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刹车受力情况的两种分析方法令狐烈

合集下载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系统工作原理一、引言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代步工具,而刹车系统是自行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

二、刹车系统的组成部分自行车刹车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 1. 刹车手柄:用于操控刹车系统的装置,骑车人通过手柄施加力量来刹车。

2. 刹车线:连接刹车手柄和刹车器的线条,通过拉伸刹车线来操控刹车器的运动。

3. 刹车器:通过施加摩擦力来减缓车轮转动的装置。

三、机械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机械刹车系统是最常见的刹车系统之一,它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刹车手柄的操作骑车人通过握住刹车手柄并施加力量,将力量传递到刹车线上。

2. 刹车线的张紧当刹车手柄施加力量时,刹车线被拉紧,传递力量到刹车器。

3. 刹车器的运动刹车器收到力量后,会被推动,移动到车轮上。

4. 刹车片的接触刹车器的移动使刹车片与车轮产生接触,产生摩擦力。

5. 车轮减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达到刹车的效果。

四、液压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刹车系统在高端自行车中常见,它的工作原理如下:1. 刹车手柄的操作骑车人通过握住刹车手柄并施加力量,将力量传递到刹车油管中。

2. 刹车油管的传递刹车油管中充满了刹车液,当刹车手柄施加力量时,刹车液被挤向刹车器。

3. 刹车器的运动刹车液推动刹车器的活塞移动,使刹车片与车轮接触。

4. 车轮减速刹车片与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使车轮减速。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刹车系统在日常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1. 刹车失效可能的原因: - 刹车线松弛或断裂 - 刹车器磨损严重 - 刹车片磨损严重解决方法: - 调整或更换刹车线 - 更换刹车器或刹车片2. 刹车过于灵敏可能的原因: - 刹车线张力过大 - 刹车片太新或太硬解决方法: - 调整刹车线张紧度 - 磨损刹车片的表面,使其变得光滑六、总结自行车刹车系统的工作原理有机械刹车系统和液压刹车系统两种。

机械刹车系统利用刹车手柄、刹车线和刹车器之间的力学传动来实现刹车效果,而液压刹车系统则利用刹车液的压力传递来实现刹车效果。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

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作者:鲁明来源:《初中生世界·八年级物理版》2013年第03期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当两物体相互接触,相互挤压,并做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摩擦力.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我们总是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下面就以自行车为例来加深对摩擦力的认识.一、自行车上的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自行车上的静摩擦都是有益的.各部件的固定和安装都要用到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把它们旋紧,主要目的就是增大部件之间的摩擦力.如前叉和龙头的固定、连接鞍座在车架上固定、前后轮在车架上固定、脚蹬在曲柄链轮上固定等;后轮胎和地面的摩擦也是静摩擦,因为它是驱使自行车前进的力,所以它也是有益的摩擦力;刹车时刹皮和车轮之间的摩擦能有效地控制车子的行进,所以它也是有益的.自行车上的动摩擦都是有害的.如中轴、前车轴、后车轴、前叉合件、脚踏轴等部件,同时包括刹车把手,它们在转动过程中极易使部件磨损,造成传动或转动障碍,所以它们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二、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部位和方法1.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二是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1)在自行车上有很多部位都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具体见下表.(2)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的,具体见下表.2.自行车上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来减少摩擦;二是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来减少摩擦.(1)以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的部位和方法见下表.(2)自行车上也有通过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的方法来减少摩擦的,比如在链条和轴承处.三、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1.脚蹬自行车启动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如果问自行车是怎样前进的?很多同学都会说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因为人用力蹬,所以车向前进”.实际上如果找一辆可以三点支撑的自行车(如图1),支起它的后撑脚,用手摇动脚踏使后轮转动起来,发现自行车是丝毫不前进的.所以自行车后轮还必须与地面接触才能前进.那为什么后轮着地时蹬车车就能前进呢?当我们骑在自行车上时,由于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有压力,轮胎和地面之间不光滑,因此自行车与路面之间有摩擦力.那么这个摩擦力的方向是什么呢?这里结合图示加以受力分析.首先,当脚对脚蹬施加向下的作用力F时,链条带动飞轮向前(本文中是以向右为前,向左为后)转动,从而带动后轮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2箭头所示.此时后轮相对于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如图3的箭头所示.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后轮产生了向前的静摩擦力f,从而推动自行车能够前进,这就是自行车前进的动力,如图4所示.所以我们把自行车的后轮称为主动轮,而把前轮称为从动轮,是“被迫”旋转的,起辅助行驶和辅助平衡的作用.那前轮此时是否受到摩擦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此时地面对后轮产生了向前的静摩擦力,使自行车向前运动起来,此时前轮相对于地面向前滚动,如图5箭头所示.而且地面又是粗糙的,所以前轮受到了地面的滚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地面对前轮产生的滚动摩擦力f的方向是向后的.如图6的箭头所示.那么前轮所受滚动摩擦力有什么用?是用来阻碍自行车的运动的,其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正是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车能够做匀速直线运动.2.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当停止踏动脚踏板时,链条和外套都不旋转,但整辆自行车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运动的状态,此时前轮和后轮都相对于地面向前运动,如图7箭头所示.因此地面对前轮和后轮都产生向后的滚动摩擦力f,如图8箭头所示.由于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根据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自行车处于减速状态.3.刹车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力,阻碍后轮沿顺时针转动方向转动.因为接触面所受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如果此时手握刹车把手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得越慢.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后),强大的滑动摩擦力f 的方向与自行车前进方向相反(如图9箭头所示),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使自行车迅速减速(或迅速停止运动).4.人通过走路推动自行车行驶时车轮所受的摩擦力方向当人们在地上推自行车前进时,前轮和后轮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示意图如图8所示.那谁和这两个力平衡呢?脚对地面向前的摩擦力.通过对自行车上的摩擦现象的再认识,我们不但进一步巩固了物理知识,而且能够和实际生活相联系,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体会到物理知识和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自行车刹车原理

自行车刹车原理

自行车刹车原理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是通过摩擦力使车轮停下来。

自行车的刹车系统通常由刹车手柄、刹车线、刹车器和刹车垫组成。

当骑车人拉动刹车手柄时,刹车线会传递拉力给刹车器,刹车器通过垫片与车轮接触,产生摩擦力。

刹车垫通常由橡胶或者其他摩擦系数高的材料制成,它们能够与车轮产生较大的摩擦力。

当刹车手柄被拉动时,刹车线将拉动刹车器,使刹车垫与车轮产生紧密接触。

由于刹车垫与车轮之间的摩擦力,车轮被阻止转动,从而使自行车减速甚至停下来。

刹车垫与车轮间的摩擦力大小取决于刹车手柄的拉力大小以及刹车垫与车轮之间的接触面积。

较大的拉力和较大的接触面积将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更有效地减速或停止自行车。

需要注意的是,刹车的效果也受到路面状况和骑车人的重量等因素的影响。

在湿滑的路面上或者骑车人较重的情况下,刹车的效果可能会减弱。

因此,在刹车时,骑车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适度施力,以确保安全停车。

总的来说,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是利用刹车垫与车轮间的摩擦力来减速或停止自行车的运动。

合理使用刹车系统,能够有效保障骑行安全。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教学内容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教学内容

自行车受到的摩擦力分析自行车上的摩擦力研究报告认识了摩擦力,探究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并知道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摩擦力通常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几种。

滑动摩擦力是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有两个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活动中,有些摩擦是有利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

我们总是要增大有益的摩擦,减小有害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多种:1、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2、用减小压力的方法来减小摩擦;3、利用滚动摩擦来减少摩擦;4、给某些部件加润滑剂;5使两个接触面彼此分开,如:气垫船、磁悬浮列车都是利用这种方法减小摩擦的。

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摩擦力,锻炼自己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了解物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我们对结构比较简单,应用比较广泛的自行车进行了研究。

研究方式:1、查阅教材进一部熟悉有关摩擦力的知识。

2、拆卸、观察自行车的结构。

找出与摩擦力有关的部分。

3、询问老师、家长和修车师傅有关自行车的一些问题。

4、亲自去骑不同类型的自行车,具体体会它的不同之处。

5、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有关自行车的资料。

6、分组分析讨论,大家合作,形成实验报告。

研究内容:一、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自行车的种类很多,不管是哪种自行车,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都差不多。

自行车上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大抵有两种: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自行车很多地方都采用了第一种方法来增大摩擦-----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例如:图1:自行车的把手做成有花纹的图2:自行车的踏脚有花纹图3:轮胎做有花纹自行车也有一些地方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如:自行车上用来固定零件的螺丝和螺帽必须要悬紧,以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防止螺帽脱落(如图4)。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方法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方法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方法
自行车的刹车原理方法主要有两种:摩擦制动和鼓式制动。

1. 摩擦制动:
摩擦制动是指通过摩擦力来制动自行车的轮胎和制动器。

常见的摩擦制动方法有:- 前刹车:通过手柄控制刹车杆牵引刹车线索,使刹车橡皮垫或刹车鞋与车轮边缘摩擦,产生刹车效果。

- 后刹车:通过脚踏刹车踏板将力量传导到刹车橡皮垫或刹车鞋上,与车轮边缘摩擦,产生刹车效果。

2. 鼓式制动:
鼓式制动是指通过摩擦力和机械推动来制动自行车的轮胎和制动器。

常见的鼓式制动方法有:
- 前鼓刹:通过手柄控制刹车线索牵引刹车槽的摩擦制动鞋与鼓片之间的摩擦来制动车轮。

- 后鼓刹:通过手柄控制刹车线索牵引刹车槽的摩擦制动鞋与鼓片之间的摩擦来制动车轮。

无论是摩擦制动还是鼓式制动,其原理都是通过产生摩擦力来减慢自行车的速度或停下来。

刹车时,需要通过手柄或脚踩力量传导到刹车槽或制动器,使制动力传递给车轮上的刹车橡皮垫、刹车鞋或鼓片,与车轮边缘产生摩擦,从而制动自
行车的运动。

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刹车

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刹车

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刹车自行车是一种受欢迎的交通工具,而刹车则是保障骑行安全的重要装置。

正确使用自行车刹车可以有效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自行车刹车,以确保骑行过程中的安全。

1. 检查刹车系统在骑行之前,应该仔细检查自行车的刹车系统。

主要包括刹车手柄、刹车线和刹车块。

确保刹车手柄的操作顺畅,刹车线没有松弛或损坏,并且刹车块与车轮之间的间隙合适。

如果发现任何问题,应该及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零件。

2. 理解刹车原理正确理解自行车刹车原理对于正确使用刹车至关重要。

自行车刹车主要依靠摩擦力产生的阻力来减速或停车。

当刹车手柄被拉动时,刹车线会收紧,使刹车块与车轮摩擦,从而减慢或停止车轮的旋转。

3. 前后刹车配合使用在骑行过程中,前后刹车应该配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制动效果。

通常情况下,前刹车负责减速,后刹车负责稳定车身和减少滑倒的风险。

同时按下前后刹车手柄,使两个刹车块均匀接触车轮。

4. 刹车力度控制正确的刹车力度控制可以避免车轮猛烈刹停或滑动,造成不必要的危险。

初学者应该逐渐增加刹车力度,以熟悉刹车时的感觉。

在刹车时,应该用适度的力量拉动刹车手柄,避免过度刹车造成车轮阻塞。

5. 提前预刹在需要减速或停车的时候,应该提前预刹。

不要等到临近需要停车的地点才刹车,这样会增加突然停车的风险。

提前预刹可以使骑行更加平稳,减少刹车时的冲击力。

6. 刹车时换档刹车时应该注意换档的问题。

在减速或停车之前,应该提前换到合适的档位,以便重新起步时可以更加轻松。

同时,换档时要放开刹车手柄,避免对车轮造成不必要的摩擦。

7. 不要过多依赖刹车刹车是确保安全的重要手段,但不应该过多依赖刹车。

在骑行过程中,应该尽量提前预刹,通过调整速度和姿势的方式减少刹车的使用。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刹车系统的磨损,还能提高骑行效率。

8. 定期维护刹车系统最后,定期维护刹车系统是确保刹车正常运行的关键。

刹车线应该保持紧绷,并定期清洁和润滑。

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该及时修理或更换相关部件。

自行车刹车的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的工作原理

自行车刹车的工作原理摩擦刹车是最常见的自行车刹车方式,分为V型刹车和碟刹车两种。

1.V型刹车V型刹车是通过对轮辋上的金属或橡胶制动块施加压力,产生摩擦来实现刹车效果的。

V型刹车主要由制动把手、制动手柄、制动拉线、制动块和制动臂组成。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骑手按下制动把手时,制动手柄会向内旋转,拉动制动拉线。

-制动拉线的拉力会传递到制动把手下方的制动臂上,使制动臂旋转。

-制动臂旋转过程中,制动块与轮辋接触,并施加一定的压力。

-轮辋旋转时,制动块与轮辋产生摩擦力,从而减慢、停止自行车的运动。

2.碟刹车碟刹车使用平面刹车盘和制动卡钳来实现刹车效果,具有更强的刹车力度和更好的散热性能。

碟刹车主要由制动把手、制动手柄、制动拉线、刹车盘、制动卡钳和刹车片组成。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骑手按下制动把手时,制动手柄会向内旋转,拉动制动拉线。

-制动拉线的拉力通过制动卡钳传递到刹车片上。

-制动卡钳夹住刹车盘,使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

-刹车盘与轮辋相连,当轮辋旋转时,刹车盘与刹车片之间产生摩擦力,减慢、停止自行车的运动。

液压刹车使用液压力来传递和放大刹车力,具有更好的刹车效果和响应速度。

液压刹车主要由制动手柄、液压线、刹车片、刹车油管、刹车卡钳和制动液组成。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骑手按下制动手柄时,制动手柄的活塞会向内移动。

-活塞的运动会使刹车油管中的刹车油产生压力。

-刹车油通过液压线传递到刹车卡钳上的活塞。

-活塞的运动使刹车卡钳内的刹车片与刹车盘接触,并产生摩擦力。

-刹车盘与轮辋相连,当轮辋旋转时,刹车盘与刹车片间的摩擦力减慢、停止自行车的运动。

总结:自行车刹车的工作原理分为摩擦刹车和液压刹车两种。

摩擦刹车通过制动块与轮辋产生的摩擦力来减慢自行车的速度,其中V型刹车通过制动臂和制动块施加压力实现,碟刹车通过刹车卡钳夹住刹车盘实现;液压刹车则利用液压力传递和放大刹车力,通过刹车片与刹车盘的摩擦来减慢自行车的运动。

无论是哪种刹车方式,都需要稳定可靠的制动系统来保证骑行的安全。

自行车刹车问题研究

自行车刹车问题研究

自行车刹车问题研究作者:罗坤胜陈恩谱来源:《新课程·下旬》2018年第10期摘要:利用自行车后轮刹车模型,研究车辆刹车时的加速度的决定因素,得到了两个结论:其一,刹车捏得较松时,后轮静摩擦力使车体减速,且捏得越紧,加速度越大;其二,刹车捏得太紧时,后轮将相对地面滑动,滑动摩擦力使车体减速,且加速度将保持不变,与捏刹车的松紧无关。

利用物理知识,探讨了捏后轮刹车的问题。

关键词:自行车刹车;车体;打滑;钢圈;角加速度;转动惯量说明一下,本文讨论的是捏后轮刹车的情况。

一、问题的提出捏刹车时,刹车片与后轮钢圈之间产生压力,进而使得刹车片对后轮钢圈产生滑动摩擦力,这个摩擦力使后轮角速度减小(即产生角加速度);可是自行车车体减速,并不能靠这个滑动摩擦内力来实现,而是需要系统外力,这个系统外力只能是地面给车胎的摩擦力。

那么,这个地面摩擦力是如何产生的?这个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另外,刹车捏得越紧,车体减速就越快,即加速度大,这意味着地面对车胎的摩擦力增大了,那么,地面摩擦力怎么会随着捏刹松紧而变化呢?刹车片对钢圈的滑动摩擦力,与地面给车胎的摩擦力具体是什么定量关系?二、问题的分析若地面给车胎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由Ff=μFN可知,这个摩擦力就不会随着捏刹松紧而变化,很明显,这个摩擦力要变化,就只能是静摩擦力;经验表明,捏刹不够紧时,并不会出现车胎打滑的现象,车轮在地面上仍然是纯滚动——车胎上与地面接触的那个点仍然相对地面是静止的,因此,地面对车胎的摩擦力,一般情况下,就一定是静摩擦力。

刹车片对钢圈的摩擦力,使后轮角速度减小的同时,如果地面光滑,则车体将维持原来的速度,那么,车胎上与地面接触处对地将有向前的相对速度:V相对=V-WR——也就是说,地面粗糙时,车胎上与地面接触处有相对地面向前的运动趋势,因此地面就对车胎产生一个向后的摩擦力,由于车轮在这个摩擦力作用下能够向前滚动,这就可能导致车胎上与地面接触处仍然相对地面静止,即这个摩擦力是可能是静摩擦力——或者说,如果静摩擦力足以维持车胎上与地面接触处相对地面静止(所需静摩擦力未超过最大静摩擦力),则这个摩擦力就是静摩擦力;若刹车捏得越紧,则后轮角速度减小越快,车胎上与地面接触处相对地面向前运动的趋势越强烈,会导致静摩擦力增大。

自行车骑行知识-18.刹车技巧

自行车骑行知识-18.刹车技巧

刹车技巧刹车-前,后,同时?.既然你的自行车有两个刹车,一手一个,那么当你想又快又安全的停下时,你应该注意如何使用你的前刹和后刹。

传统说法认为应该同时使用两个刹车。

这可能是对初学者最好的方式,他们还没有学会有一定技巧的刹车。

这个阶段也是必需的,如果你没有经过这个阶段,永远也学不会像专业车手那样只利用前轮来在最段的距离内刹停自行车最大减速方式-惊吓停车任何自行车最快停下的方式是把刹车力量应用在前轮上以至于后轮即将离地抬起。

在这种情况下,后刹对整车没有产生向后的阻力,因为它和地面之间没有什么压力。

我不会从车把上翻过去吗在地面摩擦力较小或前胎暴胎的情况下使用后刹是正确的,但在干燥路面上停车,前刹就可以提供最大的停车力道,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中都是如此。

只有你花一些时间学会正确使用前刹你才能成为一个名更安全的车手。

许多车手因为害怕从把横上翻过去而不敢使用前刹,但其实只要你正确使用前刹,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

. 只信任后刹的车友一般习惯于使用后刹来减速,直到突然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在惊恐下他抓住他并不熟悉的前刹像捏后刹一样的用力希望能提供足够的停车阻力。

而这就导致了大家经常看到的"人从车把上翻过"的摔车事件。

Jobst Brandt 有一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说,"车把摔车事件"不是因为刹车刹的太猛,而是因为用力刹车时没有把车把向前推从而给人体自身的前进产生向后的阻力:结果是自行车停下了而人的身体继续向前进,直到大腿碰到把横,而此时车子无法支持失去重心的人体而翻倒。

这种翻车事件不会产生在只用后刹的情况下,因为当后轮离地车子快翻时车子就不在受到来自后轮或者任何地方的阻力,在重力作用下车子又会恢复平衡的状态(这一段译者改的比较多)。

不幸的是,这样只用后刹会比只用前刹多一倍的制动距离,因此对后刹太过依赖对骑得快的车友是不安全的。

在用力刹车时两臂用力前推来避免翻车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在家进行简单的修理自行车刹车

如何在家进行简单的修理自行车刹车

如何在家进行简单的修理自行车刹车在日常生活中,自行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常用工具。

而自行车的刹车系统是保证骑行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长时间使用和磨损,自行车刹车可能会出现失灵或效果不佳的情况。

为了确保骑行时的安全,掌握一些简单的修理自行车刹车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检查刹车线和制动块修理自行车刹车的第一步,需要检查刹车线和制动块的状况。

首先,检查刹车线是否过于松弛或过于紧绷,过松或过紧都会影响刹车的效果。

如果发现刹车线太紧,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丝来松弛它;如果刹车线太松,则需要通过旋转刹车手柄上的调节螺丝来紧绷它。

而制动块是刹车系统的重要部件,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其磨损程度。

当制动块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及时更换以保证刹车的效果。

二、调整制动手柄制动手柄是控制刹车力道的重要部分,如果制动手柄调整不当,会导致刹车失灵或刹车过于剧烈。

在调整制动手柄之前,需要确保刹车线的松紧度已经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然后,可以通过旋转制动手柄上的螺丝来调整制动手柄的位置,使其与手柄自然的角度相配合。

不同自行车的制动手柄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在调整时需要根据自行车的具体情况来操作。

三、清洁和润滑刹车零件刹车零件在长时间使用中会受到灰尘、泥土等杂质的侵蚀,造成摩擦阻力增大或刹车失灵。

因此,定期清洁和润滑刹车零件是维护刹车系统正常工作的重要环节。

清洁刹车零件时,可以使用柔软的刷子和清洁剂将刹车齿盘、制动块等部件进行彻底清洁,然后再使用适当的润滑剂涂抹在关键部位,提高刹车的灵敏度和防止生锈。

四、修复刹车拉线自行车刹车的拉线是连接刹车手柄和制动块的重要部分,如果刹车拉线损坏或丢失,刹车就无法正常工作。

当发现刹车拉线有问题时,可以尝试修复或更换。

修复刹车拉线需要将损坏的部分剪掉,然后重新调整长度,确保与刹车手柄和制动块的连接紧密,并通过刹车手柄上的螺丝固定好。

五、调整刹车齿盘刹车齿盘是刹车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能够提供刹车力道。

如果刹车齿盘位置调整不当,刹车系统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

运动自行车刹把角度、刹把刹车行程及刹车技巧讲解

运动自行车刹把角度、刹把刹车行程及刹车技巧讲解

每人的爱车上都有执掌着生杀大权的东西-刹车,这个东东大家都会用,可是要如何正确的去使用这就是很大个问题了,希望每一位热爱自行车运动的车友都能够耐心阅读!可能大家觉得我提出这个问题很啰嗦,刹车谁不会用啊!可是刹车使用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机械运动,不是停时捏死走时松开就完事了。

刹车存在着很大的技术含量哦~~合理正确的使用刹车是作为衡量一个合格车友的标准,也是能够给大家带来安全快乐的骑行的法宝。

很多车手使用刹车有如下境况1、编队骑行时突然刹车。

2、停车时突然刹车。

3、停车时突然刹车并甩尾以上这些是比较典型的,都是不可取的,原因是这些车手对于刹车的理解是错误的那么如何正确的使用刹车呢???以山地车为例,如何调整刹车有两个关键,一个是刹把的角度,一个是刹车的力度。

这都是能够合理使用刹车的关键。

刹把的角度:就是刹把在车把上的角度。

坐在车上,自然扶车把,手自然握把,刹车时用食指和中指捏刹把,当手自然握把时,食指和中指自然伸出搭在刹把上,在捏松刹车的时候,手腕上下两面不会感到有明显的肌肉酸痛感为最佳,这个角度因个人身高臂展而异,最终取决于个人最舒服的角度。

(如图)刹车的力度:刹把在松捏过程中的行程;角度一:用食指中指两个手指去捏刹把,其余手指握紧车把,捏刹把时,刹把碰不到无名指的最大值,此时刹车应该完全抱死,这个要通过调整刹车的松紧来实现(如图)角度二:松刹车时,还是二指刹车法,松开刹把,以自己手指自然搭在刹把上,而且捏时不会打滑为最大值,这个通过刹把上的角度调节钮调整(如图)这样调整出来刹车给人的感觉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不会觉得很硬,也不会觉得很软。

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的使用刹车了,首先对于车闸的定义:车闸在自行车上的用于减速要比用于停车更多。

因为机动车减速不仅仅可以依靠刹车,还可以依靠发动机带速,而自行车需要刹车来实现减速就更多一些。

自行车减速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缓慢捏动刹把,达到减速,这种方法多用于编队骑行;一种是点刹,这种方法多用于自己骑行。

物理研究性报告 课题:关于自行车刹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物理研究性报告  课题:关于自行车刹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

课题:关于自行车刹车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探究自行车构造中用到的物理知识2.探究刹车中的物理原理3.探究如何测量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及自行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4.计算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及自行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一、课题的提出自行车是生活中重要的代步工具。

自行车虽然简单,但其中蕴涵了许多物理原理。

经过对自行车基本结构的了解之后,我们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 自行车上的物理学知识;2. 刹车中的物理原理;3.测量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4.测量刹车过程中自行车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二、课题研究条件自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问世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

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

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

每天清晨和落日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碾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是一条现代中国流动的长城。

作为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自行车,这就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三、设计研究方案与交流针对以上四个方面,设计研究方案,首先是个人查找资料,提出个人的研究方案,最后讨论交流,确定最佳方案。

(一)、自行车上的物理学知识自行车结构虽不复杂,但是每一部分的设计都有着丰富的物理原理。

要研究自行车,首先要研究的便是自行车的基本结构。

可以观察自己的自行车,可以从网上查找自行车图片。

观察你的自行车,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自行车的车座为何设计成马鞍型?2、车坐下的弹簧有什么作用?3、自行车的手把、脚踏板、轮胎等处,为什么会做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二)、刹车中的物理原理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我们常常要用到刹车。

刹车时,刹皮与车圈间的摩擦力,会阻碍后轮的转动。

手的压力越大,刹皮对车圈的压力就越大,产生的摩擦力也就越大,后轮就转动的越慢。

如果完全刹死,这时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就变为滑动摩擦力(原来为滚动摩擦,方向向前),方向向后,阻碍了自行车的运动,因此就停下来了。

自行车刹车不灵的解决方法

自行车刹车不灵的解决方法

自行车刹车不灵的解决方法1.闸皮离车圈太远普通前闸的调整方法是:用扳手拧松以紧闸螺母,左手将前闸叉和前拉管往上提,使闸皮到车圈的距离仅有1毫米,再用右手将车把上的短拉杆往下拉,使短拉杆和前拉管成一直线,拧紧紧闸螺母,放开左手后,闸皮会下降1-2毫米,使闸皮距车圈3毫米左右。

普通后闸的调整方法是:先拧松车架下面的夹紧螺母,再拧紧调节螺母,把闸皮调到距车圈约3毫米时,拧紧夹紧螺母,如果闸皮距车圈太近,则调整方向相反。

若闸板、短拉杆、后拉管等零件配合松动,或者后曲拐簧张角过大,弹性较小时可拧松紧闸螺钉,用左手将后拉管往上提,使闸皮向车圈靠近,再用右手将车把的短拉杆往下拉,使短拉杆和后拉管成一条直线,再拧紧紧闸螺钉,当后拐簧较松,又不能往上调后拉管时,可拧紧长拉杆接头上的螺母,将后曲拐向前拉,使后闸皮、后闸叉向前移,同时压紧后曲拐簧,最后拧紧长拉杆接头上的螺母。

前、后钳形闸的调整方法相同。

先用扳手拧松调节螺钉上的锁母,再用手反时针方向拧松调节螺钉,把闸皮调到距离车圈2-3毫米时拧紧锁母。

如果闸皮距离车圈太近,可顺时针方向拧动调节螺钉。

前涨闸的调整方法是,将前拉杆下端的调节座适当拧紧,使涨闸皮向涨闸盒靠近;反之,使涨闸皮离开涨闸盒。

后涨闸的调整方法是,将后拉杆尾调节座向前拧动,使涨闸皮向涨闸盒靠近;反之,使涨闸皮离开涨闸盒。

2.左右闸皮不对称刹车时一边的闸皮和车圈接触面积大,一边闸皮和车圈接触面积小。

引起这种故障的原因是:(1) 前轮或后轮没有装正,应装正前轮或后轮,使前车圈与左右前叉腿之间的距离相等,使后车圈。

与左、右平叉腿之间的距离相等;(2) 车圈有轴向飘动,应消除车圈的轴向飘动;(3) 闸板装偏,应拧松夹板上的螺钉,装正闸板,拧紧螺钉;(4) 闸叉变形,可用钢丝钳夹住闸又转弯处,校正变形的闸叉。

若闸皮向外,可将闸叉向内扳动;反之,向外扳动,然后配合调整闸板位置,使左右闸皮对称。

3.刹车时闸皮一先一后接触车圈引起这种故障的原因和克服方法是:(1) 闸叉没有装正,装正前闸叉时,应拧松紧闸螺钉和紧固闸板的螺钉,装正闸板和前闸叉,再拧紧螺钉。

自行车刹车受力情况的两种分析方法令狐烈

自行车刹车受力情况的两种分析方法令狐烈

自行车刹车受力情况的两种分析方法令狐烈摘要:本文就自行车在刹车时前后轮的受力情况分别运用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两种方法,讨论前后轮受力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刹车时候的翻转问题,并进行相应比较。

最后就分析结果给出自行车刹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质点系动量矩定理,达朗贝尔原理,刹车,受力,翻转。

【0】问题的提出刹车时,究竟是前轮提供的摩擦力大一些还是后轮?刹车该先刹前轮还是后轮?刹死还是不刹死更安全一些?急速下坡刹车时,后轮常常会腾空,那么是否是会有翻转的危险?怎么样刹车才能更安全,才能让自行车及时停下来?自行车刹车时制动力来自地面的作用力,分析地面的作用力对于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刹车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建立自行车刹车时的简易模型,分别运用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讨论前后轮受力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刹车时候的翻转问题,最后就分析结果给出自行车刹车方法的建议。

【1】假设及模型1)为了简化研究,本文对自行车刹车时的情况讨论基于以下假设:(1)刹车时,前后轮在一条直线上,即不考虑刹车加转弯的情况;(2)地面的滚动摩阻和摩擦力相比很小,这也正是实际的情况;(3)刹车时没有侧滑现象,即不考虑侧滑问题。

2)模型与相关参量如图一将自行车用一根连杆铰接两个车轮来表示,车轮半径为r,两轮轮心相距2L。

车的其他部分和人的用三角形表示。

在刹车的时候,人的身体因为惯性向前倾斜,人和车组成系统的质心将会前移,假设系统质心前移后相对于两轮连线的中垂线的距离为b,距离地面高度为h,系统总质量为m。

为了不失一般性,假设路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β;假设地面的动摩擦系数为f;假设自行车刹车使得加速度为a 角加速度为α。

【3】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分析法以平行路面为x轴,垂直路面为y轴建立坐标系。

质点系加速度如图二。

刹车时,人身体向前倾,系统质心向前移动。

在图一所示瞬间,自行车系统受到重力mg作用。

前轮受到地面支持力N1,摩擦力Ff1作用,后轮受到地面支持力N2,摩擦力Ff2作用。

自行车刹车简述

自行车刹车简述

自行车刹车简述(一)2008-05-25 17:26:48 分类:休闲运动| 业界| 评论(0) | [url=]浏览(12210)[/url]前言自行车运动,本身就是对各种力量的操控,操控的越完美,骑行自然也就越顺畅。

因此站在力学的角度,对刹车这个作用力最复杂的技术进行阐述,希望尽可能的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

然而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很多地方难免偏颇,所以本文仅作参考,广大车友抛砖引玉。

1.什么是刹车?1.1刹车的原理刹车的原理就是利用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车的速度降下来。

当自行车以正常行驶的时候,整个自行车以同一速度运动。

如果我们从近处观察车轮,就可以注意到在每个瞬间车轮的滚动点与支撑它的路面的点是相对静止的。

确实A点中是静止的,它向(A1)移动,但是a点也向a1移动。

互相慢慢接近的a1和A1倾向于以同样的速度前进,它们之中的一个相对另一个来说是静止的。

而这一切与刹车有什么关系吗?有关系,因为刹车装置就是要扰乱这个程序:降低车轮速度的同时,它要使a1-A1点在a-A点以不同的速度相遇:也就是使轮胎和马路在接触点(a-A)上产生微小的打滑。

这时候轮胎会起反应,产生一种与它的运动相反的力,这种力使整个自行车减速,让轮胎重新回到开始滚动时的状态。

在这一阶段产生的力会:减少如果轮胎和路面的附着差(比如:路面潮湿)如果轮胎触地面不够宽如果车轮上的垂直负荷不够重增加如果轮胎和柏油马路的附着好如果轮胎的触地面很宽如果车轮上的垂直负荷够重1.2刹车的作用刹车只是为了停车吗?显然不是,归纳总结,应该有以下作用:①降低过弯速度,保障过弯线路②保持巡航速度,保障行驶车距③降低下坡速度,保障良好操控④停车⑤紧急避让⑥自行车特技应用⑦好看、拉风1.3刹车的种类就自行车来讲,主要分为以下几种:1.3.1按制动力的作用点来分:1.3.1.1: U0 _! R/ D- r8 @. N9 z; e6 w( B1.3.256546546刹轮圈类,包括吊刹、V刹、钳刹等。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的分母丌可能为零则为一有限值所以骑车感觉比较平稳我们已经分析了自行几种基本运动状态时的受力情况有兴趣的孩纸可对自行车转向囿周运动腾空等等较为复杂的运动进行分析
自行车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不生活
• 自行车是我们日常 生活中极其 常见的 一种交通工具。 据统计目前中国有大约 七亿辆自行车。 • 骑自行车是当下户外活 动的热门交通方式,它丌 仅有益身心健康,更体现 了环保、自然的生活理念。 • 简单的自行车中含有许 多的物理知识,现在我们 将对自行车做受力分析。 •
状态五:刹车
• 日常生活中, 常有骑自行车的人 在急刹车时车体出 现前翻、打横、或 前翻与打横的现象。 特别对刚学会骑自 行车的人在北方冬 天较光滑的冰雪路 面更是难于行驶。 这些现象是怎样产 生的,又该怎样避 免呢? 我们试图对 刹车时的现象进行 力学分析,希望对
丌同刹车方式产生丌同现象
在有摩擦的水平面上沿直线行驶 时。如果捏前闸,质心较高较靠前, 地面与车摩擦较大时.车较易前翻; 如果捏后闸.质心较低,地面与车 摩擦较小时,车不易前翻; • 如果人体相对车不变位置时,捏 前闸较捏后闸车更易前翻. • 在摩擦较小(如冰雪路面)水平面上,且前后轮不 在一直线上前进,此时刹车易出现车打横.捏前闸 比捏后闸更易打横。前后轮轴速度方向的间距(车与 路面的摩擦力作用线之间间距)越犬,刹车时更易打 横、放平。 •
• • F1 F2 Fx 0 即
N1l Fx h Ga 0
N1 N 2 G 0
刹车前闸
当刹车前闸时,假设前轮突然停止转动即产生滑 动摩擦,后轮仍转动,补充方程为: • (2) F1 fN1 • F2 fN 2 • (3) • • • • • • 为摩擦系数。引入参数 F fN 2 可变为含参数 2的等式:

自行车在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在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先取后轮为研究对象,后闸刹车时后轮为滑
动,此时受到地面向后的摩擦力f1,后轮受力 图如下图所示
FN F’
f1
G
取前轮为研究对象,前轮向前滚动,受到
地面向后的滚动摩擦力f2,受力图如下图所 示
FN
f2 G
整车受力
后闸刹车时前后轮都受到地面向后的摩擦力,
整车受力如下图所示
FN f G
f=f1+f2
自行车在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分析
机械103班 第三小组 Iron men
自行车启动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启动时,前后轮受力分析
后轮 G
前轮 G
N
f
后轮
f
前轮
N
自行车启动时,整车受力分析
f F
前轮
< f后轮

= f后+f前 N
F

(整车合外力)
后轮 G
前轮
f
后轮
f
前轮
自行车匀速爬坡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匀速爬坡时,前后轮受力分析
前轮
Fn
f2
G f1 Fn 后轮GBiblioteka 自行车匀速爬坡时,整车受力分析
f Fn
整体 G
自行车前轮刹车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前轮刹车时,前后轮受力分析
前轮 刹车 后轮
f1 f2 f3 G FN
G
FN
自行车前轮刹车时,整车受力分析
FN
f
整体
G f=f2-f3
自行车后闸刹车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在后闸刹车时,整车以及前、 后轮的受力

捏车闸时的受力分析

捏车闸时的受力分析

捏车闸时的受力分析
自行车捏车闸时刹车时,要考虑两个因素。

第一,自行车轮子是否抱死,轮子抱死,是因刹车片和摩擦面的静摩擦来实现制动的。

若轮子抱死,则自行车的车胎会“漂移”,也就是蹭着地走,这样的刹车效果不好。

第二,若没有抱死,则刹车片和摩擦面之间是滑动摩擦,自行车胎与地面却是最大静动摩擦,这样的刹车效果很好!
用力捏自行车的车闸,是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使车能很快停下来;在车轮的轴处使用滚珠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

要想增大压力的话,可以用滚动代替滑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行车刹车受力情况的两种分析方法
令狐烈
摘要:本文就自行车在刹车时前后轮的受力情况分别运用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两种方法,讨论前后轮受力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刹车时候的翻转问题,并进行相应比较。最后就分析结果给出自行车刹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质点系动量矩定理,达朗贝尔原理,刹车,受力,翻转。
【1】假设及模型
1)为了简化研究,本文对自行车刹车时的情况讨论基于以下假设:
(1)刹车时,前后轮在一条直线上,即不考虑刹车加转弯的情况;
(2)地面的滚动摩阻和摩擦力相比很小,这也正是实际的情况;
(3)刹车时没有侧滑现象,即不考虑侧滑问题。
2)模型与相关参量
如图一将自行车用一根连杆铰接两个车轮来表示,车轮半径为r,两轮轮心相距2L。车的其他部分和人的用三角形表示。在刹车的时候,人的身体因为惯性向前倾斜,人和车组成系统的质心将会前移,假设系统质心前移后相对于两轮连线的中垂线的距离为b,距离地面高度为h,系统总质量为m。为了不失一般性,假设路面与水平面倾角为β;假设地面的动摩擦系数为f;假设自行车刹车使得加速度为a角加速度为α。
[1]前后轮受力分析
当自行车不发生翻转时,α=0;
联立(1) (2) (3)可以解得:
N1= x N2 > N2;——(4)
由(4)式可以看到,无论是只刹前轮,或者只刹后轮,还是前后轮一起刹,前轮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也叫抓地力)比后轮要大的多,这主要是刹车时人因为惯性,身体前移,导致整个系统重心前移的结果。这样就不难看出,相同条件下,前轮能够提供更多的摩擦力用于制动。所以用前刹能够更快的制动。当然,前刹不能刹得太死太急,否则将会导致翻转带来安全问题。
由【3】及【4】中分析可知,在刹车时,车轮受到摩擦力作用,因而车体速度很快减下来,而人因为惯性会向前倾斜,使得系统的重心向前移动,导致前轮受到的地面支持力(俗称抓地力)更大,在相同的情况下能够提供更大的制动摩擦力。因此为了能更快的使得自行车停下来,用前轮是一个好选择。但是如果前轮刹死,则自行车很容易发生翻转。所以前轮尽量不要刹死。
[3]张北春 行车中的摩擦力[G] 学生之友(初中版综合号) 2005年21期
[4]宋国西 自行车刹车小析[G]中专物理教学 ,PHYSICS TEACHING IN THE SECONDARY SPECIALIZED SCHOOL1995年01期
[5]理论力学.I [M]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第七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2]翻转问题分析
如果系统的角加速度α不为零,自行车将会发生翻转。当α>0时,自行车将会向前翻转;当α< 0时,自行车将会向后翻转。
当自行车向前翻转时,N2=0=>Ff2=0。此时由(1)式可得:
Ff1x h– N1x (L- b)=J x α >0;
结合(2)式可得:
K1> ;——(5)
如果前轮刹死后滑动,k1=f,要达到翻转的条件就越是容易;如果前轮没有刹死,前轮将会作滚动,因为滚动时k1<<f,所以不容易发生翻转。所以为了防止自行车翻转,前轮尽量不要刹死。
另外,(5)式中,h是系统的质心离地面高度,它主要受自行车的坐垫位置影响,当h越大,即自行车的坐垫位置调得越高时,自行车越容易翻转;L是自行车两轮轮心之间距离的一半,已经固定;b是刹车时,质心偏离两轮连线的中垂线向前的距离,当初速度越大,刹车刹得越急的时候,b越大,自行车越容易翻转。所以刹车不可刹的太急,还可以将手伸直,抵住车把,减少重心前移;坐垫的位置尽量调得矮一些,以降低重心,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翻转。
【6】总结
关于刹前轮容易翻转的分析,文献[1]已经做的很好了,本文只是简单的再现。本文的重点是关于刹车时前后轮的受力大小同时使用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进行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最后结合了自行车的结构,讨论了相关尺寸对翻转情况的影响,进而提出刹车的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1]王瑞毡 对自行车刹车时稳定性问题的讨论 [G] 物理教学探讨2003年09期[2]刘传庠 自行车运动的有关力学问题[TB]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3期
当自行车将会向后翻转时,N1=0=>Ff1=0,这时有:
J x α=Ff2x h + N2x (L+ b)>0恒成立;
即自行车不可能向后翻转。
【4】达朗贝尔原理分析法
刹车时,自行车系统所受惯性力为:
FI=mx a;——(6)
惯性力矩向朗贝尔原理可知,系统所受外力和惯性力在形式上组成平衡力系:
N2= ;——(11)
由(10)和(11)可知,N1>N2;即刹车时大部分的压力作用在前轮,这与质心动量矩定理分析的到的结果一样,所以同样条件下前轮能够提供更多的制动摩擦力;
由(11)可知N1>0恒成立,即自行车不可能向后翻;
当N2 =0时,自行车回向前翻。此时,除了质心动量矩定理分析的到的结果之外,我们还能直观的看到,当加速度a越大,路面越陡(β越大),N2越有可能达到零,翻车的可能性越大。关于刹前后轮对翻车的影响,用达朗贝尔原理和用质心动量矩定理分析一模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Jc为系统的绕质心轴转动惯量;α为系统的角加速度,这里以逆时针为正,顺时针为负。
补充方程:
Ff1= k1 x N1;——(2)
Ff2= k2 x N2;——(3)
其中,k1 <= f;k1 <= f。当且仅当车轮滑动时,等号才成立。因为滚动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比要小的多,因此当车轮滚动时,系数k1<<f,k2<<f。
∑MA(F)=0: N2 x 2L + (mg Sinβ+FI) h –mg Cosβ (L- b)– MIc=0;——(8)
∑MB(F)=0: (mg Sinβ+FI) h +mg Cosβ (L+ b)– N1 x 2L– MIc=0;——(9)
当自行车没有翻转时,α=0,联立;
解得:N1= ;——(10)
【5】结论与建议
比较两种分析方法可以看到,质点系的动量矩定理简单易懂,但是无法在公式中直接看出加速度和路面倾斜角度的影响。达朗贝尔原理分析方法弥补了这一缺陷,但是却要求有更深的力学知识。事实上,达朗贝尔原理只是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的另一种描述,但是它使得我们能够将动力学的问题使用静力学的方法来求解。
【0】问题的提出
刹车时,究竟是前轮提供的摩擦力大一些还是后轮?刹车该先刹前轮还是后轮?刹死还是不刹死更安全一些?急速下坡刹车时,后轮常常会腾空,那么是否是会有翻转的危险?怎么样刹车才能更安全,才能让自行车及时停下来?自行车刹车时制动力来自地面的作用力,分析地面的作用力对于指导我们如何正确的刹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建立自行车刹车时的简易模型,分别运用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和达朗贝尔原理,讨论前后轮受力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刹车时候的翻转问题,最后就分析结果给出自行车刹车方法的建议。
【3】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分析法
以平行路面为x轴,垂直路面为y轴建立坐标系。质点系加速度如图二。
刹车时,人身体向前倾,系统质心向前移动。在图一所示瞬间,自行车系统受到重力mg作用。前轮受到地面支持力N1,摩擦力Ff1作用,后轮受到地面支持力N2,摩擦力Ff2作用。
对系统质心运用质点系动量矩定理得:
Ff1x h +Ff2x h + N2x (L+ b) – N1x (L- b)=Jcx α;——(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