对非经常性损益时,企业需要能够在决策中充分考虑到这些损益的影响,以便做出更准确和有效的决策。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性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适当的披露对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避免因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而对企业做出错误的判断。
同时,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披露也是企业透明度和信息披露的一种体现,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声誉和信誉度。
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要求1. 分类披露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与正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项目进行区分,并在财务报告中明确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金额和性质。
非经常性损益披露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2008年11月17日来源:上海证券报作者: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做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二、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一)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二)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或偶发性的税收返还、减免;(三)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但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照一定标准定额或定量持续享受的政府补助除外;(四)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五)企业取得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产生的收益;(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益;(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八)因不可抗力因素,如遭受自然灾害而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九)债务重组损益;(十)企业重组费用,如安置职工的支出、整合费用等;(十一)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交易产生的超过公允价值部分的损益;(十二)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子公司期初至合并日的当期净损益;(十三)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或有事项产生的损益;(十四)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值业务外,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的投资收益;(十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十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十七)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损益;(十八)根据税收、会计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当期损益进行一次性调整对当期损益的影响;(十九)受托经营取得的托管费收入;(二十)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二十一)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4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以下简称《问答》),对有关非经常性损益的问题作了明确的规定。
本文拟以《问答》为基础,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判断标准、内容以及信息披露等相关问题做一简单的探讨。
一、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根据《问答》的规定,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以及虽与生产经营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评价公司当期经营成果和获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在理解非经常性损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非经常性损益即国际会计准则中所提到的利得和损失。
公司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收益,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低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从而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小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如果发生非经常性损失,则会导致公司经常性活动产生的净利润要高于利润表中所反映的当期净利润,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等盈利指标就会高于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所得出的结果。
(二)非经常性损益主要发生于与公司生产经营无直接联系的相关领域。
比如,公司出售分部或子公司所取得的投资收益在很多公司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但是,非经常性损益也有可能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比如在关联交易中,大股东为了提升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购买上市公司生产的产品或者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向上市公司供应原材料,从而增加上市公司的利润。
由于按照非公允的价格进行关联交易所获取的利润并不是公司在正常的经营活动中可以获取的利润,因而也应该算做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因此,在确定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切记非经常性损益与非经营性损益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公司完整的经济活动应该包括生产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除了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商品生产经营活动外,还应该包括企业基于各种战略考虑所进行的对外长期投资活动等资本经营活动,也应该包括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自行进行的短期投资活动和相关的筹资行为。
因此,我们不能根据损益是否来源于商品生产经营活动作为判断该收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的唯一标准。
(三)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除了应该考虑该项损益与生产经营活动的联系外,更重要的是应该考虑该项损益的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的大小。
1.判断某项损益的性质,应主要分析产生该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否为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是否为公司发生的特殊业务。
从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看,特殊性的事项或业务具有高度的反常性,而且与企业正常典型的活动明显地不相关或仅仅偶然相关。
如果产生某项损益的事项或业务是公司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则该项损益就不能作为非经常性损益来处理。
比如,公司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每隔几年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大修理,因而不是公司的特殊业务,所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就是公司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能力所必须发生的费用,由此而产生的损益也就应该是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又比如,上市公司由于向关联企业借用资金而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如果明显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则此项资金借入业务就不是公司持续经营所必需的业务,而是一项特殊的业务,因此多支付的资金占用费就应该是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2.判断某项损益是否为非经常性损益时,还应该考虑损益金额的大小。
根据会计中的重要性原则,对于一些金额较小的非经常性损益即使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也不会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分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因此,对于一些明显可归于非经常性项目、但金额较小的损益,为了简化起见,在一般情况下可以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处理。
但是,如果这些损益对公司的主要财务指标将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时,仍然将其视为经常性损益就不恰当了。
比如,某上市公司向关联企业收取的资金占用费收益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高了50万元,扣除所得税的影响后仅占当期净利润的0.1%,如果公司按照当期净利润计算的净资产收益率刚好超过6%,但扣除该项收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则低于6%.在此情况下,如果不扣除多收的50万元,会使公司达到了发行新股的最低条件,扣除后该公司就失去了发行新股的资格。
所以,应将多收的资金占用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3.除了考虑损益的性质和金额外,还必须考虑其发生的频率。
产生非经常性损益的事项或业务应该是公司发生的偶发性事项或业务,也就是公司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能合理预计是否会发生的业务。
正是因为这些事项或业务发生的偶然性,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就应该归属于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
比如,公司于本年度获得了当地政府给予的一次性财政补助300万元,使公司避免了出现亏损的不利局面,但公司对于以后年度能否继续获得此类补助则无法进行合理的预计。
因此,本年获得的300万元一次性财政补助就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二、非经常性损益包含的项目在《问答》中,对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分别按照“应该包括”和“可能包括”进行了解释。
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包括的项目有:(1)交易价格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导致的损益;(2)处理下属部门、被投资单位股权损益;(3)资产置换损益;(4)政策有效期短于3年,越权审批或无正式批准文件的税收返还、减免以及其他政府补贴;(5)比较财务报表中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期间净利润的追溯调整数;(6)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将上述项目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非经常性损益可能包括的项目有:(1)流动资产盘盈、盘亏损益;(2)支付或收取的资金占用费;(3)委托投资收益;(4)各项营业外收入、支出。
公司在编报招股说明书、定期报告或申请发行新股的材料时,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析上述项目的实质,准确界定非经常性损益。
公司若将上述项目不归类为非经常性损益,应该充分说明其原因以及涉及的金额。
《问答》并没有列举全部的项目,但强调公司在具体判断时应该根据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合理地进行。
以下拟对非经常性损益可能涉及的项目做一简要分析。
(一)商品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商品经营活动中显失公允的关联购销交易产生的损益。
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只要基于公平合理的基础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
但很多公司基于利润指标的考虑,在关联交易中往往采用不合理作价的方式为公司增加利润。
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应该将由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水分予以扣除。
但是,在扣除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损益时,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具体类型分别确定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
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属于公司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发生的业务产生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损益时,只应该扣除关联交易作价与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损益,如商品经营活动中包括的关联采购、关联销售、土地的租赁、各种辅助性劳务的提供等交易类型。
2.资产的处置或置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损失。
公司为生产经营所购置的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公司进行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生产型公司购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出售或置换以获取利润,处置或置换此类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是很低的;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发生的损失也是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的损益。
因此,对于企业由于处置或置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损益以及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剔除在经常性损益之外,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3.有关资产的盘盈或盘亏。
资产盘盈或盘亏应该是属于公司偶然发生的业务,由此产生的损益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4.资产减值准备。
各项减值准备的计提是公司在持续经营过程中经常发生的事项,因此公司不应该将计提的各种资产减值准备对损益的影响看作非经常性损益。
5.补贴收入及相关的税收优惠、返还。
对于公司获取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所得税等各种税收优惠及税收返还、财政补助等其他各种补贴收入是否应该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合理地判断:(1)根据获得补贴收入或享受税收优惠、返还的期限,判断公司能否在未来较长的期限内获取这些收益。
如果公司能够在较长的期限内(比如在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期限内)连续地获取这些收益,则可以认为这些收益的取得构成了公司经常性损益的组成内容。
(2)根据相关收益取得的法律文件是否存在、是否符合现行规定。
如果没有审批文件,或属于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越权审批,则由此产生的收益即使能够在很长的时期内可以获得,也不能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比如,某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每年均有大量的进出口业务,则公司每年收到的税务部门的出口退税虽然在会计处理时作为补贴收入,也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处理。
(二)投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公司发生的投资活动包括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两种基本类型,由此获取的投资收益包括:股权投资收益、债权投资收益以及股权投资差额的摊销。
对于上述三部分收益能否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应该根据其形成的具体来源进行分析:1、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考虑进行各种长期投资,其主要目的并不在于短期内转让以获取价差收益。
因此,通过对外的长期股权、债权投资在持有投资期间所获取的正常投资收益,应该作为经常性损益。
但是,公司转让持有的长期投资属于特殊业务,由此而产生的损益应该全部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否则无法合理地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
2、公司对外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时发生的股权投资差额按照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计入投资收益,如果公司能够合理地预计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会转让该项股权,且摊销期限不短于3年,则可将此项发生频率较高的损益归属于公司的经常性损益。
3、公司进行的各种短期投资(包括委托投资)其目的主要在于获取短期内的差价收益。
由于在经营活动中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时间差,从而可能导致部分资金闲置。
因此,如果公司利用暂时闲置的资金而不是借入的资金直接进行而非委托其他单位进行短期投资,则可以将此类投资产生的收益作为公司的经常性损益处理。
4、如果公司发生向其他企业拆出资金或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也应该作为企业的投资活动。
如果此类活动产生的收益高于或低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则应该将实际获取的收益与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三)筹资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如果公司在进行工程项目建设时,可能获得财政贴息的优惠政策,则可以将获得的财政贴息收益冲减工程成本或当期财务费用。
但是,由于财政贴息的时间一般为一年时间,最长不会超过三年,因此,应该将获得的财政贴息收益进入当期损益的部分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2.如果公司在向关联企业及其他企业拆入资金时,支付的资金占用费高于或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应该将实际支付的资金占用费与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得出的结果之间的差额作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