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的《祭侄稿》的全文内容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原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
注释:“维”:语助词,常用于句首,有时也用在句中。
“乾元”:为唐肃宗李亨年号,“元年”,相当公元758年。
“岁次戊戌”:岁次也叫年次。
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
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
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
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该年的干支为戊戌。
译文: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
原文: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注释:古人不仅以干支纪年,也以干支纪月和纪日。
纪月法从丙寅开始,60个月(五年)为一周期。
纪日亦以甲子为第一日,60日为一周期。
“朔”:月亮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地面看不到月亮时称朔,一般以农历初一为朔,十五称望。
又朔又有初、始等义。
这里可解为初三日。
译文:农历九月为庚午,三日壬申该句错误较多。
首先断句错,应为“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古人以干支纪年,纪日,但纪月不用干支。
这个“朔”字,是初一的意思。
古人在正规庄重的场合纪日期时月后都加上该月初一的干支,以便于别人推算。
古人没有括号,所以直接附在月字后。
原文: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
注释:颜真卿兄弟姐妹共十人,真卿排行第七。
但其同祖兄弟有十五人,他排行第十三。
“银青”:指银质印章和青色绶带。
秦汉时期凡吏秩比在二千石以上者,皆可佩银印青绶。
“光禄大夫”:原为郎中令的属官。
汉武帝以后无固定职守,为散宫,相当于顾问。
唐宋时期光禄大夫加银章青绶者为从三品文阶官。
原帖“光禄大夫”之“大”字漏写,为笔误。
译文:(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
古人署官格式复杂,但不好移译,最好是解释一下即可,译成现代汉语反而不甚通顺。
下同.原文:使持节、蒲外(州)诸军事、蒲州刺史。
注释:“使持节”:为刺史的加衔。
加此衔后有诛杀中级以下官吏之权。
“使持节”为持节中的最高一级,次为“持节”,再次为“假节”。
“刺史”:隋唐时期刺史为一州之行政长官。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颜体”,被后世称为“颜真卿楷书”。
他的书法风格独特,气势雄浑,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的巅峰之作。
而他的一篇祭侄文稿更是被人们称为经典之作。
下面是颜真卿祭侄文稿的译文。
祭侄文稿吾侄颜真卿,年方弱冠,才华横溢,书法造诣已经超过了我这个老叔。
然而,命运却不公平地夺走了他的生命,让我这个叔叔痛失至亲。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心如刀绞。
你是我亲手教导的,我看着你一步步成长,一点点展现出你的才华。
你的字,如同你的人一样,气势雄浑,刚毅有力,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你的字,是你的灵魂的写照,是你的情感的宣泄。
你的字,是你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你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师傅王羲之。
他是我们书法界的巨擘,他的字,如同他的人一样,温润如玉,婉约细腻,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他的字,是他的灵魂的写照,是他的情感的宣泄。
他的字,是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他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朋友杜牧。
他是我们文坛的翘楚,他的诗,如同他的人一样,清新脱俗,婉约动人,充满了诗意的韵味。
他的诗,是他的灵魂的写照,是他的情感的宣泄。
他的诗,是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的表达,是他对人生的思考的凝结。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想起了我们共同的故乡洛阳。
那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那里有着壮丽的山河,美丽的风景。
那里有着众多的文人墨客,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吾侄,你是洛阳的骄傲,你的字,是洛阳的瑰宝。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思考人生的意义。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追求名利?是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还是为了追求内心的真善美?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外在的成就,而在于内心的追求。
你用你的字,向世界展示了你对真善美的追求,你用你的字,向世界展示了你对人生的思考。
吾侄,你的离去让我明白,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珍惜每一天,活在当下。
颜真卿《祭侄文稿》234字高清注释
颜真卿《祭侄文稿》234字高清注释
颜真卿,是唐代的大书法家,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他初学褚遂良、二王,后又师从草圣张旭,学其笔法,吸众人所长,一改初唐风范,自成一体。
他的作品端庄秀丽、气势磅礴、遒劲有力,被称为“颜体”。
颜真卿颜体登峰造极的作品时《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它不是等同于《兰亭集序》的心情愉悦、畅快下所作的艺术作品,相反,《祭侄文稿》只是一个涂改数次的手稿。
点击下方,欣赏颜真卿绝美书法
水墨书画学社,交易担保,放心买,怪不得都喜欢颜真卿,原来竟是因为这个…… 小程序
通篇气势澎湃,颜真卿情感起伏波动大,字随心动,章法浑然天成外加颜体开张的体势,宽博的结体,平正中寓险奇。
全篇不到300字,据传颜真卿仅用了七次蘸墨,一笔写下53字,留下了干枯压痕出现难以控制的伤痛轨迹。
颜真卿《祭侄稿》全卷欣赏
《祭侄文稿》是祭祀颜真卿的侄子颜季明
的手稿作品,颜真卿的哥哥颜杲卿及其儿子颜
季明殊死保卫常山,抵抗叛军安禄山时,弹尽
粮绝而英勇就义。
次年,颜真卿收复常山后,
派人去寻找颜季明的尸首,却只找回一个头骨,
颜真卿心情悲怆,奋笔疾书,写下了《祭侄文
稿》。
希望笔友们的笔法技巧愈发精进!一天更比一天好!。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近来天气炎热,居宅方丈侄病重,生命垂危,恍惚之中,居宅方丈叹曰:“余今卒未可料,不辞此时,念及未了之事,尤伤心耳。
”余闻之泪下。
居宅方丈侄字孝先,遵守家规,读书不倦,博学多才,自幼习书法,小有成就。
子承父志,其书法亦得祖母颜鲁公真卿遗风,自成一派。
但遗憾的是,夫妻无子,侄不幸罹患不治之症,思及殊未来及之处,居宅方丈不忍离弃。
余深感此时之难言之痛,转念修禊祷告,有感斋僧嘱余为侄作文于祭酒之上,以昭告天地,化蒸魂魄。
故此,余为居宅方丈侄孝先作祭文。
蒸尸而行,三日前遁书于家,相信远方亲友,能如愿而得。
敬献:“孝先蒙尘归陇右,终年三十,气象阴晴不定,如电如风。
于书法之上下足功夫,遗风余韵,祖母传艺,精研笔法。
人生之短暂,而人物之长远。
其书法,留给子孙后代,必见荣美,而名仕鲁公真卿贤者之道,亦可青史传扬。
此情此景,义不容辞,谨以此文祭之。
”
愿孝先归天安息,今生来世得幸。
此祭酒之文,一过千古,叹息不已。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颜真卿的祭姪文稿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追祭从侄颜季明的草稿,全文如下: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
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这篇文章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全文情感激昂,字迹随书法家心情起伏而书写得或大或小,或疏或密,墨色或浓或淡,体现了颜真卿高超的书法技艺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这篇文章被
广泛认为是颜真卿行书艺术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
祭侄文稿原文及注解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创作的一篇文稿,主要描述了颜真卿思念自己侄儿的悲痛心情。
以下是祭侄文稿的原文及注解: 【原文】
祭侄文稿
颜真卿
祭侄文稿,行草。
此稿感情的抒发极为强烈,由于涂改较多,或因后人珍视而不欲毁伤,故残破之处较多。
署款“颜真卿”,行书,当为稿本。
真迹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注解】
祭侄文稿:祭祀侄儿的文稿。
颜鲁公: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人称“颜鲁公”。
行草:行书和草书的合称,是一种外形尺寸较大、运动幅度较大的汉字书体。
稿本:未正式发表的文稿。
由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真迹,所以被后人视作珍贵的稿本之一。
颜真卿《祭侄文稿》释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释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特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唯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隙,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
贼臣不救,孤城围逼。
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构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
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
尚飨!《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麻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75.5厘米,二十三行,每行十一二字不等,共二百三十四字。
铃有"赵氏子昴氏"、"大雅"、"鲜于"、"枢"、"鲜于枢伯几父"、"鲜于"等印。
曾经宋宣和内府、元张晏、鲜于枢、明吴廷、清徐乾学、王鸿绪、清内府等收藏,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千古的祭文。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祭侄稿》作为颜书著名的"三稿(另二稿《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之一,曾收入宋、明、清诸代从刻本中,历代效仿者不绝,褒赞不断。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侄名瀛,少有才华,匪能忘于笔砚间,而欲取大义于文章也。
惜夙夜攻习,劳神殃形,犹未获所愿,適今晨夜相招,乃蒙虚心访问,尽情雪霜。
兹复叙及余侄生平,可谓才智惊人,视死如归,自少立志承载家族之荣,乃潜心钻研,刻苦操行,终于独具大成。
先是,幼时机智过人,喜爱读书,十五始作《左传》四章节句。
其后,学六艺,辅以天文地理,无所不通。
时人称之为“天之骄子,地之英才”,实为不浅夸赞。
大上之年,授职于外,披荆斩棘,兢兢业业,以忠贞而著称于士林,一度引瞩当时。
然多年全神贯注于工作,竭心尽力,忽略养生保养,终逝于职场之中。
既而,追思其生平所诲,不仅汲汲于表面功夫,更应全力培养内心涵养,方可成就身心两利,饱美人生。
望同道仁士莫忘提醒,勿忘初心,方得长久。
余才疏学浅,寄初挑测,如有不当之处,敬请以大雅之风予以斧正。
此文据谱牒所得,久旷流传,其真实性可靠犹待印证。
此祭文以衷,长久沉思,莫忘侄儿之名,必将称作人中之龙。
颜真卿《祭侄文稿》原文及译文1
推荐于2019-09-06原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杨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口:惟尔挺生,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迫”再涂去),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东近”涂去)河关。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
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舍”涂去)。
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译文: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
农历九月的朔日是为庚午日,初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
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
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候的颜真卿。
现今用清酒和多种美食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
词曰:惟有你(季明)生下来就很出众,平素已表现出少年人少有的德行。
你好像我宗庙中的重器,又好像生长于我们庭院中的香草和仙树,常使我们感到十分欣慰。
正期望(季明)能够得到幸福和作个好官,谁想到逆贼(安禄山)乘机挑衅、起兵造反。
你的父亲(颜杲卿)竭诚尽力,在常山担任太守。
我(颜真卿)那时接受朝廷任命,也在平原都担任太守之职。
仁兄(杲卿)出于对我的爱护,让你给我传话(即担任联络)。
你既已回到常山,于是土门被夺回。
土门打开以后,凶逆(安禄山)的威风大受挫折。
贼臣(王承业)拥兵不救,致使(常山)孤城被围攻陷氏父亲(颜杲卿)和儿子(颜季明以及家族人等)先后被杀。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译文《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了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写的一篇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较高的地位和艺术价值。
以下是《祭侄文稿》的全文翻译:【原文】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充城敦公,以亡侄男季明、侄孙敬因,垂问之故,使侄男、秘书省校书郎夔告于季明之灵曰:呜呼!吾承家门之戚,掌银青之贵,凡所知所闻,每观史传,一至于此,复何敢希!仲尼云:“吉凶祸福,天寿有期。
”又云:“血肉之躯,能有几人?”吾从仲尼,未尝不及汝也。
先公怀忠抱义,世笃儒风。
坟墓其修也,必以继绝世;子孙其举也,必以才为称。
苟能存其一,未必不克有二。
所谓“忠臣死名,名垂不朽”也。
吾十九而孤,四十年踪迹未尝连行陌出,计其始终,与满一旬,多七日而已。
吾生也久矣,遇物也审矣。
方为叔父报礼于九泉之下,岂求汝曹同其所乐;又以忠臣易名,其报也荣;以逆臣称谥,其责也显。
吾之此言,非独为己,亦为汝曹。
季明、敬因等,已往之咎,不复多陈。
既使汝曹知之,又何求没其行迹?吾以义来者,将以义告之。
行矣!勿复有言!【译文】在乾元元年,时逢戊戌年九月庚午日,是第三日丙申。
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担任城敦公的职位。
因为丧失了侄子和侄孙的缘故,询问和关注这件事的起因。
让侄子、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夔告于季明灵前道:唉!我们家族不幸遭受惨重的悲伤,我担当着我们家门族中的重任,凡是所知道所听闻的,每每观看历史传记,一旦提到这一类似的悲惨事件,怎么还敢希冀能得到什么呢?孔子说:“吉凶祸福和寿命长短都是由天命注定的。
”又说:“受肉体血腥之躯的限制,人能活到多少岁数呢?”我根据孔子的说法,也就常常想到你。
先公怀着忠义之心又有坚定的信念,世代秉持着儒家的风范。
修筑坟墓时必定以延续久远的名声为要;子孙后代的行为举止必定以他们的才华作为称颂之处。
如果有一个子孙能够保留下来,未必不能有两个。
颜真卿祭侄文稿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阳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璉。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戩穀。何图逆贼开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眾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乎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顏。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辨)。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有三大特色:
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情的起伏和渲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字与字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不空乏,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一任真性挥洒。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至十八行“呜呼哀哉”,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颜真卿50岁时书。计25行,共230字。
(书法)祭侄文稿
【释文】: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於亡女至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戢毂。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口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冢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悬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稠。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彦队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饕。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
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
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
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
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祭侄文稿》有三大特色: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
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
字间行气,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
高清颜真卿《祭侄文稿》逐行扫描图、释文
高清颜真卿《祭侄文稿》逐行扫描图、释文逐行扫描图(文末有逐行释文)微店,交易担保,放心买,精品好笔年终大促底价冲量小程序原文: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
注釋:“維”:語助詞,常用於句首,有時也用在句中。
“乾元”:為唐肅宗李亨年號,“元年”,相當西元758年。
“歲次戊戌”:歲次也叫年次。
古代以歲星(木星)紀年。
古人將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為標誌。
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
每年歲星(木星)所值的星次與其干支稱為歲次。
該年的干支為戊戌。
譯文:時在唐肅宗乾元元年(西元758年),農曆是戊戌年。
原文: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
注釋:古人不僅以干支紀年,也以干支紀月和紀日。
紀月法從丙寅開始,60個月(五年)為一週期。
紀日亦以甲子為第一日,60日為一週期。
“朔”:月亮運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地面看不到月亮時稱朔,一般以農曆初一為朔,十五稱望。
又朔又有初、始等義。
這裏可解為初三日。
譯文:農曆九月為庚午,三日壬申原文: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
注釋:顏真卿兄弟姐妹共十人,真卿排行第七。
但其同祖兄弟有十五人,他排行第十三。
“銀青”:指銀質印章和青色綬帶。
秦漢時期凡吏秩比在二千石以上者,皆可佩銀印青綬。
“光祿大夫”:原為郎中令的屬官。
漢武帝以後無固定職守,為散宮,相當於顧問。
唐宋時期光祿大夫加銀章青綬者為從三品文階官。
原帖“光祿大夫”之“大”字漏寫,為筆誤。
譯文:(顏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帶銀印章和青綬帶的光祿大夫。
原文:使持節、蒲外諸軍事、蒲州刺史。
注釋:“使持節”:為刺史的加銜。
加此銜後有誅殺中級以下官吏之權。
“使持節”為持節中的最高一級,次為“持節”,再次為“假節”。
“刺史”:隋唐時期刺史為一州之行政長官。
刺史本兼軍民兩政。
然漢代以後管軍之職權實際已廢,故唐代管軍事要另加街,顏真卿任薄州刺史後,加州防禦使之銜,以示兼管諸軍事。
故其州刺史的全稱就是“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之”。
其他州刺史情況也大致如此。
祭侄稿原文、译文
《祭侄季明文稿》维乾元元年,岁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玉兰,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凶威大戚,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泉明比者,再陷常山。
携尔首衬,及兹同还,抚念摧切,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卜尔幽宅,魂而有知,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众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榇。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颜。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译文时在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农历是戊戌年。
农历九月为庚午,三日壬申。
:(颜季明的)第十三叔、佩带银印章和青绶带的光禄大夫,加使持节、蒲州诸军事之蒲州刺史授勋上轻率都尉和晋爵为丹阳县开国侯的颜真卿,现在以清薄的酒类和家常的食物来祭扫赞善大夫颜季明侄儿的亡灵。
颜真卿文言文翻译
原文:颜真卿《祭侄文稿》吾侄颜季明,生于富贵之家,长于文武之间。
自幼聪颖,读书过目成诵,操笔能书。
吾每观其作文,辞藻华丽,文采斐然。
年十五,赴京应举,得进士及第。
归乡后,官至侍郎,颇得君王赏识。
季明为人正直,不阿谀奉承。
在官场,不畏权贵,敢于直言。
吾常谓季明:“汝虽身处江湖,勿忘江湖之远,勿失江湖之正。
”季明闻言,谨记在心。
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叛乱,吾季明随军讨伐。
战于平原,季明冲锋陷阵,勇冠三军。
不幸,吾季明不幸被敌所俘。
敌将欲劝降,季明大义凛然,誓死不屈。
敌将无奈,遂将其杀害。
吾闻季明死,痛哭流涕,悲痛欲绝。
吾思季明一生,忠勇善良,可谓后世楷模。
吾虽年老,仍愿为季明报仇,讨伐叛贼,还天下太平。
今季明逝去,吾欲祭之以文,以表吾哀思。
吾恐吾文辞浅薄,不足以表达吾之情。
然吾仍愿以此文祭之,愿季明在九泉之下,得以安息。
译文:颜真卿《祭侄文稿》我的侄子颜季明,出生在富贵人家,成长在文武之间。
自幼聪明,读书过目不忘,提笔能书。
我每次看到他写的文章,辞藻华丽,文采飞扬。
十五岁时,他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进士。
回家后,官至侍郎,深受皇帝赏识。
季明为人正直,不谄媚奉承。
在官场,他不畏惧权贵,敢于直言。
我常常对季明说:“你虽然身处江湖,不要忘记江湖的远大,不要失去江湖的正直。
”季明听到这些话,牢记在心。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叛乱,我的侄子季明随军讨伐。
在平原之战中,季明冲锋陷阵,勇冠三军。
不幸的是,我的侄子季明不幸被敌人俘虏。
敌人想要劝降,季明大义凛然,誓死不屈。
敌人无奈,于是将他杀害。
我听说季明死了,痛哭流涕,悲痛欲绝。
我想起季明一生,忠诚勇敢,善良,可以说是后世的楷模。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仍愿为季明报仇,讨伐叛贼,恢复天下太平。
如今季明已经去世,我想用这篇文章来祭奠他,表达我的哀思。
我担心我的文辞浅薄,不足以表达我的情感。
然而,我仍愿用这篇文章来祭奠他,希望季明在九泉之下能够得到安宁。
颜真卿《祭侄文稿》:一篇祭文,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颜真卿《祭侄文稿》:一篇祭文,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祭侄文稿》唐.颜真卿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于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琏。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戬谷。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众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榇。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顏。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飨。
当安史之乱这把利刃刺进盛唐的胸膛上的那一秒,便已决定了这鲜血淋漓的结局。
然而在这鲜血淋漓的盛唐胸膛上却盛开出了一朵绚烂而又悲壮的花。
他就是颜真卿!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禄山从今天北京一带的范阳起兵叛乱,领着在北方边疆常年征战的军队向洛阳进军,向长安进军,整个华北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就这样,著名的安史之乱爆发了。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身为文人的平原太守颜真卿投笔从戎,发表了讨伐安禄山的檄文,募集兵甲二十万,起兵平乱。
正定太守颜杲卿为真卿族兄。
派其第三子颜季明与其联系,准备联合起兵。
大军集结,一举夺回土门。
一时形势好转。
安禄山闻河北有变,派史思明回兵常山。
真定城中兵力不足以拒贼军。
于是颜杲卿派长子颜泉明请求救兵。
不料路经太原时为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截留。
关键时刻,王畏首畏尾,另有盘算,拥兵不救。
很快史思明便攻下了常山,逮捕了颜杲卿。
颜真卿《祭侄文稿》(附释文,高清晰)
颜真卿《祭侄文稿》(附释文,高清晰)颜真卿《祭侄文稿》行草纵28.2厘米,横72.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维乾元元年。
岁次戊戌。
九月。
庚午朔。
三日壬申。
第十三(从父涂去)。
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
蒲州刺史。
上轻车都尉。
丹阳县开国侯真卿。
以清酌庶羞。
祭於亡姪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
惟尔挺生。
夙标幼德。
宗庙瑚璉。
阶庭兰玉。
(方凭积善涂去)。
每慰人心。
方期戩穀。
何图逆贼开衅。
称兵犯顺。
尔父竭诚。
(□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
常山作郡。
余时受命。
亦在平原。
仁兄爱我。
(恐涂去)。
俾尔传言。
尔既归止。
爰开土门。
土门既开。
凶威大蹙。
(贼臣拥眾不救涂去)。
贼臣不(拥涂去)救。
孤城围逼。
父(擒涂去)。
陷子死。
巢倾卵覆。
天不悔祸。
谁為荼毒。
念尔遘残。
百身何赎。
呜乎哀哉。
吾承天泽。
移牧河关。
(河东近涂去)。
泉明(尔之涂去)比者。
再陷常山。
(提涂去)。
携尔首櫬。
及兹同还。
(亦自常山涂去)。
抚念摧切。
震悼心顏。
方俟远日。
(涂去二字不辨)。
卜(再涂去一字不可辨)。
尔幽宅。
(抚涂去)。
魂而有知。
无嗟久客。
呜呼哀哉尚饗。
《祭侄文稿又称《祭侄季明文稿》,颜真卿50岁时书。
计25行,共230字。
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
季明为杲卿第三子,真卿堂侄。
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
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
颜真卿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
《祭侄文稿》有三大特色:一、圆转遒劲的篆籀笔法。
即以圆笔中锋为主,藏锋出之。
此稿厚重处浑朴苍穆,如黄钟大吕;细劲处筋骨凝练,如金风秋鹰;转折处,或化繁为简、遒丽自然,或杀笔狠重,戛然而止;连绵处,笔圆意赅,痛快淋漓,似大河直下,一泻千里。
二、开张自然的结体章法。
此稿一反“二王”茂密瘦长、秀逸妩媚的风格,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
颜真卿《祭侄稿》原文及解析
颜真卿《祭侄稿》原文及解析读懂其原文更有利于体会和揣磨其书法艺术之特质。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一个书法的爱好者,甚至也不是一个书法发烧友。
只是出于想读懂古文的原始目的,今日查找了一些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作此文。
不过我想,若书法爱好者,能真正读懂其文,将对你学习、临摩其帖必定大有俾益的。
列位,请耐心地往下看。
原文:惟乾元元年岁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谷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榇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辩)卜(再涂一字不可辩)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是由真挚感情浇灌出来的杰作,是心灵的奏鸣曲,是哀极愤极的心声,是血和泪凝聚成的不朽巨制。
在“忘情”状态下的无意识的表现手法使作品产生出无比优美的艺术效果;是随意作,随性而作,随情而作,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顾不得笔墨的工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纯是精神和平时工力的自然流露。
这在整个书法史上都是不多见的,可以说,《祭侄文稿》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至为宝贵。
正如古人所言:“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
”此稿的背景如下: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为杨国忠排挤,出为平原(今山东德州)太守。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今北京南)起兵,著名的安史之乱开始。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祭侄文稿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其《祭侄文稿》是他为侄子颜鲁公所作的一篇哀悼文。
这篇文稿字句深刻、凄婉动人,道出了叔侄之情的深厚与伟大。
文中写道:“自惨家变,震惊百载。
自茲销魂,流涕无已。
大贤顿哀,英俊倍感。
我所逼然,不自容焉。
然身不远命,旦暮捷世。
劳疲于途,老病于家。
置之不顾,泪滴人衣。
可怜鲁公,夭折芳华。
鱼其尸首,之子水族。
茕茕兀坐,申之以竿。
疏影浮光,照替自鸣。
稍觉中庸,迹几欲盲。
不知所为,流涕如雨。
”
文中措辞凄婉,字句间透露出对侄子的深情厚爱。
颜真卿在文中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以及生命的可贵,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和人生的无常,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这篇《祭侄文稿》不仅仅是一篇哀悼文,更是一篇艺术佳作。
它以优美的文笔和深刻的思想,深刻地表达了颜真卿的情感和人生观。
这篇文稿不仅仅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杰作,也是文学艺术的瑰宝。
颜真卿祭侄文稿原文
颜真卿祭侄文稿原文
青渭东注, 翘然拂素雪, 巧传寄中细, 物表传深约. 相时庭悲切, 回首祭之建. 孝思欲祭者, 敬辞曰: "幼有知音者, 先师何以充之? 去周塔千侨首, 径历家书干罪骄. 渐看星随月逃尽, 欲学星斗达双旙. 斧策弘扬愿天迥, 辟之而罢种三姓. 驷马泓洲矰弓汉, 渔阳岂免燕落滞. 权科改萃何为者, 省司如蠹贪真实. 翼龙鸣鸿欲乘渚, 十巫竞献籀刻书. 古人师惩赵魏短, 催吕亙芮详颢谟. 朱尘盈盈别湘泸, 翰墨卓至媚主矣. 湖海几时方浩淼, 垂帘惨泣无依赖. 知字学究堂井井, 正直工拙幸于回. 何为羡神之子孙, 世之奇伦兆鱼膏. 触毛望仰天地间, 人间列士何曾到. 专刻文碑能得已, 无拘幽艳独怜笑. 昆仑山顶珠成怪, 楚挽旧荐孙乐完. 籀史无书预秘事, 大鮈扬筵闻越船. 誓要佳作奴不取, 浩沙沥血哭吾君. 青山几含归未得, 平生凭倚凤头云. 已求采取兰蕙籍, 如何无工义且分. 赐得深恩宜有莫, 匡乱不已忧翡翠. 暴秦无道濯羽言, 天地陨垣迷葜萝. 华表花飞南山外, 云书诗史流星走. 古贤所琢书舆列, 簪缨气吻飞青霾. 浣新螺根一何微? 进人夜半声相稽. 声相勉何音韵曼? 知音万岁遥相邀. 何时告别蓬蒿岁, 春风问聚会何时. 长亭万里尽哀信, 韶阳曲岸颜家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颜真卿的《祭侄稿》的全文内容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辩)卜(再涂一字不可辩)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
《祭侄稿》全称《祭侄季明文稿》,书于唐乾元元年(公元七百五十八年)。
《祭侄稿》是颜真卿为祭奠就义于安史之乱的侄子颜季明所作。
唐天宝十四年(775),安禄山谋反,平原太守颜真卿联络其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起兵讨伐叛军。
次年正月,叛军史思明部攻陷常山,颜杲卿及其少子季明被捕,并先后遇害,颜氏一门被害30余口。
唐肃宗乾元元年(公元七五八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挥泪写下这篇留芳
千古的祭文。
《祭侄稿》作为一篇祭文,作者书写时的心绪可想而知,整幅卷面并不清爽,干净,笔迹急促,匆忙,涂抹,删补时时可见。
纵观全篇,悲愤慷慨之气浮于纸端,开始时作者尚能驾驭住自己的感情,写得大小匀称,浓纤得体,至“贼臣不救,孤城围逼”再也抑制不住百感交集的愤激,像火山迸发,狂涛倾泻,字形时大时小,行距忽宽忽窄,用墨或燥或润,笔锋有藏有露,至“呜呼哀哉”,节奏达到了高潮,随情挥洒,任笔涂抹,苍凉悲壮,跃然纸上。
起首的凝重,篇末的忘情,无不是作者心情自然流露。
此帖本是稿本,原不是作为书法作品来写的,但正因为无意作书,所以使此幅字写得神采飞动,起伏跌宕。
《祭侄稿》辉耀千古的价值就在于以真挚情感主运笔墨,不计工拙,无拘无束,纵笔豪放,一气呵成,血泪与笔墨交融,激情共浩气喷薄。
《祭侄稿》是颜真聊最精彩的行书,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元鲜于枢跋语谓:“《祭侄季明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元陈深日:“《祭侄季明文稿》,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若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若天造岂非当时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工耶?”
全文:
《祭侄稿》释文
维乾元元年岁次戊戍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从父涂去)叔银青光禄(脱大字)夫使持节蒲州诸军事蒲州刺史上轻车都尉丹扬县开国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于亡侄赠赞善大夫季明之灵曰惟尔挺生夙标幼德宗庙瑚琏阶庭兰玉(方凭积善涂去)每慰人心方期戬何图逆贼间衅称兵犯顺尔父竭诚(制涂去改被胁再涂去)常山作郡余时受受命亦在平原仁兄爱我(恐涂去)俾尔传言尔既归止爰开土门土门既开凶威大蹙(贼臣拥众不救涂去)贼臣不(拥涂去)救孤城围逼父(擒涂去)陷子死巢倾卵覆天不悔祸谁为荼毒念尔遘残百身何赎呜呼哀哉吾承天泽移牧河关(河东近涂去)泉明(尔之涂去)比者再陷常山(提涂去)携尔首衬及兹同还(亦自常山涂去)抚念摧切震悼心颜方俟远日(涂去二字不辩)卜(再涂一字不可辩)尔幽宅(抚涂去)魂而有知无嗟久客呜呼哀哉尚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