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经常性损益与利润的区别探析[1]
利润及其分析
利润及其分析利润(Profit)是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它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后,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后剩余的金额。
利润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也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利润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利润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利润的概念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经营活动取得的收益与支出之间的差额。
利润的本质是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可以分为毛利润和净利润两个层面。
毛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可变成本后的剩余金额,它反映了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过程中所获得的价值创造能力。
毛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毛利润 = 销售收入 - 可变成本净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后的剩余金额,它考虑了企业的固定成本,并反映了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盈利能力。
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净利润 = 销售收入 - 可变成本 - 固定成本 - 费用二、利润的计算方法1. 收入减成本法利润可以通过将销售收入减去各项成本来计算。
销售收入包括产品销售和服务收费,成本包括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2. 利润表法利润表是一种以期间为单位,反映企业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等经营情况并计算利润的财务报表。
通过利润表可以直观地了解企业的利润来源和使用情况。
3. 利润率法利润率是指利润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例,是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见的利润率包括毛利率和净利润率。
三、利润分析利润分析是通过对企业利润的计算和解读,了解企业盈利能力的强弱,从而提出合理的经营建议和决策。
利润分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利润分析方法:1. 同期比较将不同期间的利润进行比较,观察利润的增减情况,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变化趋势。
例如,对比去年同期的利润,可以看出企业是否有进步或退步。
2. 行业对比将企业的利润与同行业其他企业进行对比,了解企业的相对优势和劣势。
通过分析不同企业的利润差异,可以找到提高利润的潜在机会和问题所在。
3. 利润构成分析将利润分解为销售收入、成本、费用等组成部分,深入分析各个方面的变动情况。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研究22
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研究专业名称:会计班级:会计122202H学号:201222140217姓名:梁金鑫指导教师:郑珊珊、周迎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影响研究一、非经常性损益基本项目介绍: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
证监会在《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1号——非经营性损益》中特别指出,注册会计师应单独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予以充分关注,对公司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所披露的非经营性损益的真实性、准确性与完整性进行核实。
(一)商品经营活动可能涉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1.商品经营活动中显失公允的关联购销交易产生的损益。
公司与关联方之间发生的关联交易,只要基于公平合理的基础按照市场原则进行,是商品生产经营中的正常现象。
但很多公司基于利润指标的考虑,在关联交易中往往采用不合理作价的方式为公司增加利润。
因此,为了真实地反映公司盈利能力的高低,在计算财务指标时应该将由不合理的关联交易产生的利润水分予以扣除。
但是,在扣除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产生的损益时,应该按照关联交易的具体类型分别确定计入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
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发生的、属于公司持续经营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发生的业务产生的损益在计算非经常性损益时,只应该扣除关联交易作价与公允的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所形成的差额损益,如商品经营活动中包括的关联采购、关联销售、土地的租赁、各种辅助性劳务的提供等交易类型。
2.资产的处置或置换损益以及债务重组损失。
公司为生产经营所购置的各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是公司进行持续经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为生产型公司购置资产的主要目的并不是通过对这些资产的出售或置换以获取利润,处置或置换此类资产在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频率也是很低的;公司进行债务重组发生的损失也是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的损益。
因此,对于企业由于处置或置换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损益以及债务重组的损失,应该剔除在经常性损益之外,作为非经常性损益。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财务报表分析》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财务报表分析》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3(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财务报表分析》机考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答题60分钟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1.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是答案:现金净流量2.与获利能力分析有关的财务报表分析中,最为重要的是答案:利润表分析3.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越多,周转次数越少,说明答案:企业的营业资金过多滞留在应收账款上,资金的机会成本变大 4.下列不属于财务报表分析基本原则的是答案:严谨性原则5.“产权比率主要反映了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相对关系。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答案:产权比率反映了债权人在企业破产清算时能获得多少有形财产保障 6.下列关于营业收入构成分析的表述错误的是答案: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业构成分析就是分析企业在行业内的市场竞争力7.对利润产生重要影响的非正常因素不包括如下特点答案:非重大性8.下列有关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判断正确的是答案:不同行业的速动比率会有很大差别,因此不存在统一的速动比率标准9.现金等价物的特点不包括答案:价值变动风险大10.下列有关流动负债项目表述错误的是答案:职工退休后货币性收入和非货币性福利由社保机构统一管理,不计入企业应付职工薪酬11.下列方法中常用于因素分析的是答案:连环替代法12.下列有关资产负债表项目表述错误的是答案: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造价合理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3.影响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价值的因素不包括答案:管理者对固定资产的出售意图14.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采用的是答案:功效系数法原理15.下列税费中不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是答案:增值税16.在资产负债表中,为了保证生产和销售的连续性而投资的资产项目是答案:存货17.下列关于利润表的表述错误的是答案:利润表的列报不一定必须充分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和构成。
18.企业价值评估所使用的模型通常不包括答案:资产负债模型19.下列项目中不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答案: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20.分析营业周期应注意的问题,下列表述错误的是答案:销售收入中既包括现销收入又包括赊销收入,则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会被高估,进而影响营业周期的计算多选题(共10题,共20分)1.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别是答案:有预定目的答案:与经营业务相关答案: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答案:与经营管理水平密切联系2.流动比率本身存在一定局限性,包括:答案:流动比率是一个静态指标答案:流动比率中的流动资产包含了流动性较差的应收账款、存货等 3.企业需要利用利润表研究收益分析长期偿债能力,对此判断正确的是答案: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利用该表分析是一种静态分析答案:利用资产负债表进行的分析,未能揭示企业经营业绩与偿还债务支出的关系答案:企业能否有充足的现金流入偿还长期负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获利能力答案:企业支付给长期债权人的利息,主要来自于融通资金新创造的盈利 4.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答案:净利润-非经营活动损益+非付现费用-(经营性资产增加-经营性负债增加)答案:经营利润+非付现费用-营运资金净增加答案: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答案:经营活动现金收益-营运资金净增加 5.由于会计准则的灵活性,进行企业获利能力分析前,必须考虑影响企业财务报表利润计量结果的因素。
新政府补助准则下会计处理探析
新政府补助准则下会计处理探析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新政府补助准则,修订后的准则与旧准则相比,对于政府补助范围界定、确认方式、计量方式都有了新的规定,充分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相趋同的原则,也体现了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但是新政府补助准则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新政府补助准则加以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此提升会计信息质量。
标签:新政府补助准则;会计处理;财务信息质量一、准则的主要变化(一)细化政府补助特征新政府补助准则规定,政府补助首先是要求来源于政府的经济资源。
政府在此过程中充当的是资源的供给方,就算没有直接提供补助由其他方代收代付的也算政府来源,确认为政府补助。
其次政府补助的相关资源具有无偿性,在获得政府补助时,不需要支付资金或者货物等对价。
新准则规定了政府补助的范围,减少政府补助确认难题,通过无偿性的确定能够清晰使政府补助得到确认。
(二)核算方法有所调整旧准则下限制企业仅能通过总额法核算政府补助,国企准则允许使用净额法核算,新政府补助准则也允许采用净额法核算,使企业能够根据实际状况使用最为合适的核算方式。
第一,在政府补助中对于与资产相关的,可确认为递延收益,还可以冲减资产账面价值。
确认为递延收益的,若在使用寿命结束前提前报废的资产,递延收益中未摊销完的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补助中与收益相关的,若用于弥补费用或亏损,可确认当期损益的也可冲减收益相关的成本。
随着我国新准则的制定,在政府补助核算方法方面我国也与世界趋同。
首先,企业对政府补助的选择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恰当的方式,为报表使用者反映更为真实的信息。
其次,与国际会计的趋同有助于减少国际对于我国企业在国外开展不正当竞争的争议,缓解贸易争端。
(三)新增“其他收益”科目新准则通过“其他收益”科目改变了旧准则将补助计入营业外收入的状况,若相关的补助与日常活动有关,计入其他收益或冲减成本,与日常活动无关的计入营业外收入。
新准则将补助将是否和企业日常活动相关进行了划分,更加关注经济业务的实质,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三:非经常性损益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三:非经常性损益非经常性损益作者: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时间:2012-10-01第一节背景情况2008年,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证监会公告[2008]43号)。
相对于原有关规定,修订后的非经常性损益规定在两个方面作了改进:1.非经常性损益定义为“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正常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影响报表使用人对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作出正常判断的各项交易和事项产生的损益”。
与原有定义相比,首先,新定义中措辞更严谨,以“正常经营业务”取代了“主营业务和其他经营业务”,既反映了新会计准则下利润表列报要求,也考虑了公司经营业务的多样性;其次,强调了非经常性损益的特点是“性质特殊和偶发性”;再次,强调了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即不应将其作为判断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考虑因素。
2.在列举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时,将原规定中“非经常性损益应包括以下项目”相应修改为“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项目”,提高了结合公司情况进行判断的自主权。
在具体项目上,修订版的非经常性损益增列了“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损益”等六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补充、完善了“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等八项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
经过一段时间的执行,实务中仍存在非经常性损益认定和披露方面的问题。
在认定非经常性损益方面,我们认为,应以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为依据,同时关注交易的性质、发生的频率及对报表使用者决策的影响。
首先应关注交易是否具有“非正常”的性质,即同公司的正常业务不相关;其次要关注交易的发生频率,即在发生频率上具有偶发性;最后要考虑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即该项目是否能够作为判断公司持续性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考虑因素。
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是采用定义和列举并用的方法,在上市公司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质的问题:公司在判断某项目是否属于非经常性损益时,只是简单对照规则中列举的各项目认定,凡是规则中列举的项目,就认定为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凡是规则中未列举的项目,就认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而不考虑这些项目与公司经营业务的关联程度、性质和发生频率。
利润与利润率差异解析
利润与利润率差异解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利润是评估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利润率则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
然而,在企业运营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利润与利润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利润与利润率的差异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利润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净收入与成本之间的差额。
利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计算,其中最常用的是毛利润和净利润。
毛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时,从销售额中扣除直接成本(如原材料、人工成本等)后所剩下的金额。
它是评估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额减去直接成本。
净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所有成本(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管理费用等)之后所剩余的金额。
它是评估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销售额减去所有成本。
二、利润率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利润率是指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用于评估企业利润能力的指标。
常见的利润率包括毛利率和净利率。
毛利率是指毛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它反映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高低。
计算公式为毛利润除以销售额,并乘以100%。
净利率是指净利润占销售额的比例,它反映了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
计算公式为净利润除以销售额,并乘以100%。
三、利润与利润率的差异解析1. 差异来源利润与利润率之间的差异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结构不同:企业的成本结构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劳动力成本变化、税费政策等。
这些因素会导致利润与利润率产生差异,因为利润率是基于销售额计算的,而利润是基于实际成本与收入的差额计算的。
(2)销售策略差异:企业在销售过程中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如价格折扣、促销活动等。
这些策略可能会影响销售额和直接成本,从而影响利润与利润率的差异。
(3)税费政策影响:税费政策的不同也是导致利润与利润率差异的原因之一。
税费的计算规则或税率的变动都可能对企业的利润与利润率产生影响。
2. 影响因素解析利润与利润率差异的产生主要与以下几个因素相关:(1)行业性质:不同行业的利润率存在较大差异,这与行业的特点和竞争程度有关。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的规范与研究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的规范与研究 主 题 词: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比较会计专 业:会计学研究方向:国际会计姓 名:刘紫涵学 号:***********指导教师:张新民 教授写作时间:2005.10-2006.04提 要自1999年中国证监会首次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指标以来,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确认与披露问题就引起了我国会计学界的关注。
本文对非经常性损益的本质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等问题做了初步的探讨,并结合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非经常性损益的披露状况,在对IAS、APB、FRS以及我国准则中的非经常性损益会计从概念、确认以及披露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对比的基础上,力求得到一些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会计发展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文章在第一部分对国内外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研究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主要是从利润质量分析和代理关系的角度探讨了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本质,并提出了从与企业未来发展相关度和对企业实质影响的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划分的观点;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我们力图在对IAS、APB、FRS以及我国相关准则总结和描述的基础上,通过全面的比较、分析,从概念、确认以及披露等几个层次得出一些结论;第四部分分析了企业盈余管理动机以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并对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常用的一些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进行了总结;第五部分在前四部分的分析基础之上,从会计方法、政策监管等几个角度对我国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 非经常性损益 盈余管理 比较会计ABSTRACTSince the CSRC required the disclosure of net profits after nonrecurring gain and loss in annual financial reports by its listed companies in 1999, it has been of great concern among domestic accountants and relevant regulatory institutions on how to standardize the accounting of the NGL.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ature of the NGL and the incentives to manipulate profits by the NGL, analyzes the condition of the NGL accounting in our recent capital market and carries on an in-depth study on the IAS, APB, FRS and CSRC's relative standards in the aspects of conception, certification and disclosure modes of the NGL.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alyses above, we manage to conclude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GL accounting.The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we review some relevant thesis about the NGL accounting and put forward the meaning and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the essence of NGL from the viewpoint of profits quality and the agent relationship. 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main body of this paper. We compare the regulation about NGL in several organizations in foundation of the conclusions of the relevant regulatory in these organizations. In the forth chapter, we analyze our views of the incentives to manipulate profits by the NGL and summarize the motivations of profit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measures taken by the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At last, we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 the aspects of accounting treatment mode and regulatory.Key words: Nonrecurring gain and loss earnings management Comparative accounting目 录第一章 文献回顾 (1)第二章 非经常性损益的本质与概念特征 (3)一、非经常性损益的本质 (3)(一)企业利润质量观与非经常性损益 (3)(二)从代理关系看非经常性损益的本质 (4)(三)观点小结 (6)二、非经常性损益的概念特征 (7)(一) 相关损益项目的性质 (8)(二) 损益项目发生的频率 (8)(三) 重要性原则的考量 (8)(四) 环境因素对损益性质的影响 (8)第三章 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的国际比较 (10)一、国际会计准则 (10)二、美国相关会计准则 (11)(一)非常项目的概念 (11)(二)非常项目的确认与计量 (11)(三)相关项目的披露规范 (12)(四)准则中的其他相关项目 (12)三、英国相关会计准则 (13)(一)日常活动的概念 (13)(二)例外项目的概念与特征 (13)(三)非常项目在准则中的说明 (14)(四)以前年度调整的确认与披露 (14)四、中国财政部及证监会相关准则与公告 (14)五、非经常性损益会计的国际比较 (16)(一)非经常性损益概念的国际比较 (16)(二)确认与计量的国际比较 (17)(三)非经常性损益披露规则比较 (19)第四章 我国企业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和方法 (22)一、我国企业盈余管理的一般动机 (22)(一)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动机 (22)(二)降低交易成本的动机 (22)(三)获得比较业绩优势的动机 (23)二、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动因 (23)(一)易用性 (24)(二)易操控性 (24)(三)相关法规较难规范 (24)三、通过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常见方法 (24)第五章 相关政策与建议 (28)一、非经常性损益确认方法的调整 (28)二、关于非经常性项目披露的规范 (28)三、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的处理 (29)四、全方位加强企业财务状况监管 (29)五、多角度对非经常性损益进行分析 (30)六、税收返还减免与财政补贴的处理 (31)七、减少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诱因 (31)八、重要性和环境因素在非经常性损益确认中的考虑 (32)参考文献 (33)后记 (34)第一章 文献回顾根据Rarnakrishnan和Thomas提出的净利润的持续性观念,净利润不同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持续性,包括有长期持续性,短暂持续性和零持续性。
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
03
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 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资产减值损失对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包括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这些减值准备 会导致企业当期利润减少,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
资产减值损失对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额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会导致企 业当期净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即使资产减值损失不影响当期净利润,但会虚增企业资产账面价 值,影响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判断。
05
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 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影 响
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盈利能力的短期影响
要点一
短期盈利的波动
要点二
投资者决策的影响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通常具有偶发性和非持续性,因此可能 导致企业的短期盈利波动。例如,资产处置收益、政府补 助等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可能在一两个会计期间内对企业的 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02
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 盈利能力的正面影响
优化企业资产结构
01
02
03
减少资产闲置
通过出售、转让等方式盘 活企业资产,提高资产使 用效率。
增加技术研发资金
将非经常性损益所得资金 用于技术研发、设备更新 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
扩大生产经营范围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资金拓 展业务范围,增加企业利 润增长点。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是指除资产减值损失和投资收益之外的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如政府补助、处置非流动资产损益等。这些损 益也会对企业盈利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非经常性损益对盈利能力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这些损益可能存在不稳定性,如果企业过度依赖这 些损益,那么其经营状况就可能受到影响;另一方面,这些损益可能存在合规性问题,如果企业通过不当手段获取这些损益 ,那么其声誉就可能受到影响。
各种利润怎么区分
营业利润(operating income)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的营业收入和为实现这些营业收入所发生的费用、成本比较计算的结果。
它是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业务成果,包括主营业业务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主营业务利润,也称基本业务利润(在业企业则称为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经营活动中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流转税额、销售费用后的余额。
流转税是对从事商品生产、销售,以及提供劳务的企业,按营业收入计征的税金,包括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和资源税等。
其他创业务利润,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具体地说,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的差额。
其他业务支出包括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以及由其他业务负担的流转税。
主营业务利润与其他利润之后再减去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为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这一指标能够比较恰当地代表企业管理者的经营业绩。
利润总额所得税前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总成果。
按收益总括观点,企业的利润总额包括产品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净收入4部分。
其中产品销售利润等于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费用及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为其他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支出之差;投资净收益等于投资收益减投资损失;营业外净收入等于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产品销售利润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去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构成营业利润(按当期经营观点,营业利润再加上投资净收益就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上投资净收益、营业外净收入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就最后形成企业的利润总额。
在美国,前期项目调整允许纳入留存收益表,而不在损益表中反映。
利润总额是衡量企业经营业绩的十分重要的经济批标。
在收益总括观点下,利润总额一外收支项目和前期调整项目;但在损益表中,许多国家还是在计算利润总额(或会计收益)之前,将当期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润(正常利润)和其他损益(非正常利润)分开列示。
论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
论非经常性损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摘要: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是对企业收益的两种不同观点,由于两者对收益确定的不完整,由此又有了全面收益的理论。
把非经常性损益纳入会计利润表中就是对会计收益概念进行有益的改造,不断地在吸收着经济收益概念的一些内涵,也体现了全面收益的内涵。
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会计报表, 以达到其“配股”、“扭亏”等方面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收益、会计收益、信息使用者、非经常性损益、企业利润。
收益既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之一,又是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受到了股东、投资者、政府、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对于收益,经济学家和会计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解,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收益观。
经济学中的收益概念一般称为经济收益。
经济收益观的要点在于:对于企业而言,考察期内的收益是指期末与期初资本效用比较的差额,即如果存在正的收益,则是指在保持原始投入资本完整、维持原始资本价值的前提下,超出原始投入的部分。
会计学上的收益称为会计收益。
会计学所谓的“收益”,具体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过交易已实现的收入与相关的成本、费用之间的差额。
如果说该定义是对经济学“收益”的会计学诠释的话,此界定被认可很长时间,这种收益观一直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占据着重要地位,人们一当谈及收益,一般就指的是这种便于计量的“会计收益”。
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虽然指的都是收益,但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企业收益的本质——财富的增加;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
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可以完整反映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会计收益更强调经营活动,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3.经济收益更强调资本保全,原资本(期初资本)必须得到保全,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在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
非经常性损益对XX公司净利润影响的研究
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投资者需要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知识, 以便更好地评估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前景。
添加项标题
信息披露的改进:公司应更加透明地披露非经常性损益的相关信 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的财务表现。
投资者如何应对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了解非经常性损益的性质和影响 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和长期盈利能力 不要过分关注短期收益,而应关注公司的长期价值 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
提高投资者意识: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识别和判断能力。
强化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机制,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持续改进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应持续关注非经常性损益问题,不断完善相关准 则和规定。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
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 建议和展望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和分类
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
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与公司正常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偶然发生的交易或事 项产生的损益。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债务重组、政府补助、非货币性 资产交换、委托理财等。
非经常性损益是公司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它能够反映公司的 盈利质量和发展前景。
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建议和展望
规范非经常性损益的必要性
提高财务报告质量: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可靠性,为投资 者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避免盈余管理:规范非经常性损益可以减少公司通过非经常性项目操纵利润的可能性, 保护投资者利益。
增强可比性:规范非经常性损益有助于增强不同公司之间的财务比较,使投资者更好地 评估公司的业绩和潜在风险。
【税会实务】关于“利润”的几个术语
【税会实务】关于“利润”的几个术语在日常会计及税务处理中,经常用到“利润”一词。
但究其含义,却往往有些歧义。
一、会计角度的“利润”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定义,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
利润表中,还有几个关于利润的概念:“营业利润”:即日常活动所产生的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营业成本+营业税费+期间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利润总额”:即营业利润基础上考虑营业外收支后的利润。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减除所得税费用之后,则为上述“净利润”,对应会计科目“本年利润”。
资产负债表中还有“未分配利润”一项,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即相当于“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
由于“本年利润”科目年末结转“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因此在做中期报表时,应当加上“本年利润”。
二、纳税申报中的“利润”(一)关于年报“利润总额”又称为“税前利润”,但它并非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却是计算企业所得税的起点。
“利润总额”经过纳税调整,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即为“税收口径利润”。
若此数为负,则为依法可以在以后年度弥补的金额。
若“纳税调整后所得”为正,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之后的金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应纳税所得额”即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若其为正,则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若其为负,则延续下一年度弥补,而此处反映为0。
(二)关于季报季度申报时也是以“利润总额”为起点,加上“特定业务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后为“实际利润额”,此即为季报的计税依据。
(关于季度申报,可见《如何准确进行企业所得税季度申报》一文)(三)关于房地产企业计税毛利房地产企业销售未完工开发产品取得的收入‚应先按预计计税毛利率分季(或月)计算出预计毛利额,计入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毛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的计算公式和区别
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1、毛利润(主营业务利润)=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2、营业利润= 毛利润—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其他收益
3、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4、净利润= 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收益。
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利得、债务重组利得、与企业日常活动无关的政府补助、盘盈利得(一般指现金盘盈利得,存货盘盈冲减管理费用、固定资产盘盈属于前期差错)、捐赠利得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营业利润以外的支出。
营业外支出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毁损报废损失、债务重组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盘亏损失(现金盘亏计入管理费用)等。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处理
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是财务报表中涉及到的两个重要概念。
它们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表现具有重要影响,并需要得到适当的处理和表述。
本文将讨论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影响因素以及在财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
一、投资收益的定义和影响因素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对其他企业或资产的投资所获得的非经常性收益,包括股息、利息、租金和价值变动等。
投资收益既可以是经常性的,也可以是非经常性的。
经常性投资收益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一部分,与企业的主营业务相关。
非经常性投资收益通常与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活动、非常规投资以及必要的金融管理活动相关。
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投资额、投资回报率、投资期限、市场波动等。
投资额和投资回报率是最直接影响投资收益的因素,投资额越大、回报率越高,投资收益也就越高。
投资期限也对投资收益有一定的影响,通常而言,长期投资往往具有更高的收益潜力。
此外,市场波动也会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企业需要及时监测市场变化,进行风险管理。
二、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义和分类非经常性损益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偶然发生或与日常经营无关的损益项目。
它们不是企业正常经营所得到的收益或支出,而是相对临时或非周期性的。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 非经常性收入:包括非经常性销售收入、政府补助、处置资产的收益等。
这些收入通常与企业的正常经营无关,是一次性的或与特定活动相关的。
2. 非经常性费用:包括非经常性的法律诉讼费用、自然灾害导致的损失、资产减值损失等。
这些费用通常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关,是冲击性的或与特殊事件相关的。
3. 经常性损益之外的项目:包括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费用、公司重组或重组的费用等。
这些项目超出了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范畴,是非常规的或与特定事件相关的。
三、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在财务报表中的处理方法对于投资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企业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处理和表述,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
营业外收支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别
……………………………………………………………精品资料推荐…………………………………………………营业外收支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区别非经常性损益,通常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股权处置损益、补贴收入等科目。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1……………………………………………………………精品资料推荐…………………………………………………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按照有关规定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
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资产评估减值、非常损失等。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股权处置损益、补贴收入等科目。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资产2……………………………………………………………精品资料推荐…………………………………………………再次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按照有关规定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
具体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损失、资产评估减值、非常损失等。
非经常性损益,通常指与企业的主营业务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支,包括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股权处置损益、3……………………………………………………………精品资料推荐…………………………………………………补贴收入等科目。
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包括固定资产盘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资产再次评估增值、债务重组收益、罚款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
利润和损益表的重要性
利润和损益表的重要性在企业的财务报告中,利润和损益表(Income Statement)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利润和损益表是用来展示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以及净利润的财务报告。
它为企业经营者、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可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
一、利润和损益表的组成部分利润和损益表主要由以下几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1. 销售收入(Sales Revenue): 销售商品和提供服务所得到的收入;2. 成本费用(Cost and Expenses): 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营销费用、管理费用等;3. 折旧和摊销费用(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Expenses): 对企业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折旧和摊销所产生的费用;4. 营业利润(Operating Profit): 扣除销售成本、折旧和摊销费用后的利润;5. 其他收入和支出(Other Income and Expenses): 包括非经常性收入和支出,如投资收益、罚款等;6. 税前利润(Profit Before Tax): 扣除其他收入和支出后的利润;7. 所得税(Income Tax): 根据国家税法规定计算所得税费用;8. 净利润(Net Profit): 扣除所得税后的最终净收入。
二、利润和损益表的重要性利润和损益表在企业经营中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作用:1. 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利润和损益表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收入、成本和费用情况,通过对比不同期间的利润和损益表,可以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以及经营策略的有效性。
同时,企业经营者可以通过利润和损益表了解到销售额、销售成本和利润等核心指标,从而调整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2. 提供决策依据:利润和损益表可为企业提供重要的经营决策依据。
通过对不同产品线、市场渠道和成本结构的分析,企业可以识别出哪些产品或渠道带来的利润最高,从而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
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是两个在经济学和会计学中常用的概念,这两个概念虽然都涉及到企业的盈利情况,但其定义和计算方法有所不同。
本文将对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区别与联系进行详细解析。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经济利润的概念。
经济利润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真实盈利,它包括了企业所有的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显性成本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明确发生的现金支出,如原材料、劳动力、租金等。
隐性成本则是指由于企业资源的使用而造成的机会成本,例如企业应该投资于其他项目但选择了当前项目,从而造成的机会损失。
经济利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经济利润 = 总收入 - 显性成本 - 隐性成本相比之下,会计利润是会计学领域中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是通过会计原理和规则计算出来的。
会计利润是指企业在会计报表中所呈现的盈利情况,它只考虑了显性成本。
会计利润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式子表示:会计利润 = 总收入 - 显性成本从定义和计算公式可以看出,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有着明显的区别。
经济利润考虑了企业的全部成本,而会计利润仅考虑了显性成本。
这意味着,经济利润在评估企业盈利能力时更加全面,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盈利情况。
由于会计利润只考虑了显性成本,因此在会计报表中会呈现出企业相对较高的盈利。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可以获得经济利润,因为经济利润还要考虑到隐性成本的影响。
当隐性成本较高时,企业可能面临着经济利润为负的情况,但在会计报表中仍可显示为正的会计利润。
尽管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存在这些区别,但它们之间也有联系。
会计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的经济利润,尤其在显性成本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
在许多国家,会计利润是用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提供了参考依据。
经济利润和会计利润的差异也与企业的决策密切相关。
企业在评估项目的可行性时,需要考虑隐性成本的影响。
当经济利润为负时,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评估项目的可持续性,并寻找降低隐性成本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