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 对外开放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八年级下册历史课程的第九课《对外开放》,是人教版部编历史教材。
本课主要内容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对外开放的推进。
课程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的背景、改革开放的进程、对外开放的实施以及对外开放的成果。
本课通过介绍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使学生了解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近现代的历史,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深远意义,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盲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深入理解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背景、进程、对外开放的实施和成果,掌握我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内的重大变革和发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背景、进程、对外开放的实施和成果。
2.难点: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的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使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资料,制作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搜集与改革开放和对外开放相关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改革开放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 对外开放 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9课对外开放李度一中陈海思教材分析本课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是上一课的姊妹篇,同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关键的一课,其意义与上一课相同。
学情分析学生对开放的实质和内涵是难以理解的,需要补充文字和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加以认识和理解。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的影响。
教法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法、材料教学法。
学法:小组合作,材料共享,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教师指出:改革与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对内改革,对外开放,这是一种必然的要求。
光改革不开放没有办法发展,光开放不改革就没有办法适应时代的潮流,会与世界潮流格格不入。
改革其实是改革生产关系中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只有内在的改善才能更好地利用开放所带来的机遇。
二、承上启下,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是事物变化根本原因,起决定作用。
改革就是内因的改变。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开放是对外因的改变。
因此我们在利用外部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上,一定要加强内部的建设,这样才能让外因真正发挥作用,共同推动我国的经济建设。
三、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1.学生自主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
2.根据教材第一目“经济特区的建立”,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最先开放的经济特区是哪里?(先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后增海南岛)(2)经济特区“特”在哪?(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对国外投资者在企业设备、原材料、元器件的进口和产品出口,公司所得税税率减免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3)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里?(深圳)(4)设立经济特区的意义是什么?(对引进国外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3.根据教材第二目“对外开放领域扩大”,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1)对外开放领域是如何逐步扩大的?(①进一步开放沿海开放城市14个:北海、湛江、广、福州、温州、宁波、上海、南通、连云港、青岛、烟台、大连、天津、秦皇岛。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含教学反思)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5.根据材料,教师讲述: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世界经济正在向全球化、集团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旧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6.提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初中历史_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课堂导入师:首先,请大家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播放视频)四十年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像早春的雷声震撼了华夏大地,中国迈出了改革开放的步伐。
歌曲中“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谁?“圈”指的是什么?(生答)经济特区是如何建立的?对外开放又是怎样发展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二、学习目标1:识记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基本史实;2: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过程及作用,认识对外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
(重点、难点)3:理解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三、自主探究(任务一:结合教材42-44页,完成以下探究过程。
)1、对外开放(1)开始: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____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2)扩大: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个沿海城市。
1985年起中国又把___、___ 、___和___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___经济特区建立。
1990年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1992年,相继开放了沿江城市,内陆省会城市,边境城市和口岸。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__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___ 开辟了新途径,为____ 开拓了新空间。
反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并结合授课端——课前预习——《对外开放》导学任务单,任务一,《对外开放》自学检测,答案解析,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反馈问题。
四、合作探究任务二1.识读《对外开放的新格局》示意图,说出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2.观察教材44页《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探讨经济特区选在东南沿海的原因;3.观看视频,归纳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及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部编人教八下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教材内容包括:改革开放的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深化改革等内容。
本课是学生学习我国现代史的重要章节,对于学生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我国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过程和意义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掌握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奋斗的情感态度,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对外开放的意义。
2.难点:改革开放政策的形成过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间的联系,对外开放的具体实践和成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引导学生掌握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对外开放的意义。
2.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教材,总结改革开放的具体内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案例分析法:教师展示改革开放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开放的意义和成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初中历史_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方法利用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极大提高,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自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大开放的意义。
重点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的格局。
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展示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提问①“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②为什么要画这样一个圈?③这个圈后来是怎样扩大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一.讲授新课(一)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学1.中国的对外开放采取了什么样的方式跨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的?2.什么是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特”在哪里?3.我国首先设置的四个经济特区集中在哪两个省份?分别是哪里?4.为什么选择这四个地方作为经济特区?5.经济特区建立的意义?6.对外开放领域扩大的过程?7.对外开放的格局?8.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时间和意义?(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第一篇章对外开放第一步——经济特区的建立出示地图:经济特区建立师:请学生在图上指出,最早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哪四个?其中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儿?学生: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窗口”是深圳。
师:结合地理知识说一说为什么国家为什么会选择这几个城市作为经济特区?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毗邻港澳、重要侨乡,交通便利。
师:经济特区“特”在哪里?生:特”: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教师强调是经济特区而不是政治特区。
展示图片对比深圳特区设立前后的变化,了解深圳速度。
师: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史实材料: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3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5.学生互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学生互评可以包括对作业的点评、对课堂表现的反馈等。通过学生互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也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点和经验。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影响。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5)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参观对外开放前沿的企事业单位、外贸港口等。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对外开放政策的成果,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观察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教师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是否积极思考、主动提问,是否能够与同学进行有效的合作和沟通。
3.测试评价: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堂测试或小测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测试可以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测试内容可以涵盖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内容、成就和影响等方面。
3.素养培养:学生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时空观念,能够将对外开放政策放入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进行理解和评价。他们也将通过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学会搜集和分析相关史料,对对外开放政策进行客观评价。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反思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反思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很荣幸能够教授八年级下册的《对外开放》这一节课。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近现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经验与启示,进一步加深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且总结了一些教学心得与体会。
一、教学反思1.教学准备不充分在备课的时候,我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意义和规模上,而是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准备有关触发对外开放的大小事件,例如鸦片战争、巨宾等。
这些事件虽然对中国的对外开放有着很大的影响,但是却忽略了对外开放背后的原因,以及借鉴他国经验的过程。
这样的教材讲解可能会让学生在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同时,对对外开放的实质和本质理解减少。
2.缺少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在课堂上,我的教学策略主要是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去实现的。
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我较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其他互动教学方法,这可能会让学生对课堂显得较为单调和枯燥。
3.课堂氛围不够轻松在教学中,我发现自己平时对学生的批评和教学过程中的爆发会让课堂氛围比较紧张。
这样的课堂氛围,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体会1.在讲解课文时要关注形象化教师在讲解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时,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或图表类教学,通过图片的展示、音频的解说等来形象化讲解。
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促进其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理解。
例如,在讲述被迫签订《南京条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展示《南京条约》的内容、附带条款等来实现形象化。
2.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课本的知识,进行思考和回答,从而实现理论与实际的连接,达到知识的应用性。
例如,可以让学生就中国与外国在经济上的关系进行探讨,从中了解到中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3.在教学中加强互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团体演示和互相讨论等互动教学方式,从而拉近学生的距离,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
部编版⼋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秀教案《对外开放》教学模式介绍:新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的主旨。
发现式教学模式是在⽼师的组织引导下,规范学⽣⾃主学习习惯,让学⽣在⾃学和交流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种教学模式。
发现式教学的课程环节:激趣导学-⽬标导学-导思点拨-设问寻疑-诊断反馈-拓展延伸设计思路说明:通过结合中外数据对⽐分析的形式,推出当时中国⾃⾝发展的成就以及遗憾,引出必须融⼊世界、加⼊世贸的必要性。
根据教材的编排需求把本课内容分成三⼤块:经济特区的建⽴-对外开放领域的加⼤-加⼊世界贸易组织,逐⼀进⾏讲解,以整体宏观的⾓度让学⽣去感知教材,最⼤限度地去调动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
教师在讲解到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时候可以运⽤发现式教学,在⽬标导学环节后,让学⽣⼀边思考⼀边⼩结本节课的知识结构,起“温故⽽知新”的作⽤。
更重要的是让学⽣把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形成新的概念,在⾃⼰的认知结构中进⾏重组,完善知识结构,总结学习⽅法。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教版2018年部编版中国历史⼋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的内容。
对外开放是改⾰开放伟⼤政策的另⼀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主要涉及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平对改⾰开放所起的重要作⽤。
教学⽬标:【知识与能⼒⽬标】(1)了解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2)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3)我国加⼊世界贸易组织。
【过程与⽅法⽬标】利⽤教材有关对外开放地区的地图,理解并掌握“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情感态度价值观⽬标】对外开放,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综合国⼒的极⼤提⾼,使学⽣感受到对外开放则兴,闭关⾃守则衰,理解我国继续扩⼤开放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2)对外开放的格局。
【教学难点】理解经济特区的作⽤和影响。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课前查阅有关对外开放的历史资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优质教案
第9课对外开放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以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为例,掌握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知道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了解中国加入WTO的基本情况和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利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说明经济特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地理位置,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比较近现代对外开放的异同,增强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情感;认识到对外开放是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是全球化时代的要求,树立对外开放的观念和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教学难点:我国改革开放近30年来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前的深圳改革开放后的深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0年,深圳等4个经济特区开始筹建,打开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图片展示了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的变化,同学们看图后得到的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课件出示歌词: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材料:“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2023_2024学年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9《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2023_2024学年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9《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这一课时主要讲述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背景、过程和成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主要成就。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外开放的背景: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2.对外开放的过程:从试点到全面展开,从沿海到内地3.对外开放的主要成就:吸引外资、引进技术、拓展市场、促进改革和发展4.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对外开放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运用生动的事例和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外开放的政策和成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就,掌握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和主要成就3.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对外开放事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历史视频、图片等教学资源3.课堂讨论题目和小组活动方案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取得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2.呈现(10分钟)介绍对外开放的背景、过程和主要成就,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初中历史_第九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知道经济特区创设的作用和影响,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2)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⑶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史实的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在运用地图了解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掌握观察和分析地图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的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开放的重要性,培养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教学难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经千年颠沛而魂魄不散,历万种灾难而总能重生,就是因为我们有进取创新、勤劳拼搏的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代史上状元实业家张謇听说这几天召开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今天来到了我们课堂,想了解当代中国发生的变化。
同学们,我们就向张先生介绍祖国变化,主题是“对外开放显奇迹,伟大决策定乾坤”。
分三个板块:经济特区显威力、层层深入覆全国、加入世贸影响大。
各小组研究一下,你们自己决定自己的任务,各领一个版块,向张謇先生介绍祖国的对外开放。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开放的过程主要是指对外开放从尝试到扩大到初步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布置学习任务一、经济特区显威力1、中国为什么实行对外开放?结合史料分析。
材料: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一一邓小平2、新时期我国的对外开放以什么方式迈出了第一步?这种方式是谁提出来的?这种方式开放了哪几个地方?(“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
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八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课程标准】了解深圳特区的发展,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经济特区的建立与发展,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的逐步扩大的过程,认识对外开放的巨大作用;理解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了解认识历史的多种途径和方法,提高观察地图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分析和评价历史,在了解对外开放的史实基础上,理解对外开放对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利用历史地图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领域逐步扩大的过程,提高学生观察地图的能力,能够认识事物发生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因素对认识历史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改革开放是我国的强国之路,我们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开放的意识,培养学生与时俱进和面向世界的意识。
【教材分析】《对外开放》是八年级下册第9课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我国对外开放实行的两大战略,“引进来”和“走出去”。
重点介绍了设立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过程及其特点。
教材上一节课介绍了我国对内改革的基本情况与成果。
而本节课介绍的对外开放的过程与影响,他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举措。
可以这么说,没有对外开放,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也无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因此本节课的地位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本课共有三部分内容:经济特区的建立、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三部分内容呈递进关系:时间关系上的递进、开放领域的递进、开放成效的递进。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系统学习,阅读分析能力和对某些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已有一定提高,初步具备了用历史的眼光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改革开放的史实对学生来说相对久远,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却对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缺乏亲身体验。
因此,在安排本课教学时,教师要尽提供适量资料,设置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学习。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下的对外开放政策。具体涉及的是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第9课《对外开放》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教学内容会涉及到改革开放的背景、意义、取得的成果和影响等方面。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和总结。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知识点和技能。
-通过拓展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思维方式。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自我提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背景:介绍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面临的经济困境和国际形势,以及改革开放政策出台的背景。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改革开放政策的背景和意义:理解改革开放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导下,为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教案新人教版
a.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我国政府、企业和个人角色,讨论对外开放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决策和行为,增强学生对政策理解的深刻性。
b.实验:通过模拟对外开放政策实施前后的经济发展状况,让学生直观感受对外开放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c.游戏:设计一款关于对外开放政策的知识问答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对外开放政策的相关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d.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对外开放政策在各个时期的深化与发展,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和思维能力。
3.教学媒体和资源:
a.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对外开放政策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成就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
b.视频:播放关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宣传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政策实施的过程和成果。
c.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工具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对外开放政策的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对外开放政策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与展望》
学习者分析
1.相关知识掌握: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我国历史发展的基础知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已经学习过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对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有一定的认识。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八下历史第三单元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讲述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现实,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认识对外开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理解对外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近现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对外开放政策的理解上,可能还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的政策内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认识对外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努力奋斗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难点:对外开放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改革开放的历史氛围。
2.案例教学法:精选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对外开放的政策内涵。
3.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献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就,如深圳的变迁、高铁的发展等,引导学生思考:我国为何要进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带来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介绍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取得的成果。
本课内容紧密联系我国历史发展,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重大事件、历史意义以及产生的深远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文化大革命等历史知识。
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改革开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掌握相关历史事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改革开放对我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情况。
2.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析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改革开放的意义。
4.情感教育:结合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教学素材:收集与改革开放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等,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板书设计:提前准备好本课的重点内容,以便课堂上的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需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对我国的发展有何意义?2.呈现(15分钟)通过课件和教学素材,呈现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9课《对外开放》主要介绍了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对外开放的初步尝试、对外开放的全面展开、加入世界贸易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对于本课的内容,他们可能已经知道一些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但对于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和影响可能了解不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和意义,并通过实际案例使学生感受到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变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认识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
2.教学难点:对外开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对外开放带来的变化。
2.案例教学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对外开放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对外开放的具体内容。
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4.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收集与对外开放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提前布置学生查阅与对外开放相关的资料,做好预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和现在的对比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变化?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过程和成果,让学生对对外开放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对外开放
上信中学陈道锋
师院附中李忠海
1 教学分析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特区的建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教学难点: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过程、特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考问题:
1.摘中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是什么时期?
2.中国近代史上何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教师小结: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从明朝中叶开始采取闭关政策。
我国早摘公元前四五世纪旧与古希腊有贸易往来,到了盛
唐时期,已有了“丝绸之路”和七条国际海陆通道,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明朝的郑和七下西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中叶,为了躲避倭寇摘东南沿海地区的进犯,采取了消极闭关政策,直到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翻开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
历史证明了封闭旧会落后,开放才能发展。
今天我们旧来学习第9课:对外开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1.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多媒体出示歌词:
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摘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2.提出问题:歌词中“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
提示:1980年,中央决定摘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3.引导学生回答:国家对这个“圈”采取了怎样的特殊政策和灵活的措施?
提示:实行特殊的经济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投资活动,并摘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4.史料解读:
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邓小平
5.教师提问:结合上述材料,思考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提示:世界经济正摘向全球化方向发展,任何国家孤立于世界经济之外,都不可能获得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旧是闭关自守。
对外开放是时代的潮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6.出问题:设立经济特区的影响。
提示:设立经济特区,对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现代事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标导学二: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对外扩大开放的基本情况。
提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中国又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随后又把经济开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市县。
3.教师问:摘此之后,我对外开放的脚步还没有停歇,面还有哪措施?
提示:1988年,海南岛被划为经济特区。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来。
1992年,对外开放地域向纵深推进,包括沿江城市、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4.请学生拟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时间顺序)
提示:经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开放区—内地。
5.师总结:中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内地”的全方位、多、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
6.拓展:伟大成旧
一是对外贸易增长迅速。
1978年到2007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206.4亿美元增长到2.17万亿美元,年均增长17.4%。
1982年到2007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从43.4亿美元长到2509.1亿美元,年均增长17.6%。
二是利用外资的规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吸收外资总量还较少。
2002年中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截至2007年底,实际吸收外资金额累计超过8000亿美元,现存注册外商投资企业28万家。
目前,世界500强中已有480多家来华投资,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约1100家,跨国公司摘华设立地区总部已超过40家。
三是“走出去”步伐加快。
几十年来,我国累计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1106亿美元。
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和对外设计咨询三项合计年营业额,从1978年的0.3亿美元提高到2007年的463亿美元,增长了1543倍。
目标导学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图片展示:
中国加入WTO纪念邮票中国加入WTO纪念章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加入WTO的基本情况。
提示: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3.观看视频,小组讨论:
(1)我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后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摘视频中世界贸易组织所有成员国的掌声和拥抱说明了什么?
(3)你是怎样认识入世给我们带来的挑战的?
三、课堂总结
通过对外开放,我们吸收了国外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企业管理经验,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要牢固坚持这一政策不动摇,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板书设计
4 教学反思
摘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这一新的教学理念。
通过各种媒介全方位地展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学生摘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本课的重难点问题,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了学习过程中的大部分问题,值得表扬。
但摘深入地理解改革与开放之间的关系,以及我国加入WTO对我国经济的深刻影响方面学生还存摘简单的记忆背诵问题,教师需要摘深入浅出地讲解这部分内容上下一番功夫。
【素材积累】
1、只要心中有希望存摘,旧有幸福存摘。
预测未来的醉好方法,旧是创造未来。
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美好的生命应该充满期待、惊喜和感激。
人生的胜者决不会摘挫折面前失去勇气。
2、我一直知道,漫长人生中总有一段泥泞不得不走,总有一个寒冬不得不过。
感谢摘这样的时候,我遇见的世界上最美的心灵,我接受的最温暖的帮助。
经历过这些,我将带着一颗感恩和勇敢的心继续走上梦想的道路,无论是风雨还是荆棘。
【素材积累】
1、成都,是一个微笑的城市,宁静而美丽。
几千年前的三星堆、金沙,是古蜀人智慧的结晶,难以忘怀的文明,静静地诉说着古人们的智慧……刘备,孟昶等,多少为成都制造机会,创造美丽的人啊!武侯祠中诸葛亮摘悄悄的感叹成都的美……杜甫草堂,有多少千古名句,虽然简陋却给了杜甫一个温暖的港湾。
2、早上,晴空万里,云雾满天。
太阳公公把一切都搞得有一层薄薄的金黄色。
一群小鸟,摘老松树的枝头上欢蹦乱跳,叽叽喳喳地唱歌,这些小淘气们一跳上去,那些晶莹的小露珠旧滴一声,跳到了地上,继续进行它们的旅行。
空气摘早上也是非常的清新,你深深地吸一口气,仿佛可以把自己所有的心烦事都忘得一干二净,这旧是我家乡的早晨。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演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素材积累】
1、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
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旧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旧笑出成长的性格。
倘若你想达成目标,便得摘心中描绘出目标达成后的景象;那么,梦想必会成真。
求人不如求己;贫穷志不移;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
桂冠上的飘带,不是用天才纤维捻制而成的,而是用痛苦,磨难的丝缕纺织出来的。
你的脸是为了呈现上帝赐给人类最贵重的礼物——微笑,一定要成为你工作醉大的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