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基础》绪论、第1章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第1章 绪论(教研版)

第1章  绪论(教研版)

第一章绪论重难点解析1. 在了解正常人体解剖学研究对象、内容、目的和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人体的组成、常用术语;细胞、器官、系统的概念。

2. 细胞膜:光镜下两暗夹一明的三层结构,也叫单位膜。

3. 主要细胞器的功能:见教材P9表1-1。

4. 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5. 上皮组织由密集排列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构成,分布于身体表面、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等功能。

6. 各种被覆上皮的分部。

7. 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细胞结构特点和功能,三种纤维的特性。

8. 肌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分部,骨骼肌的光镜电镜特点、分类和分布。

9. 神经元的形态构造和分类,突触的概念及化学性突触的结构,神经纤维的构造及分类,神经末梢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概述一. 单项选择题知识点:解剖学姿势(1)1. 解剖学姿势中,不正确的描述是()A. 上肢下垂B. 下肢并拢C. 手掌相前D. 足尖向前E.低头答案:E相同知识点:人体的轴和面(2-7)2. 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是()A. 水平面B. 矢状面C. 冠状面D. 横切面E.纵切面答案:B3. 前后方向经人体的水平线称()A. 垂直轴B. 水平轴C. 冠状轴D. 矢状轴E.前后轴答案:D4. 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面为()A. 正中矢状面B. 矢状面C. 水平面D. 冠状面E.额状面答案:D5. 冠状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C6. 矢状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B7. 横切面将人体分为()A. 上下两部B. 左右两部C. 前后两部D. 内外两部E.浅深两部答案: A相同知识点:方位术语(8-14)8. 判断内、外侧方位,以何为准()A. 体表B. 四肢的附着部C. 正中矢状切面D. 腹、背E.头答案:C9. 以四肢附着为准的方位术语是()A. 内、外B. 内侧、外侧C. 近侧、远侧D. 深、浅E.上、下答案:C10. 以体表为准的方位术语是()A. 前后B. 内外C. 上下D. 浅深E.左右答案: D11. 上和下的方位术语也可分别称()A. 近侧和远侧B. 头侧和尾侧C. 内侧和外侧D. 内和外E.头和脚答案:B12. 在解剖学的方位中,近正中矢壮面者为()A. 内B. 外C. 浅D. 内侧E. 外侧答案: D13. 在解剖学的方位中,近躯干者为()A. 内侧B. 外侧C. 近侧D. 远侧E. 内答案: C14. 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近头者为()A. 上B. 下C. 近侧D. 远侧E. 内侧答案: A二 .填空题1. 常用的面有三种即()、()、()。

《解剖学基础》绪论、第1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绪论、第1章知识点整理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1、人体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四类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的九大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的分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6、人体的切面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7、HE染色法下细胞质嗜碱性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HE染色法下细胞质嗜酸性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细胞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__________、是细胞的“能量供应站”。

4、细胞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解剖学基础课件第1章绪论

现代解剖学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解剖学逐 渐与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学科 相互渗透,形成了现代医学的基
础。
解剖学在医学领域重要性
01
02
03
疾病诊断基础
医生通过解剖学知识,了 解正常人体结构,从而识 别异常病变,为疾病诊断 提供依据。
手术操作指导
在手术前,医生需要详细 了解相关部位的解剖结构, 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 准确。
03
常用解剖术语及方位描述
解剖姿势与方位术语
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足尖 向前,上肢下垂于躯干两侧,掌 心向前。
方位术语
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靠身 体腹面者为前,靠身体背面者为 后;近正中线者为内侧,远正中 线者为外侧。
器官位置描述方法
胸腹腔器官位置描述
以横膈为界,横膈以上为胸腔,横膈以下为腹腔。胸腔内的器官称为胸腔器官, 腹腔内的器官称为腹腔器官。
消化和吸收功能。
04
观察和记录方法介绍
观察方法
直接观察法
通过肉眼或借助简单工具 (如放大镜、显微镜)直 接观察解剖结构。
间接观察法
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如X线、 CT、MRI)观察内部解剖 结构。
对比观察法
对比正常与异常、不同物 种或不同个体间的解剖结 构差异。
记录方法
文字描述法
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描述解剖结 构的形态、位置、毗邻关系等。
绘图表示法
通过绘制示意图、模式图或解剖图 来表示解剖结构。
摄影记录法
利用摄影技术拍摄解剖标本或医学 影像资料,以便后续分析和展示。
注意事项
01
02
03
观察前应充分了解相关 背景知识,明确观察目 的和要求。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

人体解剖学复习提纲《解剖学基础》复习大纲绪论1·何为“人体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研究人体正常形态结构的科学,包括巨视解剖学和微视解剖学系统解剖学:按人体器官功能系统地阐述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的科学局部解剖学:在系统解剖学基础上叙述人体某一局部的层次、组成结构及相互位置关。

2·人体如何区分(分部、系统等)基本组织: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系统: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脉管、感觉、神经、内分泌3·人体方位如何统一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时前方,上肢在躯干两侧自然下垂,手掌向前,两下肢(包括足尖)并拢第二章运动系统总论1、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分别起何作用?运动系统分骨骼系统、骨骼肌系统和骨连结系统。

骨起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骨和关节是被动部分,骨骼肌是主动部分。

第一节骨学和关节学1、人体206块骨可怎样分类按部位分:颅骨、躯干骨、四肢骨按形态分: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2、骨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分别在何处,有什么作用骨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另外还有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骨质是骨的主要组成部分,分骨密质和骨松质。

骨密质质地致密,耐压性大,分部于骨的表面。

骨松质由骨小梁组成,分部于骨的内部承受较大重量。

颅盖骨表层为密质,外板厚内板薄,骨折多现于内板,两板间松质称为板障。

骨膜分骨外膜和骨内膜。

分布于关节面以外骨表面的骨膜称骨外膜,分内外两层;衬在髓腔内面和松质间隙内的膜称骨内膜。

骨膜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的营养、再生和感觉有重要作用,故在骨科手术中应尽量保留骨膜。

骨髓位于髓腔和松质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

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在慢性失血过多或重度贫血时,黄骨髓可转化为红骨髓,恢复造血功能。

在椎骨、髂骨、肋骨、胸骨及肱骨和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故临床常选髂嵴、髂前上棘等处进行穿刺,取骨髓检查。

3、长骨是如何长长和增粗的长长:幼年时骺软骨细胞不断分裂繁殖骨化,使骨不断增长。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

高一上册解剖第一章知识点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科学之一,它研究人体内外部的结构、形态和组织。

高一上册的生物课程中,我们首次接触到了解剖学的知识,这对于我们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高一上册解剖学第一章的知识点展开讨论。

一、人体结构的层次组织人体结构的层次组织可以从最基础的细胞开始,逐级组织起来。

人体的最小功能单位是细胞,细胞按照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细胞组织起来形成组织,如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

不同的组织又组合成器官,如心脏、肺等。

而所有的器官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形成了人体这个庞大而复杂的有机整体。

二、人体的主要器官人体包含很多重要的器官,每个器官都有不同的功能和结构。

其中,心脏是人体的泵,负责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具有分解代谢、解毒等重要功能。

此外,还有脑、胃、肾等器官,它们各自担负着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

三、人体的系统组织人体的功能由多个系统组织共同完成,其中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消化系统负责将食物分解并吸收养分;呼吸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神经系统负责感知刺激和传递信号。

这些系统通过紧密的联系和协调,使我们的身体能够运作起来。

四、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最基本的支撑结构,它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提供了人体姿势的基础,保护内脏器官,同时也是肌肉的支持和连接点。

骨骼系统还参与血液的生成和矿物质的储存。

骨骼组织的不断更新和修复是通过骨细胞的活动来实现的。

五、生殖系统的生理特点生殖系统是人类繁衍后代的重要系统,它包括男性的生殖器官和女性的生殖器官。

男性通过睾丸产生精子,女性通过卵巢产生卵子。

精子和卵子在受精后形成胚胎,发育成为婴儿。

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在不同性别中存在差异,这也是性别特征形成的基础。

六、人体的平衡与调节人体内的各个系统和器官之间是相互联系和协调的,这需要平衡与调节机制的存在。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器官系统
细胞 生物学
细胞
组织
组织学
上皮组织 肌肉组织 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
解剖学
器官
系统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生殖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拓展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 泌尿生殖脉管系 感觉神经内分泌 九大系统要牢记
(五)内脏
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都位于体腔内,并借一 定的管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
拓展
垂直轴
(三)轴:是通过人体某部或某结构的假想线 1.人体有三种互相垂直的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是与人体的长轴和冠状轴都互相垂直 的水平线。
冠状轴:呈左右方向,是与人体的长轴和矢状轴都互相垂直 的水平线。
垂直轴:是与人体的长轴平行,且与水平线垂直的线。又名 长轴。
冠状轴
矢状轴
2.矢状面:在前后方向上垂直纵切人体所形 成的面为矢状面。
冠状面:也称额状面,是在左右方向上垂 直纵切人体所形成的面,它与矢状面互相垂 直。
水平面:又称横切面,是与矢状面和冠状 面都互相垂直的面。
内(internal) 外(external)
拓展
❖ 正常 ✓ 变异 ✓ 畸形
人体器官的变异与畸形
思考题 重点掌握人体组织、解剖学姿势 了解解剖学的发展
解剖学--绪 论总结
解剖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 绪论 一、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的定义
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分三门学科 1、解剖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2、组织学:又称微体解剖学 3、胚胎学: 二、了解解剖学在医学中的地位是基础课、主干课、必修课、先行课
新授课
1、解剖学:是以持刀切割尸体,凭借肉眼观察的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又称大体解剖学。 按其研究和叙述的方法不同,通常分为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 2、组织学:是借助于切片技术和显微镜观察的方法,研究正常人体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微细结构的科学, 又称微体解剖学 3、胚胎学:是研究人体在发生发育过程中,形态变化规律的科学。

人体解剖学第1章绪论

人体解剖学第1章绪论

特点:迅速、精确、作用局限而短暂
(二)体液调节
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特点:幅度、范围较小,对刺激的感受性也较 低,不十分灵敏。 它是机体调节的辅助方式。
三、体内的反馈控制系统
(一)负反馈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抑制或减 弱控制部分的活动。具有双向调节的特点。 生理意义: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如血压、体温调节等。 (二)正反馈统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或加 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生理意义:加速某生理过程的进程并发挥最大效应, 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
在体实验 如:去大脑僵直 离体实验 如:骨骼肌实验装置图
(2).慢性实验
如假饲实验
(二)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
1.细胞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2.器官和系统水平的研究 3.整体水平的研究
第二节
生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
一、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体液是机体内液体的总称。
正常成年人的体液 (占体重的60%) 40%细胞内液 20%细胞外液 组织液、血浆、 淋巴液、脑脊液。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一、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一章 人体解剖生理学概述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解剖学:研究正常人体的构成及其形态结构的科学。 细胞 组织 器官 系统 生理学: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 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 (一)实验方法 1.急性实验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
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一)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反射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第一篇: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绪论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桡侧,尺侧----腓侧,胫侧----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面(横切面第一章----运动系统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骨、骨连结、骨骼肌。

运动、支持、保护2.1.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2.1.2骨的形态和构造?---长骨:a分布于四肢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c骨干(骨髓腔)d骺(关节面)---短骨:a立方形b腕骨、跗骨---扁骨:a板状b颅盖骨、胸骨、肋骨---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b椎骨(含气骨)构造----骨质: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b红骨髓: c黄骨髓2.1.3.骨的理化特性----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

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

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

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

③棘突末端分叉。

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人体的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体的四类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的九大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体的分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根据标准姿势,人体可有互相垂直的三种类型的轴。

矢状轴:由前→后,与身体长轴和冠状轴相垂直的轴。

冠状轴:由左→右,与身体长轴和矢状轴相垂直的轴。

垂直轴:由上→下,与身体长轴平行的轴。

6、人体的切面
矢状面:以前后方向将身体分成左右两部的纵切面。

冠状面:以左右方向将身体分成前后两部的纵切面。

水平面:与垂直轴相垂直,将身体分为上、下两部的断面。

7、HE染色法下细胞质嗜碱性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HE染色法下细胞质嗜酸性强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细胞
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膜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质:是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__________、是细胞的“能量供应站”。

4、细胞核:细胞最重要的结构,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

第三章基本组织
第一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分类
被覆上皮、腺上皮和特殊上皮。

被覆上皮的特点
a.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密集,细胞外基质少。

b.细胞具有极性,它的一面朝向体表或中空器官的内腔,称游离面;另一端借基膜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称基底面。

c.被覆上皮无血管,其营养由结缔组织透过基膜供给。

2、被覆上皮种类及结构特点
A:单层上皮
①单层扁平上皮(单层麟状上皮)
衬于心、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称内皮。

衬于胸膜、心包膜和腹膜表面称间皮
②单层立方上皮
由立方状细胞构成。

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分布于肾小管、小叶间胆管③单层柱状上皮
起润滑和保护作用。

分布于胃、肠、子宫。

④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对呼吸道有自洁作用。

B:复层上皮
①复层扁平上皮
分布于:皮肤表皮、食道和阴道等器官腔面。

②变移上皮
属于复层上皮,主要分布于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的腔面。

2、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特殊结构)
(1)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①微绒毛
分布于小肠的叫纹状缘;分布于肾小管的叫刷状缘。

③纤毛
分布于气管、支气管,能进行单方向节律性摆动,有自洁作用。

(2)上皮细胞的游离面
具有加强细胞间联系、封闭细胞间隙、参与细胞间信息传递等不同功能。

(3)上皮细胞的基底面
具有支持和连接作用,还有利于物质交换。

4、腺上皮和腺
分泌物经过导管排出的腺称为外分泌腺,如:汗腺、唾液腺。

没有导管,分泌物释放到毛细血管或毛细淋巴管的腺称为内分泌腺,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内分泌腺的分泌物叫激素。

第二节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细胞种类及特点
①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

具有合成纤维和基质的功能,在组织受伤后的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②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是重要的免疫细胞。

③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④肥大细胞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碱性颗粒,能合成肝素、组胺、白三烯。

肝素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白三烯与过敏反应有关。

⑤脂肪细胞有合成和储存脂肪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的纤维种类及特点
①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又称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②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富有弹性。

③网状纤维起支架作用。

3、致密结缔组织主要还是成纤维细胞,基质少。

常构成:肌腱、基膜;韧带、真皮。

4、软骨的分类
①透明软骨分布于肋软骨、气管、关节面。

②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关节盘、耻骨联合。

②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会厌。

5、血液
流动于心、血管内的液态的结缔组织,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调节、防御和缓冲功能。

6、红细胞的特点
成熟的红细胞呈双凹圆盘形,无细胞核和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使红细胞呈红色,有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功能。

7、白细胞的分类
第三节肌组织
骨骼肌:借肌腱附着于骨(有力而不持久,随意
肌)
心肌:分布于心脏和大血管的近心端(有节律,
不易疲劳,不随意肌)
平滑肌:分布于中空性器官和血管的管壁内,收
缩缓慢而持久,是不随意肌。

1、肌节:指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由半个明带一个暗带外加半个明带组成,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第四节神经组织
1、尼氏体
指神经元胞体和树突内的斑块状或颗粒状的结构,强嗜碱性,由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是神经元合成蛋白和神经递质的主要场所。

2、神经元的分类:
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长突起(轴突或长树突)及其周围包裹的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4、神经末梢:指周围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遍布全身,他们终止于其他组织或器官内所形成的特殊结构。

三、名词解释
血清:
内皮:
间皮:
肌节:
突触:
神经元:
尼氏体:
内脏:
解剖学基础:
解剖学姿势:
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