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有余数的除法》,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一部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面对数学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余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余数是什么,以及它在除法运算中的作用。
2.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指导学生如何处理除法运算中的余数,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除法运算卡片、实物模型(如水果、玩具等)。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除法题目复习,引入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2. 新课内容讲解: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步骤和规则。
3. 实例演示:使用教具进行实际操作演示,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核心概念: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步骤:从被除数中减去除数,记录余数示例题目:展示几个具体的例题及其解答过程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拓展练习: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解决。
3. 家庭作业:布置一些需要家长参与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增强家校互动。
课后反思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合作,学生不仅能够学会数学知识,还能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上述教案中,教学难点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7篇)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通用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篇1教学内容: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设计主要理论依据:《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主要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表内除法主要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
而有余数的除法主要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它也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须切实学好。
这个单元中共有4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法,这也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
例2是对有余数除法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除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动有趣的适合学生的学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我根据中年级学生的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思维规律,充分运用直观手段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教学。
学情分析:我们知道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而表内除法应是学生们已熟练掌握的,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着重抓住除法竖式计算和“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这个知识点来进行教学,这对学生们来说是不会有太大的困难的。
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表内除法的横式、竖式写法和试商的方法。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会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6.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6.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的第六课时《有余数的除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以及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17~19页的例题和练习题。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将学习在有余数的除法中,如何求商和余数,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掌握求商和余数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的规律。
2. 重点:掌握求商和余数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练习本、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以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讲述小猴子分香蕉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分配才能使每个猴子都满意。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有余数的除法。
2. 自主探究:让学生自主尝试解决分配香蕉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律。
4. 讲解演示: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黑板演示,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其中,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分别用不同的颜色标注,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17~19页的练习题。
2. 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一道实际问题题目,如:妈妈买了5斤苹果,每斤可以分成3份,请问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份?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新人教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二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初步认识有余数除法,理解余数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0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分草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用花瓣摆图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并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借助直观研究问题的意识和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教学难点:找到如何求余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花瓣。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观看美丽的花朵(有3瓣、4瓣、5瓣,6瓣的)。
2.请学生用12片花瓣试试拼出自己最喜欢的那种花。
看看最多能拼几朵?花瓣是否有剩余?3.展示并将拼出的结果分为两类,突出显示有剩余的。
总结在日常生活中平均分物品时也会遇到像这种不够再分,分后有剩余的现象。
二、摆一摆,比较感知一)摆一摆,回顾除法意义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2.摆一摆,说一说你是怎样做的。
3.能把摆的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问题:6÷2=3(盘)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二)摆一摆,解决新问题把下面这些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观察,你发现了什么?2.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4.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问题:7÷2=3(盘)……1(个)1.这个算式什么意思?2.这个意思你还在哪看到了?(沟通算式、文字、摆的过程之间的对应关系。
)3.这个算式如何写读作?如果不带单位读作怎么写?4.这个算式中的六个小圆点是什么意思?这六个小圆点书写的注意事项是什么?5.这个算式是哪一种除法呢?为什么?三)比一比,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问题:比较,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题目一样,都是要求平均分物品相同。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计算。
学生能够解释有余数的除法的结果。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
学生能够运用画图、计算器等工具,辅助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有余数的除法产生兴趣。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内容:学生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定义和规则。
学生将通过实际例题,学习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学生将探索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2 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教材、课件、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等学习工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思考。
学生尝试解决该问题,引发对有余数的除法的兴趣。
3.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有余数的除法的过程。
学生通过画图、计算器等工具,尝试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3.3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规则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学生通过听讲和提问,加深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3.4 练习:教师提供相关的练习题,学生通过独立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分析,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提高解题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标准:学生能够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学生能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结果。
学生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4.2 评价方法: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拓展活动:学生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应用题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2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中余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余数的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2.难点: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具:投影仪、PPT、教学卡片。
2.学具:算术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习过除法,谁能告诉我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生:除法算式由被除数、除数和商组成。
师:回答得很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个算式:8÷3=2……2,你们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生:这个算式多了一个“……”。
师:对,这个“……”表示除法的结果还有剩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2.学习新知识(1)师:我们先来学习余数的概念。
请大家看这个例子: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生:3个。
师:那还剩下多少个苹果?生:1个。
师:这个剩下的1个苹果就是余数。
余数是指除法算式中除不尽的部分。
(2)师:我们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
请大家看这个算式:15÷4=3……3。
谁能告诉我,这个算式的商是多少?生:3。
师:那余数是多少呢?生:3。
师:对了!有余数除法的运算方法就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①9÷2=4 (1)②11÷3=3 (2)③14÷5=2 (4)师:同学们,你们都算对了吗?现在我们来讲解一下答案。
①9÷2=4……1。
这个算式表示9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4个苹果,还剩下1个苹果。
②11÷3=3……2。
这个算式表示1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3个苹果,还剩下2个苹果。
③14÷5=2……4。
这个算式表示14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2个苹果,还剩下4个苹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三章“有趣的数字”中的第二节“有余数的除法”。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余数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余数的概念,并且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理解余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能够理解为什么会有余数,以及如何处理余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黑板、粉笔、练习本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有趣的游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2. 新课导入:我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向学生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以及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3. 例题讲解:我通过具体的例题,向学生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我在课堂上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列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相关的练习题,方便学生进行学习和复习。
6. 作业设计:我布置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设计8除以3等于几?12除以4等于几?什么是余数?有余数的除法是怎么计算的?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但在理解余数的概念上还有待加强。
在课后,我会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余数的概念。
同时,我也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拓展延伸:我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有关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解决,例如:如果我有10个苹果,我想把它们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
2023年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精选5篇)二年级数学《有余数的除法》教案1素养教化目标一、学问教学点1、联系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使学生学会解答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
2、在驾驭平均分两种分法的基础上,加深对除法两种应用题的相识。
二、实力训练点1、通过操作,培育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实力。
2、引导学生通过类推,培育学生的学问迁移实力。
三、德育渗透点1、挖掘新旧学问的内在联系,发展学生的思维。
2、设疑、解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教学重点:有余数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有余数除法两种应用题余数的处理方法。
教具、学具打算:投影仪,做一做第3题的投影图片,7支铅笔,8根小棒,练习的算式卡及图片。
教学步骤一、铺垫1、操作并解答、(1)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几根?你是怎么分的?(2)拿出8根小棒,每4根放一堆,可以放几堆?这是怎样想的?2、列式、计算,指明口述解题思路、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3:(1)出示例3∶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几支,还剩几支?(先分分看)(2)读题后引导学生操作,用小棒代替铅笔,大家共同操作后,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演示、边演示边口述分的过程、老师提问:把7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同学,是什么意思?(就是把7支铅笔平均分成3份、)分的结果怎样?全分完了吗?(每人分2支,还剩1支、)老师引导:联系平均分的含义及以前我们学的学问,想想这题应怎样解答?(指名学生列式“7÷3=”,并用竖式计算)老师启发:竖式中,除得的商“2”,表示什么?(每人分得2支、)余数“1”表示什么?(还剩1支、)做应用题写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时,要写单位名称,请同学们探讨一下,这题商和余数后面的单位名称是什么?应怎样写?学生探讨后,指名回答写出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7÷3=2(支)…1(支)老师提问:答话应怎样写?(每人分2支,还剩1支)为什么这样写?(因为平均分后,没有分完,还有剩余、)(3)对比、分析:今日我们解答的这道应用题与以前学过的除法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有什么不同?(有余数,商和余数都写单位名称,答话因有余数需答完整、)(4)老师小结:今日我们学习的是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应用题)在解答时要留意横式等号后面的余数及单位名称不能丢掉,写答话时要按题意回答完整、(5)反馈练习:独立完成课本120页做一做第1题、老师巡察指导、订正时,指名让学生说解题过程,重点强调计算的结果及答话应当怎样写、2、教学例4:(1)出示例4:43个乒乓球,每袋装5个,可以装几袋,还剩几个?(2)读题后,启发学生联系铺垫孕伏中第2题(羽毛球分放人盒中)列出算式:“43÷5=”,并用竖式计算。
新人教四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四年级下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概念;- 学会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进行简单的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有余数的除法示例题;- 学生练册。
- 学生准备:- 数学笔记本;- 铅笔和橡皮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通过问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思考:“小明有15个苹果,请问他平均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概念。
2. 概念讲解(10分钟)- 结合教学课件,简要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符号表示。
3. 示例分析(15分钟)- 在课件中呈现一个有余数的除法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起分析解题思路和步骤。
4. 合作探究(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练册,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解决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教师辅导和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
5. 讲解与梳理(10分钟)- 教师带领全班一起讲解和梳理一些小组解题过程中出现的优秀答案,加深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6. 练与训练(15分钟)- 学生独立完成练册中的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题目。
教师巡回检查学生的练情况,及时进行指导。
7. 总结(5分钟)-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有余数的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四、课后作业- 布置练册上的相关题作为课后作业,以巩固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 此次公开课设计使用了导入、概念讲解、示例分析、合作探究、讲解与梳理、练习与训练、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练习,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升。
未来可尝试更多的互动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究和发现知识。
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公开课)
课堂氛围融洽,师生互动良好,但 在部分环节上,学生的参与度有待 进一步提高。
27
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01 02
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入
部分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 错误。这可能是由于教师在讲解过程中未能充分强调概念的重要性,或 者学生缺乏足够的练习所致。
学生计算能力有待提高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通过引入游戏、竞赛等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状态, 及时给予鼓励和支持。
29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30
30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2024/1/30
17
04
互动环节:课堂活动与小组讨论
2024/1/30
18
分组讨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 人,确保每组学生具有不同的数
学能力和背景。
讨论主题
给出与生活相关的有余数除法问 题,如“有17个苹果,平均分给 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
5×6+3=33。
14
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2024/1/30
解题思路
在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时,首先要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性质 。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逐步推导出被除数、除数、 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计算得出答案。
方法指导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 方法
15
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2024/1/30
鼓励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索,寻 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人教新课标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有余数的除法》,此为二年级下册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将围绕有余数的除法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深入讲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概念,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教学难点1. 理解有余数的概念:学生需要理解在除法运算中,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产生的剩余部分即为余数。
2. 正确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学生需掌握正确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确保计算准确无误。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日常实例引入有余数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有余数的除法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实例演示: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突出《有余数的除法》主题。
2. 核心内容:包括有余数的概念、计算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示例:展示具体的计算示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布置一些基础的有余数除法计算题。
2. 应用题: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难点详细说明1. 理解有余数的概念引入生活实例:通过日常生活中分东西的例子(如分苹果)来引入有余数的概念。
当苹果不能被平均分配时,剩下的苹果就是余数。
这样的实例可以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有余数的概念。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优秀16篇)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人教版(优秀16篇)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新课标教案教材简介:本单元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这部分内容要有机地体现与表内除法的联系,同时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有余数的除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教学建议: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2、加强操作、观察活动的教学。
3、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5课时。
有余数的除法四1.会认10个生字,正确读“嫩绿、欣赏、葱葱茏茏、挡住、浸在”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尝试背诵。
3.了解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美丽的景色、丰富的物产。
4.学习作者抓住景色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人教版二年级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的的意义,并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道理。
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小棒若干。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参加了有趣的野营活动,学到了不少的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再去参加更有趣的野营活动呢?(学生回答)好,我们一起出发吧!(课件演示)。
师:同学们,从情景图中你看到哪些有趣的活动?请找出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交流,提出数学问题可能有:(教师适时板书)。
1、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2、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3、55个蘑菇,平均分给我们小组的8人,每人分几个?4、野营小队共17人,每顶帐篷住3人,需要搭多少顶帐篷?二、探索新知。
新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0页-61页例1和例2及练习题及练习题教学目标1.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棒、圆片多媒体、小棒、圆片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1.谈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
请大家看屏幕,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
大屏幕显示:示:[[游戏准备]请八个小朋友。
[游戏规则]:第一步,每次几人抱成一组;第二步,听清口令,按要求做;第三步,口令是:找呀找,找朋友,( )个人,抱一组。
获胜方法:谁按要求找到朋友,谁就获胜。
2.2.活活动感知做游戏,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2人一组>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有8人,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师: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8÷2=42=4(组(组)) 小结:每组人数相同,平均分成了4组,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表示。
<3人一组>师:谁来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指两名生说)引导生说:有8人,每3人一组,分成了2组,多出了2人。
师:两次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做游戏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家都找到了朋友,一是部分人找到朋友,还有剩余的人找不到,这里余下的数,我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生说“余数”,板书)二、探究新知1.学习“有余数的除数”学习“有余数的除数”①摆小棒①摆小棒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 指一生上台摆指一生上台摆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他摆的是什么意思?他摆的是什么意思?②列算式②列算式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8÷3=23=2………2(板书)余数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它们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③分析算式师:在这里余数是几?8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商2呢? ④说算式意义⑤带单位,齐读算式:8÷3=23=2((组)……2(人)巩固练习:书60页做一做第1题2.2.探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师: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同桌摆,指一对同桌上台摆) 追问:如何列式?(板书:8÷4=24=2(个(个)) 4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用9、1010、、1111、、12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是什么情况?如何列式?(板书:)思考:观察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追问:在这里余数可以是4或5吗?为什么?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是不够分而余下的,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再分,那就不是余数了。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有余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三节“有余数的除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学会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并能够理解和运用“余数总比除数小”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余数总比除数小”的规律,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2.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老师拿出一个苹果,问:“我想把苹果分成3份,每份一样多,但不小心切多了,剩下1块苹果,怎么办?”2. 讲解除法概念:解释除法的意义,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如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
3. 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利用教具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如10÷3,解释“余数总比除数小”的规律。
4. 例题讲解:讲解有余数的除法例题,如21÷4,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如28÷5,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6.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如果我有32块糖,我想分成4份,每份一样多,剩下几块糖?”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完成练习册第36页的题目。
a. 如果我有27块饼干,我想分成3份,每份一样多,剩下几块饼干?b. 如果我有45颗珠子,我想分成5份,每份一样多,剩下几颗珠子?2. 答案:(1)练习册第36页的题目答案。
(2)a. 9块饼干;b. 4颗珠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有余数的除法概念,通过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使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观察、分析有余数的除法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本质,并能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整数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提出问题:当我们进行除法运算时,会出现剩余的情况吗?2. 自主探究:(1)让学生尝试用纸笔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2)引导学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3. 实例演示:(1)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有余数的除法过程。
(2)引导学生分析实例,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本质。
4. 练习巩固:(1)设计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讲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5. 应用拓展:(1)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分享解答过程,互相学习。
四、课后反思1. 总结课堂教学,梳理知识点。
2. 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3.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教学策略1. 实例教学: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问题驱动: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互动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过程和实例。
2. 练习题库: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巩固学生知识点。
3. 实物模型:如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模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教学视频:播放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教程,帮助学生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读写、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教学目标:1. 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学会正确读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3. 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4. 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5.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3. 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计算器、教鞭等教具;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计算器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 通过讲解除法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通过PPT展示有余数的除法的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2.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意义;-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读写方法;- 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3. 练习有余数的除法- 让学生进行例题练习,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PPT展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核对答案。
4. 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讲解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巩固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通过问答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强调有余数的除法的重要性和应用。
板书设计:1. 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意义;2. 有余数的除法的读写方法;3. 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4. 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有余数的除法题目;2. 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的在线练习;3.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除法》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P60-P61【教学目标】1.通过分筷子的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余数及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会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2.借助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操作,使学生巩固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通过观察、比较探索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理解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4.渗透直观研究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昨天,杏北小学二年级的孩子们举行了一场美食节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
师:小朋友们要学会分享,在分东西时,他们遇到一些麻烦,我们一起去帮帮忙吧。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一)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复习表内除法的含义。
(1)分筷子:师:同学们,你们会分筷子吗?(小朋友平时在家,也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给同桌的两个孩子分一捆棍子。
里面有6支和7支。
请得一分。
你手里有几双筷子?(2)生操作,师巡视(其中一人会出现有多余的)(3)汇报展示(先请没有剩余的)展示并说出你手里有几双筷子。
怎么分呢?生:六双筷子,两双一对,一共三双。
老师:可以用一个表情来表达一下刚才分筷子的过程吗?生:6÷2=3(双)师:你为什么用6÷2 来计算?这个式子表示什么意思呢?能具体说说吗?(让孩子具体说说6表示有6支筷子,2表示每份分2支,6÷2表示6支筷子,每2支为一双,也就是求6里面有几个2。
)师:在这个除法算式中, 6叫做?(被除数)2叫做?(除数)3叫做?(商)这是我们已经学习过的知识。
2.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含义。
(1)摆一摆,教学“余数”。
老师:有些同学在分筷子的时候好像遇到了麻烦?(有剩余)请上来挥杆老师:为什么另一个不继续荡?剩下的一个够一双吗?老师:剩下的筷子怎么办?(放在一边)总结:这七根筷子,平均每两根筷子就是一双。
新人教二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二年级上有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学
设计
一、教学目标
- 理解除法的定义和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 能够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准备
- 教学工具:黑板、白板、投影仪等。
- 教材资源:《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 教学素材:练题、实际问题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上节课研究的除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概念解释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简单明了地解释除法的定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
3. 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讲解
- 从简单的算式开始,逐步引入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 分步骤演示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处理余数。
4. 练与巩固
提供一系列练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5. 实际问题应用
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一些具体的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与拓展
- 小结本节课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和应用。
- 提出一些相关扩展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练题的完成情况以及实际问题的解答,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教学延伸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多找一些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并尝试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公开课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概念;(2)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3)能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2)利用实物操作,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3)设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积极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本节课以《有余数的除法》为主题,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感受有余数的除法,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除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但对有余数的除法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本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例,如“小明有1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若干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还剩下几个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有余数的除法。
3.2 探索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1)引导学生用实物操作,如分糖果、折纸等,感知有余数的除法;(2)引导学生观察、总结有余数的除法运算规律;(3)讲解有余数的除法的运算方法,如“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
3.3 实践活动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如“算术接力赛”、“有余数的除法运算游戏”等,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活动、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有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第五章: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带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带余数的除法》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原理。
2. 能够进行带余数的除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通过例题引入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
2. 分析带余数的除法的原理和步骤。
3. 进行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介绍带余数的除法的背景和意义,让学生了解为什么需要带余数的除法。
2. 示范:老师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展示带余数的除法的运算过程。
3. 引导:老师提出几个简单的带余数的除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答。
4. 练:学生进行一些带余数的除法运算练,加深对概念和步骤的理解。
5. 总结:老师总结带余数的除法的重要概念和步骤,帮助学生形成对知识点的系统理解。
四、教学资源:1.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 带余数的除法的练题。
五、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研究表现和参与度。
2. 对学生进行练题和作业的评价。
3. 学生针对带余数的除法的理解和运算进行自我评价。
六、延伸活动:1. 设计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巩固带余数的除法的知识。
2. 给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作业,让他们在课后进一步深化对带余数的除法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本次公开课的准备是否充分,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对带余数的除法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改进的地方,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利用。
以上教案是针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带余数的除法》的公开课进行的设计,希望通过这节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带余数的除法的概念和运算步骤,并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不断巩固和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60页-61页例1和例2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认识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
2.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合作交流、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
教学重点
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
教学难点
掌握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谈话引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做个数学游戏,它的名字叫“抱组游戏——找朋友比赛”。
请大家看屏幕,我们先来看看游戏的规则。
大屏幕显示:[游戏准备]请八个小朋友。
[游戏规则]:第一步,每次几人抱成一组;第二步,听清口令,按要求做;第三步,口令是:找呀找,找朋友,()个人,抱一组。
获胜方法:谁按要求找到朋友,谁就获胜。
)
2.活动感知
做游戏,初步理解余数的意义
<2人一组>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活动的过程(有8人,每2人一组,分成了4组)
师:能用除法算式表示吗(8÷2=4(组))
小结:每组人数相同,平均分成了4组,就是“平均分”,用除法表示。
<3人一组>
师:谁来描述一下这次活动的过程(指两名生说)
<
引导生说:有8人,每3人一组,分成了2组,多出了2人。
师:两次游戏,有什么不同之处
小结:刚才做游戏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是大家都找到了朋友,一是部分人找到朋友,还有剩余的人找不到,这里余下的数,我们能给他起个名字吗(生说“余数”,板书)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有余数的除数”
①摆小棒
师:请大家将刚才有余数的情况,用小棒摆出来,看看余数在哪(
指一生上台摆
问:余数在图的哪个部分谁上来指指(指名一生上台指)
他摆的是什么意思
②列算式
同桌讨论列除法算式,试列
8÷3=2……2(板书)
余数
"
为了区分商和余数,在它们中间用6个小圆点隔开,我们把这样的除法,叫做“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③分析算式
师:在这里余数是几8代表什么3代表什么商2呢
④说算式意义
⑤带单位,齐读算式:8÷3=2(组)……2(人)
巩固练习:书60页做一做第1题
2.探究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师:1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
8根小棒可以摆几个正方形(同桌摆,指一对同桌上台摆)
追问:如何列式(板书:8÷4=2(个))
4人一组,小组合作讨论:用9、10、11、12根小棒分别摆正方形是什么情况如何列式(板书:)
思考:观察每个算式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回答
追问:在这里余数可以是4或5吗为什么
小结: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是不够分而余下的,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还可以再分,那就不是余数了。
因此,余数只能小于除数(板书)
巩固练习:书61页做一做三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