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管理思想微盘点
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
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在当代的商业世界中,管理理论是公司成功的重要关键之一。
管理理论涵盖了很广泛的范畴,从领导力到组织文化,从人力资源管理到战略规划。
在这些领域中,许多杰出的管理学者提出了经典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对今天的企业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
一、泰勒主义(Taylorism)泰勒主义是20世纪初工业革命时期最先被提出来的一种管理理论,由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
泰勒主义的核心观点是通过研究工作流程,优化工作效率,使工人的生产力最大化。
泰勒提出了一系列的管理原则,包括分工、专业化、标准化和绩效评估等,这些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当今的管理实践中。
二、韦伯理论(Weberianism)韦伯理论的主要贡献者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他提出了官僚主义的思想。
在韦伯的看法中,官僚主义是一个高度制度化的组织形式,它通过规范化的过程来提高效率和可预测性。
这种管理模式被广泛采用于政府机构和大型企业中,但也常常被指责为缺乏灵活性和缺乏创新性。
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一种人类行为的解释方式。
这个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可以分成五个不同的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个理论对人才管理和员工激励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认为员工要得到满足,需要满足他们在不同层次上的需求。
四、麦克格雷戈理论(McGregor's Theory)麦克格雷戈理论由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他提出了两种不同的管理风格,分别是理论X和理论Y。
根据理论X,员工是懒惰和不负责任的,需要被强迫遵守规则和工作程序。
相比较而言,理论Y认为员工是有良好的意愿,激励能够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这个理论对管理者进行团队建设和员工激励有着重要的作用。
十大管理学思想
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
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
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世界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
世界10位管理大师及其思想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彼得〃德鲁克1999年1月18日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管理和组织的学科,它主要关注企业、组织和机构的管理和运营。
管理学的范围广泛,包括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等。
在管理学中,存在着很多经典理论,这些经典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和组织的管理和运营中。
本文将介绍管理学十大经典理论。
1、泰勒管理思想泰勒管理思想是管理学的奠基之一,也是现代管理的基石。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和劳动分工的概念,强调科学方法的应用和人力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对现代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韦伯理论韦伯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韦伯强调权威性、规则性和合法性,他认为企业组织架构应该建立在这三个基础上。
他的理论提供了一个基于规则、层级和权威的企业组织框架,对企业管理的规范化和形式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是管理学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他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个理论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引导企业管理者更好地关注员工的满足感和发展潜力,提升企业绩效。
4、系统论系统论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论,主要是研究企业管理系统和企业组织的运转规律。
系统论认为企业是一个有机系统,包括多个部门、流程和功能,这些部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并以一定目标为导向。
系统论强调了集成化、整体性和协同性,有助于企业精细化管理和优化运营。
5、哈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哈茨伯格双因素理论是企业管理中一个常用的理论,他认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基本工作条件的满足,如工资福利、工作环境等;二是工作内容的挑战性和发展性。
这个理论强调了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了提升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的思路。
6、弗雷德里克森领导风格理论弗雷德里克森领导风格理论是研究领导与管理的重要理论。
他认为领导风格可以分为任务导向型和关系导向型两种类型,这两种类型可以通过组织目标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一、素养兰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到;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兰斯登;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响的很早,而是完全不想自己;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提出者:发过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二、统御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您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三、沟通沟通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提出者: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总裁兼总经理费斯诺点评:说得过多了,说的就会成为做的障碍;牢骚效应:凡是公司中有对工作发牢骚的的人,那家公司或老板一定比没有这种人或有这种人而把牢骚埋在肚子里的公司要成功得多;提出者: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院点评:1、牢骚是改变不合理吗现状的催化剂;2、牢骚虽不总是正确的,但认真对待牢骚却总是正确的;避雷针效应:在高大建筑物顶端安装一个金属棒,用金属与埋在地下的一块金属板连接起来,利用金属棒的尖端放电,使云层所带的电和地上的电逐渐中和,从而保护建筑物的避免雷击;点评:善疏则通,能导必安四、协调氨基酸组合效应:组成人体蛋白的八种氨基酸,只要有一种含量不足,其他七种就无法合成蛋白质;点评:当缺一不可时,一就是一切;米格-25效应:前苏联研制的米格-25喷气式战斗机的许多零部件与美国的相比都落后但是因设计者考虑了整体性能,故能在升降、速度、应急反应等方面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点评:所谓最佳整体,乃是个体的最佳组合;磨合效应:新组装的机器,通过一定时期的使用,把摩擦面上的加工痕迹磨光而变得更加密合;点评要想达到完整的契合,须双方都做出必要的割舍;五、指导波特定理:当遭受许多批评时,夏季往往只记住开头的一些,其余就不听了,因为他们忙与思考论据来反驳开头的批评;提出者:英国行为学家波特点评:总盯着下属的失误,是一个领导者最大的失误;蓝斯登定律:跟一位朋友一起工作,远较在父亲之下工作有趣多;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蓝斯登点评:可敬不可亲,终难敬;有权没有威,常失权;吉尔伯特法则:工作危机最确凿的信号,是没有人跟你说该怎样做;提出者:英国人力培训专家吉尔伯特点评:真正危险的事,是没人跟你谈危险;权威暗示效应:一化学家称,他将测试一瓶臭气的传播速度,他打开瓶盖15秒后,前排学生即举手,称自己闻到臭气,而后排的人则陆续举手,纷纷称自己也已闻到,其实瓶中什么也没有;点评:迷信则轻信,盲目必盲从;六、组织奥尼尔定理:所有的政治都是地方的;提出者:美国前众议院院长奥尼尔点评:只有能切身体会到的,群众才认为那是真实的;定位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召集会议时先让人们自由选择位子,之后到室外休息片刻再进入室内入座,由此五至六次,发现大多数人都选择他们第一次坐过的位子;点评凡是自己认定的,人们大都不想轻易改变它;艾奇布恩定理:如果你遇见员工儿不认得,或忘了他的名字,那你的公司就太大了点;提出者:英国史蒂芬约瑟剧院导演亚伦艾奇布恩点评:摊子一旦铺得过大;你就很难把它照顾周全;七、培养吉格勒定理:除了生命本身,没有任何才能不需要后天的锻炼;提出者:美国培训专家吉格吉格勒点评:水无积无辽阔,人不养不成才;犬獒效应:当年幼的藏犬长出牙齿并能撕咬时,主人就把它们放到一个没有食物和水的封闭环境里让这些幼犬自相撕咬,最后剩下一只活着的犬,这只犬称为獒;据说十只犬才能产生一只獒;点评:困境时造就强者的学校;八、选拔近因效应:最近或最后的印象对人的认知有强烈的影响;提出者: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罗钦斯点评:结果往往会被视为过程的总结;酒井法则:在招工时用尽浑身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个好公司,这样人才自然而然会汇集而来;提出者:日本企业管理顾问酒井正敬点评:不能吸引人才,已有的人才也留不住;美即好效应:对一个外表英俊漂亮的人,人们很容易误认为他或她的其他方面也很不错;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麦克尼尔点评:印象一旦以情绪为基础,这一印象常会偏离事实;九、任用奥格尔维法则:如果我们每个儿女都雇用比我们自己都更强的人,我们就能成为巨人公司;提出者:美国奥格尔维马瑟公司总裁奥格尔维点评: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么他们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皮尔卡丹定理:用人上一加一不等于二,搞不好等于零;提出者:法国着名企业家皮尔卡丹点评:组合失当,常失整体优势,安排得宜,才成最佳配置;十、激励马蝇效应:再懒惰的马,只要身上有马蝇叮咬,它也会精神抖擞,飞快奔驰; 点评:有真正的刺激,才会有正确的反应;倒U型假说:当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时,能把工作做得最好;当一个人一点兴奋都没有时,也就没有做好工作的动力了;相应地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世界网坛名将贝克尔之所以被称为常胜将军,其秘诀之一即是在比赛中自始至终防止过度兴奋,而保持半兴奋状态;所以有人亦将倒U型假说称为贝克尔境界;提出者: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点评:1、激情过热,激情就会把理智烧光;2、热情中的冷静让人清醒,冷静中的热情使人执着。
世界十大管理思想
从德鲁克到科特世界十大管理思想精解烟草在线据《牛津管理评论》报道一、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最新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资料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一、素养* 兰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到。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兰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响的很早,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提出者:发过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
二、统御* 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
* 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
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您*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沟通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十大管理理论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1、彼得原理每个组织都是由各种不同的职位、等级或阶层的排列所组成,每个人都隶属于其中的某个等级。
彼得原理是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有时也被称为向上爬的原理。
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一名称职的教授被提升为大学校长后,却无法胜任;一个优秀的运动员被提升为主管体育的官员,而无所作为。
对一个组织而言,一旦相当部分人员被推到其不称职的级别,就会造成组织的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导致平庸者出人头地,发展停滞。
因此,这就要求改变单纯的根据贡献决定晋升的企业员工晋升机制,不能因某人在某个岗位上干得很出色,就推断此人一定能够胜任更高一级的职务。
将一名职工晋升到一个无法很好发挥才能的岗位,不仅不是对本人的奖励,反而使其无法很好发挥才能,也给企业带来损失。
2、酒与污水定律酒与污水定律是指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
在任何组织里,几乎都存在几个难弄的人物,他们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把事情搞糟。
最糟糕的是,他们像果箱里的烂苹果,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迅速传染,把果箱里其他苹果也弄烂。
烂苹果的可怕之处,在于它那惊人的破坏力。
一个正直能干的人进入一个混乱的部门可能会被吞没,而一个无德无才者能很快将一个高效的部门变成一盘散沙。
组织系统往往是脆弱的,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妥协和容忍的基础上的,很容易被侵害、被毒化。
破坏者能力非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破坏总比建设容易。
一个能工巧匠花费时日精心制作的陶瓷器,一头驴子一秒钟就能毁坏掉。
如果一个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即使拥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会有多少像样的工作成果。
如果你的组织里有这样的一头驴子,你应该马上把它清除掉,如果你无力这样做,就应该把它拴起来。
3、木桶定律水桶定律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这完全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
德鲁克十大管理思想
德鲁克十大管理思想(一)德鲁克的经典理论一:自我管理德鲁克所倡导的自我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把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它是个人对自我生命运动和实践的一种自发或主动的调整。
一般来讲,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认知、自我监督、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
详细来说,是指个人在追求自身价值的过程中,在自我熟悉的基础上,应当拥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目标,在目标实施的同时,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分析,再积极地采取措施去弥补行为中的偏差,然后保证目标能够实现,最终达到自我成就、自我超越的目的。
我成就、自我超越的目的。
德鲁克认为,管理自己的前提是熟悉自己,发觉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做事的特点,知道自己的价值观,依据自己的特长定位职业,能不定时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
依据德鲁克的观看,铺张时间的现象经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
每个人的时间都好像被填得很满。
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却可能根本无益于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并且有许多人的时间被铺张在了琐碎的小事上。
同样,他也观看到,“那些讲效能的管理者却总是能够设法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有效地管理,总是能削减没有成效的时间”。
换句话说,就是他们擅长把握自己的时间。
德鲁克依据自己的研究总结出了把握自己时间的三个阶段:阶段一,记录时间的去处;阶段二,对时间进行管理;阶段三,对时间进行整合。
有效地把握时间,是德鲁克自我管理思想中的精髓,他在许多作品中都提到了这部分内容,如《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个人的管理》等,可见该部分在他的自我管理理论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二)德鲁克的经典理论二:决策管理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任务繁多,决策只是其中一项。
管理者在决策时通常并不需要花许多时间,但决策却是身为管理者特有的任务。
所以决策问题值得进行特殊的争论,这项任务将伴随管理者管理生活的始终。
无论是在企业的哪一阶段,管理者都必需明确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及目标实现的可能,都必需审慎地熟悉到决策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
10大管理思想精解(1)[整理]
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
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
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管理学史上的十大管理思想
管理学史上的十大管理思想第一: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这一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因为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难以模仿这些的资源特征,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维系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认清、维护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性命攸关”的。
过去,多元化经营的大公司可以简单地指示下属的各业务单元进入某个特定的终端产品市场,并要求这些业务单元能成为世界领先者。
但是,随着市场边界迅速变化,目标市场往往变得飘忽不定,大公司如再沿用这一简单做法,则难以创造新市场,也难以快速进入新兴市场或在成熟市场戏剧性地改变客户选择的模式。
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是管理层整合整个公司的技术及生产技能而形成的公司能力,这些能力使得各项经营业务能够迅速捕获不断变化的机会。
多元化大公司好比一颗大树,树干和主要枝杈是核心产品,较小的枝杈是些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终端产品,而提供滋润、营养和稳定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
比如,索尼公司的缩微(Miniaturization)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可以把核心竞争力视为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涉及技术体系的协调一致,还与工作的组织、价值观的传递有关。
核心竞争力还是沟通、参与,以及对跨组织边界工作的深刻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并不意味着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研发投资,也不意味着垂直整合。
核心竞争力的独特之处在于,越是使用,越是分享,它就越得到增强。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把已有的业务抱成一团的粘结剂,而且还是新业务开发的引擎。
象佳能公司一系列不同产品背后是几个共享的核心竞争力。
各种各样的业务从表面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往深处的核心竞争力看,不同的业务恰恰是脉络分明的。
十大管理思想与100条管理定律
管理学史上的十大管理思想出自《哈佛商业评论》第一: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核心竞争力”这一管理思想的重要性在于:因为核心竞争力具有稀缺难以模仿这些的资源特征,对核心竞争力的重视和研究,实际上是将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问题转化为维系竞争优势的问题,进而赋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这也就是为什么认清、维护和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性命攸关”的。
过去,多元化经营的大公司可以简单地指示下属的各业务单元进入某个特定的终端产品市场,并要求这些业务单元能成为世界领先者。
但是,随着市场边界迅速变化,目标市场往往变得飘忽不定,大公司如再沿用这一简单做法,则难以创造新市场,也难以快速进入新兴市场或在成熟市场戏剧性地改变客户选择的模式。
竞争优势的真正根源是管理层整合整个公司的技术及生产技能而形成的公司能力,这些能力使得各项经营业务能够迅速捕获不断变化的机会。
多元化大公司好比一颗大树,树干和主要枝杈是核心产品,较小的枝杈是些业务单元,树叶、花朵和果实是终端产品,而提供滋润、营养和稳定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
比如,索尼公司的缩微(Miniaturization)能力,就是核心竞争力。
我们可以把核心竞争力视为组织内的集体学习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不仅涉及技术体系的协调一致,还与工作的组织、价值观的传递有关。
核心竞争力还是沟通、参与,以及对跨组织边界工作的深刻认同。
需要指出的是,培育核心竞争力并不意味着比竞争对手更多的研发投资,也不意味着垂直整合。
核心竞争力的独特之处在于,越是使用,越是分享,它就越得到增强。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把已有的业务抱成一团的粘结剂,而且还是新业务开发的引擎。
象佳能公司一系列不同产品背后是几个共享的核心竞争力。
各种各样的业务从表面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是,往深处的核心竞争力看,不同的业务恰恰是脉络分明的。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
管理学中的十大管理理念一、素养*兰斯登原则:在你往上爬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洁,否则你下来时可能会滑到。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兰斯登。
点评:进退有度,才不至进退维谷;宠辱皆忘,方可以宠辱不惊.* 卢维斯定理:谦虚不是把自己响的很早,而是完全不想自己。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卢维斯点评: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将别人想得很糟。
* 托利得定理: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属于上乘,只看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提出者:发过社会心理学家托利得点评:思可相反,得须相成.二、统御*刺猬理论: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
点评: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乃是保持适当的距离.*鲦鱼效应:鲦鱼因个体弱小而常常群居,并以强健者为自然首领.将一只稍强的鲦鱼脑后控制行为的部分割除后,此鱼便失去自制力,行动也发生紊乱,但其他鲦鱼却仍像从前一样盲目追随。
提出者:德国动物学家霍斯特点评:1、下属的悲剧总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2、下属觉得最没劲的事,是他们跟着一位最差劲的领导。
* 雷鲍夫法则:在你着手建立合作和信任时要牢记我们语言中:1、最重要的八个字是:我承认我犯过错误2、最重要的七个字是:你干了一件好事3、最重要的六个字是:你的看法如何4、最重要的五个字是:咱们一起干5、最重要的四个字是:不妨试试6、最重要的三个字是:谢谢您7、最重要的两个字是:咱们8、最重要的一个字是:您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雷鲍夫点评:1、最重要的四个字:不妨试试;2、最重要的一个字:您* 洛伯定理:对于一个经理人来说,最要紧的不是你在场时的情况,而是你不在场时发生了什么。
提出者:美国管理学家洛伯点评:如果只想让下属听你的,那么当你不在身边时他们就不知道应该听谁的了。
三、沟通* 沟通斯坦纳定理:在哪里说得愈少,在哪里听到的就愈多。
提出者: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纳点评:只有很好听取别人的,才能更好说出自己的.* 费斯诺定理:人两只耳朵却只有一张嘴巴,这意味着人应该多听少讲。
世界十大管理者思想
世界十大管理者思想大师级的管理专家绝非徒有其名,他们总会开启一个新的管理视角,让你发现你的盲点和误区,提供给你一种崭新的思维工具,掌握了这些工具,你会感到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德鲁克的思想。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经理人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
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
8-十位管理大师思想
管理人员的责任、 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 和企业的责任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 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 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此外, 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此外,确保自己 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也是所 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 有成员的责任。必须使工作富有活力, 有成员的责任。必须使工作富有活力, 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 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 而员工则需要有他们承担责任而引起的 要求、纪律和激励。 要求、纪律和激励。
职业经理人
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处在初创期, 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处在初创期, 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作用逐步被认同。 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作用逐步被认同。明茨 伯格关于经理工作对组织作用的分析, 伯格关于经理工作对组织作用的分析,非常 有助于职业经理人认清自己的价值。 有助于职业经理人认清自己的价值。同时职 业经理人应依据自己的工作特点, 业经理人应依据自己的工作特点,准确定位 自己的类型。 自己的类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 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中的应用,经理在信息方面的角色发生 了较大的变化,监听者、传播者、 了较大的变化,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的 工作占用的时间少了。 工作占用的时间少了。
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成本的方式 进行竞争。 进行竞争。中国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固有优 势和以低成本方式为主的竞争手段, 势和以低成本方式为主的竞争手段,已使 得在某些行业中国内的产品价格决定了其 在全球的价格。 在全球的价格。 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来自于后 来者的模仿。而出于种种原因, 来者的模仿。而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 目前大多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 比较低的制造环节,企业的模仿者过多, 比较低的制造环节,企业的模仿者过多, 产品与服务过于同质化, 产品与服务过于同质化,从而形成无奈的 竞争格局。 竞争格局。
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
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在现代社会中,管理理论是组织和企业成功运作的关键要素之一。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人们总结出了许多经典的管理理论,这些理论不仅指导着实际操作,也为企业和组织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最经典的十大管理理论,并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一、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奠基之作,由弗雷德里克·泰勒于20世纪初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规划、组织和控制工作流程,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工作的标准化和任务分工,以及员工的奖励和激励机制。
二、人际关系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由埃尔顿·梅奥于20世纪三十年代提出,主张关注员工的人际关系和心理需求。
该理论认为员工的工作绩效不仅受到薪资、福利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与他们在组织中的归属感和满足感有关。
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理的员工关怀是提高组织绩效的关键。
三、管理途径理论管理途径理论是由亨利·弗约尔提出的,他认为管理者应根据所面对的情境和问题选择合适的管理途径。
这种理论主张没有一种公式能适用于所有情况,管理者要根据不同的情境来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
四、组织环境理论组织环境理论由乔治·弗雷德里克逊和理查德·布赖恩特提出,强调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根据该理论,组织应该密切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创新自身的结构和运作方式,以适应外部环境的要求。
五、系统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是由彼得·德鲁克创立的,它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依赖,共同协作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该理论强调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整体优化,提倡系统思维和跨部门合作。
六、权变管理理论权变管理理论由查尔斯·里德尔和奥格尔维·塞缪尔逊提出,它认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管理者需要根据情况和问题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决策。
该理论主张管理者应具备灵活性和变通性,能够适应不同情况和阶段的管理需求。
十大管理思想精解
1、德鲁克的思想为了准确地了解“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过去60余年中对世界的贡献,我愿意和读者一起分享2000年9月我在美国德鲁克档案馆发现的彼得·德鲁克关于《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一文。
这篇定论性文章的原件打印在德鲁克的私人信笺上,并有他的亲笔签名。
我认为我最重要的贡献是什么?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
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
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我们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十大管理思想微盘点“早在60年前,我就认识到管理已经成为组织社会的基本器官和功能;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且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将注意力放在企业;我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我围绕着人与权力、价值观、结构和方式来研究这一学科;尤其是围绕着责任。
管理学科是把管理当作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
”——德鲁克作为一种实践和一个思考与研究的领域,管理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其根源几乎可以追溯到200年以前。
但管理作为一个学科,其开创的年代应是1954年,彼得。
德鲁克所著《管理实践》的问世,标志着管理学的诞生。
彼得-德鲁克创建了管理这门学科,并精辟地阐述了管理的本质:“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
”德鲁克对“责任”、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以及企业的“责任”谈得很多。
1973年,德鲁克将自己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思考浓缩到一本书中。
这本共达839页的浩瀚巨著以其简洁而浓缩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管理:任务、责任、实践》。
据此,可以把管理诠释为:管理任务、承担责任、勇于实践。
令人惊奇的是,当我在这本书中搜索“责任”这一词条时,发现该书索引中有多达36处谈到“责任”,而竟无一处谈到“权力”。
“权力和职权是两回事。
管理当局并没有权力,而只有责任。
它需要而且必须有职权来完成其责任—但除此之外,决不能再多要一点。
”在德鲁克看来,管理当局只有在它进行工作时才有职权(authority),而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权力”(power)。
德鲁克反复强调,认真负责的员工确实会对经理人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他们真正能胜任工作,要求他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任务和成绩负起责任来。
责任是一个严厉的主人。
如果只对别人提出要求而并不对自己提出要求,那是没有用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
如果员工不能肯定自己的公司是认真的、负责的、有能力的,他们就不会为自己的工作、团队和所在单位的事务承担起责任来。
要使员工承担起责任和有所成就,必须由实现工作目标的人员同其上级一起为每一项工作制定目标。
此外,确保自己的目标与整个团体的目标一致,也是所有成员的责任。
必须使工作富有活力,以便员工能通过工作使自己有所成就。
而员工则需要有他们承担责任而引起的要求、纪律和激励。
因此,进入德鲁克管理世界的捷径就是从认识管理人员的责任、员工的责任和企业的责任开始。
2波特的思想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和竞争战略方面公认的权威,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可称作“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学院教授”。
事实也是如此,在2002年5月埃森哲公司对当代最顶尖50位管理学者的排名中,迈克尔-波特位居第一,可谓声名赫赫。
迈克尔-波特对于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在产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相应地,迈克尔-波特也提出了“三种通用战略”,包括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注化,并说明由于企业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同时追求一个以上的战略目标。
中国企业家已经非常善于以低成本的方式进行竞争。
按照大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的说法,中国企业在成本方面的固有优势和以低成本方式为主的竞争手段,已使得在某些行业中国内的产品价格决定了其在全球的价格。
正如波特指出的那样,成本领先战略的主要风险之一就来自于后来者的模仿。
而出于种种原因,中国企业目前大多处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中附加价值比较低的制造环节,企业的模仿者过多,产品与服务过于同质化,从而形成无奈的竞争格局。
成本竞争的苦果使很多企业家认识到需要新的竞争方式,如产品、技术或者经营模式创新来提高盈利能力与水平。
波特为这类战略提供了系统化的思考方式,阐述了企业应该在哪些点上建立竞争力,对于经营实践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
对于中国的管理实践者而言,波特战略理论的意义更多在于阐明了企业战略性思考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并不是具有杰克-韦尔奇所说的勇气就已足够,中国企业家缺的不是勇气,而是大胆决策前的谨慎思考,怎样选择最有利的战场、时机和方式进行出击。
波特战略理论被视为80年度主流的战略理论,而商业社会日新月异的化使得其理论在某些方面已经不太适合当今管理实践的需求。
如他的战略观念将现有的产业结构视为既定,较少考虑产业变革以及相应如何建立长期竞争优势方面没有论述。
也正因为他假设的产业结构是比较确定的,“五力模型”很难用来分析迅速变化或前景不确定的某些行业。
电信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技术的迅速发展、标准的不断变化、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使得产业充满不确定性,很难用波特的框架预测行业的竞争格局。
3哈默尔的思想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是Strategos公司的董事长暨创办人,也是前伦敦商学院战略及国际管理教授。
他是战略研究的最前沿大师,被《经济学家》誉为“世界一流的战略大师”。
1990年,加里-哈默尔和普哈拉(C.K.Prahalad)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的核心能力》。
他认为和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不同,核心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核心零部件,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中的知识和技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但是如何将这种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竞争优势,需要一定的条件。
在两人合著的《竞争大未来》中,哈默尔指出,企业必须打破旧有的思想框架,以积极开放的胸怀去思考、接受不同的经营架构,把握未来趋势、建立战略架构、组织核心能力,从而在创新中掌握竞争优势。
在另一本著名的著作《引导革命》中,哈默尔提出企业的创新不是传统上所认为的开发新产品或采用新技术,而是要产生“新概念”。
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发新的概念,并将概念转为现实的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哈默尔的主要战略思想在于积极建立并发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企业尤其要重视这方面的学习。
WTO之后,中国的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这实际上是一种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如何定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前提;在合理定位核心竞争力之后,则是如何发挥这种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竞争优势。
这需要一种大的战略眼光,哈默尔的战略思想无疑很有指导意义:在具体的战略选择上,人们多关注技术上的创新,哈默尔则认为,概念上的创新要优先于技术上的创新,概念创新可能更有效果。
这就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4克里斯坦森的思想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M. Christensen)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是哈佛商学院的工商管理教授,他不仅是个杰出的管理学者,而且是身体力行的管理实践者。
克里斯坦森在研究中发现,许多优秀的企业—曾经被人们崇拜并竭力效仿—最终却在市场和技术发生突破性变化时,丧失了行业领先地位。
而导致这些领先企业衰败的决策,都是在它们被普遍视为世界上最好的企业的时候做出的。
克里斯坦森指出,良好的管理是导致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
这一结论出人意料,但却非常合理。
这些企业被顾客的意志所左右,勇于投资新技术,用这些技术向其顾客提供更多他们所想要的那种更好的产品;它们认真研究市场的趋势,系统地将资本投向那些可以保证最佳回报的创新上面。
在这样的原则下,积极投资于突破性创新不是这些企业的理智的财务决策,所以绩优企业反而难以应对突破性创新。
克里斯坦森提出了一套突破性创新原则,主要内容是:创建一个围绕突破性技术的新的独立事业部门,不受主流客户的左右,而把自己融入那些需要突破性技术的产品的客户中。
把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的责任,下放给规模恰好与目标市场相匹配的一个小一点的组织,从而更容易对小型市场上出现的成长机会做出反应。
既定的思维模式和已有的知识不足以支持对突破性变化进行判断,因此要有计划地学习所需要了解的东西。
组织潜能(组织运行程序和价值观)的可塑性是有限的。
分析组织现有的潜能和缺陷,并创造一种新的潜能来解决新的问题。
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了解主流客户如何使用产品,才能在所服务的市场上抓住竞争基础变动的关键环节。
这一管理思想对中国经理人有三个主要意义:1、突破性创新是宏观经济增长中的核心个体经济动力。
2、被广为接受的良好的管理原则,实际上是因时而异的。
克里斯坦森的思想可以帮助经理人员判断,什么时候应该遵从那些广为接受的优秀管理原则,什么时候采用其他原则更合适。
3、在突破性创新原则的指导下,企业管理者可以同时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保证企业近期内的健康运行,同时动员足够多的资源,关注那些最终可能导致企业走下坡路的突破性技术。
5彼得斯的思想汤姆.彼得斯(T omPeters)“市场变得像时装、流行色一样不可捉摸,产品更新必须跟上这个"毫微秒"时代。
”被《财富》和《经济学家》誉为“管理学大师的大师”的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汤姆。
彼得斯(Tom Peters)如是说。
彼得斯认为:成功的企业各具特色,但其成功经验却都浅显平常,人人皆知,没有什么“新式武器”。
他主张面向市场、面向顾客。
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着市场和顾客转,而且要把顾客当成有血有肉的人,热爱顾客,满足顾客越来越特色化的特定需求,对顾客偏的变化迅速做出反应,一切以顾客的感觉为依归。
客户服务的思想已经在中国企业中受到重视,这一思想也将成为中国企业生产销售的主导思想。
中国的市场已不再是过去的需求单一的市场。
顾客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企业在进行所有经营活动时,从顾客角度出发,秉承顾客至上的信念进行决策,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需求,实现企业增长。
竞争的白热化。
愈演愈烈的竞争中,产品差别将不再是竞争的主要焦点。
客户服务质量将成为竞争的关键,企业的客户服务做得越好,越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上风。
全新销售时代的到来。
传统的销售战略强调的更多是“我们的产品与竞争对手不同”,而未来销售时代将是与顾客合作的时代,要合作,就要和顾客站在一起,为了顾客的利益销售,达成统一的目标,统一的战略,共同分享回报。
6明茨伯格的思想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zberg)是加拿大著名管理学家,其管理思想也主要体现在组织管理和战略管理方面。
组织管理学方面,明茨伯格的主要贡献是对于经理工作的分析,《经理工作的性质》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