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要求措施要求规范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7.1.1 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 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7.1.2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表7.1.2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房屋类型最小抗震墙厚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 7 8 9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层砌体房屋普通砖240 21 7 21 7 21 7 18 6 15 5 12 4 多孔砖24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 多孔砖190 21 7 18 6 15 5 15 5 12 4 ——小砌块19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多孔砖240 22 7 22 7 19 6 16 5 ————多孔砖190 22 7 19 6 16 5 13 4 ————小砌块190 22 7 22 7 19 6 16 5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I/Z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抗震区多层砖砌体结构构造柱的设置及构造措施
7—9度 时 . 梯 间 的 横 墙 与 外 墙 电
四、 三 、 五 四 交接 处
因为 砖 砌 体结 构 的墙 体 是 采 用粘 土 实 心 砖 和 混
外 墙 四 角 , 层 部 隔开 闯 横墙 ( 错 轴线 ) 外 墙 交接 处 , 与 五、 六 四 位 , 墙 与 外 纵 墙 山墙 与 内 纵墙 交接 处 , 横 7—9度 时 ,
表 1
设 计 烈度 为 9度 时 的多层 砖 房 , 屋 高度 超 过 表 1 房 规 定 l m左 右 时 ,应沿 房 屋 外墙 每 隔 4 m左 右 在 内外 墙 交 接 或 外墙 垛 处 、 墙转 角 处 以及 楼 梯 间纵 横 墙交 接 外
处 设 置构 造 柱 ( 图 1 。在 设 计 烈度 为 7度 的地 区 , 见 )
图 3 横 梁 钝 部 构 造 柱 受 力 图
在 实 际工 程 设 计 中 , 严 格 注意 构 造 柱 与大 梁 的 要
七 五
、
六 、 三 四
两 侧 , 房 间 内 外 内墙 ( 线 ) 大 轴 与外 墙 交接 处 墙交 内墙 局 接 处 部较 小 墙 垛 处 7—9度 时 , 、 楼 电
. ,
梯 间横 墙 与 外墙 交接 处 , 9度 时 内 纵墙 与 横墙 ( 线 ) 轴 交接 处
建 筑 物 抵 抗 变 形 能 力 和抗 剪 强 度 ,延 长 建 筑 物 使 用 寿命 , 保 房屋 在 罕遇 的地震 作 用 下不 致 倒 塌 。 确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B 1—8 ) G J 9 规定 了砖砌体房 加 密 设置 构 造 柱 以加 强 其抗 震 能 力 。当设 计烈 度 为 7 1
屋 总 高度 和 层数 限值 , 表 1 见 。
简述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
简述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体结构抗震构造措施是结构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是建筑物受地震动能影响时,通过强度、刚度、耗能能力和规范等多种方法来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的技术手段和措施统称。
多层砌体结构是一种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结构类型,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应充分考虑以保证地震情况下的安全性。
一、多层砌体结构设计应遵循工程设计等级及要求多层砌体结构设计应按照工程等级要求进行,房屋结构及其附属结构中砌体墙体的等级要求应符合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允许的等级要求。
二、多层砌体结构地基处理多层砌体结构的地基基础设计应符合GB50010-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的规定。
地基处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比如:采用厚度增加、地基振动抑制、地基改造和地下基础支撑等措施。
三、多层砌体结构设计上的要求(1)砌体砖砌筑时采用小砖砌筑;(2)墙体中心线要求横断面上宽度应大于或等于高度的1.5倍;(3)墙体的应力应在1.5MPa以内,偏心弯矩限值不大于许用弯矩的2/3;(4)墙体厚度必须大于或等于许用厚度的1.5倍;(5)采用细骨料混凝土板和抗震木椎的改性复合壁;(6)砌体中椎控制窗口应小于500mm,回转拱门的宽度应小于250mm。
四、多层砌体结构受力分析多层砌体结构在实施抗震设计时,不仅要求满足强度、刚度等性能要求,而且要求能够在抗震设计过程中,有效的控制屋宇结构及其组件的受力,并能有效消除屋宇结构的受力不均匀性,克服受力在抗震设计过程中的影响,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需要进行多层砌体结构受力分析,分析多层砌体结构中砌体墙体在抗震作用下的拉力、抗剪力、偏心力及承载力等组件受力情况,从而进行构件受力的有效控制。
五、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辅助措施多层砌体结构设计中,可以采用多种抗震辅助构造措施,加强结构的抗震性能。
如:地脚手架、抗震支撑、剪力墙、阻尼器和砖柱等,可以消除屋宇结构在受震作用下的受力不均匀性,改善结构抗震性能,以及结构受力分析过程中的受力不均匀性,从而有效的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模块3-3 多层砌体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3.5底部框架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5.1 概述
底部框架砌体房屋主要指结构底层或底部两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
的多层砌体房屋。 为了防止底部因变形集中而发生严重的震害,在抗震设计中必须在结构底 部加设抗震墙,不得采用纯框架布置。 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抗震墙的数量,应依据第二层与底层的纵横向侧移刚 度比值要求来确定。
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内 外墙交接处,灌实5个孔;内墙 交接处,灌实4~5个孔;洞口两 侧各灌实1个孔
(二)钢筋混凝土芯柱
对混凝土小砌块房屋,可按下表要求设置芯柱。
1.设置位置与要求 2.截面尺寸、配筋和连接的要求 (1)截面与配筋
混凝土小砌块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少于120×120mm2,芯柱混凝土 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插筋不应小于1φ12;对7度时超过五层、8 度时超过四层和9度时,插筋不应少于1φ14。
底部抗震横墙的间距应符合表3-16的要求。
表3-16底部抗震墙最大间距(m)
6 度 21 7 度 18 8 度 15 9 度 —
底部框架砖房的总高度和层数,不宜超过表4-17的限制。 表3-17总高度(m)和层数限值
6 高度
22
度 层数7Biblioteka 7 高度22度 层数
7
8 高度
19
度 层数
6
9 高度
度 层数
钢筋混凝土托墙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 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 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1.5倍梁高且不小 于1/5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 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 于100mm。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φ14,间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
砌体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n
砌体类别
0 / fV
0.0 1.0 3.0 5.0 7.0 10.0 15.0 20.0
普通粘土砖,多孔粘土砖 0.80 1.00 1.28 1.50 1.70 1.95 2.32
混凝土小砌块
1.25 1.75 2.25 2.60 3.10 3.95 4.80
0 为对应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压应力。
i2
r 1
1 2 3
ir hir / bir 1 时
kir
Et
3 ir
1 ir 4 时
kir
Et
3ir
3 ir
(b)有洞墙体
对于开有规则洞口的墙体,墙顶在单位力作用下墙
顶位移应等于各墙段侧移 之和。
1 2 3
1
K
1
第i层的横向地震剪力由第i层所有横墙承受。
(1)刚性楼盖房屋
刚性楼盖房屋:对于现浇及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
(屋)盖等。
n
V j V ji V ji k ji j
j
i 1
n
Vj k ji j
i 1
j
j
j
1
n
Vj
j
k ji
Vj
i 1
Vji
k ji
n
Vj
(2)柔性楼盖房屋
柔性楼盖:木结构等楼(屋)盖。
jm
jm
第m道横墙所 jm
分配的地震剪力,
按第m道横墙从属
面积上重力荷载 代表值的比例分
jm
配。
Vj
V jm
多层砌体抗震构造措施规范
7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7.1.1 本章适用于普通砖(包括烧结、蒸压、混凝土普通砖)、多孔砖(包括烧结、混凝土多孔砖)和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体承重的多层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的抗震设计,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
注:1 采用非黏土的烧结砖、蒸压砖、混凝土砖的砌体房屋,块体的材料性能应有可靠的试验数据;当本章未作具体规定时,可按本章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相应规定执行;2 本章中“小砌块”为“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简称;3 非空旷的单层砌体房屋,可按本章规定的原则进行抗震设计。
7.1.2 多层房屋的层数和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7.1.2的规定。
表7.1.2 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限值(m)房屋类型最小抗震墙厚度(mm)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6 7 8 90.05g 0.10g 0.15g 0.20g 0.30g 0.40g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高度层数多层砌体房屋普通砖240 21 7 21 7 21 7 18 6 15 5 12 4 多孔砖24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 多孔砖190 21 7 18 6 15 5 15 5 12 4 ——小砌块190 21 7 21 7 18 6 18 6 15 5 9 3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普通砖、多孔砖240 22 7 22 7 19 6 16 5 ————多孔砖190 22 7 19 6 16 5 13 4 ————小砌块190 22 7 22 7 19 6 16 5 ————注:1 房屋的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或檐口的高度,半地下室从地下室室内地面算起,全地下室和嵌固条件好的半地下室应允许从室外地面算起;对带阁楼的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I/Z高度处;2 室内外高差大于0.6m时,房屋总高度应允许比表中的数据适当增加,但增加量应少于1.0m;3 乙类的多层砌体房屋仍按本地区设防烈度查表,其层数应减少一层且总高度应降低3m;不应采用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4 本表小砌块砌体房屋不包括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房屋。
多层砌体房屋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1.3抗震构造措施 1.多层砖房的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
构造柱的主要功能是在竖向,起约束墙体的作用。当墙体在地震 作用时开裂后,构造柱的作用明显发挥。因此,构造柱应设置在墙体 的两端或墙体的交接部位。在交接部位设置构造柱,可以用一根柱作 为两个方向墙体的约束构件,更有利于构造柱作用的发挥。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3.房屋抗震墙的间距 房屋抗震墙的间距不应超过表11.15的规定。
4.房屋的局部尺寸限制 为了保证在地震时,不因局部墙段的首先破坏,而造成整片墙体
连续破坏,导致整体结构倒塌,必须对墙体的局部尺寸加以屋的结构布置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布置宜符合以下要求:
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 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3)横墙较少的多层砖砌体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 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允许仍按表11.13中的规定采用。
2.多层砌体房屋的最大高宽比限制 多层房屋的最大高宽比应符合表11.14的规定。
工程力学与建筑结构
2.墙角转角处的破坏 由于墙角位于房屋尽端,房屋对它的约束作用减弱;使该处抗震
能力相对降低,尤其当房屋在地震中发生扭转时,墙角处位移反应最 大,这些都是造成墙角破坏的原因。
3.楼梯间墙体的破坏 楼梯间一般层的墙体计算高度较房屋的其它部位小,其刚度较大
,因而该处分配的地震剪力也大,楼梯间顶层的墙体计算高度又较房 屋的其它部位大,稳定性差,所以容易发生破坏。
(1)在平面布置时,纵横墙宜均匀对称,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时应避免 墙体的高度不一致而造成错层;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首先,加强墙体的抗震性能。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墙体是承受地震力的主要构件,因此要保证墙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可以采用加固墙脚、加粗墙体、增加墙体纵、横向抗震钢筋等措施,提高墙体的抗震能力。
其次,改善墙与结构的连接方式。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墙体与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整个结构的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
可以采用延伸锚筋、分段配筋、梁柱骨架等措施,增加墙体与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和连接强度,提高抗震性能。
第三,设置抗震墙和剪力墙。
在多层砖砌体房屋中设置抗震墙和剪力墙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抗震墙是指在建筑的纵向和横向方向设置的由墙体组成的结构单元,主要起到分散地震力和抵抗变形的作用。
剪力墙则是指在结构的特定位置设置的墙体,能够有效地承受水平地震力,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
第四,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
多层砖砌体房屋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结构等形式来提高抗震能力。
框架结构通过设置预制混凝土柱和梁,使整个房屋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增加抗震能力。
剪力墙结构则通过设置剪力墙来分散地震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框剪结构是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相结合,既有较好的刚性,又有分散地震力的能力。
第五,加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施工程。
多层砖砌体房屋的地基条件对于抗震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可以采用加固地基、增加基础面积等措施,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此外,还要合理设计和施工地基设施工程,如引水系统、雨水排放系统等,确保房屋在地震发生后能够正常运行。
综上所述,多层砖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包括加强墙体抗震性能、改善墙与结构连接方式、设置抗震墙和剪力墙、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以及加强地基处理和基础设施工程等。
在实际施工中,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多层砖砌体房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第37讲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构造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三、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1.构造柱的设置
(1)定义——在砌体房屋墙 体的规定部位,按构造配 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 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 混凝土柱,称为混凝土构 造柱,简称构造柱。
(2)构造柱的作用 ①提高砌体的受剪承载力; (约10%~30%) ②约束砌体,提高变形能力, 增加延性和整体性; ③提高墙体的稳定性;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6)材料的强度等级要求: ①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②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7.5。
结束! 谢谢大家!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3)设置部位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1.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4)构造要求
④ ①最小截面为240mm×180mm,纵筋宜采用4Ф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 在柱上下端适当加密;6、7度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纵筋宜采用4Ф14, 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②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沿墙高每隔500mm设2Ф6水平钢筋和Ф4分布短 筋平面内点焊组成的拉结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6、7度时底部1/3楼层, 8度时底部1/2楼层,9度时全部楼层,上述拉结钢筋网片应沿墙体水平通长设置。 ③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但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 ,或与埋深小于500mm 的基础圈梁相连。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底框结构——是指底部为钢筋砼框架-抗震墙 结构,上部为多层砖砌体结构的房屋。
§2.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
1.震害特点 底部框架砖房的破坏相当严 重,破坏部位都发生在底部 框架部分。 底部框架砖房震害加重的原因: 上部纵横墙较密,不仅重量大而 且侧向刚度比下部框架大得多, 形成上刚下柔的结构体系。
第五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烈度 6 最大高宽比 2.5
7 2.5
8 2.0
9 1.5
这主要 从实际震害观察中总结得到的,为了保证房屋的稳定 性,给出的限制。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三、抗震横墙间距限制
多层砌体房屋的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主要由横墙来 承受。对于横墙,除了要求满足抗震承载力外,还 要使横墙间距能保证楼盖对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 的刚度要求。承载力要求可以通过验算来确定,而 横墙间距必须依靠楼盖水平刚度来确定。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第j层各横墙所分配到的地震剪力之和应等于该层的总地震剪力,则
(4.8)
V
m 1
n
jm
Vj
(5-4a)
Vjm为第m道横墙的侧移刚度Kjm与楼j层层间侧移Δ j的乘积
Vjm K jm j (5-4b)
(5-4c)
jm
(5-4b)代入(5-4a)给出
§5-4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多层砌体房屋可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地震作用。由于砌体 房屋刚度大,周期短,一般在0.2-0.3s,故地震影响系数 取最大影响系数。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质量与刚度沿高度 分布一般比较均匀,且以剪切变形为主,故可以按底部剪 力法计算地震作用。可取结构底部地震剪力为:
层 数
7 7 6 7
高 度
18 18 18 18
层 数
6 6 6 6
高 度
12 12
层 数
4 4
混凝土 小砌块
§5-3 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房屋总高度:指室外地面到檐口或主要屋面板板顶 的高度,半地下室可从地下室室内算起,全地下室 和嵌固好的半地下室可从室外地面算起。带阁楼的 坡屋面应算到山尖墙的1/2。
多层砌体的构造要求
8、砌块砌体的构造 Ø砌块砌体应分皮错缝搭砌,上下皮搭砌长度不得小于90mm。
当搭砌长度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水平灰缝内设置不少于 2φ4的焊接钢筋网片(横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网片 每端均应超过该垂直缝,其长度不得小于300mm。 Ø砌块墙与后砌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400mm在水平灰缝内设 置不少于2φ4、横筋间距不大于200mm的焊接钢筋网片(下图)。
3、房屋抗震横墙间距限制
注:1 多层砌体房屋的顶层,最大横墙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 2 表中木楼、屋盖的规定,不适用于小砌块砌体房屋。
4、房屋局部尺寸限制 房屋中砌体墙段的局部尺寸限值,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注:1 局部尺寸不足时应采取局部加强措施弥补; 2 出入口处的女儿墙应有锚固; 3 多层多排柱内框架房屋的纵向窗间墙宽度,不应小于1.5m。
的程度和概率就越大。 Ø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Ø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下 表的规定降低3m,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 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
注:横墙较少指同一楼层内开间大于4.20m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上。
墙对框架的附加轴力和附加剪力;其余情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Ø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的比 值,6、7度时不应大于2.5,8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应小于1.0。 Ø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 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向刚度的比值,6、7 度时不应大 于2.0 ,8度时不应大于1.5,且均不应小于1.0。 Ø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墙应设置条形基础、筏式基础或桩基。
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与抗震构造设计
浅谈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与抗震构造设计摘要:砌体结构房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构造形式。
在中、高烈度地震区,砌体结构房屋只要经过认真的抗震设计,通过合理的抗震设计、得当的构造措施、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也能够不同程度地抵御地震的破坏。
本文首先介绍了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然后详细对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砌体结构;震害情况;抗震构造;措施砌体结构是由黏土砖、混凝土砌块等砌成的结构,是我国广泛应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大量的低层、多层、中高层建筑房屋的基础、内外墙、柱等均可用砖砌体或砌块砌体结构建造,过梁、屋益、地沟等构件也可用砌体结构建造。
由于砌体是一种脆性材科,其抗拉、抗剪、抗弯强度均较低,因而砌体房屋的抗震性能相对较差。
在国内外历次强烈地震中,砌体结构的破坏率相当高。
一、砌体结构房屋震害情况砌体结构房屋抗震性能相对较差,在国内外历次强震中破坏率很高。
砌体结构房屋的受震破坏大致有如下震害现象。
1、房屋倒塌当房屋墙体特别是底层墙体整体抗震强度不足时,易造成房屋整体倒塌;当房屋局部或上层墙体抗震强度不足时,易发生局部倒塌;当个别部件构件连接强度不足时,易造成局部倒塌。
2、墙体开裂、破坏墙体裂缝形式主要是水平裂缝、斜裂缝、交叉裂缝和坚向裂缝。
墙体出现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抗剪强度不足。
高宽比较小的墙片易出现斜裂缝,高宽比较大的窗间墙易出现水平偏斜裂缝;当墙片平面外受弯时,易出现水平裂缝;当纵横墙交接处连接不好时,易出现竖向裂缝。
3、墙角破坏墙角为纵横墙的交汇点,地震作用下其应力状态复杂,因而其破坏形态多种多样,有受剪斜裂缝、受压竖向裂缝、块材被压碎或墙角脱落。
4、纵横墙连接破坏一般是因为施工时纵横墙没有很好地咬槎,连接差,加之地震时两个方向的地震作用使连接处受力复杂,应力集中,这种破坏将导致整片纵墙外闪甚至倒塌。
5、楼梯间破坏主要是墙体破坏,而楼梯本身很少破坏。
这是因为楼梯在水平方向刚度大,不易破坏,而墙体在高度方向缺乏有力支撑,空间刚度差,且高厚比较大,稳定性差,容易造成破坏。
多层砌体构造要求
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 的层数,按下表的要求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 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廊式时,应按2款要求设置构造 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 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对待。
2、构造柱构造要求 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构造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构造柱最小截面可采用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 7度时超过六层、8度时超过五层和9度时,构造柱纵向钢筋 宜采用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 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 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 3 构造柱与圈梁连接处,构造柱的纵筋应穿过圈梁,保证 构造柱纵筋上下贯通。
为了防止或减轻房屋顶层墙体的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屋面应设置保温、隔热层; 2 屋面保温(隔热)层或屋面刚性面层及砂浆找平层应设置分隔缝, 分隔缝间距不宜大于6m,并与女儿墙隔开,其缝宽不小于30mm; 3 采用装配式有檩体系钢筋混凝土屋盖和瓦材屋盖; 4 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墙体圈梁的接触面处设置水平滑动层,滑 动层可采用两层油毡夹滑石粉或橡胶片等;对于长纵墙,可只在 其两端的2~3个开间内设置,对于横墙可只在其两端各ι/4范围 内设置(ι为横墙长度); 5 顶层屋面板下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并沿内外墙拉通,房屋 两端圈梁下的墙体内宜适当设置水平钢筋;
为防止或减轻房屋底层墙体裂缝,可根据情况采取下列措施: 1 增大基础圈梁的刚度; 2 在底层的窗台下墙体灰缝内设置3道焊接钢筋网片或2φ6钢 筋,并伸入两边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3 采用钢筋混凝土窗台板,窗台板嵌入窗间墙内不小于600mm。
砌体结构6-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ζN
back 12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一般情况下,应按下式 验算。
V ≤ fVE A / γ RE
V
fVE
-墙体剪力设计值。 -砖砌体沿阶梯形截面破坏的抗震抗剪强度设计值。 -墙体横截面面积,多孔砖取毛截面面积。
第六章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第一节 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
一、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物破坏情况主要有:受震破坏、地 基失效引起的破坏和次生效应引起的破坏。 二、砌体结构房屋的破坏情况有两大类:
1、由于结构或构件承载力不足而引起的破坏; 2、因为房屋结构布置不当或在构造上存在缺陷,比如内外墙之间 以及楼板与墙体之间缺乏可靠的联结,在地震时联结破坏,房屋 丧失了整体性,墙体发生出平面的倾倒,楼板随之由墙上滑落等 等。 三、在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应用计算理论对结构进行强度 验算;另一方面,还应对房屋的体型、平面布置、材料、结构形 式等进行合理选择,对构件间的联结采取加强措施,并从结构强 度方面着眼,使构件布局合理,从而获得整个房屋的最大抗震能 back 1 力。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2、纵向水平地震剪力的分配 按墙体刚度比例分配给各纵墙。
Vim =
Dim
∑D
m =1
k
VEKi
im
back 10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课程
3、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抗侧力等效 刚度应按下列原则确定: (1)、刚度的计算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 (2)、墙段宜按门窗洞口划分,对小开口墙段按毛截面计算的刚 度,可根据开洞率乘以表6.8的洞口影响系数。
【土木建筑】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设计
对于预制板楼板、楼盖,由于整体性较差、板缝偏小混凝土 灌缝不够密实,地震时易于拉裂。9度以上地区,由于墙体开裂、 错位、倒塌引起楼板、楼盖掉落。预制板端部搁置长度过短或无 可靠的板与板及板与墙的拉接措施,也造成震害。
四、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多层砖房的震害
八
三、四 五
六、七
二、三 四
五、六
二 三、四
外墙四角, 错层部位横 墙与外纵墙 交接处较大 洞口两侧, 大房间内外
墙交接处
7、8度时,楼、电梯的四角,每隔15m 左右的横墙或单元横墙与外墙交接处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山墙与 内纵墙交接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角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的局部较 小墙垛处,7-9度时,楼、电梯的四角,9度 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
(2)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前表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均应按外墙处理。
(3)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 按上表设置构造柱;当教学楼、医院等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 单面走廊式时,应按前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 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后的层数考虑。
5.所有纵横墙交界处及横墙的中部,均应设置加强柱;该加强 柱在横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层高,在纵墙内的柱距不宜大于4.2m, 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240mm×240mm,配筋宜符合下表的要求。
位置
角柱 边柱 中柱
最大配筋率 (%)
1.8 1.8 1.4
纵向钢筋 最小配筋率 (%)
0.8 0.8 0.4
六、结构体系要合理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 同承重的结构体系;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2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4) 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 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 500mm设2Φ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 1m。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1.2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②构造柱与墙体连接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每隔500mm 设2根拉结筋,每边伸入墙体内不小于600mm,(实际做 法有抗震要求的为1000mm)。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知识拓展
4.1.2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转角处
a的取值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1.2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1.2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 2)圈梁构造要求 ━① 圈梁宜连续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封闭; ━②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刚弹性和弹 性方案房屋,圈梁应与屋架、大梁等构件可靠连接。 ━③ 圈梁的宽度宜与墙厚相同,当墙厚h≥240mm时其宽 度不宜小于2/3h,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20mm,配筋应 符合表4-6的要求。 ━④圈梁兼作过梁时,过梁部分的钢筋应按计算用量另 行增配。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4.1.2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要求
━ (3)楼、屋盖构造要求 楼、屋盖是房屋的重要横隔,能传递水平作用力、保
证房屋的整体性。对多层普通砖、多孔砖房屋的楼、屋盖, 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浇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均不应
小于120mm;装配式楼板或屋面板,板端伸进外墙的 长度不应小于120mm ,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应小于 100mm,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 ━2)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 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3.1 各类多层砖砌体房屋,应按下列要求设置现浇钢筋混整
土构造柱(以下简称构造柱):
1 构造柱设置部位,一般情况下应符合表7.3.1的要求。
2 外廊式和单面走廊式的多层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
的层数,按表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且单面走廊两侧的纵墙
均应按外墙处理。
3 横墙较少的房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的层数,按表
7.3.1的要求设置构造柱。
当横墙较少的房屋为外廊式或单面走
廊式时,应按本条2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
度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
4 各层横墙很少的房屋,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设置构造柱。
5 采用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的砌体房屋,当砌体的
抗剪强度仅达到普通黏土砖砌体的70%时,应根据增加一层的
层数按本条1—4款要求设置构造柱;但6度不超过四层、7度
不超过三层和8度不超过二层时,应按增加二层的层数对待。
表7.3.1 多层砖砌体房屋构造柱设置要求
┌
注:较大洞口,内墙指不小干2.1m的洞口;外墙在内外墙交接处己设置构造柱时应允许适当放宽,但洞侧墙体应加强。
7.3.3多层砖砌体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屋盖或木屋盖的砖房,应按表7.3.3的要求设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2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与墙体有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允许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抗震墙体周边均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钢筋可靠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