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改革与创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有效改善。

3、农村社会公共事业取得新进步,农民社会保障不断健全。一是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提高。

二、新农村建设采取的措施

2、部门配合,参与新农村建设。目前,各市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已经形成,各单位、部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事业蓬勃发展。

3、落实好新农村建设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

4、树立老典型,培育新典型扩大新农村建设成果。在典型村的带动下,我市的新农村建设必将取得越来越好的效果,从而推动我市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1、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进展不平衡。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乡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项目的实施和规划的落实。

四、几点建议

1、抓好示范村、试点村和重点村建设。培育一批引领功能强、带动效应好的新农村示范村。

2、加大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力度。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大量资金的投入作为物质保证,这不是农村集体经济自身能够一力承担的,因此必须按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倾向、两个支持”的论断,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加大城市和工业对农村农业的反哺力度,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

3、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当前,大多农民素质不高,观念陈旧,思想落后,对建设新农村缺乏足够认识,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不少地方存在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转变农村居民知足长乐、固步自封、怕冒风险、不讲效率的生活生产态度,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

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4、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以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补贴、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乡对接、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增加,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用房和基本设备配置得到较大改善。

(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数量有所增加,覆盖县乡村三级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

(三)基本药物制度稳步推进,相关配套改革措施逐步完善。(四)农村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显著增长,农村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随着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明显增加。

农村经济改革与创新

1.大包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改革开放前,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管理体制,生产组织上的“大集体”、“大帮轰”和分配制度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极大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以农民家庭为单位,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既能适应分散经营的小规模经营,也能适应相对集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因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2.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路新突破新阶段

减免农业税是去年农村改革的最大亮点,农村税制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全面取消农业税后,意味着我国传统的小农经济运行模式,以及部分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传统管理方式,已经或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去年是减免农业税改革的第一年,在凸显改革成效的同时,相关配套改革滞后,已经影响到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配套改革

措施的实施急需跟进,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新思路,从长期着眼于农村内部改革,向与农业紧密相关的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全面推进,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农村政治的改革

1.1950年的土改;1950年6月30日,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全国解放后的新情况,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2.1953-1956的入股高级合作社;内容是建立大型的农村合作社;目标,为工业化开辟道路,并提供资金、原料、和市场。

3..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内容,建立产销合一、政社合一的农村工作体制,为大跃进提供更为丰富的原料、资金。

4..1978年的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体制是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集体经济组织为发包方,以家庭为承包主,以承包合同为纽带而组成的有机整体。通过承包使用合同,把承包户应向国家上交的定购粮和集体经济组织提留的粮款等义务同承包土地的权利联系起来;把发包方应为承包方提供的各种服务明确起来。

生态环境

过去:

1、小农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为微弱,基本上靠微薄的人力经营小

片土地。其生产目的只为满足基本需求。人与自然相处相对和谐。

2、完全受自然环境约束,人们敬畏自然。虽然基本对自然灾害毫无抵御能力,

但比之现在的过度开发,其灾害发生频率和范围还是比较少的。

3、森林覆盖面积较多,土地渗水性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

4、化学工业几乎不存在,环境不会受到农药等化学药品的污染。生态循环链比

较完整,在自然可承受的再生范围内。

现状

1、水土流失日趋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遍及所有大的江河流域。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流失面积大,波及范围广,发展速度快,侵蚀模数高,泥沙流失量大,危害严重。

2、土地荒漠化加速发展。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

3、淡水资源严重短缺。水利用效率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开采利用不合理,加上河流上、下游用水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调度,近年来,争水、断流经常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