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合集下载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一)
2012年2月24日
一、如果需求曲线为p=a-bq,这里a=60,b=0.5,假定编辑成本和平均成本恒定,且MC=AC=10,垄断者在价格pm=35的水平上售出50个单位的产品,其中需求弹性为-1.4,
1.请计算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2.如果需求曲线围绕它与MC线相交的点转动,与价格轴的交点为p=90,请计算此时该垄断者的利润和净损失。

3.比较(1)和(2)的计算结果,你所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二、你通过数年的努力,耗用了1.5亿元的资金,最终通过了FDA的许可,可以销售发明的具有特种功能的药品A。

市场调查表明A的需求弹性为1.25。

估计生产并销售A药的边际成本为1元。

请计算 1.该药品在利润最大化时每剂的价格是多少?
2.当你的专利到期时,你希望A的需求弹性升高还是降低?
三、如果有A、B和C三种商品,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0.5、1.9和2.8,如果三种产品的价格均上涨10%,将会对收益产生什么影响?
四、如果你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有600辆车的停车场。

该停车场的需求为
Q=1000-2p,Q是持有停车场年度停车证的消费者人数,p是每辆车的年停车费,请
1.推导出你的边际收益曲线。

2.价格为多少时能产生最大收益?
3.你的利润最大化价格是多少?
五、某产品市场需求函数为:Q=30-2p,市场供给函数为:Q=2p。

若考虑厂商在出售商品时,一半的销售收入被政府以税收的方式取走。

求: 1.征税前的市场均衡价格、数量、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

2.征税后的消费者净剩余、生产者剩余及政府税收量,并分析征税前后社会总福利水平的变化。

河海大学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试题

河海大学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试题

例:中国社会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见下表。

K=│50.1%-83.5%│+│23.0%-7.4%│+│26.9%-9.1%│=66.8%,结果表明在47年间总体变动为66.8%。

年平均结构变动值=66.8%/47=1.42%。

K1=[(50.1%-83.5%)/83.5%]×100%=-40%,结果表明第一产业份额下降。

同理,K2=210.8%(份额上升),K3=195.6%(份额上升)。

例:设第一阶段(t期)为1978~1990年,第二阶段(t+1期)为1990~1999年,具体数据及计算过程见下表。

由此可得:M+1978~1990=0.3509/[(0.3675)1/2×(0.3445)1/2]=0.9862,θ1978~1990=arccos0.9862=9.53°。

同理,M+1990~1999=0.9794,θ1990~1999=11.65°。

说明三次产业在两个阶段均有变化,且夹角变化在增大,即产业结构转换呈现了加速的趋势。

例: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比较,见下表。

也就是说,我国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20、30年代水平接近。

简化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例:三次产业的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简表见下表*。

例: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直接消耗矩阵和完全消耗矩阵。

a 11=x11/q1=20/200=0.10,以此类推可得:0.10 0.12 0A*= 0.35 0.28 0.250 0.22 0.15已知:1.1963 0.2191 0.0644 C= 0.6390 1.6430 0.4833 0.1654 0.4253 1.3066由B=C-I可得:0.1963 0.2191 0.0644B= 0.6390 0.6430 0.48330.1654 0.4253 0.3066例:将投入产出行模型改写为增量形式,即△q=(I-A)-1△f,以表*为例,最终需求为f=(120,225,145)T。

产业组织理论期中考试试卷绝密资料

产业组织理论期中考试试卷绝密资料
一、辨析题(判断观点的正误, 并对判断结论进行相应的解释)
1. 企业采用一级价格歧视手段能够将消费者剩余转化为生产者利润, 但是也会造成福利的无谓损失. 2. 根据罗顿伯格-沙罗纳模型的结论, 在经济越萧条的时候企业越有 可能爆发价格战.
二、计算题
1. 某家电的需求函数为 p=10-y, 供给函数为 p=y+4, 如果政府每单位 商品补贴1元, 计算无谓损失有多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P20-1
2. 假设企业1和2生产同质产品, 边际生产成本均为4, 市场需求函数为 P = 36-y, 其中y为两企业的总产量. 若企业1是先动企业, 企业2是跟 随企业, 求企业1和2的均衡产量. 3.假设企业1和2生产同质产品, 边际生产成本均为1且没有固定成本, 市场需求函数为P = 13-y, 其中y为两企业的总产量. 假设两企业都 采用开始时生产垄断产量的一半, 一旦一方偏离就永远生产古诺产 量的触发策略, 贴现因子为0.9, 问两个企业能否共同维持垄断产量?

产业组织复习题

产业组织复习题

产业组织复习题《产业组织理论》复习题选择题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三次产业分类法 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C.霍夫曼分类法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 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 3.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不包含()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 C.民间规制 D.行业自律规制 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很低 B.没有替代产品 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D.完备信息 5.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高 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 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D.完备信息6.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A.参与人、信息、结果 B.参与人、行动、结果 C.策略、得益、均衡 D.参与人、策略、均衡 7.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D.豪泰林模型 8. 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 9. 以产品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1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为() A.出口退税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审批制 11.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缺点是() A.强力性B.速效性C.经济性D.直接性12.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不包括()A.市场失灵说 B.赶超战略说 C.国际竞争说 D.政府监督说13. 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A.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垄断竞争 14.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1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1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产业结构高度化 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18.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 19.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产业组织复习题

产业组织复习题

产业组织复习题第一章导论1、简述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第2页)(1)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产业组织。

所谓产业组织,是指同一产业或行业内部企业之间的资源配置结构及其关联性,也称企业组织结构或企业结构。

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产业组织构成,即资源在企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集中还是分散,由哪些类型的企业构成,这些企业各占多大比例等。

第二,产业关联性,即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是竞争还是协调。

第三,产业组织的功能,即产业组织的效率,上述产业组织将产生何种市场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的目的是通过对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为政府制定相关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实现产业组织功能的最大化即最佳的产业组织效率或经济效益。

(2)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由于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产业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也同样包括这两个方面。

①实证研究方法:产业实验室研究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在实验室内观察现实市场中无法观察到的某项变量,如信心、边际成本等对产品价格进而对企业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的影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以历史纵向数据为样本,根据系统观测得到时间序列数据,通过曲线拟合和参数估计来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方法;横断面分析——以同一时期的横向数据为样本的研究方法;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双线性模型等。

②理论研究方法:传统的价格理论研究方法;交易成本分析方法;博弈论(非合作博弈理论)。

2、简述哈佛学派与芝加哥学派理论观点的主要区别。

(第6页、第10页、第20页)20世纪30—50年代,以美国哈佛大学的梅森和他的学生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三个基本范畴: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建立了系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1959年贝恩所著的《产业组织》一书的出版标志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在对过去的产业组织理论和政策进行反思和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进行批评的过程中,以施蒂格勒、德姆塞茨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开始崛起,逐步取代哈佛学派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学派。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B)卷参考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B)卷参考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B)卷参考答案09级产业组织理论参考答案(B卷)一、名词解释(24分,每个题为4分)1、范围经济:当单个企业生产两种或更多产品的总成本小于各自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总成本时,即存在范围经济。

2、沉没成本:是指企业在进入市场时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

其关键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回收或不可逆性产生的承诺价值。

3、市场集中度:是表示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规模结构的指标。

4、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群体,也就是整个市场被划分为不同的分市场,厂商对每个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在同一个分市场上,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是相同的,但价格在不同的分市场上是不同的。

三级价格歧视是日常经济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定价形式。

5、卡特尔:是指那些希望限制产量、控制市场、增加行业利润而联合在一起的独立企业联盟。

这是有明确的合谋协议,也就是说蓄意的勾结行为。

6、X低效率:在垄断企业的大组织内部,存在着资源配置的低效率,用来说明免受竞争压力的保护不但会产生资源市场配置的低效率,而且还会产生另外一种免受竞争压力的企业明显存在超额的生产成本。

二、简答题(60分,每个题10分)1、解释三种价格歧视的概念(1)一级价格歧视:又叫完全价格歧视。

在一级价格歧视中,厂商不但事先了解了市场出清价格,而且还要知道每个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也就是厂商完全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厂商此时对每位消费者收取一种不同的价格,该价格正好等于消费者愿意为每单位产品所支付的最高价格(只要这个价格超过生产的边际成本),这样厂商就攫取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3分)(2)二级价格歧视:通过消费者对不同的消费组合的自我选择来进行价格歧视。

厂商实行价格歧视的依据不是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而是根据消费者所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3分)(3)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的群体,也就是整个市场被划分为不同的分市场,厂商对每个消费群体收取不同的价格。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

产业组织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市场结构”是指:A. 企业在市场中的地理位置B. 企业在市场中的规模大小C. 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产品差异化程度D. 市场中企业的产品种类数量2. 以下哪个不是市场结构的类型?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竞争D. 完全垄断3. 产业组织中,企业之间的“价格战”通常发生在哪种市场结构中?A. 完全竞争B. 垄断竞争C. 寡头竞争D. 垄断4. 以下哪项不是企业战略行为的类型?A. 价格竞争B. 产品差异化C. 市场退出D. 垂直整合5. 企业在市场中的“市场力量”主要取决于:A. 企业的规模B. 产品的独特性C. 企业的市场份额D. 以上都是6. 产业组织理论中,"进入壁垒"是指:A. 新企业进入市场的成本B.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法律障碍C.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经济障碍D. 新企业进入市场所面临的技术和资本障碍7. 以下哪项不是市场退出的原因?A. 成本过高B. 市场需求减少C. 利润最大化D. 竞争加剧8. 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时,通常需要考虑的因素不包括:A. 成本B. 竞争对手的定价C. 消费者的支付意愿D. 政府的干预9. 产业组织中,“产品差异化”的目的在于:A. 减少竞争B. 提高价格C. 增加市场份额D. 提高消费者满意度10.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企业规模经济的因素?A. 固定成本B. 可变成本C. 企业的生产技术D. 企业的地理位置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产业组织理论中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及其特征。

2. 描述“寡头竞争”市场结构下企业可能采取的策略,并给出至少两个例子。

3. 解释“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概念,并讨论它们对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的影响。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市场力量”对企业定价和市场行为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产业组织理论练习题附部分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练习题附部分答案

1、假设在美国市场上提供航空服务的公司为两家,波音和空客。

航空服务只在美国市场上销售。

美国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为:B A Q Q P --=100。

两家企业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都是:10==AC MC ;这里假设固定成本等于500,所以总成本为:Q TC 10500+=。

(单位百万)。

求(1)两企业的古诺纳什均衡产量和价格。

假设美国对波音给予一定的补贴,每单位的产品给予300万美元的补贴,那么新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是多少?解:(1) 波音的利润曲线是:B B B TC PQ -=π 由于:0=∂∂BB Q π。

可得波音的反应曲线:A B Q Q 5.045-=和空客的反应曲线B A Q Q 5.045-=。

联立方程可解得:4060100;30=-===P Q Q A B(2)A B Q Q 215.46-=; 空客的反应曲线不变。

2、一个垄断者能够以常数(和边际)成本5==MC AC 美元生产。

该厂商面临一市场需求曲线P Q -=53。

(a )计算这个垄断者的利润最大化价格和产量,并算出它的利润。

(b )假设第二个厂商加入该市场。

1Q 为第一个厂商的产量,2Q 为第二个厂商的产量。

市场需求曲线现在由P Q Q -=+5321给出。

设第二个厂商与第一个厂商有相同的成本,将各厂商的利润写成1Q 和2Q 的函数。

(c )假设(与古诺模型中一样)个厂商在假定它的竞争者的产量固定时选择其利润最大化产量水平。

求出各厂商的反应曲线(即根据它的竞争者产量求出它所需要的产量的规则)。

(d )计算古诺均衡(即给定竞争者的产量,两厂商都选了自己所能选的最好的1Q 和2Q 的值。

求出市场价格和各厂商的利润。

解:(a )为了使利润Q Q Q 5532--=π最大化,我们导出0482=+-=Q dQ d π。

24=Q ,故29=P ,利润等于576。

(b )2153Q Q P --=,121211111553)(Q Q Q Q Q Q C PQ ---=-=π和222212222553)(Q Q Q Q Q Q C PQ ---=-=π。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

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答案产业组织理论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企业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市场结构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产业组织理论习题的答案:1. 市场结构的分类:- 完全竞争市场:市场上有大量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的,进入和退出市场没有障碍。

- 垄断竞争市场:市场上有许多卖方,但每个卖方提供略有差异的产品。

- 寡头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少数几个卖方,他们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

- 完全垄断市场: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没有竞争对手。

2. 市场力量的来源:- 专利权:通过法律保护,阻止其他企业使用特定的技术或产品。

- 规模经济:企业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单位成本会降低。

- 品牌忠诚度: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有偏好,不愿意轻易更换。

3. 价格歧视:- 第一程度价格歧视:对每个消费者都收取不同的价格。

- 第二程度价格歧视:根据购买数量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 第三程度价格歧视:根据消费者的不同特征,如年龄、性别等,收取不同的价格。

4. 市场进入壁垒:- 规模经济:新进入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与现有企业竞争。

- 法律壁垒:如专利权、许可证等。

- 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现有品牌的忠诚度。

5. 卡特尔:- 卡特尔是一组企业之间的协议,目的是通过限制产量来提高价格。

- 卡特尔通常不稳定,因为成员之间存在作弊的动机。

6. 自然垄断:- 自然垄断是指在某些行业,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只有一个企业能够以最低成本提供服务。

7. 反垄断法:- 反垄断法旨在防止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限制市场竞争,保护消费者利益。

8. 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 政策制定:政府可以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促进竞争的政策。

- 企业战略:企业可以利用产业组织理论来制定市场进入、定价和产品开发策略。

以上是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些基本习题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单元测验习题与答案

产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单元测验习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1、()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A.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B.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C.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D.贝恩的《产业组织》正确答案:D2、哈佛大学的教授张伯伦和剑桥大学的教授()同时提出垄断竞争理论。

A.谢勒B.克拉克C.贝恩D.罗宾逊夫人正确答案:D3、下面哪项属于企业的协调行为()0A.广告行为B.价格卡特尔C.定价行为D.并购行为正确答案:B4、下面哪个行业中企业的广告行为最有影响()。

A.中间品行业B.非耐用消费品行业C.耐用消费品行业D.工业品行业正确答案:B5、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研究方法。

A.博弈论B.S-C-P分析C.计量经济分析D.案例分析正确答案:B6、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

A.信任品B.经验品C.搜寻品D.后验品正确答案:A7、有效竞争理论由()提出。

A.乔安.罗宾逊夫人B.爱德华.H.张伯伦C.克拉克D.霍夫曼正确答案:C8、某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应该采取()。

A.混合兼并B.横向兼并C.前向兼并D.后向兼并正确答案:B9、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

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正确答案:A10、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B.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C.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D.定价是为了扩大需求量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oA.进入与退出壁垒B.产品差别化程度C.企业协调行为D.市场集中度正确答案:A、B、D2、产业组织理论中的企业定价行为主要包括:()oA.价格歧视B.生产成本定价C.掠夺性定价D.限制性定价正确答案:A、C、D3、并购行为包括:()。

A.中性并购B.混合并购C.纵向并购D.横向并购正确答案:B、C、D4、贝恩指出的构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包括()。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产业经济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中心地理论中,当中心地空间组织全体系的特征量为多少时,符合市场最优原则()A、1B、2C、3D、4参考答案:C2.边际产业转移理论是由()提出的。

A、赤松要B、小岛清C、弗农D、大山道广参考答案:B3.产业布局政策的目标不包括:()A、经济增长B、结构合理C、社会稳定D、生态平衡参考答案:B4.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的计划机制的特点为()。

A、比较稳妥B、比较灵活C、比较准确D、调节成本较小参考答案:D5.我国出台了许多循环经济发展政策,其中《循环经济促进法》实施于()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参考答案:B6.产业技术安全状况主要是指本国产业是否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能否为关系到本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提供技术支撑。

如果_____主要依赖进口,则产业安全的程度就较低。

()A、关键技术B、商品C、资金D、以上均不对参考答案:A7.以下哪一项可以用来产业集中度()A、该产业总量/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B、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该产业总量C、该产业总量/该产业的市场销售总量D、规模最大的前几家企业产量/该产业总量参考答案:D8.A、B、C、D等一系列部门间,先行产业部门为后续产业部门提供产品供以直接消耗,同时后续部门的产品也返回相关的先行产业部门的生产过程叫做()。

A、双向联系B、环向联系C、多向联系D、单向联系参考答案:B9.指标的建立要符合产业安全的内涵,各个指标能够准确反映产业安全的某一个方面,并且具有代表性。

属于产业安全评价的_____原则?()A、系统性B、科学性C、实用性D、可控性参考答案:B10.下列关于产业布局影响因素,正确的是()A、包括地理位置因素、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等B、各因素一般单独起作用C、应对各个影响因素单独分析D、科学技术状况不是影响因素之一参考答案:A11.企业大规模定制的生产运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A、规模经济和消费者偏好B、聚集经济和消费者偏好C、竞争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D、比较优势理论与需求个性化参考答案:A12.衰退产业调整政策的不包括:()A、减缓设备折旧B、促进转产和转移C、采取各种援助措施D、消除就业者退出障碍参考答案:A13.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研究方法A、S—C—P分析B、计量经济分析C、博弈论D、案例分析参考答案:A14.两个都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A、横向兼并B、纵向兼并C、垂直兼并D、混合兼并参考答案:A15.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参考答案:B16.产业信息化围绕()对资源进行优化重组A、“四流三周期”B、“五流三周期”C、“三流四周期”D、“三流五周期”参考答案:A17.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信任品B、后验品C、经验品D、搜寻品参考答案:A18.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产业组织合理化政策B、反垄断政策C、禁止不正当竞争政策D、产业组织高度化政策参考答案:D19.某一产业所面临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与产业内企业发展空间____。

华中师范大学《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7

华中师范大学《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必备通关指导7

共 3 道大题,满分 100 分一、单选题(共 15 道小题,共 30 分)1.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 )(2 分)A. 向上倾斜B. U形C. 向下倾斜D. 倒U形【答案】B【解析】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呈U形。

2. 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 )。

(2 分)A. 家庭B. 企业C. 产业D. 国民经济总量【答案】C【解析】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产业。

3. 突破性发明阶段属于研发的第( )阶段。

(2 分)A. 四B. 二C. 一D. 三【答案】C【解析】:突破性发明阶段属于研发的第一阶段。

4. 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和短期均衡的效率来源是( )。

(2 分)A. 企业家才能出众B. 要素自由流动C. 信息完备D. 资源充足【答案】B【解析】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和短期均衡的效率来源是要素自由流动。

5. 结构性进入障碍不包括( )。

(2 分)A. 行政障碍B. 绝对成本优势障碍C. 必要资本量障碍D. 规模经济障碍【答案】A【解析】结构性进入障碍绝对成本优势障碍;必要资本量障碍;规模经济障碍。

行政障碍不是结构性进入障碍。

6. 如果某一产业随着产品产量增加,成本下降,说明该企业规模报酬( )。

(2 分)A. 递增B. 递减C. 不变D. 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如果某一产业随着产品产量增加,成本下降,说明该企业规模报酬递减。

7. 1968年( )的名著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

(2 分)A. 斯蒂格勒B. 德姆塞茨C. 梅森D. 马歇尔【答案】A【解析】1968年斯蒂格勒的名著一书的问世,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

8. 搭售定价的特征是( )。

(2 分)A. 搭售定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契约行为,这种契约行为具有强制性B. 搭售定价策略是为了谋求垄断利润C. 能够实行搭售定价的卖方通常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企业D. 搭售定价广泛存在于一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答案】B【解析】搭售定价的特征是搭售定价策略是为了谋求垄断利润。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1、试分析一个企业兼并案例(提示:兼并类型、兼并特点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P21-P22)答:兼并,即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的资产融入一个新企业的交易。

兼并类型:①纵向兼并:一个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合并;②横向兼并:在同一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合并;③混合合并: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

优势:①优化规模:企业合并会由于规模的增加而减少重复开销获得到其他收益;②产生协同:通过协同或范围经济,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可以从兼并中获利;③改善管理:收购经验不善的企业而后改善其管理可以创造利益;④约束管制者:别人收购足够多的股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威胁会使得在位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工作以免品尝失业的苦果。

⑤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优于市场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劣势:①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产业中有足够多的企业兼并,由此产生的企业会面临较小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市场势力,从而价格高于竞争性水平,产出将会减少,生产无效率;②降低盈利性:由兼并引起的竞争者的减少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格。

举例:2、评述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与影响(记几个就差不多了!)答:优势:1、保护股东权益。

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财产不受侵犯或滥用,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是经过客观详细的论证后做出的,保证公司的所有活动都以增加股东利益或避免公司资产贬值为目的。

2、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公司的重要决策,保证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控制系统有效运作,保证公司的运作不违反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标准。

3、促进信息披露。

发挥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防止经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隐瞒和欺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4.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独立董事以其独立性、客观的观察报告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可以给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绩效水平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产业组织复习题讲课教案

产业组织复习题讲课教案

产业组织复习题《产业组织理论》复习题选择题1.下列哪种分法属于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A.三次产业分类法 B.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C.霍夫曼分类法 D.钱纳里—泰勒分类法2.产业关联理论中投入产出分析法的直接理论基础是()A.社会生产目的理论 B.两部类再生产理论C.垄断与竞争理论 D.社会再生产和关系的理论3.依照规制实施的主体的不同,产业规制不包含()A.政府规制 B.社会规制 C.民间规制 D.行业自律规制4.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很低 B.没有替代产品C.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 D.完备信息5.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特点不包括()A.产业集中度高 B.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C.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 D.完备信息6.在博弈的要素中哪些要素统称为博弈规则()A.参与人、信息、结果 B.参与人、行动、结果C.策略、得益、均衡 D.参与人、策略、均衡7. 以产量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8. 以价格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9. 以产品为决策变量的寡头垄断市场模型是()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D.豪泰林模型1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干预为()A.出口退税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审批制11.行政规制较之于其他规制手段的缺点是()A.强力性 B.速效性 C.经济性 D.直接性12.对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三种解释不包括()A.市场失灵说 B.赶超战略说 C.国际竞争说 D.政府监督说13. 一种很普遍的市场结构,也是产业组织理论重点研究的市场结构,是()A.寡头垄断 B.完全竞争 C.完全垄断 D.垄断竞争14.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15.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问题是()A.马歇尔冲突 B.交易费用C.霍夫曼比例 D.配第—克拉克定理16.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1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产业结构高度化B.产业结构合理化C.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D.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合理化,最终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18.产业政策一词最早由哪个国家提出()A.美国 B.中国 C.日本 D.法国19.产业规制的分类是依照规制实施的()不同而分为政府规制、社会规制和行业自律规制。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

产业组织理论复习整理

第一章导论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市场关系。

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

对产业组织的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的。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 哈佛学派2. 新产业经济学(芝加哥学派)哈佛学派重点代表人物:张伯伦、梅森、贝恩、谢林著作:《垄断竞争理论》、《经济集中和垄断问题》、《产业组织》、《产业市场结构和绩效》研究重点:产业集中、进入壁垒等与垄断相关的产业问题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

理论框架:SCP分析范式= S结构—C行为—P绩效⏹结构(structure):厂商之间市场关系的表现和形式,包括买方之间、卖方之间、买卖双方之间以及市场内已有的买卖双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市场的买卖双方之间在交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的竞争关系。

⏹行为(conduct):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更多利润和更高的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或行动,即厂商作出决策的行为和如何实施决策的行为。

⏹绩效(performance):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品种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达到的状态,即厂商的经营是否增加厂社会的经济福利,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第二章微观经济学需求价格弹性公式:边际收益函数:总收益函数:TR(y)=p(y)y边际收益函数:MR(y)=dTR(y)/dy边际收益:消费者剩余定义:消费者剩余衡量了消费者在市场上购买一种商品后他的福利(利益)在总体上得到改善的程度。

单个消费者剩余就是某一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与消费者实际支付的数额之间的差额。

将购买某种商品的所有消费者的消费者剩余相加,就得到了消费者剩余总额。

计算公式: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1、市场均衡:市场均衡就是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也称为市场出清状态2、总剩余与福利最大化3、消费者剩余和生产剩余的运用:a. 价格控制b. 税收或补贴练习题:(计算题)1. 假设小器具市场的需求函数为:p=10-y,供给函数为:p=y-4。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全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复习资料全

《产业组织理论》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产业经济学】研究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或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合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主导产业】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技术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朝某一战略目标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

【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产业规模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并起支撑作用的产业或产业群。

【生产要素分类法】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

它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一、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答:产业,国民经济中各个不同的产业部门。

一方面包括各个具体产业内部的关系,另一方面包括各个产业间的相互关系。

二、产业的内涵答:1、社会公共产物,随社会公共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2、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3、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4、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5、产业细分,含义具有多层次性;6、随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性质的部门都可以列入产业范畴,不仅是生产领域,也包括流通、服务领域,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部门。

三、评述三次产业分类法答:三次产业分类法,是以经济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作为产业分类标准,它将全部经济活动划分成三类: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把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一次产业,把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把从第一、二次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

它的局限在于:(1) 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2) 第三产业的内容过于复杂,难以科学地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

产业组织理论网上考试题库

产业组织理论网上考试题库
D.在位企业应能够满足低价位水平上的足够规模的市场需求
[答案]:C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产业包括生产领域的活动
B.产业包括流通领域的活动
C.产业包括服务及文化教育领域的活动
D.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正确
[答案]:D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D.其他选项的说法都正确
[答案]:D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12.从进入者创立企业方式的角度来看,( )不属于这种进入方式。
A.模仿进入
B.并购
C.内部发展
D.全新进入
[答案]:A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13.搭售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契约行为,但不具有强制性。( )
11.搭售定价的特征是( )。
A.搭售定价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契约行为,这种契约行为具有强制性
B.搭售定价策略是为了谋求垄断利润
C.能够实行搭售定价的卖方通常是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垄断企业
D.搭售定价广泛存在于一个产业链的各个环节
[答案]:B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12.在短期中,以下属于可变成本的是( )。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10.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政府规制政策比自由放任政策更为有效。( )
[答案]:A
[一级属性]:
[二级属性]:
[难度]:
[公开度]:

产业类考试题目和答案

产业类考试题目和答案

产业类考试题目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

A. 促进产业升级B. 增加就业机会C. 提高产业竞争力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C2. 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具有()的企业群体。

A. 相同或相似的生产活动B. 不同的生产活动C. 相同的销售渠道D. 不同的原材料来源答案:A3. 产业转移通常是指()。

A. 产业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B. 产业从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C. 产业从城市向农村转移D. 产业从农村向城市转移答案:A4. 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A. 提高生产效率B. 降低生产成本C. 增加产品种类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在于()。

A. 增加投资B. 提高技术水平C. 扩大市场规模D. 提高管理效率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产业布局?()A. 资源分布B. 市场需求C. 政策导向D. 地理位置答案:ABCD7. 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包括()。

A. 财政补贴B. 税收优惠C. 行政命令D. 市场调节答案:ABC8. 产业升级的途径包括()。

A. 技术创新B. 管理创新C. 产品创新D. 市场创新答案:ABCD9. 产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包括()。

A. 产品质量B. 产品价格C. 市场占有率D. 品牌影响力答案:ABCD10. 产业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A. 国家发展战略B. 国际竞争环境C. 产业发展阶段D. 社会需求变化答案:ABCD三、判断题11. 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答案:正确12. 产业集群的形成完全是由市场自发形成的,不需要政府干预。

()答案:错误13. 产业转移总是从成本高的地方向成本低的地方转移。

()答案:正确14. 技术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唯一途径。

()答案:错误1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提高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6. 简述产业政策的作用。

产业类考试题目及答案

产业类考试题目及答案

产业类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产业经济学中,产业的划分依据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或服务的性质B. 产品的生产技术C. 企业的规模大小D. 产品的市场需求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产业升级的主要途径?A. 技术创新B. 增加投资C. 降低成本D. 扩大生产规模答案:D3. 产业集群的优势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降低交易成本B. 促进知识溢出C. 提高生产效率D. 增加产品多样性答案:D4. 产业政策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促进产业升级B. 保护环境C. 增加就业机会D. 提高企业利润答案:D5. 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垄断市场答案:D6. 以下哪项不是产业政策的作用?A. 引导资源配置B. 促进技术创新C. 保护落后产业D. 维护市场秩序答案:C7.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中,产业的成熟期特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市场需求稳定B. 竞争加剧C. 产品创新减少D. 产业利润增加答案:D8. 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成本压力B. 技术进步C. 市场饱和D. 政策限制答案:D9. 以下哪项不是产业政策的实施手段?A. 财政补贴B. 税收优惠C. 价格管制D. 市场自由化答案:D10. 产业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产品质量B. 产业规模C. 产业集中度D. 产业增长率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产业政策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选择性产业政策B. 功能性产业政策C. 保护性产业政策D. 竞争性产业政策答案:ABC2. 产业集群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地理集群B. 虚拟集群C. 供应链集群D. 产业链集群答案:ABD3. 产业升级的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技术创新B. 管理创新C. 市场创新D. 组织创新答案:ABCD4. 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哪些?A. 技术创新能力B. 人力资源素质C. 产业政策环境D. 市场需求规模答案:ABCD5. 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包括以下哪些?A. 完全竞争市场B. 垄断竞争市场C. 寡头垄断市场D. 完全垄断市场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产业政策的作用。

2009级《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2009级《产业组织理论》期末考试(A)卷参考答案

9级家产组织理论参照答案( A 卷)一、名词解说(20 分,每个题为 4 分)1、规模经济:是指产量增添而长久均匀成本减少,表现为均匀成本曲线的降落趋向曲线段。

2、总节余:是在市场平衡的条件下,花费者节余与生产者节余之和,总节余权衡了经过生产和交易市场上的花费者所获取的经济利益以及市场上的生产者所获取的经济利益的整体状况。

3、进入壁垒:使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家产,而使在位者能够连续地获取超额收益,并能使整个家产保持高集中度的要素。

4、产品差异:指家产内互相竞争的厂商所生产的产品之间代替程度的不完整性。

5、二级价钱鄙视:经过花费者对不一样的花费组合的自我选择来进行价钱鄙视。

厂商推行价格鄙视的依照不是对不一样的花费者收取不一样的价钱,而是依据花费者所购置数目的不一样收取不一样的价钱。

二、简答题(40 分,每个题8 分)1、影响市场构造的要素有哪些(1)市场集中度(2分);(2)产品差异化(3分);(3)进入与退出壁垒(3分)2、卡特尔成功的必需条件(1)卡特尔一定有提升市场价钱的能力(2分)(2)卡特尔的预期处罚较低( 2 分)(3)较低的组织成本( 2 分)(4)觉察欺诈( 2 分)3、价钱鄙视的形成条件(1)公司一定拥有必定的市场权力,即公司一定面对一个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也就是说公司在市场上拥有必定的制订价钱的能力。

(2 分)(2)公司一定能够推测或知道花费者对某一单位产品的支付意向。

(3 分)(3)公司有能力阻挡顾客之间的转卖行为或许套利。

(3 分)4、格林 -鲍特模型与罗顿博格-沙罗纳模型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差异?~格林 -鲍特模型 :成立在一个不完整信息的价钱战理论,设定一个触发价钱p,只需某个期间 t 的~市场价钱 pt 低于p,不论是由敌手增添产量惹起的,仍是因为随机要素致使的整个市场的需求降落惹起的 ,它们都会保持 T 期的处罚 ,即在 t 期以后 T 期内都生产不合作产量y p.而后恢复到正常期 ,每个公司都生产同谋产量y m,状况与期初同样.在这个模型中,冷清期间市场需求降落比较明显 ,因此市场价钱也最有可能低于触发价钱,更有可能发生价钱战.(3 分)罗顿伯格 -沙罗纳模型 : 成立在市场需求高涨的时候,更简单发生价钱战 .因为 ,市场高涨的时候 ,因为公司能够察看到市场的景气程度 ,公司假如发生背叛 ,当期所得的背叛收益酒会很高,这对公司背叛同谋是很大的迷惑;考虑到公司的长久损失 ,因为在给定其余公司拟订同谋 价钱的状况下 ,公司在预期水平上的每期收益是不变的,长久损失就是固定不变的 ,假如市场 足够繁华 ,也就是说当期所得足够大 ,大于其长久的损失 ,那么公司的最精选择就是背叛同谋.( 3 分)差异:(2 分)( 1)罗顿伯格 -沙罗纳模型履行冷峻战略 , 格林 -鲍特模型为修正的触发战略 .( 2)罗顿伯格 -沙罗纳模型中 ,公司能够察看到市场的景气程度 ,也就是说能够察看到随机因素的实现值 ;而格林 -鲍特模型中公司没法察看到本期的需求 ,也就是说没法察看到市场的随机冲击要素的实现值 .( 3)罗顿伯格 -沙罗纳模型是在繁华期间就会出现价钱战 ,而格林 -鲍特模型就是在冷清期间出现价钱战 .5、在伯特兰模型中,即便只有两家公司,其收益也为零,可是现实中双寡头的收益都不为零,这类现象被称为伯特兰悖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业组织理论考试复习题1、试分析一个企业兼并案例(提示:兼并类型、兼并特点以及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教训)(P21-P22)答:兼并,即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的资产融入一个新企业的交易。

兼并类型:①纵向兼并:一个企业和它的供应商合并;②横向兼并:在同一市场内竞争的企业合并;③混合合并:生产不同产品的企业合并。

优势:①优化规模:企业合并会由于规模的增加而减少重复开销获得到其他收益;②产生协同:通过协同或范围经济,生产互补产品的企业可以从兼并中获利;③改善管理:收购经验不善的企业而后改善其管理可以创造利益;④约束管制者:别人收购足够多的股权就可以获得公司控制权的威胁会使得在位企业的管理者高效地工作以免品尝失业的苦果。

⑤减少交易成本:企业内部生产优于市场生产时,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劣势:①降低效率:如果一个产业中有足够多的企业兼并,由此产生的企业会面临较小的压力,获得更多的市场势力,从而价格高于竞争性水平,产出将会减少,生产无效率;②降低盈利性:由兼并引起的竞争者的减少将会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价格。

举例:2、评述独立董事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的作用与影响(记几个就差不多了!)答:优势:1、保护股东权益。

独立董事的重要作用就是保护公司和股东的财产不受侵犯或滥用,防止内部人控制导致侵害广大投资者利益,保证公司的投融资决策是经过客观详细的论证后做出的,保证公司的所有活动都以增加股东利益或避免公司资产贬值为目的。

2、监督企业经营管理。

独立董事对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审查公司的重要决策,保证公司的财务及其他控制系统有效运作,保证公司的运作不违反有关的监管要求和标准。

3、促进信息披露。

发挥独立董事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作用,防止经理层在信息披露中的隐瞒和欺诈,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以有效地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

4.提高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由于独立董事以其独立性、客观的观察报告和良好的市场形象,可以给投资者信心,更有利于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管理层的绩效水平以及公司的发展前景等。

同时,独立董事的引进可以促进公司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并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5.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引进独立董事,将形成对大股东的有力制约,保障中小股东的利益。

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比例越高,董事会的独立性就越强,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就越好。

独立董事的设立,对公司的日常经营和资金运作都有直接的制约作用,可以防止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促进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

6、填补监事会监督的缺陷,强化上市公司的监督管理。

监事会缺乏实权和具体的制度保障,监事会成员的素质和经验不足,兼职人员和企业内部人员占其中的大部分,导致实践中监督不力,监事会流于形式。

可以说监事会对公司的管理层有很大的依赖性,监事会的独立性因此而大打折扣。

再加上,监事会只能进行事后监督,在董事会只有列席的权利,在重大决策的决定阶段并没有发言权。

而独立董事则是在董事会有独立的发言权,享有对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加强了对董事会和高管层的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有效弥补监事会监督的不足。

7、独立董事可以利用专业知识,提高董事会的决策水平。

在具有普通董事之条件的基础上,独立董事一般都是具有系统的法律、财会、经济、公司经营等方面的系统知识,且社会信誉良好的人士。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专家、教授、学者来担任的。

这些人士与其他董事相比,知识更加专业、全面。

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上发表独立的意见、提供专业的意见,可以避免董事会的决策出现违法、违规、违背市场规律等情况,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

劣势:1、独立董事“不独立”。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生命和灵魂。

但目前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基本上是由大股东推荐产生的,在主、客观上往往成为“形象董事”、“挂名董事”和“人情董事”。

受大股东的制约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独立董事往往不能以其全部的战略思维及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往往不能以其全部的战略思维和判断能力,发挥独立董事客观、公正、和专业的优势,无法达到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最初目的。

2、独立董事不懂公司经营。

我国的独立董事一般情况下都是专家、社会名流或者学者等知名人士担任,虽然他们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但是这些人往往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经验,甚至连财务报表也不一定能看得懂,对于企业的经营简直可以说是外行,如果外行去监督内行,其效果可想而知。

3、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的冲突。

我国的公司治理采用的是二元治理结构,就是在股东大会下面设董事会和监事会。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经营决策,监事会负责公司的监督,并且这两个机构是平权机构,同时对股东大会负责。

一方面,二者的职权范围不明确,我国的现行法律规定,二者都具有业务监督和财务监督的职能,却没有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划分;另一方面,这种监督机构之间的重复设置,权力的划分不清,导致了它们的责任不明确,这两个机构之间很可能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反而降低了监督的效率。

4、独立董事缺乏动态的、长期的激励机制。

《指导意见》的第7条5款规定,“上市公司应当给予独立董事适当的津贴”,“津贴标准应当由董事会制定预案,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在公司年报中进行披露。

”这与独立董事由于参与公司决策失误而造成公司损失时所需要承担的责任是不对等的。

在公司做出重大决策的时候,独立董事为了不承担责任、少承担责任就不发表意见或保留自己的意见,特别是公司提供的津贴比较少的时候,这种情况就会更明显。

但是如果提供的津贴比较高,则独立董事很可能会受制于董事会而丧失自己的独立性。

5、从上市公司的年报可以看出,独立董事与会次数不多。

可见,独立董事获得公司信息的途径少,对公司经营状况了解有限。

目前上市公司聘请的独立董事大多是来自政府部门、大专院校的知名学者或社会知名人士,他们的介入对上市公司拓展视野非常有帮助,但是否有丰富的企业商务经历则令人质疑。

6、独立董事制度相关法规仍显欠缺。

我国在确保董事会的独立性等方面尚缺乏明确的制度安排,如何通过有效的制度构建避免“人情董事”、“花瓶董事”的产生仍然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更是缺失,从而导致独立董事缺乏真正的独立性、权益难以落实、责任难以确定等一系列问题。

7、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独立董事的权力有名无实。

当公司内部发生分歧后,若大股东带头违规操作,不听独立董事的劝告,独立董事也毫无选择。

举例:345、古诺模型、斯塔克尔博格模型和卡特尔模型推导分析(P148-P149,P186-P188)6、霍特林选址模型推导分析(P212-P214)答:考虑一个小镇只有一条街道,即一条很长的主街,其长度是固定的。

消费者沿着条街均匀分布,因此每个街区的消费者数量相等。

除了位置之外,所有消费者都是相同的,而且每个时期每个消费者都购买1夸脱牛奶。

镇上有两个销售相同瓶装牛奶的商店1和2。

商店1位于离城镇一端a英里处,商店2位于离城镇另一端b英里处。

消费者除了喜欢在最近处购买以外,他们不偏好于任何一个商店。

消费者愿意就近购买是因为存在每英里c的交通成本。

也就是说,考虑到交通成本,每个消费者都愿意在最便宜的商店购买。

只有住在两个商店中间的人才可能在任意一家商店的采购。

假定政府设定牛奶的价格,由于消费者只关心他们走的距离,因此商店1希望成为离最大可能数量的消费者最近的商店。

商店1可以通过将它的位置设在紧靠商店2的左侧来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在这一点上,商店1获得了它左侧的所有消费者,而他们是全体消费者中的大多数。

如果商店2在商店1选址后可以无成本地重新选址,它将会略微移动到商店1新地址的左边。

这一过程将重复进行,直到两家商店都位于小镇的中间为止,每家商店拥有一半的客户。

因此,如果价格给定,两个商店的位置也就确定了,两家商店均位于小镇中央,即均衡位置。

假设两家商店永久地隔开一段距离,分别距小镇两端a和b。

如果商店1的价格低于商店2,那么商店2仍然有一部分顾客。

因为对一些消费者来说,商店2比商店1更靠近他们,一些消费者愿意为便利而支付更多。

霍特林模型表明了只有当产品同质时(位于产品或地理空间的同一位置),伯川德均衡价格才等于边际成本。

7、企业采取配售战略的目的是什么?该战略一定会成功吗?请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说明。

(P305-P306)答:配售是指消费者购买一种产品时必须同时购买另一种产品。

配售使得垄断可以得到大大超出将两件产品在不变价格下分别出售时得到的利润,使企业可以向产品估价最高的消费者收取更高的价格。

配售对企业来说,可以①增进效率:有效降低组合产出的交易成本,节约了评估某一种产品独立组件的成本;②回避管制:通过将受管制的垄断产品和非管制产品配售,即可维持该垄断产品市场出清价格,又符合价格控制要求,从而避免价格控制;通过配售的另一产品来避免对受管制产品的费率管制;③给消费者以隐性折扣:通过配售寡头价格产品和另一种产品来维持隐形价格折扣,从而在对手不知道的情况下扩大市场份额;④保证质量:迫使消费者购买另一产品或服务,保证本产品质量,从而树立品牌形象,形成巨大的商誉,提高企业影响力,间接获取更大利润。

数学模型:8、企业为什么要实施纵向一体化战略?请举例说明。

(P380-P )答:纵向一体化是指企业参与多于一个生产或分销产品或服务的连续环节。

企业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主要为了:①降低交易成本:随着使用市场的交易成本增加,一体化意愿将增加,当企业内部生产成本低于使用市场时,企业就有动力采取纵向一体化,利用内部生产替代市场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其原因主要来源于资产的专用性、监督的不确定性、涉及信息的交易以及需要广泛的协调,这些都会产生潜在的机会主义行为和道德风险;②保证供给:当企业为了保证关键投入品的稳定供给时,企业会有激励后向一体化以保障投入品供给,降低市场购买的潜在风险,同时由于企业内的信息交换优于企业间的,可以减少配送问题;③消除外部性,纠正市场失灵:企业通过前向一体化将品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提高此品牌商誉,从而进一步获取更大利润;④避免政府干预:纵向一体化企业可以通过内部销售来避免价格控制,可以通过内部不同部门之间转移价格来将利润从高税收区域转向低税收区域,如果仅对企业的一个部门的利润进行管制,从而企业可以纵向一体化将利润从受管制部门转移到不受管制部门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⑤获得市场势力,增加垄断利润:唯一的关键投入品供应商可以前向一体化,垄断最终产品市场,通过价格歧视、消除竞争和前向进入关闭来创造和增加利润;⑥消除市场势力:被另一家企业垄断势力损害的企业可以通过纵向一体化来减少或消除垄断势力。

举例:9、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有哪些差别?请具体论述。

(P335-P346)答:限制性定价:如果一个企业设定价格和产出使得剩余的需求不足以使其他企业有利可图地进入市场,那么该企业就是在实施限制性定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