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模式试卷1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套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 生产工具
B.科学技术
C. 生产力
D.劳动者素质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A. 生产关系
B. 生产方式
C. 商品
D. 物质资料生产
3.商品的价值是
A.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B.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劳动
C.两种不同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
D.各种商品相互交换的数量关系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
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
5.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简单价值形式中,绵羊
A.处于等价形式
B.处于相对价值形式
C.充当斧子的表现材料
D.表现绵羊自身的价值
6.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等价交换与价值增殖的矛盾
B.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商品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D.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矛盾
7.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D.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
8.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是因为
A.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
B.它本身具有价值
C.它具有计量单位
D.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9.资本积累是
A.将社会闲散资本加以集中
B. 通过银行吸收存款
C.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D. 发行股票所筹集的资本
10.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是
A.失业人口大量增加
B.大量工人生活在贫困线下
C.无产阶级的经济生活状况的绝对恶化
D.无产阶级的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日益下降
11.商品资本的职能是
A.为生产剩余价值做准备
B.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
C.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
D.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12. 单个资本增大的途径是
A. 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
B. 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
C. 资本积聚和资本积累
D.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
13.年剩余价值率所表示的是
A.一年内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
B.一年内预付流动资本的增殖程度
C.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
D.一年内预付固定资本的增殖程度
14. 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A.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B. 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C. 生产绝对剩余价值
D. 生产超额剩余价值
15.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
A.同一部门内部不同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B.不同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C.国内外同类企业之间竞争的结果
D.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竞争的结果
16. 资本主义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垄断
B.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C.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的优势
D.对同一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生产率的差别
17.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A.工业资本
B.产业资本
C.银行资本
D.金融资本
18. 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A.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
B.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
C.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评价一种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是
A. 公有化程度的高低
B. 是否实行按劳分配
C. 是否符合人民的意愿
D. 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
2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
A.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
B.完全由计划调节和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
C.在宏观调控下,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D.在宏观调控下,计划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辩证唯物主义理论
B.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C.古典政治经济学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E.剩余价值学说
2.一切商品中都包含价值与使用价值两个因素,是因为
A.凡是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不会有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就必然有价值
C.没有价值的物品,虽然有使用价值也不是商品
D.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E.商品价值是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3.一定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A.流通中的商品量
B.商品的价格水平
C.商品网点的多少
D.货币本身的流通速度
E.商品的流通速度
4.运输公司中用于货物运输的汽车是该公司的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固定资本
D.流动资本
E.生产资本
5. 雇佣工人在一次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包括
A.劳动对象的价值
B.剩余价值
C.劳动资料的价值
D.劳动力的价值
E.商品的全部价值
6.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
A.单个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结果
B.一个行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单个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D.整个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E.个别企业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7.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C.国有经济在一切产业中都居支配地位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E.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
A.合作制
B.股份制
C.承包制
D.股份合作制
E.租赁制
9.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主要途径有
A.国家预算
B.价格杠杆
C.生活服务收费
D.国家税收
E.银行借贷
1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按劳分配有哪些特点
A.按劳分配唯一的分配原则
B.按劳分配是分配的主体,但不是唯一的分配原则
C.按劳分配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所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
D.按劳分配必须借助商品货币关系来实现
E.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
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 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3. 简述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4. 简述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2. 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3.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

五、论述题(共18分)
试述马克思把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第二套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A D B B B 6-10: A C B C D
11-15: C A C D B 16-20: A D D D 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C D
2. A C D
3. A B D
4. A C E
5. B D
6. D E
7. A B D
8. A B C D E
9. A B C E 10. B C D E
三、简述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 简述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分)
(2)这一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

(2分)
(3)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生产和发展的全过程。

(1分)
(4)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1分)
2. 简述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答:第一,在本质上都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2分)
第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基础和起点;(2分)
第三,两者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起不同的作用。

(2分)
3. 简述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答: 第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
第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实践的选择;(2分)
第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长期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

(2分)
4. 简述社会主义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答:首先,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2分)
其次,生产力水平较低,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2分)
最后,劳动分工存在,劳动是谋生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分)
四、辨析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 不变资本也是剩余价值的源泉。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分)
(2)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源泉(2分)
(3)可变资本才是剩余价值生产的真正源泉(2分)
2. 股票价格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分)
(2)股票本身没有价值,股票价格不可能是股票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
(3)股票价格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2分)
3. 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会导致两极分化。

答:(1)这个观点错误。

(2分)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分)
(3)通过依法加强对非公有经济的引导、管理、监督,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

(2分)
五、论述题(共18分)
试述马克思把资本划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

答:第一、划分的标准和依据不同。

(2分)
(1)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2分)
(2)区分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转移和价值周转方式上的不同。

(2分)
第二、划分的内容不同。

(2分)
(1)不变资本的实物形式包括全部生产资料,可变资本的实物形式是劳动力;(2分)(2)而固定资本的实物形式只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资料,流动资本的实物形式既包括生产资料中的劳动对象,也包括劳动力。

(2分)
第三、划分的目的和意义不同。

(2分)
(1)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并据此进一步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分)
(2)而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则是为了揭示它们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资本周转速度对于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