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科技 选修课 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在电影场景中的应用——音乐与科技

摘要:本文探讨了音乐在电影史中的发展并针对电影音乐的特性、作用及配乐的流程、原则、方式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影音乐特性作用

一、引言

电影是综合艺术,而电影音乐发展至今,在电影整体结构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以及音乐在电影中所起到的作用,阐述了其意义。声音进入电影画面才真正使电影成为视听艺术。它不是单纯的“配乐”,好的音乐是融化于电影总体艺术构思之中的,并忠实于电影。音乐处理好了将不仅为影片生辉,同时也大大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二、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历史回顾

1895年12月28日是电影诞生的日子。当晚,在巴黎卡斯思路14号大咖啡馆地下室里,法国人卢米埃尔兄弟——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使用活体电影机播放了他们自己拍摄的《工厂大门》、《火车到站》、《婴儿午餐》、《水浇园丁》等人类史上最早的一批电影。

那时电影既没有对白解说,也没有音乐音响,有一种无声的缺憾。率先打破此尴尬局面的就是音乐。既为了满足人们的视听,又为了掩盖放映机的噪声,影院设置乐队为之演奏,歌手为之演唱。音乐的出现具有重大意义,使电影向有声电影方向跨越了一大步。

1927年,由于电光管的发明,声波转换成电磁波记录在胶片上,随之第一部有声电影诞生了。它就是美国影片《爵士歌王》。它不仅配有音乐,剧中人还能说几句话,是名符其实的有声了。它是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40年代,磁性录音技术的灵活运用,更大限度的解决了有声电影的部分难题。从这以后, 无声电影迅速向有声电影过渡。50年代,电影行业为了谋求生存,发展了多声道立体声系统。60年代左右,声音的表现力几乎达到和画面一样完美。这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影的表现力,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电影音乐,正如我国国歌也原是电影插曲。

三、音乐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意义

在一部影片中,电影音乐非常重要,也非常活跃。自从有声电影诞生以来。电影艺术便被称为声画艺术,它是通过“视”与“听”相结合的形式传达,并为人们所感知、欣赏。画面天然选择了音乐作为搭档是有原因的。因为,有多位著名实验心理学家经过多次实验证明,人类获得信息量的多少与获取信息的途径有重要

关系,其中视觉能获得83%,听觉11%,嗅觉3.5%,触觉1.5%,味觉1%。而且人们能够记住的:阅读占10%听20%,看30%。这样,仅听到、看到并能记住的信息量就能占到500/0。因此,从电影审美的完整性及电影音乐的功能来看,电影音乐与一般意义的音乐不同了,它不再是单纯的听觉艺术,它已经和画面牢牢的粘在一起。人们是在看电影的时候听到电影音乐的,“看”和“听,同时进行着。音乐是对画面的诊释、渲染.画面亦将音乐具象、延伸,二者的奇妙结合,使观众在欣赏电影时产生强烈的感受。可以说,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中,音乐与画面是紧密结合为一体的。

四、电影艺术中音乐的特性

4.1电影音乐的创作[1]

由于电影画面与音乐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电影音乐基调必须客观,由电影情节而定,而不是作曲家随性而为。这对电影音乐的作曲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必须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深刻的情感体悟,将个人感情同影片场景和人物感情相统一,才能创作出适合电影的好音乐,甚至一部好电影。

4.2电影音乐的欣赏

音乐伴随电影画面出现,使观众感受音乐时,受到更多的指向性。观众依据电影情节设身处地的品味、思考音乐,虽然能更准确直接的把握音乐的主题,但是不免有些单一,而非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体悟了。

4.3电影音乐的结构

电影音乐同一般音乐相比,丧失了时间上的连贯性。两个小时的电影据统计需要间断20多次,而观众却没有感觉到任何不自然。画面的迅速转换要求音乐与它适应,这种间断反而成就了电影音乐独有的多变。一会抒情优美,一会紧张恐怖,这是其他音乐所不具有的。

五、音乐在电影艺术中所起的作用

5.1描绘故事情节

音乐可以对整个剧情起着描绘及调节的作用,如《白鬃野马》中,牧人派人追赶那匹逃跑的野马,音乐用符点节奏模拟奔马的特点,给画面增加了动感。《追捕》中,主人公侦查罪犯,深入虎穴,音乐节奏快,不协调,尖厉刺耳,使人毛骨悚然。

5.2营造影片氛围

音乐能为影片营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影片的感染力。例如影片《城南旧事》,表现了一种惆怅惜别之情。音乐根据影片这一总的基调,选用了音乐家李叔同填词的歌曲《送别》作为这部影片音乐的主旋律,这哀婉、悠长的音乐,恰如其分、别具风格地渲染了这一影片总的情绪基调。

5.3深化影片主题

在影片《秋天里的春天》的结尾,画面上,市委书记的遗孀周良惠和邮递员罗立平,这对被封建门第观念束缚而不能结合的恋人,站在铁路旱桥的两端,四目相望。此时音乐情绪激昂,震撼人心,并伴有沉重的鼓音。这感人肺腑的音乐,是对封建门第观念的抨击,这强烈的鼓声象征人们对这根深蒂固的封建婚姻陋习的控诉。

5.4表现人物心理

音乐能高度概括地表现人类最内在的心理体验,微妙丰富的感情状态。在影片《飞入疯人院》中,主人公带着疯人们逃出了疯人院到大海上去钓鱼,此时的音乐是那么的欢快,表现了疯人们的那种轻松、高兴的心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阴阳怪堡》的最后结局中,巫师和房主人分析前主人一家的死因时,强烈而高涨的音乐表现了主人公不相信自己的死。随后音乐缓缓平静,这时房主人决定搬走了,主人公也明白了以前发生的一切。面对现实,她也表现出了淡淡的悲伤。

5.5引导观众感情

影片《辛德勒的名单》中红衣小女孩惨遭纳粹杀害时,音乐哀婉忧伤,又不乏慷慨悲愤之意,激起观众的正义感,使观众同主人公辛德勒产生共鸣,为犹太人的悲惨命运而痛心,为纳粹士兵的惨无人道而愤怒,达到影片深刻的教育意义。

六、电影配乐的流程

6.1拉片讨论会[2]

拉片讨论会对于渴望成功的终身混轨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一场戏甚至每一个镜头的讨论,导演可以充分吸收作曲家、声音剪辑总监在创作风格和工作范围上的观点。拉片的过程也是作曲家与声音剪辑总监交流思想达成共识的过程。声音剪辑总监、对白剪辑师、ADR监制、音效剪辑师、声音设计师、导演、制

片人、画面剪辑师针对对白、ADR配音、群杂、音效、背景环境等问题进行深

入讨论。

同时必须要做的另一件事就是评估同期声轨,声音剪辑总监通过影院还音系统监听素材和同期声轨,找出潜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考虑的因素。

6.2声音设计

好声轨的关键在于它的动态和变化,同时还要不经意间引入一些精妙的、让人意想不到的声音,如当特写镜头对准刚开过火的枪管时要有声音提示热气在升腾;当进行时空倒转时,要有精巧的有吸收感的声音,同时好要伴有高科技设备开始运转的金属动作声音。

6.3音效的采录及拟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