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3. 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包括文本、数字、日期等类型。

4. 让学生了解Excel中的常用函数,如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 Excel的基本操作3. 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4. 常用函数的使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方法,常用函数的使用。

2. 难点:常用函数的灵活运用,数据输入的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函数使用。

2. 采用“循序渐进”教学法,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电子表格的使用。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格实例,引发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

3. 示范:教师演示具体的操作步骤,让学生跟随操作。

4. 练习:学生动手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答学生的疑问。

6.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采用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分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指标:准确度、速度、创新性、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信息技术》2. 教学软件:Excel3. 辅助工具:投影仪、计算机、网络4. 教学资源:电子表格实例、练习题、教学课件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Excel的基本操作2. 第3-4课时:数据输入的方法及技巧,常用函数的使用3. 第5-6课时:综合练习,巩固所学知识4. 第7-8课时:完成课后作业,进行分组讨论九、教学反思1. 反思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反馈等方面。

《认识excel》一课的教学反思

《认识excel》一课的教学反思

《认识excel》一课的教学反思excel教学的反思《认识excel》一课的教学反思 1(1)计算机课是学生感兴趣的课,认为是放松。

所以如何让学生在放松中学习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放松自己的精神,是教师应该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我个人认为,老师首先要有饱满的激情,用你的激情去激发和感染学生。

同时,课堂上的例题练习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同时说明师生之间有充分的了解,没有代沟。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任务应循序渐进地提出。

本课要求学生先计算学生的科目总分,再计算单科平均分和单科最高分。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有的同学在求平均分的时候没有正确选择值域,以至于结果是错误的。

老师要给点指导: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数值区域的选择,就是总分也在计算范围内,同学们会解决。

这个过程比老师示范怎么做要好得多,学生对如何选择计算区域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同学们在熟练了SUM函数、AVERAGE函数、MAX函数的使用后,会觉得利用函数运算很简单,也很方便,此时就再提出新的任务,如何将成绩表按总分递减排序?要求学生自主观看课件学习,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难在如何选择排序的数据,有的同学把最高分选择在内,有的同学只选择总分,这时就要提出问题:为什么不能只选择总分进行排序?并指出排序应注意的问题。

《认识excel》一课的教学反思 2《认识新帮手——excel》是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第二单元的内容,这本教材是2009年新出版的。

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Excel是微软办公自动化软件office2000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件,它是一个电子表格软件,可以用来制作电子表格,能完成许多复杂的数据运算,能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并且具有强大的制作图表的功能。

五年级学生已经学过word2003的操作,对Excel的`许多菜单、工具的操作会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轻松进入Excel的电子表格世界。

对于新的应用软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对象迅速产生亲近感,Excel与word2003同属office办公系统软件,非常利于学生比较发现它们相似的地方,基于本课内容的特点,本课主要采取“设置悬念法”、“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认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认识电子表格》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上册的第一节课,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表格,比如课程表,学生成绩表,工资表等。

所以在学习新课之前我先学生成绩单为例给学生们介绍电子表格的概念和使用的范围、作用。

通过介绍电子表格,从而引入EXCEL软件。

首先通过任务驱动法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如何启动EXCEL,建立新工作薄,保存工作薄,工作薄和工作表的关系,以及如何插入、删除工作表等操作。

在学习如何启动EXCEL中,利用WORD与EXCEL的界面比较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

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在EXCEL中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单元格的概念,行和列的标记。

对于建立和保存新工作簿,方法和WORD相同。

对于一些新的概念作出详细解释。

比如,工作薄由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薄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等。

本节课通过提出任务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多去观察、多操作、多实践,在操作实践中获取知识并掌握技能;总的来说,学生学习兴趣是浓厚的,基本能掌握教学内容。

但我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及时的发现不认真的学生,而且在时间把握上还稍有不足,上机实践的时间太短。

我将继续努力,向其他老师取经,争取更好。

[精品]《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精品]《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初识Excel【课型】新授课【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第1节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 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操作;能准确录入数据,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等。

通过本节中的课堂实践学习,掌握数据表的基本操作方法,为本章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Word的操作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F1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Excel的基本功能(2 )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认识Excel的界面环境(3)理解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等基本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操作(5 )掌握excel中表格的基本操作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学生的实践操作,初步认识Excel的基本功能特点,掌握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对Excel产生浓厚兴趣,能主动运用Excel;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主动学习的能力行为与创新:通过知识的迁移,触类旁通,让学生认识并且掌握新软件的操作, 增强学生自学应用软件的能力,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1)对工作薄、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的理解(2)数据的录入及修改、插入/删除行或列、保存Excel文件难点:(1)对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地址的理解(2)插入/删除行、列的对话框选项的含义(3)“删除”和“清除”操作的区别【教学方法】本节的内容如果直接演示、讲授就比较枯燥,学生会缺乏兴趣,所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修改版]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修改版]

第一篇: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初中信息技术《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初识Excel》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激发学习兴趣。

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启动Excel的方法提问:启动Excel软件的有哪些方法?学生上机操作实践后回答,并演示启动过程。

Excel课后反思

Excel课后反思

初识Excel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但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格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价格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等等。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用了课程表、家庭水电费表作为本节课的引入部分。

当我通过电子教室在电脑上打开这些表格,并问学生如何实现时,有些学生针对以前学过的word软件中的表格制作进行了知识迁移,并提出了解决方案。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课堂顿时变活跃起来,纷纷献计献策,甚至提出一些细节该怎么处理。

这一效果和我预先想的正好符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上,知识迁移是很重要的。

Excel作为微软Office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很多操作和七年级学习的word是相同或类似的。

因此,我准备从旧知识入手,启发学生知识迁移,自主探究表格处理软件Excel。

于是我引导学生了解word在处理表格方面所存在的不足和非专业性,并开始介绍电子表格的概念和平时使用的范围和作用,同时也介绍了EXCEL的各种版本及国内的WPS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1、通过我们身边熟悉的环境问题来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进一步落实于实际生活中。

2、本课时操作内容较多,完全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完成的方法,可能时间会比较紧张,可以穿插教师提示和强调演示,根据情况及时调整控制时间。

对拖动句柄操作,一些同学很不熟练,可个别辅导。

3、材料的选择,因为时间关系,由教师事先选择好,提供。

最好能让学生自己选材,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的气候数据信息,培养他们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

4、Office系列,界面类似,可以让学生在WORD学习的基础上来学习其他几种软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提高效率,并使新知识能在原有知识结构中得到同化和顺应。

5、学生基础差异比较大,采用分组讨论的方法,让组内优秀的同学帮助落后的同学解决困难。

尽量多让程度差的同学上来演示,并多鼓励,以此来增强他学习的信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更难理解,但有了之前的知识和能力做铺垫,excel 学
习将变得更容易一些。
1.知识与技能:了解 Excel 的启动、退出熟悉电子
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掌握 Excel 窗口各个组成部分,学
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了解工具菜单自定义与选项命
令; 教学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一种数据处理软件,提
表 教学过程
2.Excel 的窗口
1).比较 Excel 窗口与 Word 窗口的异同
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为:“标题栏”→“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格式工具栏”→“编辑栏”→“工
作区”→“工作表标签”→“水平滚动栏”→“状态栏”
→“垂直滚动栏”
2)工作区:
全选按钮;行号;列标;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 Excel》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初识 Excel》

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任务主要是 office
中三大软件的学习,在初一年级上、下学期分别学习了
word 和 powerpoint 后,本学期将进行 excel 学习,掌 教材分析
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操作技能。Excel 相对前两个软件要
高电脑操作技能。
教学重难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制定义
Excel 窗口界面;灵活使用各种工具制定义 Excel 窗口
界面
学生学习能
在前面学习了排版、编辑文件考试试卷等文件操
力分析 作,我们使用的是 word 软件。如果我们要想对考试成
绩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那我们要使用的就是
Excel 软件了。Excel 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兼容性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一课是四年级孩子初次学习Excel电子表格,本节课主要是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实际的操作很少,我在初始设计教学时,把知识点讲得非常细致,经过自己两次试讲后,又考虑到孩子们差强人意的基础和接受能力,于是又删减了部分。

课后,反思其中,不足与缺点还有很多。

在实际教学中,我设计了让学生讨论的环节,但是在学生小组讨论时却没有去巡视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并给予引导启发,导致学生在讨论后汇报结果时,使用了较长的时间才说到我所希望的回答,这是不足其一。

其二,也是最大的问题。

我在讲授时占用了太多的时间,给学生留的操作时间太少,导致部分技能稍弱、动作稍慢的学生时间不够用,操作练习的时间太少,造成满堂灌的课堂,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其三,信息技术课堂上最忌讳干讲而不给学生操作演示,而我就犯了这一大忌。

在给学生布置练习时,由于所剩时间不多了,就匆匆布置了练习,而没有给学生演示如何操作,导致部分学生不明所以,有的甚至不知所措。

其四,操作练习时,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完成了练习,平时课堂上我都会让这些学生去帮助指导其他基础弱一点的学生,但是这节课上,我反而忽略了他们的作用,致使自己后期也有点手忙脚乱了。

总之,这堂课存在较多的遗憾,在设计教学时存在想当然的想法,没能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学生的学情分析得不够清楚明白,对于教材和课堂的把握还很欠缺,备教材备学生的重点还没能抓住。

道路是崎岖的,任务是艰巨的,成长是必要的,学习是必须的。

今后,我将时刻鞭策自己,抓住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努力使自己尽快成长,尽快得到提升。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初识电子表格》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知道电子表格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3. 让学生学会在Excel中输入数据,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编辑。

4. 让学生了解Excel中的基本函数,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二、教学内容1. 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及应用。

2. Excel的基本操作。

3. 在Excel中输入数据及数据编辑。

4. Excel中的基本函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数据的输入与编辑,基本函数的使用。

2. 教学难点:基本函数的使用,数据的筛选与排序。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电子表格的相关操作。

2.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电子表格的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电子表格实例,引导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作用。

2. 新课导入: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介绍Excel软件。

3. 操作演示:教师演示Excel的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单元格,调整行高、列宽等。

4.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操作,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5. 数据输入与编辑:讲解如何在Excel中输入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编辑。

6. 学生练习:学生自主进行数据输入与编辑练习。

7. 基本函数介绍:讲解Excel中的基本函数,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8. 学生练习:学生运用基本函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10.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2. 操作技能:通过实际操作练习,评估学生对Excel基本操作的掌握程度。

3. 数据处理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对数据输入、编辑和函数应用的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课认识Excel》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五年级下册

《第1课认识Excel》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人教版三起01五年级下册

《认识Excel》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Excel软件界面,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新建、保存、打开、关闭工作簿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流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数据处理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悉Excel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新建、保存、打开、关闭工作簿等基本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根据数据需求选择合适的Excel功能,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PPT,包含基本概念、操作流程、案例演示等。

2. 准备Excel软件安装包,确保设备安装正确。

3. 准备若干个基础数据案例,用于实践操作。

4. 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如音乐、视频等,用于活跃课堂氛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约5分钟)(1)通过简单的案例展示Excel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介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让学生了解学习任务。

2. 新课讲解(约30分钟)(1)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包括表格、数据、函数等。

(2)演示表格的创建方法和技巧,包括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等的操作。

(3)演示数据输入和编辑的方法,包括手动输入、复制粘贴、查找替换等。

(4)讲解数据的格式化和美化方法,包括字体、字号、颜色、对齐方式等。

(5)介绍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包括求和、平均值、计数等基本函数。

3. 实践操作(约40分钟)(1)给学生发放素材文件和操作指导书,让学生自主实践表格的创建和数据的输入。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

(3)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进行数据的格式化和美化以及常用函数的操作。

4. 总结评价(约1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包括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优点。

(2)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分享学习经验和方法。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输入---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输入---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的输入---初识
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实例讲解了Excel电子表格的启动、窗口的组成、了解单元格、工作簿、工作表的概念及选中操作、保存和退出Excel等知识。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例讲解,能够对Excel产生兴趣和有简单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子表格中很多抽象的概念会感到枯燥,所以,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在“实践”中学,让学生在任务驱动方式下来学习,综合本课知识,体现自己的才能。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Microsoft Excel操作窗口,掌握工作表、单元格等基本概念。

技能目标:1、掌握如何启动、保存及退出Excel电子表格
2、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认识一些按钮。

3、能对单元格进行操作,会简单修改Excel工作表.
情感目标:在师生互动中培养学生的交流和理解能力。

通过任务驱动以及游戏中培养和锻炼学生观察问题、理解问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Excel窗口中的一些按钮,能对单元格进行操作。

2、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针对 Excel 中的基本问题进行简 单的讲解,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回顾本节课内容,复习 怎样启动、关闭 excel,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 单元格地址等的概念。
初识电子表格一课,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 格,但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 用表格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价格表,课程表,学生 成绩表等等。通过介绍电子表格,从而引入 EXCEL 软件 是处理电子表格的常用软件。通过前面的介绍,提出本 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如何启 动 EXCEL,建立新的工作薄,保存工作薄,以及最终要 完成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表格(在本节课中,我布 课例研究综 置的任务是,设计本班这学期的课程表)。 述
(3)指导学生看教材的提示板,让学生观察,理 解工作簿、工作表之间的关系。
7、保存工作簿 由于学生已有 word 操作的基础,让学生自己完成 保存操作。并以“成绩统计表”为名称,保存在“d:\ 学生练习\”下。(要求小组内进行合作,先做完的同 学帮助组内较慢的同学) 8、请学生思考,如果要建立我们的成绩统计表, 应该怎么样设计,有哪些内容,先进行行和列的布局分 析。动手进行数据输入,并进行同名保存。
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EXCEL 的启动、文件的保存
难点:EXCEL 电子表格单元格的格式设置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 Excel 的基本功能;
(2)学会启动和退出 Excel 的操作,认识 Excel
工作表的编辑环境;
教学目标
(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 (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
观看多媒体,并结合教材,讲练结合。
择与设计
(一)引入新课: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富川三中过渡学校余红波初识电子表格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上册的第一节课,也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但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格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价格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等等。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用了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成绩表作为本节课的引入部分。

当我在电脑上打开期末考试成绩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课堂顿时变得非常活跃,都睁大眼睛看着全班的成绩。

这一效果和我预先想的正好吻合。

于是趁热打铁介绍电子表格的概念和使用的范围、作用。

通过介绍电子表格,从而引入EXCEL软件,是处理电子表格的常用软件,也介绍了EXCEL的各种版本及国内的CCED及WPS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前面的介绍,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

如何启动EXCEL,建立新的工作薄,保存工作薄,以及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表格(在本节课中,我布置的任务是,设计本班这学期的课程表)。

在学习如何启动EXCEL中,主要讲解EXCEL图标和其它软件图标的不同之处,以及图标的由来,加深同学们对EXCEL的印象,同时,利用WORD与EXCEL的界面比较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

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在EXCEL中,单元格的概念,行和列的标记,以及其它的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对于建立和保存新工作簿,方法也和WORD相同,因此,我没有详细讲解,而是通过恢复学生对WORD操作的记忆,来举一反三,融合使用。

当然,对于一些新的概念,还是必须要讲的,比如,工作薄由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薄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等。

学生也对这些新鲜的知识乐此不疲。

在讲解最后一个内容——设计电子表格时,我通过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课程表来讲解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为接下来的上机实践奠定基础。

随后,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因为看了我的演示,因此完成的情况非常好,而且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对WORD的操作记忆,尝试了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格式处理。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初识Excel》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2、有目的、有计划地放权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自 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要会用 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灌输“学以致用”的 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目的性和重要性,以培 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学习、自觉学习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师除了完成传授知识 这一基本任务外,还要关注教学过程中情感、态度等非 智力因素的培养。
技能方面:
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
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学生已经掌握 Windows 的基本操作和 Word 的基本
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 Excel 的学习打下了良好
1、尝试操作: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通
过不断的尝试操作,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试错反思,才 教学过程
能形成具有自我特征的知识体系,并以此提高自己的技
能。本节课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打开、保存、关闭
Excel;自己调整行高、列宽,修改工作表标签。
2、互帮互助:
学生的层次程度必然有高低,快的同学帮助慢的同
培养计算思维,学生在运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思想方法
形成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活动。
为了激发、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原有认知结构,
展示了 word,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回顾和迁移得出不同
的打开方式。在学生通过学习得出 Excel 更侧重于数据
处理后,我使用范例法向学生展示了“密码设置”复杂
度调查表和图表的制作。
习打下基础。
重点、难点:

认识EXCEL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认识EXCEL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认识电子表格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电子表格的功能与特色;2.了解电子表格的发展历程;3.学会建立工作表;[二]能力目标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会工作表的建立、输入及保存;[三]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体验探究问题和学习的乐趣;二、学情分析:学生对office软件中的Word有了较好的认识和掌握,对电子表格也有了听闻,对其初步功能有所了解,但不知道具体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设想[一]重点:电子表格的建立、数据的输入及保存;[二]难点:正确的建立电子表格及正确的在表格中输入数据及保存电子表格;四、教具准备教具:多媒体网络教室、监控教师机一台;五、教学方法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教程[一]教学引入,激发兴趣同学们知道每学期期未的时候,老师都会将同学们的分数进行统计,以前用的是手工,而现在用的是计算机,大家都知道使用的计算机后,极大的提高了统计效率,能够将两天的工作,一小时就能完成。

我们使用了什么软件呢?有这样神奇的功能?[二]课前热身讨论:同学们想想,我们以前统计数据的时候一般需要建立什么?[三]合作探究1. 整体感知:统计数据要求表格的建立;2.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第35页的内容。

明确:电子表格软件是专门用于处理数据而设计的一个程序。

但是,它并不限于处理数字,还可以用来组织各种类型的数据,生成各种财务报表、统计图表等。

比较著名的电子表格软件有“Lotus(莲花)”和“Excel(超越)”。

(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书上“阅读材料”或简单介绍电子表格的发展历程。

)教师提问:我们知道了现在常用的是Excel电子表格软件,请同学们通过以前打开其它软件的办法,(如Word),先在计算机中自行查找,打开Excel电子表格软件。

请几位同学示范操作打开的正确步聚,不足处教师加以纠正。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打开Excel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步聚:开始 | 程序 | Microsoft Excel 。

初中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初识excel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初识Excel》上传: 周小富更新时间:2012-11-27 10:35:35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反思基本信息课题《初识Excel》作者及工作单位樟树市义成中学教材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认识Excel的工作界面及其组成;认识行、列和单元格;并能准确录入数据。

让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和修改工作表标签的操作。

通过本节中录入数据的实例,掌握制作数据表的基本方法,为本章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Windows的基本操作和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技巧,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章Excel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生很少或从未接触有关数据处理的知识,对Excel的学习是有一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学习受到学生个体的知识水平与抽象思维的影响,因此在Excel的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2)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3)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4)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5)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Excel窗口的组成,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

难点: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教师:展示表格、数据管理、图表等Excel截图。

引入:如果要制作这样的数据表可以通过学习本章节后制作出来。

学生观看数据图表,了解Excel软件的基本功能。

设计引入,并通过身边的例子来让学生对Excel软件的功能有初步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初识电子表格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上册的第一节课,也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但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格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价格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等等。

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用了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成绩表作为本节课的引入部分。

当我在电脑上打开期末考试成绩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课堂顿时变得非常活跃,都睁大眼睛看着全班的成绩。

这一效果和我预先想的正好吻合。

于是趁热打铁介绍电子表格的概念和使用的范围、作用。

通过介绍电子表格,从而引入EXCEL软件,是处理电子表格的常用软件,也介绍了EXCEL的各种版本及国内的CCED及WPS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前面的介绍,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

如何启动EXCEL,建立新的工作薄,保存工作薄,以及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表格(在本节课中,我布置的任务是,设计本班这学期的课程表)。

在学习如何启动EXCEL中,主要讲解EXCEL图标和其它软件图标的不同之处,以及图标的由来,加深同学们对EXCEL的印象,同时,利用WORD与EXCEL的界面比较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

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在EXCEL中,单元格
的概念,行和列的标记,以及其它的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

对于建立和保存新工作簿,方法也和WORD相同,因此,我没有详细讲解,而是通过恢复学生对WORD操作的记忆,来举一反三,融合使用。

当然,对于一些新的概念,还是必须要讲的,比如,工作薄由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薄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等。

学生也对这些新鲜的知识乐此不疲。

在讲解最后一个内容——设计电子表格时,我通过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课程表来讲解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为接下来的上机实践奠定基础。

随后,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因为看了我的演示,因此完成的情况非常好,而且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对WORD的操作记忆,尝试了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格式处理。

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高兴,学生的创造能力由此可见。

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个别同学因为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在完成的时候就显得困难了。

我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请教已经完成的同学,通过观看他们完成的作品及讲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这一堂课中,总的来说,课堂是活跃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我的讲解是生动的,通过任务驱动法,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很令人满意。

但同时,我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不认真的学生,而且,在时间把握上,还稍有不足(最后上机实践的时候只有15分钟左右)。

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信息技术是爱好的,是有兴趣的,是想学到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