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名解大题整理

合集下载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解 简答)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解 简答)

名词解释1、半抗原:仅具备抗原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不完全抗原,又称半抗原。

半抗原与载体结合后,可成为完全抗原。

2、细粘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总称。

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择素家族等。

3、补体: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4、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5、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6、抗体亲和力成熟: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

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7、ADCC:即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指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可通过其表面表达的Fc受体识别结合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伤靶抗原。

8、PRR:模式识别受体。

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主要包括MR,SR, TLR。

9、超敏反应:机体受到某些抗原刺激时,出现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的异常适应性免疫应答所致。

10、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11、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的特异性抗体。

12、MHC:即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是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染色体上存在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其编码产物能够提呈抗原启动免疫应答,也可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13、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

或者:免疫系统在某种抗原刺激下,表现出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

14、抗体亲和力成熟现象:随着抗体应答的不断进行,B细胞产生的抗体亲和力不断提高的现象。

与体细胞高频突变有关。

15、PRR:模式识别受体。

主要是指存在于固有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类能够直接识别结合病原微生物或宿主凋亡细胞表面某些共有特定分子结构的受体。

医学免疫学 名解+答案

医学免疫学 名解+答案

免疫名解1.免疫: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性异物产生排出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2.抗原:泛指能够被固有和适应性免疫细胞识别结合,使上述免疫细胞活化发生免疫应答的物质。

狭义抗原通常指能够与T、B淋巴细胞抗原识别受体特异性结合,使其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同时又能在体内、外与相应免疫应答产物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3.抗原表位(抗原决定基/抗原决定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

4.抗原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及其与免疫应答产物,即相应抗体或效应T细胞结婚相互作用的高度专一性。

5.超抗原:是一类只需极低浓度即可非特异刺激多克隆T细胞活化,使之产生大量细胞因子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大分子蛋白物质。

6.丝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刺激多克隆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又称有丝分裂原。

7.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能力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8.抗体:是机体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诱导B细胞活化,使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介导产生免疫效应的球蛋白,又称免疫球蛋白。

9.免疫球蛋白的类别转换:是B细胞初次DNA重排基础上,即形成功能性V-D-J 基因片段后,重链恒定区基因片段发生重排的过程。

10.多克隆抗体:用抗原免疫动物后获得的免疫血清为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物质通常具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可刺激体内具有相应抗原受体的B细胞活化产生多种针对相应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

上述由不同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存在于血清中,称为多克隆抗体。

11.单克隆抗体:指由单一克隆杂交瘤细胞产生的只识别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同源抗体。

12.补体系统: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蛋白质,包括三十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

13.细胞因子:多种组织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医学免疫学资料:免疫 真题

医学免疫学资料:免疫 真题

免疫14法八真题
一、名词解释(IO)
AICD
表位【法语】
TCR-CD3
AIDS
PRR-PAMP
IV型超敏反应
MAC
细胞因子风暴【法语】免疫耐受
MHC限制性
二、填空(10)
1 .影响抗原的因素*5
2 .免疫细胞表面表达2种受体,分别什么基序?
3 .外源性抗原在内体(部位)中被降解成肽,在富含MHCIl类分子腔室(MIlC)(部位)中与MHCn类分子结合,呈递给ClWTh细胞识别。

4.B7与CD28结合为第二信号,与CTLA∙4结合抑制…
5 .淋巴组织分为?【法语】
6 .脾的白髓有中央动脉、、。

【法语】
7 .肿瘤抗原分为、、°
三、选择(15)挟在想不起
1 .abo抗原
2 .单克隆抗体
3 .以下哪个不是MHC基因编码的
4 .以下哪个不是周围淋巴组织
5 .B细胞提呈加工与哪一项无关?
6 .以下哪个没有高微静脉
7 .阴性选择的意义
8 .哪种物质的的免疫原性最强
四、大题好像有个别是法语)
1.淋巴结的光镜结构?若出生时切除胸腺,淋巴结哪些结构会受到影响?
2 .巨噬细胞在固有、适应性免疫应答中作用。

3 .Treg:免疫失能性抑制性
4 .抗移植排斥的手段。

5 .从三方面述肿瘤逃逸机制。

Enfin...
1 .冬青老师是好人。

2 .组胚部分考的不少,且法语比例大,要好好复习。

医学免疫学名解

医学免疫学名解

1.Immunity: refers to all mechanisms used by the body as protection against environmentalagents that are foreign to the body.2.Agents:microorganisms and their products, foods, chemicals, pollen, tumor cells, graft…3.Immune system: immune tissues and organs, immune cells, immune molecules4.5.Affinity: the strength of the binding between a single binding site of an Ab and an Ag6.Avidity: the overall strength of interaction between an Ab and an Ag.7.Agglutination reaction:When the particle Ags interact with the appropriate Ab, they clumptogether and eventually form masses that become large enough to be seen.8.Precipitation reaction:When soluble Ags come in contact with specific Ab, they precipitate.Precipitation can be demonstrated via immunodiffusion in a semisolid medium9.EIA is to use enzyme-labeled Abs or Ags to detect Ag and Ab interactions.10.The enzyme converts a colorless substrate (chromogen) to a colored product.11.Cytolytic test12.Assays for CTL in patients can be performed as a variant of a mixed cell culture using thetarget cells that labelled by radioisotopes.13.APC:A variety of cell types which can take up, process antigen and carry antigen in a form(antigenic peptide-MHC molecule complex) that can stimulate lymphocytes.14.Antigen presentation: The process by which certain cells in the body (APC) express antigenpeptide-MHC molecule complex on their cell surface in a form recognizable by T lymphocytes.15.Vaccine is an immunogenic preparation of dead or attenuated (nonpathogenic) live pathogens,or of its antigens, together with an adjuvant, that is injected to provide immunity to that pathogen。

免疫学 大题 名词解释 复习重点

免疫学 大题 名词解释  复习重点

免疫:是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防御功能。

抗原:能与TCR或BCR特异结合,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与相应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抗原表位。

单克隆抗体:一个B细胞针对一个抗原决定簇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抗体调理作用: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通过Ig 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Ig G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细胞对颗粒抗原的吞噬。

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Ig G与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的抗原表位结合,通过Ig Fc段与具有胞毒作用的效应细胞表面相应IgGFc受体结合,从而触发效应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补体: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与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阳性选择:胸腺皮质的双阳性T细胞,凡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MHC I类/II类分子以适度亲和力结合者,分别分化为CD8/CD4单阳性T细胞,反之发生凋亡而被清除。

阴性选择:进入胸腺髓质的单阳性T细胞,凡与胸腺巨噬细胞(或DC)表面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结合者,即发生凋亡。

由此,自身反应T细胞被清除,从而建立中枢性免疫耐受。

抗原提呈: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加工处理、降解为抗原肽片段并与胞内MHC分子结合为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的TCR结合,从而被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体细胞高频突变:抗原应答时B细胞抗原受体Ig重链和轻链的V区基因可发生高频率的点突变,称为体细胞高频突变免疫耐受:指免疫活性细胞接触抗原性物质时所表现的一种异性的无应答状态。

免疫调节:免疫应答过程有依赖于体内多系统、多细胞和多分子间相互协同,共同调节其发生、发展和转归,并控制其质和量血-脑屏障:软脑膜、脉络丛的毛细血管壁和包在壁外的星型胶质细胞形成的胶质膜,阻挡血液中的病原体进入脑组织和脑室。

免疫(重点名词解释大题)

免疫(重点名词解释大题)

免疫(重点名词解释⼤题)免疫学重点整理1.免疫定义:是机体识别,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理反应※⾮⼰:在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充分接触过的物质2.免疫的三个基本功能免疫防御:对外来(异体)抗原物质的识别,排除。

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缺陷或超敏反应。

免疫稳定:即⼈体处理⽼化,损伤细胞的功能。

该功能异常时,可导致⾃⾝免疫病,如SLE,类风湿等。

免疫监视:对突变细胞具监视功能。

免疫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发⽣率增⾼,增殖速度及转移加快。

3.免疫学的三要素:抗原,免疫系统,免疫应答1)抗原:是免疫应答的原因2)免疫系统:免疫应答的执⾏者,其组成为:免疫器官-⾻髓、胸腺、脾脏及淋巴结.免疫细胞- T细胞、B细胞、NK细胞及巨噬细胞等.免疫分⼦-效应性分⼦:免疫球蛋⽩、细胞因⼦、补体;膜分⼦:TCR,BCR,CR,MHC,AM3)免疫应答:免疫反应的具体过程, 为免疫的中⼼内容4.抗原1)抗原的概念:能够刺激机体产⽣特异性免疫应答物质,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两个基本性质:免疫原性-能够刺激机体产⽣抗体和效应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性或抗原性-能与所产⽣的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只具备免疫反应性⽽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半抗原与适当的载体结合即可成为完全抗原,如青霉素3)影响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分⼦⼤⼩﹑复杂的化学组成与特殊的化学基团﹑物理性质、可接近性、异物性、进⼊机体途径(由强及弱的规律为:⽪内>⽪下>肌⾁>腹腔>静脉)和机体因素。

4)抗原特异性⑴概念:抗原诱导机体产⽣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发⽣专⼀结合的特性。

⑵决定特异性的分⼦结构基础是表位⑶抗原表位的类型:线性表位、构象性表位;T细胞表位多为线性表位、B细胞表位两者都有。

⑷交叉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反应: 某些抗原可与其它抗原所诱⽣的抗体及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的反应。

医学免疫名解+大题

医学免疫名解+大题

医学免疫学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2.固有免疫应答: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抗原决定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抗原表位。

它是与TCR/BCR及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通常由5-15个氨基酸残基或5-7个多糖残基或核苷酸组成。

5.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是一类必须依赖T细胞辅助才能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

绝大多数蛋白质类抗原为TD-Ag。

6.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是一类不需要T细胞辅助即可诱导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而且产生的抗原主要是I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疫记忆。

7.佐剂: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预先或同抗原一起注射到机体,能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

8.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9.抗原: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10.半抗原: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效应,而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

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11.抗体: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免疫名解和大题

免疫名解和大题

免疫名解和大题名解:1、抗原(antigen):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

(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的物质)2、半抗原(hapten):只具备免疫反应性而不具备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表位(抗原决定基):存在于抗原分子中,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是与TCR/BCR及抗体结合的基本单位。

4、TD抗原:胸腺依赖抗原,又称T细胞依赖性抗原。

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必须依赖T细胞的辅助。

5、TI抗原: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非T细胞依赖性抗原。

某些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细胞的辅助。

6、佐剂(adjuvant):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

7、抗体(antibody):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种可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8、调理作用(opsonization):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9、ADCC: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表达Fc受体的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10、mAb:单克隆抗体。

由单一杂交瘤细胞产生,针对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

11、补体(complement):广泛存在于正常人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2、MAC:攻膜复合物。

补体激活途径中在细胞膜上形成的C5b678与多个C9分子聚合成的能够破坏细胞膜的复合物。

13、细胞因子(cytokine):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互相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多肽蛋白,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分化、参与炎症反应等功能。

14、干扰素(interferon):具有抗病毒、抗细胞增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的细胞因子。

微免名解

微免名解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2.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形成致敏淋巴细胞,诱生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的性能。

3.半抗原是指仅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可获得免疫原性。

1、什么是TD—Ag?什么是TI—Ag?它们引起免疫应答有何特点?TD—Ag:即胸腺依赖性抗原,指需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

其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为:①不仅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也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②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也可产生其他类别抗体;③可产生免疫记忆。

TI—Ag:即胸腺非依赖性抗原,指不需T细胞辅助,可单独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

其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为:①只引起体液免疫应答,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②只产生IgM类抗体;③无免疫记忆。

④只诱导未成熟B细胞活化。

1.Dane颗粒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HBV,存在于HBV感染者的血液,由Dane在1970年首次用免疫电镜观察到,故以其名命名。

2.HbsAg 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小球形颗粒及管形颗粒的表面。

检测HBsAg是诊断HBV感染的主要指标。

因HBsAg具免疫原性,其相应抗体具有中和作用,故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

3.HBcAg 即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存在于Dane颗粒核心,为内衣壳的成分,因其外被HBsAg覆盖,故在血液中不易被检测到,但可存在于受感染的肝细胞表面,是免疫细胞识别和攻击的主要靶抗原,其相应抗体无保护作用,可作为HBV感染的诊断指标之一。

4.HBeAg 即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是由前C基因和C基因编码的可溶性抗原,仅见于HBsAg阳性的血清,其消长与Dane颗粒及DNA多聚酶的消长一致,故其阳性是HBV复制及血液具有传染性的指标。

其相应抗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主要肝炎病毒有: HAV、 HBV 、 HCV 、 HDV 、 HEV 。

免疫学(名解、简答、分析)

免疫学(名解、简答、分析)

题型:①选择题(共30分,30题,1分/题);②填空题(共10分,20空,0.5分/空);③名词解释(共15分,5题,3分/题);④简答题(共15分,3题,5分/题);⑤分析题(共30分,3题,10分/题)一、名词解释(共15分,5题,3分/题)1、同种型抗原P25: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不同抗原。

2、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AICD)P108:免疫细胞活化并发挥免疫效应后,诱导的一种自发的细胞调亡。

3、阳性选择P84:在胸腺皮质中,未成熟DP细胞表达的随机多样特异性的TCR与胸腺上皮细胞表面的自身抗原肽-自身MHC I类分子复合物或自身抗原肽-自身MHC II类分子复合物相互作用。

4、抗原提呈P96:表达于APC表面的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被T细胞识别,从而将抗原肽提呈给T细胞,诱导T细胞活化的过程。

5、免疫黏附P46:C3b与免疫复合物(IC)结合,同时黏附与CR1+红细胞、血小板,从而将IC运送至肝脏及脾脏被巨噬细胞吞噬、清除的过程。

6、外源性抗原P26:细菌蛋白等外来抗原,其通过胞吞、胞饮和受体介导内吞等作用进入APC,在内体溶酶体中被降解为抗原肽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为复合物,提呈于APC表面,被CD4+T细胞的TCR所识别。

7、胸腺的阴性选择P85:经过阳性选择的SP细胞在皮质髓质交界处及髓质区,与胸腺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表面的自身抗原肽-MHCⅠ类或Ⅱ类分子复合物发生高亲和力结合者,则被删除,以保证进入外周淋巴器官的T细胞库中不含有针对自身抗原成分的T细胞。

8、MAC P42:即攻膜复合物,结合于膜上的C5b67可与C8结合,所形成的C5b678可促进与多个C9分子聚合,形成C5b6789n复合物,即为攻膜复合物(MAC)。

9、抗体的调理作用P34:细菌特异性的IgG以其Fab段与相应细菌的抗原表位结合,以其Fc段又与吞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通过IgG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部资料)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内部资料)

医学免疫学问答题部分1.简述T及B淋巴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的原理。

T细胞和B细胞执行特异性免疫,首先需要被抗原性物质活化,而不同的抗原性物质如病原体成分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一个T或B细胞只表达一种TCR或BCR,只能特异性地识别并结合一种Ag分子,所以,T及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具有严格的特异性,而在T及B细胞的整个群体中,则能识别各种各样的抗原分子。

由于T及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异性,决定其执行的免疫应答的特异性。

1.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方式及作用。

全身的淋巴细胞与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不断进行动态更换。

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经淋巴循环,经胸导管进入上腔静脉,再进入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中的淋巴细胞及各类免疫细胞在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处穿过高壁内皮细胞进入淋巴循环。

从而达到淋巴循环和血液循环的互相沟通。

淋巴细胞的再循环,使淋巴细胞能在体内各淋巴组织及器官处合理分布,能动员淋巴细胞至病原体侵入处,并将抗原活化的淋巴细胞引流入局部淋巴组织及器官,各类免疫细胞在此协同作用,发挥免疫效应。

2.简述三类免疫性疾病。

三大类免疫性疾病即超敏反应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和自身免疫病。

超敏反应性疾病:由抗原特异应答的T及B细胞激发的过高的免疫反应过程而导致的疾病。

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

前者由抗体介导,发作快;后者由细胞介导,发作慢。

免疫缺陷病:免疫系统的先天性遗传缺陷或后天因素所致缺陷,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缺失,易发生严重感染和肿瘤。

自身免疫病:正常情况下,对自身抗原应答的T及B细胞不活化。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些自身应答T及B细胞被活化,导致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性疾病。

3.简述抗体与免疫球蛋白的区别和联系。

(1) 区别:见概念。

(2) 联系: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原因是: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且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如骨髓瘤患者血清中异常增高的骨髓瘤蛋白,是由浆细胞瘤产生,其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免疫功能。

免疫学试题名解填空题库

免疫学试题名解填空题库

1.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生理反应。

2.免疫防御:是指动物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侵袭的能力,又称抵抗感染。

3.免疫稳定:在动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每天产生大量的衰老死亡的细胞,免疫系统可将这些细胞清除体外,以维持集体的生理平衡;若此功能失调,就会引起自身免疫病。

4.免疫监视:机体内的细胞常因物理、化学和病毒等致癌因素的影响作用下,机体经常会出现少量肿瘤细胞;动物机体通过免疫严密监视肿瘤细胞的出现,一旦出现这些细胞,即对对这些细胞加以识别,然后清除。

若此功能低下或抑制,肿瘤细胞会大量增殖,从而出现临床肿瘤。

5.免疫器官:指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结构的统称。

6.免疫细胞:是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的统称,包括淋巴性细胞(T、B、N、K细胞等)、单核吞噬细胞等以及它们的过渡型细胞和终末效应细胞。

7.淋巴细胞表面标记:指存在于淋巴细胞表面的多种膜分子,是淋巴细胞识别抗原、与其他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以及接受微环境刺激的分子基础,也是鉴别淋巴细胞的重要依据。

8.抗原:指凡能诱导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其产生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9.免疫原性:抗原分子进入机体后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关,更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特性相关。

10.反应原性:指抗原能与免疫应答产物,即抗体或效应T细胞发生特异反应的特性;反应原性决定于抗原分子的化学性质。

11.自身抗原:正常自身组织成分及体液组分处于免疫耐受状态,不能激发免疫应答,但如打破自身耐受,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例如因外伤或手术等原因,隐蔽性自身抗原可使此种抗原进入血流时,则可引起自身免疫应答;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或某些化学药物,可与自身组织蛋白结合,改变其分子结构而形成修饰性自身抗原。

12.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被免疫细胞识别的靶结构,也是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免疫名解、大题资料汇总

免疫名解、大题资料汇总

3*ADCC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ty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 受体识别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主要是IgG )的Fc 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2*AICD :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活化诱导的细胞死亡 CDR :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 ,互补决定区2*CLIP :class II-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peptide ,MHC II 类分子相关的恒定链多肽Co-stimulatory molecules :协同刺激分子;协同刺激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为T 、B 细胞的活化提供第二信号,如CD40/CD40L 、CD28/B7。

2*Direct recognization :直接识别; 2*epitope spreading :表位扩展Ii :Ia-associated invariant chain, Ia 相关恒定链;RER 中新合成的MHC II 类分子与Ii 组成复合物。

Ii 促进MHC II 类分子的组装、转运,并防止其在RER 中与其他内源性多肽结合。

2*immunological synapse 免疫突触:“筏”样结构。

3*internal image: 抗原内影像,即Ab2β;针对CDR 区独特型的AId 。

结构与抗原表位相似,能与抗原竞争性结合Ab1,故又被称为体内的抗原内影像。

3*ITA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 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激活性受体胞内段带有ITAM , ITAM 可以招募胞浆中的PTK ,启动活化信号的传导。

ITIM :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inhibition motif 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抑制性受体胞内段带有ITIM , ITIM 可以招募胞浆中的PTP ,抑制活化信号的传导。

医学免疫学名解

医学免疫学名解

1.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过程中需T 细胞的协助,既有T细胞决定簇又有B细胞决定簇,绝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属于此。

2.Tl-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不需要T 细胞的协助,而且产生的抗体上要是lgM,不引起细胞免疫应答,也无免度记忆。

3.超抗原(superantigen.Sag):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微活大量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王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4.半抗原(hapten):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效应,而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

当半抗原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即可成为完全抗原。

5.抗体(Antibody):是B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6.ADCCA ntiboiy -dependant cal-nsiiatedcyoioviaty:即抗体依我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是指表达Fc受体细胞通过识别抗体的Fe段直接杀伤被抗体包被的靶细胞。

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

7.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它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具有调节适应性和固有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功能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

8.千扰素(interferon,IFN):最早发现的细胞因子因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而命名9.肿角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是一类能引起肿瘤组织出血坏死的细胞因子,分为TNF-a和TNF-β两类。

前者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病质素;后者主要由活化T细胞产生,又称淋巴毒素。

TNF的王要作用包括:①杀瘤、抑瘤和抗病毒作用;②免疫调节作用;③促进和参与炎症反应;④致热作用;⑤引发恶病质。

10.蔡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SF):CsF是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11.人奏白细胞抗原(HLA):由于人卖王要组织相容性抗原首先在白细胞表面被发现,故称其为人类白细胞抗原。

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免疫学名词解释和大题

免疫学名词解释部分1.固有免疫应答: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2.适应性免疫应答: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3.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4.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5.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6.MALT:即黏膜伴随的淋巴组织。

是指分布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细胞下的无包膜的淋巴组织。

除执行固有免疫外,还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

7.抗体:是B 细胞特异性识别Ag后,增殖分化成为浆细胞,所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8.Fab:即抗原结合片段,每个Fab段由一条完整的轻链和重链的VH和CH1功能区构成,可以与抗原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

9.Fc片段:即可结晶片段,相当于IgG的CH2和CH3功能区,无抗原结合活性,是抗体分子与效应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10.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可分为分泌型和膜型两类。

11.单克隆抗体:是由识别一个抗原决定簇的B淋巴细胞杂交瘤分裂而成的单一克隆细胞所产生的高度均一、高度专一性的抗体。

最新免疫名解及问答

最新免疫名解及问答

免疫名解及问答免疫学名词解释及问答总结以下内容需要回复才能看到1.免疫:免疫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self-nonself),对“非己”抗原发生清除、排斥反应,以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与稳定的生理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功能、免疫监视功能和免疫稳定三大功能。

2.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针对外来抗原(如微生物或毒素)的一种免疫保护作用,或称为抗感染免疫。

如果免疫应答表现过于强烈,则在清除抗原的同时,也会造成组织损伤,即发生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如免疫应答过低或缺如,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

3.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正常情况下,体内的某些免疫细胞能发现并处理(杀伤、消毁)体内经常出现的少量异常细胞。

4.免疫稳定(immunologic homeostasis):正常情况下,机体可经常地清除损伤或衰老的自身细胞,以维持免疫机能在生理范围内的相对稳定性。

1. 抗原: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应答产物(Ab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亦称免疫原.2. 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免疫细胞活化、增殖、分化,最终产生免疫效应物质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3.抗原性:指能与免疫应答产物相互作用起反应的性能。

原称反应原性或免疫原反应性4.半抗原: 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5.完全抗原: 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6.抗原决定族: 是指抗原性物质表面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7.共同抗原: 具有共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

8.异嗜性抗原: 在人不同种属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

它们之间有广泛交叉反应,与种属特异性无关。

又称Forssman 抗原。

9.超抗原: 只需极低浓度(1-10ng/ml)既可激活大量的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效应,但其激活机制与方式有别于常规抗原与有丝分裂原.10.TD-Ag : 胸腺依赖性抗原, 这类抗原需在T细胞辅助才能激活B细胞产生Ab,绝大多数Ag属此类。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解及答题)

临床免疫学检验【名词解释】1、enzyme immunoassay(EIA)酶免疫分析技术,是以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作为主要试剂,将酶高效催化反应的专一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免疫标记检测技术。

2、colloidal gold immunoassay胶体金免疫技术,是以胶体金作为示踪标记物或显色剂,应用于抗原抗体反应的一种标记免疫测定技术。

3、immunoblot test(IBT)免疫印迹试验,是一种将高分辨率凝胶电泳和免疫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技术。

4、precipitation reaction沉淀反应,指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的条件下发生特异性结合而出现可见的沉淀现象。

5、agglutination reaction凝集反应,指细菌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包被可溶性抗原(或抗体)的颗粒性载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6、immunogen免疫原,指能诱导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抗原。

7、adjuvant (immunoadjuvant)佐剂(免疫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的物质。

8、hapten半抗原,指仅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如多糖、多肽、类脂和核酸等物质。

9、monoclonal antibody(McAb)单克隆抗体,设法将单个B细胞分离出来加以增殖形成一个克隆群落,该B细胞克隆产生出针对单一表位、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0、Polyclonal antibody(PcAb)多克隆抗体,亦称免疫血清,用抗原以不同途径免疫动物,从动物血清中获取抗体,该类含有抗体的血清称为抗血清。

由于免疫动物的抗原往往具有多种抗原表位,可激活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抗原多种表位的混合抗体,因而抗血清也称为多克隆抗体。

11、tumor antigen肿瘤抗原,指细胞癌变过程中新出现的或异常表达的抗原物质。

免疫名解

免疫名解
76.MHC限制性:TCR在特异识别APC所提供的抗原多肽的过程中,必须同时识别与抗原多肽形成复合物的MHC分子。
77.阳性选择:与I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表达水平升高,CD4表达水平下降直至丢失而与二类分子结合的DP细胞,CD4表达水平升高,CD8水平下降最后丢失;不能与抗原肽-MHCⅠ/Ⅱ类分子发生有效结合或亲和力过高的DP细胞在胸腺皮质发生凋亡。
73.共用模体:MHC分子结合的抗原肽具有特定的相同或相似的氨基酸基本序列。
74.专一性:指特定的MHC分子可凭借所需要的共用基序选择性地结合抗原肽,两者的结合具有一定的专一性。
75.包容性:MHC分子对抗原肽的识别并非呈现严格的一对一关系,而是一种类型的MHC分子可以识别一群带有特定共同基序的肽段。
16.抗原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异化学基团,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7.顺序表位:由连续性线性排列的短肽构成,又 称为线性表位,由T细胞或B细胞所识别。
18.构象表位:指短肽或多糖残基在空间上形成特定的构象,又称为非线性表位,由B细胞识别。
19.抗原结合价:抗原分子上能与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的总数。
5.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逐渐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6.适应性免疫应答:机体在个体生命活动中,受Ag物质刺激后产生的应答反应。
7.免疫系统:机体执行免疫应答及免疫功能的重要系统。
8.骨髓:是各类C和免疫C产生及成熟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9.造血诱导微环境:由基质C及其所分泌的多种细胞因子与C外基质共同构造了造血C赖以分化发育的环境
82.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ITAM):转导特异性Ag与BCR结合产生的信号。
83.初始TC:指从未接受过抗原刺激的成熟T细胞。表达CD45RA,存活期短,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主要功能是识别抗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innate immuntity固有免疫
9. Immune homeostasis免疫自稳11
AD(抗原决定基)or epitope抗原表位111111111111
半抗原1
10. Antigen抗原1
外源性抗原11
6.内源性抗原
2. 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 antigen白细胞分化抗原1
thymus dependent antigen胸腺依赖性抗原
CDR互补决定区
idiotype独特型1111
Opsonization调理作用1111111
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抗体依赖性细胞毒素作用)11 1111 1 1.Monoclonal antibody(McAb)单克隆抗体111
ELISA11111
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 (PAMP) 病原相关分子模式1111111111111
PRR模式识别受体1 11
Pcab 1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111111
2.Human leukocyte antigen (HLA)人的MHC11
Polymorphism of MHC
5.Immunological tolerance免疫耐受1111
Central tolerance中央耐受
3. Cluster of differention分化群(CD)111
6. Ig affinity maturation1
Isotype switch同性转换
3. actication incuced cell death, AICD活化诱导的细胞凋亡11
4. Membrane attack complex,MAC膜攻击分子1
6.Complement补体11
Chemokine趋化因子
8.cytokine, CK细胞因子111111
2. adhesion molecule( AM)粘附分子111
IgSF抗体超家族
10.Antigen presentation抗原呈递11
5.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抗原提呈细胞111
1.Positive selection 阳性选择
9.lymphocyte recirculation淋巴再循环
3抗体类别转换
4. Arthus反应
5. 免疫标记技术
7.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迟发型超敏反应1
3.hypersensitivity超敏反应11
6.ITAM免疫受体络氨酸激活模式
问答题(每题10分)
differences of epitopes recognized by T cell and B cell
4.抗体亲和力成熟
1. Please draw a picture about the structure of IgG with indicating the parts that form IgG and simply describe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ntibodies (8 marks).11
1.简述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1.describe the function of antibody.(10分)11
抗体的结构和分区
抗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 Please simply describe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antibodies.111111
以IgG为例,简述Ig的基本结构及各结构域的功能(5分)
1 简述MHC2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及生物学作用
3.MHC的遗传学特点
3.简述HLAⅠ类分子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与组织分布。

3.简单描述HLA-II类分子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Please describe the structure,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s of HLA-Ⅱmolecules.)
2.简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functions of complement (5分)111
descibe the alternative pathway of complement activation (10points)补体旁路激活系统的机制1111
2.简述补体活化的MBL激活途径(10分)11
(Briefly describe the complement activation of MBL pathway.)
1.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11
describe the presenting of endogenous antigen.
4. What’s th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MHCII? Please simply describe exogenous antigen processing, presentation and its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10 marks).
2.T细胞发育过程
3. Please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of T cell in thymus (5 marks).
1. 试述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4. 简述T细胞的表面标志、功能及其分类(10分)
CD4+T细胞亚群及功能特点(15)
2.简述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1简述体内免疫系统杀伤效应细胞的类型,试比较CTL与NK细胞的杀伤机制及其杀伤特点。

简述体内杀伤细胞的种类,并比较CTL和NK细胞的杀伤机制的异同
3简述CTL杀伤靶细胞的机制
新生儿溶血症机制
内源性抗原诱导T细胞应答的基本过程
CD8+T细胞活化机制
3. 简述CD8+T细胞活化之后杀伤靶细胞的机制和特点
1.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活化机制与功能。

11
2.简单描述CD4+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Please simply describe the general process of CD4+ T cell mediate immune response.)
2. 试述机体对病毒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11
(Please describe immune response to viral antigen)
1.感染HBV后,人体的免疫应答及可能结果
3.B细胞介导的免疫
2. 什么是抗原的T细胞识别表位和B细胞识别表位?他们之间有什么主要差异?
2. Please compare activation of T cell with that of B cell (5 marks).
简述TD抗原引起的B细胞体液免疫初次应答过程
4 In the response to TD-Ag,by what mechanisms Th2 cell is activated and helps B cell produce Ab.
3.describe the immune reponse to the TD-Ag (20points)请写出TD-Ag蛋白质疫苗进入人体发挥效应的过程(包括初次免疫和再次免疫)11
1.试述蛋白质抗原进入机体后,抗体是如何产生的?
免疫系统对PM2.5的应答(5)
试述第一次给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抗体(即抗HBs抗体)产生的过程。

2.试述给机体注射乙肝疫苗后,所引起的初次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及其效应
2.试述I型超敏反应的作用机制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Ⅰtype hypersensitivity.。

111111 1. 试述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1、超敏反应3
describe the mechanism of type 4 hypersensitivity (10points)迟发型超敏反应的机制11 4.简单对二型与三型过敏反应在参与成分及反应机制方面进行比较
( Please compare the components and mechanisms of type Ⅱand Ⅲhypersensitivity.)
试比较II型、III型超敏反应发生机制的异同点
5. Please describe the role of antibodie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type I, II and III hypersensitivity (12 marks).
2.固有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3.简述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之间的联系(10分)
2.ELISA实验。

3. 请问哪部分免疫学内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