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与利润的区别探析[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INANCIAL THINK TANKS财务智库2010·04总第81期89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有关规定,大大抑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势头。但企业之间的购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形成的非经常性损益,仍然是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的难点,对此应加强考核管理。在核定考核目标值时加强非经常性损益的申报管理,单独计算非经常性损益,在国家经济政策没有重大调整、国际市场没有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企业经营业绩目标应当保持平稳增长,这样的目标值才能引导企业稳步发展。在计算考核结果时,对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经营业绩超出一定幅度的部分采取减半计算或不予计算为考核业绩的办法进行考核。(热心读者:北京市某集团财务处刘英)联系方式:讨论内容请发送至邮箱cuiyan1107@,本刊期待您的观点与声音。读者献策:网上浏览,请登录中国总会计师网()下期讨论话题:财务顾问在项目投融资中的作用非经常性损益与利润的区别探析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 陈敏非经常性损益是近10年来证监会对上市公司净利润调整计算的新概念。因为净利润中存在一些非常损益,有碍于报表使用者对公司业绩与获利前景作出正确的判断。证监会口径的上市公司净利润是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较低者,相当于上市公司的“考核利润”。国资委在2006年后引用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国有企业考核的利润总额要扣除变卖企业主业优质资产等取得的非经常性收益。为什么监管部门不以“净利润”对公司业绩进行考核?因为“净利润”仅仅是会计准则意义上的确认利润,但在这其中,包括终止经营损益、持有损益和偶发性损益。终止经营损益是企业处置生产经营获利的非流动资产所产生的损益。这种损益会影响当期损益产生剧烈的变动,与过去相比缺乏稳定性,不能将这种损益作为业绩升降来评价;对未来而言没有可持续性,不能将这种损益作为企业获利能力看待,否则将作出错误的财务决策。例如,某上市公司2008年亏损,2009年实现净利润7875万元,免遭ST,但是净利润中有15700万元是处置控股子公司股权取得的收益,剔除这一收益该公司2009年仍为亏损。如果从净利润来评价,则会误认为高成长,将资金投向该企业。持有损益是持有资产、负债过程中估计发生的损益,该种损益未实现,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负债、投资性房地产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尽管会计准则要求将这些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损益,但是在财务决策时不能将其作为实现损益对待,尤其是持有收益,一旦将持有收益作为分配基数分配现金,将截去
企业正常发展的现金流。例如,某上市公司2007年净利润135.46亿元,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33.5亿元,没有流入现金,但公司却以报表净利润作为分配基数,其中:高管人员现金薪酬2633万元,比上年增加225%;现金股利每10股派发5元,比上年增长400%。上述分配都会导致现金流出,仅现金股利一项就要流出33亿元的现金;2008年净利润大幅下滑,由135亿下滑到80亿,其中公允价值变动损失33.4亿,但上一年的持有收益已被作为业绩分配了奖金和现金股利。偶发性损益为不可控的突发事件造成,不能作为经营者功过,不具有稳定性,如一次性的政府补贴、突发性的自然灾害损失等。某上市公司为S-S T,2009年净利润48万元,其中政府补助450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收益后净利润为-400万元,如果没有政府补助,该公司将是巨额亏损。在考核业绩时应将其作为亏损对待。再如四川的一个上市公司2008年净利润35868万元,其中地震损失3286万元,所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反而高于扣除前。管理者在考核该年度业绩时,不应将地震带来的损失记在经营者头上,在预测未来获利能力、进行财务决策时,应将这一原因的损失剔除,并考虑由这一原因引起的对未来生产、经营能力的影响。应加强非经常性损益的考核管理下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