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

合集下载

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

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

科技立项项目负责人:胡杰张微微张俊联系方式:138XXXXXXX三峡库区滑坡成因统计分析摘要:本文对滑坡和滑坡现象及其形态特征、形成过程和分类标准进行简要的介绍,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三峡库区滑坡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然后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大方面分析其成因机制,并扼要地介绍了几种目前使用广泛的物理力学分析方法,最后对滑坡的监测和治理方面做了粗略的介绍。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地质构造一、滑坡简介滑坡(Landslide)广义指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脱离母体,以各种方式顺坡向下运动的现象;狭义指斜坡上的部分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带)产生剪切破坏,整体向下滑移的现象。

运动的岩(土)体被称为变位体或滑移体,未移动的下伏岩(土)体被称为滑床。

形态特征伴随滑坡的发生,在滑移体和滑床上形成一系列特有的,可用以识别滑坡的微地貌形态。

根据国际工程地质协会(IAEG)滑坡委员会的建议,按图1来定义和描述这些形态;1冠,主断壁最高点附近,仍保留在原地而未发生变位的岩(土)体,与过去的滑坡圈同义。

2主断壁,滑移体滑移后在未扰动岩体上形成的陡面,是滑动面(破坏面)露出地表的部分,与过去的滑坡后壁同义。

3顶,滑移体与主断壁接触线的最高点。

4头,滑坡的上部,位于滑移体与主断壁交界线附近。

5次断壁,由于滑移体块体间差异运动所产生的陡面,次断壁可有多个,使滑移体表面呈现出陡缓相间的阶状地形。

6主滑体,覆于主断壁与破坏面之上的滑移体部分。

7足,滑移体滑出破坏面址后覆盖于原地面上的部分,与过去的滑坡舌同义。

8址尖。

9址。

10破坏面,滑移体的下部界面。

上覆滑移体沿此面向下滑动,故也叫滑动面,滑动所产生的剪切破碎带为滑动带。

11破坏面址,破坏面前缘与原始地面的交线,是破坏面在原坡面上的露头,习惯上称为剪出口,往往被滑移体所覆盖。

12滑覆面,原始地面被滑移体足覆盖的部分。

13滑移体,主滑体与足两部分之和,其中陷落于原地面之下的部分又称减损体。

三峡库区杨家坪Ⅰ号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

三峡库区杨家坪Ⅰ号滑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研究
三峡 库 区杨 家坪 I 号滑坡 为例 ,以地质勘察为主 ,结合 工程类 比等 手段 ,确定 滑坡
稳 定性计算的物理力 学参数 ;以 G o l e 工具 ,选取 滑坡典 型剖 面 ,对 其稳 定性进行 计算 ,对影 e —So 为 p
响稳 定性的降雨历 时、滑带强度等 因素进行敏 感性分析 ;对滑坡 治理措施 进行研 究 ,对 比两种 方案 , 最后 选用 了以抗滑桩 为主 的方案进行 治理 ,取得较好 效果。
关键词 :敏 感性分析 ;稳定性分析 ;滑坡 治理
中 图 分 类 号 :U 1. 6 461 3 文献 标 志 码 :A 文章 编 号 :10 8 2 (0 1 0 02 0 0 3— 8 5 2 1 )3— 20— 3
1 工程概况与地质环境 1 1 工程概况 .
组碳酸盐岩组成 。

带 厚 度 ,达 18 . 1m。
测 区地层 主要 由各 类成因的第 四系松散 堆层和志 留系 中统砂 帽组 、泥盆 系及二 迭系下统栖 霞组 、茅 口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3—0 9 基金项 目:三峡大学青年基金 作者简介 :田东 方 ( 99一) 17 ,男 ,河南 人 。讲 师 ,博 士研 究生 . 从事非饱和渗流及边 坡稳定 性研究 。E ma : f20 @ . i t 0 5 ld
高 3~1 的 陡坎 。 0m
滑坡 区地表水 系主 要为古 夫河 及其 支流 大湾 沟 。 该 区地下水可分为孑 隙水 、裂 隙水 和岩溶裂 隙水 。孑 L L
隙水主要赋存各类成 因的第 四系松散 堆积层 中 ,为松
散介质孑 隙潜水 。裂隙水主要赋存 于志 留系 中统 、泥 L 盆系砂页岩表部风化裂 隙中 ,水量极 为贫乏 ,滑坡 区 尚未见有流量较 为稳定 的裂 隙泉水 出露 。岩溶裂 隙水 主要赋存 于二迭 系下统碳 酸盐 岩岩溶 蚀裂 隙中。区 内 地下水主要顺坡 向 自东 向西运 移排泄 于古夫河 ,或以 泉 的形式 出露地表汇流 至沟谷外排 。

三峡库区沙坝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三峡库区沙坝沟滑坡影响因素分析与稳定性评价

19. 80 0. 61 16. 17 19. 60 17. 37 9. 885
20. 5 0. 62 19. 6
24 15 8
21. 637 0. 6139 16. 514 20. 085 20. 944 15. 222
21. 01 0. 60 16. 35 19. 89 18. 21 12. 67
沿断裂带发现泉水和裂隙水 。部分裂隙形成崩塌壁 。该区属微震区 ,地震基本烈度取 Ⅵ度 。 1. 4 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雨量充沛 ,具有降雨集中 、强度大的特点 ,为滑坡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外部动力条
20
件 。滑坡区地表水主要为古夫河及其支流沙坝沟 ,古夫河自北东流向南西 ,经过坡体前缘 , 形成约长 300 m 、高 8~10 m 的岸坡 。沙坝沟为规模较大的冲沟 ,汇水面积大 ,自后缘贯彻整 个坡体 ,冲刷与渗透对滑坡体稳定极为不利 。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 、裂隙水和岩溶裂隙水 , 以滑带为隔水层 ,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中 ,受大气降雨和人工灌溉补给的影响 ,以 泉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形式排出 。
作者简介 :陈书生 (1983 - ) ,男 ,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硕士研究生 ;邮编 :443002 。
19
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最终导致滑坡形成机制 、破坏方式各不相同 ,宜根据实际工程情况具 体分析 。由此看出 ,研究滑坡影响因素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很有必要 。三峡库区地形条件 、地 质环境复杂 ,是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之一 。沙坝沟滑坡位于三峡库区兴山县古夫 河深渡河村河岸左岸 ,在高阳镇与古夫镇之间 ,209 国道横穿滑坡体 ,前临古夫河是一个松 散土层大型古滑坡 ,其成因复杂 。目前滑坡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局部发生小型崩塌 、碎 石块滚落 ,对过往车辆行人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该滑坡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和稳定性评价具 有重要意义 。介绍了滑坡区地质环境条件 、影响因素 、并计算稳定系数进行稳定性评价11 、探槽编号 ;12 、剖面编号 。 图 2 沙坝沟滑坡工程地质平面图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摘要:结合三峡库岸滑坡特点,研究库水位升降工况下三峡库岸某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

运用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滑坡进行稳态和瞬态渗流计算,模拟出各工况下滑坡内部地下水位变化,进而进行稳定性计算。

采用Morgenstern- Price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通过计算得出在库水位上升时滑坡稳定性略微升高,当库水位下降时,滑坡稳定性下降。

关键词:库岸堆积层滑坡;二维渗流分析;稳定性计算1 引言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正式蓄水发电,库区坝前水位将由约65m抬升到135m。

到2009年,三峡水库正常蓄水,最高水位达175m。

由于防洪等需要,目前水位每年将在145~175m之间变动。

库水位变动对库岸滑坡体稳定性的影响受到了广泛关注[1]。

水库形成以后,沿岸地区自然条件将发生显著变化[2]。

水库开始蓄水之后,必然会改变库区边坡地下水的补给、渗流和排泄条件[3],从而影响库岸边坡的稳定性。

本文通过现场调查结合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渗流和稳定性计算,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2 滑坡特征滑坡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坐落于长江干流一直支流左岸的斜坡地带。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两侧以冲沟为界,剖面形态呈凸形(图1,图2)。

滑坡平面形态呈圈椅状,左侧、右侧均以冲沟为界,后缘以基岩陡壁为界,滑坡内外后缘和两侧植被差异大,边界较为清楚,前缘以堆积层与基岩分界为界,目前由于三峡库区蓄水滑坡体前缘部分被长江支流淹没,滑坡整体边界条件较为清楚。

根据前期资料滑坡体前缘高程130m,后缘高程295m,高差165m。

滑坡体主滑方向272°,滑坡长约400m,宽约500m,滑体平均厚度35m,滑坡面积为150×104m2,滑坡体积约525×104m3。

[收稿日期:E-mail:522105706@。

]图1 滑坡全貌图2 滑坡工程地质剖面图该滑坡滑体物质主要为含碎块石粉质粘土。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及入渗试验研究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降雨产流及入渗试验研究

V0 1 . 1 1 No . 5 0c t.. 20 1 3
三 峡 库 区 滑 坡 土 体 降 雨 产 流 及 入 渗 试 验 研 究
乔 娟 , 张立 仁 , 阮 祥 明2
( 1 . 三峡大学 科技学院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2 ; 2 . 中国水 电顾 问集 团 贵 阳勘测设计研 究院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8 1 )
Ab s t r a c t :T h e r e a l e n u me r o u s g e o l o g i c h a z a r d S f r o m l a nd s l i d e i n Th r e e Go r g e s Re s e r v o i r a r e a,a nd t h e ma i n i n d u c e me nt
t h e 2 3 0 g e o l o g i c h a z a r d s f r o m l nd a s l i d e a n d t h e r a i fa n l l i n hr T e e or G g e s R e s e r v o i r a ea r s y n t h e t i c l a l y ,a s e i r e s o f i n d o o r
Q I A O J u a n ,Z H A N G L i . r e n ,R U A N X i a n g . mi n g 2
( 1 . C o l l e g e o f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 T h r e e G o r g e s U n i v e r s i t y ,Y i e h a n g,H u b e i 43 0 0 2 ,C h i a; n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库水消落期某滑坡敏感性及动态稳定性分析消落期库区涉水滑坡的稳定性受滑带土自身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变化、坡体结构等多种因素影响,由库水位降低及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较为显著。

以三峡库区某涉水滑坡为例,将传递系数法与地下水浸润线计算公式相结合,对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各因素的敏感性以及滑坡的动态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

结果表明:敏感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内摩擦角、地下水、内聚力;滑坡的动态稳定性随着库水位的下降而降低,其变化速率呈现出先快后缓的特征;利用常规稳定性评价方法的结果偏低。

因此,采用动态评价方法,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变化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库区涉水滑坡防治工程具有指导意义。

标签:涉水滑坡库水位升降地下水浸润线降雨动态稳定性敏感性0引言滑坡是目前山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其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滑带土内摩擦角Φ、滑带土粘聚力c以及水的作用等。

不同水库型滑坡,受内外地质作用的共同结果,对这些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也随之不同,寻求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对其稳定性计算与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针对滑坡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已有较多理论成果,如简化Bishop模型法,正交试验法、可靠度分析法等[2-4]。

库水位降低及降雨造成的滑坡体地下水位的波动是动态变化的[1],产生的动水压力以及地下水对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的软化,使滑坡体的稳定性也随之不断的变化。

而目前使用的库区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仅考虑库水位升降或降雨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稳定后的情况,即采用静态的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忽略了中间过程,这样便使得稳定性评价结果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从而对防治工程的经济适用性和有效性产生影响[1]。

因此,本文在三峡水库某涉水滑坡已有静态稳定性研究基础上,对该滑坡影响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在库水位降低及降雨作用下的动态稳定性作进一步探讨。

1滑坡概况该滑坡为古滑坡堆积体在库水位作用下复活所致,平面形态呈抛物线型,分布高程110~205m,纵长310m,横宽510m,勘察钻孔揭露滑体厚度5.3~40.2m,平均厚度27~35m,面积9.2×104m2,体积225×104m3,主滑方向330°,与坡向基本一致。

三峡库区万州金金子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万州金金子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万州金金子滑坡稳定性分析
李志国;滕宇;杨秀元;周正华;刘旭进
【期刊名称】《防灾减灾学报》
【年(卷),期】2024(40)2
【摘要】三峡库区两岸斜坡受库水位变化及降雨等影响,极易诱发滑坡灾害。

万州金金子滑坡是三峡库区典型涉水型滑坡,滑坡体自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以来持续变形,2016年滑坡体发生了局部变形破坏。

基于现场地质调查及工程地质钻探,结合GPS地表位移监测数据,分析了滑坡体变形特征;利用Geostu-dio软件进行敏感性数值分析,结合滑坡稳定性计算对其变形发展的趋势进行了预测。

结果表明:在强降雨条件下,金金子滑坡整体虽处于稳定状态,但其强变形区因降雨导致滑带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和滑坡体容重增加,从而加大滑坡体的下滑力,使滑坡体产生变形,滑坡面径流使滑坡体下滑力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强变形区失稳破坏。

【总页数】8页(P22-29)
【作者】李志国;滕宇;杨秀元;周正华;刘旭进
【作者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南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42.22
【相关文献】
1.三峡水库区万州独生基滑坡稳定性分析
2.用GPS技术研究三峡工程万州库区滑坡的稳定性
3.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以万州塘角2号滑坡为例
4.三峡库区万州金金子滑坡动态变形规律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摘要】堆积层滑坡是三峡库区中常见的一类滑坡,大气降雨是滑坡产生的诱发因素。

不同的滑坡体因其工程地质条件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对降雨敏感性的动态响应规律。

本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塘角2号滑坡为例,分析其岩土体介质物理力学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MSARAM法边坡稳定性计算程序,分析了大气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敏感性问题。

研究表明,。

在强降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将明显降低,当库区正常蓄水位175m时,该滑坡的启动降雨强度为20mm/d,当库区低水位145m运行时,启动降雨强度为50mm/d。

滑坡的防治措施应注重降雨和库水位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1.引言堆积层滑坡是三峡库区一种常见滑坡,其岩土力学性质、水理性质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数值计算时常假定为连续介质,考虑地下水力学作用时,通常认为边坡体为透水介质等[1,2]。

三峡库区中此类滑坡和古滑坡数量较多,滑坡体的稳定性威胁着位于其上或邻域的居民和建(构)筑物,迫切需要针对此类滑坡研究其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主要诱发因素(降雨、库水位波动),评价其稳定性,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等。

本文以万州塘角2#滑坡变形B区为例,研究其岩土体介质物理力学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MSARAM法边坡稳定性计算程序,分析大气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敏感性问题,为滑坡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2.滑坡基本特征与形成机理塘角2#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江南新区塘角村长江岸坡地带,其变形B区位于滑坡的前部斜坡,平面形态呈扇形,前缘高程156~175m,后缘高程240~248m,平均横宽530m,纵长250m,体积75×104m3,滑移方向352°,如图1所示。

该区域内的房屋及地面时有变形开裂发生,如TJ1附近出现的一条圆弧状地裂缝,长约15m,缝宽10-15cm,外侧下沉10cm;在钻孔ZK2-38附近的地面拉裂长约37m,宽3~15cm,外侧下沉5~20cm。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基于变异系数法的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敏感性评价研究
VI) 进行反演ꎮ
SI =
ρ1 × ρ3
ρ4 - ρ3
NDVI =
ρ4 + ρ3
(2)
(3)
式中ꎬ SI 为盐分指数ꎻ NDVI 为归一化植被指数ꎻ
ρ1 、 ρ3 、 ρ4 为 Landsat 8 的相应波段反射率值ꎮ 计算公式:
N=
>0 86
SI 2 + ( NDVI - 1) 2
6~8
>8


主观权重没有形成统一标准ꎬ 没有客观权重可靠ꎬ 缺
其本身具有脆弱和不稳定的性质ꎬ 生态环境状况易遭
乏科学性ꎮ 采用变异系数法 [10] 确定个指标权重可提
受外界干扰ꎬ 是我国生态环境敏感的区域之一ꎮ 近年
高研究的科学性ꎬ 降低人为主观判断对研究的影响ꎬ
来库区消落带人类活加剧ꎬ 对环境资源不合理的开发
2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生态功能区划暂行规程» 分级标准ꎬ 划分为 5 个等
壤侵蚀敏感性指数依照中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
三峡库区消落带作为库 区 生 态 系 统 中 的 特 殊 区
级ꎬ 见表 1ꎮ
表 1 土壤侵蚀敏感性分级标准及赋值
土壤侵蚀敏感性
等级
不敏感
轻度敏感
中度敏感
高度敏感
极度敏感
降雨侵蚀
评价结果更为准确ꎮ
利用使消落带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ꎬ 开展区域生态
三峡库区消落带是水陆生态系统能量、 物质和信
敏感性评价有利于掌握其生态环境变化状况ꎮ
收稿日期: 2023-06-20
基金项目: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 ( 项目编号: cstc2020jcyj-msxmX0582) ꎻ 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 ( 项目编号: CXQT20029)

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及敏感性分析

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及敏感性分析

第25卷第1期 安全与环境工程Vol.25 No.1 2018年 1 月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Jan. 2 018文章编号:1671-1556(2018)01-0023-06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稳定性的可靠度及敏感性分析雷德鑫1!,3,易武1!,3,柳青1!,3,夏俊宝4(1.三峡大学湖北省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宜昌+43002$.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兴山县国土资源局,湖北兴山443700)摘要:三峡库区是滑坡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库水位周期性涨落与降雨的耦合作用是导致滑坡失稳破坏的主要原因。

为深人研究库水位与降雨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以三峡库区卧沙溪滑坡为例,采用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滑坡的可靠度指标、失效概率,并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对滑体物理力学参数!+、y)的敏感性。

结果表明:卧沙溪滑坡具有典型动水压力型滑坡的特征,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可靠度指标越低,当叠加暴雨工况时,滑坡的失效概率明显增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对滑体的内摩擦角彡最敏感,黏聚力c次之,重度y最小,且与滑体的内摩擦角彡、黏聚力c呈正相关关系,与滑体重度y呈负相关关系,库水位下降速率越大,滑坡的稳定性系数与滑体重度y的负相关性越强,不利于滑坡的稳定。

关键词:卧沙溪滑坡;蒙特卡罗随机抽样法;可靠度分析;失效概率;敏感性分析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3578). cnki. issn. 1671-1556. 2018. 01. 005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Woshaxi LandslideStability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LEI Dexin1,2,3,Y I Wu1,2,3,L IU Qing1,2,3,X IA Junbao4(1. National Field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 f Landslide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 ofYangtze River Sichang 443002/h in a;2.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Geo-Hazard andEco-Environment in Three Gorgss A rea,Yichang443002 ,China;). Key Laboratory o f Disaster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 f Hubti Province,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443002,China; 4. Bureau o f Land Resources o f Xingshan Country,Xingshan443700 ?China')Abstract:Landslides are the main disaster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Numer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coupling of periodical fluctuates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 and rainfall are the key factors of the landslide failure.To further study the landslide stability with the effect of reservoirwate Woshaxi landslide as an example,t h is paper applies the method of Monte Carlo random sampling to analy­zing the reliability,f a ilure prob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landslide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Wosahxi landslide holds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hydrodynamic pressure slide,namely,the higher speed of drawdown of reservoir water level,t h e lower reliability of landslide.In the rainstorm condi­tion,failure probability increases e vidently.The safety factor is the most sensitive to the internal friction angel",followed by the cohesion c and the gravity density y.Also it?s positive correlated with"and c,a n d negative correlated with y.The greater of drawdown rate of the reservoir water level is,the stronger the negative correlation is between the safety factor and y of the landslide,which does not benefit the stabilityof landslide.收稿日期(017-08-03 修回日期:2017-09-25;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CFB436);湖北省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湖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CE070)基金项目(2016K LA02)作者筒介:雷德鑫(199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地质工程。

三峡库区云阳西城滑坡稳定敏感因素分析

三峡库区云阳西城滑坡稳定敏感因素分析

第11卷第5期中国水运V ol.11N o.52011年5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M ay 2011收稿日期:2011-02-20作者简介:赵小波(3),男,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勘察岩土工程事业部,助理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三峡库区云阳西城滑坡稳定敏感因素分析赵小波,郝勇,俸锦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摘要:云阳老县城的大部分城区位于西城滑坡的范围内,使得西城滑坡的稳定状况显得十分重要。

为了全面清晰的认识西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正确地评价滑坡的稳定性,对西城滑坡采用了极限平衡法(采用Sarm a 法)进行稳定性计算,对滑坡进行了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对于分析类似的岩质高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滑坡;稳定性分析;三峡库区中图分类号:TU 45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5-0144-02一、前言三峡库区的云阳老县城大部分城区位于西城滑坡的范围内,使得西城滑坡的稳定状况显得十分重要。

即使在县城搬迁到双江后,175m 高程之上仍遗留有部分单位、工矿企业及近九千居民居住在滑坡体上,三峡水库蓄水后滑坡体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单位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全面清晰的认识西城滑坡的变形、破坏机理以及各种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并正确地评价滑坡的稳定性,有必要对滑坡在几种主要工况下的稳定性及滑坡失稳控制因素进行深入探讨。

二、滑坡区岩土的工程性质滑坡体物质组成主要为碎石土和层状碎裂岩体,滑动带的组成物质主要为紫红色~紫褐色泥夹少量碎砾石,结构致密。

下伏基岩主要为侏罗系上统遂宁组上段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岩,其中长石石英砂岩属于中硬岩类,粉砂质泥岩和泥岩属软岩。

对滑坡的稳定评价而言,滑带土物理力学参数是起至关重要作用的,滑坡岩土力学参数选择主要是滑带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浅谈三峡库区某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浅谈三峡库区某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

浅谈三峡库区某滑坡成因分析及治理作者:冯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年第19期摘要: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逐步实施,淹没区移民及新城镇建设等工程活动进行,以滑坡为主的环境地质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介绍了三峡库区某滑坡治理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三峡库区;滑坡;分析;治理中图分类号:X947 文献标识码:A1滑坡基本情况三峡水库自2003年蓄水后,滑坡将可能成为三峡库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库水位下降和暴雨是导致滑坡的主要因素。

重庆段三峡库区某滑坡体为崩坡堆积层滑坡,滑坡体后缘位于基岩陡坎下,高程260m,,其纵向长度540m,前缘及后缘宽度分别为264m、142m,滑坡面积0.121km2,一般厚约15~17m,最大厚约28.7m,平均厚度18.5m,滑坡体积112.3×104m3。

2滑坡特征及地质条件2.1 滑坡形态特征该滑坡地势总体上呈上陡中缓下陡折线形,向西倾向长江。

滑坡发育多级缓坡平台,总体呈二级分布,一级平台高程在95~120m之间,二级平台高程在200~240m之间;以高程75m 为界,向上至后壁坡角25°左右,后壁以上坡体坡角一般大于30°,往下至江边则比较平缓,坡角仅4°左右。

滑坡微地貌特征发育,在后缘形成5~15m基岩陡壁,与整个坡体后缘一起形成马蹄状大圈椅地貌,其延伸方向与坡向大体垂直;基岩节理面光滑,可见明显擦痕,擦痕产状SW260°左右,与主滑方向大体一致;北侧由于差异运动形成两级带状滑坡侧壁,分别构成主滑坡和次级滑坡北边界,显示坡体曾发生过整体滑动;滑坡体后缘由于滑移作用形成封闭洼地,成为后缘坡体雨水入渗的有效通道。

2.2 滑坡物质组成与结构滑坡主要是由第四系崩滑()、洪积、()、堆积层组成。

滑面位于中强风化基岩顶面及附近,上陡下缓,上部平均坡角25°左右,下部仅2°-4°。

三峡库区不同库水位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不同库水位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

三峡库区不同库水位下堆积层滑坡稳定性分析作者:武秀文崔宪丽贺可强来源:《科学与财富》2015年第33期摘要:库水位的变化将导致边坡体内渗流场的变化,进而引起边坡的失稳破坏。

本文通过分析不同饱和渗透系数的边坡,研究库水位下降时坡体内地下水位的位置变化以及渗流场类型,揭示在库水位变动过程中坡体渗透性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库水位下降;边坡;稳定性0 引言在全球范围内,至少有1%的水库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滑坡的影响[1],在水库边坡失稳的过程中,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外在因素,而边坡渗透系数又是一个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内在因素。

从岩土力学的角度来看,水对岩土体的力学作用主要表现为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在非饱和土中还存在着基质吸力。

因此水是诱发边坡失稳的主要的因素之一。

而同时水库水位变化又和渗透系数共同影响着边坡的稳定性,应视坡体渗流场类型而定[2]。

本文以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为工程背景,根据饱和与非饱和渗流控制方程,针对不同库水位渗透性和不同库水位下降速率,研究库水位下降条件下滑坡体地下水位线的变化规律,进一步分析了,在不同坡体饱和渗透系数下,坡体稳定性系数的不同演化规律。

1 典型滑坡的选取所选滑坡为三峡库区八字门滑坡,根据现场踏勘,八字门滑坡是发生在第四系中的牵引式土质滑坡,滑坡特征明显,主滑方向NW110°。

滑坡平面形态呈不规则短舌状。

前缘至香溪河,高程135m,后缘壁呈弧形,高程3300m。

滑坡右边界清楚,后部多出露基岩陡坎,中段向外转折,前部沿浅沟延伸,左侧边界较模糊,大致沿小冲沟延伸。

滑体前部地形平缓,呈平台状5-15°,平台前缘地形坡度为20-25°,滑体中后部较陡,坡角35-40°。

滑体上宽150-210m,下宽380m,纵长450m,面积约11.8万m2,滑坡剖面形态呈凹型,平均滑体厚以15m 计,总体积约177万m3[3]。

2 计算方案由于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库水位变化及不同渗透性对边坡稳定性系数对边坡渗流场的影响规律,所以本文设计了四种研究方案,即采用不同的饱和渗透系数K=1×10-3m/s、K=1×10-4m/s、K=1×10-5m/s、K=1×10-6m/s。

库水位下降对三峡库区浅层堆积物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库水位下降对三峡库区浅层堆积物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库水位变化对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刘贵应(中铁二院重庆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400023)摘要:库水位的长期周期性变化势必影响库区内崩滑体及库岸的稳定性。

特别是堆积层滑坡与库岸的稳定性对地下水周期性变化尤为敏感,本论文针对三峡库区内松散堆积层滑坡的特征,根据堆积层滑坡在库水位变化条件下的水压力变化,建立了松散堆积层滑坡渗流模型,并据此对库水位变化条件下滑坡渗流场与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

为松散堆积层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关键词:堆积层滑坡,稳定性评价,渗流模型Chongqing Survey &Design Institut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LTD , Chongqing, 400023, China三峡水库在运行过程中,每年将在145m~175m间周期性波动,库水位的长期周期性变化必将引起地下水位的长期周期性波动,从而影响库区内崩滑体及库岸的稳定性。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孙广忠指出“滑坡与地下水活动有关”[1],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库区欠稳定和不稳定的崩滑体约有1190处[2]”。

“90%以上的边坡失稳破坏与地下水活动有直接的关系[3]”。

地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水对边坡岩土体的物理化学作用使潜在滑动面强度产生弱化作用;二是地下水对边坡的力学作用,包括孔隙水压力(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作用[4,5]。

根据《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的通知,涉水156m及156m以上195个崩滑体、92.78Km库岸及257处(段)搬迁避让项目纳入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应急抢险紧急实施项目。

其中堆积层滑坡与库岸占上述致灾体的80%以上。

因此,研究库水位变化对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目前正加紧库区滑坡的治理工作效果、库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及水库的正常运行。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

三峡库区边坡地质灾害及形成机制分析摘要: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典型类型。

滑坡是三峡库区最常见的地质灾害。

并以钱江坪滑坡为例,介绍了滑坡灾害的形成和破坏过程以及影响钱江坪滑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分析了滑坡灾害的形成机制。

得出以下结论:三峡工程建设初期,工程边坡较多,滑坡的主要成因有三个:降雨和库水入渗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前抗滑段的抗滑能力因地下水的支持而变得较弱;地下水浸泡使泥质滑带土软化,滑带土抗剪强度降低;暴雨增加了滑动体的滑动力。

钱江坪滑坡是三峡库区滑坡中的一种新型超高速深部生理岩质边坡,一般是暴雨和三峡水库蓄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滑坡;千将坪滑坡;1引言对于边坡滑坡灾害的成因,1950年,专家太沙基在他的《滑坡机理》讲述了滑坡的形成成因、形成过程、滑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以及滑坡的工程体现。

1967年,Bjerrum引入传递概率分析边坡渐进破坏时的稳定性,根据上部体积的应变软化,得出边坡开挖在渐进破坏时的力学模型。

1978年,djvarnes根据岩土边坡的活动模式,将边坡变形破坏形式分为倾倒、侧向膨胀、坍塌、滑坡和复合类型。

在新湿应力场理论的详细试验模型基础上,分别得出一维膨胀理论和三维膨胀理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峡库区典型的边坡地质灾害,大多数发生的是滑坡灾害,并以千将坪滑坡为例,说明了滑坡形成和破坏的过程和影响千将坪滑坡稳定性的一些因素,分析了滑坡灾害形成的机制。

2三峡库区边坡的地质灾害2008年,三峡水库连续39天的试蓄水量第一次达到175m。

水位上升了27.53m,日均升高10.744m。

下一次175m蓄水测试在2009年,历时70天,水位从145.87m上升到171.043m,上升了22.56m,日均上升0.365m。

经过一天,水库水位约171.4m。

与2008年相比,平均水位的升高下降了50%,滑坡事故很少。

2010年,第三次蓄水175m,历时46天。

三峡库区山地灾害基本特征及滑坡与降水关系

三峡库区山地灾害基本特征及滑坡与降水关系

3期马占山。

等:三峡库区山地灾害基本特征及滑坡与降水关系图2三峡库区各种山地灾害百分比构成Fig.2PercentagestructureofdifferentmountaindisastersoverThree—GorgeReservoir灾害的发生与当地的降水有着密切的关系,降水是该区山地灾害发生的一个重要诱发因子。

2.4以中小型灾害为主.大型、巨型灾害危害严重三峡库区山地灾害按其发生体积的大小分为小型(钞≤106m3)、中型(106m3<口≤107m3)、大型(107m3<口≤108m3)和巨型(u>108m3)四类。

其中,中、小型灾害共发生1971次,占总次数的89.59%,大型灾害占9.18%,巨型灾害共27次,占1.23%。

虽然库区大型和巨型灾害比例较小,但它们产生的危害却相当严重。

例如1985—06—12发生在秭归县新滩镇的巨型滑坡,滑坡体积达到3×107m3.图3三峡库区31个县市山地灾害发生次数标值图Fig.3Thenumbersfor31regionsofmountaindisastersoverThree-GorgeReservoir毁坏新滩古镇,造成1569问房屋倒塌,死亡10人,直接经济损失达到823万元,潜在危害约100万元。

由上可见,在库区山地灾害的预防中,应该重视对大型和巨型灾害的监测。

3灾害发生与降水的时空对应关系已有的研究表明[9,10J:山地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是前期降水。

诱发三峡库区山地灾害的主要因素同样也是前期降水,在有具体成因记录的2185例山地灾害中,有2101例灾害与降水有直接或问接的关系,占到了总灾害次数的96.16%,其中由于暴雨直接引起的山地灾害占75.22%;由人为的工程活动引起的滑坡占2.56%,而喀斯特、自然风化等1000800600400200O縻l一一。

厨,露…l1…l23456789101112月图4三峡库区山地灾害的年内变化Fig.4StatisticsofthemonthlynumbersofmountaindisastersoverThree-GorgeReservoir综合因素引起的灾害只占1.28%。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

三峡库区某滑坡特征\稳定性分析及治理建议摘要:陈家沟滑坡规模大,稳定性差,通过地质勘察,对其特征、形成原因、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选定不同的工况对其稳定性进行了演算,提出了初步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滑坡特征稳定性治理三峡库区地处山地峡谷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山高坡陡,降雨充沛,且时有暴雨发生,在三峡枢纽建成蓄水厚,库区内水位将从以前的海拔几十米提高到175m,且每年均要在145m与175m之间进行周期性调节。

岸坡中的大量古滑坡体或在外荷载、库水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新滑坡体将受到潜水和长期周期性的流水冲刷、浮力减重、静动水压力、浸泡作用及水位变化产生的动荷载的影响,势必会对三峡水库、库区生产生活环境、交通安全造成一定危害。

因此,有必要对岸坡滑体进行特征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评价,提出可行的整治措施。

1.滑坡特征1.1滑坡规模、形态特征。

该滑坡位于奉节梅溪河左岸河口地段,场地高程82m—410m,滑坡平面呈多个扇形叠加的不规则形状,滑体平均厚度53.86m,最厚达到99.35m,分布面积28.50×104㎡,体积约1500×104m3。

滑坡体形态保持比较完整,滑体两侧均有冲沟围切,滑坡区地形坡度较大,发育有多级缓坡平台,平均坡度在25°左右,但局部高达50°。

1.2滑体的基本地质结构。

由于滑体成因、序次及物质组成的差异使滑体的物质组成具有成层性,自上而下依次为:一.滑体表层土夹碎石层,为粉质粘土夹少量碎块石,厚约0m—6m,分布不连续;二.块石、碎石夹土,为滑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厚度不等,最厚可达90m,在整个滑坡中连续分布;三.似基岩层状破碎块体,厚.7.30m—36.23m,分布不连续;四.碎石、碎屑土层,挤压破碎强烈,多具一定的磨圆特征,底部发育滑动带,厚约0.4m—3m。

滑体岩土矿物成分分析显示,其矿物成分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含量高达60%—80%,其次为水云母、绿泥石、石英等,易溶盐含量较高,由此推断滑体岩土在水的作用下其内部结构以及力学性质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

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发育的控制与诱发因素分析

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发育的控制与诱发因素分析

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发育的控制与诱发因素分析田正国;程温鸣;卢书强;付小林;石长柏【摘要】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危岩)为主,其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谷坡形态、坡体结构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是发育的内因.降雨、库水位升降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是滑坡、崩塌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由降雨和库水位升降在坡体内产生的饱水加载、静水压力、动水压力效应为主要诱发作用力.监测表明:涉水滑坡变形破坏与降雨强度和库水位的升降速率明显相关.以秭归县白水河滑坡、卧沙溪滑坡为例,分析滑坡在降雨和库水位升降等诱发因素下的变形特征及诱发因素对滑坡变形影响的差异.【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3(027)001【总页数】7页(P50-55,59)【关键词】三峡库区;崩塌滑坡;控制因素;诱发因素;监测分析【作者】田正国;程温鸣;卢书强;付小林;石长柏【作者单位】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湖北宜昌443000;三峡大学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湖北宜昌443000;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北武汉4300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1;P642.220 引言三峡库区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复杂,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典型的有高陡坡崩塌加载多次形成的秭归县新滩滑坡,有蓄水后泥岩、砂岩组合发育的秭归县千将坪顺层高速滑坡,均造成人员伤亡及财产重大损失。

截至2009年12月,库区内共查出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5 000余处,总体积达83亿m3。

主要分布于涪陵以下长江干、支流,其中小型和中型滑坡、崩塌体个数占70%,涉水滑坡(前缘高程在175 m以下)、崩塌体个数占37%。

1 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发育的控制因素分析三峡库区滑坡崩塌发育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谷坡形态、坡体结构等地质因素的控制,是发育的内因。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

三峡库区某滑坡稳定性分析及治理方案作者:王丰尹国龙补翔成王延宁来源:《科技资讯》 2013年第31期王丰,尹国龙,补翔成,王延宁(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摘要:结合滑坡实例,从滑坡地质环境出发,通过对滑坡变形特征机制和稳定性分析,认为前缘的临空面,坡体倾向与基岩面基本一致以及暴雨是诱发该滑坡的主导因素,并根据具体工程对治理方案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合理的治理方案。

关键词:滑坡;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治理方案中图分类号:TV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11(a)-0000-00长江三峡库区自然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灾区。

其中滑坡是滑移距离大、数量多、危害严重、性质比较复杂而且难以整治的病害之一[1],研究滑坡的变形特征和防治方案有重大实际意义[2-4]。

本文通过对长江三峡库区某滑坡工程为例,通过对滑坡地质条件,成因,变形特征等具体分析,提出治理方案,并通过稳定验算证明了其合理性,确保了滑坡治理的安全,合理,经济。

1.工程概况西南某污水处理厂滑坡位于长江北岸,为一古滑坡,自2005年以来,坐落在该滑坡体上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生活。

目前该滑坡处于蠕滑变形阶段。

该滑坡向南西倾斜,横向长约350m,纵向宽约200m,总体积约为75万方,为中型滑坡。

2.场地地质条件2.1地形地貌该滑坡位于长江三峡库区某污水处理厂北侧斜坡上,其南邻长江,北依山地,长江自北西向南东流经,整体地形为冲沟、陡崖包围的斜坡地带,地貌单元为剥蚀、丘陵地貌。

滑坡发育于山体陡坡中部的自然边坡上,整体地势由北东山体向南西的江岸逐渐降低。

2.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该滑坡的形态保持较完整,滑坡外形上自山脊面向长江整体上呈“舌”形态,后缘呈“圈椅”形,前缘呈“扇形”分布。

从横向上看滑床呈“弧形”状,中部低凹,两侧微翘,从纵向上看滑床呈折线形状,与地表形态近于一致。

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降雨阈值分析

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降雨阈值分析

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降雨阈值分析雷德鑫;易武【摘要】滑坡失稳破坏的诱因众多,其中,降雨是最常见和最活跃的诱发因素[1].为深入研究降雨对降雨型滑坡的控制作用,分析诱发滑坡失稳变形的降雨阈值,本文以三峡库区王家坡滑坡为例,计算滑坡累积位移的类破坏点,并选取三个不同观测时段,分析不同观测时段下各个类破坏点的前期累积降雨量,得出斜率阈值.研究结果表明:随观测时段增大,累积降雨量斜率先增大后减小,且同一观测时段下,累积降雨量斜率与时间间隔呈反相关关系.本文选取观测时段n=10,时间间隔d=1,计算各个类破坏点的降雨量斜率,并通过加权平均得降雨量斜率阈值K=10.95.如果累积降雨量斜率大于斜率阈值,则滑坡很有可能失稳破坏.【期刊名称】《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年(卷),期】2018(029)005【总页数】7页(P95-101)【关键词】降雨阈值;类破坏点;斜率阈值【作者】雷德鑫;易武【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湖北省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三峡大学湖北省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创新协同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三峡大学湖北省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湖北宜昌443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42.2滑坡是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调查资料显示90%的滑坡由降雨诱发[1-2]。

降雨,特别是暴雨或者绵雨对滑坡的稳定性尤为不利,从发生时间上看,三峡库区的滑坡主要发生在每年4~10月的雨季,尤其是6~8月的暴雨季节,滑坡发生的概率以7月最大,占到50%以上。

降雨对降雨型滑坡的控制作用主要通过雨水渗透,对滑带岩土体的软化作用,并增大容重,以及由此产生的动水压力和静水压力,使滑坡体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失稳破坏[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摘要】堆积层滑坡是三峡库区中常见的一类滑坡,大气降雨是滑坡产生的诱发因素。

不同的滑坡体因其工程地质条件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对降雨敏感性的动态响应规律。

本文以三峡库区万州塘角2号滑坡为例,分析其岩土体介质物理力学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msaram法边坡稳定性计算程序,分析了大气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敏感性问题。

研究表明,。

在强降雨等诱发因素作用下,稳定性将明显降低,当库区正常蓄水位175m时,该滑坡的启动降雨强度为20mm/d,当库区低水位145m运行时,启动降雨强度为50mm/d。

滑坡的防治措施应注重降雨和库水位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三峡库区;堆积层滑坡;降雨;敏感性分析1.引言堆积层滑坡是三峡库区一种常见滑坡,其岩土力学性质、水理性质通常具有一定的特性,如数值计算时常假定为连续介质,考虑地下水力学作用时,通常认为边坡体为透水介质等[1,2]。

三峡库区中此类滑坡和古滑坡数量较多,滑坡体的稳定性威胁着位于其上或邻域的居民和建(构)筑物,迫切需要针对此类滑坡研究其基本特征、形成机理和主要诱发因素(降雨、库水位波动),评价其稳定性,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等。

本文以万州塘角2#滑坡变形b区为例,研究其岩土体介质物理力学基本特征、变形破坏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msaram法边坡稳定性计算程序,分析大气降雨对滑坡稳定性的敏感性问题,为滑坡的综合防治提供依据。

2.滑坡基本特征与形成机理塘角2#滑坡位于重庆市万州区江南新区塘角村长江岸坡地带,其变形b区位于滑坡的前部斜坡,平面形态呈扇形,前缘高程156~175m,后缘高程240~248m,平均横宽530m,纵长250m,体积75×104m3,滑移方向352°,如图1所示。

该区域内的房屋及地面时有变形开裂发生,如tj1附近出现的一条圆弧状地裂缝,长约15m,缝宽10-15cm,外侧下沉10cm;在钻孔zk2-38附近的地面拉裂长约37m,宽3~15cm,外侧下沉5~20cm。

从宏观上看,本区目前整体处于变形阶段,变形开裂主要表现在房屋拉裂、局部地面拉裂下沉,在降雨时变形加剧,但未发生明显滑移。

滑坡体主要以粉质粘土夹角砾、碎石、块石等为主,土体可塑状,局部硬塑及软塑状,石质分布不均,含量一般25~35%,部分达50%以上,石质以砂岩为主,其次泥质砂岩及少量泥岩,块径一般0.2~1.5m,多为棱角状~次棱角状。

在厚度上,滑体前部、东、西两侧斜坡较薄,厚度一般在3~10m,中、后部平台区域较厚10~25m,后部10~36.41m,表现为从前缘到后缘,两侧至中间,滑体厚度逐渐增大。

见图2所示。

滑带土位于基岩与土层接触带,或软塑状粉质粘土内,主要为灰白色、黄褐色粉质粘土夹砂岩碎石、泥岩角砾,碎块石含量10~25%,砂岩碎石粒径20~50mm,泥岩角砾粒径2~5mm,强风化。

土体可塑或软塑,土体细腻具滑感,吸水后泥化,粘性强。

图1 塘角2#滑坡变形分区平面图滑床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粉砂岩及砂岩组成,岩层产状:153°∠4°,为单斜平缓岩层。

其中,泥岩为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属软岩;泥质砂岩为暗紫红色,泥质胶结,多为粉砂粒组成,易风化;粉砂岩为浅黄色,粉粒结构,泥质胶结,中厚层状构造,质软,强度低;砂岩为灰白色,中~细粒结构,钙质胶结,强度较高。

基岩表层风化强烈,岩体较为破碎,质较软,岩芯多呈碎块状、短柱状,裂隙较发育。

根据勘探资料,地下水埋深随坡面形态变化,水位埋深在0.9~4.5m,但受降雨影响较大。

其中,松散土层渗透系数为3.31×10-5cm/s,属弱透水层。

调查分析表明,滑坡区域堆积体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崩塌堆积、滑移堆积和后期侵蚀夷平,从而形成现状台地地貌。

根据滑坡的变形特征、变形历史和地形地貌,塘角2#滑坡变形一般发生在陡斜坡处,在降雨、库水位影响下,变形逐渐向后部扩散,牵引式(松脱式)变形特征明显,属牵引式滑坡。

塘角2号滑坡变形b区属于典型的散体介质滑坡,其变形破坏机理是,在自重荷载和渗流的作用下,滑坡体以土岩分界面为潜在滑动面,产生蠕滑—剪切破坏。

变形破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1)沿最大剪应力带的蠕变阶段,并形成屈服面;(2)屈服面贯通剪切破坏阶段。

目前滑坡整体是稳定的,变形主要集中在滑坡前部和中、后部平台两侧前缘斜坡地带,处于变形(蠕变)阶段,在诱发因素特别是强降雨的作用下,稳定性明显降低,有整体失稳的可能性。

图2 滑坡典型工程地质剖面图3.稳定性影响因子分析由于塘角2号滑坡b区为典型的堆积型散体介质滑坡,其稳定性影响因素除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下水活动等固有条件外,还有大气降雨、库水位、地震、人类工程活动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其中,地下水、降雨、库水位变化是区内滑坡最为敏感的因素之一。

地下水的存在,可使滑坡岩土体软化,滑带和滑坡体强度降低。

另外,更重要的是在滑坡体内形成较大的地下水力学作用。

地下水对滑坡体的作用有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静水压力主要表现为浮托力,使滑体作用于滑床的垂直压力减小,降低下滑阻力;动水压力主要表现为渗透力,通过地下水渗透作用,增加了滑体的下滑推力。

大气降雨和水库水位的影响是通过坡体内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影响滑坡的稳定性的[3,4]。

区内降雨丰富,区内常年雨日140天左右,多年平均降雨量1181.20mm,历年最大降水量1635.20mm,雨量主要集中在5到9月份,并以暴雨居多,日雨量可达100 mm以上。

在降雨过程中,雨水入渗土体增大了滑坡体重量,降低了滑体强度,同时使地下水位发生波动。

库水位的升降,也将改变滑坡体内的地下水位,库水位与边坡地下水位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由于地下水位的波动,使坡体内的渗透力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滑坡稳定性显著恶化。

降雨、水库水位与滑坡体内地下水位的关系可采用河间地块模型[5],按以下公式可以求得滑坡坡前某个水库水位时一定降雨强度下的边坡坡体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

式中,ω为降雨平均入渗量(m/d);k为平均渗透系数(m/d);h 为边坡体内任意点的水头(m);h1为前缘(x=0)的水头(m);h2为后缘(x=l)的水头(m);x为距离原点的坐标值(m)。

4.稳态对降雨敏感性分析由上述影响因子分析可知,大气降雨是该滑坡的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之一,本文利用上述的降雨、水库水位与坡体内地下水位的关系式,分析不同降雨强度下滑坡的稳定状态变化规律,以及滑坡失稳的降雨强度启动值。

4.1 计算方法与模型针对该散体介质边坡的特点,采用改进的sarma法——msarma法进行计算评价,该方法可考虑强降雨条件与地下水作用下的边坡稳态的动态变化规律。

根据滑坡地形地貌特征和潜在滑动面形态,将滑坡划分为20个条块,计算模型见23所示。

4.2 滑坡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滑坡稳定性计算参数主要包括滑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和滑带土的物理学参数,以及表征滑体的水理性质的渗透系数、入渗系数等指标。

(1)滑坡体的物理力学性质根据勘察报告统计分析,滑坡体的天然重度20.1kn/m3,饱和重度20.6kn/m3,天然含水量22.21%,孔隙比0.66,饱和度92.15%,液性指数0.44,塑性指数13.14,天然抗剪强度标准值c=25.15kpa,φ=13.68°,饱和抗剪强度标准值c=17.92kpa,φ=11.4°。

图3 滑坡条分剖面图(2)滑带土物理力学性质根据滑带土的统计分析结果,滑带土的天然重度20.1kn/m3,饱和重度20.4kn/m3,天然含水量22.76%,孔隙比0.67,饱和度92.56%,液性指数0.42,塑性指数13.26,天然抗剪强度标准值c=23.83kpa,φ=13.29°,天然残值抗剪强度标准值c=13.54kpa,φ=10.09°;饱和抗剪强度标准值c=18.13kpa,φ=10.67°,饱和抗剪强度残值标准值c=10.79kpa,φ=7.78°。

本次计算均采用上述指标。

4.3 敏感性分析计算表明,滑坡的稳定性对大气降雨强度十分敏感。

其中34是滑坡前缘水位为175m(正常蓄水位)时的降雨敏感性分析曲线,图4是滑坡前缘水位为145m(汛期低水位)时的降雨敏感性分析曲线。

由34可知,在水库坝前175m静水位+该种工况下无雨工况下,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0486,当降雨强度达到20mm/d时,滑坡将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逐渐产生蠕滑变形,并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稳定系数不断下降,滑坡将整体失稳下滑。

由45可知,在水库坝前145m静水位+无雨工况下,滑坡的稳定系数为1.1051,略高于175m 库水位时的稳定系数,当降雨强度为50mm/d时,滑坡将处于极限平衡状态,逐渐产生蠕滑变形,同样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大,稳定系数不断下降,滑坡将整体失稳下滑。

图4 敏感性分析曲线(坝前175m水位)图5 敏感性分析曲线(坝前145m水位)上述分析表明,不同的库水位,对应着滑坡不同的降雨敏感性状况。

但都有一个滑坡失稳的启动降雨强度值,当正常蓄水位175m 时,启动降雨强度为20mm/d,当低水位145m时,启动降雨强度为50mm/d。

因此,做好坡面和坡体的排水、截水与疏水措施,是预防大气降水引发滑坡灾害的重要措施。

5.结论与建议(1)根据塘角2#滑坡b区对降雨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当库区正常蓄水位175m时,该滑坡的启动降雨强度为20mm/d,当低水位145m 运行时,启动降雨强度为50mm/d。

滑坡的防治措施应注重降雨、库水位波动等诱发因素的影响。

(2)上述实例分析表明,大气降雨是散体介质滑坡稳定性最为敏感的影响因素。

(3)在地质条件与塘角2#滑坡类似的情况下,建议库区滑坡在175m正常蓄水位时预警预报的临界降水量为20mm/d,在145m低水位时预警预报的临界降水量为50m/d。

参考文献:[1] 黄润秋,许强,戚国庆. 降雨及水库诱发滑坡的评价与预测. 北京:科学科学出版社, 2009[2] 何满潮,姚爱军,鹿粗等.边坡岩体水力学作用的研究.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第17卷,第6期,1998。

[3] 李媛,杨旭东. 降雨诱发区域性滑坡预报预警方法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2: 101~107.[4] 胡明鉴,汪稔,张平仓.斜坡稳定性及降雨条件下激发滑坡的试验研究.岩土工程学报,第23卷第4期,2001年7月[5] 姚爱军,薛廷河著.复杂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与工程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作者简介:吕大洋(1972—),贵州湄潭人,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