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钢复合板材料技术规范标准
钛_钢复合板压力容器制造技术

1 前言在某种腐蚀条件下,钛具有比不锈钢、铝、铜有更优良的耐蚀性[1]。
虽然造价比不锈钢设备高,但在一定条件下,钛制设备使用可靠性高,寿命长,因此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国使用钛材制造化工设备已有40多年历史。
但是,钛制化工设备尤其钛-钢复合板制化工设备,比钢制化工设备在技术上有更多难度,积累经验也少得多,因此,对于钛-钢复合板制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备受关注。
钛-钢复合板制化工设备中用量最多的是容器,而且是压力容器。
一般情况下,当操作压力和温度(200℃以上)较高时,压力容器的封头和全部筒节均用钛-钢复合板制造,就是常说的钛-钢复合板压力容器。
2 钛-钢复合板生产方法按照目前复合板生产技术,钛-钢复合板生产方法允许使用轧制法、爆炸法、爆炸-轧制法三种方法。
压力容器钛-钢复合板常用的是爆炸法。
3 压力容器用钛-钢复合板级别3.1 压力容器用钛-钢爆炸复合板分为1级、2级、3级。
3.2 1级复合板,未结合率0%,用于过渡接头、法兰等高结合强度,且不允许不结合区存在;2级复合板,未结合率≤2%,是将钛材作为强度设计材料或特殊用途的复合板,如管板等;3级复合板,未结合率≤5%,是将钛材作为耐蚀设计,而不考虑其强度的复合板。
4 压力容器用钛-钢复合板材料主要技术规定4.1 覆材符合GB/T3621 钛及钛合金板材中的TA0、TA1、TA2、TA9、TA10。
4.2 基材符合4.2.1 GB713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如Q245R和Q345R;4.2.2 GB24511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如S30408;4.2.3 GB3531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如16MnDR;4.2.4 NB/T47008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如16Mn;4.2.5 NB/T47009 低温承压设备用低合金钢锻件,如16MnD;4.2.6 NB/T47010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和耐热钢锻件,如S30408。
b338钛及钛合金标准规范中文版

钛及钛合金的带、片、板标准规范本标准是在指定的B265规范下发布的;在这个指定的规范后面的数字表明了最初使用的年份,或如果做了修订,最新修订的年份。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重获批准的年份。
标在上角的希腊字母e表示自最新修订或重获批准后编辑上的改变。
本标准已获国防部批准。
1.规范范围1.1 本标准包含了下列退火的钛及钛合金带、片、板:1.1.1 等级1—纯钛;1.1.2 等级2—纯钛;1.1.2.1 等级2H—纯钛(等级2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3 等级3—纯钛;1.1.4 等级4—纯钛;1.1.5 等级5—钛合金(含6%的Al,4%的V);1.1.6 等级6—钛合金(含5%Al,2.5%Sn)1.1.7 等级7—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1.1.7.1 等级7H—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等级7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8 等级9—钛合金(含3.0%Al,2.5%V);1.1.9 等级11—钯含量在0.12~0.25%的纯钛;1.1.10 等级10—钛合金(含0.3%Mo,0.8%Ni);1.1.11 等级13—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2 等级14—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3 等级15—钛合金(含0.5%Ni,0.05%钌);1.1.14 等级16—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1.1.14.1 等级16H—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等级16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15 等级17—钯含量在0.04%~0.08%的纯钛;1.1.16 等级18—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3%Al,2.5%V);1.1.17 等级19—钛合金(含3%Al,8%V,6%Cr,4%Zn,4%Mo);1.1.18 等级20—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3%Al,8%V,6%Cr,4%Zn,4%Mo);1.1.19 等级21—钛合金(含15%Mo,3%Al,2.7%Ni,0.25%Si);1.1.20 等级23—钛合金(含6%Al,4%V以及其他低含量的间隙元素,ELI);1.1.21 等级24—钯含量在0.04~0.08%的钛合金(含6%Al,4%V);1.1.22 等级25—Ni含量在0.3%~0.8%以及钯含量在0.04 % ~0.08 %的钛合金(含6%Al,4%V);1.1.23 等级26—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1.1.23.1 等级26H—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等级26中最小抗拉强度是58 ksi的纯钛)1.1.24 等级27—钌含量在0.08%~0.14%的纯钛;1.1.25 等级28—钌含量在0.08%~0.14%的钛合金(含3%Al,2.5%V);1.1.26 等级29—钌含量在0.08%~0.14%的钛合金(含6%Al,4%V以及其他低含量间隙元素,ELI);1.1.27 等级30—钛合金(含0.3%Co,0.05%钯);1.1.28 等级31—钛合金(含0.3%Co,0.05%钯);1.1.29 等级32—钛合金(含5%Al,1%Sn,1%Zr,1%V,0.8%Mo);1.1.30 等级33—钛合金(含0.4 %Ni,0.015 %钯,0.025 %钌,0.15 %Cr);1.1.31 等级34—钛合金(含0.4 %Ni,0.015 %Pa,0.025 %钌,0.15 %Cr);1.1.32 等级35—钛合金(含4.5 %Al,2 %Mo,1.6 %V,0.5 %Fe,0.3 %Si);1.1.33 等级36—钛合金(含45%铌);1.1.34 等级37—钛合金(含1.5 %Al);1.1.35 等级38—钛合金(4 %Al,2.5 %V,1.5 %Fe);注1:H级别的材料与相应数字级别的材料是等同的(如,Grade 2H = Grade 2)除非有更高级的最小抗拉强度保证,可以通过符合相应数字级别的要求来验证。
钛钢复合板作业指导规定

一、钛钢复合板筒体划线:1、钛钢复合板筒体在划线、下料前必须在复层贴纸保护,防止表面钛复层表面划伤和铁离子的污染。
2、钛钢复合板的划线应在复层上进行,划线应尽量采用金属铅笔,只有在以后的加工工序中能去除的部分才允许打冲眼。
3、对钛钢复合板局部有不贴合等缺陷的位置以及材料取样复验在划线时就应充分考虑避开(包括轧制方向)。
4、复验材料应及时先下料,并及时做好材料的移植、标记、流转。
5、钛复合板筒体展长划线必须划两道线:a线是筒体的基准线;b线是钛复层剔边、坡口加工线。
6、严格控制钛复合板筒体展长的精度,对角线误差不能超过2mm。
7、划线结束时应再次对下料尺寸进行复查,并严格履行交检制度。
二、钛钢复合板筒体展长的确定:1、钛钢复合板筒体展长必须是在确定其封头的展长尺寸基础上再进行定夺。
2、钛钢复合板筒体直径越大、纵缝拼焊越多筒体的展长相对越难控制和掌握。
3、壁厚越厚、板幅平整度越差的钛钢复合板筒体的展长也遵循留一边(一头)最后再定长的原则(主要考虑是在卷制过程中钛钢复合板材料的延伸率会增加)。
三、钛钢复合板筒体下料:1、钛钢复合板筒体切割和坡口加工一般应采用机械方法,主要是剪板机、铣边机、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刨边机。
2、钛钢复合板在剪切时应严格控制:a剪板机刀口的间隙;b应将钢基层朝下,注意防止分层。
3、在进行钛复层剔边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盘刀的下降进刀量,钛复层如果铣的过浅会剔边困难,如果铣的过深伤及到碳钢基层。
4、钛钢复合板筒体厚度较大或形状不规则时也允许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
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应避免火花溅落在钛材表面,产生铁离子污染;b且切割边缘和坡口仍应用机械方法加工和去除污染层;c切割前必须考虑给坡口后续的尺寸留以一定的加工余量。
5、钛钢复合板筒体坡口加工刨边结束时,必须对筒体的展长和坡口等尺寸进行卷制前的再次复查,防止尺寸加工的偏差的发生。
四、钛钢复合板筒体压头(拖头板)的制作:1、根据设备筒体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匹配的圆弧样板。
钛复合板容器制造要求2

目次1总则 (1)2材料 (3)3洁净厂房 (3)4加热前的清洁和检测 (3)5材料保护 (5)6钛钢复合板和其它材料的切割 (5)7焊接坡口准备 (6)8筒节和封头的成型 (6)9组装 (7)10焊接 (9)11热处理 (11)12射线检测和检验 (12)13试验 (13)14成品清洁 (15)15阳极化处理 (15)16换热器管子与管板的连接 (16)17设备保护 (17)1 总则1.1 目的为确保钛-钢复合板制容器和换热器的质量,在执行有关压力容器及换热器相关法规、标准的基础上,特编制本规定。
1.2 范围本规定包含了对钛-钢复合板制压力容器和换热器制造的最低附加要求,其中包括对材料的使用及保护、洁净厂房、钛表面的清洁、制造、检验、试验、阳极化处理的规定。
1.3 说明除非特殊说明,本规定中容器指压力容器和换热器的管箱部分。
2 材料2.1 钛钢复合板材料必须满足《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的要求。
2.2 用于制造的所有材料(包括焊接材料)必须提供材料合格证。
3 洁净厂房3.1 钛设备的焊接和组装必须在一个空气中不含铁离子的厂房或封闭空间中进行。
高度抛光和无污染的铁制工具可以使用。
3.2 在进行任何钛材的焊接前,必须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中规定的菲奥琳试验对周围空气进行无铁离子污染检测。
洁净厂房内保持无铁离子、过滤干净的微正压空气。
3.3 钛设备制造人员必须穿着适宜的防护用服(包括衣服,鞋等),以避免污染。
所有的防护用品应保存在洁净厂房内。
4 加热前的清洁和检测4.1 清洁钛在被加热前,必须对钛表面进行清洁,去除所有的表面污染物。
详见《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
4.2 铁离子污染检测4.2.1 零部件在焊接或加热到370°C以上前必须首先进行清洁,然后按《钛钢复合板技术规定》(T-EQ010216C-2006)附录A的铁离子检测试验证明没有铁离子污染。
YS∕T1368-2020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测试方法(报批稿)

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测试方法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试验力为49.3N,压痕对角线长度范围为0.020mm~1.400mm的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维氏硬度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340.1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法GB/T4340.2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硬度计的检验与校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钛-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titanium clad steel plate junction zone爆炸复合板的结合界面以及附近的薄层区域。
3.2钛侧界面硬度titanium side interface hardness钛-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靠近钛侧的维氏硬度值。
3.3钢侧界面硬度steel side interface hardness钛-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靠近钢侧的维氏硬度值。
4原理钛-钢爆炸复合板结合区域狭小,但结合界面两侧软硬差异明显。
采用维氏硬度计对钛侧界面硬度和钢侧界面硬度进行测试。
5仪器设备维氏硬度计:维氏硬度计及硬度计压痕测量装置应符合GB/T4340.2中的规定。
6样品6.1样品制备6.1.1样品应加工为长和宽均为15mm的长方体。
样品高度方向钢材宜为5mm,钛材应保留原始厚度。
16.1.2样品测试面应为钛-钢爆炸复合板的纵向面。
为保证测试面与其相对面平行,推荐将锯切加工后的样品毛坯料用刨床进行加工。
样品制备应避免机加工步骤中产生的任何损伤,例如由于过热或冷加工引起的损伤。
6.2样品抛磨样品应经过表面抛磨处理,以达到镜面光洁度,无磨制缺陷,并确保复合板钛材、钢材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6.3样品腐蚀选择只对钢材有明显腐蚀性的腐蚀剂对样品进行腐蚀,腐蚀深度以不影响压痕尺寸测量精度为宜。
钛钢复合板技术要求

材料的技术要求1 执行的标准1.1材料的制造工艺、配料和运输执行的主要标准有:a)《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b)《钛及钛合金板材》GB/T3621-2007c)《钛及钛合金丝》GB3623-2007d)《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热轧厚板和钢带》GB3274-2007e)《钛制焊接容器》JB/T4745-2002f)《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GB/T13149-1991g)《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运输和储存》GB/T8180-20071.2在合同执行期间,如有更新或更严格的标准,卖方承诺按更高的标准执行且不变更商务价格。
当上述规范或标准对某些专用材料不适合时,可采用材料生产厂的标准。
此时,卖方应提供其所遵循的设计导则及设计和运行标准软件。
2 钢内筒钢材要求2.1钢内筒筒体材料从烟道口下部导流板向上,均采用爆炸-轧制钛-钢复合板(代号BR2),厚度有。
具体使用部位详见卷册《烟囱钢内筒施工图》。
2.2钢内筒烟道接口材料采用爆炸-轧制钛-钢复合板(代号BR2),厚度16+1.2mm。
2.3钛-钢复合板接长采用钛贴条(TA2)焊接方案,钛贴条2.0mm厚。
2.4钛—钢复合板的材质要求、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则等均按照国家标准《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执行,分类按2类考虑。
2.5 钛—钢复合板中的钛材(复材)采用TA2牌号,基材钢材采用Q235B钢,两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则应分别满足下列国家标准的要求:《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份》GB/T3620.1-1994《钛及钛合金板材》GB/T3621-1994《碳素结构钢》GB700-88《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GB/T5193-2007《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GB/T46982.6采用爆炸-轧制方法制成钛与普通钢结合的钛-钢复合板,复合板代号BR2;3成品要求3.1 供货状态:按BR2状态供应,以抛光表面交货。
行业标准《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测试方法》编制说明(预审稿).doc

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测试方法编制说明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2019年3月7日钛-钢爆炸复合板界面硬度测试方法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项目的必要性简述钛钢爆炸复合双金属板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制备金属材料的新工艺方法。
这种复合板综合地发挥了基材和复材的各自独特性能;它既有钛的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又保证了足够的强度和低廉的成本。
目前,复合板被广泛应用在电厂建设、石油化工、医药工程、轻工业生产、及汽车等行业,尤其在压力容器的制造中。
复合板发展至今已形成多种产品。
如钛及钛合金复合材料、不锈钢/钢复合材料、有色金属及其合金复合材料、三层甚至多层复合材料等,复合的方法通常有爆炸复合、轧制复合等。
爆炸复合多层金属材料在国内外正被推广应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潜力。
爆炸焊合的基本原因是接触面上生成薄溶化凝固层。
在冲击波作用下,界面处金属在超过屈服应力数十倍的应力作用下,其再结晶规律也是特殊的,爆炸能传递到界面,其微观上是不均匀的。
局部地区使金属溶化,非溶化区中,由于热作用也发生了扩散,爆炸焊是溶化和扩散共同作用的结果。
爆炸焊合的界面在抗剪切,抗疲劳裂纹扩展和抗剪切疲劳性能方面超过了基体。
但如复合前板材表面不洁净会造成复合界面上存在缺陷,或者不适当的工艺下过分强烈的冲击,造成界面附件微裂纹,钛钢复合界面常常表现为脆性和高强度。
由于钛钢复合板界面组织的特殊性,常分为波形结合区、连续溶化型结合区、混合型结合区、直接接触的平面结合区、溶化块、溶化层等。
而钛钢复合板界面硬度对于复合板后期的加工工艺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无相关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规范复合钢板界面硬度的测量计算过程,对复合钢板实际工艺操作者造成困扰。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钛-钢爆炸复合板的界面硬度测定。
●可行性西安汉唐分析检测有限公司是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集团)下属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1965年成立至今,公司已在西安宝鸡两地三区建成标准化实验室,检测面积10000余平方米,设备200余台(套),设备资产上亿元。
制作钛复合板罐基层及覆层材料有哪些要求

6、应阻止基层板材在复合过程、设备制造过程和服役过程中出现分层或规裂。
二、覆层钛板
1、除非获得书面同意或另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钛复合板罐的覆层材料定要达到GB/T3621中TA0或TA1的规定。设备或复合板采购时,钛钢复合板的覆层材料定要达到ASTM B265 Grade 1的规定。
2、当对复层钢板有特定要求时,还应达到特定要求。
3、在切割和成形后,用于筒体和封头的钛复合板罐复合板的覆层较小厚度不得小于2.0 mm,用于管板的钛钢复合板的覆层较小厚度不得小于8.0 mm,其中加工后法兰密封面。
4、复合板的覆层应尽可能使用单整块钛板制造。当用于较大尺寸的复合板,从经济或机械加工角度使用两块或者两块以上的钛板拼接时,须事先得到书面认同,且应达到本规定附件的要求。
制作钛复合板罐基层及覆层材料有哪些要求?
一、基层钢板
1、钛复合板罐的基层材料定要达到GB150的规定。设备或复合板采购时,钛复合板的基层材料定要达到ASME标准的规定。
2、整个碳钢和碳锰钢板定要正火状态供货。
3、当对基层钢板有特定要求时,还应达到特定要求。
4、整体基层材料定要经过喷砂处理,且应平整没有凹陷、划痕等影响贴合的表面缺陷,基层材料的不平度应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烟囱钛复合板技术规范书

• 钛复合板焊接质量检验标准 * 焊缝平整,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 焊缝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无明显变形现象
• * 焊缝平整,无夹渣、气孔等缺陷 • * 焊缝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无明显变形现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热处理工艺:对焊接后的钛复合板进行热处理,以消除应力、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
检验与测试:对制造完成的钛复合板进行检验和测试,包括外观、尺寸、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等方 面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
钛复合板质量检验标准
钛复合板尺寸精度检验标准
钛复合板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 钛复合板尺寸及允许偏差检验标准 * 长度允许偏差:±1mm * 宽度允许偏差:±1mm * 厚度允许偏差:±0.1mm
• * 长度允许偏差:±1mm • * 宽度允许偏差:±1mm • * 厚度允许偏差:±0.1mm
• 钛复合板力学性能检验标准 * 抗拉强度:≥200MPa * 屈服强度:≥150MPa * 延伸率:≥10% * 硬度:≥HB300
THANK YOU
汇报人:
安装过程: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安装,确保烟囱钛复合板与烟囱壁紧密连 接
安装后检查:对安装完成的烟囱钛复合板 进行检查,确保其牢固、稳定、无漏水等 现象
安装注意事项:在安装过程中要注意安 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要保证施 工质量,确保烟囱钛复合板的使用寿命 和安全性
安装后质量检查
检查烟囱钛复合板安装是否牢固,无松动现象 检查焊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检查钛复合板表面质量,无划痕、凹陷等缺陷 检查安装后的整体效果,符合设计要求
船用钛钢复合板

钛钢复合板船用复合材料
钛钢复合板是一种以碳钢为基体、单面或双面整体包覆2-20mm钛钢的两种金属高效节能复合材料,它能够充分发挥两种金属材料的特性优势,既具有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耐磨性、抗磁性和装饰性;有具有碳钢良好的可焊性、成型性、拉延性和导热性。
该材料在保持强硬度的同时又可节约镍铬合金、降低制造成本,因此它可以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各行各业不锈钢的使用,可广泛应用于炼油、石化、机械、造船、制盐制碱、酿造、水利水电、环保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江苏天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烟塔公司可提供单面或双面复合、双层或多层复合的钛钢复合钢板,常规规格为:复材厚度2-20mm,基材厚度5-150mm,复合钢板宽度900-1900mm,复合钢板长度1000-8000mm,客户对材质和规格有特殊要求的可协商。
全部参数均超过GB/T8165-1997、JB4733-1996标准规定指标。
广泛应用于化工、造纸、盐、碱、药制造、军工、环保等行业。
由不锈钢和碳钢复合而成,它能够充分发挥两种金属材料特性优势,既具有复材耐腐性、耐磨性、抗磁性和装饰性,又具有基材良好的可焊性、成型性、拉延性和导热性。
该材料的应用明显的提高强度、刚度、冲击载荷强度,同时可大幅降低成本,具有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因此受到各行业的青睐。
钛钢复合板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充分实现了材料的优势互补,既具有复材的耐腐性、耐磨性、抗磁性和装饰性,又具有基材良好的可焊性、成型性、拉延性和导热性。
该材料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强度、刚度、冲击载荷强度、减少结构件的重量,在保证技术要求的同时可大幅降低成本,是新一代节能环保产品。
钛钢复合板施工技术要求

钛钢复合板施工技术要求一、钛钢复合板的制作1.1吊卸板料:为了避免对复层TA2板面的损伤,钢内筒复合板搬运需用特殊的吊装工具进行吊装,其卡具与钢板复合层接触面需进行保护处理,以防损坏钛板表面。
通常做法是:钢板卡子与钛板接触部位必须垫耐磨性好软质薄木板或麻布等。
1.2下料切割:由于钛板受高温后会在空气中氧化,为防止钛面气割过程中遇高温氧化,所以钢板下料最好采用剪板机进行剪切。
若采用火焰气割法进行切割时,必须预先在切割处钛板表面涂刷防氧化的保护液,再用气割进行切割。
或者先用角磨机将钛板切割开来,并用扁錾子去除切割部位的钛板,后用气割工具切割基板(Q235B)。
1.3卷制:钛钢复合板加工过程中,钛板表面不允许有超出复层一半(即0.6mm)的划伤、凹坑、压痕等缺陷。
因此钢板卷制前必须采取以下保护措施:①将卷板机上滚筒表面的焊疤打磨光滑,若滚筒表面有凹坑,则用电焊填补平齐后,再用角磨机打磨光滑。
将卷板机上滚筒表面清洗干净后,用硬质塑料膜包裹平整。
钛钢复合板表面包裹的塑料膜不要拆除。
②先将钛钢复合板两端头送入卷板机进行预压头处理。
③卷制复合板时,应注意释放应力,分次逐步加压,多次反复碾压卷制,及时用圆弧样板校对。
不得一次加压过大防止复合层钛板与基板分离。
1.4除锈:钛钢复合板外壁进行喷砂除锈作业时,必须对钛板表面进行隔离遮挡,防止钢砂飞溅划伤钛板表面。
1.5组对、拼装:单节钢内筒组装时一定要在钢平台的固定模具上进行,模具与钛板接触部位一定垫硬质塑料板,保证钛板不受污染和表面划伤。
二、钛钢复合板的焊接流程:卷制好的钛钢复合板运至烟囱内部进行组对、拼接成圆柱形筒体后,再进行焊接。
先焊竖向对接焊缝、后焊环向水平对接焊缝。
焊接流程如下所示:2.1基层钢板点焊:采用手工电弧焊,J427焊条点焊,焊缝错边量不超过0.5mm;特别注意:点焊前,焊缝坡口应清洁,焊条应经过3500C 2h烘干使用前保持干燥,否则将有可能性导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裂纹和气孔等缺陷。
钛钢复合板贴条焊接规范

钛钢复合板贴条焊接规范烟囱用钛钢复合板贴条焊接规范1、焊接工艺1.1焊工资质焊接操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资质;焊工施工的材质、采用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及焊接接头型式必须与焊工合格证的核准项目相符。
1.2 焊接工艺评定1.2.1试板焊接按JB 4708-2000《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及WPS-017-09进行工艺评定;1.2.2烟囱用(TA2/Q235B)钛/钢复合板,施工方在首次焊接前或焊接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应重新进行焊接工艺评定;1.2.3由于电厂烟囱的结构特点,决定了焊接工艺以满足设计要求为先决条件,必须保证焊接层的耐蚀性能,同时确保复层钛板焊缝的焊接质量。
1.3钛贴条焊接1.3.1定位焊定位焊与正式焊采用相同的焊接材料及焊接工艺,焊接方法一律采用钨极氩弧焊。
定位焊后应检查装配间隙、错边量及定位焊缝质量。
钛贴条焊件组对时的定位焊缝应有合适的间距和长度,并且应相互错开,我公司建议按图1所示施工,间距8O~100 mm,每段定位焊缝长度约5 mm。
图1 钛贴条定位焊示意图1.3.2 钛复层的焊接对于钛贴条焊接,采用尽可能小的线能量。
钛材的传热速度相对比较慢,而在连续焊接过程中,较高温度的焊缝及热影响区则必然暴露于空气中.这时钛表面就会被迅速氧化。
为了避免氧化,钛材焊接时应使用氩气保护拖罩,确保熔池及热影响区始终处于氩气保护中。
天力公司经过长期的研究及经验积累,推荐钛贴条焊接工艺参数如下:表1 手工钨级氩弧焊工艺参数1.4 钛贴条焊接过程关键控制点1.4.1定位焊缝不应有裂纹、气孔、夹钨等缺陷,否则应清除重新进行焊接;1.4.2焊接过程确保焊丝不被氧化,我公司建议息弧后,焊丝红热端头必须在喷嘴有效保护区内停留至少1分钟,焊丝呈银白色,方可移开。
1.4.3焊接过程中应特别防止铁离子污染焊缝区。
若出现熔深过大,可能产生焊缝熔化金属与钢的互熔时,应立即停止焊接,查明原因;1.4.4焊接施工时,尽量减少停顿次数,焊缝成型应光滑,均匀,不得有气孔、凹坑、咬边、氧化等缺陷;2.焊接质量检验2.1人员焊接质量检验人员应经必要的技术培训,能正确掌握焊缝质量评定标准,而无损检测人员则必须持有有效的国家法定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
钛复合板主要技术指标

钛复合板主要技术指标钛复合板主要技术指标1、产品构成钛复合板(也称钛金复合板)的上层为0.3mm厚的钛金属板,底层面板为0.3mm厚的不锈钢板,中间为难燃的复合材料芯层(PE与矿不燃物质材料复合材料),总厚度4mm,防火性符合国标B/B1级。
钛金属板表面覆有粘性的可剥落的保护薄膜。
这种薄膜经检验,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经受长达6个月的暴露于室外的考验,而不损失原来的剥落特性,也不会产生污渍和其他损坏。
2、表层钛金属的性能表面0.3mm厚的钛金属板,其金属表面处理应为ND20,可控制色变,钛的含量不小于99.5%。
拉伸强度不小于270N/mm2,屈服应力不小于165 N/mm2,弹性模量为10850kg/mm2。
底面层表面材料:0.3mm厚的不锈钢板(SUS430牌号不锈钢)。
3、产品尺寸和公差(1)板厚: 4mm(2)板尺寸:宽: 1000/1219mm长: 1800-5000mm(3)产品公差:宽:±2.00 mm长:±4.00 mm厚:±0.2 mm弧形度:长度或(和)宽度的最高0.5%矩形度:最高5.0 mm4、钛复合板主要性能(1)物理性能a.比重:2.3b.重量:约9.3 kg/ m2c.热膨胀(ASTM D696):10.4×10-6 ℃d.热导率(ASTM 计算值):0.40 W/(m-K)e.变形温度(ISO 75-2):112℃(2)机械性能:a.180度剥离强度:不小于 4.9 N/ mm2b.弯曲弹性模量E(ASTM C393):49 Gpa.kN/ mm2c.抗拉强度(ASTM E8):69 Mpa.N/ mm2e.0.2%屈服强度(ASTM E8):60 Mpa.N/ mm2f.剪切强度(ASTM D732):48 Mpa.N/ mm2g.延伸率(ASTM E8):11.1%h.声传导损失(ASTM E413):25 STC5、防火性防火性必须符合下面的标准6、其他(1)保证钛金属板在15年内不会变色。
钛钢复合板焊接工艺规程

钛钢复合板焊接工艺规程1使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钨极氩弧焊焊接,以常见碳钢为基材,钛及其合金为复层,钛钢复合板的对接和角接。
2 焊工2.1焊工应熟悉钛的性能,经钛焊接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经有关部门认可,取得合格证书后,持证上岗。
2.2焊工应遵守本焊接工艺规程。
3焊接材料的选择4焊前准备4.1下料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的下料宜采用机械方法,也可采用火焰或等离子弧切割等方法,下料时,钛复层应背向火焰,复合板离地面的高度不低于300mm。
4.2接头型式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结构主要采用对接接头和角接接头型式。
接头型式应在设计图样上规定。
焊接接头中不允许复层钛与基层钢相互熔合。
宜采用的接头型式见表1和表2。
表1中I型接头用于非受压构件,Ⅱ、Ⅲ、Ⅳ、Ⅴ型接头用于受压构件。
4.3坡口型式、尺寸及加工4.3.1坡口型式与尺寸的确定,应根据接头型式以及所采用的焊接方法等加以综合考虑。
坡口型式与尺寸应按焊接工艺试验或工艺评定结果确定。
宜采用表1和表2所示的坡口型式与尺寸。
4.3.2坡口加工可用机械方法或其他有效方法进行。
加工钛复合钢板坡口时,不能采用油质润滑剂。
4.4焊前清理4.4.1焊接前,应清除切口的氧化层。
4.4.2钛填条、钛盖板及钛丝,焊前需经化学清洗。
清洗液的配方及清洗要求见表3。
表3 钛酸洗溶液的配方及清洗要求4.4.3酸洗后的钛填条、钛盖板及钛丝应用清水冲净,然后烘干,即可使用。
使用时不应被污染。
4.4.4施焊前,基层钢及复层钛的坡口区应该洁净,没有污物。
若加工的坡口被污染,应进行清洗或用机械方法(如刮刀、不锈钢丝刷)加以清理。
对于基层钢,其清洁范围距坡口边缘,焊条电弧焊时应不小于15mm,埋弧焊时应不小于30mm。
钛复层清洁范围离焊边应不小于40mm。
4.5焊件装配厚度相同的钛复合钢板焊件的装配,应以复层表面为基准。
厚度不同的钛复合钢板焊件的装配基准,按设计图样的规定执行5焊接5.1焊接原则钛和钢熔焊的焊缝会产生脆裂,钛在熔焊时不应与钢熔合。
钛钢复合板耐负压的要求

钛钢复合板耐负压的要求钛钢复合板是一种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它的抗负压性能在工程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钛钢复合板耐负压的要求进行探讨,以期能为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钛钢复合板在耐负压方面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钛钢复合板应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能够承受外部施加的压力。
它应能够抵御外部环境的负压,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二,钛钢复合板应具备出色的密封性能,确保其在负压环境下不会发生泄漏。
这一点对于一些特殊场合尤为重要,比如在航空航天、核工程等领域中的应用。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钛钢复合板的材质和结构设计都需要进行合理的优化。
首先,材质的选择要考虑到其高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钛钢复合板通常采用钛合金和钢材复合而成,钛合金具有轻质和高强度的特点,能够提高复合板的整体性能。
其次,结构设计应考虑到板材的厚度、层数和连接方式等因素。
合理的结构设计不仅能够增强复合板的抗压性能,还能够提高其耐负压的能力。
除了材质和结构设计,钛钢复合板的制造工艺也对其耐负压性能起着重要的影响。
制造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焊接技术,确保板材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确保复合板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这样才能保证复合板在负压环境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钛钢复合板在耐负压方面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它需要具备高强度、良好的密封性能和稳定的结构设计。
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在材质选择、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方面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进。
只有这样,钛钢复合板才能在负压环境下发挥出其优越的性能,为工程领域的应用提供可靠的支持。
钛复合板主要技术指标

钛复合板主要技术指标1、产品构成钛复合板(也称钛金复合板)的上层为0.3mm厚的钛金属板,底层面板为0.3mm厚的不锈钢板,中间为难燃的复合材料芯层(PE与矿不燃物质材料复合材料),总厚度4mm,防火性符合国标B/B1级。
钛金属板表面覆有粘性的可剥落的保护薄膜。
这种薄膜经检验,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经受长达6个月的暴露于室外的考验,而不损失原来的剥落特性,也不会产生污渍和其他损坏。
2、表层钛金属的性能表面0.3mm厚的钛金属板,其金属表面处理应为ND20,可控制色变,钛的含量不小于99.5%。
拉伸强度不小于270N/mm2,屈服应力不小于165 N/mm2,弹性模量为10850kg/mm2。
底面层表面材料:0.3mm厚的不锈钢板(SUS430牌号不锈钢)。
3、产品尺寸和公差(1)板厚: 4mm(2)板尺寸:宽: 1000/1219mm长: 1800-5000mm(3)产品公差:宽:±2.00 mm长:±4.00 mm厚:±0.2 mm弧形度:长度或(和)宽度的最高0.5%矩形度:最高5.0 mm4、钛复合板主要性能(1)物理性能a.比重:2.3b.重量:约9.3 kg/ m2c.热膨胀(ASTM D696):10.4×10-6 ℃d.热导率(ASTM 计算值):0.40 W/(m-K)e.变形温度(ISO 75-2):112℃(2)机械性能:a.180度剥离强度:不小于 4.9 N/ mm2b.弯曲弹性模量E(ASTM C393):49 Gpa.kN/ mm2c.抗拉强度(ASTM E8):69 Mpa.N/ mm2e.0.2%屈服强度(ASTM E8):60 Mpa.N/ mm2f.剪切强度(ASTM D732):48 Mpa.N/ mm2g.延伸率(ASTM E8):11.1%h.声传导损失(ASTM E413):25 STC5、防火性防火性必须符合下面的标准6、其他(1)保证钛金属板在15年内不会变色。
钛钢复合板作业指导规定

一、钛钢复合板筒体划线:1、钛钢复合板筒体在划线、下料前必须在复层贴纸保护,防止表面钛复层表面划伤和铁离子的污染。
2、钛钢复合板的划线应在复层上进行,划线应尽量采用金属铅笔,只有在以后的加工工序中能去除的部分才允许打冲眼。
3、对钛钢复合板局部有不贴合等缺陷的位置以及材料取样复验在划线时就应充分考虑避开(包括轧制方向)。
4、复验材料应及时先下料,并及时做好材料的移植、标记、流转。
5、钛复合板筒体展长划线必须划两道线:a线是筒体的基准线;b线是钛复层剔边、坡口加工线。
6、严格控制钛复合板筒体展长的精度,对角线误差不能超过2mm。
7、划线结束时应再次对下料尺寸进行复查,并严格履行交检制度。
二、钛钢复合板筒体展长的确定:1、钛钢复合板筒体展长必须是在确定其封头的展长尺寸基础上再进行定夺。
2、钛钢复合板筒体直径越大、纵缝拼焊越多筒体的展长相对越难控制和掌握。
3、壁厚越厚、板幅平整度越差的钛钢复合板筒体的展长也遵循留一边(一头)最后再定长的原则(主要考虑是在卷制过程中钛钢复合板材料的延伸率会增加)。
三、钛钢复合板筒体下料:1、钛钢复合板筒体切割和坡口加工一般应采用机械方法,主要是剪板机、铣边机、半自动火焰切割机、刨边机。
2、钛钢复合板在剪切时应严格控制:a剪板机刀口的间隙;b应将钢基层朝下,注意防止分层。
3、在进行钛复层剔边时应注意严格控制盘刀的下降进刀量,钛复层如果铣的过浅会剔边困难,如果铣的过深伤及到碳钢基层。
4、钛钢复合板筒体厚度较大或形状不规则时也允许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
此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应避免火花溅落在钛材表面,产生铁离子污染;b且切割边缘和坡口仍应用机械方法加工和去除污染层;c切割前必须考虑给坡口后续的尺寸留以一定的加工余量。
5、钛钢复合板筒体坡口加工刨边结束时,必须对筒体的展长和坡口等尺寸进行卷制前的再次复查,防止尺寸加工的偏差的发生。
四、钛钢复合板筒体压头(拖头板)的制作:1、根据设备筒体的直径大小,选择相匹配的圆弧样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源化学股份制造中心 240t/h 锅炉烟囱防腐改造项目钛钢复合板技术规书编制:校核:审核:批准:目录第一部分:技术要求1.总则2、烟囱改造工程简介3、采购材料的技术要求第二部分:供货围1、一般要求2、供货围第三部分:技术资料和交付进度1、一般要求2、材料监造检查所需要的技术资料3、技术资料交付第四部分:交货地点和进度1、交货地点2、供货时间第五部分:质量保证和控制、材料监造和性能验收试验1、质量保证2、试验与考核项目3、检验部分4、材料复检及不合格处理第六部分:技术服务和设计联络1、人员技术培训2、现场技术服务3、投标方现场服务人员具有的资质及职责4、招标方的义务5、交货和运输第七部分:质保期第一部分:技术要求1 .总则1.1 本技术规书仅适用于 240t/h 锅炉烟囱改造工程共用的“套筒式”烟囱防腐改造工程,在原有钢筋混凝土筒壁新增钛钢复合板排烟筒材料的性能、质量控制、供货、检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 本技术规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投标方提供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及本技术规书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和服务,并必须满足国家有关安全、健康、环保等强制性标准的要求。
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完全响应和符合本技术规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论多大差异,都应以书面的形式在差异表中进行详细描述。
1.4 投标方必须执行本技术规书所列标准。
本技术规书中未提及的容均满足或优于本技术规书所列的国家标准、电力行业标准和技术支持方所采用的相关标准;有冲突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5 投标方提供的钛钢复合板材料应具有相同烟囱运行环境条件下(烟气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处理、不设置烟气加热系统 GGH 装置的条件)的使用工程业绩证明不少于 3 家、提供安全可靠的工程实例。
1.6 本技术规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7 本技术规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
2 、烟囱改造工程简介240t/h锅炉烟囱改造工程位于东距桐柏县城45公里,距京广铁路的车站125公里,南与312国道相通,西距唐河县城40公里,距焦枝铁路的车站95公里,西南部约7公里有拟建宁西铁路安棚站。
240t/h 锅炉烟囱改造工程投入商业运行时间分别为 2009 年,一座 120 米高烟囱,出口径 3.5 米,筒身混凝土 120 米以下采用 C30。
240t/h 锅炉烟囱改造工程新增采用钛钢复合板材料的排烟筒体系的方案,并获得中源化学股份的审查确认。
原有烟囱外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筒为分段支承在钢筋混凝土环梁上的耐酸砌体,自里向外的结构组成依次为 120mm 厚耐酸砌块、50--80mm 厚隔热层、200mm~400mm 钢筋混凝土筒壁。
新增的钛钢复合板材料排烟筒高度为 123m,排烟筒顶部出口直径为3.2m,采用自立式结构,上下等直径布置。
原有烟囱的钢筋混凝土筒壁在下部对称设置有一个烟道接孔,烟道接孔结构尺寸为 1800×4400(h) mm,接孔底标高为5.92m。
原有烟囱的钢筋混凝土筒壁还在±0.00m 处对称设置有一个根部人孔,根部人孔尺寸为 1800×2400(h) mm,布置方位与烟道接孔成 90 度。
原有烟囱的钢筋混凝土筒壁设有钢梯作为垂直交通;顶部设有高出筒首的避雷针及避雷系统。
原有烟囱部有积灰平台。
改造后的烟囱,烟囱新加的检修平台及值爬梯,在原有钢筋混凝土筒壁与新增排烟筒间还需在 35.00m、75.00m、120.00m 左右标高处新增设置钢筒止晃点。
烟囱顶部新增顶层平台及落水管等。
3 、采购材料的技术要求3.1 执行标准3.1.1 材料的制造工艺和配料执行的主要标准有:对于钛钢复合板材料,其选材、制造、成型加工、质量检验和施工安装等满足下列(但不局限)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碳素结构钢》 GB/T 700-2006《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 GB/T 3620-2007《钛及钛合金板材》 GB/T 3621-2007《钛-钢复合板》 GB 8547-2006《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条件》 GB/T 13149-2009《钛制焊接容器》 JB/T 4745-2002《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超声波探伤方法》 GB/T 5193-2007《钛及钛合金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GB/T 8180-2007《海绵钛、钛及钛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T 4698-2011《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钢热轧厚板和钢带》 GB/3274-2007本技术规书提出的技术标准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当有条件时,应采用较高的技术标准要求。
本工程123/Φ3.2m 套筒式排烟筒烟囱防渗防腐改造详见施工图纸。
3.1.2 钛—钢复合板的材质要求、化学成分、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则等均按照国家标准《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 执行。
3.1.3 钛—钢复合板中的钛材(复材)采用 TA2 牌号,基材钢材采用 Q235B 钢,两种材料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质量标准和检验规则应分别满足下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本技术规书提出的技术标准为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钛钢复合板材料中的基材(Q235B)成分及性能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的相关要求;复材(TA2)成分及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3620.1-94 的相关规定。
3.2 排烟筒及烟道口等材料要求3.2.1 钛钢复合板材料3.2.1.1 排烟筒、烟道等结构的材料选用要求、布置尺寸和相关设计说明等均详见本工程施工图卷册,厂家根据的施工图完成排版放样图,所供材料必须满足现场安装需要(排版放样图作为材料供货依据)。
3.2.▽6.0m~▽120.0m 围的排烟筒(含钢漏斗、排酸液管等)采用碳素结构钢和钛板组成的钛钢复合板材料;碳素结构钢板 Q235B 牌号(国正规大型钢厂)的厚度以施工图为准,钛板的厚度 1.2mm。
钛板材料选用 TA2 牌号;钛钢复合板材料选用爆炸-轧制方法复合的产品,产品代号为 BR2;制作完成的排烟筒等材料,钛板层应布置在与烟气或酸液直接接触一侧。
3.2.1.3 供货状态:按 BR2状态供应,钛钢复合板材料为定尺刨边和定量供料。
对于钛钢复合板的订购尺寸,考虑到复合制作、运输、卷制等因素,排烟筒按板宽 2.0m 定制,筒板材的理论板长按排烟筒周长的 1/3 定制,具体筒壁板的尺寸在合同签订后将由安装施工单位提出平面放样图后供中标单位排产加工。
排酸斗的板宽和板长,可根据图纸尺寸特点、以采用尽可能少的焊缝连接数量为原则,由施工方放样后确定。
3.2.1.4 复合板不平度:按《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标准中表 5 的 2 类执行;3.2.1.5 复合板钛表面粗糙度:要求采用抛光工艺处理。
3.2.1.6 复合板结合面积:按《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标准中表 7 的 2 类执行,即最终产品的面积结合率>95%,单个不结合区的面积不大于 60cm 2 ,检验方法采用超声波探伤;复合板的结合面积应逐进行 100%超声波探伤检验;此项检测项目应由投标方检测人员自备检测仪器,待材料运抵在招标方现场后,双方共同校验检测仪后进行复测,复测率 100%,费用由投标方负责。
钛钢复合板材料的检验容按国家标准《钛-钢复合板》GB 8547-2006 中表 8 的 BR2 类执行,主要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标准《钛-钢复合板》GB 8547-2006 中表 6 的相关要求和规定。
3.2.1.7 复合板钛材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起皮、压折、金属或非金属夹杂物、补焊点等现象;3.2.1.8 复合板钛材的外形尺寸逐检查,厚度每批现场复检(不能同块板材检测)。
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由投标方免费提供,由招标方监造人员与投标方检测人员在出厂前进行复检,投标方所在地监造费用由投标方负责。
3.2.1.9 投标方提供钛材的化学成份分析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监造时抽样检查每批次都不得少于两个样本并送有资质的检验部门进行复检,出具检验报告;检测项目按《钛及钛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3620-2007)进行。
3.2.1.10 除无特殊说明,复合板四角应切成直角,切斜应不大于其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允许偏差,满足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3.2.1.11 每块成品复合板应整块形式提供,不允许拼焊;3.2.1.12 检验项目:钛钢复合板材料均为定尺刨边和定量供料,现场难以对初期的供料取样和进行原材料成分及力学性能指标等的复检,复检按《钛-钢复合板》(GB8547-2006)标准中 9 的 BR2 类执行。
3.2.1.13 除外形与表面质量检验项目外,其它检测项目出厂前由投标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并提供检测结果文件。
运抵施工现场后的抽检由招标方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验。
3.2.1.14 投标方在投标文件中详细列出材料出厂前的检测项目和指标的国家标准、出厂运抵施工现场后的招标方复检的项目、国家标准和仪器清单。
为更方便招标方复测,投标方还免费提供到场复测检测技术指导书等。
3.2.2 钛贴条材料3.2.2.1 钛贴条材料采用牌号 TA2;其中钛贴条规格 70×1.6mm。
用于钛钢复合板材间水平或垂直连接处对接焊接的钛贴条,选用 TA2 牌号,70mm 宽,1.6mm 厚,沿焊缝通长设置;其它连接焊缝处所用的钛贴条具体尺寸要求,详见设计图纸中按照国家标准《钛制焊接容器》JB/T 4745-2002 所选的连接详图。
钛贴条应按详图要求模压成型后供应到现场。
3.2.2.2 钛材(主要为钛贴条)的焊缝焊接质量无损检测采用 100%着色探伤方法;基材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无损检测采用超声波方法。
3.2.3 对投标方其它要求3.2.3.1 投标方提供近三年烟囱钛钢复合板业绩(发电厂)用户证明和施工工艺钛钢复合板排烟筒投运后有二年及以上良好的无渗漏的业绩。
3.2.3.2 为了确保烟囱稳定运行及使用寿命的需要,投标方提供符合本技术规书及相关国家标准的产品。
3.2.3.3.材料定尺交货钛钢复合板材料的厚度尺寸允许偏差应按国家标准《钛-钢复合板》GB 8547-2006 中的相关要求和规定执行,要求如下:钛钢复合板(基板):宽度误差(0~1mm)对角线误差(0~1.5mm)长度误差(0~1mm)坡口角度误差( 0~3°) 厚度误差(0~+0.8mm)钛钢复合板(钛板):宽度误差(0~1mm)对角线误差(0~1.5mm)长度误差(0~1mm)厚度误差(0~+0.2mm)钛贴条:宽度误差(0~1mm)厚度误差:+0.2mm3.2.3.4 投标方对供货方式、施工方式、焊接拼装注意事项等一系列技术难点在投标文件中进行详细说明,提供技术指导书,并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进行技术交底,对全过程进行技术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