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答案8

合集下载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电路中电流的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相反,电流的计算结果为:A. 正值B. 负值C. 零D. 无法确定答案:B2. 在电路分析中,理想电压源的内阻为:A. 0欧姆B. 无穷大欧姆C. 1欧姆D. 任意值答案:A3. 欧姆定律的公式是:A. V = IRB. I = VRC. R = VID. V = RI答案:A4. 电路中并联电阻的总电阻值与各并联电阻的关系是:A. 总电阻等于最小电阻B. 总电阻大于任一并联电阻C. 总电阻小于任一并联电阻D. 总电阻等于所有并联电阻之和答案:C5.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表明:A.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B.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C. 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D. 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不等于进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答案:A6.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表明:A.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等于零B.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大于零C.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小于零D. 沿着任意闭合回路的电压之和可以是任意值答案:A7. 在RLC串联电路中,当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的阻抗相等时,电路处于:A. 谐振状态B. 并联谐振状态C. 串联谐振状态D. 非谐振状态答案:C8. 电感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L(di/dt)B. V = L(di/dt)^2C. V = L(di/dt)^-1D. V = L(di/dt)^1/2答案:A9. 电容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是:A. V = 1/C ∫i dtB. V = C ∫i dtC. V = 1/C iD. V = C di/dt答案:A10. 理想变压器的变比为:A. 原副线圈匝数之比B. 原副线圈匝数之和C. 原副线圈匝数之差D. 原副线圈匝数的倒数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当电路中的电阻R为10欧姆,电流I为0.2A时,电压V等于________V。

【免费下载】电路分析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第5章和第8章

【免费下载】电路分析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习题答案-第5章和第8章

第5章5.1解:s /rad LC 710811-⨯==ωHz LC f 571021082121⨯≈⨯⨯==-ππA .R U I 050108170-⨯==V L I U CO 2500==ω5.2解:(1)Ω61150252===max P U R H .C L 01601010250011622=⨯⨯==-ω(2)2406110102500250062=⨯⨯⨯==-R L Q ω通频带: 42102402500.Q ===ωω∆5.3解:(1)Ω3400==max I U R (2)H I U L L 1200010150300300=⨯⨯==-ω(3)F .L C μω250120==(4)15203000===S L U U Q 5.4解:(1)mH ...I U L L 05010591220100600=⨯⨯⨯==πω Ω100==I U R (2)5021000===S L U U Q(3)4010183⨯==.Qf f ∆5.5解:(1)MHz LC f 221==π (2)2402010641022660.R L Q =⨯⨯⨯⨯==-πω(3)A .R U I s 202040===(4)V .QU U S C 81600==5.6解:(1)Ωk R 51010503=⨯=- (2)F .U I C C C μω2505000501060300=⨯⨯==- (3)H ..C L 16010250500011622=⨯⨯==-ω (4)2560.CR Q ==ω5.7解:电流表读数为零,说明发生了并联谐振。

(1)F .L C μω530103002500113220=⨯⨯==-(2)︒∠=︒∠⨯==605339602555./R I U (3)︒∠==60255/I I R ︒-∠=⨯⨯︒∠==-3053010300250060533930.j .L j U I L ω ︒-∠-=-=30530.I I L C 5.8解:s/rad LC 5100010==ω 5100.CR Q ==ω s /rad Q 40010==ωω∆5.9解:(1)501020101360=⨯⨯==f f Q ∆(2)H .Q R L 183501021010630≈⨯⨯⨯==πω(3)F R Q C μπω796101010250360≈⨯⨯⨯==5.10解:(1)Ω010*********.I P R S ≈⨯==-(2)V ..R I U S 0202010=⨯==(3)nH ..I U L L 05010220002060≈⨯⨯==ω(4)mF .U I C L 510202020060≈⨯⨯==ω5.11 解:(1) 247pF 。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电路分析基础(第四版)课后答案第1章
目录 Contents
•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 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 •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 电路分析的应用
01
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
电路的定义和组成
总结词
电路是由若干个元件按照一定的方式连接起来,用于实现电能或信号传输的闭 合部分组成。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设备,负载是消 耗电能的设备,中间环节则包括导线和开关等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的元件。
详细描述
电流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电压是指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功 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电功或电能消耗,能量则是指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力作用而具有的势能。这些物理量 在电路分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02
电路分析的基本定律
欧姆定律
总结词
欧姆定律是电路分析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 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路元件的分类
总结词
电路元件可以分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两大类。
详细描述
线性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系可以用线性方程表示,而非线性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关 系则不能用线性方程表示。常见的线性元件包括电阻、电容和电感,而非线性元 件有二极管、晶体管等。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总结词
电路的基本物理量包括电流、电压、功率和能量等。
详细描述
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为未知量,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求解各网 孔电流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具有多个网孔的电路,特别是网孔较多的复杂电路。
04
电路分析的应用
电阻电路的分析
总结词
电阻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类型,其分析方法 主要包括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
详细描述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电路基础1. 确定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电流定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组来求解未知的电压和电流值。

2. 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

- 使用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电路的等效电阻。

3. 应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 根据欧姆定律 \( V = IR \),可以计算出电路中的电压或电流。

第二章:直流电路分析1. 使用节点电压法分析电路。

- 选择一个参考节点,然后对其他节点应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2. 使用网孔电流法分析电路。

- 选择电路中的网孔,对每个网孔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出方程组并求解。

3. 应用叠加定理解决复杂电路问题。

- 将复杂电路分解为简单的子电路,然后应用叠加定理计算总的电压或电流。

第三章:交流电路分析1. 计算交流电路的瞬时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 根据交流信号的表达式,可以计算出不同参数。

2. 使用相量法分析交流电路。

- 将交流信号转换为复数形式,然后使用复数运算来简化电路分析。

3. 计算RLC串联电路的频率响应。

- 根据电路的阻抗,可以分析电路在不同频率下的响应。

第四章:半导体器件1. 分析二极管电路。

- 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分析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使用晶体管放大电路。

- 分析晶体管的共发射极、共基极和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并计算放大倍数。

3. 应用场效应管进行电路设计。

- 根据场效应管的特性,设计满足特定要求的电路。

第五章:数字逻辑电路1. 理解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 描述不同逻辑门(如与门、或门、非门等)的逻辑功能和电路实现。

2. 使用布尔代数简化逻辑表达式。

- 应用布尔代数的规则来简化复杂的逻辑表达式。

3. 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 根据给定的逻辑功能,设计出相应的组合逻辑电路。

第六章:模拟集成电路1. 分析运算放大器电路。

- 根据运算放大器的特性,分析电路的增益、输入和输出关系。

2. 设计滤波器电路。

电路 第四版 答案(第八章)

电路 第四版 答案(第八章)

第八章 相量法求解电路的正弦稳态响应,在数学上是求非齐次微分方程的特解。

引用相量法使求解微分方程特解的运算变为复数的代数运运算,从儿大大简化了正弦稳态响应的数学运算。

所谓相量法,就是电压、电流用相量表示,RLC 元件用阻抗或导纳表示,画出电路的相量模型,利用KCL,KVL 和欧姆定律的相量形式列写出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代数方程加以求解,因此,应用相量法应熟练掌握:(1)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2)KCL,KVL 的相量表示;(3)RLC 元件伏安关系式的相量形式;(4)复数的运算。

这就是用相量分析电路的理论根据。

8-1 将下列复数化为极坐标形式:(1)551j F --=;(2)342j F +-=;(3)40203j F +=; (4)104j F =;(5)35-=F ;(6)20.978.26j F +=。

解:(1)a j F =--=551θ∠ 25)5()5(22=-+-=a 13555arctan-=--=θ(因1F 在第三象限) 故1F 的极坐标形式为 135251-∠=F(2) 13.1435)43arctan(3)4(34222∠=-∠+-=+-=j F (2F 在第二象限) (3) 43.6372.44)2040arctan(40204020223∠=∠+=+=j F (4) 9010104∠==j F (5) 180335∠=-=F(6) 19.7361.9)78.220.9arctan(20.978.220.978.2226∠=∠+=+=j F注:一个复数可以用代数型表示,也可以用极坐标型或指数型表示,即θθj ae a ja a F =∠=+=21,它们相互转换的关系为:2221a a a += 12arctan a a =θ和 θcos 1a a = θsin 2a a =需要指出的,在转换过程中要注意F 在复平面上所在的象限,它关系到θ的取值及实部1a 和虚部2a 的正负。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课后答案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

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 、I 2 、I 3。

解 61=I A ,32-=I A ,63=I A1-5 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 1214=--=I A ,39442103=⨯+⨯+=AB U V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U +⨯-=253050,即有 30=U V1-8 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 电阻功率:123223=⨯=ΩP W ,82/422==ΩP W电流源功率:0)6410(22=--=A P , 4141-=⨯-=A P W 电压源功率:2021010-=⨯-=V P W , 4)221(44=-+=V P W2-7 电路如图题2-7所示。

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 1262=⨯=S U V349122==I A112/12/33===S U P I A 3/1313/420=++=I A Ω==121123RΩ2-+-+V 50A3U 3W123=PΩ===13363/13120I U R S eq2-9 电路如图题2-9所示。

求电路中的电流1I 。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1123553I I I =⨯=1113==I A所以,有131321+=+=I I I I 解得 5.01-=I A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

已知213I I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 KCL :6021=+I I 213I I =解得 451=I mA, 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Ω解 (a)由于有短路线,Ω=6AB R , (b) 等效电阻为Ω=+=++=1.15.25.15.01//)1//11(1//1AB R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3-4(1)ψu1-ψu2=120°,(2)ψ1=-90°,ψ2=-210°
3-5(1) , ;(2)u3=100sin(ωt+50°)V
3-6(1)i1=14.1 sin(ωt+50°)A;(2)u2=300 sin(ωt-60°)V
3-8(1)R;(2)L;(3)C;(4)L
3-9i=2.82sin (ωt-30°)A,Q=19.88var
第4章习题参考答案
4-1(a) , ;(b) ,
4-2Y=(0.06-j0.08) S,R=16.67Ω,L=0.04Ω
4-3
4-4
4-5 , , , ,
4-6 , , , ,
4-7 ,
4-8(a)30V;(b)2.24A;(c)14.49V
4-9(a)10V;(b)10A;(c)10V
4-10US=15.65V
2-17I1=4/5A,I2=-3/4A,I3=2A,I4=31/20A,I5=-11/4A
2-18I1=0.5A,I2=-0.25A
2-19I3=1A
2-20I5=-1A
2-21(1)I5=0A,Uab=0V;(2)I5=1A,Uab=11V。
2-22IL=2A
2-23IS=35/3A,R0=2Ω
第2章习题参考答案
2-12.4Ω,5A
2-2(1) 4V,2V,1V;(2) 40mA,20mA,10mA
2-31.5Ω,2A,1/3A
2-46Ω,36Ω
2-52A,1A
2-61A
2-72A
2-810A
2-9I1=1.4A,I2=1.6A,I3=0.2A
2-10I1=0A,I2=-3A,P1=0W,P2=-18W
3-10u=44.9sin (314t-135°) V,Q=3.18var

电路分析基础(马颖)参考答案 (1)

电路分析基础(马颖)参考答案 (1)
6-12(1)PY= 1452W,P△= 4356W;(2)PY= 484W,P△= 1452W。
第7章习题
7-3顺向串联L= 0.8H,反向串联L= 0.4H,同侧并联L= 7/40 H,异侧并联L= 7/80 H。
7-5u34=0.1costV。
7-10f0= 15.9Hz。
1-8(a)R= 7Ω;(b)R= 5Ω;(c)R= 0.3Ω;(d)R= 0.75Ω。
1-10(a)PUs=PIs=-18W;(b)PUs= 9W,PIs=-18W。
1-11(1) ;
(2)U2= 80V,I=I2= 10mA,I3= 0A;
(3)U2= 0V,I=I3= 50mA,I2= 0A。
电路分析基础主编马颖部分习题参考答案章习题1120v12r20
《电路分析基础》主编马颖
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习题
1-1I3= 2A,I3=-6A,US= 20V。
1-2R= 20Ω;P= 20W。
1-3 6V,-30V
1-4 -10A,-4V,-30V
1-5 2V,-30V
1i= 35Ω。
1-19I4= 13mA,I5= 3mA。
第2章习题
2-6(a)3.4Ω;(b)2Ω;(c)2Ω;(d)2Ω;(e)7Ω;(f)6Ω。
2-8I1= 6A,I2=-2.5A,I3=-3.5A。
2-9I1= 4A,I2= 1A,U1=8V,U3=-12V。
2-10I1=-4/15 A,I2= 26/15 A,PUs= 1.6W,PIs=-49.3W。
2-11I1=-0.4A,I2= 2A,I3= 1.6A,U3=148V。
2-12I1=5/7A,I2=9/14A,PUs1=-50/7 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