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五篇范文)第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大班数学优秀教案《按规律排序》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感知生活中有规律的序列,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辨认图形排列的规则,并按照其序列延伸该图形。
3、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1、课前在活动室布置四个活动区域:“超市”、“书店”、“展示大舞台”、“数学角”。
2、在“超市”里摆满五颜六色的项链、花纹有一定规律的发饰、桌布、衣服、包装纸,卡片花边、国际象棋棋盘,美人痣。
3、“书店”里摆设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的图片:有种子发牙、蝌蚪变青蛙、月圆月缺、小孩长大成人。
4、“展示大舞台”里准备了各种颜色的纸环、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串珠、纯白色的衣服、裤子、围巾、裙子、手套、袜子、剪刀、画笔、花边、各种颜料、针线、双面胶。
5、“数学角”里准备了按故事情节变化的先后顺序的小卡片、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一)感知活动――逛“超市”安排、布置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老师以朋友身份带领幼儿“逛超市”,“超市”里摆满了的各式各样的东西,让孩子们感知事物的序列变化,从而感知事物的美,进一步让幼儿们说出你所见到的物体是用怎样的规律排序的,然后记录下来,看谁记录的画面最美,就在额头中间贴上一颗“美人痣。
”(二)合作活动――逛“书店”老师带幼儿们逛完了“超市”,又带领幼儿们来到了“书店”,这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故事书、图片。
老师说“孩子们,今天书店阿姨把图片的顺序搞错了,我们来帮助阿姨给图片分类排序好吗?”大家等不急了,忙说:“好!”接着幼儿自主的三五成群的自发的组织成一组,开始按事件变化的先后顺序排列图片,幼儿拼拼说说,合作活动,这样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又培养了幼儿热爱集体的好品德。
接着,每组推选一名代言人起来表述本组的排列结果,说出小组的队名、口号,展示交流,要求发言的幼儿用“先……后……最后……”的句式来讲述。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规律排队》及教学反思(5篇可选)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规律排队》及教学反思(5篇可选)第一篇: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按规律排队》及教学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按规律排队》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根据已有的条件分析判断出某一空位上应是何种小动物,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一组小动物排列上的变化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按规律排队》含反思教案吧。
设计背景:科学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他们对排队的规律还处于探索状态,为了使幼儿对物体按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形成初步的逻辑思维,我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状况,设计了一节科学活动,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促进他们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
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一组小动物排列上的变化规律,体验发现的快乐。
2.能根据幼儿已有的条件分析判断出某一空位上应是何种小动物,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活动重难点:能根据已有的条件分析判断出某一空位上应是何种小动物。
活动准备:1.ppt图片2套(9格长形图和16格长形图,及其小动物图片)2.男孩、女孩图片一套,箭头标志四个。
3.幼儿活动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一、幼儿玩排队的游戏1.出示“男孩、女孩”图导入。
师:今天顾老师带来了两个小朋友,我们来认识一下吧(出示男孩、女孩图片).他们想跟你们玩排排队的游戏呢,你们愿意吗?2.幼儿按规律排队。
师:孩子们,我们接着他们的队伍往下排,老师鼓声一响你们就规律移动位置,鼓声一停就把队伍排行,看谁排得又快又好。
二、引导幼儿在9格图上帮小动物排队。
1.提出操作要求,引导幼儿发现规律。
要求:每个横排和竖行里都有三种小动物,而且不能重复,横排和竖行里的小动物排队的规律是一样的,不能变。
幼儿园大班教案《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规律排序》含反思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规律排序”这一概念
2.能够正确构建确定的规律
3.能够娴熟地进行规律排序
教学重点:
1.理解“规律排序”的含义
2.能够正确构建规律
教学难点:
1.能够设计多样化的规律
2.能够进行正确的规律排序
教学准备:
1.幼儿教具
2.教学课程大纲
3.教具包括彩色块,数字卡片,形状方块等
教学过程:
第一步:激发同学喜好,课程引导
1.介绍本节课程的主题
2.使用幼儿教具,先示范一次以让孩子们对教具有所了解
第二步:规律排序游戏
1.老师搭建一个规律方案
2.让同学依据规律方案,将教具排列成符合规律的序列
3.让同学探究和发觉更多的规律
第三步:引导讨论
1.让孩子共享他们在第二步中发觉的不同规律
2.让孩子们思考和购买规律的必要性
第四步:操练和评价
1.老师让同学独立设计规律排列游戏
2.评价:老师依据孩子的思考和表现引导他们更正确地排列游戏,同时也要激励他们独立思考。
第五步:总结和反思
1.总结今日的课程内容和要点,以便复习和回顾
2.激励同学共享他们学到了什么,以及他们希望在下一节课中学到什么
反思:
本节课程最成功之处在于,在供应了察看和操练规律排序的机会之后,激励孩子们思考和共享他们所发觉的规律。
这不仅让他们更好地体会到规律排序和购买规律的紧要性,也使教学更加有趣味味和具有挑战性。
同时,我也认为,老师在操练和评价的过程中应当更多地引导,而不是直接予以指示,这样孩子们可以更有动力和独立思考的本领。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及反思
结束环节
教师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布置作业。
学生活动
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和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05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激发兴趣
01
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
他们对有规律排序的好奇心。
实践操作
02
提供了丰富的教具和材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和发现规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取
选取生活中的规律排序现象,如四季 变化、一周七天的重复等,使幼儿能 够感受到规律排序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
选取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规律排序 内容,如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特 征进行排序,使幼儿能够将所学知识 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选取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规律排序 活动,如拼图、积木搭建等,激发幼 儿对规律排序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游戏法
将规律排序的知识点融入 游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 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
利用PPT、视频等多媒体 手段,展示有规律的排序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具体化。
实物教学
提供实物教具,让幼儿通 过观察、触摸等方式,加 深对规律排序的理解。
情境教学
创设生活情境,让幼儿在 实际情境中运用规律排序 的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 力。
内容的组织与呈现
采用直观的教学方式,如图片、 实物等,将规律排序的实例呈现 给幼儿,帮助幼儿理解规律排序
的概念。
设计丰富多彩的互动游戏和活动 ,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和体验规 律排序,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
通过故事、儿歌等形式,将规律 排序的知识融入到有趣的故事情 节和音乐节奏中,使幼儿在愉悦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及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及反思活动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及简单的排列规律。
2、技能目标:能运用操作材料进行按规律排序,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3、情感目标:结合情景游戏,通过实物操作,体验按不同规律排序的乐趣。
活动准备:1、幼儿经验准备:已经有按物体其中一特征规律进行排序的经验:如按照物体的颜色、长短、大小、高矮等规律的排序。
2、环境材料创设准备:教具:新家蓝图、花坛、递增递减排序示范图、新家学具:幼儿操作材料:铺地砖(红黄泡沫毯)、围围墙(三种颜色的砖块)、种树(高矮种类不同的树)串彩链(长短、粗细、颜色不同的吸管段、珠子、毛线)。
幼儿分组操作材料:不同颜色、形状的花和栅栏。
幼儿实物操作材料:不同种类的水果、蔬菜、以及蛋糕、奶…活动过程:一、情境引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活动主题。
师:“小朋友,小猫的房子被大灰狼破坏了!它刚刚建好了一座新房子;可是它不会装修,今天想请你们帮它装修新房子。
好吗?”二、为小花猫装修新家(一)介绍材料,鼓励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简单的规律排序。
师:“小朋友,看看小猫为我们准备了什么装修材料呢?它们有什么不同呢?”1、地砖:按照蓝黄颜色变化规律排序。
干扰因素:2种颜色2、围墙:按照砖块颜色及节数规律排序。
干扰因素:4种颜色3、树木:按照树的形状、高矮不同规律排序。
干扰因素:2种高度、 3种形状4、彩链:根据吸管段的长短、粗细、颜色的不同有规律串彩链,并挂在窗户上。
干扰因素:多种颜色、2种粗细、2种长度5、师:“这些材料都有它们不一样的特点,那我们要怎样排列它们才能把房子装饰得好看呢?”(幼儿自由讨论)6、师:“老师给你们一个小提示吧!如果小朋友能够把这些材料排成有规律的一条队伍,那就能把房子装得很好看了。
”(二)幼儿操作探索,教师指导师:“你们想不想去试试,用这些材料去帮助小猫装修新家呀?(想)等一会儿,小朋友们可以自由分组,选择一种材料,跟你的组员一起商量怎样才能排出有规律的队伍,把你们组的材料排在房子里相应的地方。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有规律排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顺序和规律。
3.学会按照不同的规则分类和排序。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各种大小形状不同的图形、玩具块、颜色不同的珠子等。
2.教学工具:白板、彩色粉笔、扑克牌、麻将牌、图形磁贴等。
3.环境准备:整理好教室,准备好幼儿座位,方便幼儿动手操作。
4.如有需要,可以准备录音机、相机等设备来记录幼儿的反应和表现。
教学环节热身(5分钟)1.教师展示一些形状不同的玩具块并向幼儿发问:这些玩具块有什么相似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2.引导幼儿分类和排序,如按颜色分类、按形状分类等。
团体活动(20分钟)1.教师用白板画出数列,在让幼儿观察并按规律跟着学习。
2.将图形磁贴等准备好,让幼儿按照规律摆放(如小中大号玩具块的大小规律)。
3.引导幼儿用图形磁贴等实物物品,完成丰富多样的有规律排序活动,如大到小的排序,颜色交替排序等。
小组活动(30分钟)1.让同组的幼儿一起完成各种分类与排序任务,如按着拍拍手、跳跳身、点点头的节奏拍出交替颜色,按给出的顺序按嘴唇形状来排序。
2.引导幼儿自由想象,进行难度适合的有规律排序游戏。
结束环节(5分钟)1.教师要求每组参与者逐一向全体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用一个小故事或类比的方法来描述,2.回归课程目的,总结课程重点内容。
教学反思本次课的教学活动注重了幼儿的实践操作,这是培养幼儿探索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方法。
通过有规律排序活动的练习,幼儿了解了顺序和规律,并能按照不同规则分类和排序。
教学带有一定的游戏性质,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参与其中,成为了他们学习的动力。
也适当增加了语言沟通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活动设计的内容和难度,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进行调整,不能单纯追求完成度和比较性,要避免给幼儿带来过多的挫败和焦虑。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主题为“有规律的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有规律的排序,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有规律的排序,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和应用。
难点:理解并运用排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排序教具一套,PPT课件。
学具:学生用排序卡片,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
2. 新课导入(10分钟)3. 例题讲解(15分钟)(1)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排序规律。
(2)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3)教师讲解解题过程,强调关键步骤。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合作(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一个有规律的排序任务。
(2)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大班数学——有规律的排序2. 主要内容:(1)排序规律(2)排序方法(3)应用举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完成教材第四章第三节练习题。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有规律的排序,但部分学生在应用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排序规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2. 实践情景引入的选择与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实施;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教学难点与重点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部分。
对于本节课,难点是有规律的排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重点是掌握排序的基本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案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案含反思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案含反思(通用12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有规律排序》教案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学习按物体重复交替、数量的递增或递减等规律进行排序。
2.能发现事物间的排列规律,自创或合作创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规律进行排序。
3.感受事物重复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活动准备:1.挂图《小熊的家》1 张,石头卡片若干,黑板等;2.幼儿操作材料:雪花片,串珠,小蘑菇插板等三组材料若干。
活动建议:1.玩游戏“请你跟我做”,初步感受规律,激发幼儿学习排序的兴趣。
(1)教师做“拍手、跺脚”和“拍手、跺脚、跺脚”动作,引导幼儿感受“ABAB”和“ABBABB”排序规律并引导幼儿运用图谱“小手小脚”将规律记录下来。
(2)幼儿创编其它身体动作。
提问:你想做什么有规律的动作?(幼儿自己创编,并引导幼儿一起来做)2.出示挂图“小熊的家”,进一步感知有规律的排序方式。
(1)提问:小熊的家哪里是有规律排序的?引导幼儿发现蝴蝶飞的方向“两只向上飞、两只向下飞”的规律;大山和小山按照大山数量不变,小山越来越多的规律等等。
(2)引导幼儿操作鹅卵石图片将“小熊家的路”补充完整。
小结:大家找到这么多有趣的规律,他们有的按交替重复的规律排列,有的按递增或是递减的规律排列,这些有规律的装饰把小熊的家装点得非常漂亮。
3.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材料做项链,探索多规律排序。
(1)幼儿自选雪花片、小蘑菇粒、串珠等材料,鼓励幼儿用交替、重复的多种规律给小熊做项链。
(2)鼓励幼儿交流作品,发现不同的排列规律。
4.寻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感受事物重复变化给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
提问:找一找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这些有规律排序的地方让我们的生活看上去感觉怎么样?小结:生活中很多地方,如:衣服、窗帘、斑马线、公园的花坛等都用到了有规律的排序,既装扮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又增添了乐趣。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有规律的排序》,主要内容包括:认识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学会使用规律进行排序,并能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排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有规律的排序,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排序,并运用规律进行排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排序卡片、磁性教具。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册、画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有规律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规律,引发学生思考。
2. 例题讲解(15分钟)(2)教师带领学生完成教材上的例题,并解释规律排序的方法。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生活中见到的规律排序现象,并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有规律的排序2. 主要内容:(1)规律排序的定义及方法(2)生活中的规律排序现象(3)规律排序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3个生活中的规律排序现象。
(2)运用今天所学的规律排序方法,为班级的同学进行身高排序。
2. 答案:(1)如:衣服上的扣子、楼梯的台阶、书本的页码等。
(2)按照身高从矮到高排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有规律的排序掌握程度较好,能够发现生活中的规律排序现象,但在运用规律进行排序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规律排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有规律的排序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的深度和广度4.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生活实例的结合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1)重点:有规律的排序方法及其应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一、教学背景此项科学课程适用于幼儿园大班,主要针对幼儿园大班学生的智能发展和观察力的培养。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将以“有规律排序”作为主题,教授一组简单的规则,以培养幼儿的排序和观察技能。
二、教学目标1.掌握简单的排序规则以及应用规则的能力。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技能。
3.学会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帮助学生放松。
2. 主题介绍(10分钟)教师将主题“有规律排序”介绍给学生。
以一组相同的对象为例子,比如颜色相同的积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将积木按照大小、颜色、形状等分类,从而引起学生的思考。
3. 规则介绍(15分钟)教师介绍规则,例如按照颜色、大小等规则排列积木或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排列,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按规则排列。
4. 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每组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物品,要求学生按照规则进行排序,同时教育他们要与组员合作,完成任务。
如果组内有学生会得比较好,可以帮助组内其他同学。
5. 检查、总结(10分钟)教师评估学生是否按照规则完成任务,评估学生的排序能力,如果有不规范的地方,进行纠正。
在总结中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我们学到了什么规则?2.任务需要我们怎样与同学合作完成?3.我们的排序是否达到了要求?6. 反思(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让学生自己评估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在哪些方面需要加强。
四、教学成果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学习到了一些排序规则,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技能,提高了他们的合作和分享意识。
五、反思教师应该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遵照遵循教学计划的流程。
同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并对他们进行鼓励和赞扬。
此外,教师在总结和反思环节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反思本次课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2.培养幼儿观察和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3.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有规律排序通过幼儿感知、观察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有规律排序。
2. 学习有规律排序的方法让幼儿通过调整和比较各种图案,从中找到规律,掌握有规律排序的方法。
3. 学习有规律排序的过程针对不同幼儿,让幼儿分组,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幼儿通过试错和思考,学习有规律排序的过程。
三、教学过程1. 活动准备教师在课堂上摆放各种颜色、形状的图案,并将其打乱。
2. 导入教师可以以故事形式,让幼儿了解什么是排序。
3. 探究•教师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图案,再询问幼儿他们是如何进行图案排序。
•教师又逐步引导幼儿,将规律程度逐渐加深,比如教师提供两组相似的图形做示范,再要求幼儿以相同的规律进行排列;或者教师提供一些恰好差一个颜色的图形,要求幼儿从中寻找规律并完成排序。
•针对不同的幼儿,教师可对分组进行不同的组图练习,例如类比图、大小区别图、颜色相同图、形状相同图等,让幼儿感受不同图形的规律性并进行练习。
4. 拓展•教师可以向幼儿展示更多的有规律排序图形,并要求幼儿尝试进行更复杂的排序练习,提高幼儿的规律发现和认知能力。
•教师可以介绍数学上的有规律排序,例如一元一次方程、斐波那契数列等,让幼儿培养对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学习意愿。
四、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需要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参与度;2.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容易使幼儿失去兴趣,需要更多的有趣的小游戏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3.教学过程需要更加详细的规划,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时间等需要更加具体的安排,针对幼儿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大班教案《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规律排序》含反思简介本次教案的主题为《规律排序》,适用于幼儿园大班的数学教学环节。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将能够掌握不同排列规律的方法,提高其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将能够:1.理解并掌握排序的概念;2.学习和掌握数字的大小比较;3.学习不同的排序规则,如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奇数偶数排序等;4.发展孩子们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5.提高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小朋友们喜欢的图片卡片;2.教师准备相应的数字卡片;3.教师准备工作表;4.教师准备帽子和乐器作为排序时的提示用具。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教师先给孩子们介绍排序的概念,例如: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物品,使其有条理、整齐、美观。
2.再通过图片或数字的卡片示范,让孩子们体会排列的不同规律。
提出问题1.教师创设一些情境问题,例如:你们都喜欢哪些动物?你们每个人都有几个玩具?通过这些情境问题,让孩子们提前思考如何对答案进行排序。
2.引导孩子们提出排序的规律,比如有几个一样的、还有先后顺序等。
排序环节1.教师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排列数字,根据数字大小进行排序。
教师可以带上帽子游戏和乐器等提示用具,让孩子们更加有趣的参与到排序过程中。
2.教师发下工作表,对孩子们的排序结果进行反馈、纠正,并加深规律的理解。
结尾环节1.教师总结当天的排序规律,让孩子们认识到不同情况下的排序方法有所不同。
2.激励孩子们,鼓励他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进一步探索同类的问题。
反思本次教学中,我通过引导孩子们通过一些字符模式统计应该存在的规律,并在完成了游戏和工作表后,再通过孩子们的结果纠正规律,提高实际操作中孩子们的观察和发现能力。
同时,也要善于运用可视化工具,如帽子游戏和乐器等,以切实的体验方式让孩子们了解排序及其应用场景。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及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1.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合作发现两种以上排序规律,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有规律排序》ppt,大卡纸4张,一段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规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1.ppt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请幼儿读一读每张图片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图片一,提问:有哪些图形在排队?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后面还可以怎么排?(引导幼儿用ABABAB分组。
)(2)出示图片二,提问: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引导幼儿ABBABBABB分组。
)(3)同样,出示图示三,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幼儿自创排序规律。
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动物园的小路坏了,要帮助小动物们铺一条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3.展示作品,总结作品中的创新之处。
4.游戏:幼儿用身体动作排序,拓展排序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用身体动作排序。
(2)听音乐,自创有规律的动作并与同伴交流。
5.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斑马身上的条纹、斑马线、项链、毛衣花纹、花坛、昼夜交替、四季轮换等。
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结束部分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活动反思:上个星期,聆听了张老师的一节《按规律排序》的公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聆听张老师的公开课,发现张老师这个活动上得特别成功。
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优秀教案及反思(精)
汇报人:
2023-12-31
CONTENTS
• 课程背景与目标 • 教学内容与方法 • 幼儿学习过程观察与指导 • 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 •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自我反思
01
课程背景与目标
《有规律排序》课程背景
数学启蒙
大班幼儿正处于数学思维 发展的关键期,通过排序 活动可以培养其初步的逻
学习兴趣
幼儿对《有规律排序》这一课题 展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 堂活动,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参与度
幼儿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互动, 参与到各种排序活动中,表现出 较高的参与度。
针对不同层次幼儿个性化指导策略
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幼儿
提供更深层次的排序活动,如多维度的排序、自创排序规则等,以满足他们的 学习需求。
02
在活动设计上,可以更加注重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如与数学、语言等 领域的结合,以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03
在活动过程中,应更加关注幼儿的思维过程,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 法和发现,以促进其思维发展。
04
在活动评价上,可以建立更加完善的评价机制,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 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后续的学习。
家长反馈
定期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总结反思,优化后续教学计划
01
教学效果总结
根据幼儿的表现和家长的反馈,总结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分析存在的
问题和不足。
0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反思
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深入反思,探讨改进的方法和策略,为后续
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03
实践活动:幼儿动手操作体验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规律的排序》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有规律的排序>》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发现物品排序的规律。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培养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提高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教学主题:有规律的排序2.教学材料: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如玩具、图片、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组织幼儿进行“找规律”的游戏,如按照颜色、形状、大小等规律排列物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二)主题活动1.导入教师展示一组有规律的排序物品,如红色、蓝色、绿色、红色、蓝色、绿色……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规律。
2.探索规律(1)教师将物品随机摆放在桌面上,让幼儿自己寻找规律。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找到的规律。
(3)教师与幼儿一起验证规律是否正确。
3.创造规律(1)教师提供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物品,让幼儿自己创造规律。
(2)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规律。
(3)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肯定。
4.拓展活动(1)教师提供一组有规律的图片,让幼儿找出规律并排序。
(2)教师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序,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教师提问: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解决的?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幼儿参与度高,能积极寻找规律、创造规律。
在拓展活动中,幼儿能运用不同的规律进行排序,说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排序的方法。
2.教学策略3.教学改进(1)在导入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让幼儿自己摆出规律,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在探索规律环节,可以让幼儿分组合作,共同寻找规律,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在拓展活动环节,可以增加一些难度,让幼儿尝试更复杂的规律排序,提高他们的挑战性。
4.教学感悟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认识到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潜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培养他们的数学素养。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教案《有规律的排序》教学目标1.认识数字 1-5,并能正确地念出数字的读音;2.学习规律性排序,发现数目规律;3.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教学准备1.数字卡片 1-5;2.颜色卡片 5 种。
教学内容步骤一:认识数字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1,向孩子们 pron. 发音,让他们模仿;2.教师出示数字卡片 2-5,重复步骤一。
步骤二:提供材料教师在黑板上或者幼儿园大班数学区域内放置颜色卡片 5 种。
然后简单介绍颜色卡片的用途,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数字。
步骤三:排序竞赛1.教师给每个孩子颜色卡片 5 种,并给出任务:按照从 1 开始,依次将颜色卡片放在摆放区,形成有规律的排序;2.鼓励孩子们用手中的颜色卡片来摆放、组合,提醒孩子们要认真思考,让孩子们自由组合,思考、实验;3.汇总孩子们的作品,评出优胜者,要求对正确排序的孩子们进行表扬;步骤四:发现记忆教师将颜色卡片打散,要求孩子们清除所有颜色卡片,然后询问孩子们排列的规律,并记录规律,演示一遍。
步骤五:自由探究1.教师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和排序颜色卡片,观察孩子们的组合思路;2.教师跟进孩子们的自由探究,及时提供帮助和指导;反思本堂课虽然是以有规律的排序为主题,但是同时也包含了数字读音的教学。
考虑到大班幼儿的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关注了孩子们的探索与发现。
在进行自由探究时,由于每个孩子都具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孩子们在寻找规律时提出的思路五花八门,捕捉学生活动中的思想并引导他们进行总结和归纳,更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领悟能力。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一些孩子对数字的发音不熟练,需要重复教授。
同时,孩子们在追求速度和结果的过程中较少思考规律,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孩子们思考。
总体来说,孩子们对本堂课程的积极性和兴趣都很高,在自由探究中表现出了很好的主动性,体现出了他们对新事物自主掌握和思考的能力。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教学目标:让孩子学会使用规律进行排序,提高察看本领。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将不同物品依照规律进行排序。
教学难点:培育幼儿的分类思维本领。
教学准备:彩色图卡,幼儿手工艺品,幼儿座位,教具、超市购物筐教学过程:一、大班的礼仪仪式,包括说好早上、自我介绍、点名、唱儿歌等环节。
二、导入将课桌前横放四个不同物品——积木,组装好的拼图和杂志和绒布飞机,并请幼儿考虑如何将它们分类,找规律。
例如,询问:“你们能够找到一种方法,包括一个以上的条件,将不同物品进行分类吗?”“用哪种方法将四种不同的物品分类?”“你们分组的规律是什么?”“假如我们要将物品按颜色分组,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三、教材(1)给出仿佛于以下图卡,让幼儿依照图卡上的规律排序,例如按大小、颜色或者形状(2)给出一堆紊乱的物品,让幼儿将它们摆放在不同的桶里,依照不同的规律进行分类:颜色相同/不同、形状相同/不同、大小相同/不同(3)在超市现场,领导孩子逛超市,向他们呈现紊乱的商品,引导他们依照某种规律分类,调动孩子的学习喜好,让他们在生活中理解所学内容。
四、总结归纳(1)哪些规律可以用来排序物品?(2)为什么要依照这些规律进行分类?(3)假如我们要将同一种物品依照不同的规律分类,会发生什么?五、评价美丽的分类可以得到激励和好评。
時間:1课时延长:1.在日常生活中,在超市购物时,与孩子一起分类、整理商品;2.要求孩子带一个小包,收集回家路上的颜色、形状、大小相同/不同的物品,接着分类;3.重复练习,让孩子进行更进一步的排序练习,提高管理本领。
反思:一、整体评价本次活动,幼儿们积极参加,思路开阔,能够依据不同的规律对物品进行有序的分类。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理解概念,对物品分类规律进行了比较生动的说明,例如家庭常见物品的分类基本规律,以及超市购物的分类方法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缺点分析本次活动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有些孩子在第二部分的实际操作环节中碰到了困难,需要耐性地等待他们。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有规律的排序》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数学课《有规律的排序》教学设计一、前言幼儿园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智力和认知能力的重要环节,而本次教学的重点是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序。
有规律的排序是幼儿认识并掌握数学规律的切入口之一,教学中我们将注重以幼儿为中心,采用情境教学、探究教学和游戏教学等方式,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探索世界。
二、整体设计1.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呈现一些有规律的事物,提高幼儿观察力、比较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固定幼儿的排序概念,从简单到复杂地教授依据特定规则进行排序的方法;•提高幼儿自主选择、探索和思考的意识,增强幼儿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
2. 教学准备•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教具:数字卡片、图形卡片等;•课堂环境:整洁舒适的教室环境及宽敞明亮的黑板;•教学过程中需要的辅助工具:推理、比较工具。
3. 教学过程探究教学的思路和方式核心在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索自主学习;游戏教学也是本课程的核心方法之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化元素,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自主发现数学规律。
本课程将分四个环节展开:•了解排序规律;•探索排序规律;•练习排序规律;•并反思。
4. 教学策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将采用以下策略:•合作探究策略;•带“情境”的数学教学策略;•关注儿童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幼儿自学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流程1. 了解排序规律主要目的:•让幼儿对排序这一概念有初步的理解;•通过小组活动让幼儿了解排序规律;•让幼儿知道生活中排序的象征和意义。
活动内容•给幼儿们看一张参加运动会的照片,让幼儿发现每个人头上有一个号码,用这个号码进行排序;•通过观察,指导幼儿了解升序、降序等排序规律;•给幼儿出示大小、颜色相似的图形(如红色正三角、红色正方形、黄色正三角、黄色正方形),让幼儿自主分类。
2. 探索排序规律主要目的:•通过图片展示方式增强幼儿对分类和排序规律的认知;•通过游戏形式巩固幼儿的学习成果。
大班数学课精品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
大班数学课精品教案有规律的排序反思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有规律的排序》。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和理解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学会运用规律进行排序,并能创造出简单的排序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序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规律进行排序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排序规律,尤其是逆向排序。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创造和运用排序规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有规律的排序图片,包括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彩色积木、形状卡片、大小不同的球。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PPT,呈现生活中的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如红绿灯、斑马线等。
邀请幼儿观察并分享他们发现的有规律的排序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例题,引导幼儿观察、发现规律。
分步骤演示如何用彩色积木、形状卡片、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排序。
3. 随堂练习(10分钟)每组幼儿根据老师给出的规律,运用彩色积木、形状卡片、大小不同的球进行排序。
老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排序规律。
4. 小组讨论与分享(5分钟)每组幼儿讨论并分享他们的排序过程和发现。
邀请部分小组展示他们的排序成果,并进行点评。
5. 创造规律(10分钟)鼓励幼儿自己创造简单的排序规律,并与同伴分享。
选择几个有趣的规律进行全班展示。
六、板书设计1. 有规律的排序现象图片展示。
2. 例题解析,包括步骤和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用彩色积木、形状卡片、大小不同的球,创造出至少三种不同的排序规律。
2. 答案:请幼儿将自己的排序规律画在纸上,并标注规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在理解和运用排序规律方面的掌握情况。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上学期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幼儿能够通过将不同形状的小球进行有规律的排序,进一步了解规律和顺序,掌握排序的方法和技巧,并加深对数学概念的了解。
教学内容•授课主题:有规律排序•教材:形状球(不同大小和颜色的球)•学习目标:了解有规律排序,学习具体的分类方法•学习方法:听、说、做、理解、认知、记忆、交流、体验、思考等•教具:小球、绸布、托盘、黑板、粉笔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在课前,老师要准备好不同形状的小球(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按照大小和颜色分类。
在教室里设置好几个托盘,每个托盘上都放有一种形状的球,供孩子们分类。
2.教学内容(1)从黑板上展示不同形状的球,让孩子们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形状。
(2)老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怎样将这些球进行有规律分类吗?”(3)老师引导孩子们讨论,搜寻规律。
当孩子们提出有规律排序的方法时,老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如:“按形状分类”、“按颜色分类”。
(4)老师引导孩子们将同形状、同颜色的球分类放在同一个托盘中,直到所有球分类完成。
(5)老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分类后的球,发现规律,提出更多的有规律分类方法。
(6)老师总结孩子们探索出的有规律分类方法,让孩子们口头总结分类方法并记录在黑板上。
(7)教师与学生共同检查完成的分类是否按照规律排列,修改错误的分类方式。
(8)老师鼓励孩子们通过画画和创作来巩固彩球分类的知识。
3.教学反思教学活动虽然引入了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形状球,但教师自己的思路和态度可能对学生的情感和意愿产生影响。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可以更加充分地关注幼儿个体的需求和素质特征,增加教育情境的简便性与可行性。
例如,我的教学中未对每组有无同时含有大球或小球进行探究;可能会存在同一类别中,在某些孩子看来某个小球是不该放入这类别的,但作为老师未能注意到孩子这个细节,而是只关注了整体的分类情况。
此外,我个人偏重了口头总结和书面记录,可能受到其他教育学历和文化背景的影响,但这对于幼儿是不一定有效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有规律排序》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能够合作发现两种以上排序规律,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科学《有规律排序》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能够细致观察并发现排序的规律。
2.能够合作发现两种以上排序规律,并按照规律进行排序。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有规律排序》ppt,大卡纸4张,一段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人:小朋友有没有发现,今天我们座位排列的顺序有什么规律?(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有一组图形宝宝排列的顺序和我们很相似,我们它们是谁。
二、基本部分
1.ppt依次出示三种排列规律,请幼儿读一读每张图片是什么,发现了什么规律。
(1)出示图片一,提问:有哪些图形在排队?它们的队伍是怎么排列的?(banzhuren)后面还可以怎么排? (引导幼儿用ABABAB分组。
)
(2)出示图片二,提问:它们是谁?都是怎么排的?后面应该怎么排列呢? (引导幼儿ABB ABBABB分组。
)
(3)同样,出示图示三,引导幼儿小结ABCABCABC排列的规律。
2.幼儿自创排序规律。
创设情境,提出要求:动物园的小路坏了,要帮助小动物们铺一条小路。
要求:有规律,与众不同。
3.展示作品,总结作品中的创新之处。
4.游戏:幼儿用身体动作排序,拓展排序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用身体动作排序。
(2)听音乐,自创有规律的动作并与同伴交流。
5.引导幼儿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有规律的现象。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有规律的现象和事情,比如说斑马身上的条纹、斑马线、项链、毛衣花纹、花坛、昼夜交替、四季轮换等。
鼓励幼儿将自己知道的事物的规律和现象与同伴进行交流。
三、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几种简单的规律,这些简单的规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就能发现,让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规律,好吗?
活动反思:
上个星期,聆听了张老师的一节《按规律排序》的公开活动,这是我第一次聆听张老师的公开课,发现张老师这个活动上得特别成功。
我想,成功的背后肯定付出的许多,比如课前准备等都非常的充分。
一开始,她用情境的导入法进行,让幼儿参与到活动中去。
花环的出现,提高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寻找花环的排序方式。
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张老师很会处理活动的活动的重点,在孩子回答的同时,请孩子共同复述,是一个不错的亮点,这样即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也让孩子明白花环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序的。
所以,孩子在操作时就显得异常的轻松,孩子也乐意参与到活动中去。
接着在老师出示半成品腰带,请孩子先读出腰带的规律,在老师操作,请孩子检验,这样孩子很容易发现老师操作上存在错误-----在这个环节上,我发现张老师请孩子先读腰带的规律,然后请孩子检验,把难点分解的比较好,这样边读边操作,孩子就不容易出错。
这个活动从开始到结束,老师始终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孩子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真正体现了活动的主体性。
小百科: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分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若整个排序过程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
反之,若参加排序的记录数量很大,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可能在内存中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外部排序。
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