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闻造假现象的解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闻造假现象的解读

【摘要】真实是新闻采编工作的第一准则。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假新闻的传播面、影响力也随之扩大。在这种环境下,媒体的任何失误和过错,都会被无限放大。本文从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新闻造假的危害、以及怎样减少新闻造假现象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对新闻造假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为保证新闻的真实性提供了方法。

【关键词】真实;虚假新闻;造假现象

一、新闻造假的表现形式及特点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假新闻是指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伪造、歪曲事实的报道。但凡虚假新闻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新闻报道者离开新闻赖以产生和依存的客观事实,任意凭借个人的主观愿望或依据他人的意志去报道“新闻”。

假新闻的表现形式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无中生有、虚构新闻是最恶劣的新闻造假方法。由于这些新闻都是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想象,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在报道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加进一些虚构成分,以此提升新闻的“卖点”,因此往往容易刊播和引起轰动效应。

新时期,随着受众需求、传播技术等媒体环境的变化,

虚假新闻呈现出新的特点,总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故意性

新闻造假者明知故犯。由于主观上的故意造假,促使虚假新闻的产生。文章《假新闻:腐朽文化的产物》指出,近些年来,类此(故意造假)的假新闻屡屡出现,其手法也多彩多姿,有的是当事者自己策划炒作,有的是“御用记者”受雇炮制,有的是无聊作者无事生非,有的则是“娱记”为迎合追星族的需求而制造“猛料”。通过分析发现,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吸引眼球,无中生有、危言耸听、炫奇斗怪、偷梁换柱、指鹿为马、添枝加叶已成为炮制假新闻的常用战术。

(二)隐蔽性

新闻造假的手法十分隐蔽。这些隐蔽性的虚假新闻,有的以模糊不清的概念出现,难辨真伪;有的加入个人主观臆断的成分,以偏概全等。文章《互联网报告?网络新闻造假》指出,从互联网上“剥”新闻的大有人在,可一般都是抄了人家的文章后隐蔽性地编个笔名,一旦被发现可以找理由开脱;也有人把网络上的新闻来个“本地化”的移花接木,但往往都是在时间、地点、人物上含混不清,弄一个死无对证。

(三)联动性

媒体之间联动刊发虚假新闻。虚假新闻经一家媒体或几家媒体刊出后,其他媒体紧跟其后竞相转载、引用,推波助

澜地集体造假、传假。文章《警惕,虚假新闻愈演愈烈》指出,一些媒体为了争夺“眼球”,抓住一个敏感事件,不惜篇幅大肆渲染,其他媒体则不辨真伪、盲目跟进,人为制造虚假的新闻热点。另外,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网络编辑不可能对每一则信息都进行核对,网络上的信息有真有假在所难免。一些平面媒体,首先是一些小报、小刊从网络上将这些未经证实的信息搬到版面上,而这些被“搬”到版面上的“信息”又会再一次被更权威的网络“引用”,最后引起一些严肃的平面媒体的注意而被刊载。报网“联动”,为虚假新闻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假新闻是怎么传开的》也指出,在“美国弗大枪击案凶嫌系中国留学生”的假新闻事件中,海内外传统媒体、网站的连环转载、引用报道,让虚假新闻发生链式传播、迅速传遍全球,众多华文媒体推波助澜的因素不容忽视。

二、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党风和社会风气不正。从历史上看,重大的失实报道大都有其政治背景和政治原因。在现在的新闻队伍中,仍然有为“宣传需要”夸大典型人物事迹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爱听恭维话,好大喜功,这就造成许多新闻媒体常常只讲成绩不讲问题,使得群众产生了一种新闻报道不真实、不可信的总体印象。

约束机制和整顿措施不完善。由于我国目前并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法来规范和约束新闻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新闻

行为,社会对新闻媒体的监管力量薄弱,虚假新闻产生后除了受到道德的谴责以外,没有明确的处理方案,是虚假新闻得不到有效根治的一个重要原因。

受众特殊的心理需求――猎奇心理。学者陈力丹指出:“出现这么多假新闻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记者、编辑选择新闻的标准不是其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而仅仅为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各种媒体经常为迎合受众对名人的好奇心理,比较关注所谓的“名人近期动态”,以此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如2008年具有轰动效应的假新闻《郭晶晶怀上霍启刚

骨肉欲离队》。

(二)主观原因

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新闻是一个特殊的行业。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而个别新闻媒体、尤其是地方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对国家、政府决策没有很好的理解把握,曲解或者片面理解相关政策,写出的报道往往有失公正。2007年网上争议很大的“华南虎照片”造假事件,当地媒体从宣传本地出发对“华南虎照片”的报道也许对地方发展有一定效果,可却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侵害了广大受众的知情权,显然当地新闻媒体的个别从业人员的政治理论修养尚有不足。另外,法律知识贫乏也

是新闻从业人员政治理论修养欠缺的一个表现。

利益驱使记者造假。这里的利益包括精神和经济两方面。记者为了获得名誉编造假新闻,“纸馅包子”便是其中的代表。有的单位和个人为了宣传自己,会给记者一定的“好处”,有时也能够左右记者手中的笔,隐瞒那些对采访对象不利的事实。

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感缺乏。任何行业和个人都有它的社会责任,新闻从业人员由于自身行业的特殊性,社会责任感更为突出。社会责任感缺乏,往往导致报道的角度把握不准,从而使受众产生不正常的社会心理。《新华日报》2005年11月10日B1版上曾刊登一条以《海门建立公务员退出

制度》为标题的新闻消息,文中称“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海门市公务员退出机制已经出台,打破公务员管理中‘只进不出’的格局……”消息见报后,立即引起巨大反响。众多媒体争相转载。这条因记者未经证实就报道的假新闻,严重干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媒体非正常竞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媒体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轰动效应,不惜刊发虚假失实的新闻报道,展开恶性竞争,新闻事件怎么“轰动”怎么写,全然不顾事实的真相。有人对《新闻记者》杂志连续4年评出的假新闻进行统计,发现凭空编造的虚假新闻占1/3以上。为了轰动效应,有的从业人员什么假都敢造,什么故事都敢编,简直到了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