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
4.1交通运输 学案10(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第一节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开展小组活动尤其是以身边的具体实例来开展活动,比较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动画的手段展示了我国的铁路分布,学生点击相关的铁路线之后,铁路线的名称以及经过的主要城市都随着鼠标的移动而一一展现,非常直观;最后介绍了生活中的常识:怎样看列车时刻表?如何买火车票?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第一课时设计思想:通过实例和新闻材料及亲身体会等,让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经济发展又能带动地区的交通运输的进一步发展,对古代的四大米市的形成,五岭县的变化对比分析,得出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在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特点后引导学生学习正确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学生了解了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后,通过实例让学生总结归纳,再经过练习提升巩固。
学习目标:1、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了解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学会根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学习过程:自学指导一:(经济发展的“先行官”)1、课本95页图4.1说出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名称,总结古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及特点。
2、课本96页活动1:指出历史上,我国的四大米市,它们分别是哪几个城市?请大家从地理位置的角度,分析它们当时能够成为著名米市的原因。
自学指导二:(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课本104页图4.8选择客运方式考虑哪些因素?2、课本105页图4.9选择货运方式考虑哪些因素。
3、思考并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客运①国庆节长假期间,周强和同学约好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②乌鲁木齐的王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③暑假从上海到大连旅游,最经济的办法。
关于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

主备人:席瑞祥备课组长:席瑞祥主管主任:徐玉书课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目标例题一: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读图回答1~2题。
1. 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c.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A.ab B.bc C.cd D.bd2. 2016年12月14日,新疆遭遇40年一遇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⑤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3---4题。
3. 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 公路和铁路B. 铁路和公路C. 铁路和水运D. 管道和公路4.A. B. 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A.钢材B.煤炭C. 棉布D. 机械【当堂检测】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 T1 B. T2C. T3D. T46. 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A. 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 工业化程度提高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7.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下图为某区域路网示意图,下表为当地路况资料。
交通运输业第二课时公开课导学案教学设计(带达标测评带答案)

【学习目标】:1、掌握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根据客货要求来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2、读图4-37了解我国航运的主要航道、重要的海港;记住我国主要的航空港;3、了解我国管道运输的发展情况及主要线路。
【学习重点】:掌握每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会根据要求来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
【预习任务】:学习任务:阅读教材P105—P109的相关内容。
1、铁路运输速度较、运载量较、运价较,适宜于距离运送客、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
2、公路运输具有,,等特点可以满足“”的服务要求,是我国途运输的主要方式。
3、水路运输主要包括和两大类。
优点是运载量、投资省、运价,缺点是速度,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
4、我国远洋航线以、、、、、广州和等海港为据点,同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海港建立了海运联系。
5、位于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港是,与陇海铁路相连的海港是,位于南海珠江口的海港是,位于海南岛北部、濒临琼州海峡的海港是,位于北部湾北侧的海港是。
6、说一说管道运输适宜运输的货物是。
它的优点有缺点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运输管道干线有7、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预习诊断】:1.自主完成题目:从澳大利亚运输50万吨铁矿石到中国上海,应选用()A.铁路运输B.管道运输C.航空运输D.海洋运输2.组间交流总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完善预习表格并进行展示,共同补充【预习质疑】:读“各种运输方式运费与距离的相关统计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运输距离在80千米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2)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方式是_____;(3)运输距离在550千米以上,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_____;(4)根据该统计图,为下面的情景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
A 、空运B 、铁路C 、公路D 、海洋运输E 、内河运输【系统总结】: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 (二) 训练案题组训练部分: 考点一: 连线题 A 、公路运输 a 、运量大,速度快,价格低 B 、铁路运输 b 、运量大,速度慢,价格低 C 、航空运输 c 、运量小,速度最快,价格高 D 、水 运d 、运量较小,机动灵活,速度较快考点二:综合题2013年7月至9月,由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组织的“感知中国•穿越新丝路﹣﹣渝新欧国际铁路媒体特别行动”采访团,沿“渝新欧”铁路所经各国采访报道.结合图和表,回答问题. 表:从重庆到德国杜伊斯堡不同运输方式所需要的时间及费用(1)渝新欧铁路从重庆出发到西安,沿着 线到兰州,然后经过兰新线到达边境口岸阿拉山口,进入 (邻国),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至德国的杜伊斯堡,全长11179公里.(2)采访团从重庆到杜伊斯堡,发现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是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温带草原、森林,导致这种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3)结合表,分析“渝新欧”铁路运输的优点 .(4)如图为伦敦及“渝新欧”铁路沿线三个城市的气候图,据图示可知由伦敦到阿斯塔纳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 ,气温年较差的变化特点是 .造成这种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5)重庆有一批货物如果水运到杜伊斯堡,依次经过东海、南海、 海峡(图中甲)、印度洋、红海、 运河(图中乙)、地中海、大西洋到达德国.限时作业;1、交通运输方式中,被称为“门对门”的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管道运输2、我国南方沿海航线的中心是() A、青岛、大连B、广州、香港 C、连云港、南通D、上海、大连3、一车活鱼需从珠海运往澳门的最好的交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B、航空运输C、海运D、公路运输4、下列哪种情况,乘飞机最合适() A、一大学生由武汉到郑州探亲 B、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C、急救药品从北京运至拉萨D、十万吨铁矿石由澳大利亚运往宁波读我国“西气东输”路线示意图,回答5—6题。
高中地理新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学案

第一节交通运输与区域开展一、运输方式与区域开展1.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大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等。
2.运输方式对聚落的影响深刻地影响着聚落形态及其延长方向。
3.运输工具的特点:(1)大型化、高速化、专业化。
(2)货物运输向多种方式联运、集装箱运输等综合化方向开展。
4.运输方式开展和变化的影响(1)加强了区际联系,推动了区域开展,而区域开展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进步开展。
(2)增加了客货运输的选择性,扩大了地区影响力,推动了区域社会经济的持续开展。
二、交通布局与区域开展1.城市外部交通布局:有利于改善区域开展条件,增加区域之间的沟通合作,提升区域社会经济活力,还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和稳固国防。
2.城市内部交通布局(1)作用:维持城市高效运行和健康开展的根底。
(2)特点: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等特点。
3.缓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措施(1)合理规划道路、扩大路网规模,还要加强交通管理。
(2)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多核心的形成。
(3)削减出行距离,错峰出行以及建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平台等。
三、案例:交通变化与扬州城市开展时期交通变化城市开展古代扬州春秋时期邗沟水运繁华都市:全国最大的海盐集散地,商业富强的世界级大都市隋唐时期京杭大水道漕运明清时期水陆交通兴旺近代扬州19世纪初海运兴起,黄河改道,京杭大水道山东段淤废渐渐衰落:内河水运枢纽地位衰落20世纪初海运完全取代水道漕运,津浦铁路建成通车今日扬州1949年以来整治京杭大水道,改善通航条件重新焕发活力:“宁镇扬一体化〞建设2014年“中国大水道〞入选?世界遗产名录?21世纪已建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一、推断题1.历史上以水运为主的时期,聚落形态多呈放射状。
()2.重庆是座依山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
()3.在铁路线及其交会站点形成的一些聚落,往往成为区域开展新的增长点。
() 4.调整优化城镇空间结构,对缓解城市交通问题不起作用。
4.2交通运输布局补充学案

4.2交通运输布局补充学案1、各种交通线路的建设和发展都会受到_________因素、________因素以及________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2、早期_________因素是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但现在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
3、青藏铁路的修建创下了两项世界之最:一是世界上_____________的铁路;二是世界上穿过__________________最长的铁路。
4、鹿特丹港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结合影响上海港的区位条件,分析说明鹿特丹港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
4、影响航空港区位选择的因素:(1)建设机场要有_____________、坡度________的地形,以保证排水;同时还要注意风向、风速与雾日能见度的影响,以保证飞机自由起降,因此机场一般不宜布局在________或________。
(2)地质条件要__________,以保证地基___________;(3)航空港与城市的距离要_________,但必须_______便利,以保证既不影响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又保证与城市有方便直接的联系;(4)因为飞机要逆风起、降,所以航空港的位置宜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_________方向。
5、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措施有哪些?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某海港城市要建一港口,有A、B、C、D、E五种方案,从港口建设的影响因素考虑:①可否选择A、E方案?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可否选择B方案?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相比较而言,选择__________方案比较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准备建一机场,在①与②两地中确定了①处,选择该处的理由是:()A.①处离城区较远; B.②处降水较多;C.①处坡度适当; D.②处地形不够开阔解析:从图中反映的信息看,该题考查的是地形、坡度、水深等自然条件对港口、飞机场交通运输点的影响。
《交通运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交通运输》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 了解交通运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导学内容:一、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1. 交通运输是指人和物在空间内挪动的活动,是毗连各地区、各城市之间的重要纽带。
2. 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运输、水上运输和空中运输三种方式。
二、陆上运输1. 公路运输:主要指在公路上行驶的各类车辆,如汽车、摩托车等。
速度快,灵活性强,适合短途运输。
2. 铁路运输:主要指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的运输方式,速度较快,适合中长途运输。
3. 地铁运输:在城市地下或地面铺设的轨道交通系统,能够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 高铁运输:高速铁路运输方式,速度快,适合长途快速运输。
三、水上运输1. 船舶运输:主要指船只在水面上行驶的运输方式,适合长途海运。
2. 渡轮运输:在水面上运行的载客、载货船只,毗连陆地和岛屿之间的交通。
四、空中运输1. 航空运输:以飞机为交通工具进行空中运输的方式,速度快,适合长途运输。
2. 直升机运输:以直升机为交通工具进行空中运输,适合城市内部的短途运输。
导学方法:1. 讲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2. 引导学生讨论交通运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
导学活动:1. 观看交通工具的介绍视频,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2. 分组讨论交通运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设计一份交通规划方案。
3. 小组展示交通规划方案,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
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能够描述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3. 学生能够认识交通运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能够提出合理建议和观点。
交通运输学案及标准答案

交通运输学案及答案————————————————————————————————作者:————————————————————————————————日期:2主备人:席瑞祥备课组长:席瑞祥主管主任:徐玉书课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目标【自主梳理】预习《金版教程》练习册64----66页,完成相应内容:例题一: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读图回答1~2题。
1. 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c.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A.ab B.bc C.cd D.bd2. 2016年12月14日,新疆遭遇40年一遇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⑤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3---4题。
3. 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 公路和铁路B. 铁路和公路C. 铁路和水运D. 管道和公路4.A. B. 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A.钢材B.煤炭C. 棉布D. 机械【当堂检测】34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 T 1B. T 2C. T 3D. T 46. T 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A. 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 工业化程度提高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第13课 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 学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交通与社会变迁第13课《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课标要求】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重难点】陆海交通的发展、航空的发展,主要是20世纪水陆空交通的发展变化现代交通与社会生活,突出交通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影响【名词解释】1.马路与公路马路在古代是指供马驰行的大路,后指城市或近郊供车马行走的宽阔平坦的道路。
18世纪末,英国人约翰·马卡丹用碎石铺路,道中偏高,便于排水,路面平坦,这种路被称作“马卡丹路”,简称“马路”。
公路是现代用语,是可以行驶汽车、公共交通的路。
2.冯如冯如冯如,原名冯九如,1884年生于广东。
他12岁到美国谋生,经过十余年的刻苦钻研,掌握了机械工艺和电气技术,1903年莱特兄弟飞行成功对冯如影响很大,他表示:“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苟无成,毋宁死。
”1909年,他在美国奥克兰市派得蒙特山附近空地上,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双翼单发螺旋桨飞机试飞,取得了飞行高度4.6米、飞行距离805米的成绩,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自制飞机飞上蓝天,实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蓝天飞翔梦想,1911年,冯如偕同几名助手,带着2架飞机启程回国,辛亥革命后,任广东军政府航空队队长,1912年8月25日,在广州燕塘,冯如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第一次在祖国的上空进行表演飞行,但由于操作过猛致飞机失事,机毁人亡。
冯如逝世后,遗体葬于黄花岗烈士陵园,被尊为“中国创始飞行大家”。
在冯如驾驶飞机成功飞行100周年之际,中国航空博物馆为冯如塑造全身雕像,基座上镌刻醒目大字“中国航空之父——冯如”。
这一年,中美两国还同时发行冯如飞行百年纪念封。
3.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于2014年开始修建,2019年投入使用。
机场面积达70万平方米,拥有4条跑道,260多个机位,可满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7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0万吨、飞机起降62万架次的需求,目前已开通300多条航线。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设计 (答案版)

交通运输布局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网的构成要素、形式、层次。
2.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交通线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站点港口、火车站和机场布局的影响因素。
3.掌握分析交通线建设意义的一般思路。
重难点:1.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交通线布局的影响因素、交通站点港口、火车站和机场布局的影响因素。
2.掌握分析交通线建设意义的一般思路。
要点梳理:一、交通运输运输网1.组成:线路、___站点___。
2.形式:___单一交通运输网_____、_综合交通运输网_。
3.层次:__低级__、__高级___。
二、交通运输线布局区位因素案例探究一1.分析影响川藏铁路修建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巩固国防;(2).加强民族团结;(3).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4).有利于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合理布局铁路网。
自然因素:(1).地形崎岖(起伏大);(2).地质条件差,多滑坡、泥石流、地震等灾害;(3).气候复杂多样,气候寒冷、缺氧;(4).跨越众多大江、大河,峡谷多;(5).冻土广布;(6).生态环境脆弱。
科学技术保障2.川藏铁路修建的意义?(1)合理布局铁路网;(2)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4)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与合作(加强和南亚的经济联系);(5)有利于民族团结;(6)有利于巩固国防案例探究二1.分析影响南昆铁路修建的因素?社会经济因素:(1)、西南地区资源丰富,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促进西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3)、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4)、合理布局铁路网。
自然因素:(1).地形崎岖(起伏大);(2).地质条件复杂科学技术保障2.南昆铁路修建的意义?(1)合理布局铁路网;(2)有利于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3)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4)利于信息、人才、资金、技术交流,经济交往与合作(5)有利于使西南地区形成“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6)有利于民族团结;(7)有利于巩固国防总结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自然因素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减弱,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增强,并成为交通运输布局的决定性因素总结:交通运输线建议的意义:共性:1.完善交通运输网2.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同:1.经过少数民族地区—巩固民族团结2.靠近边疆—巩固国防,保卫边疆3.经过贫困地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4.经过发达地区—有利于减轻交通运输压力,激活运输网5.沿线有旅游资源—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6.沿线有其他丰富的资源—促进资源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交通运输站点布局区位因素案例探究三1.分析上海港建设的影响因素?(1)地形平坦开阔,利于筑港;(2)港阔水深;(3)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风浪小(4)以城市为依托,配套设施完善;(5)腹地广阔,经济发达;(6)河海联运,交通便利且有交通干线联系内地。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学案

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比较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选择交通运输需要考虑的因素2、学会根据需要合理的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设计较简单的旅游路线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表资料分析和对一些来源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能力、比较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的了解,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1、培养学生的时间观、价值观,诚实守信,服务社会。
教学重点: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根据不同要求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教学内容一、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二、客运方式需考虑的因素例题:1、寒假,家住哈尔滨的小明准备去海南的外婆家过年,必须当天赶到。
()2、“五一”长假,从烟台去大连旅游,选择最经济的方法。
()3、清潭中学的同学去嬉戏谷秋游。
()4、海口的球迷去沈阳看“世界杯”亚洲区预赛,当天必须赶到。
()三、货运方式需考虑的因素例题:1、5吨山东苹果准备在常州市场。
()2、50万吨原油从大庆油田运往大连。
()3、中国内地对宝岛台湾“零关税”开放水果市场,台湾果农将水果运到福建。
()4、50万吨煤从大同运往上海,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四、能力提高一、暑假从常州去西藏旅游,请帮忙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1、快速版2、经济版3、新颖版二、某旅行团,从沈阳出发,打算游览北京故宫、南京中山陵、苏州园林、上海、长江三峡、成都附近都江堰、泉城济南,最后返回沈阳。
请你为他们设计一条便捷、经济的旅游路线。
(参考第3、4页地图。
)第 1 页第 2 页中国公路分布中国铁路干线分布第 3 页第 4 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导学案及优化训练答案

航空运输
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
数量不大、短途
公路运输
数量大、长途
铁路运输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长途
铁路运输或水运
【优化训练】
货物类别和数量
起止点
河运
海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1万吨大米
九江-上海
√
5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
1吨活鱼
清远-广州
√
100000吨海盐
天津-广州
【重点难点】
1.记住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及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铁路枢纽的位置和与其相连的铁路干线。
【自主学习】
学习一:交通运输网
1.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运输。
2.发展史:解放前,我国铁路里程,分布。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年建设,形成较为的铁路运输网络。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建设速度,铁路连通了
省级行政中心,部分城市之间还有连接。
【优化训练】
1.一吨活鱼从郊区的太河水库运往辛店城区,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2.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突发7.1级地震后,北京有一批急救药品要送往灾区,选择的运输方式,正确的一项是( )
A.航空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
A.公路 B.铁路
B.C.空运 D.水运
6.写出下表中最合适的运输方式;(在表中用“√”表示)
货物类别和数量
起止点
河运
海运
铁路
公路
航空
1万吨大米
九江-上海
5000吨钢材
鞍山-哈尔滨
1吨活鱼
初中地理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优质课导学案(含拓展训练、当堂达标带答案很实用!)

八上第四章第三节交通运输业(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认识交通的重要性,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 知道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铁路分布的“五纵四横”及重要的交通枢纽,了解铁路线命名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正确认识交通运输事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难点】重点:运用地图说明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并学会查看地图和使用列车时刻表。
难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的分布及铁路枢纽。
【预习学案】【预习指导】: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仔细阅读教材,并用铅笔及时圈画认为重要的知识点,然后根据预习内容再次阅读教材,在阅读中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每个预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阅读课文P101——P102,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的相关内容,知道交通运输业的重要地位及对经济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业是什么样的生产部门?它的作用有哪些?具有什么特征?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哪些成就?3、目前交通运输业存在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发展?学习任务二:阅读课本P103——P104“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的部分内容,知道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铁路分布的“五纵四横”及重要的交通枢纽。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哪些?2、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中,中国运输的地位尤为突出。
3、中国现已形成一个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
中国主要铁路线从整体上可以分为“五纵四横”:(1)南北向干线(纵向):①:北京——上海②:北京——九龙③:哈尔滨——北京——广州④:太原——焦作——柳州⑤:宝鸡——成都——昆明(2)东西向干线(横向):⑥:满洲里——哈尔滨——绥芬河⑦:北京——包头——兰州⑧:连云港——兰州——乌鲁木齐⑨:上海——昆明4、找出并填注:哈大线、大秦线、北疆线、南疆线、南昆线、青藏铁路,胶济线5、什么是铁路枢纽?找出中国主要的铁路枢纽。
《交通运输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

《交通运输》导学案一、导入引言交通运输是摩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干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次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深入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观点、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帮助同砚们全面认识交通运输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知识梳理1. 交通运输的定义及分类- 交通运输是指人们和物资在空间中的挪动和流通的活动。
根据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交通运输可以分为陆上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运输。
- 陆上交通包括道路交通和铁路交通,主要通过公路和铁路运输人员和货物。
- 水上交通包括海运和内河运输,主要通过船舶在水面上进行人员和货物的运输。
- 空中交通是指通过飞机在空中进行人员和货物的运输。
- 管道运输是指通过管道输送液体、气体或固体物质。
2. 交通运输的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始于古代,最早是人们徒步观光或应用动物作为交通工具。
- 随着轮船、火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运用,交通运输逐渐进入了摩登化阶段。
- 摩登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们的出行更加便利,货物的流通更加快捷,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三、拓展延伸1. 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交通运输是摩登社会的动脉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 交通运输的发展水平宁效率将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2. 交通运输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息进步和创新,未来交通运输将更加智能化、环保化和高效化。
- 无人驾驶技术、超高速列车、空中出租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将逐渐成为交通运输的主流。
四、案例分析以中国的高铁发展为例,介绍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分析高铁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五、综合评判通过本次导学案的进修,同砚们对交通运输的基本观点、分类、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认识到交通运输在摩登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希望同砚们能够关注交通运输领域的最新动态,积极参与交通运输事务,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教材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精品 交通运输布局 导学案 参考答案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导学案参考答案【情境探究1】答案:(1)与公路相比,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强;比青藏铁路更短,运输效率更高;沿线地区资源丰富,西藏路段人口、城镇等集中,运输需求量大,辐射带动效应更强;(2)不利影响:沿线山高谷深,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沿线地区降水集中,暴雨、山洪多发。
解决措施: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
知识拓展:不同交通线“以桥代路”的作用①川藏铁路:沿线跨大江大河多,地势起伏大;绕避生态敏感区②青藏铁路:避开多年冻土;给野生动物迁徙预留通道③京沪高铁:少占耕地,节约土地;避免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相互干扰[对点训练1]【答案】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小(2分);水网稠密,水运便利(2分);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2分);对雨林环境破坏大(2分)。
【情境探究2】答案:(3)经济:①促进沿线水能、森林、矿产、旅游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密切西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青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③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社会:①利于巩固西南国防;②促进民族团结③利于沿线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扩大就业④带动西藏地区脱贫致富(4)①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并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破坏生物多样性[归纳总结2]分析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经济影响①促进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扩大市场,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④加强区际联系,实现优势互补⑤形成新的出海通道,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⑥边境交通线,利于发展边境贸易⑦合理布局网络,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社会影响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扩大就业;②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③加强民族团结;④巩固国防生态影响①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荒漠化;②诱发并加剧地质灾害;③破坏生物多样性[对点训练2]答案:ACC[尝试命题]问题参考答案(1)说明修建跨海大桥对厄加勒斯海峡地区发展的积极作用交通更加便利,有利于加强两国间的区域联系;降低交通成本,扩大跨国贸易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交通运输导学案设计(答案版)

4.1.1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原则学习目标:1.掌握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了解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3.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
结合区域特点,运用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对有关交通布局状况进行评价或提出建议。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能力及人地关系)重难点:1.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
2.理解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学习要点: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优缺点1.五种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依据“多、快、好、省”的原则,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3.交通运输布局要素(1)交通运输线: 铁路 、 公路、 航道 等线路。
(2)场站: 车站 、 港口 、 航空港 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是完成交通运输过程的重要环节。
(3)交通运输网:由 交通运输线 和 交通运输点 共同组成的网络。
二、现代交通运输发展趋势趋势表现举例高速化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行速度,缩短时间,增加通过能力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超音速飞机、磁悬浮列车大型化 扩大运输工具的装载量巨型油轮、巨型运矿船、重载列车、重载汽车专业化 发展集装箱运输,节省包装和仓库费用,便于实现装卸作业机械化,保证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集装箱运载、油轮、运矿船、管道运输、高速公路(汽车专用)、客机、客运专线等网络化 多种交通线交织成网,更加便捷中国高铁“八纵八横”、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等三、交通布局原则1.交通布局的任务与目的。
一个区域的交通线网、场站如何组织,客流、货流如何分配、引导,这都是交通运输布局的任务。
交通运输布局的目的就是实现区域运输的合理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交通布局原则(1)因需制宜依据运输需求来决定运输方式和交通线、场站的选择标准,以及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适应国防需要平衡区域发展发挥综合运输优势(2)因地制宜(空间维度)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
交通运输业学案(公开课) 湘教版新教材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第三节交通运输业导学案(第一课时)八年级地理备课组主备人:苏延清初审:张新兰终审:尚世伟课型:新授学习内容:交通运输业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101页-102页文字,并通过101页“活动”,知道交通运输业的概念,了解中国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发展成就。
2. 阅读教材103页文字,了解中国交通运输方式构成情况。
3. 阅读图4-34“中国铁路干线分布”,识记我国主要的铁路南北干线、东西干线和主要的铁路枢纽城市。
4.完成教材104页“活动”2,学会阅读铁路运输简明时刻表。
学习重点、难点:记住主要的南北铁路干线和东西铁路干线,以及主要铁路枢纽。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合作、探究学习流程一、新课导入(2分钟)1. 新闻背景,引出课题。
新华网乌鲁木齐11月16日消息 2014年11月16日11时,随着一声响亮鸣笛,满载乘客的D8602次和谐号动车缓缓驶出乌鲁木齐南站。
这标志着兰新高铁新疆段正式通车运营,广大的西北地区由此跨入高铁新时代。
此次先期开通运营的兰新高铁乌鲁木齐至哈密段全长530千米,开通初期开行客运动车组4对,全线设乌鲁木齐南、吐鲁番北、鄯善北、吐哈、哈密5个客运营业站。
动车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乌鲁木齐到哈密的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缩短至3小时左右。
2.板书标题:第三节交通运输业二、自主学习(10分钟)(一)参照学习目标、自学教材101-104页,并参考《配套练习》页《知识结构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知识点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1.概念:交通运输业是指利用__________,促使客货沿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产业2.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交通运输业具有__________的特征。
3.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交通线路总长度,运输工具数量均大幅度增长,交通干线向__________和边疆逐渐延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运输能力不断提高。
知识点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1.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航空和管道运输五种。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学案——学案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学案25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考点呈现】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素养目标】 1.通过对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值、时效以及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分析,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能够从多个维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
(综合思维)2.通过对交通运输点、线区位的分析,建立人地协调观,能够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以及交通运输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方式1.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特点主要方式主要特点铁路运输运量大、①速度快、②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小、连续性好;但造价高、占地面积大,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③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对④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耗能多、运费较贵水路运输⑤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但速度慢、灵活性和⑥连续性差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但运量小、能耗大、⑦运费高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耗能少、连续性强;但投资大、灵活性差2.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⑧高速化、大型化、⑨专业化。
[点拨] 经济性、迅速性、安全性和通达性是运输方式的四大评价指标。
货物运输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距、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客运的选择要根据价格、安全、时效、目的等进行,都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
二、交通运输布局1.交通运输网(1)构成要素{交通运输线:如⑩铁路、公路、航道交通运输点:如⑪港口、⑫车站、航空港等(2)主要类型{按形式:单一运输网和综合运输网按层次:省级、大区级、国家级综合运输网2.影响因素:⑬经济、社会、⑭技术、自然等因素。
3.典型案例:南昆铁路的建设(1)影响因素: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口和城市分布、⑮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2)重要意义:带动、繁荣沿线地区的经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
[拓展] 各种交通运输线、点的建设和发展虽然都受到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自然因素的障碍逐步被打破,社会经济因素已成为决定性因素。
《交通运输》 导学案

《交通运输》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交通运输的定义、作用和主要方式。
2、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学会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4、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2)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难点(1)交通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社会生活的相互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交通运输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路线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它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交通运输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区域间的经济交流。
通过交通运输,不同地区的资源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2、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能够刺激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需求,同时也促进了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的繁荣。
3、方便人们的出行和生活。
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为人们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出行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提高了生活质量。
(二)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1)特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条件影响小;但造价高、短途运输成本高。
(2)适用范围:适合长途大宗货物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
2、公路运输(1)特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但运量小、运输成本高。
(2)适用范围:适合短途运输和小批量货物运输,在“门到门”的运输中具有独特优势。
3、水路运输(1)特点:运量大、成本低、投资省;但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
(2)适用范围:适合大宗、低值、对运输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运输,如粮食、煤炭、石油等。
4、航空运输(1)特点:速度快、效率高、运输距离远;但运量小、运费高、受气象条件影响大。
(2)适用范围:适合长途、急需、贵重、体积小、重量轻的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备人:席瑞祥备课组长:席瑞祥主管主任:徐玉书课题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能够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目标例题一: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读图回答1~2题。
1. 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b.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c.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d.铁矿: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A.ab B.bc C.cd D.bd2. 2016年12月14日,新疆遭遇40年一遇的雪灾,国家民政部向新疆灾区紧急调拨棉帐篷、棉大衣、棉被等救灾物资。
此次救灾物资的调运所采用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⑤读某地区货运流量示意图,回答3---4题。
3. 由A市至C市和由C市至A市,大宗货运最适宜的运输方式分别是( )A. 公路和铁路B. 铁路和公路C. 铁路和水运D. 管道和公路4.A. B. C三地之间何种货物的运输是浪费运力的( )A.钢材B.煤炭C. 棉布D. 机械【当堂检测】铁路运输供需缺口=经济发展需要的铁路网长度(DL)-已建成的铁路网长度(SL)。
据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示判断,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是( )A. T1 B. T2C. T3D. T46. 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变化趋势表明A. 经济发展严重衰退B. 区域间贸易往来减少C. 工业化程度提高D. 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中亚国家与我国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读我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题。
7.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体现其优势的是( )①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②修建总成本低③运输快捷,灵活方便④受气象灾害影响相对较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下图为某区域路网示意图,下表为当地路况资料。
据此完成8--9题。
8.若你是救护人员,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你该选择下列哪一条路线A. Z→X→N→SB. Z→X→Q→W→SC. Z→Q→W→SD. Z→Q→X→N→S9. 上图中各点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是A. ZB. QC. WD. X下左图、下右图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
据此回答以下各题。
10. 左图与中图中交通遥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A. 甲一①B. 乙——②C. 丙——④D. 丁----③11. 下列贸易中,选择运输方式合理的是A. 天然橡胶:泰国一上海选乙B. 铁矿石:澳大利亚一中国选丁C. 鲜花:荷兰-美国选②D. 集成块:硅谷—渥太华选④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
图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的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线路P、M、N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A.国道、高速公路、高铁B.省道、高铁、高速公路C.省道、航空、内河航运D.村村通、航空、高铁13.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A.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B.运价最低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Km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以下表为依据回答14--16题。
14. 从该交通设施的投入成本及交通运输的量、安全性、快捷等综合因素考虑,该地区适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有A. 公路、管道B. 铁路、航空C. 航空、河运D. 河运、公路15. 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的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②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③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④减少暴雨、暴雪天气的发生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6. 该工程的修建,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①破坏生物的栖息地②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③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④加剧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使德州段的运河、码头也更加繁荣。
20世纪70年代末京杭运河德州段因水源枯竭断航,德州航运局因此而解散。
读德州市位置图,回答17~18题。
17.德州段运河前期景象繁荣,后来却发展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是( ) 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B.商人大量外迁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市场需求减少18.下列关于交通条件对德州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德州空间形态南北扩展,京杭运河成为德州的唯一发展轴B.京沪铁路的修建不会影响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C.德州可以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D.京沪铁路的兴建可能引起德州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答案及解析:1.D 2.A[解析] 由图中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方面的比较可提取以下有效信息:①运输方式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差,速度方面最优,应为航空运输;②运输方式灵活性方面最优,运载量和运价方面较差,应为公路运输;③运输方式速度最慢,灵活性较差,运价较低,应为河运;④运输方式在运价、速度、灵活性方面居中,运载量大,应为铁路运输;⑤运输方式在运载量和运价方面最优,但在灵活性和速度方面较劣,应为海运。
第1题,分析图可知,鲜花不易保鲜且附加值高,从中国运到日本应采用航空运输方式;公路运输方式适宜进行短距离运输,且不能用来长距离运输石油;不能采用河运把小麦从中国运到美国,一般大吨位的商品如铁矿石、石油、小麦等进行国际跨海贸易时常采用海运。
第2题,水陆交通受雪灾影响,无法运送救灾物资,应选择航空运输。
【答案】3. B 4. B【解析】试题分析:3. 都是大宗货物,而且距离不远不近,铁路和公路最合适。
4. 由图可知,钢铁是浪费运力的。
【答案】5. C 6. D【解析】试题分析:5. 根据题意,结合曲线图可以看出:铁路运输压力最大的阶段应该是该铁路运输供需缺口最大的阶段,T3阶段是缺口最大的;故选C。
6. 从图中可以看出:T3阶段铁路发展较快,但无法判断经济发展是最快的,T4阶段铁路运输供需缺口逐渐减小,说明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是多种多样运输方式发展的结果。
故选D。
考点:地理图表分析判断能力7题【答案】C【解析】铁路运输适宜长距离大宗货物运输,且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小,这是其主要优势;铁路修建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材料及先进的技术,所以其修建总成本并不低;运输快捷及灵活方便并不是铁路运输的优势,而是公路运输的优势。
【答案】8. C 9. D【解析】试题分析:8. 要在最短时间内由Z点赶到S点救助伤者,有多条线路可选:Z→X→N→S该线所用时间5/6+6/60+5/60=1.02h;Z→Q→W→S该线路所用时间4/6+8/60+6/30=1h;Z→X→Q→W→S该线路所用时间5/6+3/60+8/60+6/30=1.22h;Z→Q→X→N→S 该线路所用时间4/6+15/90+6/60+5/30=1.1h;综合分析Z→Q→W→S线路用时最少。
选B 正确。
9. 图中交通通达度最好的点是X,有5条线路分出。
选D正确。
考点:考查读图能力及交通线路选择。
【名师点晴】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路的选择,涉及到不同交通线路选择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及其各点的交通通达度的判定。
首先选项A所需要的时间一定长于选项B所需要的时间,选项C所需要的时间一定长于选项D所需要的时间,先排除选项AC。
再分别计算通过选项D和B所需要的时间(按各段的路程/速度,最后各自求和)分别是1.1和1小时。
时间计算较为繁琐,要认真思考。
有些学生在计算时把所有线路的长度和时速加在一起,那就容易出错。
【答案】10 A 11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学生要掌握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货物。
10. 左图中速度最快的甲是航空,速度最慢的丁水运,从运量排序是水运、铁路、公路、航空,所以乙是铁路,丙是公路。
右图中交通运输方式运费高的①是航空,运费随运距变化不大的④是水运,运费随运距变最快的②是公路,③是铁路,选择A。
11 天然橡胶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不易变质,选择水运,泰国一上海都临海,选水运丁,A 错;铁矿石属于大宗笨重的货物,不易变质,选择水运,澳大利亚一中国选丁,B对;鲜花时间要求强,荷兰-美国选航空①,C错;集成块贵重,而且重量小,硅谷—渥太华选择航空,选①,D错。
【答案】12. B 13.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学生要熟悉影响交通运输线建设的因素,掌握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12. 线路M、N距离近线路较为平直,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
线路P距离较长沿线海拔较低,有可能是省道。
故选B。
13. 由上题分析可知,M为高铁,高铁的速度较快,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多。
故选A。
【答案】14. B 15. A 16.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条件影响人类活动,学生要仔细阅读材料,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分析影响交通条件,选择交通运输方式的建设,结合实地和所学的交通运输的有关知识分析交通影响。
14. 这里“和外界交流渠道少”,对交通有迫切的要求;地质地形条件不利于铁路、公路的建设,“河水湍急”,不宜开发河流运输。
公路货运量小;如果发展陆地交通的话,铁路更适于大宗货物的输出,速度也快一些,主要运输矿物,所以应该建设铁路。
航空以客运为主。
选择B。
15. 交通运输发展,可以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①对;交通运输发展,方便旅客出行,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②对;生态环境脆弱,不能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③错;交通运输建设与暴雨、暴雪天气无关,④错,选择A。
16. 铁路工程的修建,可能会破坏植被,破坏生物的栖息地,①对;地热资源在地下热能,表层建设不会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②错;铁路工程的修建,对气象影响小,不会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③错;植被破坏,铁路运行会诱发各种地质灾害,④对,选择A。
【答案】17.C 18.D【解析】第17题,本题考查了交通布局变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由于大运河淤塞和水源枯竭,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建成,德州商业贸易逐渐衰落,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第18题,交通条件对德州空间形态的影响很大,德州的发展轴是由运河、铁路、公路、河流共同构成的;京杭运河的开凿带动了德州的发展,故德州不能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和京杭运河的变化对德州城市空间形态都起着重要作用【自主梳理】预习《金版教程》练习册67----69页,完成相应内容:例题一:下图是我国某城镇发展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位于老城区东南的码头选址考虑因素是A.码头位于河流凸岸,不易淤积B.码头位于河流凹岸,不易淤积C.码头对面有沙洲,利于避风D.码头受水流冲击小,航行安全2.随着新城区的建成,区域交通格局改变,待建码头的主要作用是( ) A.实现各类交通有效衔接 B.减轻城镇人口压力C.拉动城镇向西迅速扩展 D.完善区域城镇体系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