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5篇_看《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我和我的祖国》观后感5篇_看《我和我的祖国》有感
《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普通百姓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故事演绎
7组普通人与祖国大事件息息相关的经历,以小人物见证大时代,是献礼新中国成立70
周年献礼片。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自从主旋律献礼片懂得以小见大这个道理,终于不用硬着头皮去包场的影院打卡闲聊了。
70后80后仔细回忆一下,从小到大,你被逼看过多少电影吧,印象中从上小学开始,就经常有包场电影看,很幸福吗?回忆一点都不幸福,甚至还是一种煎熬。
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当时大多数的电影都是标准的一个半小时,就是这种主
旋律献礼片还死长死长的)坐在黑漆漆的影院里,叽叽喳喳嘈杂声一片,情节一点没看到,记住了一张张特型演员的脸,学了满口的湖南四川方言。
不过现在想想对于当时的老师来说肯定更加煎熬,要管着这帮捣蛋鬼们不逃跑,不吃带果壳的零食,却实在管不了他们大呼小叫全程闲聊,自己要是想看看这电影到底讲了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为什么会这样,电影本身不好看呗!
立意再高远,毫无看点,不接地气,根本不考虑观众的感受,完全属于为献礼而献礼,这样的电影除了强迫观看,放在市场上被选择,谁理你啊?
而今年国庆档的三部献礼片,不仅完全交给了市场,据说还是第一次坦荡荡在豆瓣公
开评分和评论的(当然,后来也有人指出不是第一次,早在十年前,《风声》已经做过了,但个人觉得《风声》列入献礼片有点不太典型,它应该只是排上了国庆档期的纯商业影片吧。),而且,票房和口碑还都不错,尤其是《我和我的祖国》,达到了难得的8分高口碑。
被献礼片惊吓长大的我一向很排斥此类影片,这次也经不住高口碑的诱惑,走进电影
院观看了这一部。
说说观感——确实不错,好导演好演员好故事。而在我看来最好的一点就是,终于不
用在献礼片里看到特型演员了。
七个故事,全部以小见大,说的都是大事件中小人物的故事,这才叫接地气,才叫贴
近观众的心,所以赢得好评是应该的。
而就我个人来说,最喜欢的篇章,也恰恰是其中最平凡最小的人物故事,对,我说的
就是《夺冠》。
一开场上海巷子里的市井气息,就是我们从小熟悉的味道,摇着蒲扇的大爷大妈,说
着亲切的上海方言,说话的口气、闲聊的内容,甚至大妈的打趣都是曾经见到过的真实状态。还有那群叫不出名字,却十分熟悉的戏精演员(我竟然在里面看到了“徐冬秀”,哈哈!)。
电视机架得高高的,整整一条巷子的人搬来凳子椅子以现在的孩子难以想象的执着观
看女排电视直播,是的,小瓜就在边上说:“这后面的人能看得见吗?”其实真的看不见,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氛围,明知看不见都要凑这个热闹,多真实啊,只
有我们这些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咱们宁波的天才小演员演得真好,在这么一部大腕云集的电影里,不仅丝毫不逊色,
甚至可以说是最出彩的角色之一。
在公(大家能看直播)与私(送别小女孩)的纠结中,一个披着床单的小超人擎起了天线,无异于擎起一面鲜红的国旗,对了,这个细节真好,床单是不小心勾到的,但是这个明明带着喜剧色彩的造型,却感动了所有的观众。
还有最后冬冬扑向爸爸怀抱时忍不住的哭泣,当他说出:“我家的天线太烂了!女排夺
冠了,我太激动了!”时,全场大笑,只是,突然觉得笑出来的眼泪似乎比平时多了不少。
冬冬也是英雄,一位真正的英雄,不需要大义凛然,不需要伟大贡献,那一刻,一个
十岁孩子作出的牺牲也许根本没有人在意没有人理解,可是,在他小小的心里,分量该有
多重啊!
是的,以小见大,抒真情实感,才是献礼片的正确打开方式!不错的尝试,希望能够
继续拓宽国产主旋律影片的道路,值得期待!
看完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走出电影院,还沉浸在该电影的
每一个故事中、每一节桥段中、每一位人物形象中。从拍摄艺术论,这个片子彻底突破了
献礼片过去那种喊口号不落地的“高大全”形象,让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物走进观影者
心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在观众心中演奏起了《我和我的祖国》大合唱。
这个,在电影结束的时候,有着充分的体现:观众齐立,不由自主地和着电影的节拍
唱起了《我和我的祖国》……
在走进电影院观影之前,这个场景我是没有想象到的。刚刚接到组织观看献礼片《我
和我的祖国》通知时,还认为是那种没有人看、通过行政命令强迫看的电影。没想到刚刚
看完第一个故事《前夜》,就立即改变了对《我和我的祖国》看法:首先,一道行政命令强迫观看,把《我和我的祖国》的精彩淹没了;二是《我和我的祖国》的精彩不是商业炒作
能炒起来的,是发自观众内心的喜爱烘托的;三是媒体在报道时应该从影片的精彩之处报道,不应该做政治引导,要让观众通过观影自然激发爱国热情。
《我和我的祖国》有成功也有失败,其中成功多,失败少。七个故事,有六个故事拍
得非常成功,仅《白昼流星》让观众失望。网络有言“流水的第一名,铁打的白昼流星”,
意思是七个故事,六个故事不分伯仲,皆可放在第一名,唯有《白昼流星》百分之百是倒
数第一名。其原因除去剧本作者驾驭题材的能力外,主要问题是写献礼片的“高大全”思维
未改,不知道人民群众真正地想看什么,心中喜爱什么。尽管瑕不掩瑜,对比之下可以看
出中国在拍摄献礼片类的电影进程中的屐痕与发展。这些对比,可以让我们对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当然,这仅仅是“我和我的祖国”发展中的一道美丽的风景。
结合当前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我和我的祖国》的成功告诉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儿,都要树立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正确地学习党的历史,还原党的历史,而不是过度地修饰党的历史,成为束之高阁的典籍。要让党的历史鲜活起来,才能更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同时,我们要看到,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检验者,不仅是文艺作品,我们各个方面的工作,一旦脱离了人民群众,任何所谓的成功都不会长久,更不会繁花似锦。万事万物,唯有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取得健康发展,
才能取得更大的胜利。
在竞技赛事里,中国女排于国人心中的地位是特殊且不可撼动的。1984年女排姑娘
首次奥运折桂,用“三连冠”站稳巅峰向世界展现中国力量,“团结拼搏、不畏困难、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凝聚成整个时代的精神符号。
作为电影《我和我的祖国》的七个故事之一,由徐峥执导的《夺冠》正是借一个小男
孩的视角回顾了1984年女排奥运会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的历史瞬间。《夺冠》重
现了中国女排奥运赛场的英姿,同时将镜头聚焦到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记录80年代
全民欢腾共为女排喝彩的场景。
重温国人骄傲记忆女排精神凝聚人心
各位听众,各位听众,台湾同胞们,海外侨胞们,现在我们向大家转播,第23届奥
林匹克运动会女子排球决赛,这是由中国女子排球队对美国女子排球队……
现在中国队侯玉珠在发球,美国队一传没有到位!打探头球!好球!郎平把球扣中了!
在黑白电视机里,央视解说员宋世雄传来了捷报,1984年8月8日中国女排奥运会
夺冠,首获世界大赛三连冠。熟悉的解说声音响起,唤起了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八几年
的时候,在弄堂里,大家一起看女排比赛。这个给我的印象是特别特别深刻。”作为《夺冠》的导演,徐峥将自己的女排记忆融入电影中,当时十二岁的他经历了中国女排首次奥
运夺冠的时刻,成为了这段历史的见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